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9810A - 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及防互扰多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及防互扰多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9810A
CN101499810A CNA200910014765XA CN200910014765A CN101499810A CN 101499810 A CN101499810 A CN 101499810A CN A200910014765X A CNA200910014765X A CN A200910014765XA CN 200910014765 A CN200910014765 A CN 200910014765A CN 101499810 A CN101499810 A CN 101499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mutual interference
communication module
switching circuit
power 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147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秦明鑫
高一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0147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9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9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9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包括:获得基于时分多址的第一模式的状态,若处于发射状态,则断开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此后,当所述第一模式脱离所述发射状态时,恢复所述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本发明中,由于在一个基于时分多址的第一模式在发射状态中时,断开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又因为基于时分多址的第一模式的一次发射周期为一个时隙,时间很短,再加上所述第二模式自身的纠错机制,所以在解决了互扰问题的前提下,不会对所述第二模式的解调产生影响,有效的解决了多模互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互扰多模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及防互扰多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及防互扰多模终端。
背景技术
CDMA与GSM双模双待手机工作时,由于CDMA和GSM同时待机,同时工作时就会存在CDMA模式与GSM模式相互干扰的问题。由于GSM的发射频段(880MHz-915MHz)和CDMA的接收频段(869MHz-894MHz)存在重合的区域,所以在CDMA和GSM同时工作时,GSM的发射信号会被CDMA天线所接收,进入CDMA的解调,从而对CDMA的接收频段造成干扰。
对于目前的CDMA与GSM双模双待手机,为了消除相互的干扰,只能在PCB布线的时侯对CDMA与GSM两种模式进行隔离,尽量减少板级的串扰。同时在无线指标的控制上,只能采用将CDMA天线和GSM天线的距离尽量拉长,目前的方案都是将CDMA天线和GSM天线分别放在手机的两端,这样就需要做两个支架,因此需要占用更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即使将两个天线放在手机两端,对干扰也不能完全消除,在CDMA接收和GSM发射同频的几个信道仍然存在较大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多模终端中防止互干扰的一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基于时分多址的第一模式的状态,若处于发射状态,则断开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此后,当所述第一模式脱离所述发射状态时,恢复所述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
其中,所述断开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通过阻遏所述第二模式的射频部分运行实现;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的发射状态通过检测其射频末端的功率放大器是否处于打开状态实现。
具体的,所述断开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通过阻遏来自天线的信号进入其低噪声功率放大器实现。
进一步,所述阻遏动作通过在相应的位置设置开关电路,通过控制开关电路的断开实现对所述第二模式的接收的阻遏。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式为GSM通信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CDMA通信模式;
通过检测所述GSM通信模式的射频末端功率放大器是否处于打开状态确定所述GSM通信模式是否处于发射状态;并控制开关电路,根据所述GSM通信模式是否处于发射状态通过开关电路控制所述CDMA通信模式的通信;并且,当所述GSM通信模式脱离发射状态后,启动所述CDMA通信模式的通信。
相应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防互扰多模终端,包括基于时分多址的第一模式通信模块及第二模式通信模块,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式的发射状态控制所述第二模式的通信的开关电路。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式通信模块的射频电路内,或位于天线与射频电路之间;
并且,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模式通信模块的射频末端功率放大器连接以获取其工作状态,当所述功率放大器处于打开状态时,则表明所述第一模式通信模块处于发射状态中,所述开关电路断开其所连接的两个端口,并当所述功率放大器脱离工作状态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两个端口。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为高速电子开关;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模式通信模块的功率放大器连接以获取其工作状态作为控制信号,所述高速电子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串接于所述两个端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高速电子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式通信模块中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之前,该高速电子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模式通信模块的天线所耦合射频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低噪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式通信模块的功率放大器的使能端。
本发明中,由于在一个基于时分多址的第一模式在通信中时,停止第二模式的通信,又因为基于时分多址的第一模式的一次通信周期为一个时隙,时间较短,再加上所述第二模式自身的纠错机制,所以在解决了互扰问题的前提下,不会对所述第二模式的解调产生影响,有效的解决了多模互扰的问题,并且由于仅仅增加了一个开关电路,因而其实现较为简单,无需占用较大的面积,效果明显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互扰多模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本发明检测得到的实验数据表格;
图3是本发明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1,图示了本发明一种防互扰多模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展示的是CDMA与GSM双模双待移动终端。
对于GSM部分,图中仅示出了与阐述本发明直接相关的GSM CPU及GSM功率放大器;对于CDMA部分,则仅展示了其射频部分(也即图中所示的CDMA接收部分),而对于其基带电路部分,未在图中进行展示。
由于GSM的发射频段在880MHz到915MHz之间,而CDMA的接收频段在869MHz到894MHz之间,二者存在重合的区域,因而以这两种情况进行阐述,对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将会更加明显,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下述内容正是如此。
如图中所述,在CDMA部分中,由天线耦合而来的空间无线信号首先经过双工器,该双工器进行发送与接收的隔离;
经过所述双工器而来的射频信号通过高频电子开关与后续CDMA接收部分的LNA(低噪声功率放大器)连接将弱信号进行放大。具体的,所述双工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频电子开关的射频连接端口RFC(输入端),而该高频电子开关的输出端射频连接端口RF2(输出端)则与后续的LNA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电子开关的控制端CTRL端则与GSM部分的GSM功率放大器的使能端ENABLE端连接。而所述高频电子开关的Vmsmp供电端则连接至所述的CDMA部分的电源管理芯片上供电,保证所述CDMA部分开启之后,所述高频电子开关即可始能。所述高频电子开关的射频连接端口RF1则接地。
所述经过LNA增益的信号通过其输出端输入至后续的MN匹配网络和带通滤波器的滤波处理后再经过一个低噪声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后,进入积分下变频模块变换至中频进行解调后,再经过后续的低通滤波器LPF、放大器、低通滤波器LPF处理后,最后进行模数转换产生两路I、Q信号输出至该移动终端的基带电路部分进行处理。
如图中所示,GSM部分中,GSM CPU的功放使能信号端PA_EN与所述GSM功率放大器的使能端ENABLE端连接;而该GSM功率放大器的ENABLE端则又与所述高频电子开关的控制端CTRL端连接。
所述电阻R1和电容C3,以及电阻R2和电容C4构成两组滤波网络,以滤除控制线路上的噪声,保证控制信号不会对接收信号造成干扰。
而所述电容C1则作为隔直电容串接于所述射频连接端口RF2与LNA之间;电容C2则是连接在所述高速电子开关的Vmsmp端的滤波电容,以滤除电源中多余干扰。
所述电阻R3为下拉电阻,当所述GSM功率放大器关闭时(不工作时),其使能端为低电平,此时所述高频电子开关的控制端CTRL端通过该电阻R3接地,从而下拉为低。
参考图3,图示了本发明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同所示,本实施例中以图1中所示的硬件电路为基础,从而方便理解及阐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0,获得GSM通信模块的状态。
即,当所述GSM部分需要进行通信即有信号要发出时,则所述GSM CPU的PA_EN端输出高电平,从而所述GSM功率放大器的使能端ENABLE端也为高,从而使所述GSM功率放大器进入工作状态;
此时,由于所述高速电子开关的CTRL端也与所述GSM功率放大器的使能端连接,因而当所述GSM功率放大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CTRL也为高。因此,所述高速电子开关的控制端CTRL端便获得了GSM通信模块的状态。
步骤S301,判断所述GSM部分是否处于发射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302,否则执行步骤S300。
其中,当所述CTRL端为高时,则认为所述GSM部分处于发射状态;当所述CTRL端为低时,则认为所述GSM通信模块处于空闲状态。
步骤S302,断开CDMA部分的接收通路。
即,当确定所述GSM部分处于发射状态后,所述高速电子开关便控制所述RFC端连接到所述RF1端,将信号接地,从而断开所述CDMA部分的接收通路;
所述接收通路也即是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CDMA部分的天线至基带电路部分之间的通路。
本步骤结束后,执行步骤S300,即循环执行本流程。
步骤S303,若CDMA部分为断开,则恢复其接收通路;若CDMA部分工作正常,则不做操作。
即,当所述CTRL端为低时,则认为所述GSM部分处于空闲状态,此时若所述CDMA部分是断开的状态,则予以恢复;若CDMA部分正常,则不进行操作。
本步骤结束后,执行步骤S300,即循环执行本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GSM的工作机制是时分多址(TDMA),各个用户占用不同的时隙来进行通信,每一个TDMA帧包含8个时隙,而每个时隙为0.577ms,也就是说GSM每次发射持续的时间是0.577ms。因而,上述CTRL为高而停止所述CDMA部分通信所持续的时间也是0.577ms,当一个时隙过后,所述GSM CPU的PA_EN端便输出低,所述GSM功率放大器的使能端ENABLE也为低,从而CTRL端也为低,此时所述高频电子开关便将RFC连接到RF2端,即此时来自天线的射频信号正常进入后续的LNA及其他部分进行后续的处理。
所以,本发明也就是在所述GSM处于发射时隙中时,通过高频电子开关将天线耦合而来的信号接地,从而断开CDMA部分的接收;当所述时隙发射完毕后,则再由所述高频电子开关将天线耦合的射频信号接入后续CDMA接收电路中进行正常工作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实验验证虽然在GSM部分进行发射时停止所述CDMA部分的正常通信,但是其对CDMA部分造成影响仍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如图2所示,图示了实施本发明检测得到的实验数据表格。从图中可以看出,GSM信道分别为0、50、124、999、1014及CDMA信道分别为333、283、201、356、777时,在GSM在相应信道最大发射功率分别为28.5dBm、29.3dBm、29.5dBm、29dBm、29.1dBm的时CDMA灵敏度的变化情况。
当CDMA信道为333、283、201、356、777时,在其初始灵敏度分别为-106dBm、-106dBm、-106dBm、-106dBm、-105dBm时采用本发明中的防互扰方法所检测到的CDMA灵敏度虽然都弱于相应的初始灵敏度,但是按照电信规范要求RC3,GSM在最大功率发射时,CDMA灵敏度恶化不超过6dB,而表中测得的灵敏度恶化情况均在2-3dBm之内,因而本发明的方法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高频电子开关的位置并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双工器与LNA之间,由于所述高频电子开关所起到的作用是阻遏所述CDMA模块的通信,因而其可以放在CDMA接收部分的任何位置;例如,还可以放在LNA之后,或者放在ADC_I、ADC_Q之后,或者放在积分下变频之前,或者放入天线与双工器之间等等,其可以放在任何能起到阻遏所述CDMA模块通信的位置都可。
并且,所述高频电子开关的控制端所连接的位置也局限于基于TDMA的通信模块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使能端,其还可以连接在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等级切换管脚;由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射功率等级较多,而在某一功率值以下时对另一通信模块的影响较小,而所述的某一功率值实际对应的就是某一电压值,该电压就作为控制所述高频电子开关的控制电压,当到达所述电压值时,该电压同时输入至所述CTRL端,从而控制所述高频电子开关将RFC与RF1连接,反之,则控制RFC与RF2连接。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基于时分多址的第一模式的状态,若处于发射状态,则断开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此后,当所述第一模式脱离所述发射状态时,恢复所述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通过阻遏所述第二模式的射频部分运行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发射状态通过检测其射频末端的功率放大器是否处于打开状态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第二模式的接收通路通过阻遏来自天线的信号进入其低噪声功率放大器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遏动作通过在相应的位置设置开关电路,通过控制开关电路的断开实现对所述第二模式的接收的阻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为GSM通信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CDMA通信模式;
通过检测所述GSM通信模式的射频末端功率放大器是否处于打开状态确定所述GSM通信模式是否处于发射状态;
当所述GSM通信模式处于发射状态时通过开关电路控制所述CDMA通信模式的接收通路的断开;
当所述GSM通信模式脱离发射状态时通过开关电路控制恢复所述CDMA通信模式的接收通路。
7、一种防互扰多模终端,包括基于时分多址的第一模式通信模块及第二模式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式的发射状态控制所述第二模式的通信的开关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互扰多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式通信模块的射频电路内,或位于天线与射频电路之间;
并且,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模式通信模块的射频末端功率放大器连接以获取其工作状态,当所述功率放大器处于打开状态时,则表明所述第一模式通信模块处于发射状态中,所述开关电路断开其所连接的两个端口,并当所述功率放大器脱离工作状态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两个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互扰多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为高速电子开关;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模式通信模块的功率放大器连接以获取其工作状态作为控制信号,所述高速电子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串接于所述两个端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互扰多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电子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式通信模块中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之前,该高速电子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模式通信模块的天线所耦合射频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低噪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式通信模块的功率放大器的使能端。
CNA200910014765XA 2009-03-03 2009-03-03 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及防互扰多模终端 Pending CN101499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14765XA CN101499810A (zh) 2009-03-03 2009-03-03 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及防互扰多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14765XA CN101499810A (zh) 2009-03-03 2009-03-03 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及防互扰多模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9810A true CN101499810A (zh) 2009-08-05

Family

ID=40946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14765XA Pending CN101499810A (zh) 2009-03-03 2009-03-03 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及防互扰多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9810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0594A1 (zh) * 2011-01-27 201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避免模式间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43157A (zh) * 2011-06-21 2012-12-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双模互扰灵敏度提升系统及方法
CN103155675A (zh) * 2010-10-15 2013-06-12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中的多个无线电装置的共存
CN103762997A (zh) * 2014-02-21 2014-04-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抗干扰电路及射频处理电路
CN103974528A (zh) * 2013-01-29 2014-08-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封装工艺、pcb板、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683066A (zh) * 2015-02-10 2015-06-03 上海虎符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网关的抗互扰方法
CN105450439A (zh) * 2014-09-25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CN105517201A (zh) * 2014-09-26 2016-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683435A (zh) * 2018-04-13 2018-10-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675B (zh) * 2010-10-15 2016-08-24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中的多个无线电装置的共存
CN103155675A (zh) * 2010-10-15 2013-06-12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中的多个无线电装置的共存
WO2012100594A1 (zh) * 2011-01-27 201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避免模式间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43157A (zh) * 2011-06-21 2012-12-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双模互扰灵敏度提升系统及方法
TWI491215B (zh) * 2011-06-21 2015-07-01 Chiun Mai Comm Systems Inc 雙模互擾靈敏度提升系統及方法
CN103974528A (zh) * 2013-01-29 2014-08-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封装工艺、pcb板、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974528B (zh) * 2013-01-29 2018-08-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封装工艺、pcb板、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762997A (zh) * 2014-02-21 2014-04-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抗干扰电路及射频处理电路
CN103762997B (zh) * 2014-02-21 2015-12-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抗干扰电路及射频处理电路
CN105450439A (zh) * 2014-09-25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CN105517201A (zh) * 2014-09-26 2016-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17201B (zh) * 2014-09-26 2019-03-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83066A (zh) * 2015-02-10 2015-06-03 上海虎符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网关的抗互扰方法
CN104683066B (zh) * 2015-02-10 2019-01-22 虎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网关的抗互扰方法
CN108683435A (zh) * 2018-04-13 2018-10-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9810A (zh) 一种多模终端防互扰控制方法及防互扰多模终端
KR101763997B1 (ko) 전송 무선 주파수 신호와 수신 무선 주파수 신호 간의 개선된 격리에 관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04966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ircuit for improving current consumption and RF performance
US20220014229A1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and mobile terminal
US920448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US20140038531A1 (en) High-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CN107294557A (zh) 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电路和整机耦合测试方法
CN101997565A (zh) 用于无线电装置中自适应阻抗匹配的匹配电路
CN102404022A (zh) 功率放大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和多模终端
CN102404021A (zh) 双工放大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和多模终端
US10523160B2 (en) Protection of power amplifiers in a signal booster
CN102150459A (zh) 控制通信终端中的天线信号的衰减以重建失去的通信链路
US20150043620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2404020A (zh) 功率放大模块、多模射频收发器和多模终端
WO2013063923A1 (zh) 射频前端模块、多模终端和多模终端发送信号的方法
CN202759442U (zh) 一种多频终端射频前端电路及多频终端
CN103580710A (zh) Tdd制式射频收发电路及方法、射频前端电路和终端
CN102420631A (zh) 功率放大装置、多模射频收发装置和多模终端
CN212324099U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2737628A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6620115U (zh) 移动终端及其用于提高tdd频段灵敏度的控制电路
CN211880379U (zh) 射频接收模组、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1191826Y (zh) 一种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射频接收电路
CN102098069A (zh) 调频天线实现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6347673A (zh) 通信基站、终端、系统、谐振信号滤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