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1039A - 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1039A
CN101491039A CNA2007800275093A CN200780027509A CN101491039A CN 101491039 A CN101491039 A CN 101491039A CN A2007800275093 A CNA2007800275093 A CN A2007800275093A CN 200780027509 A CN200780027509 A CN 200780027509A CN 101491039 A CN101491039 A CN 101491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telex network
networ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75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边哲通
神津和志
薮崎正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91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10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42Notifying the called par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22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the taking of data from a data transmission channel without autho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4Route determination for signalling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6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arried appl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25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04M7/123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where the packet-switched network is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ystem-typ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 H04W36/00226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wherein the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comprise IP multimedia system [IMS], e.g.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SRVC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切换U-PLANE,该通信系统中在用户终端(10a)和用户终端(10b)之间进行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该通信系统包含用户终端(10b)发送给用户终端(10a)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例如,主机地址)不同的多个网络域,该通信控制方法包含:对U-PLANE分配用于识别U-PLANE的路由地址的步骤;向用户终端(10b)通知路由地址的步骤;以及用户终端(10b)将路由地址用作目的地信息来发送用户通信信息的步骤。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装置,在该通信系统中,在一个用户终端和另一用户终端之间进行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该通信系统包含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终端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不同的多个网络域(network domain)。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有可使用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等在用户终端间进行用户通信信息(语音等)的通信的通信系统。
另外,还提出了即使用户终端所连接的域在CS(Circuit Swiched)域和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域之间被切换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进行用户通信信息(语音等)的通信的应用(Voice Call Continuity Application;以下称为VCC应用)(例如,3GPP TS23.206 V0.5.1“Voice Call Contimuity between CSand IMS”)。
具体而言,当用户终端所连接的域被切换时,VCC应用切换用于呼叫控制等的控制信息的路径即控制层路径。另一方面,语音等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即用户层路径通过正在进行通信的多个用户终端以端对端(end-to-end)的方式被切换。
例如,当一个用户终端连接到CS域时,另一用户终端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是识别进行转发用户通信信息的承载控制(bearer control)等的MGW(Media Gateway)的信息(例如,MGW的IP地址)。另一方面,当一个用户终端连接到IMS域时,另一用户终端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是识别一个用户终端的信息(例如,一个用户终端的IP地址)。
如上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因网络域而不同。
因此,例如,当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域从CS域切换为IMS域时,需要将IMS域内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识别一个用户终端的信息)通知给另一用户终端。
另一方面,当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域从IMS域切换为CS域时,需要将CS域内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识别MGW的信息)通知给另一用户终端。
在此,例如,当另一用户终端位于国外时,为了将各网络域内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通知给另一用户终端而需要的时间变长。其结果,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网络域的切换时间变长,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有可能中断或切断。
另外,由于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被通知给另一用户终端,因此另一用户终端就会掌握一个用户终端的位置,“LocationPrivacy”受到侵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切换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所述通信系统中在一个用户终端(用户终端10a)与另一用户终端(用户终端10b)之间进行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该通信系统包含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终端的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例如,主机地址)不同的多个网络域,包含:对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分配用于识别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U-PLANE)的路径识别信息(路由地址)的步骤;向所述另一用户终端通知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的步骤;以及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将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用作所述目的地信息来发送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步骤。
根据该特征,将用于识别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的路径识别信息分配给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另一用户终端将路径识别信息作为目的地信息来发送用户通信信息,由此当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网络域被切换的情况下,也无需向另一用户终端通知在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网络域内作为目的地信息而使用的一个用户终端的识别信息。因此,可以缩短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网络域的切换时间,同时可以确保“Location Privacy”。
即,无需向另一用户终端通知一个用户终端的识别信息,另一用户终端不干预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网络域的切换控制,因此可以缩短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网络域的切换时间,同时可以确保“Location Privacy”。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包含:当所述一个用户终端与一个网络域(WLAN域100或者CS域200)连接时,使在所述一个网络域内使用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即一个目的地信息(WLAN用主机地址或者CS用主机地址)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路由地址)相对应的步骤;当从所述另一用户终端接收到将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用作所述目的地信息的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时,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的步骤;以及当判断为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时,将所述目的地信息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变更为所述一个目的地信息,来转发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包含:当所述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所述网络域从所述一个网络域切换为另一网络域(CS域200或者WLAN域100)时,使在所述另一网络域内使用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即另一目的地信息(CS用主机地址或者WLAN用主机地址)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步骤;以及当判断为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时,将所述目的地信息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变更为所述另一目的地信息,来转发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含:接受用于指示切换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的切换指示的步骤。在接受到所述切换指示时,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一种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装置(IASA50),所述通信系统中在一个用户终端(用户终端10a)与另一用户终端(用户终端10b)之间进行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所述通信系统包含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终端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所不同的多个网络域,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U-PLANE)上,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含:识别信息分配部(地址分配部52),对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分配用于识别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的路径识别信息(路由地址);以及通知部(通知部51),向所述另一用户终端通知由所述识别信息分配部所分配的所述路径识别信息。在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时将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用作所述目的地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中的通信控制装置,还包含:存储部(存储部53),当所述一个用户终端与一个网络域(WLAN域100或者CS域200)连接时,将在所述一个网络域内使用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即一个目的地信息(WLAN用主机地址或者CS用主机地址)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路由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判断部(U-PLANE切换部55),当从所述另一用户终端接收到将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用作所述目的地信息的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时,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以及转发部(通信部51),当判断为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时,将所述目的地信息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变更为所述一个目的地信息,来转发所述用户通信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中的通信控制装置,当所述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所述网络域从所述一个网络域切换为另一网络域(CS域200或者WLAN域100)时,所述存储部将在所述另一网络域内使用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即另一目的地信息(CS用主机地址或者WLAN用主机地址)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存储;当判断为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时,所述转发部将所述目的地信息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变更为所述另一目的地信息,来转发所述用户通信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中的通信控制装置,还包含:接受部(通信部51),接受用于指示切换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的切换指示。当接受到所述切换指示时,所述判断部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10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IASA50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存储在存储部53中的信息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其中,应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尺寸的比例等不同于实际的尺寸。
(通信系统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概略图。另外,在图1中,以用户终端10b向用户终端10a发送控制信息、用户通信信息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图1中应注意仅着眼于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结构这一点。
如图1所示,用户终端10a可与WLAN域100或CS域200连接。另外,根据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对在用户终端10a和用户终端10b之间收发控制信息的路径(C-PLANE)进行切换。同样,根据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对在用户终端10a和用户终端10b之间收发用户通信信息(例如,语音信息、数据信息)的路径(U-PLANE)进行切换。
另外,由于用户终端10a以及用户终端10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就将这些总称为用户终端10。另外,关于用户终端10的细节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WLAN域100是由IEEE802.11等标准化了的无线LAN域,包含与用户终端10a进行无线通信的接入点(未图示)等。此外,在WLAN域100内,作为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使用用于识别用户终端10a的识别信息(例如,用户终端10a的IP地址)。
PDG110是当用户终端10a连接到WLAN域100时控制C-PLANE以及U-PLANE的装置(Packet Data Gateway)。具体而言,PDG110控制用户终端10a和VCC40(后述)之间的对话(session)3。另外,PDG110将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10a。
CS域200是电路交换(CS;Circuit Switched)域,包含与用户终端10a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未图示)、管理基站的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未图示)等。另外,在CS域200内,作为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使用用于识别MGW230的识别信息(例如,MGW230的IP地址)。
在此,将在各网络域内使用的目的地信息称为主机地址。另外,在各网络域内使用的目的地信息各不相同,将在WLAN域100内使用的主机地址称为WLAN用主机地址,将在CS域200内使用的主机地址称为CS用主机地址。
MSC/VLR210是同时具有管理RNC(未图示)并进行电路交换的MSC(Mobile Switching Controller)和临时管理用户终端10a的加入者信息、位置信息以及认证信息等的VLR(Visiter Location Register)的装置。
MGCF220是具有当用户终端10a连接到CS域200时控制C-PLANE的功能(Media Gateway Controll Function)的装置。具体而言,MGCF220控制MGCF220和VCC40(后述)之间的对话2。
MGW230是具有切换STM(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e)、ATM(A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e)、IP(Internet Protocol)等通信方式的功能的装置(Media Gateway)。具体而言,MGW230设置在U-Plane上,进行语音信息的Codec方式的转换、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等。
加入者服务器240是管理用户终端10a的加入者信息、位置信息以及认证信息等的服务器(例如,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HSS;Home Subscriberserver)。另外,加入者服务器240是当用户终端10a与用户终端10b开始对话时根据用户终端10a的加入者信息来认证用户终端10a是否正当的服务器(例如,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 server)。
CSCF30是具有对在用户终端10a和用户终端10b之间进行的呼叫控制的状态进行控制的功能(Call State Control Function)的装置。例如,当使用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时,CSCF30作为登录用户终端10a的IP地址(SIP地址)等的SIP服务器而动作。
另外,CSCF30包含当在用户终端10a和用户终端10b之间开始通信时最初接触的P(Proxy)-CSCF、管理对话的开始以及对话的结束的S(Serving)-CSCF、当在用户终端10a和用户终端10b之间开始通信时分配S-CSCF的I(Interrogating)-CSCF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将P-CSCF、S-CSCF以及I-CSCF总称为CSCF30。
VCC40具有当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被切换时对呼叫控制信息等控制信息的路径即C-PLANE进行切换的应用(Voice Call ContinuityApplication)。具体而言,当用户终端10a与CS域200连接时,VCC40在VCC40和用户终端10b之间设定对话1,同时在VCC40和MGCF220之间设定对话2。另一方面,当用户终端10a与WLAN域100连接时,VCC40在VCC40和用户终端10b之间设定对话1,同时在VCC40和用户终端10a之间设定对话3。
这样,VCC40与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无关地在VCC40和用户终端10b之间设定对话1。即,VCC40在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被切换的情况下也不切换用户终端10b侧的对话1,而仅切换用户终端10a侧的对话(对话2或者对话3)。
IASA50是当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被切换时对语音信息、数据信息等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即U-PLANE进行切换的装置(Inter Access SystemAnchor)。即,IASA50在终止从用户终端10b侧接收到的用户通信信息的基础上,向用户终端10a侧发送用户通信信息。
具体而言,当用户终端10a与CS域200连接时,IASA50在终止从用户终端10b侧接收到的用户通信信息的基础上,向MGW230发送用户通信信息。另一方面,当用户终端10a与WLAN域100连接时,IASA50在终止从用户终端10b侧接收到的用户通信信息的基础上,向用户终端10a发送用户通信信息。
在此,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不是在各网络域内使用的主机地址,而是在用户终端10b和IASA50之间识别U-PLANE的路由地址(例如,IASA50的IP地址)。在此,应注意的是,作为路由地址的一例举例的IASA50的IP地址是根据U-PLANE的设定而被动态地分配。
因此,所谓“终止从用户终端10b侧接收到的用户通信信息”意味着接收目的地信息为路由地址的用户通信信息,将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从路由地址改写为主机地址。
另外,当用户终端10a与CS域200连接时,IASA50将路由地址和CS用主机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当用户终端10a与WLAN域100连接时,IASA50将路由地址和WLAN用主机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此外,关于IASA50的细节,将在后面进行叙述(参照图3)。
(用户终端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1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用户终端10具有通信部11、ISIM12以及USIM13。另外,应注意的是,在图2中省略了用户终端10为了进行无线通信应具有的结构的一部分(例如,调制处理部、编码处理部以及基带(base band)处理部)。
通信部11与包含在WLAN域100的接入点或者包含在CS域200的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另外,通信部11通过C-PLANE发送呼叫控制信息等控制信息,通过U-PLANE发送语音信息、数据信息等用户通信信息。
ISIM12是当通过WLAN域100进行通信时进行各种处理的模块(IPMultimedia Services Identity Module)。具体而言,ISIM12管理当通过WLAN域100进行通信时所需要的识别信息(IP地址)等,并使用该识别信息进行各种处理。
USIM13是当通过CS域200进行通信时进行各种处理的模块(Universal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具体而言,USIM13管理当通过CS域200进行通信时所需要的加入者信息等,并使用该加入者信息进行各种处理。
(IASA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IASA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IASA5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3所示,IASA50具有通信部51、地址分配部52、存储部53、控制部54以及U-PLANE切换部55。另外,IASA50设置于在用户终端10a和用户终端10b之间收发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即U-PLANE上。
通信部51接收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此外,如上所述,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是路由地址(例如,IASA50的IP地址)。
接着,通信部51根据U-PLANE切换部55的指示,改写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并转发改写了目的地信息的用户通信信息。
例如,当用户终端10a与WLAN域100连接时,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从路由地址改写成WLAN用主机地址(例如,用户终端10a的IP地址)。另一方面,当用户终端10a与CS域200连接时,用户终端10B向用户终端10a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从路由地址改写成CS用主机地址(例如,MGW230的IP地址)。
通信部51从加入者服务器240接收用于请求分配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内使用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的消息(HAR;Home Agent MIPRequest)。另外,通信部51从CSCF30接收用于请求分配路由地址(例如,IASA50的IP地址)的分配请求(Allocation Request)。
进而,通信部51从CSCF30接收用于指示将经由WLAN域100的U-PLANE切换至经由CS域200的U-PLANE的切换指示、用于指示将经由CS域200的U-PLANE切换至经由WLAN域100的U-PLANE的切换指示。
地址分配部52根据消息(HAR;Home Agent MIP Request),对用户终端10a分配在各网络域内使用的主机地址。
另外,地址分配部52根据分配请求(Allocation Request),对在用户终端10b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分配路由地址(例如,IASA50的IP地址)。
进而,地址分配部52将路由地址和主机地址相对应地存储在存储部53中(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处理)。
具体而言,当用户终端10a与CS域200连接时,地址分配部52分配CS用主机地址(例如,MGW230的IP地址),同时将CS用主机地址和路由地址相对应地存储在存储部53中。
另一方面,当用户终端10a与WLAN域100连接时,地址分配部52分配WLAN用主机地址(例如,用户终端10a的IP地址),同时将WLAN用主机地址和路由地址相对应地存储在存储部53中。
存储部53将终端ID、路由地址、主机地址、服务类别以及连接状态相对应地进行存储。
在“终端ID”栏存储有用于识别用户终端10a的ID(例如,电话号码)。
在“路由地址”栏存储有在用户终端10b和IASA50之间作为目的地信息而使用的路由地址(例如,IASA50的IP地址)。
在“主机地址”栏存储有在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内作为目的地信息而使用的主机地址。此外,如上所述,当用户终端10a与CS域200连接时,主机地址是CS用主机地址(例如,MGW230的IP地址)。另一方面,当用户终端10a与WLAN域100连接时,主机地址是WLAN用主机地址(例如,用户终端10a的IP地址)。
另外,上述路由地址也可以与数据信息的主机地址相同。
在“服务类别”栏存储有表示用户终端10a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的信息。例如,在“服务类别”栏存储有表示用户通信信息为语音信息还是数据信息的信息。
另外,在“服务类别”栏还可以存储有用于识别在用户终端10a与用户终端10b之间进行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等)的协议ID、在用户终端10a与用户终端10b之间开始进行通信时设定的端口号码等。
在“连接状态”栏中,按照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服务类别)存储表示作为用户终端10a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有效的主机地址的信息。例如,当主机地址作为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有效时,在“连接状态”栏存储“○”,当主机地址没有作为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有效化时,在“连接状态”栏存储“×”。
U-PLANE切换部55当从CSCF30接收到切换指示时,参照在存储部53中存储的“服务类别”栏,取得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另外,U-PLANE切换部55根据从存储部53取得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判断是否需要变更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
具体而言,当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为语音信息时,U-PLANE切换部55判断为需要变更目的地信息,当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为数据信息时,判断为不需要变更目的地信息。
接着,U-PLANE切换部55当判断为需要变更目的地信息时,按照切换指示中指示的网络域,更新存储在存储部53中的“连接状态”栏。
具体而言,当由切换指示指示从经由WLAN域100的U-PLANE切换为经由CS域200的U-PLANE时,U-PLANE切换部55将与CS域200对应的“连接状态”栏从“×”更新为“○”。另一方面,当切换指示中指示从经由CS域200的U-PLANE切换为经由WLAN域100的U-PLANE时,U-PLANE切换部55将与WLAN域100对应的“连接状态”栏从“×”更新为“○”。
进而,U-PLANE切换部55当接收到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时,参照存储在存储部53中的“连接状态”栏,向通信部51指示改写向用户终端10a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
具体而言,U-PLANE切换部55从存储部53取得与从用户终端10b接收到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路由地址)对应的主机地址。在此,U-PLANE切换部55根据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服务类别)取得连接状态为“○”的主机地址。另外,U-PLANE切换部55指示通信部51将目的地信息从路由地址改写为主机地址。
另外,如上所述,当用户通信信息为数据信息时,路由地址和主机地址可以相同。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不需要改写目的地信息。
(通信系统的动作)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首先,参照图5对用户终端10a与CS域200连接时的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步骤10中,为了在用户终端10a与用户终端10b之间开始通信,用户终端10a向MSC/VLR210发送连接请求(Set Up)。
在步骤11中,MSC/VLR210向MGCF220/MGW230发送用于请求对用户终端10a分配主机地址的消息(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
在步骤12中,MGCF220/MGW230向MSC/VLR210发送表示接受IAM的消息(ACM;Address Complete Message)。
在步骤13中,MSC/VLR210向用户终端10a发送表示接受连接请求(SetUp)的消息(Alert)。
在步骤14中,MGCF220/MGW230向加入者服务器240发送用于请求认证用户终端10a是否正当的认证请求(AMR;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Mobile-node Request)。
在步骤15中,加入者服务器240在认证用户终端10a正当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终端10a的位置信息、用户终端10a请求的服务类别,选择应对在用户终端10a与用户终端10b之间收发的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U-PLANE)分配的IASA50。另外,加入者服务器240向根据位置信息、服务类别而选择的IASA50发送用于请求分配CS用主机地址的消息(HAR;Home Agent MIPRequest)。
在步骤16中,IASA50对用户终端10a分配CS用主机地址,并且将分配的CS用主机地址与终端ID(例如,用户终端10a的电话号码)一起存储在存储部53中。
在步骤17中,IASA50向加入者服务器240发送包含分配给用户终端10a的CS用主机地址的消息(HAA;Home Agent MIP Answer)。
此外,加入者服务器240将IASA50的IP地址以及用户终端10a的CS用主机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在此,应注意的是,IASA50的IP地址是MGCF220/MGW230为了确定IASA50而使用的地址,不同于路由地址。
在步骤18中,加入者服务器240向MGCF220/MGW230发送包含在步骤15中选择的IASA50的IP地址的消息(AM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Mobile-node Answer)。
在步骤19中,MGCF220/MGW230将用户终端10a的CS用主机地址作为发送源信息,向CSCF30发送用于请求呼叫用户终端10b的消息(Invite)。
在步骤20中,CSCF30将用户终端10a的CS用主机地址作为发送源信息,向IASA50发送用于请求分配路由地址的消息(Allocation Request)。
在步骤21中,IASA50对在用户终端10b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分配路由地址。另外,IASA50将用户终端10a的CS用主机地址和路由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处理)。
在步骤22中,IASA50将路由地址作为发送源信息,向CSCF30发送表示分配了路由地址的消息(Reserved)。
在步骤23中,CSCF30将路由地址作为发送源信息,向用户终端10b发送用于请求呼叫用户终端10b的消息(Invite)。另外,用户终端10b当向用户终端10a发送用户通信信息时,作为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使用路由地址。
在步骤24中,CSCF30向MGCF220/MGW230发送表示正在呼叫用户终端10b的消息(200OK)。
在步骤25中,MGCF220/MGW230向IASA50发送用于请求设定U-PLANE的消息(Path Establish Request),所述U-PLANE为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收发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
在步骤26中,IASA50在设定U-PLANE的基础上,向MGCF220/MGW230发送表示设定了U-PLANE的消息(Path Establish Response),所述U-PLANE为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收发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
在步骤27中,MGCF220/MGW230向MSC/VLR210发送表示设定了U-PLANE的消息(ANM;Answer Message),所述U-PLANE为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收发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
在步骤28中,MSC/VLR210向用户终端10a发送表示设定了U-PLANE的消息(Connect),所述U-PLANE为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用户终端10b)之间收发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
在步骤29中,用户终端10a向MSC/VLR210发送表示设定了U-PLANE的消息(Connect)的接收确认(Connect Ack)。
下面,参照图6对用户终端10a与WLAN域100连接时的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步骤30中,为了在用户终端10a与用户终端10b之间开始通信,用户终端10a执行发送过程1。具体而言,用户终端10a向ARF(未图示)请求根据用户终端10a的位置信息选择用户终端10a应连接的PDG110,并取得用户终端10a应连接的PDG110的IP地址。接着,用户终端10a向PDG110发送用于进行加密处理、认证处理的消息(IKE_SA_INIT_Request、IKE_Auth_Request等)。另外,PDG110向加入者服务器240请求认证用户终端10a是否正当,加入者服务器240认证用户终端10a正当。
此外,在步骤30的处理中,在用户终端10a与PDG110之间形成IPSec隧道。
在步骤31中,PDG110向加入者服务器240发送用于请求认证用户终端10a是否满足在WLAN域100中要求的必要条件的消息(NASREQ(NetworkAccess node Requirement)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Request)。
在步骤32中,加入者服务器240在认证用户终端10a满足在WLAN域100中要求的必要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终端10a的位置信息、用户终端10a请求的服务类别,选择应对在用户终端10a与用户终端10b之间收发的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U-PLANE)分配的IASA50。另外,加入者服务器240向根据位置信息、服务类别而选择的IASA50发送用于请求分配WLAN用主机地址的消息(HAR;Home Agent MIP Request)。
在步骤33中,IASA50对用户终端10a分配WLAN用主机地址,同时将分配的WLAN用主机地址与终端ID(例如,用户终端10a的电话号码)一起存储在存储部53中。
在步骤34中,IASA50向加入者服务器240发送包含分配给用户终端10a的WLAN用主机地址的消息(HAA;Home Agent MIP Answer)。
此外,加入者服务器240将IASA50的IP地址以及用户终端10a的WLAN用主机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在此,应注意的是,IASA50的IP地址是PDG110为了确定IASA50而使用的地址,不同于路由地址。
在步骤35中,加入者服务器240向PDG110发送表示用户终端10a满足在WLAN域100中要求的必要条件的消息(NASREQ(Network Access nodeRequirement)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Answer)。此外,在消息(NQSREQ AA-Answer)中包含用户终端10a的WLAN用主机地址以及IASA50的IP地址。
在步骤36中,PDG110向IASA50发送用于请求设定U-PLANE的消息(Path Establish Request),所述U-PLANE为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收发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
在步骤37中,IASA50向CSCF30发送表示根据网络管理协议而认可U-PLANE的连接的消息(NWMP连接通知),所述U-PLANE为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收发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
在步骤38中,CSCF30向IASA50发送消息(NWMP连接通知)的接收应答(NWMP连接通知应答)。
在步骤39中,IASA50在设定U-PLANE的基础上,向PDG110发送表示设定了U-PLANE的消息(Path Establish Response),所述U-PLANE为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收发用户通信信息的路径。
在步骤40中,PDG110向用户终端10a发送表示认证了用户终端10a正当的消息(IKE Auth Response)。此外,在消息(IKE Auth Response)中包含用户终端10a的WLAN用主机地址。
在步骤41中,用户终端10a执行用于在用户终端10a与用户终端10b之间开始通信的发送过程2。具体而言,用户终端10a进行向CSCF30登录由ISIM12管理的IP地址的处理(Registration)。
在步骤42中,用户终端10a将WLAN用主机地址作为发送源信息,向CSCF30发送用于请求呼叫用户终端10b的消息(INVITE)。
在步骤43中,CSCF30将用户终端10a的WLAN用主机地址作为发送源信息,向IASA50发送用于请求分配路由地址的消息(Allocation Request)。
在步骤44中,IASA50对在用户终端10b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分配路由地址。另外,IASA50将WLAN用主机地址和路由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
在步骤45中,IASA50将路由地址作为发送源信息,向CSCF30发送表示分配了路由地址的消息(Reserved)。
在步骤46中,CSCF30将路由地址作为发送源信息,向用户终端10b发送用于请求呼叫用户终端10b的消息(Invite)。另外,用户终端10b当向用户终端10a发送用户通信信息时,使用路由地址作为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
接着,参照图7以及图8对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从CS域200切换为WLAN域100时的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以及图8中,对于与上述图6相同的处理,标注了相同的步骤编号。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步骤50中,用户终端10a通过CS域200与用户终端10b进行通信。
在步骤30~步骤45中,用户终端10a为了将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从CS域200切换为WLAN域100,执行与WLAN域100连接的过程。
另外,在步骤44中,IASA50虽然已将路由地址与CS用主机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但将路由地址与WLAN用主机地址相对应地进行新存储。
在步骤51中,VCC40进行呼叫控制切换处理。具体而言,VCC40如图1所示地不变更对话1,而将对话2切换为对话3(C-PLANE的切换处理)。
在步骤52中,CSCF30向用户终端10a发送表示切换了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的消息(200OK)。
在步骤53中,CSCF30向IASA50发送用于指示对在WLAN域100内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进行有效化的切换指示。
在此,IASA50参照存储在存储部53中的“服务类别”栏,取得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另外,IASA50根据从存储部53取得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判断是否需要变更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
接着,IASA50当判断为需要变更目的地信息时,更新存储在存储部53中的“连接状态”栏,并将有效化的主机地址从CS用主机地址切换为WLAN用主机地址。
在步骤54中,解除在CS域200中设定的SIP对话(C-PLANE)。
在步骤55中,CSCF30向IASA50发送用于指示解除在CS域200内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的解除指示。
在步骤56中,MGCF220/MGW230向IASA50发送用于请求解除在CS域200内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的消息(Path ReleaseRequest)。
在步骤57中,MGCF220/MGW230向MSC/VLR210发送用于请求解除在CS域200内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的消息(REL)。
在步骤58中,MSC/VLR210向用户终端10a发送表示在CS域200内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被切断的消息(DISC)。
在步骤59中,IASA50向MGCF220/MGW230发送表示解除了在CS域200内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的消息(Path ReleaseResponse)。
这样,用户终端10b即使在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从CS域200切换为WLAN域100的情况下也使用路由地址作为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因此与用户终端10b无关地切换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
最后,参照图9以及图10对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从WLAN域100切换为CS域200时的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图9以及图10中,对于与上述图5相同的处理,标注了相同的步骤编号。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步骤70中,用户终端10a通过WLAN域100与用户终端10b进行通信。
在步骤10a~步骤28中,用户终端10a为了将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从WLAN域100切换为CS域200,执行与CS域200连接的过程。
另外,在步骤10a中,与图5所示的步骤10不同,用户终端10a向MSC/VLR210发送包含用于识别用户终端10a与用户终端10b之间的通信的切换用号码的切换请求(Set Up)。此外,作为切换用号码,可以使用用户终端10a或用户终端10b的终端ID、呼叫控制号码等。
另外,在步骤21中,IASA50虽然已将路由地址与WLAN用主机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但将路由地址与CS用主机地址相对应地进行新存储。
在步骤71中,VCC40进行呼叫控制切换处理。具体而言,VCC40如图1所示地不变更对话1,而将对话3切换为对话2(C-PLANE的切换处理)。
在步骤72中,CSCF30向IASA50发送用于指示对在CS域200内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进行有效化的切换指示。
在此,IASA50参照存储在存储部53中的“服务类别”栏,取得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另外,IASA50根据从存储部53取得的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判断是否需要变更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
接着,IASA50当判断为需要变更目的地信息时,更新存储在存储部53中的“连接状态”栏,并将有效化的主机地址从WLAN用主机地址切换为CS用主机地址。
在步骤73中,解除在WLAN域100中设定的SIP对话(C-PLANE)。
在步骤74中,在用户终端10a与PDG110之间设定的无线连接被切断。
在步骤75中,CSCF30向IASA50发送用于指示解除在WLAN域100内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的解除指示。
在步骤76中,PDG110向IASA50发送用于请求解除在WLAN域100内在用户终端10a与IASA50之间设定的U-PLANE的消息(Path ReleaseRequest)。
在步骤77中,IASA50向PDG110发送表示解除了在WLAN域100中设定的U-PLANE的消息(Path Release Response)。
这样,用户终端10b即使在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从WLAN域100切换为CS域200的情况下,也使用路由地址作为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因此与用户终端10b无关地切换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
另外,在图5~图10中,对认证用户终端10a正当的情况(即认证成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具体而言,当没有认证用户终端10a正当的情况(即,认证失败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向各装置通知认证失败。
(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IASA50,IASA50将用于识别U-PLANE的路由地址分配给U-PLANE,用户终端10b将路由地址作为目的地信息来发送用户通信信息,由此即使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被切换的情况下,也无需向用户终端10b通知在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内作为目的地信息而使用的主机地址。因此,可以缩短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的切换时间,同时可以确保“Location Privacy”。
即,无需向用户终端10b通知用户终端10a的主机地址,用户终端10b不干预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的切换控制,因此可以缩短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的切换时间,同时可以确保“Location Privacy”。
具体而言,IASA50将路由地址与主机地址相对应地进行存储,当接收到作为目的地信息而使用路由地址的用户通信信息时,将目的地信息从路由地址改写为主机地址,向用户终端10a发送用户通信信息。
因此,即使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被切换的情况下,也无需向用户终端10b通知用户终端10a的主机地址,从而可以缩短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的切换时间。
另外,由于无需向用户终端10b通知用户终端10a的主机地址,因此用户终端10b无法根据主机地址来推测用户终端10a的位置等。即,关于用户终端10a的位置等,可以具有隐匿性。
[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应理解的是构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并不限定本发明。根据该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种代替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是用户终端10a所在的区域可以是本地区域(home area),也可以是访问目的地区域。另外,当用户终端10a在访问目的地区域内时,优选包含在访问目的地区域内的装置(例如,vPCRF)分配路由地址,包含在本地区域内的装置(例如,vPCRF)分配主机地址。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了WLAN域100以及CS域200作为网络域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适用于主机地址不同的多个网络域。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特别提及,但是在语音信息的通信和数据信息的通信作为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而同时进行的多路呼叫(multi-call)中,也可以根据服务类别而设置多个IASA50。
在这种情况下,与语音信息的通信对应的IASA50将路由地址改写成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的主机地址,并转发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语音信息)。另一方面,与数据信息对应的IASA50不将路由地址改写成用户终端10a所连接的网络域的主机地址地、转发用户终端10b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数据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是IASA50也可以跨越主机地址不同的3个以上的网络域来进行U-PLANE的切换控制。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IASA50以SIP消息(INVITE)为触发来分配路由地址,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当用户通信信息为数据信息时,IASA50也能够以请求PDP语境激活的消息(PDP Context Activation)为触发来分配路由地址。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路由地址作为SIP消息(INVITE)的发送源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10b,但是并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消息来通知。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缩短用户终端所连接的网络域的切换时间,同时可以确保“Location Privacy”的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装置。

Claims (8)

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切换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所述通信系统中在一个用户终端与另一用户终端之间进行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所述通信系统包含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终端的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不同的多个网络域,所述通信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对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分配用于识别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的路径识别信息的步骤;
向所述另一用户终端通知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的步骤;以及
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将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用作所述目的地信息来发送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当所述一个用户终端与一个网络域连接时,使在所述一个网络域内使用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即一个目的地信息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步骤;
当从所述另一用户终端接收到将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用作所述目的地信息的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时,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的步骤;以及
当判断为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时,将所述目的地信息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变更为所述一个目的地信息,来转发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当所述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所述网络域从所述一个网络域切换为另一网络域时,使在所述另一网络域内使用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即另一目的地信息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步骤;以及
当判断为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时,将所述目的地信息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变更为所述另一目的地信息,来转发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接受用于指示切换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的切换指示的步骤,
在接受到所述切换指示时,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的步骤。
5.一种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装置,所述通信系统中在一个用户终端与另一用户终端之间进行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所述通信系统包含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终端的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不同的多个网络域,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上,该通信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
识别信息分配部,对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分配用于识别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的路径识别信息;以及
通知部,向所述另一用户终端通知由所述识别信息分配部所分配的所述路径识别信息,
在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时将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用作所述目的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存储部,当所述一个用户终端与一个网络域连接时,将在所述一个网络域内使用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即一个目的地信息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存储;
判断部,当从所述另一用户终端接收到将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用作所述目的地信息的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时,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类别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以及
转发部,当判断为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时,将所述目的地信息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变更为所述一个目的地信息,来转发所述用户通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一个用户终端所连接的所述网络域从所述一个网络域切换为另一网络域时,所述存储部将在所述另一网络域内使用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即另一目的地信息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存储,
当判断为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时,所述转发部将所述目的地信息从所述路径识别信息变更为所述另一目的地信息,来转发所述用户通信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接受部,接受用于指示切换所述用户通信信息的通信路径的切换指示,
当接受到所述切换指示时,所述判断部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所述目的地信息。
CNA2007800275093A 2006-07-20 2007-07-20 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14910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98487A JP2008028663A (ja) 2006-07-20 2006-07-20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装置
JP198487/2006 2006-07-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1039A true CN101491039A (zh) 2009-07-22

Family

ID=3895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275093A Pending CN101491039A (zh) 2006-07-20 2007-07-20 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303985A1 (zh)
EP (1) EP2045975A4 (zh)
JP (1) JP2008028663A (zh)
KR (1) KR20090034938A (zh)
CN (1) CN101491039A (zh)
WO (1) WO200801058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487A (zh) * 2010-07-21 2012-02-01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多信任域之间的完整性报告传递方法和系统
CN101754318B (zh) * 2009-12-23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旁路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接入点网络设备
CN111371683A (zh) * 2018-12-25 2020-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路径的判定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6077A (ja) 2008-06-03 2009-12-17 Ne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装置および網間移行制御方法
KR20110038586A (ko) * 2009-10-08 2011-04-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경로 제어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경로 설정 방법
US8738014B2 (en) * 2012-06-15 2014-05-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VCC assignment
JP2012257261A (ja) * 2012-07-13 2012-12-27 Ne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装置および網間移行制御方法
CN103813402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路径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切换处理装置及系统
KR102103198B1 (ko) * 2014-09-22 2020-04-23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음소거 호 검출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7398B1 (en) * 1998-11-13 2005-09-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ing scheme for a multimedia mobile network
JP3924502B2 (ja) * 2002-07-04 2007-06-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通信方法およびモバイル通信システム
KR20060003296A (ko) * 2004-07-05 2006-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망과 무선랜 사이의 핸드 오프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JP4614128B2 (ja) * 2004-12-10 2011-0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配送システム、pan登録装置、pan管理装置及び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JP4022227B2 (ja) * 2005-07-04 2007-1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ノード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318B (zh) * 2009-12-23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旁路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接入点网络设备
CN102340487A (zh) * 2010-07-21 2012-02-01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多信任域之间的完整性报告传递方法和系统
CN102340487B (zh) * 2010-07-21 2014-04-0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多信任域之间的完整性报告传递方法和系统
CN111371683A (zh) * 2018-12-25 2020-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路径的判定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1371683B (zh) * 2018-12-25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路径的判定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US11902143B2 (en) 2018-12-25 2024-0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connection path determin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45975A4 (en) 2010-04-14
EP2045975A1 (en) 2009-04-08
KR20090034938A (ko) 2009-04-08
JP2008028663A (ja) 2008-02-07
WO2008010580A1 (fr) 2008-01-24
US20090303985A1 (en) 200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6032C (zh) 对话承载协商
CN101491039A (zh) 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装置
US7640036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ter-system handover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784925B1 (ko) 패킷-교환 네트워크로부터 회로-교환 네트워크로 통화를핸드오버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EP1920572B1 (en) Multimedia subsystem service control for circuit-switched subsystem calls
KR100594790B1 (ko) 범용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멀티미디어 기능 장치 사이에서통신 정보를 감소시키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A2681337C (en) Hando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37192B1 (en) Exchange and use of globally unique device identifyers for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 switched integration
US10462191B2 (en) Circuit-switched and multimedia subsystem voice continuity with bearer path interruption
US8195158B2 (en) Maintaining IMS registration while disconnected from IP bearer
US7961714B1 (en) Providing packet-based multimedia services via a circuit bearer
US7463882B2 (en) Method for redirecting contacts and setting up redirection
CN101277473B (zh) 改变分组交换域的状态的方法、终端、网络设备
KR20070077419A (ko) IMS 도메인을 통한 실시간 서비스를 포함하는 VoIP단말의 호 요청을 CSI 단말이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9018555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Service Domain
EP2675215A2 (en) Hando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77698A (zh) 关联通信会话
WO20060643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the instant transfer of multimedia files between mobile radio users within the scope of combinational services
KR101453971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와 유선 네트워크의 연동을 위한 장치 및방법
US750636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rer author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060113284A (ko) 이종망간에 음성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아이엠에스 시스템 및그에 따른 호 설정 방법
CN101741822B (zh)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575320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 access network handover
JP2007325191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ッション継続方法
KR100527633B1 (ko)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