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3767A -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3767A
CN101453767A CNA2008101896660A CN200810189666A CN101453767A CN 101453767 A CN101453767 A CN 101453767A CN A2008101896660 A CNA2008101896660 A CN A2008101896660A CN 200810189666 A CN200810189666 A CN 200810189666A CN 101453767 A CN101453767 A CN 101453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gsn
data
ggsn
upe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96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问付
胡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1896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3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3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源数据转发网元将数据转发到用户面锚点网元;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将所述数据转发给目标侧处理网元。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用户面锚点网元接收消息指示;将数据发送到源数据转发网元和目标侧处理网元;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修改用户面的路由,将所述数据只发送到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本发明提出了在Direct Tunnel机制下GERAN/UTRAN系统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数据处理方法不能适用于Direct Tunnel机制时的问题。

Description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GPRS(General Package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类似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UMTS(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 Territo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GSM/EDGE无线接入网(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GERAN)、核心网(Core Network,CN)以及移动台(Mobile Station,即MS)。其中,GERAN/UTRAN用于实现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而CN用于处理GPRS/UMTS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用于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的功能。
CN从逻辑上分为电路交换域(Circuit Switched Domain,CS)和分组交换域(Packet Switched Domain,PS),分别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
CS域包括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SC Server),媒体网关(MGW)和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服务器(GMSC Server)等节点。其中,MSC Server用于传输CS域的控制面数据,实现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以及鉴权加密等功能,GMSC Server用于实现GMSC的呼叫控制和移动性控制的控制面功能,MGW用于实现用户面数据的传输。
PS域包括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以及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GSN)等节点。其中,GGSN为与外部网络进行交互的接口,同时,GGSN还负责实现用户面数据的传输。SGSN在PS域中的位置和CS域的MSC Server类似,其核心功能是实现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以及用户信息存储等功能。
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CS和PS域都使用这个设备。
在现有的3GPP协议处理中,UMTS用户面处理机制为Two Tunnels(两段隧道)机制,如图2所示,在UMTS系统中,用户面处理在RNC(Radio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是UTRAN的一个网元,用于控制UTRAN的无线资源)与SGSN之间、SGSN与GGSN之间进行,接口分别为Iu接口及Gn接口。对于Two Tunnels机制来说,SGSN上不但需要处理用户面,还需要处理控制面,所以,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处理不是分开的。
随着HSPA(High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数据接入)和IMS(IP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技术的引入,未来的3GPP网络数据流量将会显著增长。目前,3GPP网络为了提高UMTS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UMTS用户面处理机制,即Direct Tunnel(直接隧道)机制,如图2所示,在这种机制下,UMTS系统中用户面直接在RNC与GGSN之间处理,而无需通过SGSN来处理。对于Direct Tunnel机制来说,SGSN上只需处理控制面的功能,所以,UMTS系统中控制面和用户面是分开处理的。
现在分别结合图3-6,对GERAN与UTRAN之间切换或改变的流程进行说明。
目前,43.129协议中规定的GERAN切换到UTRAN时的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S301:Source BSS(源基站子系统)决定发起切换(Handoverdecision);
步骤S302:Source BSS发送切换请求(PS Handover Required)消息到旧侧SGSN,即2G SGSN;
步骤S303:2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请求(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到新侧SGSN,即3G SGSN;
步骤S304:3G SGSN构造重定位请求(Relocation Request)消息并发送这个消息到目的RNC(Target RNC);
步骤S305:目的RNC发送重定位请求确认(Relocation RequestAchnowledge)消息到3G SGSN;
步骤S306: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到2G SGSN;
步骤S307:2G SGSN从GGSN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Source BSS将IP数据包发送到MS;
步骤S308:2G SGSN通过3G SGSN将IP数据包转发到目的RNC;
步骤S309:2G SGSN发送切换请求确认(PS Handover RequiredAcknowledge)消息到Source BSS;
步骤S310:MS发送完成切换到UTRAN(Handover to UTRAN Complete)消息到目的RNC;
步骤S311:目的RNC发送重定位完成(Relocation Complete)消息到3GSGSN;
步骤S312:3G 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Update PDP ContextRequset)消息到GGSN;
步骤S313: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Update PDP ContextResponse)消息到3G SGSN。
UTRAN切换到GERAN时的流程如图4所示:
步骤S401:Source RNC(源RNC)决定发起切换(Handover decision);
步骤S402:Source RNC发送重定位请求(Relocation Required)消息到旧侧SGSN,即3G SGSN;
步骤S403: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请求(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到新侧SGSN,即2G SGSN;
步骤S404:2G SGSN构造切换请求(PS HandoverRequest)消息,并发送这个消息到目的BSS(Target BSS);
步骤S405:目的BSS发送切换请求确认(PS Handover RequestAchnowledge)消息到2G SGSN;
步骤S406:2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到3G SGSN;
步骤S407:3G SGSN从GGSN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Source RNC将IP数据包发送到MS;
步骤S408:3G 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Relocation Command)消息到Source RNC;
步骤S409:Source RNC转发IP数据包到3G SGSN,3G SGSN转发IP数据包到2G SGSN,2G SGSN转发IP数据包到目的BSS;
步骤S410:目的BSS发送切换完成(PS Handover Complete)消息到2GSGSN;
步骤S411:2G SGSN发送修改上下文请求(Updat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到GGSN;
步骤S412:GGSN返回修改上下文响应(Update PDP Context Response)消息到2G SGSN。
目前,23.060协议中规定的GERAN改变到UTRAN时的流程如图5所示:
步骤S501:MS决定执行系统间改变(Intersystem change decision);
步骤S502:MS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Route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给新侧SGSN,即3G SGSN;
步骤S503: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SGSN Context Request)消息到旧侧SGSN,即2G SGSN,以获取用户的上下文;
步骤S504:2G SGSN返回SGSN上下文响应(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给3G SGSN,并将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携带在上下文响应消息中;
步骤S505: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SGSN Context Acknowledge)消息给2G SGSN,这个消息是3G SGSN用来通知2G SGSN其已准备好接收数据包;
步骤S506:2G SGSN将缓存的数据包复制并转发给3G SGSN;
步骤S507:3G 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Update PDP ContextRequest)消息给GGSN;
步骤S508: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Update PDP ContextResponse)消息给3G SGSN;
步骤S509:3G SGSN返回路由区更新接受(Route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给MS;
步骤S510:MS返回路由区更新完成(Routeing Area Update Complete)消息给3G SGSN;
步骤S511:MS发送业务请求(Service Request)消息给3G SGSN;
步骤S512:RNC和3G SGSN之间进行RAB指派(RAB Assignment)流程,建立RAB(radio access bearer,无线接入承载)。
目前,23.060协议中规定的UTRAN改变到GERAN时的流程如图6所示:
步骤S601:MS决定执行系统间改变(Intersystem change decision);
步骤S602:MS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Route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给新侧SGSN,即2G SGSN;
步骤S603:2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SGSN Context Request)消息到旧侧SGSN,即3G SGSN,以获取用户的上下文;
步骤S604:3G SGSN发送SRNS上下文请求(SRNS Context Request)消息到Source RNC;
步骤S605:Source RNC返回SRNS上下文响应(SRNS Context Response)消息给3G SGSN,Source RNC停止发送下行数据到MS,并缓存这些数据;
步骤S606:3G SGSN返回SGSN上下文响应(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给2G SGSN,将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携带在上下文响应消息中;
步骤S607:2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SGSN Context Acknowledge)消息给3G SGSN,这个消息是2G SGSN用来通知3G SGSN其已准备好接收数据包;
步骤S608:3G SGSN发送SRNS数据转发命令(SRNS Data ForwardCommand)给Source RNC,Source RNC复制缓存的数据包并转发给3G SGSN;
步骤S609:3G SGSN转发数据包给2G SGSN;
步骤S610:2G 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Update PDP ContextRequest)消息给GGSN;
步骤S611: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Update PDP ContextResponse)消息给2G SGSN;
步骤S612:2G SGSN返回路由区更新接受(Route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给MS;
步骤S613:MS返回路由区更新完成(Routeing Area Update Complete)消息给2G SGSN。
在图3-6对应的流程中,对于GERAN切换或改变到UTRAN时的用户面数据处理都是3G SGSN将2G SGSN转发过来的数据转发到目的RNC,对于UTRAN切换或改变到GERAN时的用户面数据处理都是3G SGSN将源RNC转发过来的数据转发到2G SGSN,但对于Direct Tunnel机制来说,3G SGSN不再进行用户的用户面数据处理,所以,数据转发不能通过3G SGSN来进行处理,因此,目前的GERAN与UTRAN之间切换或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不适合Direct Tunnel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实现在Direct Tunnel机制下2G与3G系统间切换或改变时的数据转发处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源数据转发网元将数据转发到用户面锚点网元;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将所述数据转发给目标侧处理网元。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2G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GSN,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目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修改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将GGSN上的用户控制面修改到3G SGSN;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给3G SGSN;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所述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
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到2G SGSN或者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给2G SGSN时,所述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或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2G SGSN转发数据包到GGSN;GGSN接收并缓存2G SGSN转发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GGSN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缓存的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GGSN收到3G SGSN发送的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缓存的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将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通知给GGSN。
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将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通知给GGSN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所述转发数据请求消息中携带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所述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将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通知给GGSN的过程包括:RNC与3G SGSN之间进行无线接入承载RAB指派流程,以建立RAB;3G 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将GGSN上的用户控制面修改到3G SGSN;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给3G SGSN;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所述转发数据请求消息中携带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所述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
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到2G SGSN或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给2G SGSN时,所述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或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2G SGSN转发数据包到GGSN;GGSN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源RNC,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GGSN,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2G SGSN。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所述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
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或SRNS数据转发命令消息到源RNC时,所述重定位命令消息或SRNS数据转发命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源RNC转发数据包到GGSN;GGSN缓存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GGSN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缓存的数据包发送给2G SGSN。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GGSN收到2G SGSN发送的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缓存的数据包发送给2G SGSN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将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通知给GGSN。
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将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通知给GGSN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所述转发数据请求消息中携带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所述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
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或SRNS数据转发命令消息给源RNC时,所述重定位命令消息或SRNS数据转发命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源RNC将数据包转发到GGSN;GGSN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到2G SGSN。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2G SGSN,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演进的接入网LTE。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2G SGSN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缓存所述数据包,并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LTE。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MME将LTE侧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MME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2G SGSN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LTE。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LTE,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2G SGSN。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LTE;LTE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缓存所述数据包,并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2G SGSN。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MME将2G SGSN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MME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LTE;LT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UPE;UP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2G SGSN。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源RNC,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LTE。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源RNC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缓存所述数据包,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LTE。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将LTE侧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3G SGSN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源RNC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LTE。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LTE,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目的RNC。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LTE;LTE将数据包转发给UE;UPE缓存所述数据包,并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将目的RNC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MME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LTE;LTE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用户面锚点网元接收消息指示;将数据发送到源数据转发网元和目标侧处理网元;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修改用户面的路由,将所述数据只发送到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
所述消息指示为双播命令消息。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2G SGSN,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GGSN,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目的RNC。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通知2G SGSN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3G SGSN通知2G SGSN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或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到2G SGSN时,所述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或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中携带标志位,以指示2G SGSN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通知GGSN进行双播处理。
3G SGSN通知GGSN进行双播处理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GGSN,所述消息中携带目的RNC的GTP隧道标识符;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2G SGSN和目的RNC。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源RNC,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GGSN,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2G SGSN。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通知GGSN进行双播处理。
3G SGSN通知GGSN进行双播处理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GGSN,所述消息中携带2G SGSN的GTP隧道标识符;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源RNC和2G SGSN。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3G SGSN通知源RNC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3G SGSN通知源RNC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的过程包括:3G 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到源RNC时,所述消息中携带标识位,以指示源RNC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2G SGSN,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演进的接入网LTE。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UPE将数据包发送到2G SGSN和LTE;UPE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数据包只发送到LTE。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LTE,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2G SGSN。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UPE将数据包发送到LTE和2G SGSN;UPE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数据包只发送到2G SGSN。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源RNC,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LTE。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UPE将数据包发送到源RNC和LTE;UPE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数据包只发送到LTE。
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LTE,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目的RNC。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UPE将数据包发送到LTE和目的RNC;UPE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数据包只发送到目的RN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了在Direct Tunnel机制下GERAN/UTRAN系统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数据处理方法不能适用于Direct Tunnel机制时的问题,填补了Direct Tunnel机制下GERAN/UTRAN系统切换或者改变时无损业务的数据转发方法的空白。
在本发明中,GGSN可以先缓存源数据转发网元转发的数据,再将数据发送到目标侧处理网元,还可以直接将源数据转发网元转发的数据发送到目标侧处理网元,这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提供了多种选择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GPRS/UMTS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用户面处理的示意图;
图3为43.129协议中规定的GERAN切换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43.129协议中规定的UTRAN切换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23.060协议中规定的GERAN改变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23.060协议中规定的UTRAN改变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种GERAN切换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种UTRAN切换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种GERAN改变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种UTRAN改变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GERAN切换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UTRAN切换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GERAN改变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UTRAN改变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GERAN切换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第三种UTRAN切换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第三种GERAN改变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第三种UTRAN改变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首先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用到的术语、字词及权利要求的含义不能仅仅限于其字面和普通的含义去理解,还包括进而与本发明的技术相符的含义和概念,这是因为我们作为发明者,要适当地给出术语的定义,以便对我们的发明进行最恰当的描述。因此,本说明和附图中给出的配置,只是本发明的首选实施方案,而不是要列举本发明的所有技术特性。我们要认识到,还有各种各样的可以取代我们方案的同等方案或修改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多种数据处理方法,现在对第一种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整体的技术方案为:GERAN改变或者切换到UTRAN时,2G SGSN将数据包转发到GGSN,由GGSN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RNC;UTRAN切换到GERAN时,源RNC将数据包转发到GGSN,由GGSN将数据包转发到2G SGSN,由2G SGSN转发到目的BSS。
现在结合图7,对GERAN切换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步骤S701:源BSS决定发起切换;
步骤S702:源BSS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2G SGSN;
步骤S703:2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请求消息到新侧SGSN,即3GSGSN;
步骤S704:3G SGSN构造重定位请求消息,并将这个消息发送到目的RNC;
步骤S705:目的RNC发送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到3G SGSN;
步骤S706:3G 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Update PDP Contextrequest)消息到GGSN,以请求将GGSN上的用户控制面修改到3G SGSN;
步骤S707: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Update PDP Contextresponse)给3G SGSN;
步骤S708: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Forward Data request)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
步骤S709: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Forward Data response)消息给3GSGSN,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并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给3G SGSN,其中,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包括IP地址及TEID(隧道端点标识符);
步骤S710: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到2G SGSN,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步骤S711:2G SGSN从GGSN接收数据包,并通过源BSS将数据包发送到MS;
步骤S712:对于无损业务的数据,2G SGSN转发数据包到GGSN,使用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3G SGSN发送的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GGSN收到2G SGSN转发的数据包后缓存这些数据包;
步骤S713:2G SGSN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到源BSS;
步骤S714:MS发送完成切换到UTRAN消息到目的RNC;
步骤S715:目的RNC发送重定位完成消息到3G SGSN;
步骤S716:3G SGSN发送修改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
步骤S717:GGSN返回修改上下文响应消息到3G SGSN;
步骤S718:GGSN将缓存的转发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现在结合图8,对UTRAN切换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步骤S801:源RNC决定发起切换;
步骤S802:源RNC发送重定位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3G SGSN;
步骤S803: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请求消息到新侧SGSN,即2GSGSN;
步骤S804:2G SGSN构造切换请求消息,并将这个消息发送到目的BSS;
步骤S805:目的BSS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到2G SGSN;
步骤S806:2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到3G SGSN;
步骤S807: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Forward Data request)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
步骤S808: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并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给3G SGSN;
步骤S809:3G SGSN从GGSN接收数据包,并通过源RNC将数据包发送到MS;
步骤S810:3G 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到源RNC,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步骤S811:对于无损业务的数据,源RNC转发数据包到GGSN,使用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3G SGSN发送的重定位命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GGSN缓存收到的转发数据包;
步骤S812:目的BSS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到2G SGSN;
步骤S813:2G SGSN发送修改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
步骤S814:GGSN返回修改上下文响应消息到2G SGSN;
步骤S815:GGSN将缓存的转发数据包发送到2G SGSN。
现在结合图9,对GERAN改变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901:MS决定执行系统间改变;
步骤S902:MS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给新侧SGSN,即3G SGSN;
步骤S903: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2GSGSN,即获取用户的上下文;
步骤S904:2G SGSN返回SGSN上下文响应消息给3G SGSN,并将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携带在这个消息中;
步骤S905:3G 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将GGSN上的用户控制面修改到3G SGSN;
步骤S906: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给3G SGSN;
步骤S907: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
步骤S908: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并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给3G SGSN;
步骤S909: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给2G SGSN,这个消息是3G SGSN通知2G SGSN其已准备好接收数据包,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步骤S910:2G SGSN将缓存的数据包复制并转发给GGSN,使用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3G SGSN发送的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GGSN缓存收到的转发数据包;
步骤S911:3G SGSN返回路由区更新接受消息给MS;
步骤S912:MS返回路由区更新完成消息给3G SGSN;
步骤S913:MS发送业务请求消息给3G SGSN;
步骤S914:RNC和3G SGSN之间进行RAB(radio access bearer,无线接入承载)指派(RAB Assignment)流程,以建立RAB;
步骤S915:3G SGSN发送修改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
步骤S916:GGSN返回修改上下文响应消息到3G SGSN;
步骤S917:GGSN将缓存的转发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现在结合图10,对UTRAN改变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步骤S1001:MS决定执行系统间改变;
步骤S1002:MS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给新侧SGSN,即2G SGSN;
步骤S1003:2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3GSGSN,以获取用户的上下文;
步骤S1004:3G SGSN发送SRNS上下文请求消息到源RNC;
步骤S1005:源RNC返回SRNS上下文响应消息给3G SGSN,源RNC停止发送下行数据到MS并缓存这些数据;
步骤S1006:3G SGSN返回SGSN上下文响应消息给2G SGSN,并将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携带在这个消息中;
步骤S1007:2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给3G SGSN,这个消息是2G SGSN通知3G SGSN其已准备好接收数据包;
步骤S1008: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
步骤S1009: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并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给3G SGSN;
步骤S1010:3G SGSN发送SRNS数据转发命令给源RNC,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源RNC复制缓存的数据包并转发给GGSN,GGSN缓存转发的数据包;
步骤S1011:2G 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给GGSN;
步骤S1012: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给2G SGSN;
步骤S1013:GGSN将缓存的转发数据包转发给2G SGSN;
步骤S1014:2G SGSN返回路由区更新接受消息给MS;
步骤S1015:MS返回路由区更新完成消息给2G SGSN。
3GPP为了增强未来网络的竞争能力,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演进网络架构,包括系统架构演进(SAE)和接入网的长期演进(LTE),其中,演进的接入网称为E-UTRAN,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架构如图11所示,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用户面实体(User Plane Entity,UPE)以及不同接入系统之间的用户面锚点(Inter Access System Anchor,IASA)。其中,MME负责控制面的移动性管理,包括用户上下文和移动状态管理,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等,对应于当前GPRS/UMTS系统内部SGSN的控制平面部分;UPE负责空闲状态下为下行数据发起寻呼,管理保存IP承载参数和网络内路由信息等,对应于当前GPRS/UMTS系统内部SGSN和GGSN的数据平面部分;Inter AS Anchor则充当不同接入系统间的用户面锚点。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PCRF)用于策略控制决定和流计费控制功能。归属网络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
对于SAE系统来说,如果MME和UPE分离,且UPE与3GPP Anchor存在于同一个实体,则这个系统架构和Direct Tunnel机制下的架构是类似的,MME相当于SGSN,UPE/3GPP Anchor(以下简称为UPE)相当于GGSN,所以,上述提出的数据转发处理方法同样适应于GERAN/UTRAN系统和SAE系统之间的切换和改变时的数据转发处理。
GERAN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SAE系统时,MME和UPE(GERAN/UTRAN和SAE系统的用户面锚点)进行消息交换,消息包括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和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然后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2G SGSN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缓存转发的数据包,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缓存的转发数据包转发给演进的接入网。
SAE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GERAN系统: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消息包括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和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然后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演进的接入网,演进的接入网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缓存转发的数据包,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缓存的转发数据包转发给2G SGSN。
UTRAN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SAE系统:3G SGSN和UPE进行消息交换,消息包括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和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然后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源RNC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缓存转发的数据包,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缓存的转发数据包转发给演进的接入网。
SAE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UTRAN系统: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消息包括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和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然后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演进的接入网,演进的接入网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缓存转发的数据包,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缓存的转发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现在结合图12-15,对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结合图12,对GERAN切换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步骤1201:源BSS决定发起切换;
步骤1202:源BSS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2G SGSN;
步骤1203:2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请求消息到新侧SGSN,即3G
SGSN;
步骤1204:3G SGSN构造重定位请求消息,并将这个消息发送到目的RNC;
步骤1205:目的RNC发送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到3G SGSN;
步骤1206: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所述消息中携带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后续GGSN将无损业务的转发数据转发到这个GTP隧道中;
步骤1207: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并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给3G SGSN;
步骤1208: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到2G SGSN,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步骤1209:2G SGSN从GGSN接收数据包,并通过源BSS将数据包发送到MS;
步骤1210:对于无损业务的数据,2G SGSN转发数据包到GGSN,使用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3G SGSN发送的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GGSN收到2G SGSN转发的数据包后将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步骤1211:2G SGSN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到源BSS;
步骤1212:MS发送完成切换到UTRAN(Handoverto UTRAN Complete)消息到目的RNC;
步骤1213:目的RNC发送重定位完成消息到3G SGSN;
步骤1214:3G SGSN发送修改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
步骤1215:GGSN返回修改上下文响应消息到3G SGSN。
现在结合图13,对UTRAN切换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1301:源RNC决定发起切换;
步骤1302:源RNC发送重定位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3G SGSN;
步骤1303: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请求消息到新侧SGSN,即2GSGSN;
步骤1304:2G SGSN构造切换请求消息,并将这个消息发送到目的BSS;
步骤1305:目的BSS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到2G SGSN;
步骤1306:2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到3G SGSN;
步骤1307: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所述消息中携带2G S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后续GGSN将无损业务的转发数据转发到这个数据转发隧道中;
步骤1308: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并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给3G SGSN;
步骤1309:3G SGSN从GGSN接收数据包,并通过源RNC将数据包发送到MS;
步骤1310:3G 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到源RNC,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步骤1311:对于无损业务的数据,源RNC转发数据包到GGSN,使用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3G SGSN发送的重定位命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GGSN收到源RNC转发的数据包后将数据包转发给2G SGSN,2GSGSN转发数据包到目的BSS;
步骤1312:目的BSS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到2G SGSN;
步骤1313:2G SGSN发送修改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
步骤1314:GGSN返回修改上下文响应消息到2G SGSN。
现在结合图14,对GERAN改变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1401:MS决定执行系统间改变;
步骤1402:MS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给新侧SGSN,即3G SGSN;
步骤1403: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2GSGSN获取用户的上下文;
步骤1404:2G SGSN返回SGSN上下文响应消息给3G SGSN,将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携带在这个消息中;
步骤1405:RNC和3G SGSN之间进行RAB指派流程,以建立RAB。
步骤1406:3G 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将GGSN上的用户控制面修改到3G SGSN;
步骤1407: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给3G SGSN;
步骤1408: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所述消息中携带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后续GGSN将无损业务的转发数据转发到这个GTP隧道中;
步骤1409: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并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给3G SGSN;
步骤1410: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给2G SGSN,这个消息是3G SGSN通知2G SGSN其已准备好接收数据包,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步骤1411:2G SGSN将缓存的数据包复制并转发给GGSN,使用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3G SGSN发送的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GGSN收到2G SGSN转发的数据包后将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步骤1412:3G SGSN返回路由区更新接受消息给MS;
步骤1413:MS返回路由区更新完成消息给3G SGSN;
步骤1414:3G SGSN发送修改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以修改GGSN中的用户上下位中下行GTP隧道标识符为RNC的GTP隧道标识符;
步骤1415:GGSN返回修改上下文响应消息到3G SGSN。
现在结合图15,对UTRAN改变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1501:MS决定执行系统间改变;
步骤1502:MS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给新侧SGSN,即2G SGSN;
步骤1503:2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3GSGSN,以获取用户的上下文;
步骤1504:3G SGSN发送SRNS上下文请求消息到源RNC;
步骤1505:源RNC返回SRNS上下文响应消息给3G SGSN,源RNC停止发送发送下行数据到MS并缓存这些数据;
步骤1506:3G SGSN返回SGSN上下文响应消息给2G SGSN,将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携带在这个消息中;
步骤1507:2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给3G SGSN,这个消息是2G SGSN通知3G SGSN其已准备好接收数据包;
步骤1508: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所述消息中携带2G S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后续GGSN将无损业务的转发数据转发到这个数据转发隧道中;
步骤1509: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并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给3G SGSN;
步骤1510:3G SGSN发送SRNS数据转发命令消息给源RNC,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源RNC复制缓存数据包并转发给GGSN,GGSN收到源RNC转发的数据包后将数据包转发给2G SGSN;
步骤1511:2G 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给GGSN;
步骤1512: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给2G SGSN;
步骤1513:2G SGSN返回路由区更新接受消息给MS;
步骤1514:MS返回路由区更新完成消息给2G SGSN。
上述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同样适用于GERAN/UTRAN系统和SAE系统之间的切换和改变时的数据转发处理。
GERAN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SAE系统时,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消息包括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和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MME将演进的接入网侧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MME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2G SGSN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再转发给演进的接入网。
SAE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GERAN系统时,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消息包括转发数据请求和转发数据响应,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MME将2G SGSN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MME然后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演进的接入网,演进的接入网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再转发给2G SGSN。
UTRAN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SAE系统时,3G SGSN和UPE进行消息交换,消息包括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和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将演进的接入网侧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3G SGSN然后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源RNC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再转发给演进的接入网。
SAE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UTRAN系统时,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消息包括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和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MME将目的RNC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MME然后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演进的接入网,演进的接入网将数据包转发给UPE,UPE再转发给目的RNC。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系统间切换或改变时数据处理方法,其整体技术方案为:用户面锚点网元收到指示后,将数据发送到源数据转发网元和目标侧处理网元,其中,这个指示可以是双播命令指示,要求用户面锚点网元将数据发送到源数据转发网元和目标侧处理网元;用户面锚点网元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停止双播发送,并将数据只发送到目标侧处理网元。
首先结合图16,对GERAN切换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601:源BSS决定发起切换;
步骤S1602:源BSS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2G SGSN;
步骤S1603:2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请求消息到新侧SGSN,即3GSGSN;
步骤S1604:3G SGSN构造重定位请求消息,并将这个消息发送到目的RNC;
步骤S1605:目的RNC发送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到3G SGSN;
步骤S1606: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到2G SGSN,所述消息中携带标志位,以指示2G SGSN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步骤S1607:3G SGSN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GGSN,要求GGSN将数据发送到2G SGSN和目的RNC,所述消息中携带目的RNC的GTP隧道标识符;
步骤S1608: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2G SGSN和目的RNC;
步骤S1609:2G SGSN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到源BSS;
步骤S1610:MS发送完成切换到UTRAN消息到目的RNC;
步骤S1611:目的RNC发送重定位完成消息到3G SGSN;
步骤S1612:3G SGSN和GGSN之间进行PDP上下文修改流程,将GGSN中用户的下行GTP隧道标识符修改为目的RNC的GTP隧道标识符,在这个流程中,GGSN停止数据的双播发送处理;
步骤S1613: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目的RNC。
现在结合图17,对UTRAN切换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701:源RNC决定发起切换;
步骤S1702:源RNC发送重定位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3G SGSN;
步骤S1703: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请求消息到新侧SGSN,即2GSGSN;
步骤S1704:2G SGSN构造切换请求消息,并将这个消息发送到目的BSS;
步骤S1705:目的BSS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到2G SGSN;
步骤S1706:2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到3G SGSN;
步骤S1707:3G SGSN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GGSN,要求GGSN将数据发送到源RNC和2G SGSN,所述消息中携带2G SGSN的GTP隧道标识符;
步骤S1708: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源RNC和2G SGSN;
步骤S1709:3G 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到源RNC,所述消息中携带标识位,以指示源RNC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步骤S1710:目的BSS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到2G SGSN;
步骤S1711:2G SGSN和GGSN之间进行PDP上下文修改流程,将GGSN中用户的下行GTP隧道标识符修改为2G SGSN的GTP隧道标识符,在这个流程中,GGSN停止数据的双播发送处理;
步骤S1712: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2G SGSN,2G S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目的BSS。
现在结合图18,对GERAN改变到UT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801:MS决定执行系统间改变;
步骤S1802:MS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给新侧SGSN,即3G SGSN;
步骤S1803: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2GSGSN,以获取用户的上下文;
步骤S1804:2G SGSN返回SGSN上下文响应消息给3G SGSN,并将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携带在这个消息中;
步骤S1805:RNC和3G SGSN之间进行RAB指派流程,以建立RAB。
步骤S1806: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给2G SGSN,所述消息中携带标志位,以指示2G SGSN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步骤S1807:3G SGSN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GGSN,要求GGSN将数据发送到2G SGSN和目的RNC,所述消息中携带目的RNC的GTP隧道标识符;
步骤S1808: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2G SGSN和目的RNC;
步骤S1809:3G SGSN返回路由区更新接受消息给MS;
步骤S1810:MS返回路由区更新完成消息给3G SGSN;
步骤S1811:3G SGSN和GGSN之间进行PDP上下文修改流程,将GGSN中用户的下行GTP隧道标识符修改为目的RNC的GTP隧道标识符,在这个流程中,GGSN停止数据的双播发送处理;
步骤S1812: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目的RNC。
现在结合图19,对UTRAN改变到GERAN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901:MS决定执行系统间改变;
步骤S1902:MS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给新侧SGSN,即2G SGSN;
步骤S1903:2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消息到旧侧SGSN,即3GSGSN,以获取用户的上下文;
步骤S1904:3G SGSN发送SRNS上下文请求消息到源RNC;
步骤S1905:源RNC返回SRNS上下文响应消息给3G SGSN,源RNC停止发送下行数据到MS并缓存这些数据;
步骤S1906:3G SGSN返回SGSN上下文响应消息给2G SGSN,并将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携带在这个消息中;
步骤S1907:2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给3G SGSN,这个消息是2G SGSN通知3G SGSN其已准备好接收数据包;
步骤S1908:3G SGSN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GGSN,要求GGSN将数据发送到源RNC和2G SGSN,所述消息中携带2G SGSN的GTP隧道标识符;
步骤S1909: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源RNC和2G SGSN;
步骤S1910:2G SGSN和GGSN之间进行PDP上下文修改流程,将GGSN中用户的下行GTP隧道标识符修改为2G SGSN的GTP隧道标识符,在这个流程中,GGSN停止数据的双播发送处理;
步骤S1911: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2G SGSN,2G S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MS;
步骤S1912:2G SGSN返回路由区更新接受消息给MS;
步骤S1913:MS返回路由区更新完成消息给2G SGSN。
上述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同样适用于GERAN/UTRAN系统和SAE系统之间的切换和改变时的数据转发处理。
GERAN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SAE系统时,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要求UPE将数据发送到2G SGSN和LTE;UPE将下行数据包发送到2G SGSN和LTE;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停止下行数据包双播发送,将下行数据包只发送到LTE。
SAE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GERAN系统时,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要求UPE将数据发送到LTE和2G SGSN;UPE将下行数据包发送到LTE和2G SGSN;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停止下行数据包双播发送,将下行数据包只发送到2G SGSN。
UTRAN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SAE系统时,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要求UPE将数据发送到源RNC和LTE;UPE将下行数据包发送到源RNC和LTE;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停止下行数据包双播发送,将下行数据包只发送到LTE。
SAE系统切换或者改变到UTRAN系统时,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要求UPE将数据发送到LTE和目的RNC;UPE将下行数据包发送到LTE和目的RNC;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停止下行数据包双播发送,将下行数据包只发送到目的RNC。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1)

1.一种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数据转发网元将数据转发到用户面锚点网元;
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将所述数据转发给目标侧处理网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2G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GSN,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目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源RNC,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GGSN,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2G SGSN。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修改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将GGSN上的用户控制面修改到3G SGSN;
GGSN返回修改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给3G SGSN;
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
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所述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
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所述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将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通知给GGSN。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将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通知给GGSN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所述转发数据请求消息中携带目的RNC侧的GTP隧道标识符;
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所述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将目的2G SGSN侧的GTP隧道标识符通知给GGSN。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获取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将目的2G SGSN侧的GTP隧道标识符通知给GGSN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转发数据请求消息到GGSN,以请求GGSN为数据转发分配数据转发隧道,所述转发数据请求消息中携带目的2G SGSN侧的GTP隧道标识符;
GGSN返回转发数据响应消息给3G SGSN,所述转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GGSN为转发数据隧道分配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到2G SGSN或者3G SGSN发送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给2G SGSN时,所述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或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G SGSN转发数据包到GGSN;
GGSN接收并缓存2G SGSN转发的数据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GGSN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或者GGSN收到3G SGSN发送的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缓存的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G SGSN转发数据包到GGSN;
GGSN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将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或SRNS数据转发命令消息到源RNC时,所述重定位命令消息或SRNS数据转发命令消息中携带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为GGSN的数据转发隧道标识符。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源RNC转发数据包到GGSN;
GGSN缓存所述数据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GGSN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或者GGSN收到2G SGSN发送的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缓存的数据包发送给2G SGSN。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源RNC将数据包转发到GGSN;
GGSN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到2G SGSN。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2G SGSN,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
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演进的接入网LTE。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
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
2G SGSN将数据包转发给UPE;
UPE缓存所述数据包,并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LTE。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MME将LTE侧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
MME将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2G SGSN;
2G SGSN将数据包转发给UPE;
UP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LTE。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LTE,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2G SGSN。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
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LTE;
LTE将数据包转发给UPE;
UPE缓存所述数据包,并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2G SGSN。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MME将2G SGSN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
MME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LTE;
LT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UPE;
UP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2G SGSN。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源RNC,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LTE。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G SGSN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
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
源RNC将数据包转发给UPE;
UPE缓存所述数据包,UPE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LTE。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G SGSN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将LTE侧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
3G SGSN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源RNC;
源RNC将数据包转发给UPE;
UP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LTE。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LTE,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目的RNC。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
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LTE;
LTE将数据包转发给UPE;
UPE缓存所述数据包,并在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ME和UPE进行消息交换,以获取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同时,将目的RNC隧道标识符通知给UPE;
MME将所述UPE的转发数据隧道标识符通知给LTE;
LTE将数据包转发给UPE;
UPE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目的RNC。
33.一种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锚点网元接收消息指示;
将数据发送到源数据转发网元和目标侧处理网元;
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修改用户面的路由,将所述数据只发送到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2G SGSN,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GGSN,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目的RNC。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源RNC,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GGSN,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2G SGSN。
36.如权利要求33、34或35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指示为双播命令消息。
37.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G SGSN通知GGSN进行双播处理。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通知GGSN进行双播处理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GGSN,所述消息中携带目的RNC的GTP隧道标识符;
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2G SGSN和目的RNC。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通知GGSN进行双播处理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GGSN,所述消息中携带2G SGSN的GTP隧道标识符;
GGSN发送下行数据包到源RNC和2G SGSN。
40.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G SGSN通知2G SGSN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通知2G SGSN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或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到2G SGSN时,所述转交重定位响应消息或SGSN上下文确认消息中携带标志位,以指示2G SGSN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42.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G SGSN通知源RNC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G SGSN通知源RNC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的过程包括:
3G 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到源RNC时,所述消息中携带标识位,以指示源RNC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4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2G SGSN,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演进的接入网LTE。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
UPE将数据包发送到2G SGSN和LTE;
UPE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数据包只发送到LTE。
4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LTE,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2G SGSN。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
UPE将数据包发送到LTE和2G SGSN;
UPE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数据包只发送到2G SGSN。
4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源RNC,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LTE。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
UPE将数据包发送到源RNC和LTE;
UPE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数据包只发送到LTE。
50.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数据转发网元为LTE,所述用户面锚点网元为用户面实体UPE,所述目标侧处理网元为目的RNC。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ME发送双播命令消息给UPE;
UPE将数据包发送到LTE和目的RNC;
UPE完成用户面的路由修改后,将数据包只发送到目的RNC。
CNA2008101896660A 2006-08-15 2006-08-15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1453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896660A CN101453767A (zh) 2006-08-15 2006-08-15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896660A CN101453767A (zh) 2006-08-15 2006-08-15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153813A Division CN101128043B (zh) 2006-08-15 2006-08-15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767A true CN101453767A (zh) 2009-06-10

Family

ID=4073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896660A Pending CN101453767A (zh) 2006-08-15 2006-08-15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376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8008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11065135A (zh) * 2019-11-29 2020-04-24 北京长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g网关到4g网关的切换方法
CN111247832A (zh) * 2017-10-17 2020-06-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Pdn和pdu会话类型映射和能力发现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8008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
WO2013000289A1 (zh) * 2011-06-28 2013-0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11247832A (zh) * 2017-10-17 2020-06-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Pdn和pdu会话类型映射和能力发现
CN111247832B (zh) * 2017-10-17 2021-11-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Pdn和pdu会话类型映射和能力发现
US11432215B2 (en) 2017-10-17 2022-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N and PDU session type mapping and capability discovery
US11849364B2 (en) 2017-10-17 2023-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N and PDU session type mapping and capability discovery
CN111065135A (zh) * 2019-11-29 2020-04-24 北京长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g网关到4g网关的切换方法
CN111065135B (zh) * 2019-11-29 2021-11-12 北京长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g网关到4g网关的切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8043B (zh)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EP2134110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network base ip mobility protocol, control apparatus, route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47231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WO2018126461A1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JP4452315B2 (ja)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KR101488312B1 (ko) 이동 관리 시스템, 이동 관리 방법, 액세스 gw 장치, 이동 관리 제어 장치, 및 컴퓨터 가독 매체
CN102714831A (zh) 切换方法和移动管理网元
EP2922344B1 (en) Switching of uplink user plane termination point of a serving gateway for a bearer in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CN107404736B (zh) 一种切换方法、设备及网络架构
CN101453767A (zh) 系统间切换或者改变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1784033A (zh) 切换数据转发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30176B (zh) 网络重选中的寻呼控制方法、实体及系统
CN101621838B (zh) 网络侧处理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72332B (zh) 一种CSoPS能力协商方法、系统和装置
JP2012054930A (ja) Mag、lma、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高速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CN102480782A (zh) 网关重定位方法和源分流网关
CN101742590A (zh) 一种与msc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Ryu et al. A Study on NEMO-partially DMM based E2E Seamless Data Integration Transmission Scheme in SOC Public Infrastructures
KR102248201B1 (ko) 모바일 호스트의 끊김없는 모빌리티를 위한 낮은 레이턴시의 핸드오버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2695159A (zh) 本地ip访问连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ang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s for All-IP Cellular Networks
KR20090068766A (ko) 바인딩 갱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