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2161A - 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2161A
CN101502161A CNA2007800300273A CN200780030027A CN101502161A CN 101502161 A CN101502161 A CN 101502161A CN A2007800300273 A CNA2007800300273 A CN A2007800300273A CN 200780030027 A CN200780030027 A CN 200780030027A CN 101502161 A CN101502161 A CN 101502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dispatch request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00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岸山祥久
樋口健一
佐和桥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02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2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站基于从移动台发送的、表示该移动台的状态和/或服务的QoS信息的信息,决定移动台装置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移动台生成调度请求,移动台基于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进行所述调度请求的发送控制,移动台发送调度请求,基站基于来自所述移动台的调度请求,进行相关检测,对移动台反馈延迟信息,移动台基于从基站发送的延迟信息,保持同步。

Description

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单载波FDMA(频分多址)作为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下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正在研究单载波FDMA作为上行链路中的无线接入方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而且,需要使分组和分组在频域正交。
非专利文献1:3GPP TR25.814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背景技术中有以下问题。
在W-CDMA中,在基站装置中,在从各个移动台装置发送的数据间获得同步不是必需的,而在下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上行链路的分组传输中,前提是在同一小区(基站装置)中连接的多个用户间获得同步。
在从移动台装置正在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移动台装置通过对该数据存储调度请求,从而基站装置能够基于被发送的数据获得同步。但是,有以下问题:在从移动台装置不发送数据的区间,基站装置无法在本站上连接的多个用户间获得同步。
移动台装置在上行数据的发送前,需要发送对于该数据的调度请求,但如果同步不一致,则在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再同步,以致产生延迟。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数据通信中以外的没有上行链路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中,能够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的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
用于采用单载波FDMA作为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之一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在不是数据通信中、但需要保持与基站装置同步的区间中,接收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以及表示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的信息;
调度请求生成单元,生成调度请求;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进行所述调度请求的发送控制,基于从基站装置发送的延迟信息,保持同步;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不是数据通信中,但在需要与基站装置保持同步的区间中,可以发送调度请求。
本发明的基站装置,
用于采用单载波FDMA作为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之一在于,包括:
调度单元,基于从移动台装置发送的表示该移动台装置的状态和/或服务的QoS信息的信息,决定移动台装置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以及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以及
相关检测单元,基于从所述移动台装置基于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发送的调度请求,进行相关检测,并对移动台装置反馈延迟信息。
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基于从移动台装置发送的、表示该移动台装置的状态的信息,决定移动台装置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以及发送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
本发明的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用于采用单载波FDMA作为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之一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装置基于从移动台装置发送的表示该移动台装置的状态和/或服务的QoS信息的信息,决定移动台装置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以及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的调度步骤;
移动台装置生成调度请求的调度请求生成步骤;
移动台装置基于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进行所述调度请求的发送控制的发送控制步骤;
移动台装置发送所述调度请求的发送步骤;
基站装置基于由所述移动台装置基于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发送的调度请求,进行相关检测,并对移动台装置反馈延迟信息的相关检测步骤;以及
移动台装置基于从基站装置发送的延迟信息,保持同步的同步保持步骤。
由此,移动台装置在不是数据通信中、但需要与基站装置保持同步的区间中,可以发送移动台装置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基站装置能够基于从移动台装置发送的、表示移动台装置的状态和/或服务的QoS信息的信息,决定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和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实现在数据通信中以外的、没有上行链路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的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局部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送间隔、无线资源分配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台装置的局部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A是表示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时的发送信息的图(其1)。
图6B是表示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时的发送信息的图(其2)。
图6C是表示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时的发送信息的图(其3)。
图7是表示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时的基站装置的局部方框图。
图8是表示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时的移动台装置的局部方框图。
图9是表示将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发送时的无线资源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将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发送时的基站装置的局部方框图。
图11是表示将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发送时的移动台装置的局部方框图。
图12A是表示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时的无线资源结构的图。
图12B是表示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中对各个用户以非同步方式进行复用时的复用方式的图。
图12C是表示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中对各个用户以同步方式进行复用时的复用方式的图。
图13是表示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时的基站装置的局部方框图。
图14是表示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时的移动台装置的局部方框图。
图15A是表示在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时进行CQI报告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5B是表示在下行链路的数据的发送时进行CQI报告时的调度请求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用同步随机接入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时的无线资源分配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00 基站装置
101 接收单元
102 调度器
104 相关检测单元
106 发送单元
108 CQI解调单元
110 CQI测定相关检测单元
112 调度请求专用信道相关检测单元
200 移动台装置
201 接收单元
202 状态测定单元
204 控制单元
206 调度请求生成单元
208 发送单元
210 CQI测定单元
212 CQI报告信道生成单元
214 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生成单元
216 调度请求专用信道生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再有,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使用相同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下面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
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装置100、以及与基站装置100可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装置200。
在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基站装置100和连接到该基站装置100的多个用户间,在不是数据通信中的区间中其也被保持同步。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移动台装置200在不是数据通信中、但保持同步的区间中,发送移动台装置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基站装置100基于从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调度请求,在不是数据通信中的区间中也可以获得与移动台装置200间的同步。再有,调度请求是指为了在不是数据通信中、但保持同步的区间中保持同步,从移动台装置发送到基站装置的信号,该信号具有最小1比特的信息量(1=有调度请求,0=无调度请求)。
移动台装置在上行数据的发送前,需要发送对于该数据的调度请求,但如果同步不一致,则在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再同步,以致产生延迟。通过使用调度请求,在不是数据通信中的区间中也可以获得与移动台装置200间的同步,可以从不是数据通信中的状态不产生延迟地转变到通信状态。
〈基站装置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100。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100包括:接收从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单元101;被输入从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表示该移动台装置200的状态的信息(以下,称为移动台装置状态信息)和/或表示服务的QoS的信息的调度器102;被输入从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调度请求的相关检测单元104;以及发送单元106。
接收单元101接收来自移动台装置200的信号。如以下说明,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随机接入信道这样的规定的信道接收调度请求。此外,也可以用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标识符)报告信道、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的信道、或调度请求的专用信道接收调度请求。
调度器102基于从各个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该移动台装置状态信息和/或表示服务的QoS的信息,进行调度,决定各个移动台装置200发送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和频率资源,并将它们输入到发送单元206。即,提供各个用户使用预决定的时间或频率的资源以发送间隔T定期地发送调度请求的机会。
例如,如图3所示,调度器102在预先由系统决定的保持同步的区间W中,决定使各个移动台装置200发送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T、发送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例如将分配的系统频带分割为多个而得到的分割频带、即频率块中的至少一个。在图3中,对各个用户单独地分配有用于调度请求的信道。通过对每个用户分配信道,可以避免用户间的争用。此外,不需要用于识别用户间的用户ID,可以降低调度请求的信息量。再有,作为系统,保持同步的区间和发送间隔T可以预先决定一个,也可以对每个小区使用不同的值。在对每个小区设为不同的值的情况下,通过广播信道来预先通知。
具体地说,例如,调度器102基于从各个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该移动台装置状态信息、例如移动性,在移动台装置200正高速移动的情况下判断为同步易为不一致,将发送间隔T设为较小的值。
此外,例如,调度器102也可以基于从各个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该移动台装置状态信息、例如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间的频率误差,在该频率误差为较大的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同步易为不一致,将发送间隔T设为较小的值。
此外,调度器102也可以根据移动台装置200的通信的种类,对保持同步的区间进行控制。例如,在游戏等中,需要将键输入操作等不是数据通信中、但需要保持同步的区间增长。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保持同步的区间增长。
调度器102也可以通过跳频(frequency hopping),将发送间隔T作为最小单位,分配不同的无线资源。
调度器102不限于上述FDM(频分复用),也可以进行调度,以通过TDM(时分复用)或CDM(码分复用)而将各个用户进行复用。
此外,调度器102也可以进行调度,以将FDM、TDM和CDM中至少两个组合来将各个用户进行复用。
发送单元106将输入的发送间隔和表示无线资源的信息发送到对应的移动台装置200、即发送了调度请求的各个移动台装置。
相关检测单元104通过进行从各个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调度请求和接收信号序列的复本信号之间的相关检测,估计定时,决定延迟时间τ,并将其输入到发送单元106。
发送单元106将输入的延迟时间τ发送到对应的移动台装置200。
〈移动台装置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台装置200。
本实施例的移动台装置200包括:接收从基站装置100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单元201;被输入从基站装置100发送的下行链路的导频信道和/或同步信道的状态估计单元202;被输入从基站装置100发送的发送间隔T和表示无线资源的信息的控制单元204;调度请求生成单元206;以及发送单元208。
下行链路的导频信道和/或同步信道被输入到状态估计单元202。
状态估计单元202基于输入的下行链路的导频信道和/或同步信道,测定移动台装置200的状态,例如,移动性、基站装置-用户间的频率误差、即合成器(synthesizer)的频率误差,将测定到的表示移动台装置200的状态的信息输入到发送单元208。发送单元208将输入的表示移动台装置200的状态的信息发送到基站装置100。此外,状态估计单元202也可以生成与基站装置100之间所请求的服务的QoS,并将其发送到基站100。
在通过后述的非争用型信道发送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状态估计单元202不需要将移动台装置200的状态和/或服务的QoS通知给基站装置100。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台装置200独自地判断后,发送调度请求。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台装置200也可以将发送间隔进行稀疏后发送。
从基站装置100发送的、发送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和表示发送间隔T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单元204。
控制单元204在被输入了发送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和表示发送间隔T的信息时,对于调度请求生成单元206发出命令,以使其生成调度请求。
调度请求生成单元206根据控制单元204的命令,生成调度请求。例如,调度请求生成单元206生成包含了用户ID等控制信息的争用型信道,例如同步/非同步随机接入信道。由此,可以节约无线资源。此外,调度请求生成单元206也可以生成包含了用户ID等控制信息、事先进行分配的非争用型信道,例如导频信道、L1/L2控制信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由此,可以提高可靠性。此外,调度请求生成单元也可以生成CQI报告信道、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的信道、或调度请求的专用的信道。
此外,调度请求生成单元206也可以根据将发送间隔T作为最小单位的预先决定的周期,生成包含了用户ID等控制信息的争用型信道或包含了用户ID等控制信息的非争用型信道。即,使争用型信道和非争用型信道组合。
此外,调度请求生成单元206也可以根据服务的QoS,生成包含了用户ID的争用型信道或包含了用户ID等控制信息的非争用型信道。例如,对于服务的QoS较高的用户,生成非争用型信道。
〈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方法〉
下面,参照图5说明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
移动台装置200的状态估计单元202估计移动台装置的状态和/或服务的QoS(步骤S502),并发送到基站装置100(步骤S504)。
基站装置100基于从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移动台装置的状态和/或服务的QoS,进行调度,将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T和表示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发送到移动台装置200(步骤S508)。
移动台装置200发回与从基站装置100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T和表示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对应的ACK(肯定响应)(步骤S510)。
移动台装置200的调度请求生成单元206按发送间隔T生成调度请求(步骤S512)。发送单元208根据控制单元204的控制,按发送间隔T,通过指定的无线资源发送由调度请求生成单元206生成的调度请求(步骤S514)。
基站装置100的相关检测单元204进行接收信号序列和复本信号之间的相关检测,估计定时,并检测延迟时间τ。相关检测单元204将延迟时间τ反馈给移动台装置200(步骤S518)。此外,相关检测单元204也可以在检测到延迟时间τ后,求与至此为止的延迟时间之间的差分,将该差分作为延迟信息,通知给移动台装置200。由此,能够减少要通知的信息量。
〈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的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6A~图8说明移动台装置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的具体例。
在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图1的用户间同步的区间,移动台装置对基站装置周期性地报告CQI。移动台装置能够变更该CQI,从而发送调度请求。例如,在从移动台装置发送到基站装置的CQI中,在N次(N为任意的整数)中插入并发送一次调度请求。以下说明在CQI中插入调度请求而发送到基站装置时的具体的发送信息。N可以是由移动通信系统预先决定的值,也可以是基于通信环境自适应地改变的值。
假设使用5比特的信息发送CQI。能够用该5比特的CQI表示25=32级别(level)的质量。典型地,在该5比特中对质量级别产生的影响越大的CQI,具有越多的冗余比特。例如,CQI1用1码元被发送四次,CQI2被发送三次,CQI3和CQI4被发送两次,CQI5被发送一次。
如图6A所示,在移动台装置将调度请求发送到基站装置时,将CQI1~CQI5中的一部分置换为调度请求(SR)。调度请求最小具有表示其有无的1比特。图6A表示用4比特发送调度请求(SR)的例子。基站装置对CQI报告信道进行解调,可以根据预先决定的比特(图6A中为4比特)判断有无调度请求。
此外,如图6B所示,也可以用CQI报告信道的开头的1比特的标记来判断有无调度请求。在标记为1时,(a)基站装置进行所有的比特表示CQI的处理。在标记为0时,(b)基站装置进行移动台装置发送了调度请求的处理。再有,在标记为0时,也可以将CQI1~CQI5中的一部分(CQI3~CQI5)用于调度请求信息的随路信息(associated information)。例如,也可以输入移动台装置要发送的数据量(data size)等作为随路信息。
此外,如图6C所示,在基站装置接收到CQI1~CQI5全部为0的CQI信息时,(b)基站装置也可以进行移动台装置发送了调度请求的处理。同样地,在基站装置接收到CQI3~CQI5全部为0的CQI信息时,也可以进行移动台装置发送了调度请求的处理。
再有,在同一小区内多个用户发送调度请求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地使用正交的序列。
通过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几乎不需要为了调度请求而以追加方式准备无线资源。此外,可以确保与CQI报告信道相同的覆盖范围(信号到达的范围)。
图7表示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的、表示实施例的基站装置100的局部方框图。除了图2中说明的基站装置以外,图7所示的基站装置100还具有CQI解调单元108。
接收单元101接收到的CQI报告信道,由CQI解调单元108解调,提取有无调度请求(SR)和CQI。在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由相关检测单元104决定延迟时间。CQI解调单元108对CQI进行解调,将其输入到调度器102。调度器102基于CQI对各个移动台装置分配无线资源。
图8表示用CQI报告信道发送调度请求的、表示实施例的移动台装置200的局部方框图。除了图4中说明的移动台装置以外,图8所示的移动台装置200还具有CQI测定单元210和CQI报告信道生成单元212。
CQI测定单元210用接收单元201接收导频信道等,从而根据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比(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等测定CQI。CQI被输入到CQI报告信道生成单元212。
CQI报告信道生成单元212在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将调度请求和CQI组合,生成CQI报告信道。在没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用通常的CQI格式生成CQI报告信道。
〈将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发送的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9~图11说明移动台装置将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发送的情况下的具体例。
典型地,CQI测定用基准信号使用TTI的开头的1码元来发送。在可使用序列A~D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的情况下,序列A被预先决定为移动台装置200a不发送调度请求时使用的序列,序列B被预先决定为移动台装置200a发送调度请求时使用的序列,序列C被预先决定为移动台装置200b不发送调度请求时使用的序列,序列D被预先决定为移动台装置200b发送调度请求时使用的序列。
这样,通过预先决定序列,如图9所示,如果基站装置在TTI=1的定时接收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的序列A,则可知移动台装置200a不发送调度请求。此外,如果基站装置在TTI=5定时接收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的序列B,则可知移动台装置200a发送了调度请求。
再有,在同一小区内多个用户发送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由于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来发送,所以需要使用正交的序列。
通过将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来发送,几乎不需要为了调度请求而以追加方式准备无线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只能使用TTI的开头的1码元,所以调度请求的覆盖范围变小。而且,由于需要将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的两个序列分配给一个移动台装置,所以能够正交复用的移动台装置变少。
图10表示将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发送的实施例的基站装置100的局部方框图。图10所示的基站装置100除了图2中说明的基站装置以外,还具有CQI测定相关检测单元110。
接收单元101接收到的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由CQI测定相关检测单元110进行相关检测,提取有无调度请求(SR)。例如,与序列A的相关被检测时,判断为移动台装置200a不发送调度请求,与序列B的相关被检测时,判断为移动台装置200a发送调度请求。在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相关检测单元104决定延迟时间。
图11表示将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发送的、表示实施例的移动台装置200的局部方框图。图11所示的移动台装置200除了图4中说明的移动台装置以外,还具有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生成单元214。
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生成单元214根据有无调度请求而生成CQI测定用基准信号。例如,在所述移动台装置200a的情况下,在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生成序列A,在没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生成序列B。
〈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调度请求的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2A~图14说明移动台装置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的具体例。
调度请求专用信道是如随机接入信道那样确保了专用的时间和频率的、用于发送调度请求的信道。
在图12A中,表示该调度请求专用信道的无线资源结构的一例。在图12A中,将数据信道中的一部分分配给调度请求专用信道,但也可以分配L1/L2控制信道的一部分。在可使用序列A~D作为调度请求的情况下,序列A被预先决定为移动台装置200a发送调度请求时使用的序列,序列B被预先决定为移动台装置200b发送调度请求时使用的序列等。
这样,通过预先决定序列,基站装置进行与序列A~D的相关检测,可以检测哪个移动台装置正在发送调度请求。
再有,在同一小区内多个用户发送调度请求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地使用正交的序列。
通过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调度请求,需要确保为此所需的无线资源,开销增大。另一方面,如随机接入信道那样,小区半径较大时可以使用2TTI来发送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小区半径较小时可以使用1TTI来发送调度请求专用信道。
下面,参照图12B和图12C说明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上复用多个用户的例子。图12B表示将多个用户以非同步方式进行复用时的复用方式,图12C表示将多个用户以同步方式进行复用时的复用方式。
在非同步的情况下,在与进行CQI的报告的信道所使用的TTI不同的TTI中,分配调度请求用的无线资源,同时在各个用户间以非同步方式分配。由此,用户间的正交性被保证。
在同步的情况下,与其他用户对调度请求进行码分复用。即,来自各个用户的调度请求在相同的TTI被发送,所以需要对各个用户间进行码分复用。具体地说,使用以块为单位的利用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Auto-Correlation;恒定幅度零自相关)序列的移位产生的正交码分复用,与同步方式分配的其他用户的调度请求用无线资源进行码分复用。例如,在对7用户进行复用的情况下,准备序列长度为7的CAZAC序列。将CAZAC序列(序列长度为7)进行循环移位(Long Block based Cyclic Shift),乘以对各个用户分配的CAZAC序列(例如序列长度为12)。由此,用户间的正交性被保证。
此外,两次使用图12C所示的复用方式,从而还可以将CQI报告信道和调度请求用无线资源进行复用。
图13表示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调度请求的、表示实施例的基站装置100的局部方框图。除了图2中说明的基站装置以外,图13所示的基站装置100还具有调度请求(SR)专用信道相关检测单元112。
接收单元101接收到的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由CQI测定相关检测单元112进行相关检测,提取有无调度请求(SR)。例如,与序列A的相关被检测时,判断为移动台装置200a正在发送调度请求,与序列B的相关被检测时,判断为移动台装置200b正在发送调度请求。在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相关检测单元104决定延迟时间。
图14表示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调度请求的、表示实施例的移动台装置200的局部方框图。图14所示的移动台装置200除了图4中说明的移动台装置以外,还具有调度请求专用信道生成单元216。
在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调度请求专用信道生成单元216生成预先进行了分配的序列。例如,在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移动台装置200a生成序列A,在没有调度请求的情况下,不生成序列。
〈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时进行CQI报告时的实施例〉
在图6A~图8中,以移动台装置对基站装置周期性地报告CQI作为前提,说明了在CQI中插入调度请求。但是,如图15A所示,存在移动台装置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请求进行CQI报告的情况。具体地说,为了省略数据不存在时的CQI报告,基站装置将CQI报告请求在下行链路的数据的发送前发送到移动台装置。移动台装置在接收到CQI报告请求后报告CQI。在没有下行链路的数据时,基站装置发送CQI报告结束请求,移动台装置也可以结束CQI的报告。此时,由于存在没有CQI报告(CQI反馈)的区间,所以无法在CQI中插入调度请求。因此,调度请求需要用CQI报告信道以外的信道来发送。
为了处理这样的情况,如图3所示,移动台装置用对各个用户单独分配的信道,发送调度请求。通过使用单独的信道,如图15B所示,即使是没有CQI报告的反馈的区间,也可以发送调度请求(SR)而保持同步。如上所述,通过对每个用户分配调度请求用的信道,可以避免用户间的争用。此外,不需要用于识别用户间的用户ID,可以降低调度请求的信息量。
作为其他方法,移动台装置也可以用由用户共用的随机接入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此时的随机接入信道在保持同步的区间,所以被称为同步随机接入信道。如图16所示,由移动通信系统预先决定同步随机接入信道。移动台装置在预先决定的同步随机接入信道中随机地选择一个来发送调度请求。在调度请求中,包含用于识别移动台装置的用户ID。这样,通过决定同步随机接入信道,与对各个用户单独地分配信道的方法(图3)相比,不需要总是确保相当于用户数的无线资源。
使用同步随机接入信道时的CQI和调度请求(SR)之间的关系也与图15B相同。这样,即使是使用同步随机接入信道的情况,也与对各个用户单独地分配信道的情况同样,可在没有CQI报告的反馈的区间中保持同步。再有,同步随机接入信道的无线资源可以如上述那样由移动通信系统预先决定,也可以根据无线环境而自适应地改变。
如上所述,即使存在没有CQI报告的区间,移动台装置也可以发送调度请求而保持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要用上行链路发送数据的移动台装置,由于保持与基站装置之间的同步,所以可以发送调度请求而不进行再同步,能够减少从生成要用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直到发送调度请求为止的时间。基站装置可以对调度请求进行解调,并对移动台装置指定无线资源。
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6年6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169453号、2007年1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001859号及2007年2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026182号的优先权,将2006-169453号、2007-001859号及2007-026182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中。

Claims (23)

1.一种移动台装置,用于采用单载波FDMA作为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在不是数据通信、但需要保持与基站装置同步的区间中,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用于表示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以及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的信息;
调度请求生成单元,生成调度请求;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进行所述调度请求的发送控制,基于从基站装置发送的延迟信息,保持同步;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状态估计单元,基于下行链路的导频信道和/或同步信道,估计移动台装置的状态,
所述发送单元还发送所述移动台装置的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表示由基站装置基于所述移动台装置的状态进行了调度的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的信息,进行所述调度请求的发送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QoS信息生成单元,生成表示服务的QoS的信息作为移动台装置的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表示由基站装置基于表示所述服务的QoS的信息进行了调度的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的信息,进行所述调度请求的发送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争用型信道和事先进行分配的非争用型信道的一方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随机接入信道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CQI报告信道生成单元,生成用于将所述调度请求和CQI一起发送的CQI报告信道,
所述发送单元用CQI报告信道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CQI测定用基准信号生成单元,将所述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来表现,
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调度请求作为所述CQI测定用基准信号来发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度请求专用信道生成单元,生成对所述调度请求分配了专用的无线资源的调度请求专用信道,
所述发送单元用所述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10.一种基站装置,用于采用单载波FDMA作为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调度单元,基于从移动台装置发送的表示该移动台装置的状态和/或服务的QoS信息的信息,决定移动台装置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以及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以及
相关检测单元,基于从所述移动台装置基于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发送的调度请求,进行相关检测,并对移动台装置反馈延迟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单元基于表示移动台装置的状态的信息和/或服务的QoS,决定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单元进行通过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中任何一个或它们的组合而将多个移动台装置复用的调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所述调度请求。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所述调度请求。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CQI报告信道接收所述调度请求。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来接收。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接收所述调度请求。
18.一种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用于采用单载波FDMA作为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
基站装置基于从移动台装置发送的表示该移动台装置的状态和/或服务的QoS信息的信息,决定移动台装置在上行的数据的发送前要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发送间隔,以及发送该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的调度步骤;
移动台装置生成调度请求的调度请求生成步骤;
移动台装置基于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进行所述调度请求的发送控制的发送控制步骤;
移动台装置发送所述调度请求的发送步骤;
基站装置基于由所述移动台装置基于所述发送间隔和无线资源发送的调度请求,进行相关检测,并对移动台装置反馈延迟信息的相关检测步骤;以及
移动台装置基于从基站装置发送的延迟信息,保持同步的同步保持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随机接入信道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CQI报告信道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请求作为CQI测定用基准信号被发送。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调度请求专用信道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CNA2007800300273A 2006-06-19 2007-06-13 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Pending CN1015021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69453 2006-06-19
JP169453/2006 2006-06-19
JP001859/2007 2007-01-09
JP026182/2007 2007-02-0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1856.7A Division CN101951687B (zh) 2006-06-19 2007-06-13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发送接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2161A true CN101502161A (zh) 2009-08-05

Family

ID=40947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300273A Pending CN101502161A (zh) 2006-06-19 2007-06-13 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216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434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调度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11082539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Nokia Corporation Search space interleaving for cross-schedul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1686490B (zh) * 2008-09-22 2012-08-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系统中控制调度请求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247539A (zh) * 2012-04-19 2014-12-2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无线资源请求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005376A (zh) * 2014-09-15 2017-08-01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单载波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CN113228806A (zh) * 2018-12-27 2021-08-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490B (zh) * 2008-09-22 2012-08-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系统中控制调度请求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123434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调度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11082539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Nokia Corporation Search space interleaving for cross-schedul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123434B (zh) * 2010-01-08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调度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247539A (zh) * 2012-04-19 2014-12-2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无线资源请求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247539B (zh) * 2012-04-19 2019-02-22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无线资源请求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005376A (zh) * 2014-09-15 2017-08-01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单载波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CN107005376B (zh) * 2014-09-15 2020-08-2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单载波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28806A (zh) * 2018-12-27 2021-08-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1687B (zh)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发送接收方法
CN101682920B (zh) 用户装置、基站装置和方法
US8873499B2 (en) User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977440B (zh) 用户装置及方法
CN101132637B (zh) 基准信号复用和资源分配
KR101345505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CN101682880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装置和方法
TW200810411A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02161A (zh) 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发送方法
US20100014490A1 (e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JP4455541B2 (ja)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並びに上りリンクのユーザ間同期方法
JP5107317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RU2426277C2 (ru)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запроса н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е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AU2013200117B2 (en) User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