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9846B -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9846B
CN101499846B CN200810057077A CN200810057077A CN101499846B CN 101499846 B CN101499846 B CN 101499846B CN 200810057077 A CN200810057077 A CN 200810057077A CN 200810057077 A CN200810057077 A CN 200810057077A CN 101499846 B CN101499846 B CN 101499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ed transmission
puch
order
current subframe
comm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57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9846A (zh
Inventor
郭保娟
朱向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810057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9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9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9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9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9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根据所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或者,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将当前子帧中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TA调整为所述确定的TA。采用本发明,能够在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提高同步控制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d Access)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支持HSUPA特性,时分复用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系统上行新增加了上行链路专用信道(E-DCH)、上行增强控制信道(E-UCCH)和上行增强随机接入信道(E-RUCCH)。其中,E-DCH是一个传输信道,用于承载高速上行数据;E-UCCH和E-RUCCH为两个控制信道,用于传输上行增强相关的控制信息。并且,多个UE可以通过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共享这三个信道。
应用中,E-UCCH通常和E-DCH复用在一起,用于传递当前E-DCH的HARQ相关的信息。E-RUCCH映射在物理随机接入资源上,主要用于上行增强业务的接入请求。E-DCH映射到增强上行物理信道(E-PUCH)上。E-PUCH的资源可以分为调度的资源和非调度的资源。
目前,在3GPP协议上对于E-PUCH的同步控制是TD-SCDMA系统中重要的关键技术。E-PUCH采用和专用物理信道(DPCH:Dedicated PhysicalChannel)相同的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即利用同步偏移(SS:Synchronisation Shift)命令进行上行链路的定时调整。具体为:Node B根据接收到的最近的上一子帧的E-PUCH信道的定时,产生对应该定时的SS命令,并通过下行信道传送给UE。UE对接收的SS命令进行解调,并根据解调出的SS命令调整上行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进而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
其中,对于调度传输,在上述Node B产生SS命令后,可以通过E-DCH绝对许可信道(E-AGCH: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将该SS命令发送给UE;对于非调度传输,在上述Node B产生SS命令后,可以通过E-DCH上行链路快速(HARQ)确认指示信道(E-HICH:E-DCH HARQ AcknowledgementIndicator Channel)将该SS命令发送给UE。进一步地,上述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产生的SS命令都是互不相干的,即调度传输时,UE可以根据E-AGCH上承载的SS命令独立进行E-PUCH的同步控制;非调度传输时,UE可以根据E-HICH上承载的SS命令独立进行E-PUCH的同步控制。
现有技术这种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独立实现同步控制的方法,能够实现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的同步控制。但是,假如在需要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时,即当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因为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对应同一个UE,如果还是按照现有技术这种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独立实现同步控制的方法,就会降低调度传输或者非调度传输达到同步控制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以便在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提高同步控制的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该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根据所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或者,
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将当前子帧中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TA调整为所述确定的TA。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装置,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或者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并发送调整通知给所述调整单元;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调整通知后,根据所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或者,将当前子帧中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TA调整为所述确定的TA。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时,通过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根据所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或者,通过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将当前子帧中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TA调整为所述确定的TA,能够避免现有技术在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对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分别进行独立同步控制,进而提高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的同步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具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具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时,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是: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根据所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或者,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将当前子帧中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TA调整为所述确定的TA,这能提高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的同步控制精度。
对于TD-SCDMA系统来说,基站在每一个子帧都要测量一次UE的上行同步信号,然后在下一子帧反馈给UE,使UE能够适当地调整上行E-PUCH的TA,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这样可以快速的保证终端发送信号的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参考E-RUCCH的TA来确定UE通过E-PUCH发送数据的初始发送时间,当然,UE通过E-PUCH发送数据的初始发送时间也可以按照约定参考其他信道中的TA,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之后,E-PUCH的同步控制可以采用和DPCH相同的上行同步控制方法。进一步地,在调度传输单独存在时,可以根据E-AGCH上承载的SS命令来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在非调度传输单独存在时,可以根据E-HICH上承载的SS命令来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在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因为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对应的是同一个UE,可以通过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以便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可以在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E-PUCH和上行专用物理信道DPCH同时存在时。下面分别针E-PUCH和DPCH同时存在和对E-PUCH单独存在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流程。
通常情况下,上行DPCH可以保持上行同步。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可以利用DPCH的SS保持上行同步。具体实现时,本实施例可以在E-PUCH和DPCH同时存在时,如果需要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则可以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SS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之后,根据该确定的SS命令,调整E-PUCH的TA,进而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应用中,本实施例可以参考E-RUCCH的定时提前量,确定UE通过E-PUCH发送上行增强业务数据的初始发送时间。并采用以下公式调整上行E-PUCH的TA:
TTX=TRX-ASS-TA
其中,TRX-ASS为UE通过E-PUCH发送上行增强业务数据的参考时间,事实上,TRX-ASS也可以作为假定的接收E-PUCH信道的时间。假设其所在的时隙号为m(m>0),则它的假定的接收时间可表示为:
TRX-ASS=m*864*TC+352*TC,其中,TC为码片周期。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采用下述方式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实现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E-PUCH的同步控制。具体为:
A1、判断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如果是,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SS确定为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本实施例中,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可以是调度传输或者非调度传输时通过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
A2、根据上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TA,进而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判断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指定门限来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这样,步骤A1可以为:判断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指定门限,如果是,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SS命令确定为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其中,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可以是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时通过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并且,上述指定门限可以由高层信令确定。
上述主要讲了E-PUCH和DPCH同时存在时,如何实现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E-PUCH的同步控制。下面针对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所述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HSUPA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的同步控制方法。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E-PUCH单独存在,或者,在上述E-PUCH和DPCH同时存在时,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并且,本实施例中,可以参考E-RUCCH的定时提前量来确定UE通过E-PUCH发送数据的初始发送时间。之后,E-PUCH的同步控制可以采用和DPCH相同的上行同步控制方法。进一步地,在调度传输单独存在时,可以根据E-AGCH上承载的SS命令来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在非调度传输单独存在时,可以根据E-HICH上承载的SS命令来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在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如图1所示,E-PUCH的同步控制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判断调度传输时通过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非调度传输时通过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如果是,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3。
通常情况下,在调度传输中,Node B决定调度传输的时机和调度资源的分配,通过E-AGCH下行控制信道把物理资源授权(Grant)发送给UE因此,UE通过E-PUCH发送调度资源的数据的时间一般是随机的,并没有固定的间隔。而在非调度传输中,SRNC决定非调度资源的分配,通过RRC信令发送Grant给UE,其中,Grant中携带的分配的物理资源是周期出现的,这样,UE通过E-PUCH发送非调度资源对应的数据的时间是周期出现的。
本实施例中,判断调度传输时通过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非调度传输时通过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主要是判断在通过E-PUCH发送非调度传输对应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通过E-PUCH发送调度传输时对应的数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2。
步骤102,根据接收的非调度传输对应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SS命令,并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根据接收的调度传输对应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SS命令,并执行步骤104。
步骤104,将上述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步骤105,根据上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E-PUCH的TA。
本实施例中,TA主要是为了弥补基站与UE之间因为晶振漂移、距离变化等原因而产生的传输延迟。上述根据确定的SS命令,调整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实施例一中通过公式:TTX=TRX-ASS-TA调整上行E-PUCH的TA方法类似,这里不再赘述。这样,可以实现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的同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在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预设非调度传输的SS命令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就可以省略执行步骤101-104中的操作,即在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直接根据接收的非调度传输对应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的SS命令,将该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然后,执行步骤105所示的操作。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当E-PUCH单独存在,或者,在上述E-PUCH和DPCH同时存在时,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实现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时HSUPA中的同步控制。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时,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Node B根据接收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SS命令。
本步骤中,上述E-PUCH信息可以为调度传输的数据信息,也可以为非调度传输的数据信息。这样,Node B根据最近接收的上一子帧的E-PUCH的调度传输对应的信息或者非调度传输对应的信息产生SS命令。
步骤202,将上述SS命令通过E-AGCH或通过E-HICH发送给UE。
本步骤中,因为上述步骤201在产生SS命令时,没有对调度和非调度进行区分,这样,步骤202可以将产生的SS命令通过E-AGCH或通过E-HICH发送给UE。
当然,本步骤中,如果需要同时发送调度接入允许信息和非调度应答指示信息给UE,则需要在E-AGCH和E-HICH相应位置填写步骤201产生的相同的SS命令,并将该SS命令发送给UE。
本实施例中,如果上述步骤201中产生的SS命令无效,或者,上述步骤201中不能产生SS命令,则本步骤可以在在E-AGCH或E-HICH需要填写SS命令的位置填写:“do nothing“命令。
步骤203,判断UE在同一个TTI内是否接收到不少于1个且相同的SS命令,如果是,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本实施例中,假如上述步骤202中需要同时发送调度接入允许信息和非调度应答指示信息给UE,并在E-AGCH和E-HICH相应位置填写相同的SS命令,将该SS命令发送给UE。之后,本步骤中,UE在同一个TTI内接收的SS命令可能是不少于1个且相同的SS命令,如果确实是不少于1个且相同的SS命令,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将上述SS命令中的任意一个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将确定的SS命令发送给UE,并执行步骤206。
步骤205,将UE接收的各个SS命令所指示的内容进行合并,将合并的结果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将确定的SS命令发送给UE,然后执行步骤206;或者,不进行调整,直接结束流程。
本实施例中,将UE接收的SS命令所指示的内容进行合并,可以为:直接将UE接收的各个SS命令所指示的内容进行相加。比如,UE接收的SS命令有两个,其中一个SS命令用于指示向前偏移为1,另一个SS命令用于指示向前偏移为2,则直接将两个SS命令所指示偏移量相加,即将指示向前偏移量为3的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步骤206与实施例二中的步骤105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通过上述实施例,也能通过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结合,实现精度比较高的同步控制。在以子帧为单位,没有区分时隙,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进行同步控制的流程可以如图3所示。在图3中,非调度传输的时间间隔为8个子帧,在第三个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则Node B根据接收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SS命令,即根据第一个子帧中接收的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的信息产生SS命令,在E-AGCH和E-HICH相应位置填写该产生的SS命令,并将该SS命令发送给UE。明显的,UE在第三个子帧中接收的两个SS命令相同,则将其中任意一个SS命令确定为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将确定的SS命令发送给UE。UE响应确定的SS命令,并调整下一个子帧中E-PUCH的TA,实现同步控制。
当然,在非调度传输单独存在时,如图3所示,比如,在第11个子帧中,非调度传输单独存在,则Node B根据接收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SS命令,即根据第9个子帧中接收的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的信息产生SS命令,并将产生的SS命令填写到E-HICH中SS命令对应的位置。显然,UE接收的SS命令只有一个,则确定该SS命令为当前子帧即第11个子帧中非调度传输SS命令,并将确定的SS命令发送给UE。UE响应确定的SS命令,并调整下一个子帧中E-PUCH的TA,即调整第14个子帧中E-PUCH的TA,其中,第14个子帧中E-PUCH可以是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也可以是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进而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同样,在调度传输单独存在时,E-PUCH的同步控制的方法与非调度传输单独存在时E-PUCH的同步控制的方法类似,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第三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在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所述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的同步控制。本实施例不同于上述图2所示的操作,本实施例在Node B根据最近接收的上一个E-PUCH的信息产生SS命令时,需要区分接收的上一个E-PUCH的信息是调度信息,还是非调度信息。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判断接收的上一个E-PUCH信息是调度传输信息还是非调度传输信息,如果是调度传输信息,执行步骤402,如果是非调度传输信息,执行步骤403。
步骤402,根据E-PUCH接收的调度传输信息产生当前子帧中E-AGCH要承载的SS命令,将该SS命令通过E-AGCH发送给UE。
步骤403,根据E-PUCH接收的非调度传输信息产生当前子帧中E-HICH要承载的SS命令,将该SS命令通过E-HICH发送给UE。
本实施例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产生的SS命令是独立的。当然,如果在E-AGCH之间,或者在两个E-HICH之间不存在调度E-PUCH或者非调度E-PUCH,则在当前E-AGCH或者E-HICH上SS命令对应的位置填写“do nothing”命令。
步骤404,UE响应接收的SS命令,并判断是否在同一个TTI内接收到不少于1个且相同的SS命令,如果是,执行步骤405,否则,执行步骤406。
本实施例中,UE在响应接收SS命令时,可以不区分接收的SS命令是调度传输时的SS命令还是非调度传输时的SS命令。
步骤405,步骤406和步骤407分别与实施例三中的步骤204,步骤205和步骤206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以子帧为单位,没有区分时隙,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进行同步控制的流程可以如图5所示。在图5中,非调度传输的时间间隔为8个子帧,而调度传输的时间间隔不固定。如图5所示,在第三个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但是因为在第一个子帧中E-PUCH的信息为非调度传输的信息,则根据E-PUCH接收的上一个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信息产生当前子帧中E-HICH要承载的SS命令,并将该产生的SS命令发送给UE。UE响应接收的SS命令,并调整下一个子帧中E-PUCH的TA,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而E-AGCH所在当前子帧之前的两个相邻子帧之间不存在E-PUCH上对应的调度信息,则在当前子帧即第三个子帧的E-AGCH中SS命令对应的位置填写“do nothing”命令。其他子帧的情况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本实施例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产生的SS命令是独立的。但是,UE在响应接收的SS命令时,可以不区分调度传输还是非调度传输,并利用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或者非调度传输产生的SS命令,调整下一个子帧中E-PUCH的TA,实现E-PUCH的同步控制。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不像图4所示的操作,本实施例可以不对接收的E-PUCH对应的信息是调度传输的信息,还是非调度传输的信息进行区分。通常情况下,基站接收E-PUCH时,一般会有一个预设时间和实际接收E-PUCH对应信息的时间。通常情况下,该预设时间也可称为目标时间。在目标时间和实际接收时间差值小于一个同步调整步长时,认为E-PUCH已经达到同步,否则,E-PUCH没有达到同步。其中,上述目标时间可以由基站来决定。本实施例中,如果同时配置了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在接收到E-PUCH对应的调度传输信息或非调度传输信息后,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计算当前接收上述E-PUCH信息的实际时间和预设时间的差值a。
步骤602,在需要生成SS命令时,根据上述差值a生成SS命令b,并将差值a更新为a与b的差值,将该生成的SS命令发送给UE。
SS命令用于对E-PUCH发送的TA进行调整。所以,在基站允许UE发送上行增强数据时,Node B会根据上述差值a生成SS命令b。
本实施例中,不区分接收的E-PUCH对应的信息是调度传输的信息,还是非调度传输的信息,这样在生成SS命令时,可以通过E-AGCH或E-HICH发送给UE。特别是,在接收到一个E-PUCH后的子帧中存在多个下行信道,比如E-AGCH和E-HICH,根据步骤602的方法,就可以产生不止一个的有效的SS命令。
步骤603,UE响应接收的SS命令,并将接收的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本实施例中,假如上述产生不止一个的有效的SS命令,之后,如果在同一个TTI内接收了多个SS命令,则UE全部响应接收的SS命令,并将该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这样,能够保证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的实时性。
步骤604与实施例二中的步骤105相同,这里不再赘述。这样,UE响应上述确定的SS命令,并实时调整下一个子帧中E-PUCH的TA,实现同步控制。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最近的上一子帧中的调度传输或者非调度传输对应的同步偏移SS命令,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并根据所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避免了现有技术在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对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分别进行独立同步控制,进而提高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的同步控制精度。
对应图1、图2、图4、图6所示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内部结构装置可如图7所示。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装置结构图。如图7所示,在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时,该装置可以包括:确定单元701和调整单元702。
其中,确定单元701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调整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
其中,SS命令确定单元701在具体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时,可与上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HSUPA的同步控制方法中描述的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方法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HSUPA的同步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来调整E-PUCH的TA,下面针对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直接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这样,就可以直接将当前子帧中E-PUCH的TA调整为上述确定的TA,实现共同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时的同步控制。
现有技术中,DPC H可以保持上行同步。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当E-PUCH和DPCH同时存在时,上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可以包括:直接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这样,就可以将当前子帧中E-PUCH的TA调整为确定的TA。
当然,现有技术中的DPCH有可能是不连续发送,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E-PUCH和DPCH同时存在时,上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可以包括
判断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如果是,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或者,
判断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指定门限,如果是,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上述E-PUCH和DPCH同时存在时,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上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包括:
判断通过E-PUCH发送调度传输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通过E-PUCH发送非调度传输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如果是,将接收的非调度传输的上一个E-PUCH对应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否则,将接收的调度传输的上一个E-PUCH对应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
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在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之前,可以直接将非调度传输E-PUCH对应的TA预设为同时配置时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这样,上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可以包括:
将接收的非调度传输的上一个E-PUCH对应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
可见,通过上述几种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本实施例就可以直接将当前子帧中E-PUCH的TA调整为上述确定的TA,实现共同配置时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的同步控制。
对应上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实现共同配置时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的同步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701和调整单元702。
其中,确定单元701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
调整单元702用于将当前子帧中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TA调整为所述TA确定单元确定的TA。
其中,确定单元701在具体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时,可与上述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HSUPA的同步控制方法中描述的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方法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由上述的实施例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这种HSUPA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时,通过将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结合,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或TA,能够实现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的同步控制。避免了现有技术在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对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分别进行独立同步控制,进而提高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存时的同步控制精度。
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该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同步偏移SS命令,根据所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定时提前量TA,或者,
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将当前子帧中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TA调整为所述确定的T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E-PUCH和上行专用物理信道DPCH同时存在时,所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包括:
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或者,
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时,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或者,
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指定门限时,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所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包括:
在通过E-PUCH发送调度传输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通过E-PUCH发送非调度传输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时,将根据接收的非调度传输对应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的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否则,将根据接收的调度传输对应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的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所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包括:
将根据接收的非调度传输对应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的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所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包括:
根据接收的上一个E-PUCH信息产生SS命令,将所述SS命令通过增强上行绝对接入允许信道E-AGCH或增强上行链路快速应答HARQ指示信道E-HICH发送给UE;或者,在需要同时发送调度接入允许信息和非调度应答指示信息给UE时,在当前子帧中的E-AGCH和E-HICH相应位置填写所述SS命令,并发送所述SS命令给UE;
若UE在同一个TTI内接收到不少于1个且相同的SS命令,将接收的任意一个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否则,结束流程,或者,将接收的SS命令所指示的内容进行合并,将合并的结果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所述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所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包括:
在接收的上一个E-PUCH信息是调度传输信息时,将根据E-PUCH接收的调度传输信息产生的当前子帧中增强上行绝对接入允许信道E-AGCH要承载的SS命令通过E-AGCH发送给UE;否则,将根据E-PUCH接收的非调度传输信息产生的当前子帧中增强上行链路快速应答HARQ指示信道E-HICH要承载的SS命令通过E-HICH发送给UE;
若UE在同一个TTI内接收到不少于1个且相同的SS命令,将接收的任意一个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否则,结束流程,或者,将接收的SS命令所指示的内容进行合并,将合并的结果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所述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时,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所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包括:
计算当前接收E-PUCH信息的实际时间和预设时间的差值,得到当前差值;
将根据所述当前差值生成的SS命令发送给UE,并将所述当前差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差值和所述SS命令指示内容的差值;
将UE接收的SS命令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SS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E-PUCH和上行专用物理信道DPCH同时存在时,所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包括:
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或者,
判断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如果是,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或者,
判断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指定门限,如果是,将接收的上一个DPCH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E-PUCH单独存在时,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DP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在调度传输或非调度传输对应的E-PUCH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小于指定门限时,所述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包括:
在通过E-PUCH发送调度传输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通过E-PUCH发送非调度传输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时,将接收的非调度传输的上一个E-PUCH对应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否则,将接收的调度传输的上一个E-PUCH对应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或者,
将接收的非调度传输的上一个E-PUCH对应的TA确定为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TA。
10.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装置,对上行物理信道E-PUCH同时配置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同步偏移SS命令,或者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共同的定时提前量TA,并发送调整通知给所述调整单元;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调整通知后,根据所述确定的SS命令,调整E-PUCH的TA,或者,将当前子帧中上行物理信道E-PUCH的TA调整为所述确定的TA。
CN200810057077A 2008-01-29 2008-01-29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499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7077A CN101499846B (zh) 2008-01-29 2008-01-29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7077A CN101499846B (zh) 2008-01-29 2008-01-29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9846A CN101499846A (zh) 2009-08-05
CN101499846B true CN101499846B (zh) 2012-10-17

Family

ID=40946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57077A Active CN101499846B (zh) 2008-01-29 2008-01-29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98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077B (zh) * 2009-11-24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03369664B (zh) * 2009-12-07 2017-07-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td‑scdma上行链路同步中提高同步移位命令传输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EP3188558B1 (en) * 2014-09-30 2019-0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8135029A (zh) * 2017-12-21 2018-06-08 深圳地空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速移动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7844A (zh) * 2003-12-11 2005-06-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专用信道增强的基站控制的调度方法
WO2007017731A1 (en) * 2005-08-05 2007-02-15 Nokia Corporation Coordina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gating with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ing
CN1964327A (zh) * 2006-12-12 2007-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7844A (zh) * 2003-12-11 2005-06-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专用信道增强的基站控制的调度方法
WO2007017731A1 (en) * 2005-08-05 2007-02-15 Nokia Corporation Coordina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gating with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ing
CN1964327A (zh) * 2006-12-12 2007-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9846A (zh)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87858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基地局、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1993968B1 (ko) 효율적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48602B (zh) 一种混合双工通信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7534864A (zh) 使用非许可波段在通信系统中进行频率再用的lbt技术
CN101646234A (zh) 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获取方法
CN101841862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KR20190017775A (ko) 공유 통신 매체 상에서의 업링크 절차들
JP2011151863A (ja) 基地局、移動局、同期制御方法及びicチップ
CN109150424A (zh) 参考信号、消息的传输方法、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KR20180104669A (ko)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CN105873225A (zh) 未授权频段中资源调度方法、基站及授权辅助接入节点
CN103096489B (zh) 一种载波聚合增强中随机接入的实现方法
CN101483916B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1223A (zh) 一种在免许可频段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99631A (zh) 一种处理灵活双工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31917A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48756A (zh)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装置、发送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174879B (zh) 一种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的调度方法
US8391911B2 (en) Transmit power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user apparatus
CN101499846B (zh)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024790A (zh) 一种非授权频带上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916791A (zh) 载波聚合和动态tdd系统中的pusch传输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1179751B (zh) 一种通过虚调度下发多个功控指令的方法
CN101621843A (zh) 上行同步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和移动通信系统
EP2617244A1 (en) Method of and base station for configuring a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 based on data fram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7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11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