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0661A - 用于提供层3控制信道的最佳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提供层3控制信道的最佳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0661A
CN101490661A CNA2007800258276A CN200780025827A CN101490661A CN 101490661 A CN101490661 A CN 101490661A CN A2007800258276 A CNA2007800258276 A CN A2007800258276A CN 200780025827 A CN200780025827 A CN 200780025827A CN 101490661 A CN101490661 A CN 101490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function
identifier
token
control group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58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D·纳德奥
斯图尔特·F·布赖恩特
西蒙·贝尔波
戴维·沃德
乔治·斯沃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co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Cisco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co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Cisco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90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0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5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network layer [OSI layer 3], e.g. X.2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处理以隧道传送协议封装的层3(L3)控制信道的令牌标识符的方法。不是用辅助L3(或层4“L4”)头部封装L3控制信道,而是使用通用的(非层3头部)标识符或者令牌标识符来封装所述控制信道。例如,该令牌标识符可以是不需要复杂的、混淆的或者冗余的IP/UDP路由表查找的简单的比特模式。实际上,该令牌标识符仅仅警告转发实体需要对该分组的数据进行本地处理(例如,该分组包含控制信道数据)。

Description

用于提供层3控制信道的最佳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包括互联网、服务提供商(SP)网络、企业网络、专用网和局域网(LAN)。诸如SP网络和企业网络的网络可以包括设置在外围的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每个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耦合到一个或多个用户边缘(CE)路由器。PE路由器用于为每个用户维护路由和转发上下文。CE路由器可以耦合到与一个或多个用户关联的专用LAN。所述专用LAN也称为核心网。CE站点可以是MAN(城域网)或WAN(广域网)。PE路由器从CE路由器获知本地用户路由(routes)并且使用诸如OSPF或者ISIS的路由分布协议将远程用户路由分布给CE路由器。PE还利用诸如边界网关协议(BGP)的路由协议将用户路由分布给彼此。
在操作中,PE路由器通常维护虚拟路由和转发(VRF)表格(VRF表格)中的VRF信息,所述信息指示如何将流量路由和转发经过共享物理网络以支持与不同用户对应的虚拟专用网(VPN)。类似地,在将帧转发通过网络的过程中使用标签转发信息库(LFIB)。通过可交换标签的装置创建LFIB,并且LFIB包括条目列表,所述条目由入口实体和一个或多个出口子条目(外出标签、外出接口、外出链路级组件等)组成。LFIB的构建是基于通过LSR与路由协议的交互而获得的信息的。对于核心网,入口PE使用BGP功能来确定出口PE。例如,入口PE可以将分组放入两层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栈,作为实现纯IP栈的替代。顶部标签(toplabel)用于将分组经隧道传送到出口PE以完成经由核心网的MPLS转发。一般认为MPLS处于层2(数据链路层)和层3(网络层)的传统定义之间,MPLS常常被称为“层2.5”协议。MPLS设计用于为提供数据报服务模型的基于电路的客户端和分组交换客户端两者提供统一的数据携带服务。在MPLS中,由出口PE使用底部标签(bottom label)来识别出外出转发信息库(FIB)重写邻接(rewrite adjacency)或者VRF表格以用于另一查找。
诸如MPLS、通用路由封装(GRE)、层2隧道传送协议(L2TP)等的隧道传送协议(tunneling protocol)是在一个协议内封装另一个协议的网络协议。通过在一个协议内封装另一个协议,创建了虚拟“隧道”使得内部的消息穿过外部的网络基础结构而透明地传输。通常,例如,内部的有效载荷是经过加密或者加扰的,以预防对内部有效载荷(内部层3头部除外)的检测。例如,协议α(例如,IP)封装在协议β(例如,MPLS)内,使得α对β进行处理,就像β是不透明数据一样。隧道传送可以用于将网络协议传送经过不以其他方式支持它的网络。隧道传送还可以用于提供诸如专用寻址的各种类型的VPN功能性。
各种网络协议用于大型网络中以辅助网络维护和管理。控制信道通常建立在网络中的至少两个转发实体之间,使得网络维护和管理数据可以沿着那些控制信道进行传输。例如,携带IP控制信道数据(例如,如IETFRFC1701中所述的双向转发检测(BFD),如IETF RFC4379中所述的MPLS LSP ping,等等)的网络分组可以用作保活协议(keepaliveprotocol)以周期性地检查核心网中的PE路由器之间的网络连通性。此外,IP控制信道分组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隧道传送协议传播经过一个或多个网络。
发明内容
诸如以上所述的那些传统机制具有各种不足。一个这样的缺点是传统的联网技术提供用于经由传统隧道传送协议的IP控制分组传送的低效的和非最优的装置。更具体而言,通过在传统隧道传送技术中封装IP控制信道分组,分组的层3(L3)头部(有时,和层4“L4”头部)当与隧道传送标签或者隧道传送头部组合时,可能是没有意义的、冗余的或者潜在地是误导的。例如,利用这样的方法和装置的传统联网技术可能对内部的头部地址执行不必要的地址查找,浪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转发功能中的重要处理周期(cycle)。此外,无意义的或者冗余的L3地址头部(例如,IP头部)产生错误路由的潜在可能性,这发生在如下情况下:核心(P)路由器不正确地剥离(strip)隧道封装并且在内部的头部到达出口PE之前处理内部的头部,导致分组被传递到核心网内不正确的目的地(这可能由于核心网和专用网之间的一般重叠的地址方案而发生)。这样的情况例如是:当不是隧道出口的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出人意料地具有和头部中的目的地IP地址相同的IP地址,并且,因此,错误地处理分组有效载荷。此外,允许专用网络装置寻址,或“看见”可能容易受到服务拒绝或者其它类似的安全相关的攻击的服务提供商传送装置,会产生安全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有效地地克服了这样的不足并且提供用于当以隧道传送协议封装L3控制信道封装时对用于L3控制信道的令牌标识符进行处理的机制和技术。在其操作中,不是用辅助L3(或者层4“L4”)头部封装L3控制信道,而是使用通用(非IP头部)标识符或者令牌标识符来封装控制信道。例如,令牌标识符可以是不需要复杂的、混淆的或者冗余的IP/UDP路由表查找的简单的比特模式。实际上,令牌标识符仅仅警告转发实体(例如,使用BFD时的隧道端点)需要对分组的数据进行本地处理(例如,分组包含控制信道数据),并且,顺便提及,防止内部的分组被错误地路由。类似的,令牌标识符可以是专对于特定隧道传送协议(例如,MPLS)的但是不规定与该分组关联的特定IP控制信道(例如,MPLS LSP ping)的短的(非IP)标识符。或者,通用标识符可以专对于特定的L3控制信道(例如,BFD)而同时保持关于隧道传送协议(例如,L2TP)是通用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将通用的BFD隧道传送头部用于全部现有的隧道传送技术,以使得同样的BFD令牌标识符用在GRE、MPLS、L2TP等中。
在一种用于在网络中发送L3控制分组的方法的特定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具有多个转发实体的网络,所述转发实体可操作用于将消息流量经由隧道传送协议从特定转发实体发送到另一转发实体,其中,每个所述转发实体具有IP地址。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处接收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其中,L3控制分组包括用于实现控制信道操作的控制信道数据。在源转发实体处,该方法还包括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L3控制分组,所述令牌标识符指示需要对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还在源转发实体处,该方法包括根据隧道传送协议将目的地址添加到L3控制分组。该方法还包括根据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从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发送到第二转发实体。此外,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转发实体处接收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
其它实施例包括其上具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具有多个转发实体的网络中发送L3控制分组的方法,所述转发实体可操作用于经由隧道传送协议将消息流量从特定的转发实体发送到另一个转发实体,并且每一个转发实体具有L3地址。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这样的指令,其在处理器上可操作用于在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处接收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其中,L3控制分组包括用于实现控制信道操作的控制信道数据。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这样的指令,其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L3控制分组,所述令牌标识符指示需要对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此外,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这样的指令,其在处理器上可操作用于根据隧道传送协议将目的地址添加到L3控制分组。并且,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包括这样的指令,其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根据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从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发送到第二转发实体。此外,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这样的指令,其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在第二转发实体处接收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这样的指令,其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在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
其它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化的装置,配置为处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公开的全部方法操作。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化的装置包括存储系统、处理器、通信接口和连接这些组件的互联机构。所述存储系统用过程进行编码,所述过程当在处理器上执行时(例如,运行时),提供一种在此所说明的用于发送在隧道传送协议封装中的L3控制分组的方法,在所述计算化的装置中和在此所说明的一样进行操作以执行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而在此说明的方法实施例和操作。因此执行或者经过编程而执行在此所说明的以上处理的任何计算化的装置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此公开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布置包括执行以上总结并且在以下详细公开的方法实施例步骤和操作的软件程序。更具体而言,计算机程序产品是一个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编码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逻辑,所述计算机程序逻辑在计算机化的装置中执行时提供相关联的操作,提供一种在此所说明的用于发送隧道传送协议封装中的L3控制分组的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逻辑,当在至少一个带有计算系统的处理器上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指示的操作(例如,方法)。通常以以下形式提供本发明这样的布置:在诸如光介质(例如,CD-ROM)、软盘、硬盘或诸如固件或在一个或多个ROM或RAM或PROM芯片中的微码(microcode)的其它介质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布置或者编码的软件、代码和/或其它数据结构,或者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在一个或多个模块、共享资源库中的可下载的软件镜像(image),等等。软件或固件或其它这样的配置可以安装在计算机化的装置上以使得在所述计算机化的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此说明的技术。在诸如一组数据通信装置或一组其它实体的计算机化的装置集合中运行的软件过程也可以提供本发明的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在若干个数据通信装置上的许多软件过程之间分布,或者所有的过程可以在一小组专用计算机或者在单独一个计算机上运行。
应该理解,本发明所有实施例可以在例如数据通信装置中直接实现为软件程序、软件和硬件、或者实现为硬件和/或单独的电路。在此所说明的本发明的特征,可以在数据通信装置和/或用于这样的装置的软件系统中实施,所述装置例如是由加利福尼亚San Jose的思科系统公司制造的装置。
附图说明
从对附图中所示的用于提供L3控制信道的最优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更详细的说明中,以上所述将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似的标号是指不同视图中的同样的部分。所述图不一定是成比例的,而是将重点放在对该用于提供L3控制信道的最优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的原理的说明上。
图1描述了当以隧道传送协议封装L3控制信道时,执行对L3控制信道的令牌标识符的处理的网络环境的框图。
图2A和2B图示在传统隧道传送协议中使用的L3控制信道分组。
图3A和3B图示具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信道分组,用于当以隧道传送协议封装L3控制信道时,处理用于L3控制信道的标识符。
图4A和4B描述了当以隧道传送协议封装L3控制信道时执行对用于L3控制信道的令牌标识符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图示当以隧道传送协议封装L3控制信道时执行对用于L3控制信道的令牌标识符的处理的计算机系统的示例网络装置体系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示出具有多个转发实体P1、P2……Pn的核心网10的特定实施例,转发实体P1、P2……Pn可操作用于经由隧道传送协议将消息流量从特定转发实体发送到另一转发实体,由此,每个所述转发实体P1、P2……Pn具有网际协议(IP)地址。在图1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中,转发实体P1用作入口提供商边缘路由器而转发实体Pn用作出口提供商边缘路由器。转发实体P2、P3……Pn-1又用作网络10中入口路由器P1和出口路由器Pn之间典型的转发实体,并且,因此,在这两者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标签交换路径(LSP)。入口路由器P1与客户端边缘路由器C1接口以提供核心网10和专用网11之间的连通性。同样地,出口路由器Pn与客户端边缘路由器C2接口以提供核心网10和专用网12之间的连通性。概念上,GRE协议在P1和Pn之间创建虚拟隧道13(通常由转发实体处的VRF表使能)。在该示例实施例中,转发实体P1、P2……Pn使用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传送协议来经由隧道13在提供商边缘路由器(例如,入口和出口路由器)之间路由和传播分组。应当注意:虽然在该示例配置中,GRE用作隧道传送协议,但是在此公开的其它实施例可以使用任何适于经由虚拟隧道在网络中封装并发送数据的隧道传送技术。
现在联系图1参考图2A,示出典型的隧道传送协议分组14,其具有有效载荷部分15、隧道头部部分16和层3头部_1部分17。在该示例中,有效载荷部分15包括L3控制信道部分18(包含诸如BFD数据的L3控制信道数据)和L3/I4头部_2 19。有效载荷部分15通常是由网络10中的入口路由器P1从专用网11中的客户端边缘路由器C1接收的组织信息(organic information)。或者,有效载荷部分可以包含在各种核心网端点(例如,P1和Pn)处生成的网络管理或维护控制数据(例如,BFD)。入口路由器P1在接收到来自客户端边缘路由器C1的有效载荷15时(或者其后不久的某一时刻),将有效载荷15与隧道头部16和L3头部_1 17封装在一起。实质上,L3头部_1 17用作目的地址或者图1中出口路由器Pn的地址以恰当地将分组14路由经过网络10。
图2B描述示例隧道传送协议分组20,其以GRE隧道传送协议封装,用于发送BFD控制消息。BFD分组20包括有效载荷部分21、GRE头部部分22和IP头部_1部分23。有效载荷部分21还包括BFD回波数据部分24、UDP头部部分25和IP头部_2部分26。在该示例中,入口路由器P1经由典型的IP控制信道消息将BFD回波请求发送给出口路由器Pn。BFD回波请求将使得出口路由器Pn将应答消息发回入口路由器P1。并且,IP头部_1 23和IP头部_2 26两者都包括用于入口路由器P1的源IP地址27和用于出口路由器Pn的目的地IP地址28。UDP头部部分25包含端口号,该端口号在由Pn接收到时触发特定的BFD处理。应当注意,尽管在该示例中BFD用作示例性控制协议,但是,在此公开的方法和设备的范围设想对任何类似的控制信道协议(例如,MPLS LSP ping)的执行。
又参考图2B,在BFD分组20的处理中,出口路由器Pn针对IP头部_1 23执行IP地址查找以确定目的地IP地址28是否是自己的地址(例如,Pn的IP地址)并且因此要求进一步的处理。因为IP头部_1部分23与GRE头部部分22耦合,所以,GRE隧道拆封装处理被触发并且出口路由器Pn从BFD分组20剥离GRE头部部分22和IP头部_1部分23,剩下有效载荷部分21。接着,出口路由器Pn处理IP头部226并且执行第二次IP查找操作,并且确定该目的地址是自己的地址(例如,Pn的IP地址)并且要求进一步的处理(例如,处理BFD回波分组24和UDP头部部分25)。因此,为了对L3控制信道分组(例如,本示例中的BFD回波请求)进行本地处理,出口路由器Pn必须针对分组20中的有效载荷21中的IP头部226执行第二次或者递推(recursive)的IP查找操作。这个第二次/递推的IP查找是多余的,这是因为已经从最初的IP查找操作中确定了目的地址标识(例如,Pn的IP地址)。因此,处理控制信道数据的路由查找处理没有必要地做了两次并且使路由器不能以最佳的效率水平运行。
图3A描述了以隧道传送协议封装的L3控制信道分组30的示例实施例。L3控制信道分组30包括有效载荷部分31、通用令牌标识符32、隧道头部部分33和L3头部_1 35。有效载荷部分31还包括用于实现控制信道操作的L3控制信道部分34(例如,MPLS LSP ping)。为了消除对冗余的第二次L3查找(例如,IP查找)的需要,用通用令牌标识符32代替如图2A所示的L3/L4头部_2 19。通用令牌标识符32是非IP(不包含地址数据)、类型-长度-值(TLV)比特模式的,在目的地路由器处的控制信道的解复用中使用通用令牌标识符32。因此,通用令牌标识符32仅仅警告转发实体(例如,隧道端点)需要对分组有效载荷31进行本地处理(例如,该分组包含控制信道数据),而不是(与之前描述的IP头部23的处理类似)执行高代价的基本L3查找。并且,当如图3A那样对通用令牌标识符32与隧道传送头部各自分别地进行维护时,通用令牌标识符32可以指示特定的控制信道协议(例如,BFD)而同时保持关于隧道传送协议(例如,MPLS)是通用的。例如,使用如图3A中所示的配置,同样的通用BFD令牌标识符可以用于路由BFD控制信道分组的任何隧道传送协议。
或者,如图3B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控制信道分组40的隧道头部42可以包括令牌标识符45,使得要确定对有效载荷进行本地处理的需要只须处理隧道头部42。在该实施例中,相比于处理分组30中的通用令牌标识符32和隧道头部33两者,处理单个的隧道头部42需要较少的时钟周期。然而,与分组30的通用令牌标识符32不同的是,令牌头部42是专对于特定的隧道传送协议的,并且不能端接到(port to)其它隧道传送技术。因此,该方法通常扩展隧道传送协议使得必须相应地修改特定的隧道传送头部/标签以顾及另外的令牌头部数据。例如,参考图3B中的配置,假定令牌标识符45是专对于MPLS隧道传送技术的BFD控制信道分组40的。在该示例中,BFD令牌标识符45不能用于将BFD控制信道数据用隧道传送经过L2TP使能的网络,这是因为令牌标识符45是专对于MPLS的。尽管这样,如图3A所示,通用令牌标识符32可以跨用于特定L3控制信道的任何数量的隧道传送协议而进行标准化,这是因为通用令牌标识符32与隧道头部33是分离的(并且因此各自分别进行处理)。不过,在这样的配置(图3A所示)中花费了更多时钟周期,这是因为通用令牌标识符32和隧道头部33是各自分别进行处理的。
联系图1参考图3A,当分组30经由转发实体P2、P3……Pn-1传播经过网络10时,每个转发实体针对L3头部_1 35执行地址查找操作(例如,IP地址查找操作)。在转发实体P2、P3……Pn-1确定L3头部_1 35地址不是转发实体地址之后,分组30被转发/传播到隧道13中的下一跳。因此,每个转发实体针对分组30执行一次且只执行一次地址查找。
类似地,在控制信道分组30被接收到后,出口路由器Pn(或者任何L3控制信道目的路由器)只针对其执行一次地址查找。因为出口路由器Pn(经由针对L3头部_1 35、44的地址查找操作)已经确定了目的地址是出口路由器地址,所以,图3A中的通用令牌标识符32(或图3B中的令牌标识符45)仅仅指示出口路由器需要对分组进行本地处理。因此,同执行地址查找操作(例如,IP查找)相比,在令牌标识符33、45的处理中需要明显更少的时钟周期。
在图4A和图4B中描述了目前公开的方法的流程图。长方形元件在此被标注为“处理块”,并且代表计算机软件指令或者指令组。或者,处理块代表由诸如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功能上等同的电路执行的步骤。流程图没有描述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语法。而是,流程图示出了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制作电路或者生成计算机软件来执行根据本发明所需要的处理而需要的功能信息。应当注意,没有示出许多常规的程序元件,例如循环和变量的初始化和临时变量的使用。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除非在此另外指出,所述的特定的步骤序列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进行更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因此除非另外指出,下述步骤未做排序,即,当可能时,这些步骤可以以任何方便的或者期望的顺序执行。
现在参考图4A和图4B,示出了用于在具有多个转发实体的网络中发送IP控制分组的方法150,所述转发实体可操作用于经由隧道传送协议将消息流量从特定转发实体发送到另一转发实体,其中每个所述转发实体具有网际协议(IP)地址。该方法以处理块200开始,其公开在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处接收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其中,L3控制分组包括用于实现控制信道操作的控制信道数据。然后,处理块201陈述(state)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L3控制分组,令牌标识符指示需要对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处理块202描述添加专对于特定L3控制信道协议的令牌标识符(例如,专对于BFD控制信道协议的令牌标识符)。
此外,处理块203陈述根据隧道传送协议将目的地址添加到L3控制分组。通常,根据隧道传送协议将目的地址以及隧道传送头部,或者标签添加到L3控制分组以将该分组路由经过该网络。例如,将GRE头部和目的IP地址(常常还有源IP地址)添加到使用GRE隧道传送协议经隧道传送经过网络的IP控制信道分组。
该方法继续到处理块204,其公开:根据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从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发送到第二转发实体。
处理205陈述在第二转发实体处接收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然后,处理块206公开在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
处理块207陈述识别L3控制分组中的目的地址。处理块208陈述执行地址查找操作以确定第二转发实体地址是否和目的地址一样。
该方法继续到处理块209,其公开:在确定第二转发实体地址是目的地址之后,处理令牌标识符以确定是否需要L3控制分组的本地处理。然后,处理块210陈述:响应于令牌标识符的处理,处理L3控制分组的控制信道数据。
处理块211陈述:在确定第二转发实体地址不是目的地址之后,根据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令牌标识符的L3控制分组发送到另一转发实体。
图5示出配置为主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装置340的示例体系结构。网络装置34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化的系统,例如个人计算机、工作站、便携式计算装置、主机(mainframe)、服务器等。在该示例中,该系统包括耦合存储系统312、处理器311、通信接口314和I/O接口315的互联机构311。通信接口314和I/O接口315允许计算机系统340与外部装置或系统进行通信。
存储系统312可以是以应用程序355-A编码的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应用程序355-A代表软件代码,所述软件代码例如是如上所述为代理(agent)355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功能性的(例如,存储在存储器或者诸如盘的另一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据和/或逻辑指令。处理器313可以经由互联机构311访问存储系统312以发起(launch)、运行、执行、解析或者以其他方式执行主机的应用程序355-A的逻辑指令,以产生相应的代理过程355-B。换而言之,代理过程355-B代表代理应用程序355-A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在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313之内或之上进行执行。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应用程序(即,未运行或未执行的逻辑指令和/或数据),应用程序编码在诸如是软盘、硬盘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在光介质中,或者在诸如固件、只读存储器(ROM)的存储类系统中,或者像在本示例中一样,编码为在存储系统312中(例如,在随机存储器或者RAM中)的可执行代码。还可以理解,本发明其它实施例可以提供在处理器313中作为所述过程进行操作的应用程序。尽管在本示例中未示出,但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该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其它处理和/或软件和硬件组件,例如操作系统,为了便于本发明的说明已经在本说明中省略了。
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现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可以使用合并了这些概念的其它实施例。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而包括的该软件可以在包括计算机可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实施。例如,这样的计算机可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装置,例如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段的硬件驱动装置、CD-ROM、DVD-ROM或者计算机磁盘。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包括将程序代码段作为数字信号或者模拟信号而进行携带的光的、有线的或无线的通信链路。因此,认为本发明不应当受限于所述实施例而应当仅受限于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用于在具有多个转发实体的网络中发送L3控制分组的方法,所述转发实体可操作用于经由隧道传送协议将消息流量从特定转发实体发送到另一个转发实体,每个所述转发实体具有层3(L3)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处接收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其中所述L3控制分组包括用于实现控制信道操作的控制信道数据;
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所述令牌标识符指示需要对所述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
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目的地址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
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从所述网络中的所述源转发实体发送到第二转发实体;
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接收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
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的过程包括:
识别所述L3控制分组中的所述目的地址;和
执行地址查找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地址是否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地址是所述目的地址之后,处理所述令牌标识符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和
响应于对所述令牌标识符的处理,处理所述L3控制分组的所述控制信道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确定第二转发实体地址不是所述目的地址之后,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发送到另一转发实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所述IP控制分组的过程包括:
添加专对于特定L3控制信道协议的令牌标识符。
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具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用于提供在网络中发送层3(L3)控制分组的方法,所述网络具有多个转发实体,所述转发实体可操作用于经由隧道传送协议将消息流量从特定转发实体发送到另一转发实体,每个所述转发实体具有L3地址,所述介质包括: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在所述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处接收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的指令,其中,所述L3控制分组包括用于实现控制信道操作的控制信道数据;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的指令,所述令牌标识符指示需要对所述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目的地址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的指令;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从所述网络中的所述源转发实体发送到第二转发实体的指令;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接收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的指令;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的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的指令包括: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识别所述L3控制分组中的所述目的地址的指令;和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执行地址查找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二转发实体是否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的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地址是所述目的地址之后,处理所述令牌标识符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的指令;和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响应于对所述令牌标识符的处理,处理所述L3控制分组的所述控制信道数据的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地址不是所述目的地址之后,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发送到另一转发实体的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的指令包括:
可在处理器上操作用于添加专对于特定的L3控制信道协议的令牌标识符的指令。
11.一种网络装置,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通信接口;
耦合所述存储器、处理器和所述通信接口的互联机构;并且
其中,所述存储器编码有识别管理器应用程序,所述识别管理器应用程序当在所述处理器上执行时,提供识别管理器过程,所述识别管理器过程用于处理具有多个转发实体的网络中的信息,所述转发实体可操作用于经由隧道传送协议将消息流量从特定转发实体发送到另一转发实体,每个所述转发实体具有层3(L3)地址,所述识别管理器过程使得所述网络装置能够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处接收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其中,所述L3控制分组包括用于实现控制信道操作的控制信道数据;
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所述令牌标识符指示需要对所述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
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目的地址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
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从所述网络中的所述源转发实体发送到第二转发实体;
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接收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
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的操作包括:
识别所述L3控制分组中的所述目的地址;和
执行地址查找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地址是否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网络装置,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地址是所述目的地址之后,处理所述令牌标识符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和
响应于对所述令牌标识符的处理,处理所述L3控制分组的所述控制信道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装置,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地址不是所述目的地址之后,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发送到另一个转发实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的操作包括:
添加专对于特定的L3控制信道协议的令牌标识符。
16.一种网络装置,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通信接口;
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通信接口的互联机构;并且
其中,所述存储器编码有识别管理器应用程序,所述识别管理器应用程序当在处理器上执行时,提供识别管理器过程,所述识别管理器过程用于处理可操作用于经由隧道传送协议发送消息流量的网络中的信息,所述识别管理器过程使得所述网络装置能够执行以下操作:
在具有层3(L3)地址的在所述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处接收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其中,所述L3控制分组包括用于实现控制信道操作的控制信道数据;
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所述令牌标识符指示需要对所述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
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目的地址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
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从在所述网络中的所述源转发实体发送到第二转发实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在具有层3(L3)地址的在所述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处接收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的过程包括:
接收来自路由器的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在具有层3(L3)地址的在所述网络中的源转发实体处接收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的过程包括:
接收来自本地过程的对L3控制分组的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将令牌标识符添加到所述L3控制分组的过程包括:
添加专对于特定的L3控制信道协议的令牌标识符。
20.一种网络装置,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通信接口;
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通信接口的互联机构;并且
其中,所述存储器编码有识别管理器应用程序,所述识别管理器应用程序当在处理器上执行时,提供识别管理器过程,所述识别管理器过程用于处理可操作用于经由隧道传送协议发送消息流量的网络中的信息,所述识别管理器过程使得所述网络装置能够执行以下操作:
在具有层3(L3)地址的在所述网络中的转发实体处接收L3控制分组,所述L3控制分组包括:
i)目的地址;
ii)用于实现控制信道操作的控制信道数据;和
iii)指示需要对所述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的令牌标识符;和
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处处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的过程包括:
识别所述L3控制分组中的所述目的地址;和
执行地址查找操作以确定所述转发实体地址是否和所述目的地址相同。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装置,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转发实体地址是所述目的地址之后,处理所述令牌标识符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L3控制分组进行本地处理;和
响应于对所述令牌标识符的处理,处理所述L3控制分组的所述控制信道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装置,包括:
在确定所述转发实体地址不是所述目的地址之后,根据所述隧道传送协议将带有所述令牌标识符的所述L3控制分组发送到另一个转发实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令牌标识符是专对于特定的L3控制信道协议的。
CNA2007800258276A 2006-07-07 2007-06-28 用于提供层3控制信道的最佳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14906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82,920 2006-07-07
US11/482,920 US20080008168A1 (en) 2006-07-07 2006-07-07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ptimal identification and processing of layer 3 control channe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0661A true CN101490661A (zh) 2009-07-22

Family

ID=3891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258276A Pending CN101490661A (zh) 2006-07-07 2007-06-28 用于提供层3控制信道的最佳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08168A1 (zh)
EP (1) EP2038757A4 (zh)
CN (1) CN101490661A (zh)
WO (1) WO200800819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8533A1 (en) * 2019-02-22 2020-08-27 Zte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using extended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control packe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8968B2 (en) * 2006-10-16 2012-07-10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neighboring nodes
US7986623B2 (en) * 2006-10-16 2011-07-26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jecting a request to alter a connection
US7688834B2 (en) * 2006-10-16 2010-03-30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pport for multiple control channels
US7889640B2 (en) * 2006-10-16 2011-02-15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rotected connections
US8565248B2 (en) * 2008-06-26 2013-10-22 Cisco Technology, Inc. Pure control-plane approach for on-path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operations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CN103023773B (zh) * 2011-09-23 2015-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拓扑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769011B2 (en) * 2015-01-16 2017-09-19 Alcatel Lucent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over network virtualization using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US10038572B1 (en) * 2015-09-11 2018-07-3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grammable tunnel creation for hardware-based packet processing
US10432754B2 (en) 2015-09-16 2019-10-01 Profire Energy, Inc Safety networking protocol and method
US10514683B2 (en) 2015-09-16 2019-12-24 Profire Energy, Inc. Distributed networking system and method to implement a safety state environment
US11223932B2 (en) * 2017-01-31 2022-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Vehicle-to-everything feedback channel design
EP3432536B1 (en) * 2017-07-18 2020-11-18 Deutsche Telekom AG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data via a first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a seco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a cryptographic token
US11115319B2 (en) * 2019-07-23 2021-09-0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Using BFD packets in a network tunnel environment
JP2023011071A (ja) * 2021-07-11 2023-01-23 株式会社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 プラン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ラン処理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1628A (en) * 1997-07-03 2000-11-21 3Com Corporation Network access methods, including direct wireless to internet access
US6779051B1 (en) * 1999-07-30 2004-08-17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an end point of a GRE tunnel
US8150951B2 (en) * 2002-07-10 2012-04-0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loadbalancing environment
US6993039B2 (en) * 2002-07-22 2006-01-31 Utstar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E heartbeats
CN1183726C (zh) * 2002-08-05 2005-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私有网络网关的组网方法
EP1401168A1 (en) * 2002-09-20 2004-03-24 Alcatel A method to transport an internet packet and related network elements
US7701963B2 (en) * 2002-10-15 2010-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use of micro-tunne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756998B2 (en) * 2004-02-11 2010-07-13 Alcatel Lucent Managing L3 VPN virtual routing tables
CN100389571C (zh) * 2005-03-25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混合网络中端到端节点间链路故障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8533A1 (en) * 2019-02-22 2020-08-27 Zte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using extended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control pack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38757A4 (en) 2014-08-06
WO2008008196A2 (en) 2008-01-17
WO2008008196A3 (en) 2008-03-27
US20080008168A1 (en) 2008-01-10
EP2038757A2 (en)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0661A (zh) 用于提供层3控制信道的最佳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JP4598462B2 (ja) L2−vpn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プロバイダ網、及びエッジルータ
CN101120552B (zh) 利用服务标签的mpls的环路防止方法以及网络节点
CN101636661B (zh) 用于为冗余站点提供更快收敛的方法和设备
US7035226B2 (en) Path setup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US7242665B2 (en) Network device virtual interface
CN102301663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0583811C (zh) 虚拟网络设备
CN100484097C (zh) 包交换网络中判断伪线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服务设备
US8203965B1 (en) Layered approach for representing and analyz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ervices
CN106487675A (zh) 用于evpn中具有链路故障时的bum流量的出口保护
CN107040443A (zh) 多宿主拓扑的evpn网络的快速收敛
CN106878048A (zh) 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28921B (zh) 一种报文的处理方法、报文转发装置以及报文处理装置
CN112262549A (zh) 用于sdn控制器集群的稳健的节点故障检测机制
CN103684953A (zh) 避免多连接到vpls传输网的以太网环路中流量损失方法、装置
CN111740907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EP3641240B1 (en) Node protection for bum traffic for multi-homed node failure
CN106789638A (zh) 一种处理路由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3746881A (zh) Evi网络中的邻居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431827A (zh) 使用位置标识符分离协议来实现分布式网关架构以用于3gpp移动性
JP5913732B2 (ja) パケット交換網における擬似回線グループ
JP5913733B2 (ja) パケット交換網における擬似回線拡張グループメッセージング
WO2011144139A1 (zh) 检测自治系统内ip地址冲突的方法及设备
CN102857401A (zh) 一种进行激活vlan协商的方法和边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