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1113A - 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1113A
CN101511113A CNA2008101665628A CN200810166562A CN101511113A CN 101511113 A CN101511113 A CN 101511113A CN A2008101665628 A CNA2008101665628 A CN A2008101665628A CN 200810166562 A CN200810166562 A CN 200810166562A CN 101511113 A CN101511113 A CN 101511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scrambler
targe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65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1113B (zh
Inventor
金永洛
姜灿求
金圣根
金德经
任钟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0268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4692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 Tele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11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1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1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11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这里公布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切换的方法。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基站控制器生成包含分配给源基站的第一扰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发送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分配给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有效集更新消息,目标基站生成包括包含在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中的第一扰码的信号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以及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接收包含第一扰码的相同信号,并且当完成切换时从目标基站接收包含第二扰码的信号。移动终端从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接收包括相同扰码和相同信道化码的相同信号,由此可以获得MRC增益并且可以提高切换性能。

Description

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具体地说,涉及如下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在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生成具有相同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信号,并且向该移动终端发送这些信号,并且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从这两个基站接收信号,从而提高切换性能。
背景技术
基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的TD-SCDMA(时分同步CDMA)系统将单个小区划分成三个扇区,并通过针对各个扇区采用不同的扰码来对扇区进行彼此区分。另外,TD-SCDMA系统针对属于单个扇区的各个移动终端采用不同的信道化码来识别移动终端。
然而,在语音信号的情况下,TD-SCDMA系统最多可以将8个移动终端连接到基站。此外,TD-SCDMA系统执行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的多呼叫联合检测(multi-call joint detection)。TD-SCDMA可以通过该技术去除来自小区内的以及小区间的干扰以提高性能。
TD-SCDMA所应用的接力切换(baton handover)是这样一种方法:移动终端在执行切换时,从包括该移动终端当前所连接到的基站在内的服务小区接收下行信号,向包括该移动终端将新连接到的基站在内的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在完成切换时,采用先前对移动终端分配的扰码和信道化码来切断与该服务小区的连接并保持与该目标小区的连接。这里,包括在该目标小区中的基站必须为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分配信道化码。
图1是示出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常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在步骤S100,移动终端在进入切换区时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并且在步骤S102,该基站控制器利用该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该移动终端是否正在执行切换。这里,移动终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并且同时执行与目标小区的基站(在下文中将其称为目标基站)的开环预同步(open loop pre-synchronization)。
在步骤S104,当移动终端已进入切换区时,基站控制器生成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并向目标基站发送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
在步骤S106,目标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链路建立响应消息作为对接收到的链路建立请求消息的响应。此时,移动终端不接收从目标基站发送的数据。
在步骤S108,一旦接收到链路建立响应消息,基站控制器就向移动终端发送物理信道重构消息,该物理信道重构消息包括分配给目标基站的扰码和分配给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
接着在步骤S110,移动终端在保持与源基站的下行链路的同时向目标基站发送上行信号,以与目标基站的上行链路连接,并且接着在步骤S112,向基站控制器发送物理信道重构完成消息。
在步骤S114,一旦接收到物理信道重构完成消息,该基站控制器就可以确定切换已完成,生成删除请求消息并向源基站发送该删除请求消息。
在步骤S116,源基站撤消与移动终端的会话,生成删除请求完成消息,并向基站控制器发送该删除请求完成消息。
接着在步骤S118,移动终端利用通过物理信道重构消息接收到的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来保持与目标基站的连接。
已接收到链路建立请求消息的目标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下行信号。该下行信号为这样的数据:其与从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相同但使用与从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扰码不同的扰码。
移动终端从基站控制器接收删除请求消息,并且不接收从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直到删除与源基站的下行链路为止。
图2示出了在执行移动终端切换的常规操作中向移动终端分配的扰码和信道化码。为了便于说明,仅考虑两个小区中每一个中的一个扇区,并且假设可将信道化码同时最多分配给四个移动终端。
参照图2,第一基站100a向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110分配扰码S1和信道化码W4,并且第二基站100b向移动终端110分配扰码S2和信道化码W4。
相应地,移动终端110在从第一基站100a接收分配了扰码S1和信道化码W4的信号的同时进入切换区时,接收到由第一基站100a分配了扰码S1和信道化码W4的信号,以及由第二基站100b分配了扰码S2和信道化码W4的信号。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扰码S2和信道化码W4不能用于第二基站100b内未执行切换的其他移动终端,因此在第二基站中有移动终端执行切换时,该第二基站中未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可使用的信道化码数量下降。相应地,在该第二基站中小区的系统容量下降。
此外,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从两个基站接收同样的信号,因此降低了切换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从两个基站接收相同的信号以提高切换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移动终端在进入切换区时从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接收到相同的下行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在执行切换时通过采用与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中采用的扰码不同的扰码来提高小区的系统容量。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基站控制器生成包含分配给源基站的第一扰码和分配给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该信道化码和分配给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该有效集更新消息;步骤(b),目标基站响应于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信号,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步骤(c),移动终端根据有效集更新消息分别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建立无线链路,并通过这些无线链路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分别接收包含所述第一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相同信号;以及步骤(d),当完成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时,移动终端从目标基站接收包含所述第二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信号。
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包含分配给源基站的第一扰码,并指示目标基站使用与源基站中所使用的码相同的码。
已接收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的目标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无线链路添加响应消息,作为对于步骤(b)中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的响应。
移动终端对在步骤(c)中分别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进行合并。
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基站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切换是否完成;移动终端通过测量报告消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从目标基站测得的信息;基站控制器确定移动终端是否移出切换区,当移动终端移出切换区时生成删除请求消息,并向源基站发送该删除请求消息;以及移动终端利用通过有效集更新消息接收到的第二扰码和信道化码来保持与目标基站的无线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基站控制器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包含分配给切换区的第三扰码和分配给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同时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切换区的第三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步骤(b),移动终端接收有效集更新消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有效集更新完成消息以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建立无线链路,并且通过这些无线链路同时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接收包含第三扰码和信道化码的相同信号;步骤(c),当完成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时,基站控制器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以及步骤(d),移动终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物理信道重构完成消息,并从目标基站接收包含第二扰码和信道化码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站控制器中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是否执行了该移动终端的切换;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生成包含分配给源基站的第一扰码和分配给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分配给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和该信道化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有效集更新消息;向移动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是否完成移动终端的切换,以及当从移动终端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利用该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移动终端是否移出切换区;以及当移动终端移出切换区时,向源基站发送删除请求消息以撤消移动终端与源基站的会话。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站控制器中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是否执行了该移动终端的切换;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包含第三扰码和分配给切换区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同时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第三扰码和信道化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向移动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是否完成移动终端的切换,并且当从移动终端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时,利用该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移动终端是否移出切换区;以及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和信道化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并且当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物理信道重构完成消息时,向源基站发送删除请求消息以撤消移动终端与源基站的会话。
根据本发明的不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控制器,其确定是否执行移动终端的切换,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向目标基站发送包含分配给源基站的第一扰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并且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目标基站,当从基站控制器接收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时,该目标基站生成包含第一扰码的信号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当完成移动终端的切换时,生成包含第二扰码的信号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以及源基站,当完成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时,源基站撤消与移动终端的会话,同时该源基站生成包含第一扰码的信号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
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该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分别接收包含第一扰码的相同信号,并且当完成切换时,该移动终端从目标基站接收包含第二扰码的信号。
基站控制器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是否完成移动终端的切换,并通过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移动终端的切换是否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不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控制器,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其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包含分配给切换区的第三扰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同时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第三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且当移动终端进入目标基站区时,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当从基站控制器接收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时,该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包括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中包含的第三扰码和分配给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信号;以及移动终端,其根据从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分别接收包含第三扰码的信号,当从基站控制器接收到物理信道重构消息时,该移动终端撤消与源基站的会话并从目标基站接收包含第二扰码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不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基站控制器,该基站控制器包括:码信息数据库,其存储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各基站的扇区的扰码、分配给切换区的扰码以及各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切换确定单元,其利用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是否执行了移动终端的切换;码分配单元,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向目标基站分配赋予源基站的第一扰码,并且当完成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时分配赋予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以及消息生成器,其生成包含由码分配单元分配的扰码的消息,并将该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中的至少一个。
切换确定单元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并向移动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是否完成了进入切换区的移动终端的切换,并通过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是否完成移动终端的切换。
码分配单元搜索码信息数据库以提取分配给切换区的第三扰码,并且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分配该第三扰码。
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消息生成器生成包含由码分配单元分配的第一扰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分配给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且向移动终端发送有效集更新消息。
此外,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消息生成器生成包含分配给切换区的第三扰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同时生成包含分配给切换区的第三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且向移动终端发送该有效集更新消息。
另外,当完成移动终端的切换时,消息生成器生成用于撤消移动终端与源基站的会话的删除请求消息,并且向源基站发送该删除请求消息。
另外,当完成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时,消息生成器生成包含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并且向移动终端发送该物理信道重构消息。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从两个基站接收相同的信号以提高切换性能。
此外,当移动终端从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接收到分配有相同扰码和相同信道化码的相同的信号时,移动终端可以对从两个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以获得MRC(Maximal Ratio Combining:最大比合并)增益。这提高了所接收到信号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从而提高了切换性能。
此外,由于在移动终端执行切换的同时,移动终端使用与在两个小区中使用的扰码不同的扰码,因此提高了小区的系统容量。
另外,在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内未使用分配给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的扰码,由此减轻了对要分配给未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数量限制。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用于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常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在执行移动终端切换的常规过程中分配给移动终端的扰码和信道化码;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系统;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控制器的框图;
图5A、图5B和图5C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依照移动终端的切换来分配码的方法的概念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依照属于一个簇(cluster)的小区之间的切换来分配码的方法的概念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依照分别属于不同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来分配码的方法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地说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中,S代表扰码,而W表示沃尔什码(Walsh code)。扰码用来识别小区,沃尔什码用来识别移动终端并且将信道化码用作沃尔什码。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系统。
参照图3,当移动终端300执行从第一基站区A到第二基站区B的切换时,基站控制器320向移动终端300分配赋予各区的扰码和信道化码。
即,在第一基站区A中,基站控制器320向移动终端300分配扰码S1和信道化码W1,并且在第二基站区B中,基站控制器320向移动终端300分配扰码S2和信道化码W1。
另外,基站控制器320向进入切换区C的移动终端300分配赋予第一基站区A的码S1和W1或赋予切换区C的码S2和W1。
首先对向进入切换区C的移动终端300分配赋予第一基站区A的扰码S1和信道化码W1以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进行说明。
基站控制器320利用从移动终端300接收到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是否执行切换。当移动终端300进入切换区C时,基站控制器320向第二基站310b发送包含分配给第一基站310a的扰码S1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并向移动终端300发送包含分配给第二基站310b的扰码S2的有效集更新消息。这里,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可以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310b向切换区C中的移动终端300分配扰码S1和信道化码W1的消息。
一旦接收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第二基站310b就生成包括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扰码S1和分配给移动终端300的信道化码W1的信号,并向移动终端300发送该信号。由第二基站310b生成的信号与由第一基站310a生成的信号相同,并具有与由第一基站310a生成的信号中包含的码相同的码。
相应地,进入切换区C的移动终端300从第一基站310a和第二基站310b接收包含扰码S1和信道化码W1的相同信号,并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合并。
当移动终端300经过切换区C并进入第二基站区B时,第二基站310b向移动终端300发送包含扰码S2和对终端分配的信道化码W1的信号。
通过该过程,软切换获得最大比合并(MRC:maximal ratiocombining)效应。尽管当移动终端位于切换区时软切换从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发送的信号中获得MRC效应,但当移动终端从切换区进入到目标基站区时,因为移动终端仅接收到从目标基站区发送的信号,所以MRC效应消失。
现在将对向进入切换区C的移动终端300分配赋予切换区C的扰码S3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切换的方法进行说明。
当移动终端300从分配有扰码S1和信道化码W1的第一基站区A进入切换区C时,基站控制器320向第一基站310a和第二基站310b发送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该消息用于分配未赋予第一基站区A和第二基站区B的扰码S3,并且向移动终端300发送包含分配给切换区C的扰码S3的有效集更新消息。
一旦接收到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第一基站310a和第二基站310b就生成包括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扰码S3和分配给移动终端300的信道化码W1的信号,并向移动终端300发送该信号。
移动终端300根据有效集更新消息,从第一基站310a和第二基站310b分别接收包含相同扰码S3和相同信道化码W1的信号。
此外,当移动终端300进入第二基站区B时,基站控制器320向移动终端300发送包含分配给第二基站310b的扰码S2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
一旦从基站控制器320接收到物理信道重构消息,移动终端300就接收包含分配给第二基站310b的扰码S2和信道化码W1的信号。
如上所述,基站控制器320向移动终端300发送如下信息:关于在切换期间要分配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信息和关于在切换完成后在目标基站中要使用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信息。
在第二代网络的情况下,可以将基站310a和310b称为基站收发台(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而在第三代网络的情况下,可以将基站310a和310b称为节点B。在第三代网络的情况下,可以将基站控制器320称为无线网络控制器。即,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可以根据网络类型而被称为不同的术语。
现在将参照图4对执行上述操作的基站控制器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控制器的框图。
参照图4,基站控制器包括通信单元400、切换确定单元410、码信息数据库420、码分配单元430和消息生成器440。
码信息数据库420存储分配给各基站的各个扇区的扰码和各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即,码信息数据库420事先存储有分配给各基站的各个扇区的扰码以及分配给切换区的扰码。
切换确定单元410利用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移动终端是否执行切换。
另外,切换确定单元410生成测量控制信号以确定进入切换区的移动终端的切换是否完成,向移动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并通过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移动终端的切换是否结束。
当切换确定单元410确定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码分配单元430搜索码信息数据库420,提取分配给源基站的扰码和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并且向目标基站分配该扰码和信道化码。
此外,当完成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区的切换时,码分配单元430搜索码信息数据库420,提取分配给目标基站的扰码和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并且分配该扰码和信道化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当完成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时,码分配单元430搜索码信息数据库420,提取分配给切换区的扰码和该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并且当切换确定单元410确定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分配该扰码和信道化码,码分配单元430搜索码信息数据库420,提取分配给目标基站的扰码和该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并分配该扰码和信道化码。
消息生成器440生成包括由码分配单元分配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消息,并向移动终端和基站发送该消息。
具体地说,消息生成器440生成包含分配给源基站的扰码和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信号,并将无线链路添加请求信号发送给目标基站。此外,消息生成器440生成用于指示移动终端接收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的所有下行信号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有效集更新消息。
当目标基站接收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时,目标基站生成包括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信号,并向移动终端提供该信号。
当切换确定单元410确定完成移动终端的切换时,消息生成器440生成用于撤消移动终端和源基站的会话的删除请求消息,并且向源基站发送该删除请求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当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消息生成器440生成包含分配给切换区的扰码和分配给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分配给切换区的扰码和信道化码在内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且向移动终端发送该有效集更新消息。一旦接收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分别生成包括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信号,并向移动终端提供该信号。
完成了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时,消息生成器440生成包括由码分配单元430分配的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物理信道重构消息。
图5A、图5B和图5C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依照移动终端的切换来分配码的方法的概念图。
对第一小区A和第二小区B使用不同的扰码以使第一小区A和第二小区B的扇区彼此区分开,对属于各个扇区的移动终端使用不同的信道化码以彼此区分移动终端。即,将扰码S1和S2分别分配给第一小区A和第二小区B。
当从位于服务小区内的基站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低于从位于目标小区内的基站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时,在小区周边区域发生切换,并且由此在小区周边区域执行切换。因此,将小区周边的预定区称为切换区C。
图5a示出了刚好第一移动终端510进入切换区C之前的情形。
将第一扰码S1分配给从第一基站500a向属于第一基站500a的小区区域A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并且将第二扰码S2分配给从第二基站500b向属于第二基站500b的小区区域B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对发送到位于小区中的移动终端的信号设置不同的信道化码(沃尔什码)以识别移动终端。
紧接在第一移动终端510进入切换区C之前只有第一小区A的基站500a向第一移动终端510发送信号,并且移动终端510只接收从第一基站500a发送的信号(包含第一扰码S1和第三信道化码W3)。
图5b示出了第一移动终端510进入切换区C的情形。
参照图5b,当第一移动终端510进入切换区C时,第一移动终端510从第一基站500a和第二基站500b接收到信号。这里,从第二基站500b发送到第一移动终端510的信号不包含分配给第二基站区B的第二扰码S2和第三信道化码W3,而是包含第一扰码S1和第三信道化码W3。即,从第二基站500b发送的信号与从第一基站500a发送的信号相同。
即,针对进入切换区C的第一移动终端510,基站控制器向第二基站500b分配第一扰码S1和第三信道化码W3。接着,第二基站500b生成包含第一扰码S1和第三信道化码W3的信号(即,与第一基站500a的信号相同的信号),并向第一移动终端510发送该信号。
因此,移动终端在切换区C中所接收到的信号由相同的码和数据构成,从而实现了MRC效应。
图5C示出了第一移动终端510从切换区C移动到第二小区B。
参照图5C,当第一移动终端510进入第二小区B时,第二基站500b分配第二扰码S2和第三信道化码W3,由此可知切换完全结束。
当第一移动终端510进入切换区C时,如上所述,可以对分别从服务小区A和目标小区B发送到第一移动终端510的、包含相同扰码和相同信道化码的信号进行合并,由此可获得MRC增益。这提高了所接收到的信号的SINR从而提高了切换性能。
这里,由于从两个小区的基站接收到具有相同码的数据信号,因此当执行上述软切换时,可以采用多小区联合检测或单小区联合检测作为联合检测方法。
当两个小区利用相同的扰码和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数据信号时,这两个数据信号必定被分配给同一时隙。这里,该联合检测操作与仅使用非软切换区的单个链路时所执行的操作相同。但是,要求是:执行多小区合并信道估计以对从两个小区接收到的信号的信道进行估计,并且同时利用通过多小区合并信道估计得到的两个信道值来执行联合检测。
即,如果小区内和小区间使用相同的码,则从小区之间发送到位于切换区的移动终端的信号与从小区内发送到移动终端的信号相同,因此两个信号自然合并以实现MRC效应。这与以下操作不同:rake接收机通过与以足够信号功率传输信号的路径一样多的耙指(finger)来从两个小区检测信号,并接着对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
如果从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发送的信号具有与接力切换情况不同的码,则单小区联合检测无法检测出小区间的信号,从而会将该信号看作是噪声。于是,无法使用从两个小区接收信号的软切换。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依照属于一个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来分配码的方法的概念图。
为便于说明,一个簇包括三个小区,仅考虑构成一个小区的三个扇区中的一个,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可将信道化码最多同时分配给三个移动终端。
参照图6,第一小区A、第二小区B和第三小区C采用不同的扰码,以将三个小区的扇区彼此区分开,并将不同的信道化码分别分配给属于各扇区的移动终端以识别各移动终端。
即,将第一扰码S1、第二扰码S2和第三扰码S3分别分配给第一小区A、第二小区B和第三小区C。
当从位于服务小区的基站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低于从目标小区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时发生切换,由此在小区周边的区域执行切换。因此,将小区周边的预定区域称为切换区D。
基站控制器针对在属于切换区D中的簇的小区之间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分配与已分配给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扰码不同的新扰码S4。
即,基站控制器针对从第一小区A向第二小区B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600,向切换区D分配扰码S4和信道化码W1。接着,第一基站610a和第二基站610b向移动终端600分别发送包含扰码S4和信道化码W1的相同信号。
基站控制器针对从第三小区C向第二小区B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650,向切换区D分配扰码S4和信道化码W2。接着,第三基站610c和第二基站610b分别向移动终端650发送包含扰码S4和信道化码W2的相同信号。
如上所述,当移动终端从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接收到包含相同扰码和相同信道化码的信号时,可对从两个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以获得MRC增益。这增强了接收信号的SINR从而提高了切换性能。
此外,在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未使用分配给位于切换区内的移动终端的扰码,由此可以减轻对要分配给未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数量的限制。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依照分别属于不同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来分配码的方法的概念图。
参照图7,第一小区A和第二小区B属于一个簇而第三小区C属于另一簇。因此,针对从第一小区A向第三小区C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700,向第一小区A和第三小区C分别分配不同的扰码。
即,针对在第一小区A所属的簇中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分配扰码S4,并且针对在第三小区C所属的簇中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分配扰码S7。
在分别属于不同簇的小区之间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700从第一基站710a接收包含扰码S4和信道化码W1的信号,并从第三基站710c接收包含扰码S7和信道化码W1的信号。移动终端700采用多小区联合检测来检测强度高于其他接收信号的一个接收信号。
这里,在信道化码分配时,执行属于同一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的移动终端比执行分别属于不同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的移动终端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即,如果同时执行属于同一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和分别属于不同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则将信道化码分配给执行属于同一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的移动终端,并且接着将其余信道化码分配给执行分别属于不同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的移动终端。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8,在步骤S800,移动终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并且在步骤S802,基站控制器利用该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该移动终端是否执行切换。这里,该移动终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并且同时,执行与目标小区的基站的开环预同步。
当在步骤S802中确定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在步骤S804中,基站控制器生成包含分配给源基站的扰码和该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并且向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
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指示目标基站发送与从源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相同的信号。
一旦接收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目标基站就会在步骤S806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无线链路添加响应消息作为对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的响应。即,目标基站接收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利用与从源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码相同的码生成信号,向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并且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无线链路添加响应消息作为对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的响应。
接着,在步骤S808中,基站控制器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目标基站的扰码和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以连接移动终端和目标基站以及源基站之间的上行和下行链路。
即,基站控制器通过有效集更新消息向移动终端发送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并且移动终端存储该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并且在完成切换时从目标基站接收包含该扰码和信道化码的信号。
在步骤S810,一旦接收到有效集更新消息,该移动终端就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有效集更新完成消息。
接着在步骤S812,移动终端同时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接收包含相同扰码和相同信道化码的信号。
随后在步骤S814,基站控制器向移动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目标基站区。即,基站控制器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测量控制消息以检查移动终端是否移出切换区。
在步骤S816,移动终端通过测量报告消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从目标基站测得的信息。
基站控制器通过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移动终端是否移出切换区。在步骤S818,当移动终端移出切换区时,基站控制器确定完成切换,并在步骤S820,向源基站发送删除请求消息。
接着在步骤S822,源基站撤消与移动终端的会话并向基站控制器发送删除请求完成消息。
在步骤S824,移动终端利用通过有效集更新消息接收到的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来保持与目标基站的连接。
通过上述过程,可防止对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中的信道化码的使用限制,并且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可以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接收采用相同扰码和相同信道化码的信号,以实现MRC增益。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9,在步骤S900,移动终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并且在步骤S902,基站控制器利用该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移动终端是否执行切换。这里,移动终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并且同时,执行与目标小区的基站的开环预同步。
当在步骤S902确定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在步骤S904,基站控制器生成包含未被分配给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并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
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指示改变在发送给移动终端的信号中包含的扰码和信道化码。基站控制器搜索其中包括的数据库,以选择没有分配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扰码和信道化码,将该扰码和信道化码嵌入在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中,并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
在步骤S906,一旦接收到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该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就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无线链路添加响应消息作为对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的响应。
接着在步骤S908,基站控制器向移动终端发送包括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以连接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与目标基站和源基站之间的上行和下行链路。
即,基站控制器通过该有效集更新消息来向移动终端分配所选择的扰码和信道化码。
在步骤S910,一旦接收到有效集更新消息,该移动终端就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有效集更新完成消息。
接着在步骤S912,该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同时接收包含相同扰码和相同信道化码的信号。
随后在步骤S914,当移动终端进入目标基站区时,基站控制器向移动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以接收该目标基站的测量报告。
在步骤S916,移动终端通过该测量报告消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从目标基站测得的信息。
在步骤S918,基站控制器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并且在步骤S920,当正常接收到物理信道重构消息时,移动终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物理信道重构完成消息。
即,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需要接收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但不必重新接收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因为扰码和信道化码是通过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更新消息来接收的。
在完成步骤S920的操作后,基站控制器在步骤S922确定完成切换并向源基站发送删除请求消息。
接着在步骤S924,该源基站撤消与移动终端的会话并向基站控制器发送删除请求完成消息。
在步骤S926,移动终端利用通过物理信道重构消息所接收到的目标基站的扰码和信道化码来保持与目标基站的连接。
通过上述过程,可防止因要分配给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而导致的对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中信道化码使用的限制,并且执行切换的移动终端可以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接收到采用相同扰码和相同信道化码的信号,以获得MRC增益。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切换性能并提高了小区的系统容量。
尽管参照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制,而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变型。

Claims (20)

1.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基站控制器生成包含分配给所述源基站的第一扰码和分配给所述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所述信道化码和分配给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且向该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有效集更新消息;
步骤(b),所述目标基站响应于所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信号,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
步骤(c),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有效集更新消息分别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建立无线链路,并通过这些无线链路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分别接收包含所述第一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相同信号;以及
步骤(d),当完成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时,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包含所述第二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指示所述目标基站使用与所述源基站中使用的码相同的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已接收到所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的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无线链路添加响应消息作为对步骤(b)中的所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的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对在所述步骤(c)中分别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进行合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基站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该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切换是否完成;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测量报告消息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从所述目标基站测得的信息;
所述基站控制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移出所述切换区,当所述移动终端移出所述切换区时生成删除请求消息,并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删除请求消息;以及
所述移动终端利用通过所述有效集更新消息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来保持与所述目标基站的无线链路。
6.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切换区时,基站控制器向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包含分配给切换区的第三扰码和分配给所述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并且同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所述切换区的所述第三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
步骤(b),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有效集更新消息,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有效集更新完成消息以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建立无线链路,并且通过这些无线链路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同时接收包含所述第三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相同信号;
步骤(c),当完成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以及
步骤(d),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物理信道重构完成消息,并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包含所述第二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向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分配对所述切换区分配的所述第三扰码。
8.一种在基站控制器中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是否执行了该移动终端的切换;
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生成包含分配给源基站的第一扰码和分配给所述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分配给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且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有效集更新消息;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切换,并且当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时,利用该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移出所述切换区;以及
当所述移动终端移出所述切换区时,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删除请求消息以撤消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源基站的会话。
9.一种在基站控制器中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是否执行了该移动终端的切换;
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切换区时,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包含分配给切换区的第三扰码和信道化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并且同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包含所述第三扰码和所述信道化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切换,并且当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时,利用该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移出所述切换区;以及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和信道化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并且当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物理信道重构完成消息时,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删除请求消息以撤消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源基站的会话。
10.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基站控制器,其确定是否执行移动终端的切换,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向目标基站发送包含分配给源基站的第一扰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并且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
目标基站,当从所述基站控制器接收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时,该目标基站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扰码的信号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当完成了所述移动终端的切换时,生成包含所述第二扰码的信号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以及
源基站,当完成了移动终端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时,源基站撤消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会话,同时该源基站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扰码的信号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该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切换区时,该移动终端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分别接收包含所述第一扰码的相同信号,并且当完成所述切换时,该移动终端从目标基站接收包含所述第二扰码的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基站控制器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该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是否完成了所述移动终端的切换,并通过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切换是否完成。
13.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基站控制器,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其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包含分配给所述切换区的第三扰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并且同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包含所述第三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以及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目标基站区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分配给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
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当从所述基站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时,该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包括所述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中包含的第三扰码和分配给所述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的信号;以及
移动终端,其根据从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所述有效集更新消息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分别接收包含所述第三扰码的信号,当从所述基站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物理信道重构消息时,撤消与所述源基站的会话并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包含所述第二扰码的信号。
14.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基站控制器,该基站控制器包括:
码信息数据库,其存储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各基站的扇区的扰码、分配给切换区的扰码以及各移动终端的信道化码;
切换确定单元,其利用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是否执行了所述移动终端的切换;
码分配单元,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向所述目标基站分配赋予所述源基站的第一扰码,并且当完成了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时分配赋予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以及
消息生成器,其生成包含由所述码分配单元分配的扰码的消息,并将该消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切换确定单元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测量控制消息,以确定是否完成了进入所述切换区的移动终端的切换,并通过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确定是否完成所述移动终端的切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切换区时,所述码分配单元搜索所述码信息数据库以提取分配给所述切换区的第三扰码,并且向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分配所述第三扰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切换区时,所述消息生成器生成包含由所述码分配单元分配的第一扰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生成包含分配给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且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有效集更新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切换区时,所述消息生成器生成包含分配给所述切换区的第三扰码的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向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该无线链路添加请求消息,同时生成包含分配给所述切换区的所述第三扰码的有效集更新消息,并且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有效集更新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当完成了所述移动终端的切换时,所述消息生成器生成用于撤消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源基站的会话的删除请求消息,并且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删除请求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当完成了所述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时,所述消息生成器生成包含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扰码的物理信道重构消息,并且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物理信道重构消息。
CN2008101665628A 2008-02-11 2008-10-17 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11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12182 2008-02-11
KR1020080012182A KR100955568B1 (ko) 2008-02-11 2008-02-11 이동단말의 핸드오버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008-0012182 2008-02-11
KR10-2008-0026857 2008-03-24
KR1020080026857A KR100946921B1 (ko) 2008-03-24 2008-03-24 이동단말의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0080026857 2008-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1113A true CN101511113A (zh) 2009-08-19
CN101511113B CN101511113B (zh) 2013-06-12

Family

ID=41003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656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1113B (zh) 2008-02-11 2008-10-17 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955568B1 (zh)
CN (1) CN10151111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4496A1 (zh) * 2013-06-05 2014-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系统
WO2015058404A1 (en) * 2013-10-25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ly ignoring rlc errors during handov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86533B1 (ko) * 2009-09-14 2014-04-17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핸드오버 시스템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89836B1 (ko) * 2000-07-18 2003-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역방향 동기 전송 방식 핸드오버 및역방향 동기 전송 방식 전환 방법
DE60336813D1 (de) * 2003-09-23 2011-06-01 Panasonic Corp Protokolkontextübertragung in einem Mobilfunkkommunikationsystem
KR20050077403A (ko) * 2004-01-27 2005-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인접 셀 경계 인식장치 및 방법
KR20060097388A (ko) * 2005-03-09 2006-09-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더미 파일럿을 이용하는 핸드오버 방법, 그리고 그를 위한통신 시스템
JP2006311475A (ja) * 2005-03-31 2006-11-09 Ntt Docomo Inc 制御装置、移動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4496A1 (zh) * 2013-06-05 2014-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系统
CN104380833A (zh) * 2013-06-05 2015-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系统
EP2999299A4 (en) * 2013-06-05 2016-06-22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US10057827B2 (en) 2013-06-05 2018-08-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4380833B (zh) * 2013-06-05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系统
WO2015058404A1 (en) * 2013-10-25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ly ignoring rlc errors during hando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55568B1 (ko) 2010-04-30
CN101511113B (zh) 2013-06-12
KR20090086737A (ko) 2009-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4680C (zh) 用于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US6535738B1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a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links
JP4914549B2 (ja) アンテナのアレイを使用したcdmaシステム内でのダウンリンク信号処理
KR100627637B1 (ko) 핸드오버를 시작할지를 결정하는 원격 네트워크 제어기
US64009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le handoff in a cellular system
US6201969B1 (en) Control of handoff in CDMA cellular systems
KR100381831B1 (ko) 멀티캐스트 통신 시스템
EP2326127B1 (en)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ignals transferred by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155200A (zh) 应用于超级小区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KR20000071069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파일롯 인접 목록들을 합성하는 방법및 장치
CN106686631A (zh) 一种基于beam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其网元
EP1912463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KR100460019B1 (ko) Cdma 방식의 셀룰러 시스템 및 기지국 지정 방법
CN100405862C (zh) 移动终端
CN1964562A (zh) 用于从wcdma网络切换到cdma网络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EP0837616A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11113B (zh) 控制移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98790A (zh) 无线中继网络中服务切换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86272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无线电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KR100552129B1 (ko) 활성 세트에 대한 후보 셀 결정 방법
KR100592904B1 (ko) 동적 클러스터 기반의 핸드오버를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346269B1 (ko) 역방향 링크 동기식 전송방식에서의 핸드오프 방법
KR2012008120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고전력 기지국, 저전력 기지국, 무선 단말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JP4083639B2 (ja) 移動通信端末
KR20030028237A (ko) 차세대 비동기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역방향 동기전송을 위한 핸드 오버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