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5505A -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5505A
CN101505505A CNA2009100087555A CN200910008755A CN101505505A CN 101505505 A CN101505505 A CN 101505505A CN A2009100087555 A CNA2009100087555 A CN A2009100087555A CN 200910008755 A CN200910008755 A CN 200910008755A CN 101505505 A CN101505505 A CN 101505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 port
port
operator
overload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87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选用
王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0087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5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5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5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多个运营商共享一个基站时,提高网络运营商的运营质量的问题,进一步实现合理地为每个运营商分配传输资源,并有效防止了因个别运营商过度占用传输资源,而影响其他运营商对自身业务的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通信市场的多样化,建网与业务运营分离的WholeSale商业模式,无论是在固网还是在移动网,都成了一种不可小觑的趋势。在WholeSale商业模式中,网络批发商在完成网络部署后,会向多个业务运营商提供签约带宽。例如,无线网络批发商可能会将一个基站按传输签约带宽租给多个运营商使用,这就要求基站需要支持多个运营商共享的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当进行数据传输时,在终端业务准入前,需要在基站上配置IP PATH,IP PATH是一个逻辑上的数据通道,定义了基站与网关之间端到端的可管理传输路径,IP PATH可以映射到基站的具体传输物理端口上。终端入网时,网关会为终端业务分配传输资源,即指定由哪个IP PATH来承载业务数据,根据IP PATH与基站的物理端口之间一对一的映射关系,进而将业务数据分配到基站的物理端口上。如果是多个运营商共用一个基站,运营商之间只能是抢占式的共享该基站传输的总带宽,即随着每个运营商的终端业务的接入,每个运营商将先后不断地占用该基站传输的可用带宽,直到该基站传输的可用带宽不足以接入任何一个终端业务为止。
但是,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的这种传输方法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当各个运营商采用抢占式的方式共享一个基站时,网络批发商和运营商都无法获知每个运营商所占用的实际带宽,如果每个网络运营商都无法得知自身所拥有的带宽是多少,则每个网络运营商也就无法对各自的业务进行运营,从而影响了网络运营商的运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以避免当多个运营商共享一个基站时,影响网络运营商的运营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包括:
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站控制装置,包括:
逻辑端口建立单元,用于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映射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逻辑端口分配单元,用于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当多个运营商共享一个基站时,在基站内建立逻辑端口,为逻辑端口分配确定的带宽资源,并为所有的运营商分配逻辑端口。从而使每个运营商能够得知自身拥有的带宽数目,以便每个运营商根据自身拥有的带宽数目对各自的业务进行运营,进而提高了网络运营商的运营质量。
此外,由于逻辑端口上的带宽数目已知,因此,在为各个运营商分配逻辑端口时,可以根据每个运营商的自身特点,为不同的运营商分配逻辑端口,即为不同的运营商分配不同的签约带宽,从而实现合理地为每个运营商分配传输资源,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因个别运营商过度占用传输资源,而影响其他运营商对自身业务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业务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逻辑端口过载控制状态机的状态转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装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
其中,在基站的每块传输板内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建立的每个逻辑端口分配带宽,使得每块传输板中的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
步骤102: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其中,当每块传输板内的逻辑端口建立完成后,板内所有物理接口共享这些逻辑端口,并建立逻辑端口与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即一个物理端口对应多个逻辑端口,一个逻辑端口只对应一个物理端口。因此,在基带的每块传输板中,逻辑端口成为比物理端口更小的传输管理对象,并且,每个逻辑端口的带宽可以预先进行分配。
步骤103: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
其中,将配置好带宽和映射关系的逻辑端口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分配给各个运营商。而每一个运营商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逻辑端口,例如,将逻辑端口0和逻辑端口1分配给运营商A使用,则运营商A的所有终端业务数据通过逻辑端口0和逻辑端口1进行承载;将逻辑端口2分配给运营商B,则运营商B的所有终端业务数据通过逻辑端口2进行承载。其中,在将逻辑端口分配各个运营商时,属于某个运营商的所有逻辑端口可以保存一个运营商标示NSP ID,用以指示逻辑端口与运营商之间的所属关系。因此,在为逻辑端口分配了带宽的同时,也就是为各个运营商分配了签约带宽。
待逻辑端口建立完成并与物理端口建立了映射关系后,运营商业务数据的传输路径为:业务数据从网关到达基站的物理端口,然后通过物理端口与逻辑端口之间的映射,映射到相应的逻辑端口上,然后进行后续的处理和转发。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业务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实施例二
与上述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装置。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逻辑端口建立单元301、映射关系建立单元302和逻辑端口分配单元303。下面结合该装置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介绍其内部结构以及连接关系。
逻辑端口建立单元301,用于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
映射关系建立单元302,用于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逻辑端口分配单元303,用于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当多个运营商共享一个基站时,在基站内建立逻辑端口,为逻辑端口分配固定带宽,并为所有的运营商分配逻辑端口。从而使每个运营商能够得知自身拥有的带宽数目,以便每个运营商根据自身拥有的带宽数目对各自的业务进行运营,进而提高了网络运营商的运营质量。
此外,由于逻辑端口上的带宽数目已知,因此,在为各个运营商分配逻辑端口时,可以根据每个运营商的自身特点,为不同的运营商分配不同数目的逻辑端口,即为不同的运营商分配不同的签约带宽,从而实现合理地为每个运营商分配传输资源,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因个别运营商过度占用传输资源,而影响其他运营商对自身业务的运行。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入网时,还要进一步对各个终端业务进行业务准入控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
步骤402: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步骤403: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
步骤404:设置业务准入门限参数;
其中,当根据业务准入门限参数对终端业务进行准入控制时,具体可以参考以下规则:
如果终端用户为普通用户,通常就是新入网用户,则,普通用户准入门限值(逻辑端口可用带宽)=逻辑端口的实际总带宽×普通用户准入门限-当前负荷;
如果终端用户为VIP用户,通常就是切换用户,则,VIP用于准入门限值(逻辑端口可用带宽)=逻辑端口的实际总带宽×VIP用户准入门限-当前负荷;
此处,VIP用户准入门限要高于普通用户准入门限,范围为0~1。可由运营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步骤405: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入网时,判断分配给所述运营上的逻辑端口中是否存在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的逻辑端口,如果是,进入步骤406,如果否,进入步骤407;
步骤406:将所述终端业务承载在所述逻辑端口上;
步骤407:拒绝承载所述终端业务。
例如,当运营商A的某个终端业务入网时,其入网控制信息中会携带运营商标识NSP ID-A,当入网控制信息中的运营商标识与逻辑端口保存的运营商标识匹配时,则这样的逻辑端口即为运营商A的逻辑端口。从运营商A的逻辑端口中判断是否存在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的逻辑端口,如果存在这样的逻辑端口,将所述终端业务承载在所述逻辑端口上,即终端业务可以准入;否则,拒绝承载所述终端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先根据运营商标识找到运营商的所有逻辑端口后,再依次判断各个逻辑端口中是否存在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的逻辑端口,并根据判断结果做后续处理;同时,也可以先根据运营商标识先找到运营商的一个逻辑端口,再判断该逻辑端口的可用带宽是否大于所述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继续寻找运营商的下一个逻辑端口,判断下一个逻辑端口的可用带宽是否大于所述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以此类推,直至找到运营商的所有逻辑端口并判断完毕为止。
实施例四
与上述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装置。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除了包括逻辑端口建立单元501、映射关系建立单元502和逻辑端口分配单元503之外,还包括:业务准入控制单元504,用于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入网时,判断分配给所述运营上的逻辑端口中是否存在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的逻辑端口,如果是,将所述终端业务承载在所述逻辑端口上,如果否,拒绝承载所述终端业务。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实施例一中的有益效果外,当终端业务入网时,将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与逻辑端口的可用带宽相比较,如果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大于逻辑端口的可用带宽,则拒绝承载所述终端业务,否则,将所述终端业务承载在逻辑端口上,从而实现运营商业务的准入控制。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准入后,还要进一步对各个终端业务进行负荷过载控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
步骤602: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步骤603: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
步骤604:设置业务过载门限参数;
其中,业务过载门限参数包括:过载触发门限值、过载解除门限值。
步骤605: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准入后,统计分配给所述运营商的逻辑端口的总负荷,当所述逻辑端口的总负荷过载时,对所述逻辑端口进行过载控制。
其中,逻辑端口内部的过载控制,具体实现可以通过过载控制状态机来实现。请参阅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中逻辑端口过载控制状态机的状态转换示意图。
该过载控制状态机有4个主要的状态,4个状态之间的转换条件和转换过程具体为:
正常状态:逻辑端口的总负荷处于正常水平时,状态机进入正常状态,当逻辑端口的总负荷超过预设的过载触发门限值时,进入过载触发状态;
过载触发状态:过载触发状态下启动触发定时器,当触发定时器运行时,如果逻辑端口的总负荷重新低于过载触发门限值,则会停止该触发定时器,返回到正常状态,否则,当触发定时器超时时,进入过载状态;
过载状态:过载状态下开始删除逻辑端口上承载的终端业务,以解除过载,当逻辑端口的总负荷低于过载解除门限值时,进入过载解除状态;
过载解除状态:过载解除状态下启动过载解除定时器,在过载解除定时器运行时,如果逻辑端口的总负荷增大并大于过载解除门限值时,则停止过载解除定时器并迁移到过载状态,否则,当过载解除定时器超时时,重新迁移到正常状态。
初始化状态:当过载控制状态机接收到停止事件,即当所述逻辑端口被删除或者系统去使能过载控制开关时,会进入初始化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过载触发门限值和过载解除门限值都是可以由运营商预先配置的。此外,当过载状态下删除逻辑端口的终端业务时,可以启动过载周期定时器,以完成周期性删除一定数量的业务,直至解除过载。业务被删除的顺序可以按照优先级从低到高来进行,其中,周期内被删除的业务数由运营商预先进行设置,业务的优先级也可以由运营商预先进行设置。
实施例六
与上述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装置。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除了包括逻辑端口建立单元801、映射关系建立单元802和逻辑端口分配单元803之外,还包括:负荷过载控制单元804,用于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准入后,统计所述逻辑端口的总负荷,当所述逻辑端口的总负荷过载时,对所述逻辑端口进行过载控制。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实施例一中的有益效果外,还进一步统计逻辑端口的总负荷,当逻辑端口的总负荷过载时,实现对逻辑端口进行过载控制。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9,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入网后,还要进一步对承载在逻辑端口上的所有上行业务数据的流量进行控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
步骤902: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步骤903: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
步骤904:为所述逻辑端口建立缓存区,所述缓存区用于缓存拥塞的上行业务数据,当逻辑端口上承载的上行业务数据出现拥塞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缓存在所述缓存区内。
其中,步骤9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在基带模块为逻辑端口建立缓存队列,例如,所述缓冲队列包括缓冲区1、缓冲区2和缓冲区3。为基站很中的各个逻辑端口设置逻辑端口号,为所述缓存队列中的缓冲区设置队列标识。当上行业务数据出现拥塞时,将由逻辑端口号所指示的逻辑端口上的上行业务数据缓存在由队列标识所指示的缓存区中。
或者,步骤904的具体实现过程还可以为:为所述上行业务数据设置逻辑端口标识,该逻辑端口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时由哪个逻辑端口承载的上行业务数据。当上行业务数据出现拥塞时,分别为逻辑端口标识所指示的逻辑端口上承载的所有上行业务数据建立缓存区,并将所有上行业务数据缓存在所述缓存区中。
此外,当所述的缓存区满后,可以进一步丢弃所述逻辑端口上承载的剩余业务数据,或者降低所述逻辑端口对上行业务数据的处理速度,还可以在丢弃所述逻辑端口上承载的剩余业务数据的同时,降低所述逻辑端口对上性业务数据的处理速度,从而进一步减小上行业务数据的流量。
实施例八
与上述一种基站控制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装置。请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揭示的一种基站控制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除了包括逻辑端口建立单元1001、映射关系建立单元1002和逻辑端口分配单元1003之外,还包括:流量控制单元,1004,用于为所述逻辑端口建立缓存区,当上行业务数据出现拥塞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缓存在所述缓存区内。
此外,当所述流量控制单元中的缓存区满后,所述基站控制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丢弃单元1005,用于丢弃所述逻辑端口上承载的剩余上行业务数据;和/或,降速单元1006,用于降低所述逻辑端口对上行业务数据的处理速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实施例一中的有益效果外,为逻辑端口建立缓存区,当上行业务数据出现拥塞时,将上行业务数据缓存在缓存区内,从而实现对运营商的上行业务数据的流量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目前的3G基站以及后续的演进型基站的发展,都可能会存在多运营商共享基站的需求,结合实际应用和用户需求,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WiMAX基站,还可以应用于WCDMA NodeB基站、CDMA基站以及LTE ENodeB等基站。
同时,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
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入网时,判断分配给所述运营商的逻辑端口中是否存在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的逻辑端口,如果是,将所述终端业务承载在所述逻辑端口上,如果否,拒绝承载所述终端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准入后,统计分配给所述运营商的逻辑端口的总负荷,当所述逻辑端口的总负荷过载时,对所述逻辑端口进行过载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逻辑端口的总负荷过载时,对所上逻辑端口进行过载控制包括:
当所述逻辑端口的总负荷大于预设的过载触发门限值时,启动触发定时器,如果在所述触发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内所述逻辑端口的总负载小于所述预设的过载触发门限值,停止所述触发定时器,否则,删除所述逻辑端口承载的终端业务;
当所述逻辑端口的总负载大于过载触发门限值且小于预设的过载解除门限值时,停止删除所述逻辑端口承载的终端业务,启动过载解除定时器,如果在所述过载解除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内所述逻辑端口的总负载大于所述预设的过载解除门限值,停止所述过载解除定时器,并删除所述逻辑端口承载的终端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逻辑端口建立缓存区,当所述逻辑端口上承载的上行业务数据出现拥塞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缓存在所述缓存区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缓存区满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丢弃所述逻辑端口上承载的剩余上行业务数据;
和/或,
降低所述逻辑端口对上行业务数据的处理速度。
7、一种基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逻辑端口建立单元,用于建立至少一个逻辑端口,并为所述逻辑端口分配带宽,其中,所述逻辑端口的总带宽为所有物理端口实际总带宽;
映射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物理端口之间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逻辑端口分配单元,用于为至少一个运营商分配所述逻辑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业务准入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入网时,判断分配给所述运营商的逻辑端口中是否存在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终端业务的需求带宽的逻辑端口,如果是,将所述终端业务承载在所述逻辑端口上,如果否,拒绝承载所述终端业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负荷过载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运营商的终端业务准入后,统计分配给所述运营商的逻辑端口的总负荷,当所述逻辑端口的总负荷过载时,对所述逻辑端口进行过载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流量控制单元,用于为所述逻辑端口建立缓存区,当所述逻辑端口上承载的上行业务数据出现拥塞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缓存在所述缓存区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丢弃单元,用于丢弃所述逻辑端口上承载的剩余上行业务数据;
和/或,
降速单元,用于降低所述逻辑端口对上行业务数据的处理速度。
CNA2009100087555A 2009-03-06 2009-03-06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1505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087555A CN101505505A (zh) 2009-03-06 2009-03-06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087555A CN101505505A (zh) 2009-03-06 2009-03-06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5505A true CN101505505A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77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087555A Pending CN101505505A (zh) 2009-03-06 2009-03-06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5505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9991A1 (zh) * 2010-07-21 2012-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340831A (zh) * 2010-07-21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1764711B (zh) * 2010-01-18 2012-04-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网元上资源的操控方法、一种共享网元及相关设备
CN103260196A (zh) * 2013-04-18 2013-08-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49465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休眠定时器的设定方法与装置
CN104472004A (zh) * 2012-07-16 2015-03-25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基站收发器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WO2015089701A1 (en) * 2013-12-16 2015-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of sharing network
WO2016086623A1 (zh) * 2014-12-05 2016-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带宽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58986A (zh) * 2018-08-23 202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9234A (zh) * 2021-08-25 2021-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服务提供方法及服务功能实体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4711B (zh) * 2010-01-18 2012-04-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网元上资源的操控方法、一种共享网元及相关设备
US8521863B2 (en) 2010-01-18 2013-08-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resource on shared network element
CN102340842A (zh) * 2010-07-21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340831A (zh) * 2010-07-21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WO2012009991A1 (zh) * 2010-07-21 2012-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340842B (zh) * 2010-07-21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340831B (zh) * 2010-07-21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US9282555B2 (en) 2010-07-21 2016-03-08 Zte Corporation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04472004A (zh) * 2012-07-16 2015-03-25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基站收发器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3260196B (zh) * 2013-04-18 2016-03-3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60196A (zh) * 2013-04-18 2013-08-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49465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休眠定时器的设定方法与装置
CN104349465B (zh) * 2013-07-31 2017-08-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休眠定时器的设定方法与装置
WO2015089701A1 (en) * 2013-12-16 2015-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of sharing network
WO2016086623A1 (zh) * 2014-12-05 2016-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带宽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21339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带宽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58986A (zh) * 2018-08-23 202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9234A (zh) * 2021-08-25 2021-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服务提供方法及服务功能实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5505A (zh)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662261B (zh) 一种网络切片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978758B (zh) 网络驱动l3控制信令优先化
US2020022926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20190320436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adio access network device
CN109743779B (zh) 一种共享基站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1044729B2 (en) Function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20160105894A1 (en) eMBMS Management Metho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oordination Entity, and Base Station
CN111327391A (zh) 一种时分复用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04735787A (zh) 一种pucch资源的分配方法、网络侧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3797841A (zh) 一种准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711216A (zh) 传输资源的选择方法及用户设备、确定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EP284938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bandwidth resources
CN110636559B (zh) 一种QoS承载能力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5491675A (zh)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下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2340842B (zh)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714797B (zh) 一种用于为机器到机器通信分配处理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46160A (zh) 专网通信中数据上传的方法、装置、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01841870A (zh) 用于软频率复用场景的接纳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770875A (zh) 航空自组网混合mac协议
CN109729538B (zh) 移动通信系统扩容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US2017001990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of Sharing Network
EP2274941B1 (en) Balancing of common control channel load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401402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loads of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 in core networks
CN105848160B (zh)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