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7472A -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通过ip的语音的语音质量测量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通过ip的语音的语音质量测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67472A CN101467472A CNA200780022152XA CN200780022152A CN101467472A CN 101467472 A CN101467472 A CN 101467472A CN A200780022152X A CNA200780022152X A CN A200780022152XA CN 200780022152 A CN200780022152 A CN 200780022152A CN 101467472 A CN101467472 A CN 1014674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o frames
- group
- frame
- losing
- voice qua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09—Determining service leve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r violations of service level contracts, e.g. violations of agreed response time or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8—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 H04L41/5087—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wherein the managed service relates to voice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36—Quality of speech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8—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9—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in systems involving PBX or KTS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首先在预定时期内,由无线网络中的检测器接收在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设备(102)和第二无线设备(104)之间传输的无线帧组来测量无线网络中通过IP的语音数据的语音质量。该无线帧组中的无线帧携带通过互联网协议的语音数据。根据丢失率和突发率来确定表示语音质量的评定值,该丢失率和突发率是仅使用在监测期间检测器所接收的帧来确定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局域网,特别是,涉及无线局域网中通过互联网协议的语音(VoIP)的语音质量测量。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使用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来用于电信。通常,用户使用电话与当地电话局(总局)建立电连接来在PSTN中进行呼叫。总局使用拨号音作为应答。之后,用户拨打识别呼叫目的地的电话号码。之后,交换系统网络在呼叫方和目的地之间连接该呼叫。
在传统的电话技术中,通常使用平均评价分数(MOS分数)来测量语音质量,这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所标准化的。该MOS分数是由用户的客户体验主观确定的,并在ITU-T标准G.107中定义。该MOS分数的范围是0-5,其中通常认为4.5就表示较好质量的语音声音。
该MOS分数与目标评定值(R值)有关,该R值结合了与考虑的连接有关的各种传输参数。可以通过分析所接收的各种参数的语音数据来确定该R值,该参数例如是等待时间、时间延迟、抖动、时延变化、突发率、丢失率等。该R值的范围是0-100,其中认为90就是较好的语音信号。用于该R值的ITU标准化等式为:
R=R0—Is—Id—Ie-eff+A
R0是信号噪声比。Is是信号减损。Id是延迟减损。Ie-eff是有效设备减损。A是有利因素。
电话技术最近的发展是开发了VoIP。在VoIP中,除PSTN之外或替代PSTN,使用计算机网络来承载呼叫。模拟的语音信号在称作无线帧的数据组中被转换为数字信号。该无线帧包含关于数据应该被发送至哪里的信息。与电话号码不同,语音数据是被发送至特定的IP地址。
可以在有线局域网和/或无线局域网中实现VoIP。当在有线局域网中实现VoIP时,可以通过检验承载VoIP数据的帧来测量语音质量。特别是,通常通过检验帧中的实时传输协议(RTP)字段来确定R值。但是,当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VoIP时,特别是根据IEEE 802.11标准进行操作的无线局域网中,由于无线帧除了报头信息以外都是加密的,因此不能通过检验无线帧中的RTP字段来确定R值。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预定时期内,由无线网络中的检测器首先接收一无线帧组来测量无线网络中的通过IP的语音数据的语音质量,该无线帧是在该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发送的。该组中的无线帧携带通过互联网协议的语音数据。根据仅使用由检测器在监测期间接收的帧而确定出的丢失率和突发率,来确定表示语音质量的评定值。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无线局域网(WLAN)中示例性的扩展服务组;
图2表示与AP有关的设备和检测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检测器位于该设备和AP的传输范围之内;
图3表示示例性的帧格式;
图4表示在AP和站之间发送的示例性无线帧组;
图5表示在WLAN中测量VoIP语音质量的示例性过程;
图6表示确定丢失率的示例性过程;
图7表示无线帧的示例性状态图;
图8表示确定突发率的示例性过程;
图9表示确定突发率的另一个示例性过程;
图10表示确定抖动的示例性过程;
图11A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的语音质量和一段时间内的信号噪声;
图11B-11D表示显示语音质量和另一个参数的图形示例;
图12表示R值和相应MOS分数的表;
图13是一个用于检测电话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4是一个呼叫检测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以及
图15是一个扫描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供对本发明更加全面的理解,下面的描述涉及了大量的具体细节,例如特定结构、参数、例子等等。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不是为了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而是为了提供对示例性实施方式更好的描述。
参考图1,所描述的示例性的扩展服务组100,形成根据IEEE802.11操作的无线局域网(WLAN),其具有基本服务组(“BSS”)106、108和110。每个BSS可以包括接入点(“AP”)102和具有VoIP能力的站104。尽管图1描述的扩展服务组100具有三个BSS 106、108和110,每个BSS包括三个站104,但是应当理解,扩展服务组1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BSS106、108和110,每个BSS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站104。
站104是能够用于连接至WLAN的设备,其可以是移动的、便携的、固定的等,并可以被称为网络适配器或网络接口卡。例如,站104可以是膝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等。另外,站104可以支持站服务,例如认证、解认证、保密、数据传输等。
每个站104可以通过空中链路直接与AP 102通信,例如在WLAN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发送无线电或红外信号。例如,参考图2,站104和AP 102被表示为分别具有传输范围204和202。这样,当传输范围204和202相重叠时,站104和AP 102就可以通过在空中链路上发送帧来通信。
再次参考图1,每个AP 102都可以支持例如上述的站服务,并且还能支持分配服务,例如联系、分离、分配、集中等。相应地,AP 102能够与其BSS 106、108和110内的站104通信,还能够通过介质112与其他AP 102通信,该介质称为分布式系统,其成为WLAN的中枢。该分布式系统112可以同时包括无线和有线连接。
在目前的IEEE 802.11标准下,每个站104必须向AP 102认证并联系,以成为BSS 106、108和110的一部分。一个站104可以同时向不同的AP 102认证,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与一个AP 102相联系。
一旦站104被认证并联系至AP 102后,该站104就可以与WLAN中的另一个站104通信了。特别是,站104可以向其所联系的AP 102发送具有源地址、基本服务组标识地址(“BSSID”)和目标地址的帧。之后AP 102可以将该帧分发至该帧中的目的地址所指定的站104。该目的地址可以指定相同的BSS 106、108和110中的站104,或另一个通过分布式系统112连接至AP 102的BSS 106、108和110中的站104。还应当理解,站104能够与通过分布式系统112连接至AP 102的有线网络中的设备通信。
如前所述,可以在根据IEEE 802.11标准进行操作的WLAN中实现VoIP。语音数据被承载在WLAN中传输的无线帧中。例如,再次参考图2,站104可以是具有VoIP能力的设备。因此,发送至站104和从站104发送的无线帧可以包含语音数据。特别是,在发送VoIP的过程中,站104可以将语音数字化为VoIP数据,之后向AP 102发送无线帧中的VoIP数据。站104还能接收由AP 102所发送的无线帧(该无线帧是由另一个设备发送至AP 102)中的VoIP数据,并之后从无线帧中对VoIP进行解码,以产生语音。
同样如上所述,当在有线网络中实现VoIP时,可以通过检验承载VoIP数据的帧中的RTP字段来确定R值。但是,当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VoIP时,特别是根据IEEE 802.11标准进行操作的局域网中时,由于无线帧除了报头信息以外都是加密的,因此不能通过测量无线帧中的RTP字段来确定R值。
特别是,参考图3,在根据IEEE 802.11标准操作的WLAN中的示例性无线帧300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报头部分302、数据部分304和循环冗余校验(CRC)部分306。如图3中所述,MAC报头部分302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ID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序列号308。在数据部分304中包含RTP、远程呼叫过程(R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实际的语音数据,数据部分304是加密的。
因此,再次参考图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检测器206来接收在两个无线设备,例如AP 102和站104之间所发送的无线帧组402。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站104与AP 102相联系,检测器206位于站104的传输范围204和AP 102的传输范围202之内。尽管在图2中将无线帧组402描述为是从AP 102发送至站104,但是应当理解,无线帧组402也可以从站104发送至AP 102。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检测器206所接收的无线帧组402来确定R值。特别是,参考图5,描述了根据无线帧组确定R值的示例性过程500。该过程是通过处理逻辑来完成的,该处理逻辑可以包括硬件(电路、专用逻辑等)、软件(例如在通用计算机系统或专用机器上运行的软件)或两者的结合。
参考图5,在处理框502中,由检测器来接收在预定时期内站和接入点之间所传输的无线帧组。如上所述,该组中的无线帧携带VoIP数据。之后,处理逻辑检验到达时间(处理框504)。在处理框506中,识别出该组中丢失的无线帧。如果到达时间不是预期的,就可以将帧识别为丢失。
在处理框508中,根据在预定时期内,该组中在预期时间所到达的无线帧的数量与预期的无线帧的数量来确定丢失率。在处理框510中,根据该组中识别出的丢失的无线帧来确定突发率。在处理框514中,根据丢失率和突发率来确定表示语音质量的评定值。
如图2所示,检测器206可以包括天线208、屏幕210和处理器212。天线208可以用于接收在站104和AP 102之间所传输的无线帧组。屏幕210可以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例如所确定的R值。处理器212可以用于执行过程500(图5)的步骤。
尽管在图2中将检测器206描述为集成的设备,但是应当理解,天线208、屏幕210和处理器212也可以位于多个设备和多个位置上。例如,天线208可以位于检测器206中,用于接收站104和AP 102之间所传输的帧,但是屏幕210和处理器212可以位于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与检测器206通信的分离的工作站中。
1、确定丢失率
如上所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R值部分地根据丢失率来确定,该丢失率是根据在预定时期内所接收的无线帧组来确定的。参考图6,描述了根据在预定时期内所接收的无线帧组来确定丢失率的示例性过程600。该过程是通过处理逻辑来完成的,该处理逻辑可以包括硬件(电路、专用逻辑等)、软件(例如在通用计算机系统或专用机器上运行的软件)或两者的结合。
参考图6,在处理框602中,通过将预定时期除以预期帧间间隔来计算预定时期内预期的无线帧数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VoIP的预期帧间间隔是20毫秒。例如,假设预定时间间隔是200毫秒。这样,在本例中,在预定时期内预期的无线帧数量是10(即,200毫秒/20毫秒)。但是,应当理解,VoIP的预期帧间间隔也可以换成20ms以外的(例如,2ms、3ms、5ms等)。这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编码/解码器来定。
再次参考图6,在处理框604中,将丢失的无线帧数量计算为在预定时期内,预期的无线帧数量与所接收的无线帧组中的实际的无线帧数量之差。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在预期时间只到达了6个无线帧,这6个无线帧是在预定的200毫秒的时期内所接收的无线帧组中。这样,在本例中,无线帧的丢失数量就是4(即,10个无线帧—6个无线帧)。
再次参考图6,在处理框606中,将丢失率计算为丢失的无线帧数量与预期的无线帧数量之间的比值。在本例中,丢失率为0.4(即,4个无线帧/10个无线帧)。
2、确定突发率
如上所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R值部分地根据突发率来确定。特别是,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突发率是根据以下的状态转变概率来确定的:
p是无线帧从发现状态变为丢失状态的概率。q是无线帧从丢失状态变为发现状态的概率。
图7描述了具有发现状态702、丢失状态704、发现至发现状态706、发现至丢失状态708、丢失至丢失状态710和丢失至发现状态712的状态图。如上所述,p是无线帧在发现至丢失状态708中的概率。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处于发现至丢失状态708中的无线帧的数量除以来自发现状态702的无线帧的总数量来计算p。如上所述,q是无线帧处于丢失至发现状态712中的概率。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丢失至发现状态712中的无线帧的数量除以来自丢失状态704的无线帧的总数量来计算q。
A、根据到达时间来识别丢失的无线帧
参考图8,描述了示例性的过程800,用于通过根据在预定时期内所接收的无线帧组中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识别丢失的无线帧来确定突发率。该过程是通过处理逻辑来完成的,该处理逻辑可以包括硬件(电路、专用逻辑等)、软件(例如在通用计算机系统或专用机器上运行的软件)或两者的结合。
参考图8,在处理框802中,该过程800开始于根据预期帧间间隔和与抖动缓冲器有关的缓冲器延迟来确定第一时间范围。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VoIP的预期帧间间隔是20毫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VoIP的与抖动缓冲器有关的缓冲器延迟是30毫秒。这样,在本例中,时间范围具有60毫秒的持续时间(即,2×30毫秒)。根据预期帧间间隔的预期时间t(n),用于确定在时间范围内所要检验的时间部分,其中t(n)=t(0)+20*n。时间范围的起点在t(n)—30毫秒,时间范围的终点在t(0)+30毫秒。这样,时间范围总的持续时间是60毫秒。
在处理框803中,检验该组中第一个无线帧的到达时间,以确定该组中的第一个无线帧是否是在第一时间范围内到达的。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标记为“1”的无线帧的确是在第一时间范围内到达的。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04中,确定下一个时间范围。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范围和下一个时间范围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间,但是具有不同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范围和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部分可以重叠。例如,假设第一时间范围具有60毫秒的持续时间,该持续时间可以对应于预期时间t(0),其中t(0)=t(0)+20*0,起始时间为t(0)—30毫秒,结束时间为t(0)+30毫秒。这样,下一个时间范围同样具有60毫秒的持续时间。但是,假设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预期时间为t(1),其中t(1)=[t(0)+20*1]毫秒,起始时间为t(1)—30毫秒,结束时间为t(1)+30毫秒。这样,第一时间范围与下一个时间范围重叠了一部分时间(即,从t(0)+10至t(0)+30毫秒)。
在处理框806中,确定所述组中的下一个无线帧是否是在下一个时间范围内到达。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确定标记为“2”的无线帧具有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的到达时间。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08中,确定之前的无线帧是否丢失。在本例中,参考图4,标记为“1”的无线帧是之前的无线帧,其是发现的。这样,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2中,将发现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发现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1。
如图8中所述,重复处理框804,确定下一个时间范围。在本例中,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预期时间为t(2),其中t(2)=[t(0)+20*2]毫秒,起始时间为t(2)—30毫秒,结束时间为t(2)+30毫秒。
在处理框806中,确定在所述组中所发现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是否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确定标记为“6”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不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4中,确定之前的无线帧是否丢失。在本例中,参考图4,之前的无线帧是标记为“2”的无线帧,其是发现的。这样,参考图8,在处理框816中,将发现至丢失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发现至丢失计数器的值为1。
再次参考图8,在重复处理框814的过程中,确定下一个时间范围。在本例中,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预期时间为t(3),其中t(3)=[t(0)+20*3]毫秒,起始时间为t(3)—30毫秒,结束时间为t(0)+90毫秒。
在处理框806中,确定在所述组中所发现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是否是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确定标记为“6”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不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4中,确定之前的无线帧是否丢失。在本例中,参考图4,之前的无线帧是标记为“3”的无线帧,其是丢失的。这样,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8中,将丢失至丢失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丢失至丢失计数器的值为1。
在重复处理框804的过程中,确定下一个时间范围。在本例中,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预期时间为t(4),其中t(4)=[t(0)+20*4]毫秒,起始时间为t(4)—30毫秒,结束时间为t(4)+30毫秒。
在处理框806中,确定在所述组中所发现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是否是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确定标记为“6”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不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4中,确定之前的无线帧是否丢失。在本例中,参考图4,之前的无线帧是标记为“4”的无线帧,其是丢失的。这样,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8中,将丢失至丢失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丢失至丢失计数器的值为2。
在重复处理框804的过程中,确定下一个时间范围。在本例中,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预期时间为t(5),其中t(5)=[t(0)+20*5]毫秒,起始时间为t(5)—30毫秒,结束时间为t(5)+30毫秒。
在处理框806中,确定在所述组中所发现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是否是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判断出标记为“6”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08中,确定之前的无线帧是否丢失。在本例中,参考图4,之前的无线帧是标记为“5”的无线帧,其是丢失的。这样,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0中,将丢失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丢失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1。
在重复处理框804的过程中,确定下一个时间范围。在本例中,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预期时间为t(6),其中t(6)=[t(0)+20*6]毫秒,起始时间为t(6)—30毫秒,结束时间为t(6)+30毫秒。
在处理框806中,确定在所述组中所发现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是否是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确定标记为“7”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08中,确定之前的无线帧是否丢失。在本例中,参考图4,之前的无线帧是标记为“6”的无线帧,其是发现的。这样,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2中,将发现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发现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2。
在重复处理框804的过程中,确定下一个时间范围。在本例中,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预期时间为t(7),其中t(7)=[t(0)+20*7]毫秒,起始时间为t(7)—30毫秒,结束时间为t(7)+30毫秒。
在处理框806中,确定在所述组中所发现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是否是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确定标记为“8”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不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4中,确定之前的无线帧是否丢失。在本例中,参考图4,之前的无线帧是标记为“7”的无线帧,其是发现的。这样,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6中,将发现至丢失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发现至丢失计数器的值为2。
在重复处理框804的过程中,确定下一个时间范围。在本例中,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预期时间为t(8),其中t(8)=[t(0)+20*8]毫秒,起始时间为t(8)—30毫秒,结束时间为t(8)+30毫秒。
在处理框806中,确定在所述组中所发现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是否是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确定标记为“9”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08中,确定之前的无线帧是否丢失。在本例中,参考图4,之前的无线帧是标记为“8”的无线帧,其是丢失的。这样,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0中,将丢失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丢失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2。
在重复处理框804的过程中,确定下一个时间范围。在本例中,下一个时间范围的预期时间为t(9),其中t(9)=[t(0)+20*9]毫秒,起始时间为t(9)—30毫秒,结束时间为t(9)+30毫秒。
在处理框806中,确定在所述组中所发现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是否是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确定标记为“10”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在下一个时间范围之内。
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08中,确定之前的无线帧是否丢失。在本例中,参考图4,之前的无线帧是标记为“9”的无线帧,其是发现的。这样,再次参考图8,在处理框812中,将发现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发现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3。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发现至丢失状态中的无线帧的数量除以来自发现状态中的无线帧的总数量来计算p。这样,在本例中,p为0.4(即,将发现至丢失计数器的值,即2,除以来自发现状态的无线帧的总数量,其为发现至发现计数器与发现至丢失计数器的总和,为5)。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丢失至发现状态中的无线帧的数量除以来自丢失状态中的无线帧的总数量来计算q。这样,在本例中,q为0.5(即,将丢失至发现计数器的值,即2,除以来自丢失状态中的无线帧的总数量,其为丢失至丢失计数器与丢失至发现计数器的总和,为4)。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确定突发率为1/(p+q)。这样,在本例中,突发率为1.11(即,1/(0.4+0.5))。
B、根据序列号来识别丢失的无线帧
参考图9,描述了示例性过程900,用于通过根据包含在无线帧的MAC报头部分中的序列号识别出丢失的无线帧来确定突发率。该过程是通过处理逻辑来执行的,该处理逻辑可以包括硬件(电路、专用逻辑等)、软件(例如在通用计算机系统或专用机器上运行的软件)或两者的结合。
参考图9,在处理框902中,过程900开始于检验由检测器所接收的无线帧组中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列号。例如,参考图4,检验标记为“1”的无线帧的序列号。
再次参考图9,在处理框904中,检验无线帧组中下一个无线帧的序列号。在本例中,参考图4,检验标记为“2”的无线帧的序列号。
再次参考图9,在处理框906中,确定下一个无线帧的序列号是否是之前无线帧的下一个连续序列号。注意,该之前无线帧是在第一次重复过程900中的第一个无线帧。在本例中,参考图4,确定标记为“2”的无线帧的序列号是否是标记为“1”的无线帧的下一个连续序列号。
再次参考图9,如果标记为“2”的无线帧的序列号是标记为“1”的无线帧的下一个连续序列号,则该过程跳到处理框908,其中确定最后的状态是否丢失。如果最后的状态丢失,则该过程跳到处理框916,其中将丢失至发现计数器加1。如果最后的状态没有丢失,则该过程跳到处理框918,将发现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标记为“2”的无线帧的序列号是标记为“1”的无线帧的下一个连续序列号。这样,发现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发现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1。
在处理框916或918之后,过程900重复至处理框904,并检验下一个无线帧的序列号。在本例中,参考图4,检验标记为“6”的无线帧的序列号。
再次参考图9,在处理框906中,如果下一个无线帧的序列号不是下一个连续序列号,则该过程跳到处理框910,其中确定最后的状态是否丢失。如果最后的状态丢失,则该过程跳到处理框912,其中将丢失至丢失计数器增加下一个无线帧与之前无线帧的序列号之差减2。如果最后的状态没有丢失,则该过程跳到处理框914,其中将发现至丢失计数器加1。
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标记为“6”的无线帧的序列号不是标记为“2”的无线帧的下一个连续号。这样,将发现至丢失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发现至丢失计数器的值为1。同时假设标记为“6”的无线帧与标记为“2”的无线帧的序列号之差为4。这样,将丢失至丢失计数器加2(即,4减去2)。在本例中,现在丢失至丢失计数器的值为2。将丢失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丢失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1。
再次参考图9,在处理框912或914之后,过程900重复至处理框914,并检验下一个无线帧的序列号。在本例中,参考图4,检验标记为“7”的无线帧的序列号。
再次参考图9,按照上述方法,重复过程900,直到处理由检测器所接收的无线帧组中的最后的无线帧。在本例中,参考图4,重复过程900(图9),直到处理标记为“10”的无线帧。
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当处理标记为“7”的无线帧时,标记为“7”的无线帧的序列号是标记为“6”的无线帧的下一个连续序列号。则,将发现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现在发现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2。
如图4所述,在本例中,检验标记为“9”的无线帧的序列。假设标记为“9”的无线帧的序列号不是标记为“7”的无线帧的下一个连续序列号。则,将发现至丢失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发现至丢失计数器的值为2。还假设在标记为“9”的无线帧与标记为“7”的无线帧之间的序列号之差为2。这样,将丢失至丢失计数器加零(即,2减2)。在本例中,现在丢失至丢失计数器的值为2。将丢失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丢失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2。
如图4所述,在本例中,检验标记为“10”的无线帧的序列。假设标记为“10”的无线帧的序列号是标记为“9”的无线帧的下一个连续序列号。则,将发现至发现计数器加1。在本例中,发现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3。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在发现至丢失状态中的无线帧的数量除以来自发现状态的无线帧的总数量来计算p。这样,在本例中,p为0.4(即,发现至丢失计数器的值,为2,除以来自发现状态的无线帧的总数量,即发现至发现计数器与发现至丢失计数的总和,为5)。
同样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在丢失至发现状态中的无线帧的数量除以无线帧的总数量来计算q。这样,在本例中,q为0.5(即,丢失至发现计数器的值,为2,除以来自丢失状态的无线帧的总数量,即丢失至丢失计数器与丢失至发现计数器的总和,为4)。
同样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1/(p+q)来确定突发率。这样,在本例中,突发率为1.11(即,1/(0.4+0.5))。
3、确定抖动
参考图10,描述了用于确定抖动数量的示例性过程1000。该过程是通过处理逻辑来完成的,该逻辑可以包括硬件(电路、专用逻辑等)、软件(例如在通用计算机系统或专用机器上运行的软件)或两者的结合。
特别地,在处理框1002中,根据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来确定所述组中无线帧的实际帧间间隔。例如,图4描述了在无线帧组402中标记为“1”和“2”的无线帧之间的实际帧间间隔404。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实际帧间间隔404被确定为标记为“1”和“2”的无线帧的到达时间之差。图4还描述了根据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所分别确定的标记为“2”和“6”、“6”和“7”、“7”和“9”以及“9”和“10”之间的实际帧间间隔406、408、410和412。
再次参考图10,在处理框1004中,为所述组中的无线帧计算实际帧间间隔与预期帧间间隔之间的差。如上所述,VoIP的预期帧间间隔当前是20毫秒。在本例中,参考图4,假设实际的帧间间隔404、406、408、410和412分别是20毫秒、80毫秒、20毫秒、40毫秒和20毫秒。这样,实际帧间间隔与预期帧间间隔之间的差分别是0毫秒、60毫秒、0毫秒、20毫秒和0毫秒(即,20—20毫秒、8—20毫秒、20—20毫秒、40—20毫秒和20—20毫秒)。
再次参考图10,在处理框1006中,抖动量被计算为实际帧间间隔与预期帧间间隔之差的平均。这样,在本例中,抖动量为16毫秒(即,(0+60+0+20+0毫秒)/5个帧间间隔)。
4、确定R值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所确定的丢失率、所确定的突发率和R值的ITU标准化等式来确定R值,该等式为:
R=R0-Is-Id-Ie-eff+A
在上述等式中,R0、Is、Id和A的值是使用ITU-T(国际电信联盟)G.113、G.113-附录I和G.107中的默认值来确定的。在本例中,假设g.729A编码/解码器(codec)的数据包大小为20ms,则R0、Is、Id和A的值分别是95、—5.1、0.15和0。使用以下等式来确定Ie-eff的值:
其中,设备减损因素Ie和数据包丢失鲁棒因素Bpl,分别是11和19,这是由ITU-T G.113附录I中对G.729A编码/解码器给出的默认值。在本例中,在上述等式中插入所确定的丢失率的值Ppl,40%,和所确定的突发率的值BurstR,1.11,则Ie-ef为72。这样,在本例中,R值为27。
5、确定语音质量分数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所确定的R值映射为语音质量分数,例如MOS分数,如图12所示。使用以下等式来将R值映射为MOS分数:
MOS=1+R*0.035+R*(R—60)*(100—R)*7*10-6
这样,在本例中,R值为27,其相应的MOS分数为1.5。
6、将语音质量分数与信号质量相关联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一段时期内确定多个评定值。可以将这一段时间内的多个评定值映射为多个语音质量分数,例如MOS分数。之后可以显示这些一段时间内的语音质量分数。一段时间内所测量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相关函数(例如,信号质量、丢失率、信号强度、抖动等等)还可以与所显示的语音质量分数一起被显示。这样用户就可以将语音质量分数与一个或多个测量的信号质量关联起来。
例如,图11A表示了在一段时期内(在本例中,为250毫秒)的语音质量分数1102、1104、1106、1108和1110的示意图形1100。示意图形1112表示了在相同时期内的信号噪声。根据图形1110和1112,用户就可以将语音质量分数与信号噪声关联起来。应当理解,可以测量和显示各种信号质量,例如网络业务量、信号信道利用、CRC错误等。尽管1110和1112是在单独的示意图中表示的,但是应当理解,还可以将示意图1110和1112的一个调换在另一个上面。
图11B-11D表示了变换为一个在另一个上面的图形的示例。参考图11B,在抖动的同一张示意图上还显示了MOS分数的示意图1122。如图所示,在这两个图形中的每一个的较大变动之间的关联是与另一个图形相关联。也就是说,当在MOS分数较低时,所显示出的抖动就比通常时候更高。图11C表示了MOS丢失率与MOS分数的图形。该MOS图形1131具有至少两个较大的变动,其与MOS丢失率图形1132中的较大变动相一致。图11D表示了信号噪声与MOS分数的图形。参考图11D,在信号噪声图形1141中所显示出的一些较大变动至少一次与MOS分数图形1142中的较大变动相一致。
因此,由于当一些其它值发生变化时,MOS分数也会改变,因此可以使用这些屏幕截图来显示语音质量分数(MOS)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联,例如抖动、丢失率信号强度。能够将MOS与其它参数,例如丢失率信号关联起来,就可以用来识别出特定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将参数与MOS分数之间的关系可视化,就可以通过简单地检验图形来确定产生问题的根源。
7、IP-PBX
如图2所示,AP 102可以连接至内网专用分组交换机(IP-PBX)214。众所周知,IP-PBX 214是用于执行VoIP的专用分组交换(PBX)功能。例如,IP-PBX 214交换并连接VoIP呼叫。应当理解,可以将IP-PBX 214实现为运行在服务器上的软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取与检测器所接收的无线帧组有关的呼叫信息,并用来改善语音质量分数的准确性,或用于故障检修。例如,IP-PBX 214可用于从MAC地址获取并追踪呼叫信息,例如用户信息、IP地址、拨打的电话号码、呼叫终止原因等。检测器206可以访问IP-PBX 214,来获取MAC地址和呼叫详细记录(CDR)。从IP-PBX 214获得的CDR可以与语音质量分数一起,用于无线VoIP网络的进一步诊断。通过在检测器206处对呼叫的MAC地址进行识别,可以确定无线站104是电话。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无线电话的无线MAC地址与呼叫时间关联起来,以追踪无线帧组(即,无线检测到的呼叫)与IP-PBX 214之间的呼叫信息。通过使用MAC地址,可以从IP-PBX 214中得到电话号码、IP地址和用户名称。可以结合使用MAC地址和呼叫时间来获得特定呼叫的额外信息。例如,还可以使用相同的MAC地址和呼叫时间的结合从IP-PBX214中获得呼叫详细记录(CDR),以辅助进一步的无线呼叫质量诊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检测器206可以包括一种机制,用于自动检测无线电话(例如与无线膝上电脑站不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电话所具有的业务量形式来检测电话。图13是用于检测电话的过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过程是通过处理逻辑来执行的,该逻辑处理可以包括硬件(电路、专用逻辑等)、软件(例如在通用计算机系统或专用机器上运行的软件)或两者的结合。
参考图13,该过程开始于,处理逻辑在两个方向上(呼入和呼出)监测电话的无线业务量(处理框1301)。处理逻辑检验两个方向上的业务量在业务量大小方面是否相互接近(处理框130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两个方向上的业务量大小的比值小于1:2,则认为足够接近。如果是这样,则该过程跳到处理框1303。如果不是,则该过程认为没有检测到电话,并结束。
在处理框1303,在确定两个方向上的业务量接近后,处理逻辑识别具有相同帧大小的最大帧数。例如,如果接收到了10个大小为100的帧,接收到了30个大小为154的帧和接收到了10个大小为40的帧,则具有相同帧大小的最大帧数为30。
之后,处理框计算所收集的帧数占帧总数的百分比(处理框1304)。在上述例子中,按照如下来计算:
30/(10+30+10)=60%
之后,处理逻辑检验所计算的百分比是否超过第一阈值,且总帧数是否超过第二阈值(处理框1305)。如果是,则处理逻辑将该站识别为是电话;如果任何一个情况没有满足,则处理逻辑推断该站不是电话。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方向上的第一阈值为90%,第二阈值为50。但是,如果总帧数是50,大于40,但是所计算的百分比60%小于80%,则处理逻辑将认为该站不是电话。注意,该阈值可以根据终止站、部件和环境而变化。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IP-PBX 214来通过无线电话MAC地址更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电话。特别是,IP-PBX 214可以识别出所有电话呼叫的MAC地址。如果这些MAC地址由检测器206获得,则可以很明确地识别出呼叫是来自电话的。
8、呼叫检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行呼叫检测过程。图14是一个呼叫检测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过程是通过处理逻辑来执行的,该处理逻辑可以包括硬件(电路、专用逻辑等)、软件(例如在通用计算机系统或专用机器上运行的软件)或两者的结合。
参考图14,在检测到电话后,该过程开始,处理逻辑识别出哪些帧是语音数据(处理框1401)。注意,尽管图14的过程是根据语音数据来描述的,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分析其它类型的数据以便于呼叫检测过程。
在识别出哪些帧是语音数据之后,处理逻辑使用计数器来计数在预定时期内到达的连续帧的数量(处理框1402)。该预定时期是根据每个语音数据帧之间的预期帧持续时间来定的。该每个语音数据帧之间的预期帧持续时间是固定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语音数据帧之间的预期帧持续时间是20ms。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每20ms接收到一个语音数据帧。
处理逻辑检测在预定时期内到达的连续帧的数量是否等于阈值(处理框140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阈值为10个帧。如果是,则处理逻辑识别为呼叫开始(处理框1404),该过程结束。如果否,则处理逻辑将计数器重置为零(处理框1405),并返回处理框1402,重新开始该过程。
回到上述每个语音数据帧之间的预期帧持续时间为20ms的例子,如果在每20ms接收的语音数据帧有10个连续帧,则处理逻辑认为呼叫已经开始。否则,如果在预期时间到达的语音数据帧是不连续的,则处理逻辑将计数器重置为0,并重新开始计数过程,从而一直等待,直到在适当时隙到达了另外的10个连续帧时才认为开始进行新呼叫。
9、智能扫描
许多无线用户卡一次只能扫描一个信道,但是有大量信道需要扫描。这会引起一些信道内的信息丢失,从而有一整个数据组接收不到。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行初始的短扫描(小于全扫描),以尽快从感兴趣的信道获取数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所有信道进行短时间扫描。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只对全部信道的子集进行扫描。例如,可以根据介质类型来选择信道子集。在这种情况下,信道子集可以包括所有A信道或所有BG信道。其它信道子集包括扩展信道和4.9GHz信道。该扫描时间短于正常的扫描时间(例如,0.5秒、0.25秒,大部分时候我们使用0.25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短扫描时间是可变的,并且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因素,为每个新信道扫描动态改变,该因素例如是需要扫描的信道数量、AP状态、业务量大小或无线环境。
在从短扫描收集数据之后,检验数据,并决定进一步检验哪个或哪些信道。也就是说,确定进一步扫描的信道数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确定在该信道集的每个信道上扫描多长时间。
从进行短扫描的组中进行的信道选择可以根据各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这些因素可以包括信道利用。例如,选择被使用得最严重的那些信道用于进一步扫描。另一个因素可以包括扫描所涉及的AP和/或终端站。甚至还可以包括在扫描时实际没有使用的终端站。其它因素包括特定类型的当前连接(例如,在每个信道内正在进行的语音活动)数量和报警数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用户确定选择在初始短扫描后所进行的扫描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重复该过程:对信道集执行短扫描、分析从扫描中所收集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对信道集的子集执行全或更长扫描以及对全或更长扫描所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期重复该过程。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选择子集所依据的因素发生改变,则重复该过程。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选择子集所依据的因素的状态发生改变,则重复该过程。例如,如果信道利用作为在因素的子集选择时的因素,且利用率降低,则重复该过程。另一个例子是,如果AP数量作为在因素的子集选择的时因素,且发生改变(例如,AP数量减少或增加),则重复该过程。注意,一个变化本身可以触发过程重复;但是,在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触发过程重复之前,需要有预定的变化量。该预定的变化量可以是根据百分比(例如,预选的利用率降低)或实际数量(例如,预选的利用率降低量)。例如,在使用信道利用作为在因素的子集选择时的因素的情况中,利用的降低不会触发该过程重复,除非利用降低预定数(例如,总计百分比等)。
图15是扫描过程的流程图。参考图15,该过程开始于在短于全扫描时间的时间段内,扫描信道集(1501)。如上所述,该信道集可以包括所有信道或所有信道的某个子集。之后,收集来自被扫描的信道的数据(1502),并根据所收集的数据选择被扫描的信道的子集(1503)。之后,对该被扫描的信道的子集进行全扫描以评估信道(1504)。之后,确定是否重复该过程(1505)。如果是,则该过程跳到处理1501。
尽管已经参考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例子和应用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
Claims (38)
1、一种用于测量无线网络中通过IP的语音(VoIP)数据的语音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检测器处监测在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之间无线传输的帧组,该检测器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的位置;以及
根据仅使用由所述检测器在监测期间接收到的帧所确定的丢失率和突发率,来确定表示语音质量的评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确定所述评定值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以及所述无线网络的物理特性无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组包括VOIP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帧组中无线帧的数量和无线帧的预期数量来确定所述丢失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丢失率还根据多个无线帧中的帧的到达时间来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帧组中无线帧的数量和无线帧的预期数量来确定所述丢失率包括将所述丢失率计算为所述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的数量与所述无线帧的预期数量的比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丢失率还根据所述无线帧的数量中帧的到达时间来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出所述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以及
根据对所述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的识别,来计算突发率。
9、一种用于测量无线网络中通过IP的语音数据的语音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预定时期内,在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检测器处接收在该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传输的无线帧组,其中该无线帧组中的无线帧承载通过互联网协议的语音数据;
识别出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
根据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数量和无线帧的到达时间以及无线帧的预期数量,来确定丢失率;
根据对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的识别,来确定突发率;以及
根据所述丢失率和突发率来确定用于表示语音质量的评定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将所述预定时期除以预期帧间间隔,来计算无线帧的预期数量;
将丢失的无线帧的数量计算为无线帧组中所述无线帧的预期数量与所述无线帧的数量之差;以及
将所述丢失率计算为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的数量与无线帧的预期数量之间的比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丢失率包括:
根据所接收的无线帧组与该无线帧组中任何被识别为丢失的无线帧的帧来计算所述丢失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丢失的无线帧包括:如果帧的到达时间不是该帧预期的到达时间,则将该帧识别为丢失的帧。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突发率包括:
根据对所述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的识别,来确定发现至丢失的转变的数量;
根据对所述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的识别,来确定丢失至发现的转变的数量;
通过将所确定的发现至丢失的转变的数量除以来自发现状态的无线帧的预期数量,来计算无线帧从发现状态进入丢失状态的第一概率;
通过将所确定的丢失至发现的转变的数量除以来自丢失状态的无线帧的预期数量,来计算无线帧从丢失状态进入发现状态的第二概率;以及
通过将1除以该第一概率和第二概率的和来计算所述突发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到达时间;以及
确定时间范围,其中所有时间范围都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间,且其中每一个时间范围都具有不同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且其中根据所述无线帧的到达时间和所确定的时间范围来识别出丢失的无线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预期的帧间间隔和与抖动缓冲器有关的缓冲器延迟来确定所述时间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验所述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序列号;以及
比较该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序列号,其中根据对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序列号的比较来识别出所述丢失的无线帧。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到达时间,来确定该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实际帧间间隔;
计算所述实际帧间间隔与预期帧间间隔的差;以及
根据所计算的差的平均值来计算抖动量。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评定值映射为语音质量分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一段时期内的多个评定值;
将该多个评定值映射为该一段时期内的多个语音质量分数;
显示该一段时期内的语音质量分数;以及
与所显示的一段时期内的语音质量分数一起来显示该一段时期内的一个或多个所测量的无线相关因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所测量的无线相关因素包括信号噪声。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所测量的无线相关因素包括网络业务量。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语音质量分数是平均评价分数。
23、一种用于测量无线网络中通过IP的语音数据的语音质量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接入点;
与接入点相联系的站;以及
检测器,位于该接入点和该站的传输范围之内,其中,该检测器被配置成:
接收在预定时期中在所述站与所述接入点之间传输的无线帧组,其中该无线帧组中的无线帧承载通过互联网协议的语音数据;
识别出该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
根据该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数量和无线帧的预期数量,来确定丢失率;
根据对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的识别,来确定突发率;和
根据所述丢失率和突发率来确定表示语音质量的评定值。
24、一种用于测量无线网络中通过IP的语音数据的语音质量的检测器,该检测器包括:
天线,被配置成接收在预定时期中在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传输的无线帧组,其中该无线帧组中的无线帧承载通过互联网协议的语音数据;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指令,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指令用于:
识别所述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
根据该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数量和无线帧的预期数量,来确定丢失率;
根据对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的识别,来确定突发率;和
根据所述丢失率和突发率来确定表示语音质量的评定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指令用于:
确定一段时期内的多个评定值;以及
将该多个评定值映射为一段时期内的多个语音质量分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检测器,该检测器进一步包括:
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一段时期内的语音质量分数,以及结合所显示的一段时期内的语音质量分数来显示一段时期内的一个或多个所测量的无线相关因素。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所述语音质量分数是平均评价分数。
28、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能使该计算机测量无线网络中通过IP的语音数据的语音质量,该指令用于:
获得在预定时期中在所述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传输的无线帧组,其中该无线帧组中的无线帧承载通过互联网协议的语音数据;
识别出该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
根据该无线帧组中无线帧的数量和无线帧的预期数量,来确定丢失率;
根据对该无线帧组中丢失的无线帧的识别,来确定突发率;以及
根据所述丢失率和突发率来确定表示语音质量的评定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下列的指令:
确定一段时期内的多个评定值;
将该多个评定值映射为一段时期内的多个语音质量分数;
显示该一段时期内的语音质量分数;以及
结合所显示的一段时期内的语音质量分数来显示一段时期内的一个或多个所测量的无线相关因素。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语音质量分数是平均评价分数。
31、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
监测在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的无线传输业务量;
确定在所述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两个方向上发送的业务量在业务量的大小上是否相互接近;以及
识别出所传输的相同帧大小的多个帧的总帧数,其中帧的数量大于任何相同大小的帧的数量;
计算所选择的帧数占总帧数的百分比;以及
如果所计算的百分比大于第一阈值且总帧数大于第二阈值,则识别所述第一站为电话。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计算的百分比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总帧数不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站不是电话。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出哪些无线传输业务量的帧是语音数据;
对在预定时期内到达的连续帧的数量进行计数;
确定在所述预定时期内到达的连续帧的数量是否等于阈值;以及
如果在所述预定时期内到达的连续帧的数量等于阈值,则识别为呼叫已开始。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时期是基于在每个语音数据帧之间的预期帧持续时间的。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每个语音数据帧之间的预期帧持续时间是固定的。
36、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
(a)在小于第二扫描时间段的第一时间段内扫描信道集中的每一个信道,其中该第二时间段是完全扫描每个信道所需要的时间;
(b)从所扫描的信道收集数据;
(c)根据一个或多个因素来选择所扫描的信道子集,该因素是根据所选择的数据来确定的;
(d)对所述信道子集中的每个信道进行扫描第二时间段,以评估信道子集中的信道。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因素中发生变化,则重复(a)—(d)。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定期预定的时间重复(a)—(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79578706P | 2006-04-28 | 2006-04-28 | |
US60/795,787 | 2006-04-28 | ||
US11/796,335 US7616586B2 (en) | 2007-04-26 | 2007-04-26 | Voice quality measurement for voice over IP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US11/796,335 | 2007-04-26 | ||
PCT/US2007/010502 WO2007127481A2 (en) | 2006-04-28 | 2007-04-30 | Voice quality measurement for voice over ip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67472A true CN101467472A (zh) | 2009-06-24 |
CN101467472B CN101467472B (zh) | 2013-05-22 |
Family
ID=38656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2215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7472B (zh) | 2006-04-28 | 2007-04-30 |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通过ip的语音的语音质量测量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022211B1 (zh) |
KR (1) | KR101379417B1 (zh) |
CN (1) | CN101467472B (zh) |
CA (1) | CA2653294A1 (zh) |
WO (1) | WO2007127481A2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84712B2 (en) | 2014-05-05 | 2019-05-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Voic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10710182A (zh) * | 2017-06-05 | 2020-01-1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增大VoIP网络覆盖的方法 |
CN112311936A (zh) * | 2019-08-01 | 2021-02-02 | 罗德施瓦兹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atc语音质量保证的系统和方法 |
US11509772B2 (en) | 2018-11-13 | 2022-1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for increasing Voice-over-Internet Protocol (VoIP) network coverag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1956B (zh) * | 2012-07-25 | 2016-09-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质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KR101321081B1 (ko) * | 2013-06-28 | 2013-10-23 | 뉴브로드테크놀러지(주) | 패킷 기반 통신 네트워크의 패시브 방식 모니터링을 이용한 묵음 및 잡음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 |
US9148351B2 (en) * | 2013-07-15 | 2015-09-29 | Tektronix,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handle codec changes in call quality calculations |
US9609041B2 (en) | 2014-11-18 | 2017-03-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monitoring conversational audio call qualit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33602B2 (en) * | 2001-03-22 | 2007-06-19 | Oxford Semiconductor, Inc. | Coordination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multiple protocols |
US7729268B2 (en) * | 2002-06-28 | 2010-06-01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determination |
JP2004146922A (ja) * | 2002-10-22 | 2004-05-20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VoIP通信の品質レベル毎に対応する課金処理サービス装置とその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US20050268181A1 (en) * | 2004-05-04 | 2005-12-01 | Murty Ravi A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adaptive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EP1608104B1 (en) | 2004-06-15 | 2008-08-13 | Dub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A wireless probe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US8331375B2 (en) * | 2004-08-06 | 2012-12-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ology agnostic QoS support in a multi-mode environment |
JP3918839B2 (ja) * | 2004-08-24 | 2007-05-2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話課金方式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US7391737B2 (en) * | 2004-09-29 | 2008-06-2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voice-over-IP network applications based on speech characteristics |
-
2007
- 2007-04-30 CA CA002653294A patent/CA265329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4-30 CN CN200780022152XA patent/CN1014674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4-30 KR KR1020087028822A patent/KR10137941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4-30 EP EP07776539.4A patent/EP202221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04-30 WO PCT/US2007/010502 patent/WO2007127481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84712B2 (en) | 2014-05-05 | 2019-05-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Voic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10710182A (zh) * | 2017-06-05 | 2020-01-1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增大VoIP网络覆盖的方法 |
CN110710182B (zh) * | 2017-06-05 | 2021-11-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增大VoIP网络覆盖的方法 |
US11509772B2 (en) | 2018-11-13 | 2022-1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for increasing Voice-over-Internet Protocol (VoIP) network coverage |
CN112311936A (zh) * | 2019-08-01 | 2021-02-02 | 罗德施瓦兹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atc语音质量保证的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22211A4 (en) | 2012-03-28 |
KR20090007766A (ko) | 2009-01-20 |
WO2007127481A9 (en) | 2008-01-10 |
WO2007127481A2 (en) | 2007-11-08 |
CA2653294A1 (en) | 2007-11-08 |
CN101467472B (zh) | 2013-05-22 |
KR101379417B1 (ko) | 2014-03-28 |
EP2022211A2 (en) | 2009-02-11 |
WO2007127481A3 (en) | 2008-11-20 |
EP2022211B1 (en) | 2016-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67472B (zh) |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通过ip的语音的语音质量测量 | |
US8149729B2 (en) | Methods to detect wireless stat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
US7830863B2 (en) |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all continuity | |
US7573825B2 (en) |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testing a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119204B1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video telephony quality assessment | |
CN102075988B (zh) |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端到端语音质量故障定位系统及方法 | |
CN102448083B (zh) | 一种无线通信语音质量评价装置、系统及方法 | |
CN103067217A (zh) | 一种通信网络服务质量的指示系统及方法 | |
US8462642B2 (en) | Method of analysis for internet telephone quality and its interference | |
JP5152110B2 (ja) | パケット解析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 |
CN103024794A (zh) | 通信业务质量检测方法和系统 | |
US7978619B2 (en) | Application specific, networ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s | |
Fitzpatrick | Voice call capacity analysis of long range WiFi as a femto backhaul solution | |
Partila et al. | A methodology for measuring voice quality using PESQ and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in the GSM channel designed by openBTS | |
CN1497901A (zh) | 评估通过网络的通信链路的服务质量的方法 | |
JPH11298384A (ja) | アンテナダイバーシチ無線システム | |
Marsh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oice handovers in real 802.11 networks | |
EP3453159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provider and remote device connection analysis | |
Gambhir | 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speech quality in VoIP over wireless LAN during handoff | |
RU2407163C2 (ru) | Крупномасштабное измерение субъективного качества в системах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 |
KR100251828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음질 측정 장치를 동기시키기 위한 방법 | |
EP2173063A1 (en) |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send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nsmitting data from a sender to a receive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Lozano | Improving vertical handover performance for RTP streams containing voice | |
KR20070025808A (ko) | VoIP 채널 상태 검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4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