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9985A - 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99985A CN101499985A CNA2008100070831A CN200810007083A CN101499985A CN 101499985 A CN101499985 A CN 101499985A CN A2008100070831 A CNA2008100070831 A CN A2008100070831A CN 200810007083 A CN200810007083 A CN 200810007083A CN 101499985 A CN101499985 A CN 1014999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ambler
- signaling
- control logic
- logic channel
- subscriber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其中,网络侧通过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号;用户设备通过信令得到扰码号;用户设备使用得到的扰码号构造扰码,并使用构造的扰码对物理信道进行加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装置,包括通知模块、接收模块、加扰模块。通过本发明,可以减小还未建立RRC连接且正在请求建立RRC连接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CCCH)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系统中,数据要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简称为FFT)。
在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时,如果系统中存在长连0或者长连1,则快速傅立叶变换后的数据会在某个频率上能量超高,即,产生严重的峰值问题,此时,接收端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uto-gain control,简称为AGC)会对信号起到clipping的(剪辑)效果,从而造成数据信息损失,因此,随机化在OFDM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对于下行物理信道,通常采用和小区相关的扰码进行;对于上行物理信道,通常采用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相关的扰码进行加扰,即,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扰码,以便于接收设备能够基于该扰码信息区分用户设备。
对于专用控制逻辑信道和专用业务逻辑信道的扰码信息,可以通过专用信令通知到UE,而对于公共控制逻辑信道(CommonControl Channel,简称为CCCH),所使用的扰码信息则不能通过专用信令通知到UE,并且,如果是通过系统消息广播,则只能在系统消息广播中广播有限个扰码;那么当有多个用户设备都在一个时间段内发送CCCH的数据时,则可能会出现选择了相同的扰码进行加扰,从而导致彼此之间的干扰增加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上行扰码的指示或通知技术。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对于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无法有效地通知用户设备,从而导致可能由于多个用户设备选择了相同的扰码进行加扰而导致彼此之间干扰增加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用于网络侧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包括以下处理:网络侧通过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号;用户设备通过信令得到扰码号;用户设备使用得到的扰码号构造扰码,并使用构造的扰码对物理信道进行加扰。
其中,上述的信令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其中,上述通知扰码号的方式为:直接通知方式或间接通知方式。
对于直接通知方式,扰码号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33-1;对于间接通知方式,通过信令通知扰码号的操作具体为:网络侧通过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扰码号相对于物理小区标识号的偏差值;用户设备通过信令得到扰码号的操作具体为:用户设备从信令中获取扰码号相对于物理小区标识号的偏差值,并采用下述公式得到扰码号:扰码号=物理小区标识号+偏差值。
其中,偏差值可以用下述的任何一个来表示:全局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号、小区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号、临时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号。
其中,对于直接通知方式,上述的扰码号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33-1。
其中,上述的物理信道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优选地,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用户设备发送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上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的通知装置,用于网络侧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的通知装置包括:通知模块,用于通过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令,并通过信令得到扰码号;加扰模块,用于使用接收模块获取的扰码号构造扰码,并使用构造的扰码对物理信道进行加扰。
其中,上述的信令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其中,通知模块通知扰码号的方式为:直接通知方式或间接通知方式,其中,在间接通知方式的情况下,通知模块通过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扰码号相对于物理小区标识号的偏差值,接收模块通过如下方式获取扰码号:扰码号=物理小区标识号+偏差值。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在信令中明确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小还未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连接且正在请求建立RRC连接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的应用实例的交互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的通知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目前采用的技术中,由于公共控制逻辑信道(CCCH)所使用的扰码无法有效地通知UE,因此可能导致出现由于多个UE选择了相同的扰码进行加扰而导致彼此之间干扰增加的问题。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CCCH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CCCH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用于网络侧通知UE CCCH所使用的扰码。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CCH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102,网络侧通过信令通知(直接通知或间接通知)UECCCH所使用的扰码号(具体地,是指UE发送CCCH上的数据所使用的扰码号);
步骤S104,UE通过信令得到(直接得到或间接得到)扰码号;
步骤S106,UE使用得到的扰码号构造扰码,并使用构造的扰码对物理信道进行加扰。
对于非冲突的随机接入过程而言,上述的信令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S102中,网络侧通知扰码号的方式可以为直接通知方式,也可以为间接通知方式。
所谓直接通知方式,是指信令中直接通知所使用的真正的扰码号,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扰码号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33-1(0~233-1)。
所谓间接通知方式,是指不通知真正的扰码,而是只通知扰码号相对于物理小区标识号(physical cell id)的偏差值(offset)。此时,在步骤S104中,UE通过信令得到相对于物理小区标识号(physical cell id)的偏差值(offset),并采用下述公式得到真正使用的扰码号:扰码号=physical cell id+offset。
其中,上述的偏差值可以用全局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号(U-RNTI)、小区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号(C-RNTI)、临时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号(Temp-RNTI)等来表示。
另外,在步骤S106中提到的物理信道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USCH)。
图2示出了应用上述方法的处理实例。如图2所示,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实例具体包括以下处理:
210:UE向加强节点B发起随机接入请求;
220:加强节点B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其中携带UE可用的扰码号;
230:UE向加强节点B发起调度发送,其中可以包含RRC连接请求或者NAS(Network Access Service,网络接入服务)消息;
240:加强节点B向UE发送冲突解决消息,具体的消息可以包含下述的任何一种或者组合: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建立重配置消息、NAS消息。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的通知装置,用于网络侧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的通知装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包括:通知模块302、接收模块304、加扰模块306,其中,通知模块302位于网络侧、接收模块304和加扰模块306位于用户设备侧。以下将详细描述上述的各个模块。
通知模块302用于通过信令(例如,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通知UE CCCH所使用的扰码号(取值范围为0~233-1)。
接收模块304用于接收来自通知模块302的信令,并通过信令得到扰码号。
加扰模块306用于使用接收模块304得到的扰码号构造扰码,并使用构造的扰码对物理信道(具体地,PUSCH)进行加扰。
其中,通知模块302通知扰码号的方式可以为直接通知方式或间接通知方式,其中,在间接通知方式的情况下,通知模块302通过信令通知UE扰码号相对于物理小区标识号(physical cell id)的偏差值(offset),接收模块304通过如下方式获取扰码号:扰码号=物理小区标识号+偏差值。
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也可以参照上面描述的方法实施例来理解和实施,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在此不再进行重复描述。
如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在信令中明确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小还未建立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简称为RRC)连接且正在请求建立RRC连接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用于网络侧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通过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号;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信令得到所述扰码号;
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得到的所述扰码号构造扰码,并使用构造的所述扰码对物理信道进行加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知所述扰码号的方式为:直接通知方式或间接通知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直接通知方式,所述扰码号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3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间接通知方式,
所述通过信令通知所述扰码号的操作具体为:
所述网络侧通过所述信令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扰码号相对于物理小区标识号的偏差值;
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信令中获取所述扰码号的操作具体为: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信令得到所述扰码号相对于物理小区标识号的偏差值,并采用下述公式得到所述扰码号:扰码号=物理小区标识号+偏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差值可以用下述的任何一个来表示:全局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号、小区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号、临时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上的数据。
9.一种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的通知装置,用于网络侧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通过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公共控制逻辑信道所使用的扰码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令,并通过所述信令得到所述扰码号;
加扰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接收模块得到的所述扰码号构造扰码,并使用构造的所述扰码对物理信道进行加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模块通知所述扰码号的方式为:直接通知方式或间接通知方式,其中,在间接通知方式的情况下,所述通知模块通过所述信令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扰码号相对于物理小区标识号的偏差值,所述接收模块通过如下方式获取所述扰码号:扰码号=物理小区标识号+偏差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007083 CN101499985B (zh) | 2008-02-02 | 2008-02-02 | 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007083 CN101499985B (zh) | 2008-02-02 | 2008-02-02 | 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99985A true CN101499985A (zh) | 2009-08-05 |
CN101499985B CN101499985B (zh) | 2012-12-19 |
Family
ID=40946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0070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9985B (zh) | 2008-02-02 | 2008-02-02 | 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9998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96220A1 (zh) * | 2017-11-17 | 2019-05-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0906B (zh) * | 2004-11-05 | 2010-04-14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同频硬切换方法 |
CN100414857C (zh) * | 2006-06-29 | 2008-08-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E-dch无线链路配置方法 |
CN100473182C (zh) * | 2007-03-28 | 2009-03-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Td-scdma中采用单时隙网收发mbms的方法 |
CN101047878B (zh) * | 2007-05-01 | 2012-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Td-scdma中采用单时隙网收发mbms的方法 |
-
2008
- 2008-02-02 CN CN 200810007083 patent/CN1014999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96220A1 (zh) * | 2017-11-17 | 2019-05-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09802752A (zh) * | 2017-11-17 | 2019-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09802752B (zh) * | 2017-11-17 | 2022-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US11419120B2 (en) | 2017-11-17 | 2022-08-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99985B (zh) | 2012-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53149B1 (en) |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8282862B (zh) | 一种寻呼方法和装置 | |
CA3013652C (en) |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KR101367798B1 (ko) |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투피 통신 설정 장치 및방법 | |
TWI661735B (zh) | 終端裝置、基礎建設設備、方法及積體電路 | |
EP3413631B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s | |
EP3253150A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3253152A1 (en) | Terminal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9076598B (zh) |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的传输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
EP3253151B1 (en) | Terminal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A2664754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8207029B (zh) | 一种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605273A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1764644A (zh) | 无线电中继站装置和无线电中继方法 | |
US10917152B2 (en) |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1873711A (zh) | 一种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 |
JPWO2011158377A1 (ja) |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9792728B (zh) | 用于确定基础参数集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
WO2020218408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16709542B (zh) | 波形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1499985B (zh) | 公共控制逻辑信道使用的扰码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 |
CN111247854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WO2021066135A1 (ja) |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10463330B (zh) | 一种支持随机接入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2028710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