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9680B - 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9680B
CN101509680B CN2009100715516A CN200910071551A CN101509680B CN 101509680 B CN101509680 B CN 101509680B CN 2009100715516 A CN2009100715516 A CN 2009100715516A CN 200910071551 A CN200910071551 A CN 200910071551A CN 101509680 B CN101509680 B CN 1015096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platform
flow
pump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15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9680A (zh
Inventor
王昭俊
姜永成
董立华
张治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100715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9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9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9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9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96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ntrol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它涉及变流量供热系统的控制领域。它针对现有方法中所存在的能耗高、调节不合理和不变应用的缺点。步骤如下:首先对控制器进行初始化;其次计算m-1个切换点;最后进行运行水泵台数切换;随着管网流量的变化,若某一时刻管网的总流量值等于计算所得到的切换点处的流量值,则控制器向水泵变频调速器发出指令,进行切换,否则就继续进行多台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运行。本发明适用于采用多台循环水泵并联运行的变流量供热系统。该方式是以水泵的总体能耗作为目标函数的,保证了水泵始终在能耗最低的工况下运行,所以按照该方式运行可使能耗达到最小,并且实现方法简便易行。与传统的相比较节能10%-15%。

Description

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流量供热系统的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变流量供热系统,水泵并联采用定速运行,存在着能量的大量浪费。
非同步变速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对变频器的投资,但是其运行相当复杂,如果操作不当,不但不会节能,反而会使系统能耗更高。
在整个供暖季中始终采用多台水泵变频调速也是不合理的,不节能的。
在采用变速调节和运行台数控制的协同调节方法中,当单台水泵提供流量满足要求就采用单台水泵运行的调节方式存在不合理性。
根据流量-功率曲线确定并联水泵运行点的方法,解法复杂,不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变流量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采用变转速和变台数协同调节的运行方法中所存在的能耗高、调节不合理和不变应用的缺点,而提出了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控制器进行初始化;将所选型号水泵样本中提供的单台水泵在额定转速n0下运行工况点的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值输入到控制器中,控制器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单台水泵的特性曲线;控制器再分别得到i台水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时的特性曲线;然后将热网管网的设定流量和设定流量下的管网阻力输入到控制器中,控制器计算得到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最后将水泵电机和水泵变频器的效率输入到控制器中,完成控制器的初始化,其中1≤i≤m台,i是正在运行的水泵的台数,m为热网管网中水泵的总台数;
步骤二:计算m-1个切换点;将步骤一中得到的i台水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时的特性曲线和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以及水泵台数切换点处的约束条件联立求解获得水泵的m-1个切换点,及每个切换点处的参数;
步骤三:进行运行水泵台数切换;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通过流量计实时采集管网的循环流量值,并从水泵变频调速器中采集并记录水泵的流量、转速、电流、电压、运行台数值;随着管网流量的变化,若某一时刻管网的总流量值等于计算所得到的切换点处的流量值,则控制器向水泵变频调速器发出指令,进行台数切换,否则就继续进行i台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运行。
本发明适用于采用多台循环水泵并联运行的变流量供热系统。通过对水泵、电机、变频器、管网系统的已知参数的处理,得到各流量下水泵的最佳运行状态,指导水泵的运行,使管网循环水泵的能耗达到最低。该运行控制方式是以水泵的总体能耗作为目标函数的,与现在通用的各种调节方式相比较,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保证了水泵始终在能耗最低的工况下运行,所以按照该方式进行运行可使能耗达到最小,并且实现方法简便易行。与传统的调节方式相比较,节能达到10%-15%。
附图说明
图1为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台水泵1变速调节和两台并联变速泵的能耗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控制器4进行初始化;将所选型号水泵1样本中提供的单台水泵1在额定转速n0下运行工况点的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值输入到控制器4中,控制器4通过数学方法拟合得到单台水泵1的特性曲线;控制器4再分别得到i台水泵1并联同步变频调速时的特性曲线;然后将热网管网的设定流量和设定流量下的管网阻力输入到控制器4中,控制器4计算得到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最后将水泵电机和水泵变频器的效率输入到控制器4中,完成控制器4的初始化,其中1≤i≤m台,i是正在运行的水泵的台数,m为热网管网中水泵1的总台数;
步骤二:计算m-1个切换点;将步骤一中得到的i台水泵1并联同步变频调速时的特性曲线和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以及水泵1台数切换点处的约束条件联立求解获得水泵1的m-1个切换点,及每个切换点处的参数;
步骤三:进行运行水泵1台数切换;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4通过流量计3实时采集管网的循环流量值,并从水泵变频调速器2中采集并记录水泵1的流量、转速、电流、电压、运行台数值;随着管网流量的变化,若某一时刻管网的总流量值等于计算所得到的切换点处的流量值,则控制器4向水泵变频调速器2发出指令,进行台数切换,否则就继续进行多台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于具体是实施方式一中的步骤一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一是将所选型号水泵1样本中提供的单台水泵1在额定转速n0下运行工况点的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值输入到控制器4中;控制器4用最小二乘法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多项式的形式如公式1:
H = H 0 + A 1 Q + A 2 Q 2 N = N 0 + B 1 Q + B 2 Q 2 η = C 0 Q + C 1 Q 2 + C 2 Q 3 - - - ( 1 )
通过上述拟合就可以得到式中系数A1、A2、B1、B2、C0、C1、C2的值,从而得到所选型号的单台水泵1在额定转速n0下的特性曲线,然后根据相似定律得到单台水泵1在任意转速n下的的Q-H、Q-N、Q-η特性曲线,如公式2:
H = H 0 k 2 + A 1 kQ + A 2 Q 2 N = N 0 k 3 + B 1 k 2 Q + B 2 k Q 2 η = C 0 k Q + C 1 k 2 Q 2 + C 2 k 3 Q 3 - - - ( 2 )
式中Q——单台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的流量值,m3/h;
H——单台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的扬程,mH2O
N——单台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的功率,kW;
η——单台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的效率,%;
κ——调速比,
Figure GSB00000253242300033
控制器4从水泵变频调速器2中采集水泵1运行台数值为i(1≤i≤m)台,然后根据多台水泵1并联运行的特点就能得到i(1≤i≤m)台同型号水泵1并联同步变频调速的特性曲线如下式所示:
H i = H 0 κ 2 + A 1 i κ Q i + A 2 i 2 κ Q i 2 N i = i H 0 κ 3 + B 1 κ 2 Q i + B 2 i κ Q i 2 η i = C 0 iκ Q i + C 1 i 2 κ 2 Q i 2 + C 2 i 3 κ 3 Q i 3 - - - ( 3 )
式中Qi——i台水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运行的总流量,m3/h;
Hi——i台水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运行的扬程,mH2O
Ni——i台水泵并联同步额定转速运行的总功率,kW;
ηi——i台水泵并联同步额定转速运行的效率,%;
κ——调速比,
公式2和公式3中的系数A1、A2、B1、B2、C0、C1、C2采用公式1得到的系数值;
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公式:
Hi=HST+SQi 2                                   (4)
HST-对于采用末端压差控制的管网,应保证的末端压差值,为一常数。
S-管网的阻力特性系数
水泵电机的效率公式:
ηd=0.94187×(1-e-9.04k)                      (5)
水泵变频器的效率公式:
ηV=0.5087+1.283k-1.42k2+0.5834k3             (6)
输入信息完成控制器4的初始化;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于具体是实施方式一中的步骤二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二是将管网的设计工况点参数输入到控制器4,根据公式4可以得到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公式中的管网的阻力特性系数S,再将公式5得到的水泵电机的效率和公式6得到水泵变频器的效率的输入到水泵变频调速器2中,水泵1进行切换时应满足流量、扬程和效率相等的条件:
Q i = Q i - 1 H i = H i - 1 N i η di η vi = N i - 1 η di - 1 η vi - 1 - - - ( 7 )
联立公式3、公式4、公式5、公式6、公式7并求解就能得到第i(1≤i≤m)台与第i-1(1≤i≤m)台切换点的流量值,
式中:Qi、Qi-1——i、i-1台切换点处变频泵并联运行提供的流量;
Hi、Hi-1——i、i-1台切换点处变频泵并联运行提供的扬程;
Ni、Ni-1——i、i-1台切换点处变频泵并联运行的能耗;
ηdi、ηdi-1——i、i-1台水泵并联变频调速时电机的效率;
ηVi、ηVi-1——i、i-1台水泵并联变频调速时变频器的效率。
由于系统总的水泵1台数为m台,随着系统流量的减少,水泵1的运行台数可由m台减少到1台,所以存在着m-1个切换点,依次联立求得水泵1的m-1个切换点;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于具体是实施方式一中的步骤三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三为防止由于流量的波动造成的水泵1频繁启停,设定切换点前后5%的范围为非动作区,并且设定两次切换之间的最小时间差为10分钟,即只有当管网流量比计算得到的切换点大0.05倍的切换点流量或小0.05倍的切换点流量,且距上次切换时间大于10分钟时才进行水泵1台数的切换。至于先停或者先启动哪台水泵1可在控制器4中进行人为设定。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不同点在于增加了步骤四,步骤四:水泵1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水泵1、管网特性曲线的在线修改;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4采集并记录水泵1的运行参数,水泵1的运行参数为流量、转速、扬程、电流和电压的值,根据水泵1的运行参数拟合得到的水泵1和管网的特性曲线进行在线修改,通过修改后的特性曲线计算切换点流量,返回步骤三实施切换。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了运行参数的实时检测和记录,用实际运行值对理论计算值进行修正能更好的指导水泵1运行,从而确保得到正确的切换点参数,保证并联水泵1在总体运行能耗最低的状态下运行。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应用环境为:建筑面积为130万m2,采用锅炉房集中供热,采暖循环水泵采用变频调速;设定供回水温度为95/70℃,根据住宅采暖节能标准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不宜超过32W/m2,求得设定工况下系统所需流量1450m3/h,所需水泵扬程为43mH2O,供热系统采用末端压差控制,用户调节一致时管网特性曲线方程表示为:
H=5+1.8074e-0.05Q2
循环水泵选择两台双吸Slow200-400I型离心变速泵,其基本参数为扬程40mH2O,流量990m3/h,额定转速1480r/min,来满足要求。由上述所给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拟合得到的水泵性能曲线为:
H=66.31κ2-0.0040084κQ-2.2003e-0.05Q2
N=95.48κ3+0.0015036κ2Q+3.7451e-0.05κQ2
η = 0.242 κ Q - 1.707 e - 0.04 κ 2 Q 2 + 5 . 946 e - 0.09 κ 3 Q 3
则两台该型号离心变速泵并联同步调速运行的H-Q、N-Q、η-Q特性曲线方程:
H = 66.31 κ 2 - 0.0040084 2 κQ - 2.2003 e - 0.05 2 2 Q 2
N = 95.48 × 2 × κ 3 + 0.0015036 κ 2 Q + 3.7451 e - 0.05 2 κ Q 2
η = 0.242 2 × κ Q - 1.707 e - 0.04 2 2 × κ 2 Q 2 + 5.946 e - 0.09 2 3 × κ 3 Q 3
得到如下方程组,解下面的方程组,可以得到切换点的流量为551m3/h。所以当热网流量大于551m3/h时采用两台水泵同步变频调速运行,当热网流量小于551m3/h时采用单台水泵调速运行。
66.31 κ 2 2 - 0.0040084 2 κ 2 Q - 2.2003 e - 0.05 2 2 Q 2 = 5 + 1.8074 e - 0.05 Q 2 66.31 κ 1 2 - 0.0040084 κ 1 Q - 2.2003 e - 0.05 Q 2 = 5 + 1.8074 e - 0 . 05 Q 2 95.48 × 2 × κ 2 3 + 0.0015036 κ 2 2 Q + 3.7451 e - 0.05 2 κ 2 Q 2 0.94187 × ( 1 - e - 9.04 κ 2 ) ( 0.5087 + 1.283 κ 2 - 1.42 κ 2 2 + 0.5834 κ 2 3 ) = 95.48 κ 1 3 + 0.0015036 κ 1 2 Q + 3.7451 e - 0.05 κ 1 Q 2 0.94187 × ( 1 - e - 9.04 κ 1 ) ( 0.5087 + 1.283 κ 1 - 1.42 κ 1 2 + 0.5834 κ 1 3 )
根据图2中为当热网流量降低到一台泵可以提供的流量990m3/h后,在满足系统供热要求的前提下,分别采用单台水泵调速和两台变速泵并联同步调速运行的能耗曲线,单台水泵调速运行的能耗为N1,两台水泵并联同步调速的能耗为N2。从图2可以看出N1曲线和N2曲线存在一个交点A,A点右侧:N1>N2,A点左侧:N1<N2,所以本专利中把A点作为水泵运行台数的切换点,即系统流量小于A点流量时,采用单台水泵调速运行,当系统流量大于A点流量后,采用两台水泵并联变速调节,便可始终保持水泵能耗最低,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图中阴影面积就是采用这种控制方式节约的能耗。
通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单台水泵和两台水泵在一些流量值点处的流量比的能耗值:
表1单台水泵调速运行的参数值
Figure GSB00000253242300071
表2变速泵并联同步调速运行时相对性能参数
Figure GSB00000253242300072
表中
Figure GSB00000253242300073
表示实际流量与设计工况流量1450m3/h的比值,是为了计算简便引入的量,则A点的流量比为0.38,单台水泵的额定流量990m3/h与管网设计流量比为0.68。由于变频调速时能耗的计算较麻烦,而且整个采暖季水泵的运行规律也不容易得到,所以可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节能计算。
从图2中可以看出,单台泵运行和两台泵运行的流量比-能耗曲线为抛物线,所以用二次多项式拟合上述数据,得到单台水泵和两台水泵的流量比-能耗曲线如下:
Figure GSB00000253242300074
拟合相关系数0.9981,
Figure GSB00000253242300075
拟合相关系数R-square:0.9985,
则平均节能率为:
∫ 0.38 0.68 ( 105.9 Q ‾ 2 - 39.96 Q ‾ + 0.02 ) ∫ 0 0.68 ( 340.4 Q ‾ 2 - 97.81 Q ‾ + 11.57 ) + ∫ 0.68 1 ( 234.5 Q ‾ 2 - 57.85 Q ‾ + 11.52 ) = 13.45 %
平均节约功率为:
∫ 0.38 0.68 ( 105.9 Q ‾ 2 - 39.96 Q ‾ + 0.02 ) 0.68 - 0.38 = 9.38 kW
运行一个采暖季180天,假设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流量比为0.38到0.68之间,则节约能耗为:
Figure GSB00000253242300081
目前哈尔滨地区工业用电按照0.53元/度计算,一个采暖季节约电费:
13507×0.53=7159元
本发明内容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也可以实现发明的目的。

Claims (5)

1.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控制器(4)进行初始化;将所选型号水泵(1)样本中提供的单台水泵(1)在额定转速n0下运行工况点的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值输入到控制器(4)中,控制器(4)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单台水泵(1)的特性曲线;控制器(4)再分别得到i台水泵(1)并联同步变频调速时的特性曲线;然后将热网管网的设定流量和设定流量下的管网阻力输入到控制器(4)中,控制器(4)计算得到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最后将水泵电机和水泵变频器的效率输入到控制器(4)中,完成控制器(4)的初始化,其中1≤i≤m台,i是正在运行的水泵的台数,m为热网管网中水泵(1)的总台数;
步骤二:计算m-1个切换点;将步骤一中得到的i台水泵(1)并联同步变频调速时的特性曲线和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以及水泵(1)台数切换点处的约束条件联立求解获得水泵(1)的m-1个切换点,及每个切换点处的参数;
步骤三:进行运行水泵(1)台数切换;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4)通过流量计(3)实时采集管网的循环流量值,并从水泵变频调速器(2)中采集并记录水泵(1)的流量、转速、电流、电压、运行台数值;随着管网流量的变化,若某一时刻管网的总流量值等于计算所得到的切换点处的流量值,则控制器(4)向水泵变频调速器(2)发出指令,进行台数切换,否则就继续进行i台水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所选型号水泵(1)样本中提供的单台水泵(1)在额定转速n0下运行工况点的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值输入到控制器(4)中;控制器(4)用最小二乘法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多项式的形式如公式1:
通过上述拟合就可以得到式中系数A1、A2、B1、B2、C0、C1、C2的值,从而得到所选型号的单台水泵(1)在额定转速n0下的特性曲线,然后根据相似定律得到单台水泵(1)在任意转速n下的的Q-H、Q-N、Q-η特性曲线,如公式2: 
Figure FSB00000253242200021
式中Q——单台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的流量值,m3/h;
    H——单台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的扬程,mH2O;
    N——单台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的功率,kW;
    η——单台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的效率,%;
    κ——调速比, 
控制器(4)从水泵变频调速器(2)中采集水泵(1)运行台数值为i台,然后根据多台水泵(1)并联运行的特点就能得到i台同型号水泵(1)并联同步变频调速的特性曲线如下式所示:
式中Qi——i台水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运行的总流量,m3/h;
Hi——i台水泵并联同步变频调速运行的扬程,mH2O
Ni——i台水泵并联同步额定转速运行的总功率,kW;
ηi——i台水泵并联同步额定转速运行的效率,%;
κ——调速比, 
公式2和公式3中的系数A1、A2、B1、B2、C0、C1、C2采用公式1得到的系数值;
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公式:
Hi=HST+SQi 2                         (4)
HST-对于采用末端压差控制的管网,应保证的末端压差值,为一常数;
S-管网的阻力特性系数
水泵电机的效率公式:
ηd=0.94187×(1-e-9.04k)                 (5) 
水泵变频器的效率公式:
ηV=0.5087+1.283k-1.42k2+0.5834k3              (6)
输入信息完成控制器(4)的初始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将管网的设计工况点参数输入到控制器(4),根据公式4可以得到管网的阻力特性曲线公式中的管网的阻力特性系数S,再将公式5得到的水泵电机的效率和公式6得到水泵变频器的效率的输入到水泵变频调速器(2)中,水泵(1)进行切换时应满足流量、扬程和效率相等的条件:
Figure FSB00000253242200031
联立公式3、公式4、公式5、公式6、公式7并求解就能得到第i台与第i-1台切换点的流量值,
式中:Qi、Qi-1——i、i-1台切换点处变频泵并联运行提供的流量;
      Hi、Hi-1——i、i-1台切换点处变频泵并联运行提供的扬程;
      Ni、Ni-1——i、i-1台切换点处变频泵并联运行的能耗;
      ηdi、ηdi-1——i、i-1台水泵并联变频调速时电机的效率;
      ηVi、ηVi-1——i、i-1台水泵并联变频调速时变频器的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水泵(1)设定切换点前后5%的范围为非动作区,并且设定两次切换之间的最小时间差为10分钟,即只有当管网流量比计算得到的切换点大0.05倍的切换点流量或小0.05倍的切换点流量,且距上次切换时间大于10分钟时才进行水泵(1)台数的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加了步骤四,步骤四:水泵(1)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水泵(1)、管网特性曲线的在线修改;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4)采集并记录水泵(1)的运行参数,水泵(1)的运行参数为流量、转速、扬程、电流和电压的值,根据水泵(1)的运行参数拟合得到的水泵(1)和管网的特性曲线进行在线修改,通过修改后的特性曲线计算切换点流量,返回步骤三实施切换。 
CN2009100715516A 2009-03-16 2009-03-16 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9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15516A CN101509680B (zh) 2009-03-16 2009-03-16 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15516A CN101509680B (zh) 2009-03-16 2009-03-16 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9680A CN101509680A (zh) 2009-08-19
CN101509680B true CN101509680B (zh) 2011-09-07

Family

ID=41002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155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9680B (zh) 2009-03-16 2009-03-16 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96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5156B (zh) * 2010-11-11 2013-01-02 漯河恒义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泵站最小电耗变频节能控制方法
CN103206364B (zh) * 2012-01-11 2016-12-1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单型号水泵节能运行调度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3195698B (zh) * 2013-04-19 2015-09-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变水位取水泵站中水泵同步变速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05243179B (zh) * 2015-09-01 2019-03-05 湖南集森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变频泵组最优运行台数的确定方法及台数加减的控制方法
CN105864016B (zh) * 2016-04-27 2017-12-1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开式多水泵输配系统变水量运行调节方法
CN106651640B (zh) * 2016-10-13 2020-06-02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火电厂给水泵运行特性的节能评价方法
CN107131686A (zh) * 2017-06-08 2017-09-05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多泵并联离心泵的循环系统及其节能控制方法
CN108131281A (zh) * 2017-12-21 2018-06-08 北京慧鎏科技有限公司 水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191018A (zh) * 2018-10-26 2019-01-11 智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厂多台水泵节能管理方法
CN109945269A (zh) * 2019-04-04 2019-06-28 尚东奎 一种换热站节能运行方法
CN110086401A (zh) * 2019-04-10 2019-08-02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 放射源倒装系统伺服控制方法
CN110397579A (zh) * 2019-07-08 2019-11-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水泵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10397580B (zh) * 2019-07-12 2021-08-13 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中水泵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110939560B (zh) * 2019-11-04 2021-09-14 姚福来 水泵机组节电寻优运行和切换点确定方法
CN110758116A (zh) * 2019-11-04 2020-02-07 姚福来 电动车辆节能寻优切换点确定方法和运行方法
CN111852832B (zh) * 2020-07-16 2022-10-11 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并联冷水系统的水冷机组及水泵的变台数控制方法
CN112780539B (zh) * 2020-12-31 2022-10-2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同型号调速泵泵站节能运行的优化方法
CN112727743B (zh) * 2020-12-31 2023-07-25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水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3112060A (zh) * 2021-04-02 2021-07-13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流量软测量的提升泵站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701233A (zh) * 2021-08-31 2021-11-26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第二热电厂 一种供热系统变流量调节方法
CN113958991A (zh) * 2021-09-29 2022-01-21 西安沣东华能热力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变频水泵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7111A (zh) * 2000-06-01 2001-12-19 徐景颖 供水工程节能方法
JP2002005075A (ja) * 2000-06-26 2002-01-09 Toshihiro Omi ポンプ制御方式
DE20316026U1 (de) 2003-10-18 2004-07-08 Sailer, Roland Anordnung zur Erwärmung von Brauchwasser
WO2009020402A1 (en) * 2007-08-03 2009-02-12 Derceto Limited Water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7111A (zh) * 2000-06-01 2001-12-19 徐景颖 供水工程节能方法
JP2002005075A (ja) * 2000-06-26 2002-01-09 Toshihiro Omi ポンプ制御方式
DE20316026U1 (de) 2003-10-18 2004-07-08 Sailer, Roland Anordnung zur Erwärmung von Brauchwasser
WO2009020402A1 (en) * 2007-08-03 2009-02-12 Derceto Limited Water distribu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红艳,崔建国,马力辉.变频调速供水泵站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第34卷(第3期),358-36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9680A (zh) 2009-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9680B (zh) 调节同步变速变流量供热系统中水泵台数的节能控制方法
WO2021232734A1 (zh) 一种热泵与电蓄热设备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65613B (zh) 基于动力合成器的冷却塔综合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95698B (zh) 变水位取水泵站中水泵同步变速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10794775B (zh) 多台锅炉负荷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811306A (zh) 燃气机热泵的容量自动调节与控制方法
CN104674894B (zh) 用于分区供水的供水系统和方法
CN109269021A (zh) 空调系统节能运行优化调度方法
CN1186572C (zh) 空调水系统变压差变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01321B (zh) 一种中央空调水泵节能变频控制方法
CN105402895B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智能节能控制方法
CN111981552B (zh) 一种热泵与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与其调控方法
CN111174362A (zh) 一种纺织空调喷淋系统及其恒压变流量控制方法
CN1632409A (zh) 智能型热泵热水器
CN114676894A (zh) 基于设备热力学特性模型的建筑区域能源系统配置优化方法
CN214307404U (zh) 不同供水温度选择不同温差最节能的工业循环水控制系统
CN1892147A (zh) 直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其水流控制方法
CN109270843A (zh) 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系统的水路模糊pid控制方法
CN106288602A (zh) 一种工业冷却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63633A (zh) 采暖燃料供应负荷随动控制方法
CN212227002U (zh) 蓄热调峰系统
CN210568773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节能型二级站热泵机组
CN111412453A (zh) 蓄热调峰系统储热放热工况下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7101251A (zh) 一种节能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445855U (zh) 一种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