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填控水筛管及其布设方法,通过控水筛管和环空充填有机的结合,有效阻止或大大减缓油气井出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充填控水筛管,包括基管,所述基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滤套,所述过滤套内表面和基管外表面之间形成使流体沿轴向流动的导流层,位于导流层内的基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量控制装置,所述基管上还设置有在充填固体颗粒时开启、在充填固体颗粒后关闭的充填阀门,具有大流量通过能力的充填阀门连通所述导流层和基管内部。
所述基管通过端环与所述过滤套连接,所述充填阀门设置在所述端环上。
所述充填阀门为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或柱塞型充填阀门。
所述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包括压盖、撑杆和弹性元件,所述导流层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基管上开设有充填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压盖的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撑杆的一端压设在所述压盖的另一侧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基管的内表面上。
所述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包括压盖、拉线和断线,所述导流层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基管上开设有充填孔,所述断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压盖的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拉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压盖的另一侧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基管的内表面上。
所述柱塞型充填阀门包括柱塞、拉线和卡子,所述基管上开设有充填孔,所述导流层内开设有与所述充填孔连通且能被所述柱塞堵塞的通道,所述卡子固定在通道内并卡住柱塞,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柱塞上,另一端穿过通道和充填孔呈绷紧状固定在基管的内表面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充填控水筛管的布设方法,包括:
将设置有充填阀门和流量控制装置的可充填控水筛管布设在油气井的生产位置,所述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在可充填控水筛管和井壁之间充填固体颗粒,形成孔隙介质环;
关闭可充填控水筛管上的充填阀门,使生产时的油或水通过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进入可充填控水筛管的基管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充填控水筛管及其布设方法,与现有技术单一采用控水筛管解决出水问题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控水筛管一方面通过控水筛管的控水作用控制出水量,另一方面通过环空充填避免了水在控水筛管外的窜流,充填后,控水筛管与井壁之间形成孔隙介质环,孔隙介质环在控水筛管外起到轴向隔离作用,油、水在轴向渗流时,流动阻力增大,根据渗流达西定律,流动阻力与流动路程成正比,于是在局部见水的情况下,水将难以通过控水筛管外的孔隙介质环从一区段进入另一区段的控水筛管。本发明可充填控水筛管采用充填阀门结构,在向环空充填固体颗粒时,本发明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充填时大流量的砂浆滤液从充填阀门进入控水筛管,使环空充填得以顺利完成,在充填固体颗粒完毕后,将充填阀门关闭,生产时的油、气、水只能通过流量控制装置进入控水筛管的的基管内,使油气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本发明结构简捷,施工工艺简单,可广泛应用于油气田生产和注入井,特别是用在水平井的生产中,有效延缓或降低油气井大量出水问题,一方面使油气井日产量提高,另一方面节省了人力和财力,减少了环境污染。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充填控水筛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撑杆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柱塞型充填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柱塞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可充填控水筛管的布设方法的流程图;
图10a、图10b为本发明采用腐蚀方法实现充填阀门关闭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可充填控水筛管串; 2-水平井; 3-封隔器;
4-孔隙介质环; 10-基管; 11-过滤套;
12-流量控制装置; 13-导流层; 14-盲段;
15-端环; 30-充填阀门; 50-插件;
60-酸液; 31-压盖; 32-撑杆;
32a-撑杆环; 33-弹簧; 34-凹槽;
35-充填孔; 35a-充填孔密封座 36-定位装置;
37-密封圈; 38-拉线; 39-断线;
301-柱塞; 302-拉线; 303-卡子;
304-充填孔; 305-通道; 30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可充填控水筛管的结构示意图,仅以水平井为例子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数个可充填控水筛管依次连接形成可充填控水筛管串1并设置在水平井2内,井口部位由封隔器3固定在井壁上,水平井2和可充填控水筛管串1之间充填由固体颗粒形成的孔隙介质环4。每个可充填控水筛管的主体结构包括基管10,基管10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过滤套11,过滤套11的内表面和基管1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使流体沿轴向流动的导流层13,导流层13内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量控制装置12,流量控制装置12可以是节流型流量控制装置或开关型流量控制装置,通过节流作用或开关控制进入基管10内的水量,基管10上过滤套11之间为只有基管的盲段14。导流层13内还设置有充填阀门30,使充填阀门30和流量控制装置12均设置在导流层13内形成并联结构,充填阀门30用于在充填固体颗粒时开启,使充填时大流量的砂浆滤液从充填阀门30进入基管10内,通过基管10排到地面,充填阀门30还用于在充填固体颗粒完毕后关闭,使生产中的油或水通过基管10上的流量控制装置12进入基管10。
与现有技术单一采用控水筛管解决出水问题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施例可充填控水筛管将控水筛管和环空充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通过控水筛管的控水作用控制出水量,另一方面通过环空充填避免了水在控水筛管外的窜流(对地层出砂严重的井除外),充填后,控水筛管与井壁之间形成孔隙介质环,孔隙介质环在控水筛管外起到轴向隔离的作用,油、水在其中渗流时,流动阻力增大,根据渗流达西定律,流动阻力与流动路程成正比,于是在局部见水的情况下,水将难以通过控水筛管外的孔隙介质环从其他区段进入控水筛管。而在向环空充填固体颗粒时,本实施例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充填时大流量的砂浆滤液从充填阀门进入控水筛管,使环空充填得以顺利完成,在充填固体颗粒完毕后,将充填阀门关闭,生产时的油或水只能通过流量控制装置进入控水筛管,降低油气井出水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充填阀门可以有多种实现结构,本发明优选采用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和柱塞型充填阀门。
图2为本发明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基管10通过端环15与过滤套11连接,并在过滤套11的内表面和基管1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使流体沿轴向流动的导流层13,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设置在导流层13内的端环15上,导流层13内还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量控制装置12,流量控制装置12可以是节流型流量控制装置或开关型流量控制装置,使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和流量控制装置均设置在导流层13内形成并联结构。如图2所示,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包括压盖31、撑杆32和弹簧33,端环15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34,基管10上开设有充填孔35,弹簧33设置在凹槽34内,一端固定在凹槽34的内表面上,另一端与压盖31的上表面连接,撑杆32由脆性材料制造,一端顶设在压盖31的下表面上,另一端穿过充填孔35固定在基管10的内表面上。具体地,充填孔35朝向压盖31的一侧设置有凹台状的充填孔密封座35a,充填孔密封座35a用于与压盖31配合,充填孔35靠近基管内表面的一例设置有定位装置36,定位装置36用于限定撑杆32的运动方向;压盖31的外缘套设有密封圈37,在压盖与充填孔密封座配合时加强压盖31与充填孔密封座35a之间的密封。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7可以采用O形橡胶圈,弹簧33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元件,如弹性块等,充填孔密封座35a的上沿可以设置成便于压盖进入的倒角结构。
当准备使用本实施例可充填控水筛管时,将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设置成图2所示状态,撑杆32的一端顶设在基管10内的对侧表面上,另一端穿过充填孔35顶住压盖31,使压盖31将弹簧33压缩在端环15的凹槽34内,此时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将可充填控水筛管放入井内后,在井壁和可充填控水筛管之间的环空内充填固体颗粒,砂浆中的砂浆滤液通过导流层13内的充填通道A和开启状态的充填阀门进入基管10内,并被抽到地面,形成充填环空的由固体颗粒形成的孔隙介质环。充填完毕后,关闭可充填控水筛管上的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图3为本发明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将插件50放入可充填控水筛管内,通过插件50移动依次关闭可充填控水筛管上的充填阀门,移动中的插件50依次撞击撑杆32,由于撑杆32为脆性材料,在撞击中被撞碎,压盖31失去支撑,被弹簧33推向充填孔35,并压设在充填孔35的充填孔密封座上,将充填孔35堵塞,此时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生产时的水和油通过导流层13内的控水通道B和流量控制装置12进入基管10内,使油气生产得以正常进行。此外,关闭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也可以采用腐蚀方法,通过向基管内倾注腐蚀液,腐蚀液将撑杆腐蚀断裂,也可实现消除压盖的支撑,最终将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关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装置可以采用环套结构,外环套设在充填孔内,内环套设在撑杆外,外环和内环通过连杆连接,使外环和内环之间形成液体流道,实现撑杆的定位和导向;压盖的侧面可以设置成弧形,可以避免压盖向下运动中卡死;位于基管内撑杆的一端可以直接支撑在基管内的侧壁上,也可以通过中间件固定在基管内的侧壁上。图4为本发明撑杆环的结构示意图,基管1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撑杆环32a,撑杆32的一端支撑在撑杆环32a上,撑杆32的另一端穿过充填孔35顶住压盖31,使压盖31将弹簧33压缩在端环15的凹槽34内,保持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实际上,通过中间件支撑撑杆可以有多种实现结构,只要通过撞击或腐蚀消除撑杆的支撑状态即可。本实施例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的结构简捷,工艺简单。
图5为本发明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基管10通过端环15与过滤套11连接,并在过滤套11的内表面和基管1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使流体沿轴向流动的导流层13,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设置在导流层13内的端环15上,导流层13内还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量控制装置12,流量控制装置12可以是节流型流量控制装置或开关型流量控制装置,使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和流量控制装置均设置在导流层13内形成并联结构。如图5所示,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包括压盖31、拉线38和断线39,端环15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34,基管10上开设有充填孔35,断线39的一端固定在凹槽34的内表面上,另一端与压盖31的上表面连接,拉线38的一端固定在压盖31的下表面上,另一端穿过充填孔35,呈绷紧状固定在基管10的内表面上。具体地,充填孔35朝向压盖31的一侧设置有凹台状的充填孔密封座35a,充填孔密封座35a用于与压盖31配合,充填孔35靠近基管内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36,定位装置36用于限定拉线38的运动方向,压盖31的外缘套设有密封圈37,加强压盖31与充填孔密封座35a之间的密封。拉线38的拉断力大于断线39的拉断力,例如,当拉线38的拉断力为15Kg时,断线39的拉断力可以设置成5Kg。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7可以采用O形橡胶圈,充填孔密封座35a的上沿可以设置成便于压盖进入的倒角结构,为了提高断线拉断后压盖向充填孔运动的速度和可靠性,压盖与凹槽之间也可以设置弹簧。
当准备使用本实施例可充填控水筛管时,将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设置成图5所示状态,拉线38的一端固定在基管10内的对侧表面上,另一端穿过充填孔35拉住压盖31,使压盖31在拉线38和断线39的拉力下平衡,并位于端环15的凹槽34内,此时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将可充填控水筛管放入井内后,在井壁和可充填控水筛管之间的环空内充填固体颗粒,砂浆中的砂浆滤液通过导流层13内的充填通道A和开启状态的充填阀门进入基管10内,并被抽到地面,形成充填环空的由固体颗粒形成的孔隙介质环。充填完毕后,关闭可充填控水筛管上的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图6为本发明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将插件50放入可充填控水筛管内,通过插件50移动依次关闭可充填控水筛管上的充填阀门,移动中的插件50依次撞击拉线38,将拉线38撞弯,拉线38拉动压盖31向下运动,最终将断线39拉断,拉线38将压盖31拉向充填孔35,并压设在充填孔35的充填孔密封座上上,将充填孔35堵塞,插件50继续移动,最终将拉线撞断,对下一个充填阀门进行关闭操作。此时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生产时的水和油通过导流层13内的控水通道B和流量控制装置12进入基管10内,使油气生产得以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位于基管内拉线的一端可以直接固定在基管内的侧壁上,也可以通过中间件固定在基管内的侧壁上,只要通过插件撞击使断线被拉断即可。
图7为本发明柱塞型充填阀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基管10通过端环15与过滤套11连接,并在过滤套11的内表面和基管1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使流体沿轴向流动的导流层13,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设置在导流层13内的端环15上,导流层13内还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量控制装置12,流量控制装置12可以是节流型流量控制装置或开关型流量控制装置,使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和流量控制装置均设置在导流层13内形成并联结构。如图7所示,柱塞型充填阀门包括柱塞301、拉线302和卡子303,基管10上开设有充填孔304,导流层13内的端环15上开设有与充填孔304连通且能被柱塞301堵塞的通道305,卡子303固定在通道305的内表面上,用于卡住柱塞301,拉线302的一端固定在柱塞301上,另一端穿过通道305和充填孔304,呈绷紧状固定在基管10的内表面上。具体地,通道305包括直线段和斜向段,直线段朝向柱塞301的一侧,用于与柱塞301配合,斜向段开设在基管10表面上。进一步地,柱塞还套设有密封圈306。
当准备使用本实施例可充填控水筛管时,将柱塞型充填阀门设置成图7所示状态,拉线302的一端固定在基管10内的对侧表面上,另一端穿过充填孔304和通道305拉住柱塞301,柱塞301由于卡子303固定,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柱塞型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将可充填控水筛管放入井内后,在井壁和可充填控水筛管之间的环空内充填固体颗粒,砂浆中的砂浆滤液通过导流层13内的充填通道A和开启状态的充填阀门进入基管10内,并被抽到地面,形成充填环空的由固体颗粒形成的孔隙介质环。充填完毕后,关闭可充填控水筛管上的柱塞型充填阀门。图8为本发明柱塞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将插件50放入可充填控水筛管内,通过插件50移动依次关闭可充填控水筛管上的充填阀门,移动中的插件50依次撞击拉线302,将拉线302撞弯,拉线302拉动柱塞301向前运动,冲破卡子303的阻挡,并被拉线302拉入通道305中,将通道305堵塞,插件50继续移动,最终将拉线撞断,对下一个充填阀门进行关闭操作。此时柱塞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生产时的水和油通过导流层13内的控水通道B和流量控制装置12进入基管10内,使油气生产得以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位于基管内拉线的一端可以直接固定在基管内的侧壁上,也可以通过中间件固定在基管内的侧壁上,只要通过插件撞击使拉线将柱塞拉入通道中即可。
图9为本发明可充填控水筛管的布设方法的流程图,具体为:
步骤11、将设置有充填阀门和流量控制装置的可充填控水筛管布设在油气井的生产位置,所述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步骤12、在可充填控水筛管和井壁之间充填固体颗粒,形成孔隙介质环;
步骤13、关闭可充填控水筛管上的充填阀门,使生产时的油或水通过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进入可充填控水筛管的基管内。
与现有技术单一采用控水筛管解决出水问题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施例可充填控水筛管的布设方法将控水筛管和环空充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通过控水筛管的控水作用控制出水量,另一方面通过环空充填避免了水在控水筛管外的窜流(对地层出砂严重的井除外),充填后,控水筛管与井壁之间形成孔隙介质环,孔隙介质环在控水筛管外起到轴向隔离的作用,油、水在其中渗流时,流动阻力增大,根据渗流达西定律,流动阻力与流动路程成正比,于是在局部见水的情况下,水将难以通过控水筛管外的孔隙介质环从其他区段进入控水筛管。而在向环空充填固体颗粒时,本实施例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充填时大流量的砂浆滤液从充填阀门进入控水筛管,使环空充填得以顺利完成,在充填固体颗粒完毕后,将充填阀门关闭,生产时的水只能通过流量控制装置进入控水筛管,降低油气井出水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将可充填控水筛管布设在油气井的生产位置和在可充填控水筛管和井壁之间充填固体颗粒可以采用传统方法,其中步骤13可以具体为:
步骤131、将插件放入可充填控水筛管内;
步骤132、通过插件移动依次关闭可充填控水筛管上的充填阀门。
本实施例可充填控水筛管的布设方法通过采用插件来实现充填阀门的关闭,其中充填阀门可以是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也可以是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还可以是柱塞型充填阀门。具体地,当使用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时,步骤132可以是插件移动中撞碎可充填控水筛管内各充填阀门的撑杆或撑杆环,使所述充填阀门关闭;当使用压盖拉线型充填阀门或柱塞型充填阀门时,步骤132可以是插件移动中撞击可充填控水筛管内各充填阀门的拉线,将所述拉线下拉、撞弯、绷断,使所述充填阀门关闭。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步骤13还可以具体为:
步骤131′、向可充填控水筛管内导入腐蚀液;
步骤132′、腐蚀液将可充填控水筛管内各充填阀门的撑杆或撑杆环腐蚀断裂,使所述充填阀门关闭。
本实施例可充填控水筛管的布设方法通过采用腐蚀方法来实现充填阀门的关闭,其中充填阀门可以是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当使用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时,本实施例通过腐蚀液腐蚀撑杆或撑杆环,消除撑杆的支撑作用,使所述充填阀门关闭。优选地,撑杆或撑杆环采用铝材料制品,腐蚀液采用酸液制品,通过快速的化学反应,消除撑杆的支撑作用,使所述充填阀门关闭。
图10a、图10b为本发明采用腐蚀方法实现充填阀门关闭的示意图,撑杆环32a设置在基管10的内表面上,撑杆32的一端支撑在撑杆环32a上,撑杆32的另一端穿过充填孔35顶住压盖31,使压盖31将弹簧33压缩在端环15的凹槽34内,保持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其中撑杆环32a采用铝材料制品。将可充填控水筛管放入井内后进行充填环空操作,砂浆中的砂浆滤液通过导流层13内的充填通道A和开启状态的充填阀门进入基管10内,如图10a所示;充填完毕后,向基管10内倾注酸液60,酸液60将铝材料的撑杆环32a腐蚀破裂,使撑杆32失去支撑,被弹簧33推向充填孔35,并压设在充填孔35的充填孔密封座上,将充填孔35堵塞,此时压盖撑杆型充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生产时的水和油通过导流层13内的控水通道B和流量控制装置12进入基管10内,使油气生产得以正常进行,如图10b所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