CN101515171A - 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5171A
CN101515171A CNA2008101008344A CN200810100834A CN101515171A CN 101515171 A CN101515171 A CN 101515171A CN A2008101008344 A CNA2008101008344 A CN A2008101008344A CN 200810100834 A CN200810100834 A CN 200810100834A CN 101515171 A CN101515171 A CN 101515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quipment
control
steering logic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08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5171B (zh
Inventor
王贵春
孟芦
莫毅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Power Beij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BA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BA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OBA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008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15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15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5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1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该系统包括末端设备,所述末端设备包括与其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的信息节点。还包括控制逻辑模块,用于保存控制逻辑,且包括与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的信息节点;交换服务器,用于保存所述交换服务器相对应的末端设备对应的源汇关系信息,并根据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控制部署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确定对应的末端设备及其相应的源汇关系,并获得所述交换服务器相对应的末端设备及所述控制逻辑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源汇关系更新所述源汇关系信息。其部署灵活,方便更改。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是楼宇和现代家居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建筑功能的扩展,当前智能建筑控制内容越来越多,控制程度也越来越复杂。
为满足建筑环境要求、降低能耗、提高住宅舒适度和实现建筑的科学管理,建筑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应运而生。
通常认为建筑自动化系统是对建筑物机电系统进行自动检测、自动调度和自动管理的系统。所谓建筑物机电系统,通常包括:采暖空调系统(Heating,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冷热源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系统,以及家庭内部的电器、照明系统等。
同时,随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芯片被嵌入到机电设备中,进行机电设备的检测、调度和管理,并且,越来越多的可编程数字控制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取代了原有的模拟控制器,使得现有的建筑自动化系统具有更强大的智能化的数字通信功能。而随着建筑自动化系统中可通信的设备日益增多,分布日趋分散,基于通信网络实现建筑自动化系统设备间的协调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潮流和方向。
但是,现有的工/商业应用的控制系统中,典型的连接方式还是集中式体系结构。其一般是末端设备,如传感器等被连接到电路板,然后再通过专用的主/从通信总线连接到控制器(控制面板),而控制器包括一个高性能的微处理器,运行一个定制的控制程序模块,为连接在它上面的所有末端设备实施控制逻辑运算,从而实现控制过程。这样,控制系统只能通过控制器控制与其连接的末端设备,其实现的控制是局部的控制。当对多个控制系统,特别是多个建筑自动化系统(BAS)中的多个控制器进行统一控制时,往往需要现场人工控制,或者对多个控制器进行现场编写控制和调试,同时,为实现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还需要对其进行单独布设线路,既大大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性能,又大大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工程成本,其成本增加,工程量大,抗干扰能力差,甚至因为达不到工程要求的性能而返工,给整个工程造成大量的浪费和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其便于实现多个控制系统,特别是多个建筑自动化系统(BAS)中的多个控制器进行统一检测、调度和管理时,进行统一设置,从而降低成本,减少工作量,增加抗干扰能力。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包括末端设备,所述末端设备包括与其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的信息节点;
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还包括交换服务器、控制逻辑模块和控制部署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逻辑模块,用于保存控制逻辑,且包括与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的信息节点;
所述交换服务器,用于保存所述交换服务器相对应的末端设备对应的源汇关系信息,并根据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
所述控制部署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确定对应的末端设备及其相应的源汇关系,并获得所述交换服务器相对应的末端设备及所述控制逻辑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源汇关系更新所述源汇关系信息。
所述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还包括控制编写平台模块,用于根据控制需要,编写具有输入输出物理量的控制逻辑,并保存到所述控制逻辑模块。
所述控制编写平台模块,还用于生成所述控制逻辑的控制描述文件;
所述控制部署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描述文件获得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
所述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还包括网关,用于进行所述交换服务器与所述末端设备间的数据转发。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还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组网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根据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确定对应的末端设备及其相应的源汇关系;
获得所述末端设备及所述控制逻辑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信息节点与相应设备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源汇关系,更新交换服务器本地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所述交换服务器根据所述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
所述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组网方法,获得所述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时,检索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中是否存在确定出的所述末端设备;若是,获得所述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否则,将所述确定出的末端设备连入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在所述确定出的末端设备完成绑定后获得所述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
所述控制逻辑根据控制需要编写,在所述控制逻辑编写完成后,生成控制描述文件,并根据所述控制描述文件获得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
所述控制描述文件中包括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及相应物理量的描述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使能够不受具体硬件环境的限制,编写全部控制网络的控制逻辑,使得控制逻辑在投入具体使用之前即可完成获得并调试完成,而后再进行控制部署,而不用现场编写和调试。另外,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放弃了成本较高的传统控制器,也不再存在传统控制器通常实现的局部控制的问题,在末端设备和算法的部署上可以更加灵活,且方便更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组网和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使能够不受具体硬件环境的限制地根据控制需要,编写具有输入输出物理量的控制逻辑,使得控制逻辑在投入具体使用之前即可完成获得并调试完成,而后再进行控制部署,而不用现场编写和调试。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包括交换服务器1、网关2、末端设备3、控制编写平台模块4、控制逻辑模块6和控制部署模块5,其中:
所述交换服务器1,是整个建筑自动化系统(BAS)中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核心控制和路由设备,用于保存所述交换服务器相对应的末端设备对应的源汇关系信息,并根据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
源汇关系信息通常是以源汇关系表的形式保存的,所述源汇关系信息标识末端设备信息节点与控制逻辑信息节点间的源汇关系,而源汇关系,是指各个末端设备3及控制逻辑模块6之间信息的一种传输关系。例如,灯头控制端输出亮度设置值的信息节点和灯头接收端接收该亮度设置值的信息节点之间的源汇关系为:灯头控制端输出亮度设置值的信息节点为源信息节点,灯头接收端接收该亮度设置值的信息节点为汇信息节点。
该交换服务器1下行与多个网关2连接,上行与整个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其它设备,如现有的楼宇网络系统等连接,实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它们之间的通信。
所述网关2,用于进行所述交换服务器与所述末端设备间的数据转发。多个网关2组成了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接入级设备,网关2是交换服务器1与各个末端设备3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枢纽,其将接收到的末端设备3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交换服务器1,并将交换服务器1转发的数据包发送到相应的末端设备3。
所述末端设备3,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息节点,所述信息节点与末端设备相应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所述一个或者多个信息节点分别具有各自的地址,与输入物理量对应的末端设备信息节点接收相应的物理量并进行处理,与输出物理量对应的末端设备信息节点发送相应的物理量;
所述信息节点,是根据控制网络系统中传输的信息抽象出来的节点,与末端设备相应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例如,温度传感器具有一个输出物理量:温度测量值,则温度传感器也相应的包括与该物理量唯一对应的用于输出温度测量值的信息节点;冷机具有一个输入物理量,温度设置值,则冷机也相应的包括与该物理量唯一对应的用于接收设定值的信息节点。所述信息节点用于发送或者接收与其相应输入输出物理量对应的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
所述输入输出物理量作为末端设备3的基础操作单元,具有输入输出的数据流方向,每个输入输出物理量与信息节点一一对应。
所述控制编写平台模块4,用于根据控制需要,编写具有输入输出物理量的控制逻辑,在该控制逻辑编写完成后,可以生成控制逻辑的控制描述文件,并将该控制逻辑保存到控制逻辑模块6。所述控制编写平台模块4可以存在于智能控制网络系统中,也可以单独设置,只要在进行组网时能够提供控制逻辑或者控制逻辑及控制描述文件即可。
所述控制逻辑模块6,用于保存控制逻辑,且包括与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的信息节点,所述控制逻辑的一个或者多个信息节点分别具有各自的地址,并根据控制逻辑的输入物理量对应的信息节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控制运算得到相应的输出物理量数据,将所述输出物理量数据从其对应的信息节点发送。
所述控制逻辑模块6如表1所示:
表1
所述控制描述文件中包括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及相应物理量的描述信息。
所述控制部署模块5可以根据所述控制描述文件获得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
所述控制部署模块5,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确定对应的末端设备及其相应的源汇关系,并获得所述交换服务器相对应的末端设备及所述控制逻辑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源汇关系更新所述源汇关系信息。
本发明中,所述交换服务器1、网关2、末端设备3之间的通信,以及数据的打包或者解包,可以利用现有的通信协议,如以太网,以及数据处理协议,如TCP/IP协议而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利用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其通信及数据处理过程,因此,在本发明中不再一一详细描述。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组网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00,根据控制需要,编写具有输入输出物理量的控制逻辑;
在该控制逻辑编写完成后,可以生成控制逻辑的控制描述文件,并根据所述控制描述文件获得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
所述控制描述文件中包括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及相应物理量的描述信息。
在具体实现时,可以不包括本步骤,而是利用现有的控制逻辑进行后续操作。
步骤S200,根据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确定对应的末端设备及其相应的源汇关系;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实施例一中的编写的控制逻辑对应的输入物理量包括温度测量值和湿度测量值,输出物理量包括冷机设定值和风机设定值,则可以确定出该控制逻辑对应的末端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冷机和风机。而相应的源汇关系则是,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将温度测量值和湿度测量值分别提供给控制逻辑,控制逻辑将冷机设定值和风机设定值分别提供给冷机和风机。
步骤S300,获得所述末端设备及所述控制逻辑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信息节点与相应设备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
所述信息节点与相应设备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即末端设备的信息节点与末端设备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控制逻辑的信息节点与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
在获得所述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时,首先检索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中是否存在确定出的所述末端设备;若是,获得所述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否则,将所述确定出的末端设备连入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在所述确定出的末端设备完成绑定后获得所述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在检索到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中包括多个所需末端设备时,可以对相应设备进行选择,选择的规则可以预先设定。
如上述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实施例一中的编写的控制逻辑对应的输入物理量包括温度测试值和湿度测试值,输出物理量包括冷机37设定值和风机36设定值,则相应的信息节点包括: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数据输出信息节点、湿度传感器35的温度数据输出信息节点、冷机37温度设定值输入信息节点、风机36的温度设定值输入信息节点,在确定出这些信息节点后,即可获取它们的地址信息。
步骤S400,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源汇关系,更新交换服务器1本地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所述交换服务器根据所述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所编写的输入输出物理量对应的末端设备3包括温度传感器34、湿度传感器35、冷机37和风机36,则将温度传感器34、湿度传感器35、冷机37和风机36分别连接到控制网络中,根据温度传感器34、湿度传感器35、冷机37、风机36、控制逻辑模块6各信息节点的地址和源汇关系,更新交换服务器1本地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组成智能控制网络系统,所述交换服务器根据所述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根据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确定对应的末端设备及其相应的源汇关系,其中,确定出的末端设备为温度传感器34、湿度传感器35、风机36和冷机37,,将相应末端设备3连入控制网络中,其中,温度传感器34与网关31直接相连接,湿度传感器35与网关32直接连接,冷机37与网关31直接连接,风机36与网关33直接连接。各末端设备与网关连接后,进行地址绑定,获得各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并根据该地址信息和源汇关系,更新交换服务器1本地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交换服务器1根据该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更新后的源汇关系可以如表2所示。
表2更新后的源汇关系表
  源信息节点地址   汇信息节点地址
  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测试值输出信息节点地址   控制逻辑模块6的温度测试值输入信息节点地址
  湿度传感器35的湿度数据输出信息节点地址   控制逻辑模块6的湿度测试值输入信息节点地址
  控制逻辑模块6的温度设定值输出信息节点地址   冷机37的温度设定值输入信息节点地址
  控制逻辑模块6的湿度设定值输出信息节点地址   风机36的湿度设定值输入信息节点地址
由表2可知,源汇关系表反映了温度传感器34、湿度传感器35、冷机37、风机36之间的源汇关系。
将更新后的源汇关系表保存到相应的交换服务器1,交换服务器1根据更新后的源汇关系表进行数据的寻址和转发,使得控制逻辑模块6中保存的控制逻辑能够控制末端设备3。
所述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610,当末端设备3上电时,与相应的网关2绑定,获其所属网关2的IP地址及端口号;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610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611,末端设备3上电后,向其直接连接的网关2发送获取地址命令;
步骤S612,网关2接收到获取地址命令后,向末端设备3发送包含其IP地址和端口号的应答消息。
步骤S620,末端设备3接收到网关2的应答消息。
末端设备3接收到网关2的应答消息即地址绑定。并在地址绑定之后,末端设备3的相应信息节点即可以通过网关2发送和接收数据。
进行地址绑定的目的是为了让末端设备3得到网关2的IP地址,从而在数据帧中直接添加IP地址,避免网关2进行添加,使得网关2能够适应不同的通信协议,提高灵活性。
下面以末端设备3为温度传感器34、湿度传感器35、冷机37和风机36,交换服务器1本地保存的源汇关系表如表2所示为例,对实现对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的过程进行说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621,温度传感器34获得温度测试值,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测试值输出信息节点将温度测试值通过网关2发送到交换服务器1,交换服务器1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源信息节点地址查询表2,将温度测试值发送到控制逻辑模块6的温度测试值输入信息节点地址;
在本步骤中,交换服务器1接收到温度测试值后的具体处理未:获得接收到的温度测试值的源信息节点地址,即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测试值输出信息节点地址,并查询表2,获得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测试值输出信息节点地址对应的汇信息节点地址,即控制逻辑模块6的温度测试值输入信息节点地址,并将温度测试值发送到控制逻辑模块6的温度测试值输入信息节点地址。
步骤S622,湿度传感器35获得湿度测试值,并将湿度测试值通过网关2发送到交换服务器1,交换服务器1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源信息节点地址查询表2,将湿度测试值发送到控制逻辑模块6的湿度测试值输入信息节点地址;
步骤S623,控制逻辑模块6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温度设定值和湿度设定值;
步骤S624,控制逻辑模块6的温度设定值输出信息节点和湿度设定值输出信息节点将温度设定值和湿度设定值分别发送到交换服务器1;
步骤S625,交换服务器1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源信息节点地址查询表2,并将温度设定值和湿度设定值分别发送到冷机37和风机36;
步骤S626,冷机37和风机36分别根据接收到的温度设定值和湿度设定值进行相应后续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S621至S626,能够实现对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过程。
较佳地,所述步骤S620还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627,当末端设备3主动发送的数据包没有得到网络的应答时,重新发送获取地址命令,重新读取网关2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因为网关2的IP地址可能已经被修改了,而网关2只允许包含源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一致的末端设备3数据帧的转发。因此,当末端设备3主动发送的数据包没有得到网络的应答时,说明网关2的IP地址已经被修改,因此应当重新读取。
较佳地,所述步骤S620还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628,在末端设备3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过程中,每隔时间T1,末端设备3发送一次存活命令给网关2,网关2收到存活命令后回应存活应答给末端设备3。
为了保证地址绑定的可靠性。每隔时间T1,如1分钟,末端设备3就可以发送一次存活命令给网关2,网关2收到存活命令后回应存活应答给末端设备3。
如果末端设备3连续发送的两个存活命令没有应答,则返回步骤S610,重新开始地址绑定过程。
如果网关2发现绑定的末端设备3在时间T2,如3分钟以上没有发送存活命令,则可以记录并主动断开绑定。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包括末端设备3、交换服务器1、控制编写平台模块4、控制逻辑模块6和控制部署模块5。
其中,与实施例一的网络系统结构最重要的不同是每个末端设备3、交换服务器1都有符合以太网协议的接口,可以自行将数据包封装为符合以太网协议的数据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每个末端设备3及交换服务器1无需通过实施例一中的网关2装置就可以直接进行通信。
交换服务器1用于保存所述交换服务器相对应的末端设备对应的源汇关系信息,并根据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
一个交换服务器1可以连接多个末端设备3。
网络系统中所有的交换服务器1都连接到标准的现有以太网中,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保持互联互通。
在实施例二的组网结构中,每个末端设备3可以分配一个IP地址,因此只要对每个末端设备3上的不同输入输出物理量,通过不同信息节点进行区分即可。例如,一个末端设备3的IP地址是192.168.1.2,该末端设备3有两个相应的信息节点,编号为1和2,如果用一个字节表,如果用一个字节表示信息节点的编号,那么这两个信息节点的地址分别为192.168.1.2.1和192.168.1.2.2。
交换服务器1只用IP地址就可以标示,无需信息节点编号,但是为了做到对网络中的节点统一编址,对交换服务器1地址填零补齐。例如一个交换服务器1地址可以是192.168.17.1.0。
在采用实施例二的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同样可以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组网方法,实现本发明的组网方法,因此,不再一一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智能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及组网方法,交换服务器1、末端设备3、控制编写平台模块4、控制逻辑模块6和控制部署模块5的具体位置可以不受限制,只要能够互相通信即可。特别是,所述的控制编写平台模块4、控制逻辑模块6和控制部署模块5,作为一种软件功能模块,可以位于交换服务器1中,也可以是独立的装置,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者单片机而实现,甚至可以是在具有显示编写及通信功能的末端设备3中,如位于电视机的主板中,或者家庭或者楼宇的终端计算机中。
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提供一个控制编写模块、控制逻辑模块6和控制部署模块5,使能够不受具体硬件环境的限制,编写全部控制网络的控制逻辑,使得控制逻辑在投入具体使用之前即可完成获得并调试完成,而后再进行控制部署,而不用现场编写和调试。另外,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放弃了成本较高和传统控制器,也不再存在传统控制器通常实现的局部控制的问题,在末端设备和算法的部署上可以更加灵活,且方便更改。
通过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及特征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和说明,这些实施例应被认为其只是示例性的,并不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应根据所附的权利要求进行解释。

Claims (8)

1、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包括末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设备包括与其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的信息节点;
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还包括交换服务器、控制逻辑模块和控制部署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逻辑模块,用于保存控制逻辑,且包括与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的信息节点;
所述交换服务器,用于保存所述交换服务器相对应的末端设备对应的源汇关系信息,并根据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
所述控制部署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确定对应的末端设备及其相应的源汇关系,并获得所述交换服务器相对应的末端设备及所述控制逻辑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源汇关系更新所述源汇关系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编写平台模块,用于根据控制需要,编写具有输入输出物理量的控制逻辑,并保存到所述控制逻辑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编写平台模块,还用于生成所述控制逻辑的控制描述文件;
所述控制部署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描述文件获得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关,用于进行所述交换服务器与所述末端设备间的数据转发。
5、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根据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确定对应的末端设备及其相应的源汇关系;
获得所述末端设备及所述控制逻辑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信息节点与相应设备的输入输出物理量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源汇关系,更新交换服务器本地保存的源汇关系信息,所述交换服务器根据所述源汇关系信息进行数据寻址和转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时,检索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中是否存在确定出的所述末端设备;若是,获得所述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否则,将所述确定出的末端设备连入所述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在所述确定出的末端设备完成绑定后获得所述末端设备相应信息节点的地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逻辑根据控制需要编写,在所述控制逻辑编写完成后,生成控制描述文件,并根据所述控制描述文件获得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控制网络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描述文件中包括所述控制逻辑的输入输出物理量及相应物理量的描述信息。
CN2008101008344A 2008-02-22 2008-02-22 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08344A CN101515171B (zh) 2008-02-22 2008-02-22 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08344A CN101515171B (zh) 2008-02-22 2008-02-22 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5171A true CN101515171A (zh) 2009-08-26
CN101515171B CN101515171B (zh) 2011-06-29

Family

ID=4103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083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171B (zh) 2008-02-22 2008-02-22 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1517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3098A (zh) * 2016-03-31 2016-08-10 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站泵组控制器
CN106969856A (zh) * 2017-04-19 2017-07-21 郑州利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粮堆测温电缆的更新方法
CN109003426A (zh) * 2018-07-12 2018-12-14 李从涛 一种远距离数据采集集中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7536A (en) * 1997-05-22 1999-11-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system having flash memory bios which can be accessed while protected mode operating system is running
CN101068198B (zh) * 2007-01-29 2010-08-11 当代天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楼宇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119180A (zh) * 2007-09-12 2008-02-06 当代天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3098A (zh) * 2016-03-31 2016-08-10 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站泵组控制器
CN105843098B (zh) * 2016-03-31 2018-08-03 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站泵组控制器
CN106969856A (zh) * 2017-04-19 2017-07-21 郑州利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粮堆测温电缆的更新方法
CN109003426A (zh) * 2018-07-12 2018-12-14 李从涛 一种远距离数据采集集中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5171B (zh)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1367A (zh) 一种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方法
JP6421220B2 (ja) 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インターネット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に基づくフィールドデバイス制御管理方法と装置
US9114529B2 (en) Dual-system component-based industrial robot controller
EP2950014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132364B (zh) 控制网络中数据寻址和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KR101937203B1 (ko) 설비 관제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전 방법
US11533195B2 (en)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utomatic equipment discovery and function extension
CN101119315B (zh) 控制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网关
KR20010092510A (ko) 가정 자동화를 위한 홈 네트웍 룸 브릿지 시스템
CN101515171B (zh) 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和组网方法
CN110824948A (zh) 基于iot虚拟服务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0300408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home appliance control data
CN104506448B (zh) 一种物联网自适应的智能路由器
CN101594297A (zh) 控制网络中数据寻址和转发的交换服务器、系统和方法
JP4838096B2 (ja) 家電機器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US20110246977A1 (en) Control system code installation and upgrade
CN101577654A (zh) 数字家庭网络系统及其自动配置方法、输入设备
MX2013001013A (es) Operacion y configuracion de sistema de control distribuido.
CN112752491B (zh)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的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415259A (zh) 体感舒适的卧室环境控制系统
CN107179740A (zh) 嵌入式plc的编译方法与嵌入式系统
KR20140106976A (ko) 빌딩 자동화 시스템, 그에 포함된 게이트웨이 및 게이트웨이의 동작방법
KR101990400B1 (ko) 빌딩 자동화 시스템, 그에 포함된 게이트웨이 및 게이트웨이의 동작방법
EP4236213A1 (en) Converter device and measurement system
KR102482540B1 (ko) 네트워크기반 플랜트 공정 제어 시스템의 분산 제어 방법 및 분산 제어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W POWER (BEIJ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ROBA TECHNOLOGIE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5 501, PENGHUAN INTERNATIONAL BUILDING, YARD 1,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028 ROOM 503, 5/F, BUILDING 18, NO. 1, XIANGHEYUAN STREET, DONGZHIME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14

Address after: 100028 Beijing city Dongcheng District Dongzhimen xiangheyuan Street No. 1, No. 18 building five room 503

Applicant after: NEW POWER (BEIJ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East Road, No. 1 hospital, International Building, Atlas 501

Applicant before: ProBA technologies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