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1973A -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1973A
CN101461973A CNA2008100407741A CN200810040774A CN101461973A CN 101461973 A CN101461973 A CN 101461973A CN A2008100407741 A CNA2008100407741 A CN A2008100407741A CN 200810040774 A CN200810040774 A CN 200810040774A CN 101461973 A CN101461973 A CN 101461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ling ring
infusion device
puncture
clos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407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仙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BLE-DOV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UBLE-DOV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UBLE-DOV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UBLE-DOV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407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61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61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19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包括穿刺滴重装置,与穿刺滴重装置管路连接的单向阀,与单向阀管路连接的流量调节器,与流量调节器管路连接的加药三通,与加药三通管路连接的锁定式锥度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滴重装置,包括可以用作穿刺器的滴重选择阀、与滴重选择阀连接的滴重座,与滴重座连接的滴斗;所述滴重座内部设置有三个不同滴重的滴管。本发明可以一系列或者逐一地输入不同溶液,不同粘度,或者不同大小体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药液,而不需要重新更换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静脉液体输液器材,该输液器能给病人输送不同体积、滴重的药液。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流体静脉输液器是利用一个不固定的容器通过软管或其他管子连接在导管的中心或者通过针插入病人体内。药液通过导管时,有一个流速控制装置控制滴速,并有一个叫做滴斗的装置,以测量药液的流速。传统的滴斗包含一个单一的滴孔,使流下的液体形成单独的液滴,然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一个透明体被监测。液滴大小由滴孔尺寸控制,并标示于包装的外面,药液的流速可以通过测量滴速来测算。当需要滴速变化时,流量调节器装置可以调整以控制流速。
不同注射用药液的粘度相差很大。例如,水质溶液的粘度很低,而血和血浆的粘度很高。因此,选择一个能专门适用于相应的滴孔的滴斗是必需的。一个60滴/ml的孔,适合用于盐水。如果用于血液则会产生堵塞。另外,一个非常小的滴孔适用于非常少量的药液,这是由于药品在溶液中的浓度以及精确输液的需要。
由于前述的种种限制,换另外一种滴斗是非常需要的,这个滴斗中,有适当的滴孔大小,无论当由一种黏度不同的药液换成另外一种怎样粘度药液时都能满足这样的需要。这是一个器械的改变,这是一个消过毒的,大大降低病人感染风险的器械。首先,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了选择一个专用的滴斗,连接器械,以及排挤器械内的空气。其次,如果急救中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滴管,器械必须拆除,重新连接正确的器械。任何医疗程序对病人来说都是一种压力,最好的是把选择程序降低到最少。最后,使用和贮存不同滴重输液器械将带来成本的增加。
很多医疗程序有待在病人静脉输液中改进。例如,外伤病人在稳定的救护车中使用水质溶液,一旦他到了治疗室,并且血型确定了,如果需要接着便要输入血或血浆。又例如,大部分手术如果经过冠状动脉,则手术过程中需要一直输入血和血浆,而缝合后,则需要马上输入水质溶液。是否会出血增加并增加额外的伤害,这样病人必需取下葡萄糖和盐水,又一次地输入全血或者血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包括穿刺滴重装置,与穿刺滴重装置管路连接的单向阀,与单向阀管路连接的流量调节器,与流量调节器管路连接的加药三通,与加药三通管路连接的锁定式锥度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滴重装置,包括可以用作穿刺器的滴重选择阀、与滴重选择阀连接的滴重座,与滴重座连接的滴斗;所述滴重座内部设置有三个不同滴重的滴管。
所述滴重选择阀,包括一个内部导通的阀底,阀底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内部中空的穿刺针,所述阀底内侧具有用于卡住密封圈的卡槽,卡槽内卡有密封圈,阀底内部还具有一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平面。
所述穿刺针上套有穿刺保护帽。
所述滴重选择阀的阀底外侧设置有用于手握的防滑筋。
所述密封圈为平面型密封圈,密封圈的内部具有三个通孔,密封圈的外圆周具有三个与卡槽配套卡住的凸起。
所述滴重座与滴重选择阀的阀底相连,所述滴重选择阀可以在滴重座内转动,滴重座内部具有一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平面。
所述滴重座的外侧设置有指示滴重大小的指示标记。
所述滴斗与滴重座固定连接,滴斗为透明结构,滴斗的下端管路连接单向阀。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一系列或者逐一地输入不同溶液,不同粘度,或者不同大小体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药液,而不需要重新更换装置。这样在急救中减少了生命救助的延误,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程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穿刺滴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滴重选择阀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所述的密封圈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所述的密封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所述的滴重座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所述的滴重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所述的滴重座另一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滴斗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所述的60滴滴灌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所述的60滴滴灌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由穿刺滴重装置1、单向阀2、流量调节器3、加药三通4、锁定式锥度接头5通过导管串接而成,且由穿刺滴重装置1开始至锁定式锥度接头5的串接管路全部导通。
参看图2,在本发明所述的串接管路中,穿刺滴重装置1设置在最前端,穿刺滴重装置1由滴重选择阀11、滴重座12、滴斗13构成,滴重选择阀11连接与滴重座12内,而滴重座12与滴斗13固定连接。
参看图3,滴重选择阀11包括一个内部导通的阀底111,阀底11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内部中空的穿刺针112,所述阀底111内侧具有用于卡住密封圈的卡槽113,卡槽113内卡有密封圈114(参看图4a、图4b),阀底111内部还具有一与密封圈114配合的密封平面115。这样可以更好的将滴重选择阀11与滴重座12密封连接。
参看图4a、图4b,前述的密封圈114为平面型密封圈,密封圈114的上平面114d与密封平面115配合,而密封圈114的下平面114e与密封平面121配合,密封圈114内部具有三个用于液体导通的孔114a、114b、114c,密封圈114的外侧设置有三个与卡槽113配套卡住的凸起1141,这样密封圈114既能很好的密封,又可以卡在卡槽113内防止密封圈114错位移动或者变形。
参看图5a,图5b,图5c,滴重座12与滴重选择阀的阀底111相连,滴重选择阀可以在滴重座12内转动,滴重座12内部具有一与密封圈114配合的密封平面121。滴重座12内部设置有三个不同滴重的滴管12a、12b、12c,三个滴灌分别为10滴/ml、15滴/ml和60滴/ml。相应的滴重座12的外侧设置有指示滴重大小的指示标记122。上述的滴重选择阀11,可以在滴重座12内转动,使得滴重选择阀11内部的通孔对应于某个滴灌,进而进行导通滴注。
参看图6,在滴重座12的下部连接一滴斗13,滴斗13与滴重座12固定连接,滴斗13为透明结构,可以在外侧方便的观测到滴注的速度,滴斗13的下端管路连接单向阀2。
参看图7a和图7b,图中所示的为60滴滴灌7结构示意图,滴灌7为圆柱形,滴灌7放于滴灌座71内。
另外,为了更好的保护穿刺针112不受到污染或者伤害到使用者,在穿刺针112的外侧套有一穿刺保护帽1121(如图1所示)。
调整滴速时,需要旋转滴重选择阀11,为了更好的旋转滴重选择阀11,在其的阀底111外侧设置有用于手握的防滑筋(图中未示出)。在旋转滴重选择阀11时,滴斗13能起到握持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以上各种困难,是一个可以一系列或者逐一地输入不同溶液,不同粘度,或者不同大小体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药液,而不需要重新更换装置。这样在急救中减少了生命救助的延误,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程序。是一个很大的迈步,相对于传统的静脉输液技术来说,很容易被医疗实践者接受。本发明在静脉输液系统从液瓶到病人之间,有一个滴斗,该滴斗包括可以依次流入不同滴速药液的滴孔。还有一个可测量滴速的滴斗。该装置可以选择不同的滴重,以控制不同的体积,不同的流速,适应不同的溶液。该发明连接有一个的流动控制装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包括穿刺滴重装置,与穿刺滴重装置管路连接的单向阀,与单向阀管路连接的流量调节器,与流量调节器管路连接的加药三通,与加药三通管路连接的锁定式锥度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滴重装置,包括可以用作穿刺器的滴重选择阀、与滴重选择阀连接的滴重座,与滴重座连接的滴斗;所述滴重座内部设置有三个不同滴重的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重选择阀,包括一个内部导通的阀底,阀底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内部中空的穿刺针,所述阀底内侧具有用于卡住密封圈的卡槽,卡槽内卡有密封圈,阀底内部还具有一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上套有穿刺保护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重选择阀的阀底外侧设置有用于手握的防滑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平面型密封圈,密封圈的内部具有三个通孔,密封圈的外圆周具有三个与卡槽配套卡住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重座与滴重选择阀的阀底相连,所述滴重选择阀可以在滴重座内转动,滴重座内部具有一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重座的外侧设置有指示滴重大小的指示标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与滴重座固定连接,滴斗为透明结构,滴斗的下端管路连接单向阀。
CNA2008100407741A 2008-07-18 2008-07-18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 Pending CN101461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407741A CN101461973A (zh) 2008-07-18 2008-07-18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407741A CN101461973A (zh) 2008-07-18 2008-07-18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1973A true CN101461973A (zh) 2009-06-24

Family

ID=4080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407741A Pending CN101461973A (zh) 2008-07-18 2008-07-18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619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0798A (zh) * 2014-03-05 2014-06-04 山东航维骨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滴重控制头的一体式输液器
CN104941024A (zh) * 2015-06-27 2015-09-30 戎静华 一种带有测速管的自动排气止液抗凝输液器
CN108079399A (zh) * 2017-12-21 2018-05-29 谢世庚 一种精准微调输液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0798A (zh) * 2014-03-05 2014-06-04 山东航维骨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滴重控制头的一体式输液器
CN104941024A (zh) * 2015-06-27 2015-09-30 戎静华 一种带有测速管的自动排气止液抗凝输液器
CN108079399A (zh) * 2017-12-21 2018-05-29 谢世庚 一种精准微调输液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42392A (en) Intravenous piggyback flush apparatus
WO2014121678A1 (zh) 多瓶输液装置
CN205586239U (zh) 一种一次性西林瓶溶配药器
CN101461973A (zh) 一种平面密封型三合一输液器
CN202289043U (zh) 新型输液器
CN201223592Y (zh) 新型输液器
CN204671655U (zh) 一种精确输血器
CN204275148U (zh) 带有自动换液的输液器
CN201912538U (zh) 一种输液器
CN211751454U (zh) 一种带有多个三通阀的输液组件
CN201012173Y (zh) 无菌内膜套装输液瓶
CN210644740U (zh) 一种双输液袋输液器
CN208611367U (zh) 一种滚压式鼻饲灌注器
CN211327353U (zh) 有高度提示功能的输液器
CN201333234Y (zh) 一种输液量提示和自动停止输液装置
CN202397884U (zh) 一次性使用袋式输液器
CN201643202U (zh) 控制药液滴重的输液调节装置
CN201862046U (zh) 连续输液汇总管
CN215274544U (zh) 一种无菌双向可排气配药装置
CN201572386U (zh) 控制药液滴重的输液调节装置
CN200945282Y (zh) 一次性多管输液装置
CN209475276U (zh) 一种输液器
CN208678043U (zh) 多头输液管
CN2621694Y (zh) 一次性无菌输液器
CN107213017B (zh) 一种一次性安瓿配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