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8328A -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8328A
CN101448328A CNA2008101272313A CN200810127231A CN101448328A CN 101448328 A CN101448328 A CN 101448328A CN A2008101272313 A CNA2008101272313 A CN A2008101272313A CN 200810127231 A CN200810127231 A CN 200810127231A CN 101448328 A CN101448328 A CN 101448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ault bearing
mme
sends
sets
packe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272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8328B (zh
Inventor
卢飞
朱进国
梁爽
王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272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8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8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8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3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默认承载建立方法,包括:在跟踪区更新处理中,移动管理实体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建立默认承载,能够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微波接入互通(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简称为Wimax)的异军突起,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要保持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强有力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其网络性能以及降低网络建设及运营成本,因此,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的标准化工作组,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包交换核心网(Packet Switch Core,简称为PS Core)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接入网(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UTRAN)的演进,这个研究的课题叫做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简称为SAE),目的是使得演进的分组网(Evolved Packet Core,简称为EPC)可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更短的传输延时、优化分组、及支持演进的UTRAN(Evolved UTRAN,简称为E-UTRAN)、UT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WLAN)及其他非3GPP的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管理。
目前,SAE的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包含了如下网元:
演进的无线接入网(Evolved RAN,简称为E-RAN),可以提供更高的上下行速率、更低的传输延迟、以及更加可靠的无线传输,在E-RAN中,包含的网元是演进的节点(Evolved NodeB,简称为eNodeB),为用户的接入提供无线资源;分组数据网(Packet DataNetwork,简称为PDN),为用户提供业务的网络;
演进的分组网(E-Packet Core),提供更低的延迟,并允许更多的无线接入系统接入,包含了如下网元: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简称为MME),控制面功能实体,临时存储用户数据的服务器,负责管理和存储UE上下文(例如,UE/用户标识、移动性管理状态、用户安全参数等),为用户分配临时标识,当UE驻扎在该跟踪区域或者该网络时,负责对该用户进行鉴权,以及处理MME和UE之间的所有非接入层消息,触发在SAE的寻呼,MME是SAE系统的移动管理单元,在UMTS系统中移动管理单元是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简称为SGSN)。
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称为SGW),该网关是一个用户面实体,负责用户面数据路由处理,终结处于空闲(ECM_IDLE)状态的UE的下行数据、管理和存储UE的SAE承载(bearer)上下文,(例如,IP承载业务参数和网络内部路由信息等),SGW是3GPP系统内部用户面的锚点,一个用户在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SGW;
分组数据网网关(PDN Gateway,简称为PGW),负责UE接入PDN的网关,分配用户IP地址,同时是3GPP和非3GPP接入系统的移动性锚点,PGW的功能还包括策略实施、计费支持,用户在同一时刻能够接入多个PGW,并且,策略与计费实施功能实体(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简称为PCEF)也位于PGW中;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Function,简称为PCRF),负责向PCEF提供策略控制与计费规则;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为HSS),永久存储用户签约数据,HSS存储的内容包括UE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简称为IMSI)、PGW的IP地址。在物理上,SGW和PGW可能存在于一个实体中,EPC系统用户面网元包括SGW和PGW。
当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所处的覆盖区发生改变,例如,从一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简称为RAT)覆盖区移动到另一RAT覆盖区时,UE通过监听广播信道发现进入到了一个未注册的区域,为了保证UE与核心网之间的业务连续,则需要在新的RAT覆盖区下进行注册,因此,UE会发起inter RAT的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简称为TAU)或者路由区更新(Routing Area Update,简称为RAU)流程。图2为注册在UTRAN覆盖区下的UE移动到E-UTRAN覆盖区下引发的TAU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202,MME根据P-TMSI标识查找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2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给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2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205,如果MME对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信息进行处理后,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或者根本不存在承载时,MME拒绝TAU请求;如果存在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继续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206,MME向SGW发起承载更新请求,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
步骤207,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到PGW;
步骤208,PGW更新自身上下文信息,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信息内容包括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209,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发送到MME;
步骤210,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211,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212,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213,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214,在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的情况下,则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步骤215,在MME通过TAU流程为UE分配了一个新的GUTI标识的情况下,UE会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
当UE在UTRAN覆盖下处于连接状态时切换至E-UTRAN覆盖下,MME处理机制与上述过程类似,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或者根本不存在承载时,MME将拒绝UE接入,使UE分离。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当UE从UTRAN覆盖下移动至E-UTRAN覆盖下,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或者根本不存在承载时,MME将拒绝UE接入,使UE分离,这样会导致业务的不连续。然而,目前尚未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默认承载建立方法,应用于包括移动管理实体、服务网关、分组数据网网关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默认承载建立方法包括:在跟踪区更新处理中,移动管理实体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优选地,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可以为: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建立请求,请求新建默认承载,并在承载建立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优选地,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为: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资源分配请求,请求新建默认承载,并在资源分配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优选地,上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服务网关、移动管理实体向演进节点发送承载建立请求,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演进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演进节点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演进节点经由移动管理实体、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建立响应。
优选地,上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承载建立请求,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移动管理实体向用户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建立响应。
优选地,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为: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请求将已有承载更新为默认承载,并在承载更新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优选地,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为: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资源分配请求,请求将已有承载更新为默认承载,并在资源分配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优选地,上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服务网关、移动管理实体、演进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承载更新请求;用户设备经由演进节点、移动管理实体、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更新响应。
优选地,上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承载更新请求;移动管理实体向用户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更新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更新响应。
优选地,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为: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默认承载建立请求,请求新建默认承载,并在默认承载建立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分组数据网网关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优选地,上述分组数据网网关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默认承载建立响应;移动管理实体向演进节点发送承载建立请求,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演进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演进节点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演进节点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
优选地,上述分组数据网网关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默认承载建立响应;移动管理实体向用户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建立默认承载,能够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SAE系统构架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TAU的信令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默认承载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1的信令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2的信令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3的信令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4的信令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5的信令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6的信令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7的信令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8的信令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9的信令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10的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默认承载建立方法,应用于包括移动管理实体、服务网关、分组数据网网关的系统,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默认承载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302,在跟踪区更新处理中,移动管理实体(MME)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实施例一
优选地,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可以为:MME经由服务网关(SGW)向分组数据网网关(PGW)发送承载建立请求,请求新建默认承载,并在承载建立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PGW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优选地,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为:MME经由SGW向PGW发送资源分配请求,请求新建默认承载,并在资源分配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PGW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具体地,PGW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处理一和处理二两种情况:
处理一:PGW经由SGW、MME向演进节点发送承载建立请求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演进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演进节点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演进节点经由MME、SGW向PGW发送承载建立响应。
以下分别结合实例1和实例2来描述本发明的处理一的操作。
实例1:UE进行TAU过程中,当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使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经SGW通知PGW建立默认承载。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1的信令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4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402,MME根据P-TMSI标识找到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4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404,MME接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4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但是,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在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向SGW、PGW通知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4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到PGW;
步骤4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并且,在信息内容携带有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信息;
步骤4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发送到MME;
步骤4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4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4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4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接入点名称-总最大速率(Access Point Name-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简称APN-AMBR)等信息;
步骤4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4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415,如果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则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步骤416,在MME通过TAU流程为UE分配了一个新的GUTI标识的情况下,UE会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
步骤417,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MME获取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信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15和步骤417的执行顺序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步骤418,SGW向PGW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并且,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419,PGW根据SGW发送的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发起建立默认承载,PGW向SGW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W传送的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有上行TFT;
步骤420,SGW向MME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421,MME为新建的承载选择Bearer ID并建立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该信息单元包括Bearer ID、上行TFT,MME向eNodeB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默认承载QoS、APN-AMBR;
步骤422,eNodeB将默认承载QoS映射为无线承载QoS,并向UE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消息,该消息中包括无线承载QoS,无线承载ID、会话管理配置单元;
步骤423,UE建立会话管理响应信息单元,并向eNodeB返回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424,eNodeB向MME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425,MME向S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Bearer ID;
步骤426,SGW向P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Bearer ID。
通过上述处理过程,可以实现默认承载的建立。
实例2:UE进行TAU过程中,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使用资源分配请求消息经SGW通知PGW建立默认承载。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2的信令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5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502,MME根据P-TMSI标识找到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5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5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5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向SGW、PGW通知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5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到PGW;
步骤5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并且,信息内容包括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5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发送到MME;
步骤5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5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5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5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QoS、APN-AMBR等;
步骤5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5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515,在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的情况下,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步骤516,在MME通过TAU流程为UE分配了一个新的GUTI标识的情况下,UE会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
步骤517,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MME获得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资源分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15和步骤517的执行顺序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步骤518,SGW向PGW发送资源分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519,PGW根据SGW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消息,发起建立默认承载,PGW向SGW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SGW传递过来的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携带有上行TFT;
步骤520,SGW向MME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有上行TFT;
步骤521,MME为新建的承载选择Bearer ID,并建立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该信息单元包括Bearer ID、上行TFT,MME向eNodeB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默认承载QoS、APN-AMBR;
步骤522,eNodeB将默认承载QoS映射为无线承载QoS,并向UE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消息,该消息中包括无线承载QoS、无线承载ID、会话管理配置单元;
步骤523,UE建立会话管理响应信息单元,并向eNodeB返回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524,eNodeB向MME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525,MME向S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Bearer ID;
步骤526,SGW向P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Bearer ID。
通过上述处理过程,可以实现默认承载的建立。
处理二:PGW经由SGW向MME发送承载建立请求;MME向用户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MME经由SGW向PGW发送承载建立响应。
以下分别结合实例3和实例4来描述本发明的处理二的操作。
实例3:UE进行TAU过程中,当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使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经SGW通知PGW建立默认承载,新建默认承载信息由TAU接受消息发送到UE。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3的信令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6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602,MME根据P-TMSI标识找到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6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6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6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在获取用户签约数据后,向SGW、PGW通知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6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给PGW;
步骤6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信息内容包括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6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发送到MME;
步骤6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6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6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6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QoS、APN-AMBR等;
步骤6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6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615,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MME在获取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616,SGW向PGW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617,PGW根据SGW发送的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决定发起建立默认承载,PGW向SGW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SGW传递过来的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有上行TFT;
步骤618,SGW向MME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有上行TFT;
步骤619,在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的情况下,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MME在该接受消息中携带有EPSBearer IE、上行TFT、承载QoS、APN-AMBR、新建承载标记,新建承载标记用于指示UE需新建一个承载,避免UE拒绝建立默认承载的请求;
步骤620,UE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MME收到确认消息后认为UE接受了默认承载建立的请求;
步骤621,MME向S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Bearer ID;
步骤622,SGW向P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Bearer ID。
通过上述处理过程,可以实现默认承载的建立。
实例4:UE进行TAU过程中,当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使用资源分配请求消息经SGW通知PGW建立默认承载,新建默认承载信息由TAU接受消息发送到UE。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4的信令流程图,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7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702,MME根据P-TMSI标识找到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7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7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7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待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向SGW、PGW通知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7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到PGW;
步骤7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信息内容包括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7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发送到MME;
步骤7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7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7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7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QoS、APN-AMBR等;
步骤7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7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715,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MME获得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资源分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716,SGW向PGW发送资源分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该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717,PGW根据SGW发送的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发起建立默认承载,PGW向SGW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SGW传递过来的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有上行TFT;
步骤718,SGW向MME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有上行TFT;
步骤719,在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的情况下,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MME在该接受消息中携带EPSBearer IE、上行TFT、承载QoS、APN-AMBR、新建承载标记,新建承载标记用于指示UE需新建一个承载,避免UE拒绝建立默认承载的请求;
步骤720,UE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MME收到确认消息后认为UE接受了默认承载建立的请求;
步骤721,MME向S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Bearer ID;
步骤722,SGW向P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Bearer ID。
通过上述处理过程,可以实现默认承载的建立。
实施例二
优选地,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为:MME经由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请求将已有承载更新为默认承载,并在承载更新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PGW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优选地,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为:MME经由SGW向PGW发送资源分配请求,请求将已有承载更新为默认承载,并在资源分配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PGW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具体地,PGW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处理三和处理四两种情况:
处理三:PGW经由SGW、MME、演进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承载更新请求;用户设备经由演进节点、MME、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响应。
以下分别结合实例5和实例6来描述本发明的处理三的操作。
实例5:UE进行TAU过程中,当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使用承载更新请求消息经SGW通知PGW更改一个现有承载为默认承载。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5的信令流程图,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8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802,MME根据P-TMSI标识找到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8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8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8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待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向SGW,PGW通知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8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到PGW;
步骤8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其中,信息内容携带有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8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发送到MME;
步骤8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8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8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8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QoS、APN-AMBR等;
步骤8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8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815,如果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则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步骤816,在MME通过TAU流程为UE分配了新的GUTI标识情况下,UE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
步骤817,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在MME获得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15和步骤817的执行顺序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步骤818,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819,PGW根据SGW发送的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发起更改现有承载为默认承载,PGW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SGW传递过来的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待更改承载的BearerID、上行TFT;
步骤820,SGW向MME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待更改承载的Bearer ID、上行TFT;
步骤821,MME建立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该信息单元包括Bearer ID、上行TFT,MME向eNodeB发送承载更改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默认承载QoS、APN-AMBR;
步骤822,eNodeB将默认承载QoS映射为无线承载QoS,并向UE发送无线承载更改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括无线承载QoS、无线承载ID、会话管理配置单元;
步骤823,UE建立会话管理响应信息单元,并向eNodeB返回无线承载更改响应消息;
步骤824,eNodeB向MME返回承载更改响应消息;
步骤825,MME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消息;
步骤826,SGW向P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通过上述处理过程,可以实现默认承载的建立。
实例6:UE进行TAU过程中,当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使用资源分配请求消息经SGW通知PGW更改一个现有承载为默认承载。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6的信令流程图,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9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902,MME根据P-TMSI标识找到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9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9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9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在获取用户签约数据后,向SGW、PGW通知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9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给PGW;
步骤9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其中,信息内容包括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9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发送到MME;
步骤9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9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9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9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QoS、APN-AMBR等;
步骤9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9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915,如果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则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步骤916,在MME通过TAU流程为UE分配了一个新的GUTI标识的情况下,UE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
步骤917,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在MME获得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需要说明的是步骤915和步骤917的执行顺序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步骤918,SGW向PGW发送资源分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919,PGW根据SGW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消息,决定发起更改现有承载为默认承载的过程,PGW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SGW传递过来的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还携带待更改承载的BearerID、上行TFT;
步骤920,SGW向MME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还携带待更改承载的Bearer ID、上行TFT;
步骤921,MME建立一个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该信息单元包括Bearer ID、上行TFT,MME向eNodeB发送承载更改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默认承载QoS、APN-AMBR;
步骤922,eNodeB将默认承载QoS映射为无线承载QoS,并向UE发送无线承载更改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括无线承载QoS,无线承载ID、会话管理配置单元;
步骤923,UE建立会话管理响应信息单元,并向eNodeB返回无线承载更改响应消息;
步骤924,eNodeB向MME返回承载更改响应消息;
步骤925,MME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消息;
步骤926,SGW向P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默认承载的建立。
处理四:上述PGW继续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PGW经由SGW向MME发送承载更新请求;MME向用户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更新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MME经由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响应。
以下分别结合实例7和实例8来描述本发明的处理四的操作。
实例7:UE进行TAU过程中,当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使用承载更新请求消息经SGW通知PGW更改一个现有承载为默认承载,默认承载信息由TAU接受消息发送到UE。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7的信令流程图,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10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1002,MME根据P-TMSI标识查找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10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10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10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在获取用户签约数据后,向SGW、PGW通知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10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给PGW;
步骤10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信息内容包括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10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发送到MME;
步骤10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10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10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10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QoS,APN-AMBR等;
步骤10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10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1015,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在MME获得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101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1017,PGW根据SGW发送的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发起更改现有为默认承载的过程,PGW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SGW传递过来的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有上行TFT;
步骤1018,SGW向MME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1019,在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的请宽狭,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MME在该接受消息中携带有EPSBearer IE、上行TFT、承载QoS、APN-AMBR、更改承载标记,更改承载标记用于指示UE需更改一个承载,避免UE拒绝更改承载的请求;
步骤1020,UE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MME收到确认消息后认为UE接受了承载更改的请求;
步骤1021,MME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消息;
步骤1022,SGW向P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通过上述实例的处理,实现了默认承载的建立。
实例8:UE进行TAU过程中,当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使用承载更新请求消息经SGW通知PGW更改现有的一个承载为默认承载,默认承载信息由TAU接受消息发送到UE。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8的信令流程图,如图11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11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1102,MME根据P-TMSI标识查询到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11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11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11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待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向SGW、PGW通知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11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给PGW;
步骤11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其中,信息内容包括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11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带给MME;
步骤11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11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11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11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QoS、APN-AMBR等;
步骤11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11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1115,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在MME获得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资源分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1116,SGW向PGW发送资源分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1117,PGW根据SGW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消息,发起更改现有的一个承载为默认承载的过程,PGW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SGW传递过来的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并且还携带上行TFT;
步骤1118,SGW向MME发送承载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
步骤1119,在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的情况下,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MME在该接受消息中携带有EPSBearer IE、上行TFT、承载QoS、APN-AMBR、更改承载标记,更改承载标记用于指示UE需更改一个承载,避免UE拒绝更改承载的请求;
步骤1120,UE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MME收到确认消息后认为UE接受了承载更改的请求;
步骤1121,MME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消息;
步骤1122,SGW向PGW返回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通过上述实例的处理,能够实现默认承载的建立。
实施例三
以上描述的是MME通知PGW发起建立默认承载,MME由于本身并没有建立承载的决策权,从而进行后续请求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MME也可以直接发起默认承载建立,PGW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实施例三就给出了该情况下的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可以为:MME经由SGW向PGW发送默认承载建立请求,请求新建默认承载,并在默认承载建立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PGW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优选地,上述PGW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PGW经由SGW向MME发送默认承载建立响应;MME向演进节点发送承载建立请求,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演进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演进节点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演进节点向MME发送承载建立响应。
实例9:UE进行TAU过程中,当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直接发起建立默认承载。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9的信令流程图,如图12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12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1202,MME根据P-TMSI标识查找到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12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12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12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在获取用户签约数据后,MME发起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12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给PGW;
步骤12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其中,信息内容包括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12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带给MME;
步骤12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12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12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12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QoS、APN-AMBR等;
步骤12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12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1215,如果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则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步骤1216,在MME通过TAU流程为UE分配了一个新的GUTI标识的情况下,UE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
步骤1217,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在MME获得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建立默认承载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该请求消息中还需要携带Bearer ID、TAU指示,该TAU指示用于指示SGW不需要为该新建的承载重新分配TEID-C;并且,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215和步骤1217的执行顺序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步骤1218,SGW向PGW发送建立默认承载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该请求消息中还需要携带Bearer ID、TAU指示,该TAU指示用于指示PGW不需要为该新建的承载重新分配TEID-C,PGW不需要为UE分配IP地址;
步骤1219,PGW向SGW返回默认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行TFT;
步骤1220,SGW向MME返回默认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行TFT;
步骤1221,MME建立一个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该信息单元包括Bearer ID,上行TFT,MME向eNodeB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会话管理配置信息单元、默认承载QoS、APN-AMBR;
步骤1222,eNodeB将默认承载QoS映射为无线承载QoS,并向UE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消息,该消息中包括无线承载QoS、无线承载ID、会话管理配置单元;
步骤1223,UE建立会话管理响应信息单元,并向eNodeB返回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1224,eNodeB向MME返回默认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默认承载的建立。
优选地,上述PGW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PGW经由SGW向MME发送默认承载建立响应;MME向用户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用户设备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
实例10:UE进行TAU过程中,当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MME直接发起建立承载,新建默认承载信息由TAU接受消息捎带给UE。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10的信令流程图,如图13所示,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1301,UE移动到MME下的E-UTRAN覆盖区,向MME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请求在新的区域进行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SGSN为UE分配的P-TMSI;
步骤1302,MME根据P-TMSI标识查找到SGSN,发送上下文请求信令进行上下文获取过程;
步骤1303,SGSN将用户的移动管理和承载信息发送到MME,即,进行上下文响应;
步骤1304,MME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上下文进行确认,即,上下文确认;
步骤1305,MME向S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源GTP-C隧道标识、SGW更新承载的绑定关系;在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的情况下,MME待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MME发起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1306,SGW向PGW发送承载更新请求,将SGW的地址信息、隧道标识信息、接入技术类型等参数发送给PGW;
步骤1307,PGW更新自己的上下文并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信息,信息内容包括PGW的地址和隧道标识等;
步骤1308,SGW向MME返回更新承载响应,将SGW指定的目的GTP-C隧道标识、自身的地址、以及PGW的地址和隧道信息等带给MME;
步骤1309,MME通过位置更新消息通知HSS注册位置的改变;
步骤1310,HSS对UE保持单注册原则,因此向SGSN发送位置取消信令,维护MME的注册;
步骤1311,SGSN向HSS返回位置取消响应;
步骤1312,HSS向MME中插入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默认承载的QoS,APN-AMBR等;
步骤1313,MME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1314,HSS对MME的位置更新进行确认;
步骤1315,MME发现从SGSN传递过来的承载中没有合适的承载可以映射为默认承载,在MME获得用户数据后,MME向SGW发送建立默认承载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该请求消息中还需要携带Bearer ID、TAU指示,该TAU指示用于指示SGW不需要为该新建的承载重新分配TEID-C;
步骤1316,SGW向PGW发送默认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有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包括APN-AMBR、默认承载QoS等;该请求消息中还需要携带Bearer ID、TAU指示,该TAU指示用于指示PGW不需要为该新建的承载重新分配TEID-C,PGW不需要为UE分配IP地址;
步骤1317,PGW向SGW返回默认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行TFT;
步骤1318,SGW向MME返回默认承载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行TFT;
步骤1319,如果MME确认UE在当前的跟踪区内有效,则向UE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MME在该接受消息中携带有EPSBearer IE、上行TFT、承载QoS、APN-AMBR、新建承载标记,新建承载标记用于指示UE需新建一个承载,避免UE拒绝建立默认承载的请求;
步骤1320,UE返回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向MME进行确认;MME收到确认消息后,认为UE接受了默认承载建立的请求。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UE由UTRAN覆盖移动至E-UTRAN覆盖下,MME发现没有合适的承载映射为默认承载时拒绝UE接入的问题,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默认承载建立方法,应用于包括移动管理实体、服务网关、分组数据网网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跟踪区更新处理中,所述移动管理实体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后,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为: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建立请求,请求新建默认承载,并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所述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为: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资源分配请求,请求新建默认承载,并在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所述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所述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演进节点发送所述承载建立请求,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
所述演进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演进节点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所述演进节点经由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建立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所述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所述承载建立请求,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建立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为: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更新请求,请求将已有承载更新为默认承载,并在所述承载更新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所述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为: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资源分配请求,请求将已有承载更新为默认承载,并在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所述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所述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演进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用户设备经由所述演进节点、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更新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继续发起所述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所述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更新的默认承载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承载更新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为: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默认承载建立请求,请求新建默认承载,并在所述默认承载建立请求中携带建立默认承载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默认承载建立响应;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演进节点发送承载建立请求,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
所述演进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演进节点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所述演进节点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执行默认承载建立过程具体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默认承载建立响应;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用户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并在其中携带新建的默认承载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跟踪区更新完成消息。
CN2008101272313A 2008-06-24 2008-06-24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8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72313A CN101448328B (zh) 2008-06-24 2008-06-24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72313A CN101448328B (zh) 2008-06-24 2008-06-24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8328A true CN101448328A (zh) 2009-06-03
CN101448328B CN101448328B (zh) 2011-01-19

Family

ID=40743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723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8328B (zh) 2008-06-24 2008-06-24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832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520A (zh) * 2009-08-17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2016530A1 (zh) * 2010-08-04 2012-02-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跟踪区列表更新方法及设备
CN108738071A (zh) * 2017-04-20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05905C2 (sv) * 1995-12-15 1997-10-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att bestämma bärarkapacitetsklass för ett inkommande samtal till en flertjänstväxel
CN101047950B (zh) * 2006-03-27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3gpp演进网络中配置默认承载的方法
CN101087248B (zh) * 2006-06-23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会话业务的网络侧发起承载建立的方法
CN100571441C (zh) * 2006-08-21 2009-1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演进的无线系统与传统的无线系统间的切换方法
CN101557610B (zh) * 2008-04-11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520A (zh) * 2009-08-17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98520B (zh) * 2009-08-17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2016530A1 (zh) * 2010-08-04 2012-02-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跟踪区列表更新方法及设备
US8848648B2 (en) 2010-08-04 2014-09-30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tracking area identity list
CN108738071A (zh) * 2017-04-20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8328B (zh) 201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1304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tifying attribute of IP address and SGW
US9357571B2 (en) Local network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local gateway and home base station
CN101459907B (zh) 一种指示服务网关承载管理的方法
US880539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user data
CN102076028B (zh) 公用承载建立的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核心网络侧设备
CN101282511B (zh) 承载处理方法
CN102238520A (zh) 一种小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US20230122010A1 (en)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for a Vehicle Terminal
CN101272318B (zh) 一种跟踪区更新或切换过程中避免资源被错误释放的方法
CN102595373A (zh) 一种对mtc终端进行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45535A (zh) 寻呼优化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快速路径释放方法、装置
CN102378295B (zh) 承载释放方法及系统
CN101568149A (zh) 一种实现优选服务网关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77970B (zh) 一种无线资源释放的方法
CN101296496B (zh) 一种跟踪区更新或切换过程中避免资源被错误释放的方法
CN102014434B (zh) 一种服务网关的负载重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2088795A (zh) 实现sipto的方法、移动管理控制节点设备
CN101448328B (zh)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CN101959209B (zh) 一种部分故障处理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2014370B (zh) 一种选择转换代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59275A (zh) 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网关的及拓扑关系的通知方法与装置
CN102131177A (zh) 一种释放用户设备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CN102625411A (zh) 一种网元过载的用户释放方法及系统
CN102769931A (zh) 中继节点释放终端的方法及中继节点、终端
CN102724771A (zh) 一种用户去附着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