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3791B - 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3791B
CN101453791B CN2007101952276A CN200710195227A CN101453791B CN 101453791 B CN101453791 B CN 101453791B CN 2007101952276 A CN2007101952276 A CN 2007101952276A CN 200710195227 A CN200710195227 A CN 200710195227A CN 101453791 B CN101453791 B CN 101453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indication
message
office
c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952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3791A (zh
Inventor
袁浚
李昌坤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952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3791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3243 priority patent/WO200907407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3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3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7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呼叫协调节点CMN接收到后向局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消息;CMN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述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会话初始化协议封装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SIP-I协议消息后,发送给前向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可以采用SIP-I协议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Description

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信系统中承载建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的核心网络在R4架构下定义了三个接口:Nc接口、Nb接口和Mc接口,各接口在WCDMA系统的核心网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WCDMA系统的核心网在R4架构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关口MSC Server(GMSC Server)、媒体网关(MGW,Media Gateway)和本地位置寄存器(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其中,GMSC Server可以管辖多个MSCServer,MSC Server和GMSC Server分别和HLR进行交互,获取UE的位置信息,MSC Server根据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直接或在GMSC Server的管辖下为UE提供应用和服务,GMSC Server也可以根据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直接为UE提供应用和服务。GMSC Server和不同MGW相连接,不同的MGW之间互相通信,不同的MGW还可以分别接入不同的无线接入网络(RAN,Radio Access Network),RAN可以为UTRAN或GERAN,MGW还可以接入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网络,实现UE分别和RAN或PSTN等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图1中,GMSC Server也可以为MSC Server。
在图1中,GMSC Server和GMSC Server之间通过Nc接口进行互通,MGW之间采用Nb接口进行互通,GMSC Server和MGW之间采用Mc接口进行互通。在具体应用时,GMSC Server和GMSC Server之间的Nc接口采用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协议的业务流程。
图2为现有技术采用BICC协议在GMSC Server和GMSC Server之间为UE建立呼叫的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201、UE所属的GMSC Server向被呼叫UE所属的GMSC Server发送初始地址消息(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
在该实施例中,UE所属的GMSC Server称为前向局,被呼叫UE所属的GMSC Server称为后向局。
在该步骤中,IAM携带前向建立连接指示,还可以携带前向建立连接所占用的隧道信息,如果携带隧道信息,则表示根据隧道信息进行前向快速建立连接;如果不携带隧道信息,则表示进行前向延迟建立连接。
步骤202、被呼叫UE所属的GMSC Server接收到IAM后,给UE所属的GMSC Server发送应用传送机制(APM,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消息。
在该步骤中,如果后向局要求前向局在前向建立连接完成后通知后向局,则在APM消息中设置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即在APM消息中的动作指示(Action indicator)字段中设置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connectforward,plus notification)。
步骤203、UE所属的MGW和被呼叫UE所属的MGW之间承载建立完成。
步骤204、MGW之间的承载建立完成后,UE所属的GMSC Server给被呼叫UE所属的GMSC Server发送APM消息,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在该步骤中,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可以为“Connected”,设置在APM消息的Action indicator字段中。
步骤205、被呼叫UE所属的GMSC Server给UE所属的GMSC Server发送ACM消息。
步骤206、UE所属的GMSC Server给被呼叫UE所属的GMSC Server发送ANM消息。
在图2所述的过程中,GMSC Server也可以为MSC Server。
从图2所述的过程可以看出,在前向建立连接时后向局可以在APM消息中设置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要求前向局在前向建立连接完成后发送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给后向局。
目前,还可以将会话初始化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封装ISUP消息(SIP-I,SIP with encapsulated ISUP)协议应用在Nc接口的业务流程中。在引入了SIP-I协议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BICC协议会与SIP-I协议共存,因此需要定义SIP-I协议和BICC协议互通的交互流程。
在实际的WCDMA组网中,存在呼叫协调节点(CMN,Call MediationNode),用于UE的呼叫信令层面的汇接,不控制承载,是组成R4架构下的核心网中的非常重要的节点。图3为现有技术BICC协议-SIP-I协议CMN组网的结构示意图,包括GMSC Server、CMN和MGW,可以看出,GMSC Server之间通过CMN进行互通,其中,前向局GMSC Server和CMN之间采用SIP-I协议消息进行UE的呼叫信令互通,后向局GMSC Server和CMN之间采用BICC协议消息进行UE的呼叫信息互通,GMSC Server和MGW之间采用Mc接口互通,MGW和MGW之间采用Nb接口互通。图3中的GMSC Server也可以采用MSC Server替代。
在SIP-I协议消息和BICC协议消息要求进行互通的过程中并有CMN的核心网中,如何实现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呢?后向局GMSC Server在采用BICC协议消息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时,并不知道前向局GMSCServer采用SIP-I协议消息进行信息交互且要经过CMN,这时,发明人在研究现有技术后发现,需要CMN对BICC协议消息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进行处理,转换为SIP-I协议消息发送,但是,目前的SIP-I协议消息中却不能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并且在SIP-I协议中也没有描述如何在SIP-I消息中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案。更进一步地,目前的SIP-I协议消息中也不能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并且在SIP-I协议中也没有描述如何在SIP-I消息中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案。这样,会导致后向局GMSC Server无法获得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采用SIP-I协议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系统,该系统能够采用SIP-I协议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装置,该装置能够采用SIP-I协议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呼叫协调节点CMN接收到后向局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消息;
CMN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述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会话初始化协议封装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SIP-I协议消息后,发送给前向局。
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前向局、后向局和CMN,其中,
所述前向局,用于接收所述CMN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
所述CMN,用于接收所述后向局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获取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发送给所述前向局;
所述后向局,用于向所述CMN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构造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发送给所述构造模块;
所述构造模块,用于根据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可以从BICC协议消息中获取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将获取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携带在SIP-I协议消息中发送,实现了采用SIP-I协议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使前向局可以接收到SIP-I协议消息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从而在前向连接建立完成后,给后向局发送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WCDMA系统的核心网在R4架构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采用BICC协议在GMSC Server和GMSC Server之间为UE建立呼叫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现有技术BICC协议-SIP-I协议CMN组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在BICC协议-SIP-I协议互通且存在CMN的场景下,传输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后向局在定时器超时,没有接收到返回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APM消息,断开通过CMN与前向局之间的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系统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采用SIP-I协议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本发明实施例的CMN接收到后向局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后,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获取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并将该SIP-I协议消息发送给前向局,前向局解析该SIP-I协议消息后得到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向局解析得到该SIP-I协议消息后得到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在前向连接建立后,构造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发送给CMN,CMN根据接收到的该SIP-I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发送给后向局,用以通知前向连接建立完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向局可以为UE所属的GMSC Server或MSCServer,后向局为被呼叫UE所属的GMSC Server或MSC Server。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401、后向局向CMN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在该步骤之前,后向局接收到前向局通过CMN发送的IAM,该IAM在前向局发送是采用SIP-I协议,经CMN转换为BICC协议消息后,发送给后向局。
在后向局接收到IAM后,根据该IAM携带的前向建立连接指示确定是前向建立连接,则根据设置的策略确定是否向前向局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如果是,则向CMN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如果否,则发送不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给CMN,CMN将该BICC协议消息转换为SIP-I协议消息后直接发送给前向局处理,这时就不需要进行以下步骤了。
步骤402、CMN解析该BICC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获取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并将该SIP-I协议消息发送给前向局。
步骤403、前向局解析该SIP-I协议消息后得到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步骤404、前向局完成前向建立连接,构造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给CMN。
步骤405、CMN接收到该SIP-I协议消息后,解析得到携带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该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后,发送给后向局。
步骤406、后向局接收到该BICC协议消息后,获知前向连接建立完成。
在图4的步骤401中,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为APM消息,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设置在APM消息中的Action indicator字段里,设置为“Connect forward,plus notification”。在步骤405中,CMN构造的BICC协议消息为APM消息,携带的该承载建立完成指示为设置在APM消息中的Action Indicator的Connected。
在图4中,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可以为扩展的订阅(Subscribe)消息,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可以为扩展的通知(Notify)消息。以下详细论述。
在现有的协议中,Subscribe消息的事件(Event)头域为:
Event=(″Event″/″o″)HCOLON event-type*(SEMI event-param)
event-type=event-package*(″.″event-template)
event-package=token-nodot
event-template=token-nodot
其中,在Subscribe消息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时,将event-package填写为“bearer-established”,前向局接收到该Subscribe消息后,在前向连接建立完成后发送Nofity消息,在Nofity消息中携带Event和Subscription头域,其中Event头域必须和Subscribe中的Event头域相同,Subscription-State头域填写为“active”,这个Notify消息的格式为:
     NOTIFY sip:a@atlanta.example.com SIP/2.0
     Via:                                                 SIP/2.0/UDP
agentb.atlanta.example.com;branch=z9hG4bK2994a93eb-fe
     To:<sip:a@atlanta.example.com>;tag=193402342
     From:<sip:b@atlanta.example.com>;tag=499288 1234
     Call-ID:898234234@agenta.atlanta.example.com
     CSeq:1993405 NOTIFY
     Max-Forwards:70
     Event:bearer-established;id=93 809824    //Subscribe消息的Event头域
     Subscription-State:active                  //指示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Contact:sip:b@atlanta.example.com
     Content-Type:message/sipfrag;version=2.0
     Content-Length:16
除了上述两条注释外,其余Nofity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都是现有技术,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无关,这里不再累述。
举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在BICC协议-SIP-I协议互通且存在CMN的场景下,传输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流程图,该流程涉及的实体包括前向局GMSCServer、后向局GMSC Server以及CMN,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501、前向局GMSC Server向CMN发送SIP-I协议的访问(INVITE)消息,携带前向建立连接指示,请求建立与后向局GMSC Server之间的前向连接。
在该步骤中,INVITE消息为SIP-I协议消息。
步骤502、CMN将INVITE消息转换为IAM,将所携带的前向建立连接指示设置为IAM的Connect forward,发送给后向局GMSC Server。
步骤503、后向局GMSC Server接收到IAM后,向CMN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APM消息。
在该步骤中,将APM消息中的Action indicator字段中设置Connectforward,plus notification,即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步骤504、CMN接收到该APM消息中,确定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则和前向局GMSC Server之间互通SIP-I协议的183/prack/200消息,在前向局和CMN之间协商好在承载建立完成后,发送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在该步骤中,确定APM消息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是判断该APM消息的Action indicator字段中是否设置Connect forward,plusnotification。
在该步骤中,CMN和前向局GMSC Server之间互通200消息或prack消息。
步骤505、CMN确定和前向局GMSC Server之间的早对话建立完成后,发送SUBSCRIBE消息到前向局,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在该步骤中,确定早对话建立完成可以为接收到前向局GMSC Server发送的200消息。
在该步骤中,CMN在SUBSCRIBE消息中的  Event设置为“bearer-established”,表示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步骤506、前向局GMSC Server接收到该SUBSCRIBE消息后,给CMN返回200消息。
步骤507、前向局GMSC Serve所属的MGW和后向局GMSC Server所属的MGW之间的承载建立完成。
步骤508、在承载建立完成后,前向局GMSC Server向CMN发送Notify消息,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在该步骤中,可以在Notify消息的Event设置“bearer-established”并且Subscription字段设置为“active”,指示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步骤509、CMN接收到该Notify消息后,获取携带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将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携带在APM消息发送给后向局GMSCServer。
步骤510、CMN给前向局GMSC Server发送200消息。
步骤511、接收到APM消息的后向局GMSC Server向CMN发送ACM消息。
步骤512、CMN将该ACM消息转换为SIP-I协议消息,和前向局GMSCServer之间互通180消息,或Prack消息或200消息。
步骤513、后向局GMSC Server向CMN发送ANM消息。
步骤514、CMN将ANM消息转换为200消息,向前向局GMSC Server发送200消息。
步骤515、前向局GMSC Server向CMN发送确认(ACK)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前向局不支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消息,即不能识别该SIP-I消息,则CMN根据预先设置的策略确定处理原则(CMN可以根据设置预先获知前向局不识别该SIP-I消息或由前向局在不能识别该SIP-I消息后通知CMN):在接收到前向局在前向连接建立完成后发送的precondition的更新消息(UPDATE)后,直接将承载建立完成指示信息在APM消息发送给后向局或将UPDATE转换为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信息的APM消息发送给后向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向局不支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消息时,CMN不启动定时器等待前向局发送的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Notify消息,如果前向局一直不返回该Notify消息,则CMN也不会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APM消息。后向局在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APM消息后,会设置定时器,如果在定时器超时时没有接收到返回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APM消息,则后向局会断开通过CMN与前向局之间的连接,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后向局在定时器超时,没有接收到返回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APM消息,断开通过CMN与前向局之间的连接的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601、前向局GMSC Server向CMN发送INVITE消息,携带前向建立连接指示,请求建立与后向局GMSC Server之间的前向连接。
步骤602、CMN将INVITE消息转换为IAM,将所携带的前向建立连接指示设置为IAM的Connect forward,发送给后向局GMSC Server。
步骤603、后向局GMSC Server接收到IAM后,向CMN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APM消息,启动定时器。
步骤604、CMN接收到该APM消息中,确定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则和前向局GMSC Server之间互通SIP-I协议的183消息或200消息或prack消息。
步骤605、CMN确定和前向局GMSC Server之间的早对话建立完成后,发送SUBSCRIBE消息到前向局,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在该步骤中,确定早对话建立完成可以为接收到前向局GMSC Server发送的200消息。
步骤606、前向局GMSC Server接收到该SUBSCRIBE消息后,给CMN返回200消息。
步骤607、后向局GMSC Server设置的定时器超时,还没有接收到返回的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APM消息,则给CMN返回拆线(REL)消息。
步骤608、CMN接收到REL消息后,将该消息转换为SIP-I协议的480消息发送给前向局GMSC Server,该480消息携带前向连接临时不可用(Temporarily Unavailable),指示前向局GMSC Server进行前向连接拆线。
步骤609、前向局GMSC Server接收到该480消息后,进行前向连接拆线,给CMN返回ACK消息。
步骤610、CMN将该ACK消息转换为BICC协议的拆线完成(RLC)消息,发送给后向局GMSC Server。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系统示意图,包括前向局、后向局和CMN,其中,
前向局,用于接收CMN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
CMN,用于接收后向局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获取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发送给前向局;
后向局,用于向CMN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在该实施例中,前向局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前向建立完成后,构造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发送给CMN的处理模块;
CMN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前向局的处理模块发送的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发送给后向局。
在该实施例中,CMN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到前向局发送的UPDATE后,直接构造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或将UPDATE转换为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发送给后向局的处理模块。后向局的处理模块接收CMN的检测模块发送的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为CMN,CMN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构造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后向局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发送给构造模块;
构造模块,用于根据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发送给前向局。
在该实施例中,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构造模块还包括第一构造模块,发送模块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向局发送的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发送给第一构造模块,
第一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发送给后向局的处理模块。
在该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到前向局发送的UPDATE后,发送指示给第一构造模块;第一构造模块在检测模块的指示下构造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或将UPDATE转换为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可用在BICC协议-SIP-I协议互通的场景下,实现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使BICC协议和SIP-I协议更好地采用CMN互通,节省了WCDMA网络资源,并且能有效地保证在承载建立完成之后再实现UE和被叫UE的互通(通过前向局和后向局),提高接通的成功率,提高语音服务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呼叫协调节点CMN接收到后向局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消息;
CMN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述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会话初始化协议封装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SIP-I协议消息后,发送给前向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P-I协议消息为订阅消息,所述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为bear-established,设置在订阅消息的event-Package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之后,进一步包括:
前向局前向建立连接完成,CMN接收前向局发送的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
CMN获取携带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述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后,发送给后向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为通知Notify消息,所述承载建立完成指示表示为Notify消息的Event字段中的bear-established和Subscription-State字段中的active。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之后,进一步包括:当CMN判断前向局不支持携带所述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消息时,CMN接收到前向局发送的更新消息UPDATE后,CMN构造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或将UPDATE转换为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后,发送给后向局。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所述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为携带Connected的应用传送机制APM消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后向局在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时在自身设置定时器,确定在定时器到时时没有接收到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拆除经呼叫协调节点CMN到前向局之间的连接。
8.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前向局、后向局和CMN,其中,
所述前向局,用于接收所述CMN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
所述CMN,用于接收所述后向局发送的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获取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发送给所述前向局;
所述后向局,用于向所述CMN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局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前向建立完成后,构造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发送给所述CMN的处理模块;
所述CMN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前向局的处理模块发送的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发送给所述后向局。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MN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向局不支持携带所述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消息时,接收到所述前向局发送的UPDATE后,构造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或将UPDATE转换为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发送给所述后向局的处理模块;
所述后向局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CMN的检测模块发送的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11.一种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构造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发送给所述构造模块;
所述构造模块,用于根据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模块还包括第一构造模块,所述发送模块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承载建立完成指示构造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发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当判断前向局不支持携带所述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消息时,接收到前向局发送的UPDATE后,发送指示给第一构造模块;所述第一构造模块在检测模块的指示下构造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或将UPDATE转换为携带所获取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BICC协议消息;
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向局发送的携带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SIP-I协议消息,获取携带的承载建立完成指示。
CN2007101952276A 2007-12-04 2007-12-04 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3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52276A CN101453791B (zh) 2007-12-04 2007-12-04 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CT/CN2008/073243 WO2009074078A1 (fr) 2007-12-04 2008-11-28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interfonctionnement entre bicc et si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52276A CN101453791B (zh) 2007-12-04 2007-12-04 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791A CN101453791A (zh) 2009-06-10
CN101453791B true CN101453791B (zh) 2010-07-07

Family

ID=40735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522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3791B (zh) 2007-12-04 2007-12-04 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37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9242B (zh) * 2012-12-18 2015-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2012A (zh) * 2004-02-27 2005-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使用流控制传输协议承载信令的方法
CN1901465A (zh) * 2005-07-18 2007-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信令网的网络资源进行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2012A (zh) * 2004-02-27 2005-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使用流控制传输协议承载信令的方法
CN1901465A (zh) * 2005-07-18 2007-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信令网的网络资源进行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Interworking between the 3GPP CS Domain with BICC orISUP as Signalling Protocol and external SIP-I Networks.3GPP TS 29.164 V7.0.0.2007,全文.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Interworking between the 3GPP CS Domain with BICC orISUP as Signalling Protocol and external SIP-I Networks.3GPP TS 29.164 V7.0.0.2007,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791A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6301B2 (en) Exchange and use of globally unique device identifiers for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 switched integration
CN101491042B (zh) 响应于高级智能网(ain)触发来提供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US8908569B2 (en) Multiple-termination rout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with an internet protocol core
US83514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based fixed mobile convergence
EP2052522B1 (en) Interworking with media fallback
US8244229B2 (en) Mobile video call response
US20050083948A1 (en) Network,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and PBX additional service starting method
US20080070528A1 (en) Mid-Call Features
US8953758B2 (en) Terminating a call according to reverse signaling data
KR101089046B1 (ko) 멀티미디어 발신자 정보 표시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366183B1 (en) Detecting multimedia capability of a caller
KR100941306B1 (ko) Sip 망의 호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3124313A1 (en) Handl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message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1453791B (zh) 发送请求承载建立完成指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20083257A1 (en) Enabling Mid-Call Services to be Added to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by a Wireless Device
CN101505509B (zh) 资源预留的实现方法以及互通网元
CN102057701B (zh) 在通信网络中实现呼叫等待功能的方法
JP2004242090A (ja) Ip電話システムの代理応答制御方法
JP2009290450A (ja) Sip電話システム、データ伝送方法、サーバユニットおよび電話端末
KR100923390B1 (ko) VoIP망과 WCDMA망 사이의 연동 방법
CN100486254C (zh) 一种会话初始协议网络中控制会话定时器的方法及系统
CN106161817B (zh) 基于voip平台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
CN101803332A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方法
CN101997856B (zh) 信令消息的交互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CN100493208C (zh) 一种传递后续地址信息以及建立呼叫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4

Address after: 065200, No. 1, unit 22, building 202, Anju residential area, Bei Bei Agricultural Bank, Langfang, Hebei, Sanhe

Patentee after: Wang Shujuan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