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4623B - 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4623B
CN101494623B CN2008100035861A CN200810003586A CN101494623B CN 101494623 B CN101494623 B CN 101494623B CN 2008100035861 A CN2008100035861 A CN 2008100035861A CN 200810003586 A CN200810003586 A CN 200810003586A CN 101494623 B CN101494623 B CN 101494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torage devices
network storage
server
wor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35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4623A (zh
Inventor
邱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ha Net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pha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ha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Alpha Networks Inc
Priority to CN2008100035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4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4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4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所述的方法应用于一网络系统,所述的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二个私有网络、网际网络及一网络服务业者提供的服务器,其中所述的服务器内设有一即时通信软件的系统,第一私有网络包括至少一个网络地址转译路由器及至少一个设有网络接口的计算机,第二私有网络包括至少一个NAT路由器及至少一个网络储存装置,所述的计算机及网络储存装置分别经由所属私有网络的NAT路由器,经网际网络,与所述的ISP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的方法使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能根据所述的控制信息,以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的文件传送/接收方式,进行文件数据的存取。

Description

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网络储存装置(如:网络磁盘机或装设有网络磁盘机的服务器),尤指一种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能令网络储存装置,经网际网络(Internet),登入至一网络服务业者(Internet ServiceProvider,以下简称ISP)的服务器,使得一用户端计算机登入所述的服务器后,可使用一即时通信软件的通信协议,对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进行文件数据存取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公众网络承载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业务,已成为各式网络服务业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ISP)努力发展的业务方向,在新一代网络系统中,网络服务业者通过电信服务网络,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综合开放性的网络服务,其目标是将应用服务和传输技术分离,以达成所有应用服务都可不受限制地运作在任何传输技术上,即,新一代网络是服务导向的网络,是将服务与呼叫控制分离,且将呼叫与承载分离,分离的目的是让服务能真正独立于网络之上,灵活有效地提供应用服务。换言之,现有信息网络,无论是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中的任何一种网络,原本都无法成为唯一的基础平台,发展出与其特性相异的服务,但随着近几年IP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包括有线和无线)、计算机网络及有线电视网络已可借由先进的IP技术,整合成统一的网络,即所谓的“三网整合”,或再加上行动通信网络构成所谓的“四网合一”,IP协议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络上实现互通。
新一代网络系统的核心承载网和宽频接入是建设在现有IP网络基础上,接入用户必需通过对IP地址的定址,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由于网际网络的快速膨胀,IP地址空间处于严重耗尽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企业网络和局部网络都在网络出口部署网络地址转换器(Network AddressTransfer,简称NAT),NAT是定义于RFC 1631的一个网际网络标准,基本上,是设在一路由器中,位于私有网络和公众网络的边界处,用以对私有网络的网络终端装置所发出的封包,进行IP地址转换的动作,以便让私有网络中多台网络终端装置能够共用一个IP地址连接上网际网络,即当私有网络发出的IP数据封包到达NAT设备时,NAT负责将内部私有网络IP地址转换成公众网络的合法IP地址;当有外部发来的数据到达NAT设备后,NAT通过查阅NAT保存的映射表里的信息,将公众网络地址转换成私有网络地址,再转发到内部接收点。
通常,对于一般的数据封包,NAT设备只需对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转换,但对于H.323、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和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简称MGCP)等即时通信软件的协议而言,真正的媒体连接信息是放在数据封包负载中传递的,此时,就出现了下列的问题,假设终端A向终端B发起呼叫,软交换将终端A的呼叫信息转发到终端B上,根据H.323、SIP等协议,终端B从所述的数据封包负载中获取到终端A的专用网IP地址后,就会试图与终端A建立即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以下简称RTP)连接,但由于这个IP地址是私有的,私有地址在公众网络上是不可识别的,故无法在终端A及终端B间建立通信连接。此外,由于为了提高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大多数企业在网络出口处会使用防火墙,限定进入内部网络的数据封包的类型和流量,而基于IP的语音、视频通信协议,均会要求终端间使用IP地址和端口号,建立数据通信通道,因此,出现了一个两难的情形,即新一代网络系统的各个终端必须随时侦听外来的呼叫,但是防火墙却不允许外网任何不请自来的数据封包,使用某种机制,通过打开防火墙的一个端口,将外网的呼叫传达至网内的一个终端,但由于语音、视频通信中的RTP/即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以下简称RTCP),需要通过动态分配端口,实现媒体流的发送和接收,所以,防火墙的问题即在新一代网络系统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成为一无法避免的重要问题。
此外,近年来,一种名为网络附加储存(Network-attached storage,以下简称NAS)装置亦随着新一代网络系统的发展,而被开发出来,NAS装置是连接在私有网络上的一个数据文件的储存装置,专门用以在同一IP地址的私有网络上提供数据存取/备份的服务,但,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当所述的私有网络连结到网际网络时,NAS装置通常会被放置于防火墙的后端,并使用私有网络IP地址来作保护,因此,除非已对防火墙进行特殊设定,否则,其它私有网络的网络装置,将无法经网际网络,获知所述的私有网络上是否连结有所述的NAS装置,当然也无法浏览及存取所述的NAS装置上的任何文件数据。NAS装置是一个独立的网络储存装置,其上未连接任何键盘、荧幕及鼠标等输出/入设备,而必需借由计算机上的网页浏览器(如:IE、Netscape..)或其他专属的设定软件,通过网络,对其进行设定。NAS装置虽类似于传统的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但其上所使用的作业系统及软件却不同于传统文件服务器,仅能提供文件数据的储存机能(the functionality of data storage)、数据存取(data access)及相关的管理(management),而不允许网络用户使用NAS装置进行其它用途,如:科学运算(scientific computations)或作为数据库引擎(databaseengine),以确保文件数据的安全性。许多业者甚至会将NAS装置设计成来源封闭式(closed source)的作业系统及通信协议(protocol),使得任何第三者(anythird-party)的软件无法被安装至NAS装置上。一般言,NAS装置包含至少一个以上的硬盘机,所述的这些硬盘机以逻辑(logical)及备援(redundant)的方式,连接在一机壳内,或如同传统文件服务器般,由复数个硬盘机连接成一备援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简称RAIDs),NAS装置使用文件基础的协议(file-based protocols),如:使用在UNIX系统的NFS协议,或使用在微软视窗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ystem)的SMB(Server Message Block)协议,但NAS装置并不限定用户端(client)仅能使用一种协议,与其进行沟通。由于,NAS装置仅提供文件的存取服务,而传统的文件服务器除提供文件的存取服务,尚需负责其它的服务,故NAS装置的效能(performance)远较传统文件服务器为佳。
据上所述,在新一代网络系统中,由于每一个私有网络内的NAS装置均分别经由所属私有网络的NAT路由器,连接至网际网络,故,各所述的私有网络外的用户端计算机,若欲经网际网络,对各所述的私有网络的NAS装置进行文件数据的存取时,亦会因NAS装置的私有网络IP地址是属公众网络上不可识别的私有地址,而无法在用户端计算机及NAS装置间建立连接通道,且无法在各所述的私有网络所属的NAT路由器的防火墙上打开一个端口,将私有网络外的用户端计算机的呼叫传达至私有网络内的NAS装置,致无法实现文件数据存取的目的。
故,如何设计出一种NAS装置,以在不需对防火墙作任何设定的情况下,令一用户端计算机能穿透防火墙,经公众网络,与任一私有网络内的NAS装置,建立一无障碍的连接通道,顺利连接,使得连接于公众网络上的用户端计算机,可对受防火墙保护的NAS装置中的文件数据进行数据存取,即成为许多网络服务业者努力研发并亟欲达成的一重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问题,发明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经由即时通信软件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期令一用户端计算机能穿透防火墙,经公众网络,与任一私有网络内的网络储存装置,建立一无障碍的连接通道,顺利连接,进行数据存取。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由即时通信软件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应用于一网络系统,所述的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二个私有网络、网际网络及一ISP提供的服务器,其中所述的服务器内设有一即时通信软件(如:MSN、SKYPE...等)的系统,第一私有网络包括至少一个NAT路由器及至少一个设有网络接口的计算机,第二私有网络包括至少一个NAT路由器及至少一个网络储存装置(如:网络磁盘机或装设有网络磁盘机的服务器),所述的计算机及网络储存装置分别经由所属私有网络的NAT路由器,经网际网络,与所述的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的方法是在所述的计算机及网络储存装置上安装一即时通信软件(如:MSN、SKYPE...等)的驱动程序,其中安装在网络储存装置上的即时通信软件的驱动程序必须先经过修改,使网络储存装置能在完全无需鼠标、键盘、荧幕及GUI接口等进行操控的情形下,自动登入所述的服务器、自动接收另一方的连接、自动接受文件接收的请求及自动传送指定的文件,使得所述的计算机及网络储存装置能分别使用所述的这些驱动程序,连接至网际网络,且注册至所述的网络服务业者的服务器,如此,当所述的计算机使用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时,即能发现已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的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并能使用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的通信协议,穿透所属私有网络的NAT路由器中安装的防火墙,经网际网络,将一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使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能根据所述的控制信息,以文件传送/接收方式,进行文件数据的存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储存装置,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上安装有一即时通信软件(如:更改过的MSN、SKYPE...等)的驱动程序,且能使用所述的驱动程序,连接至网际网络,且注册至一网络服务业者的服务器,使得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成为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的其它用户端计算机可点选通讯的一网络终端装置,如此,当一用户端计算机使用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时,即能发现已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的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并能使用其上的即时通信软件的通信协议,穿透所属私有网络的NAT路由器中安装的防火墙,经网际网络,将一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使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能根据所述的控制信息,以文件传送/接收方式,进行文件数据的存取。
为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特举若干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网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及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网络储存装置的硬件架构图。
附图标号
网络系统......................1
网际网络.........................2
ISP服务器......................3
私有网络......................4、5
NAT路由器......................41、51
计算机......................42、52
网络储存装置......................43、53
即时通信软件......................421、431、521、531
储存单元......................432
输出/入端口......................433
指令字串对照表......................434
处理单元......................435
具体实施方式
按,H.323、SIP和MGCP为现今大多数即时通信软件(如:MSN、SKYPE...等)所采用的通信协议,以SIP协议为例,SIP协议是一个由IETF MMUSIC工作组开发出的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种互动式用户会话的一个通信标准,所述的这些互动式用户会话包括视频、语音、即时通信及在线游戏等多媒体上的互动式会话,SIP与H.323一样,是用于VoIP的一主要的信令协议,SIP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类似于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中呼叫处理功能的扩展集,以实现类似日常电话所使用的拨号、振铃、回铃音或忙音等操作,只是实现方式和术语有所不同。一般言,SIP是一个点对点协议,它只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核心网络,而将处理工作下放给连接在网络边缘的智能端点(如:装有硬件或软件的网络终端装置),因此,SIP的许多功能是在端点中实现,此与传统公用交换电话网在其核心网络设备完成处理工作的作法,大异其趣。SIP的特点是植根于IP网络系统,可与许多其它协议协同工作,解决涉及通信会话的信令部分的问题,SIP中传送的会话描述协议(SDP),是描述会话所使用的数据流细节,如:使用哪个IP端口及采用哪种解编码器等,RTP本身才是语音或视频等媒体流的载体,虽不能简单地穿越NAT路由器,但,大部分SIP的用户端可通过STUN的协助,穿越NAT路由器,或使用RTP代理服务器,穿越老式无法识别SIP的NAT路由器。
发明人根据前述即时通信软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的运作原理,发明出一种经由即时通信软件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应用于一网络系统1,所述的网络系统1包括网际网络(internet)2、一网络服务业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ISP)提供的服务器(server)3及至少二个私有网络(private network),在所述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以第一私有网络4及第二私有网络5为例,加以说明,其中所述的第一私有网络4包括至少一个网络地址转译(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以下简称NAT)路由器(router)及至少一个设有网络接口的计算机,所述的第二私有网络5包括至少一个NAT路由器及至少一个网络储存装置(如:网络附加储存、网络磁盘机或装设有网络磁盘机的服务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所述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私有网络4包括一个NAT路由器41、一个设有网络接口的计算机42及一个网络储存装置43,所述的第二私有网络5包括一个NAT路由器51、一个设有网络接口的计算机52及一个网络储存装置53,各所述的计算机42、52及网络储存装置43、53分别经由所属私有网络4、5的NAT路由器41、51,连接至网际网络2,并经网际网络2,与所述的服务器3相连接,所述的方法是在所述的二私有网络4、5的各所述的计算机42、52上安装一即时通信软件421、521(如:MSN、SKYPE...等),且在各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43、53上安装一经过修改的即时通信软件431、531(如:MSN、SKYPE...等)的驱动程序,尤其是,在各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43、53上执行的即时通信软件431、531的驱动程序必须先经过修改,使各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43、53能在完全无需鼠标、键盘、荧幕及GUI接口等进行操控的情形下,自动登入所述的ISP服务器3、自动接收另一方的连接、自动接受文件接收的请求及自动传送指定的文件,且网络储存装置43、53所使用的ISP帐号必须通过所述的计算机52,至所述的ISP服务器3完成注册后,使将注册过的帐号设定于网络储存装置43、53中供日后使用。所述的这些即时通信软件是由Microsoft、Google...等网络软件公司提供免费下载及执行的通讯软件,其上所使用的GUI接口可让不同私有网络4、5的计算机42,能分别使用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421、531的驱动程序,连接上网际网络2,且登入至所述的网络服务业者的服务器3,以执行即时语音/文字的通讯及各种文件的互相传送。如此,当所述的计算机42使用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421,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3时,即能发现已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3的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53,并能使用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421的通信协议(如:H.323、SIP和MGCP),穿透私有网络4、5的NAT路由器41、51中安装的防火墙,经网际网络2,将一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53,使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53能根据所述的控制信息,以文件传送/接收方式,进行文件数据的存取。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的计算机42、52及网络储存装置43、53必需使用其上安装的即时通信软件421、431、521、531的驱动程序,依下列步骤,请参阅图2所示,经网际网络2,与所述的网络服务业者的服务器3连接,且登入至所述的网络服务业者的服务器3,由于,各所述的计算机42、52及网络储存装置43、53执行相同的步骤,故,为方便起见,仅以第一私有网络4中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为例,说明如下:
步骤200:判断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是否被启动;若是,进行步骤201;否则,返回步骤200;
步骤201:执行即时通信软件431的驱动程序,且以预先注册至所述的网络服务业者的服务器3的用户名称,登入至所述的网络服务业者的服务器3中的即时通信软件系统,使得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成为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3的其它用户端计算机可点选通讯的一网络终端装置;当第二私有网络5的第二计算机52使用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521,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3时,即能发现已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3的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若所述的第二计算机52的用户欲使用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进行文件数据的备份/存取,可点选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以在所述的第二计算机52及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间建一即时通信的连接通道,如此,用户即能通过所述的第二计算机52的荧幕、键盘及鼠标等输出/入单元,以消息方式,键入指令字串、文件名称及目录路径等控制信息,并使用其上的即时通信软件521的通信协议,将所述的控制信息包封在一通信协议封包中,穿透所属私有网络的第二NAT路由器51中安装的防火墙,经网际网络2,再穿透第一私有网络4的第一NAT路由器41中安装的防火墙,传送至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以对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进行数据存取;在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指令字串可列举如下,但在实际施作时,并不局限于此,亦可依需要,予以增删:
a)cd:代表用以切换工作目录的指令字串;
b)dir:代表用以显示目前目录的文件名称的指令字串;
c)get:代表用以取得文件的指令字串;
d)put:代表用以存放文件的指令字串;及
e)pwd:代表用以显示目前工作目录路径的指令字串。
步骤202:判断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是否接收到所述的第二计算机52,经网际网络2,传来的所述的通信协议封包;若是,进行步骤203;否则,返回步骤202;
步骤203:读取所述的通信协议封包中的指令字串、文件名称及目录路径等控制信息,且根据所述的指令字串,将所述的第二计算机52欲读取的文件数据,自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的指定目录路径中读出,且以文件传送方式,经由所述的连接通道,传送至所述的第二计算机52,或接收由所述的第二计算机52,以文件传送方式,传来的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的文件数据存放至所述的第一网络储存装置43的指定目录路径中。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提供一种网络储存装置43,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43与一NAT路由器41相连接,至少包括一即时通信软件431的驱动程序,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43能使用所述的驱动程序,连接至网际网络2,且登入至一网络服务业者的服务器3,使得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43成为登入所述的服务器3的其它用户端计算机可点选通讯的一网络终端装置;一储存单元432,所述的储存单元432用以储存文件数据;一输出/入端口433,与所述的NAT路由器41相连接,用以接收网际网络2传来的通信协议封包,或将所述的储存单元432内储存的文件数据,以文件传送方式,传送至网际网络2;一指令字串对照表(lookup table)434,所述的对照表434用以存放指令字串及其对应的控制程序;及一处理单元435,所述的处理单元435分别与所述的储存单元432及输出/入端口433相连接,且在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43被启动时,执行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431的驱动程序,使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43连接至网际网络2,且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3,成为登入所述的服务器3的其它用户端计算机可点选通讯的一网络终端装置,所述的处理单元435在接收到网际网络2传来的通信协议封包后,将读取所述的通信协议封包中的指令字串、文件名称及目录路径等控制信息,且根据所述的指令字串,自所述的对照表434中查找对应的控制程序,并执行对应的控制程序,以将用户端计算机欲读取的文件数据,自所述的储存单元432的指定目录路径中读出,以文件传送方式,经由网际网络2,传送至用户端计算机,或接收由用户端计算机,以文件传送方式,传来的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的文件数据存放至所述的储存单元432的指定目录路径中。
由于,本发明的网络储存装置被启动后,即会自动执行即时通信软件的驱动程序,且以预先注册至ISP服务器的用户名称,登入至ISP服务器的即时通信软件系统,使得网络储存装置成为登入至ISP服务器的其它用户端计算机可点选通讯的一网络终端装置,故当不同私有网络的计算机使用即时通信软件,登入至ISP服务器时,即能发现已注册至ISP服务器的网络储存装置,且可使用网络储存装置,进行文件数据的备份/存取。据上所述可知,使用者在完全无需对不同私有网络的防火墙预先进行任何设定的情形下,即可直接使用计算机上普遍提供的即时通信软件协议,将控制信息包封在即时通讯封包中,穿透所属私有网络的中安装的防火墙,经网际网络,对不同私有网络内位于防火墙后端的网络储存装置进行数据存取,不仅有效免除了对网络储存装置使用环境的设定工作,亦使网络储存装置在安全性未减低的情形下,能跨越私有网络的存取限制,在不同IP地址的私有网络上提供数据存取/备份的服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最佳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术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经由即时通信软件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应用于一网络系统,所述的网络系统包括网际网络、一网络服务业者提供的服务器及至少二个私有网络,其中所述的服务器内设有一即时通信软件系统,第一私有网络包括至少一个网络地址转译路由器及至少一个设有网络接口的计算机,第二私有网络包括至少一个网络地址转译路由器及至少一个网络储存装置,所述的计算机及网络储存装置分别经由所属私有网络的网络地址转译路由器,经网际网络,与所述的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的方法包括:
所述的计算机及网络储存装置分别启动其上安装的一即时通信软件的驱动程序,其中安装在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的即时通信软件的驱动程序,使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能在完全无需鼠标、键盘、荧幕及GUI接口等进行操控的情形下,自动登入所述的服务器、自动接收一文件接收的请求及自动传送指定的文件;
所述的计算机及网络储存装置分别使用所述的驱动程序,连接至网际网络,且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
所述的计算机使用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时,即能发现及点选已登入至所述的服务器的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
所述的计算机使用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的通信协议,将所输入的一控制信息包封至一即时通信封包中,且穿透所属私有网络的网络地址转译路由器中安装的防火墙,经网际网络,将所述的即时通信封包传送至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
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接收到所述的即时通信封包,且读取所述的即时通信封包中携带的所述的控制信息;及
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根据所述的控制信息,以即时传输协议的数据流传输方式,进行文件数据的存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令字串、文件名称及目录路径,所述的指令字串用以对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执行对应的存取动作,所述的文件名称代表对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进行存取的文件名称,所述的目录路径代表所述的文件名称在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中的目录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为一网络附加储存、网络磁盘机或装设有网络磁盘机的服务器。
4.一种网络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至少包括:
一即时通信软件的驱动程序,所述的驱动程序使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能在完全无需鼠标、键盘、荧幕及GUI接口等进行操控的情形下,自动连接至网际网络,且自动登入至网际网络上的一网络服务业者的服务器,使得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成为登入所述的服务器的其它用户端计算机可点选通讯的一网络终端装置;
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文件数据;
一输出/入端口,与一网络地址转译路由器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的网络地址转译路由器,接收网际网络传来的通信协议封包或即时传输协议的数据流,或将所述的储存单元内储存的文件数据,以即时传输协议的数据流传输方式,传送至网际网络;
一指令字串对照表,用以存放指令字串及对应的控制程序;及
一处理单元,所述的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的储存单元及输出/入端口相连接,且在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被启动时,执行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的驱动程序,使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连接至网际网络,所述的处理单元在接收到网际网络传来的一通信协议封包后,将读取所述的通信协议封包中的控制信息,且根据所述的控制信息中的所述的指令字串,自所述的对照表中查找对应的控制程序,并执行对应的控制程序,自所述的储存单元中读出文件数据,以即时传输协议的数据流传输方式,传送至网际网络,或接收由网际网络,以即时传输协议的数据流传输方式,传来的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的文件数据存放至所述的储存单元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信息中还包括文件数据的文件名称及目录路径,所述的文件名称代表对所述的储存单元进行存取的文件名称,所述的目录路径代表所述的文件名称在所述的储存单元中的目录路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通信协议封包是根据所述的即时通信软件的通信协议所产生的封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网络储存装置为一网络附加储存、网络磁盘机或装设有网络磁盘机的服务器。
CN2008100035861A 2008-01-25 2008-01-25 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1494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35861A CN101494623B (zh) 2008-01-25 2008-01-25 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35861A CN101494623B (zh) 2008-01-25 2008-01-25 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4623A CN101494623A (zh) 2009-07-29
CN101494623B true CN101494623B (zh) 2012-05-23

Family

ID=40925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35861A Active CN101494623B (zh) 2008-01-25 2008-01-25 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4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7403B (zh) * 2010-06-25 2012-06-27 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节省usb协议中存封包的存储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664823A (zh) * 2012-04-17 2012-09-12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中数据离线接收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3457858B (zh) * 2012-06-04 2016-11-16 正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网域设备清单交换系统及其方法
US9986014B2 (en) * 2015-03-27 2018-05-29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web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7587A (zh) * 2004-12-09 2006-06-14 尚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网络电话建立通话联机的方法
CN101043557A (zh) * 2006-03-22 2007-09-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自动切换通信信道的方法
CN101047602A (zh) * 2006-03-27 2007-10-03 陈叔赓 计算机网络软件电话与室内电话系统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7587A (zh) * 2004-12-09 2006-06-14 尚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网络电话建立通话联机的方法
CN101043557A (zh) * 2006-03-22 2007-09-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自动切换通信信道的方法
CN101047602A (zh) * 2006-03-27 2007-10-03 陈叔赓 计算机网络软件电话与室内电话系统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4623A (zh) 2009-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7561B1 (en) Firewall for real-time internet applications
AU200520107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oice processing of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US8356344B2 (en) Portable ice proxy and method thereof
US6697377B1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udio data i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US10057411B2 (en) Techniques to access messaging services for branch offices
US200901645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ccessing network storage device from different private networks through instant messenger
US2007021740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raversal 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US20060280165A1 (en) Intelligent negotiator node
Jiang et al. Towards junking the PBX: deploying IP telephony
WO2003030463A1 (fr)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la prestation d'un service vocal ip sur un reseau prive
CN101494623B (zh) 存取不同私有网络内网络储存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US76800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information packets
US8005099B2 (en) Selecting transport addresses to route streams between endpoints
EP1836801B1 (en) Selecting a routing mode for a call session
EP2007090B1 (en) An integration media gateway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method for switching data
CN101465784A (zh) 便携式的ice中继服务器及其方法
US7362748B2 (en)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the personal number service that syncretizes the phone network user and IP network user
EP211597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gnaling associated with a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within a sess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KR100474064B1 (ko) 방화벽 환경에서의 p2p 접속 방법
US7675864B2 (en) Automated packet switch carrier health monitoring process
CN101335739A (zh) 一种h248协议穿越nat设备的实现方法
TW200539671A (en) Gateway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GB2458707A (en) Accessing network storage from private network through instant messenger
FR2930101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cces a un dispositif de memorisation reseau a partir de reseaux prives differents par l'intermediaire d'une messagerie instantane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