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3429A - 多方通讯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方通讯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3429A
CN101453429A CNA2007101967572A CN200710196757A CN101453429A CN 101453429 A CN101453429 A CN 101453429A CN A2007101967572 A CNA2007101967572 A CN A2007101967572A CN 200710196757 A CN200710196757 A CN 200710196757A CN 101453429 A CN101453429 A CN 101453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eference data
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online re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67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启逞
林志祥
谢旺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A2007101967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34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3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系统,包含一第一终端、一第二终端与一第三终端。第一终端供执行一第一即时传讯协议(protocol)。第二终端供执行一第二即时传讯协议,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不同于第一即时传讯协议。第三终端供根据第一即时传讯协议与第一终端进行通讯,且供根据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与第二终端进行通讯,并提供第一终端关于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第一终端根据关于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第二终端之间收/发一多媒体信号。

Description

多方通讯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进行多方通讯的通讯系统,及一种使多方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更特别的是,本发明的通讯系统及方法可使不同即时传讯协议间进行通讯,以达到多方通讯的目的。
背景技术
即时传讯,如MSN Messenger、Skype、Yahoo!Messenger、iVisit以及AOL Instant Messenger等,是目前一项非常普遍的网络应用。使用者之间可根据相同的即时传讯协议,执行特定的即时传讯软件来传送文字信息、音频、视频以及文件,并可同时传送给多位使用者,以达到“多方通讯”的功能。然而,不同的即时通讯软件间所采用的传讯协议不同,因此不同协议下的使用者无法进行直接通讯。
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多方通讯系统,具有Skype的终端A与具有Skype的另一终端B以Skype进行通讯,而同时具有MSNMessenger的终端A又与具有MSN Messenger的终端C以MSN Messenger进行通讯。使得终端A必须安装多种不同的即时传讯软件,以与其它不同的终端通讯,造成使用上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解决以上的问题。特别是,不需建立一额外的中央服务器,即可使具有不同通讯软件的使用者终端进行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艺的缺失,本发明提出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系统,及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方法,其特点之一在于,整合各种即时传讯协议,实现多方通讯的效果。
本发明另一特点在于,利用即时传讯软件建构多方通讯系统,而不需要额外的中央服务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揭示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系统,包含一第一终端、一第二终端、与一第三终端。第一终端供执行一第一即时传讯协议(protocol)。第二终端供执行一第二即时传讯协议,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不同于第一即时传讯协议。第三终端供根据第一即时传讯协议与第一终端进行通讯,且供根据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与第二终端进行通讯,并提供第一终端关于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第一终端根据关于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第二终端之间收/发一多媒体信号。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揭示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方法。首先提供一第一终端、一第二终端,以及一第三终端;接着第一终端根据一第一即时通讯协议与第三终端进行通讯;第二终端根据一第二即时通讯协议与第三终端进行通讯,但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不同于该第一即时传讯协议;第三终端提供第一终端关于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以及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第二终端之间收/发一多媒体信号。
结合以下的较佳实施例的叙述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与优点将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现有技术多方通讯系统;
图2A显示本发明多方通讯系统的一实施例;
图2B显示通讯系统各终端的内部模块方块图;
图3显示本发明多方明通讯系统的另一实施例;
图4显示本发明网络上的多方通讯方法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200     多方通讯系统           201     第一终端
202     第二终端               203     第三终端
210     图像/声音串流模块      220     型态模块
222     直接连接模块           224     转接连接模块
230     点对点连接模块         300     多方通讯系统
301     第一终端               302     第二终端
303     第三终端               304     第四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关于一种利用电子装置根据即时传讯协议,以互相通讯的通讯系统。本发明中的电子装置,包含个人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或是具有网络联机功能的影音移动装置,此外较佳地,安装有执行即时传讯协议的即时传讯软件。即时传讯软件包含如MSN Messenger、Skype、Yahoo!Messenger、iVisit以及AOL Instant Messenger等。图2A显示本发明多方通讯系统200的一实施例,其中多方通讯系统200包含第一终端201、第二终端202以及第三终端203。第一终端201、第二终端202、第三终端203彼此以网络连结。网络可包含局域网络(LAN)、因特网(Internet)、电话网络(PSTN)或是移动电话网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彼此连结。通过网络,通讯系统200内的第一终端201、第二终端202、第三终端203进行即时传讯(instant messaging)。
图2B进一步显示通讯系统200中第一终端201的内部模块方块图。第一终端201包含图像/声音串流模块(Video/Audio streaming Module)210、型态模块(Topology Module)220与点对点连接模块(P2P ConnectionModule)230。在此实施例中,第二终端202与第三终端203也包含与终端201类似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型态模块与点对点连接模块。
在终端201、202、203,图像/声音串流模块210负责产生图像/声音串流,通过下层型态模块220以及点对点连接模块230传送至其它终端,并接收从其它终端传回的数据。型态模块220负责决定各参与连接的第一终端201、第二终端202、第三终端203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型态模块220还包含直接连接模块(Fully-Connected Module)222,以及转接连接模块(Forwarding Module)224。直接连结模块222,负责控制各终端间的直接连结,如第一终端201与第二终端直接点对点连接,或第二终端202与第三终端203直接点对点连接。转接连接模块224,则用于两终端,如第一终端201与第二终端202,无法直接连接时,负责控制通过其它终端,如第三终端203转送数据,以使两终端,如第一终端201与第二终端202,相互连接。点对点连接模块230,负责建立与远程终端的点对点联机,以提供给上层型态模块220内的直接连接模块222以及转接连接模块224使用。
以下进一步解释图2A与图2B所示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终端201执行Skype即时传讯协议(protocol);第二终端202执行MSN Messenger即时传讯协议;第三终端203执行Skype即时传讯协议以及MSN Messenger即时传讯协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上述即时传讯协议虽提供类似的即时传讯功能,但彼此并无不相通;举例来说,上述各协议所规定的连接端口(port)就不同,一般来说,MSN Messenger采用连接端口1863,而Skype采用连接端口1024或是端口80;而在传送语音或是图像信息时,压缩比率(compression ratio)或编码(coding)方式也不尽相同。此外,在某些关于语音传讯(voice messaging or VOIP)的实施例中,某些即时传讯协议依据IEEE所颁布的会谈启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但另外一些即时传讯协议例如Skype则没有。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的即时传讯协议为了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范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
如图2A所示,首先,第一终端201通过Skype的使用者名单找到第三终端203。接着,第一终端201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230,接收第三终端203经由Skype传送的第三终端203对等名称(peer name),以及通过对等名称解析通讯协议(Peer Name Resolution Protocol,PNRP)所得的第三终端203的对等名称所对应的IP位置。接着,第一终端201根据所得的第三终端203的IP位置,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230与第三终端203建立网络联机。完成此联机后,第一终端201与第三终端203经由直接连接,上层型态模块220内的直接连接模块222用以维护此点对点联机。最终,通过此联机第一终端201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210传送或接收一多媒体信息至第三终端203。
第二终端202通过MSN Messenger的使用者名单找到第三终端202。以上仅为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范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接着,第二终端202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230,接收第三终端203经由MSN Messenger传送来的第三终端203对等名称(peer name),以及通过对等名称解析通讯协议(Peer Name Resolution Protocol,PNRP)得知第三终端203的对等名称所对应的IP位置。接着,第二终端202根据所得的第三终端203的IP位置,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230与第三终端203建立网络联机。完成此联机后,第二终端201与第三终端203经由直接连接,上层型态模块220内的直接连接模块222用以维护此点对点联机。最终,通过此联机第二终端202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210传送或接收一多媒体信息至第三终端203。
第三终端203与第二终端202建立联机后,第三终端203的型态模块220利用已建立与第二终端202的网络联机,传送第一终端201的点对点联机信息,如:对称名称(peer name)或IP位置,给第二终端202的型态模块220,或是利用与第一终端201的联机传送第二终端202的点对点联机信息,给第一终端201的型态模块220。接着,第二终端202的型态模块220内的直接连结模块222则利用下层点对点连接模块230,尝试建立第二终端202与第一终端201之间的联机。若第二终端202与第一终端201建立联机成功,第二终端202与第一终端201个别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210,开始互相传送多媒体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202无法直接与第一终端201建立联机。第一终端201内的转接连接模块224控制其通过中继(第三终端203)帮忙转送多媒体信息至第二终端202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Video/Audiostreaming Module)210。在此情况之下,第二终端202即使无法与第一终端201直接进行联机,也可经由中继(第三终端203)的转送多媒体信息,顺利传送多媒体信息至目的终端。图2A所示,本实施例以第三终端203为中继,第二终端202与第一终端201通过第三终端203的转送联机数据,使通讯系统中各终端彼此连结,以达成互相传送多媒体信息的目的,以任意的终端作为中继,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需说明的是,此处所传送的多媒体信息可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或是声音信息。
图3显示本发明多方通讯系统3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多方通讯系统300包含第一终端301、第二终端302、第三终端303以及第四终端304,彼此以网络互相连结。其中网络可包含局域网络(LAN)、因特网(Internet)、电话网络(PSTN)或是移动电话网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彼此连结。通过网络,通讯系统300内的第一终端301、第二终端302、第三终端303以及第四终端304进行即时传讯(instant messaging)。
以下进一步解释图2B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终端301执行Skype即时传讯协议(protocol);第二终端302执行MSN Messenger即时传讯协议;第三终端303执行Skype即时传讯协议、MSN Messenger即时传讯协议以及Yahoo!Messenger即时传讯协议;第四终端304执行Yahoo!Messenger即时传讯协议。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四种即时传讯协议乃为了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范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
第一终端301、第二终端302、与第三终端303的通讯连结关系,可参考图2A所示的第一终端201、第二终端202、与第三终端203,在此不加赘述。此外,在图3中,第三终端303通过Yahoo!Messenger的使用者名单找到第四终端304。以上仅为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范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接着,第三终端303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230,接收第四终端304经由Yahoo!Messenger传送来的第四终端304的对等名称(peer name),以及通过对等名称解析通讯协议(Peer Name Resolution Protocol,PNRP)得知第四终端304的对等名称所对应的IP位置。接着,第三终端303根据所得的第四终端304的IP位置,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230与第四终端304建立网络联机。完成此联机后,第三终端303与第四终端304经由直接连接,上层型态模块220内的直接连接模块222用以维护此点对点联机。最终,通过此联机第三终端303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210传送或接收一多媒体信息至第四终端304。
第三终端303与第四终端304建立联机后,第三终端303的型态模块220利用已建立的网络联机,传送第一终端301或第二终端302的点对点联机信息,如:对称名称(peer name)或IP位置,给第四终端304的型态模块220。接着,第四终端304的型态模块220内的直接连结模块222则利用下层点对点连接模块230,尝试建立第四终端304与第二终端302、第四终端304与第一终端301间的联机。若第四终端304与第二终端302、第四终端304与第一终端301间分别建立联机成功,第四终端304与第二终端302、第四终端304与第三终端301个别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210,开始互相传送多媒体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第四终端304无法直接与第一终端301或第四终端304无法直接与第二终端302分别建立联机。第一终端301、第二终端302内的转接连接模块224控制其通过中继(第三终端303)转送多媒体信息至第四终端304。在此情况之下,第四终端304即使无法与第一终端301、第二终端302直接进行点对点联机,也可经由中继转送多媒体信息。图3所示,本实施例以第三终端303为中继,第一终端301、第二终端302与第四终端304通过第三终端303的转送联机数据,使通讯系统中各终端彼此连结,以达到互相传送多媒体信息的目的。以任意的一终端作为中继,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中以四个终端作为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上述的终端个数也可增加,本实施例仅为用以说明,非用以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
图4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多方通讯方法流程图。适用于至少三终端的通讯系统中,其步骤开始于步骤402提供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接着,步骤404,第一终端通过Skype的使用者名单找到第三终端。第一终端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接收第三终端经由Skype传送来的第三终端对等名称(peer name),以及通过对等名称解析通讯协议(Peer Name ResolutionProtocol,PNRP)所得的第三终端的对等名称所对应的IP位置。接着,第一终端根据所得的第三终端的IP位置,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与第三终端建立网络联机。完成此联机后,根据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经由直接连接,提供至上层型态模块内的直接连接模块维护此点对点联机。最终,通过此联机第一终端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传送或接收一多媒体信息至第三终端。
步骤406,第二终端通过MSN Messenger的使用者名单找到第三终端。接着,第二终端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接收第三终端经由MSN Messenger传送来的第三终端的对等名称(peer name),以及通过对等名称解析通讯协议(Peer Name Resolution Protocol,PNRP)得知第三终端的对等名称所对应的IP位置。接着,第二终端根据所得的第三终端的IP位置,利用点对点连接模块与第三终端建立网络联机。完成此联机后,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经由直接连接,上层型态模块内的直接连接模块用以维护此点对点联机。最终,通过此联机第二终端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传送或接收一多媒体信息至第三终端。
接着,步骤408,第三终端的型态模块利用已建立与第二终端的网络联机,传送第二终端的点对点联机信息,如:对称名称(peer name)IP位置,给第一终端的型态模块,或利用与第一终端的联机传送第一终端的点对点联机信息,给第二终端的型态模块。接着,第一终端的型态模块内的直接连结模块则利用下层点对点连接模块,尝试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联机。
步骤410,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点对点联机成功,则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个别的图像/声音串流模块开始互相传送多媒体信息。
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未建立直接点对点的联机。则至步骤412,第二终端内的转接连接模块224控制其通过中继(第三终端)帮忙转送多媒体信息至第一终端。在此情况之下,第一终端即使无法与第二终端直接进行联机,也可经由中继的转送多媒体信息,顺利传送多媒体信息。本实施例以第三终端为中继,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第三终端转送联机数据,使通讯系统中各终端彼此连结,以达到互相传送多媒体信息的目的。以任意的终端作为中继,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需说明的是,此处所传送的多媒体信息可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或是声音信息。本实施例中以三个终端作为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上述的终端个数也可增加,本实施例仅为用以说明,非用以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
上述实施利用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技术仍可有许多的修改与变化。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特定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要包含所有此类修改与变化,以能真正符合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系统,包含:
一第一终端,供执行一第一即时传讯协议;
一第二终端,供执行一第二即时传讯协议,该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不同于该第一即时传讯协议;以及
一第三终端,供根据该第一即时传讯协议与该第一终端进行通讯,且供根据该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与该第二终端进行通讯,并提供该第一终端关于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
其中,该第一终端根据关于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该第二终端之间收/发一多媒体信号。
2.如权利要求1的多方通讯系统,其中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包含该第二终端的IP位置。
3.如权利要求1的多方通讯系统,其中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包含该第二终端的在对等名称解析通讯协议下的对等名称。
4.如权利要求1的多方通讯系统,其中该第三终端还提供该第二终端关于该第一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关于该第一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该第一终端之间收/发该多媒体信号。
5.如权利要求4的多方通讯系统,其中该第一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包含该第一终端的IP。
6.如权利要求4的多方通讯系统,其中该第一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包含该第一终端的在对等名称解析通讯协议下的对等名称。
7.如权利要求1的多方通讯系统,其中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间以点对点联机方式收/发该多媒体信号。
8.如权利要求1的多方通讯系统,其中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间通过该第三终端收/发该第一终端该多媒体信号。
9.如权利要求1的多方通讯系统,其中该多媒体信号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或是声音信息。
10.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方法,包含:
提供一第一终端、一第二终端,以及一第三终端;
该第一终端根据一第一即时通讯协议与该第三终端进行通讯;
该第二终端根据一第二即时通讯协议与该第三终端进行通讯,该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不同于该第一即时传讯协议;
该第三终端提供该第一终端关于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以及
该第一终端根据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该第二终端之间收/发一多媒体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包含该第二终端的IP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包含该第二终端的对等名称解析通讯协议下的对等名称。
13.如权利要求10的方法,还包含:该第三终端提供该第二终端关于该第一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以及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关于该第一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该第一终端之间收/发该多媒体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该第一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包含该第一终端的IP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该第一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包含该第一终端的对等名称解析通讯协议下的对等名称。
16.如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该第一终端根据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该第二终端之间收/发该多媒体信号的步骤包含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间以点对点联机方式收/发该多媒体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该第一终端根据该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该第二终端之间收/发该多媒体信号的步骤包含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间通过该第三终端收/发该第一终端该多媒体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该多媒体信号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或是声音信息。
CNA2007101967572A 2007-12-06 2007-12-06 多方通讯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14534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967572A CN101453429A (zh) 2007-12-06 2007-12-06 多方通讯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967572A CN101453429A (zh) 2007-12-06 2007-12-06 多方通讯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429A true CN101453429A (zh) 2009-06-10

Family

ID=4073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967572A Pending CN101453429A (zh) 2007-12-06 2007-12-06 多方通讯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342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8099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上海复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字母型即时通讯终端的系统及呼叫方法
CN102457563A (zh) * 2010-10-25 2012-05-16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模块及网络数据传输装置、系统与方法
CN103916313A (zh) * 2012-12-31 2014-07-09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系统
CN109660491A (zh) * 2017-10-10 2019-04-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多方点对点通话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8099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上海复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字母型即时通讯终端的系统及呼叫方法
CN102457563A (zh) * 2010-10-25 2012-05-16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模块及网络数据传输装置、系统与方法
CN103916313A (zh) * 2012-12-31 2014-07-09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系统
CN109660491A (zh) * 2017-10-10 2019-04-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多方点对点通话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1006B2 (en) Duplicating digital streams for digital conferencing using switching technologies
CN101296233B (zh) 用于交换能力信息的通信网络单元和方法
US728315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deoconference and/or data collaboration initiation
CN10177818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可视电话三方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659921B (zh) 无线网络上的信令方法
CN101427557A (zh) 视频会议中的网络资源优化
CN101554051A (zh) 数字通信适配器
AU2004200598B2 (e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system having dynamic gain control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390362B (zh) 用于连网通信设备的客户端以及建立媒体会话的方法
CN101110868A (zh) 一种基于pc和电话进行多人语音沟通的方法及系统
EP1889416B1 (en) Shared IP multimedia resource reservation
US8831018B2 (en) Media conversion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s with media converted and a method therefor
US2006014017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upl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for audio-video communication
CN101453429A (zh) 多方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838673B (zh) 用于在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有用数据连接的方法
CN103067189B (zh) 一种基于融合通信的主从式电话会议系统
US1018752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f status information
CN100518075C (zh) 在电信网络中利用会话启动协议建立会议呼叫的方法
US20080305751A1 (en) Poc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for the Transmitting Poc Signalling and/or Poc Data, and a Server Device Therefor
CN101420488B (zh) 处理终端间通信请求的方法、服务器
KR100527905B1 (ko) 브이.오.아이.피 게이트웨이 장치
CN111542034B (zh) 一种二元配置远程会议的协同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0508465C (zh) 具有网关功能的整合型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WO2009060261A2 (en) Media access server for satellite-based cellular networks
JP2007228506A (ja) 多者間通話システム、多者間通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話端末および通話サーバ、多者間通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