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2692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2692A
CN101442692A CNA2008101896529A CN200810189652A CN101442692A CN 101442692 A CN101442692 A CN 101442692A CN A2008101896529 A CNA2008101896529 A CN A2008101896529A CN 200810189652 A CN200810189652 A CN 200810189652A CN 101442692 A CN101442692 A CN 101442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upstream bandwidth
time slot
indication
optic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96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1896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2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2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2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OLT在向ONU发送的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ONU收到下行帧后,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向OLT发送上行数据。本发明利用复帧控制上行数据传输时,由于每个T-CONT无论长短都需要携带开销区,因此,与现有相同的开销区可携带更长的净荷,节省了开销区,使得带宽利用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维持与现有相同的带宽利用率,可进行物理层时间开销的扩展,使得ONU和OLT对上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更充足,降低ONU和OLT的生产成本,增强OLT接收上行数据的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位于OLT的数据传输装置和位于ONU的数据传输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基于时分多路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TDM-PON)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城域网络和接入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包括核心路由器或交换机以及骨干传输网络,如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Hierarchy,SDH)网络或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网络;接入网络所包含的技术多种多样,例如,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ADSL)技术、极高位速率数字用户环路(Very High Bit 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VDSL)技术、有源点到点技术、PON技术、甚至无线接入技术等。
随着新业务的引入,特别是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高清晰电视(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HDTV)等高带宽视频业务的发展,必然对接入技术带来挑战。ADSL技术虽然成本较低,但带宽有限;采用VDSL技术的带宽虽然能够达到50M以上,但传输距离较短;并且,ADSL技术和VDSL技术需要基于铜线,因此,具有抗干扰能力弱的缺点,而且随着铜作为战略资源的紧缺,其发展必然受到制约。
PON作为一种宽带光接入技术,其特点是点到多点的物理拓扑结构,由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无源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Network,ODN)和多个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组成。其中,多个ONU共享光纤资源、共享OLT端口;ODN以无源方式连接一个OLT和一个或多个ONU,ODN中的光分支点不需要有源的节点设备,只需一个无源的光分支器即可,因此,PON具有带宽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
已标准化的PON包括:基于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的PON(ATM-PON,APON)和宽带无源光网络(Broadband Passive OpticalNetwork,BPON),均符合国际电信联盟电信(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Union-Telecommunications,ITU-T)标准化组织G.983.x的建议;基于以太网的PON(Ethernet-PON,EPON),符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3ah的建议;具有吉比特能力的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GPON),符合ITU-T G.984.x的建议。目前业界正在研究的PON技术有基于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WDM)的PON(WDM-PON)、基于光纤码分多址(Optical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CDMA)的PON(OCDMA-PON)、基于副载波复用(SubCarrier Multiplexed,SCM)的PON(SCM-PON),等等。
随着宽带业务的增长,PON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从APON/BPON到EPON及GPON的过程就是传输带宽不断增加的过程。当前GPON的速率为下行2.5G比特/秒(BPS),上行包括2.5GBPS、1.5GBPS、622MBPS等多种速率。GPON的帧结构以125微秒为周期,以GFP作为链路层协议,既适合于以太网等业务数据的传送,也适合于TDM等业务数据的传送,是一种综合业务接入比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目前无论是APON/BPON还是GPON和EPON,传输机制均为时分复用接入(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方式,即下行传输是TDM方式,上行传输是TDMA方式。在TDMA方式下,需要通过测距来控制各ONU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然而PON的速率越高,测距的精确性就越难以保证。
随着未来宽带业务的发展,光接入技术存在两种可能的演进方向,一种是现有GPON或EPON自身的不断演进,如提高速率、或与WDM相结合;另一种是以全新的技术替代现有技术,如WDM-PON。从目前光器件的发展趋势来看,采用WDM-PON技术的系统成本比较昂贵,在用户数量和品牌业务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其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因此,TDM-PON向高速率方向演进是非常经济实用的,无论是管理还是控制均能够继承现有的GPON或EPON,具有良好的技术继承性。
GPON是由全业务接入网络(Full Service Access Network,FSAN)组织发起并由ITU-T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种PON体制,EPON对BPON的挑战是GPON出现的背景。在功能和性能上GPON具有以下特点:能够灵活地提供多种对称或非对称的上下行速率,如上行速率为1.244GBPS、下行速率为2.488GBPS;系统分路比可为1:16、1:32、1:64乃至1:128,与GPON所支持的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是相关的,而EPON只能提供对称的1.25GBPS的上下行速率,分路比最多为1:32;GFP可适合任何数据业务的适配;能够很好地支持TDM业务数据的传送并为定时性能提供良好保证;具有完善的操作、管理、维护和配置(Operation,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 andProvisioning,OAM&P)能力。
GPON的下行帧为125微秒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GPON中的一个下行帧包括下行物理层控制块(Physical Control Block downstream,PCBd)开销区和净荷区。其中,PCBd开销区中包括物理层同步(Physical Synchronization,PSync)域、超帧指示Ident域、下行物理层运行维护管理(Physical Layer OAMdownstream,PLOAMd)域、误码检测(Bit Interleaved Parity,BIP)域、下行净荷长度(Payload Length downstream,PLend)域和上行映射带宽(UpstreamBandwidth Map,US BW Map)域。其中,PSync域用于实现ONU与OLT的同步,PLOAMd域用于承载下行物理层运行维护管理(Physical Layer OAM,PLOAM)信息,BIP域用于误码检测,PLend域用于说明上行映射带宽域的长度及净荷中信元的数量,为了增强容错性,PLend可出现两次;上行映射带宽域用于上行带宽的分配,包含有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用来指示每个ONU上行时隙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带宽分配的控制对象是传输容器(TransmissionContainer,T-CONT),OLT可为一个ONU分配一个或多个T-CONT,这是PON动态带宽分配技术中引入的概念,提高了动态带宽分配的效率。
上行映射带宽域用于指示每个ONU上行时隙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T-CONT是OLT为ONU所分配的时隙大小,ONU根据所分配的时隙位置向OLT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参见图2,以ONU1为例,OLT通过下行帧中的上行映射带宽域通知ONU1其上行时隙的开始位置为第100个时隙、结束位置为第300个时隙,这样,OLT为ONU1分配的T-CONT的时隙大小为200个时隙,ONU1根据收到的下行帧中所指示的时隙位置,在上行帧的第100个时隙开始向OLT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并且在第300个时隙结束上行突发数据包的发送。
GPON中,上行帧与下行帧的周期都是125微秒,参见图3A和图3B,每个ONU各自在OLT为其分配的T-CONT中向OLT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这些上行突发数据包包括开销区和净荷区。其中,开销区包括上行物理层开销(Physical Layer Overhead,PLOu)域、上行物理层运行维护管理(Physical LayerOAM upstream,PLOAMu)域、用于调整功率的上行功率电平序列(PhysicalLayer Sequence upstream,PLSu)域、上行动态带宽报告(Dynamic BandwidthReport upstream,DBRu)域等。PLOu域用于实现突发同步,包括前导码(Preamble)、定界符(Delimiter)、BIP等。ONU在占据上行信道后首先向OLT发送PLOu单元,以使OLT能够与ONU快速同步并正确接收ONU的有效上行数据;PLOAMu域用于承载上行PLOAM信息,包括ONU标识(ONU ID)、消息标识(Message ID)、消息(Message)及循环冗余码(CyclicRedundancy Code,CRC)。
根据以上描述可见,在以TDM为基础的GPON中,无论上行采用何种速率,上行帧和下行帧的周期均为125微秒,这样,所有ONU必须在125微秒内完成对下行帧的接收和处理,并且还要在125微秒内OLT为其分配的T-CONT的相应时隙位置完成上行突发数据包的发送。
 
上行速率(MBPS) 使能时间(比特) 关断使能时间(比特) 总时间(比特) 保护时间(比特) 前序时间(比特) 定界时间(比特)
155.52 2 2 32 6 10 16
622.08 8 8 64 16 28 20
1244.16 16 16 96 32 44 20
2488.32 32 32 192 64 108 20
备注 Maximum Maximum Mandatory Minimum Suggested Suggested
表一突发模式下ONU的时间开销
结合表一可见,不仅要求OLT和所有ONU在125微秒内完成对所有信号的处理,所有ONU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的时机必须满足表一中所要求的时间开销,如表一所示,ONU的使能时间和关断使能时间均非常短,以上行速率为2488.32MBPS为例,ONU的使能时间和关断使能时间仅为32/2488.32M=13纳秒(ns),这就对ONU发送单元的开启和关断时间、突发的前序时间等上行时间开销有严格的要求,因而带来电路处理的困难和发送单元的制造困难,使得发送单元的成本明显升高,同时对OLT接收机性能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求OLT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实现正确的时钟恢复和帧定界,同样使得OLT制造困难,且成本较高。
另外,GPON中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只有16比特,如上行映射带宽中上行时隙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只有16比特,使得GPON所能指示的最大时隙数量仅为216=65536,根本无法满足未来帧结构中最大时隙数量大于65536时,上行带宽位置的指示要求。
综上所述,TDM-PON中的现有数据传输方式制约着TDM-PON的发展,寻求一种能够促进TDM-PON发展的数据传输方案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以使TDM-PON中的数据传输方式更有利于TDM-PON的发展,如提高带宽利用率或扩展物理层时间开销。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实现对上行带宽位置的扩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光线路终端在向光网络单元发送的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B、光网络单元收到下行帧后,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
C、光网络单元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向光线路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复帧指示为复帧计数比特。
所述复帧计数比特:为下行物理层控制块中的超帧计数器中的部分比特;或为单独设置的复帧计数器比特。
所述复帧计数比特为下行物理层控制块中的超帧计数器中的部分比特时,所述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线路终端通过下行物理层运行维护管理域、或上行带宽映射域中的标志比特通知光网络单元复帧指示的比特位。
所述复帧计数比特为下行物理层控制块中的超帧计数器中的部分比特时,所述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线路终端通过下行物理层运行维护管理消息通知光网络单元以复帧方式接收下行帧。
步骤B中所述光网络单元收到下行帧后,进一步包括:光网络单元的本地复帧计数器根据接收到的复帧指示的比特位,进行复帧同步。
所述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下行物理层控制块开销区中。
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线路终端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各光网络单元分配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光线路终端通知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步骤B中所述确定上行带宽位置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网络单元根据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依次从位于上行带宽位置高低比特位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提取比特位数。
步骤A中所述设置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包括:根据复帧指示将上行时隙指示开销设置于不同的下行帧中,位于不同下行帧中的所述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用于分高低比特位共同组成一个上行带宽位置,该上行带宽位置的指示范围大于上行帧的最大时隙数;步骤B中所述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包括:根据复帧指示,将不同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提取出来分高低比特位共同确定一个上行带宽位置。
每个下行帧中的所述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共m位,且上行带宽位置从每个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均取m位,设置组成上行带宽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L个下行帧时,所述上行带宽位置所指示的范围为0到2的m×L次方;设置组成上行带宽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L个下行帧时,并且上行带宽位置取这些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的N比特,上行带宽位置所指示的范围为0到2的N次方;其中,m、L、N为正整数。
所述步骤B为:光网络单元接收不同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根据复帧指示确定该复帧指示所在的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在上行带宽位置中的比特位置,然后确定上行带宽位置。
所述上行带宽位置包括:上行时隙开始位置和上行时隙结束位置。
所述步骤C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网络单元根据上行带宽位置生成上行突发帧,该上行突发帧包括上行开销区和净荷区,设置物理层时间开销,该物理层时间开销至少包括前序时间或帧定界时间,在发送上行突发帧前开启激光器使能;所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光网络单元在结束数据发送后关闭激光器使能。
至少两个所述下行帧组成下行复帧。
所述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与所述下行复帧的时间长度相同。
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恒定时,所述上行带宽位置所表示的时间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成正比;或,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效率恒定时,所述光网络单元处理上行数据的物理层时间开销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长度成正比。
所述物理层时间开销:为光网络单元的突发发送激光器的使能时间开销,或为上行突发数据包之间的保护时间开销;或为前序时间开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用于组成下行帧结构,并在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向光网络单元发送该下行帧,并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数据;光网络单元用于接收下行帧,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并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向光线路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光线路终端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光网络单元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传输汇聚单元用于组成下行帧结构,在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并对来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接口单元包括上行突发光接收器和下行光发送器,用于将传输汇聚单元送来的帧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向光网络单元发送,并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数据提供给传送汇聚单元处理。
所述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光网络单元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所述光网络单元包括:传输汇聚单元用于根据复帧指示,将不同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提取出来分高低比特位共同确定一个上行带宽位置,并且根据上行带宽位置生成上行突发帧,该上行突发帧包括上行开销区和净荷区,设置物理层时间开销,该物理层时间开销至少包括设置前序时间或帧定界时间,向接口单元发送上行突发帧;接口单元包括用于发送突发数据的光发送器和用于接收下行光信号的光接收器,根据所设置的激光器使能时间开销,在发送突发数据前开启激光器使能,在结束突发数据发送后关闭激光器使能。
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恒定时,所述上行带宽位置所表示的时间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成正比;或,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效率恒定时,所述光网络单元处理上行数据帧的物理层时间开销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长度成正比。
所述物理层时间开销:为光网络单元的突发发送激光器的使能时间开销,或为上行突发数据包之间的保护时间开销;或为前序时间开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位于光线路终端,包括:传输汇聚单元,用于组成下行帧结构,并在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接口单元,用于发送下行帧,并接收数据。
所述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光网络单元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位于光网络单元,包括:接口单元用于接收下行帧,并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汇聚单元用于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
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恒定时,所述上行带宽位置所表示的时间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成正比;或,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效率恒定时,所述光网络单元组成上行数据帧的物理层时间开销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长度成正比。
所述物理层时间开销:为光网络单元的突发发送激光器的使能时间开销,或为上行突发数据包之间的保护时间开销;或为前序时间开销。
本发明中,OLT在向ONU发送的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ONU收到下行帧后,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向OLT发送上行数据。本发明利用复帧控制上行数据传输时,由于每个T-CONT无论长短都需要携带开销区,因此,与现有相同的开销区可携带更长的净荷,节省了开销区,使得带宽利用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维持与现有相同的带宽利用率,可进行物理层时间开销的扩展,使得ONU和OLT对上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更充足,降低ONU和OLT的生产成本,增强OLT接收上行数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GPON下行帧中PCBd开销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GPON上行时隙分配示意图;
图3A示出了GPON上行帧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GPON上行帧中开销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数据传输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中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中上行帧时隙分配示意图;
图7示出了现有T-CONT指示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中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中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数据传输流程图,如图4所示,数据传输的具体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OLT在向ONU发送的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复帧指示用于指示ONU下行复帧中包含的下行帧数量、以及复帧指示所在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在上行带宽位置中的比特位置,下行复帧中包含的下行帧数量可根据复帧指示的比特数来确定,例如,复帧指示为01,由于该复帧指示有两个比特位,表示下行复帧中包含22=4个下行帧,即下行复帧的时间长度为4个下行帧的时间长度,01表示该复帧指示01所在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上行带宽位置的高位。
步骤401之前,OLT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各ONU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OLT设置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时,根据复帧指示将上行时隙指示开销设置于不同的下行帧中。上行帧的时间长度大于下行帧的长度,可与下行复帧的时间长度相同,也可与下行复帧的时间长度不同。上行帧的时间长度、即上行帧的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402:ONU收到下行帧后,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
例如,OLT在向ONU发送的第一个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000,表示该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上行带宽位置的低位,OLT在向ONU发送的第二个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001,表示该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上行带宽位置的次低位,OLT在向ONU发送的第二个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010,表示该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上行带宽位置的高位;ONU收到下行复帧中的8个下行帧后,将第一个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放置在上行带宽位置的低位,将第二个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放置在上行带宽位置的次低位,将第三个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放置在上行带宽位置的高位,后续5个下行帧中的复帧指示均表示保留,这样,三个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共同组成了上行带宽位置。
进一步地,OLT可通知ONU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这样,ONU根据复帧指示确定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在上行带宽位置中的比特位置后,可根据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从位于上行带宽位置中最高几个比特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提取相应比特位数。
例如,OLT进一步通知ONU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为24位,并且OLT在向ONU发送的第一个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00,表示该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上行带宽位置的低16位,OLT在向ONU发送的第二个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01,表示该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上行带宽位置的高8位;ONU收到下行复帧中的4个下行帧后,将第一个下行帧中包含的16位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放置在上行带宽位置的低16位比特,提取第二个下行帧中包含的16位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的有效8位,并放置在上行带宽位置的高8位比特,这样,24位比特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共同组成上行带宽位置。
步骤403:ONU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向OLT发送上行数据。在一个上行帧中,ONU可仅向OLT发送一次上行数据,也可多次向OLT发送上行数据。ONU向OLT是发送一次上行数据还是多次发送上行数据,与OLT为各ONU分配的上行带宽位置的数量有关,如果OLT只为一个ONU分配一个上行带宽位置,则该ONU仅在相应上行带宽位置上向OLT发送一次上行数据;如果OLT为一个ONU分配多个上行带宽位置,则该ONU在各上行带宽位置上分别向OLT发送上行数据,即向OLT多次发送上行数据。
以上所述上行带宽位置包括上行时隙开始位置和上行时隙结束位置。上行带宽位置具体可为上行传输容器的时隙位置,包括上行传输容器的时隙开始位置和时隙结束位置。
以上所述下行复帧的周期为下行帧周期的整数倍,该整数具体可为2的幂次方。
下面以GPON为例,针对以上描述的过程进行更详尽的说明。GPON中,设定下行速率和上行速率均为2.5GBPS,下行帧周期为125微秒,OLT使用超帧计数器中的最低两比特位作为复帧指示,这样,通过复帧指示表明1个下行复帧包含4个下行帧,下行复帧的时间长度为500微秒,可设置上行帧的长度与下行复帧的长度相同,即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也为500微秒。
OLT根据一个上行帧的长度,确定各ONU的上行带宽位置,即ONU向OLT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的T-CONT的时隙位置。如果OLT在一个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中只为每个ONU分配一个T-CONT,则一个ONU的T-CONT的重复频率是1/500微秒=2kbps。
由于下行帧PCBd中的Ident域的超帧计数器(SUPER-FRAME COUNTER)共有30个比特位,计数范围非常大,因此OLT可使用超帧计数器中的部分比特位作为复帧指示,如将超帧计数器的最低几个比特位作为复帧指示。例如,OLT使用超帧计数器中的2个比特位,表明下行复帧的时间长度为4个下行帧的时间长度,OLT使用超帧计数器中的3个比特位,表明下行复帧的时间长度为8个下行帧的时间长度。为避免与超帧计数器的其他作用相混淆,OLT可不使用超帧计数器中的部分比特位作为复帧指示,而是单独设置专用于复帧指示的复帧计数器。
由于上行映射带宽域所指示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用来指示T-CONT的时隙位置,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所指示的范围应该大于或等于一个上行帧的最大时隙数,然而当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比现有上行帧的时间长度长时,利用现有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的上行带宽位置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必须利用下行复帧对上行带宽位置进行扩展,即一个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仅仅作为ONU向OLT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的上行带宽位置的一部分比特位,多个下行帧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的组合为上行带宽位置,这样,可通过复帧指示来指示ONU该复帧指示所在下行帧中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在上行带宽位置中的比特位置。
OLT可通过单独的PLOAMd消息通知ONU以复帧方式接收各下行帧。OLT可通过PLOAMd域、或上行映射带宽中的标志(FLAG)比特通知ONU复帧指示的比特位,即复帧计数器的大小,如使用超帧计数器中的最低3或2个比特位。例如,OLT通过PLOAMd域或上行映射带宽中的FLAG比特通知ONU复帧指示是最低两比特位,ONU就将收到的超帧计数器中的最低两比特位作为复帧同步信号,ONU的本地复帧计数器进行复帧同步。如果OLT单独设置专用于复帧指示的复帧计数器,则ONU将复帧计数器作为复帧同步信号,ONU的本地复帧计数器进行复帧同步。
OLT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各ONU分配T-CONT的时隙位置、即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的上行时隙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然后根据T-CONT的时隙位置确定下行帧上行映射带宽域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例如,T-CONT的时隙位置为20位,则OLT将低16位比特填充在第一个下行帧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并且在该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为00,表示该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T-CONT时隙位置的低16位;然后将剩余4位填充在第二个下行帧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并且在该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为01,表示该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T-CONT时隙位置的高4位。OLT可通过单独的PLOAMd消息通知ONU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也可通过PLOAMd域或上行映射带宽中的FLAG比特通知ONU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
ONU收到下行复帧中的各下行帧并完成复帧同步后,根据每个下行帧中的复帧指示,将该复帧指示所在下行帧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放置在T-CONT时隙位置的相应比特位置,得到T-CONT时隙位置。例如,ONU根据复帧指示00,将该复帧指示00所在的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放置在T-CONT时隙位置的低16位比特,根据复帧指示01将该复帧指示01所在的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放置在T-CONT时隙位置的高4位比特,得到T-CONT时隙位置,然后在上行帧的T-CONT时隙位置上向OLT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以上描述的过程具体如图5所示。
以根据500微秒的一个上行帧时间长度划分时隙为例,如图6所示,与现有相比,在同样多的ONU及OLT为每个ONU分配相同带宽的情况下,每个ONU能够分配到比现有GPON中时间更长的T-CONT,以ONU1为例,ONU1在现有技术中只能分配到200个时隙的T-CONT1,而在本发明中可以分配到800个时隙的T-CONT1,这是由于上行帧长度增大了4倍的结果。
OLT分配给各ONU的T-CONT的时隙位置,需要通过专门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来指示,如图7所示,现有GPON下行帧结构中是通过SStart和SStop来分别指示各ONU其T-CONT在上行时隙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方式与现有技术兼容,即保留现有GPON下行帧的指示结构,同时增加下行复帧情况下的指示扩展。例如,当上行速率为2.5GBPS时,在125微秒内的一个上行帧中最大时隙数为38880字节/时隙,在500微秒的一个上行帧中最大时隙数为38880×4=155520,显然最大时隙数已超过16比特SStart和SStop的指示范围216=65536,这样,本发明通过复帧指示来对上行带宽位置进行扩展,使上行带宽位置指示的范围大大增加,如使用复帧指示为00的下行帧中16比特的SStart与复帧指示为01的下行帧中16比特的SStart的组合来共同指示T-CONT在上行时隙的开始位置,一共32比特的指示范围完全满足上行帧时间长度增大后,对最大时隙数的指示要求,如表二所示。
 
复帧指示(超帧计数器最低2比特位) SStart SStop 应用
00 低16比特位 低16比特位 2.5GBPS单帧指示
01 高16比特位 高16比特位 结合低16比特位完成2.5GBPS复帧或高于2.5GBPS的单帧或复帧指示
10 保留 保留
11 保留 保留
表二复帧指示扩展的T-CONT范围
如果每个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共m位,且上行带宽位置从每个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均取m位,当设置组成上行带宽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1个下行帧时,上行带宽位置所指示的范围为0到2的m次方;当设置组成上行带宽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2个下行帧时,上行带宽位置所指示的范围为0到2的2×m次方,依此类推,当设置组成上行带宽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L个下行帧时,上行带宽位置所指示的范围为0到2的m×L次方。进一步地,当设置组成上行带宽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L个下行帧时,并且上行带宽位置取这些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的N比特,上行带宽位置所指示的范围为0到2的N次方。m、L、N均为正整数。
当每个ONU分配到足够长的T-CONT后,意味着ONU处理上行突发数据包的时间比现有更充足了。例如,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GPON的ONU1在每125微秒内必须发送长度为200个时隙/字节的上行突发数据包,每个时隙的速率为64KBPS,该上行突发数据包表示的带宽约为200×64KBPS=12.8MBPS;当本发明中的上行帧长度为现有上行帧长度的4倍,即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500微秒,ONU1仍然以带宽12.8MBPS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时,本发明中的T-CONT1长度为现有GPON中T-CONT1长度的4倍,即800个时隙/字节长度。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每个上行突发数据包都必须携带有固定的开销区,如图3B所示,发送相同的12.8M净荷的情况下,显然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所需要的开销区较少。由于ONU的每个上行突发数据包不论长短都需要同样多的开销区,这样,在相同的开销区下,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净荷区加长,传送800字节才需要与现有相同的开销区,因而带宽利用率得到提高。由此可见,通过复帧指示来控制上行突发数据包的传送,使得带宽利用率大大提高。
如表一所示,上行速率为2.5GBPS时,需要192BIT的时间开销,也就是说,传送200字节的T-CONT1需要24字节的时间开销。反过来说,如果只要求带宽利用率与现有数据传输相同,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扩展所需要的时间开销,降低ONU对上行突发数据包的处理时间要求,提高OLT接收上行突发数据包的可靠性。
例如,现有GPON在上行速率为2.5GBPS时的时间开销为192BIT,其中ONU发送激光器开启使能时间为32比特、即13ns,其关断使能时间也是32比特。使用复帧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后,维持与现有相同的带宽利用率,ONU的T-CONT长度将比现有更长,因此,ONU和OLT对上行突发数据包的处理时间更为充足,可使时间开销增大到现有的4倍,即如果现有传送200字节需要24字节时间开销,则本发明中传送800字节可以使用96字节时间开销。也就是说,由于采用复帧控制上行数据传输,物理层时间开销可以大大增加同时又不使带宽利用率降低,理论上时间开销可以增大到L倍,L为本发明中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所包含的现有上行帧的数量。现有需要13ns的使能时间,在本发明中可以增加到比13ns更大的时间,如52ns,这样ONU发送激光器的制造就比较容易实现;而且也可以再增加同样倍数的前序时间(Preamble time),使OLT的时钟恢复时间更充足,同时,OLT在接收上行突发数据包时,由于前序时间的增加,使得时钟恢复时间增加,从而降低了对OLT接收机的时钟恢复要求,有利于降低对OLT接收机的成本要求,并增加接收的可靠性。
根据以上描述可见,本发明利用复帧控制上行数据传输时,一方面,由于每个T-CONT的长短都需要携带开销区,因此,与现有相同的开销区可携带更长的净荷,节省了开销区,使得带宽利用率得到提高,即ONU上行带宽恒定时,T-CONT与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成正比;另一方面,维持与现有相同的带宽利用率,可进行物理层时间开销的扩展,即ONU的上行带宽效率恒定时,ONU处理上行数据的物理层时间开销长度与上行帧长度成正比,使得ONU和OLT对上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更充足,降低ONU和OLT的生产成本,增强OLT接收上行数据的可靠性。物理层时间开销为光网络单元的突发发送激光器的使能时间开销、上行突发数据包之间的保护时间开销、前序时间开销等。
由于本发明中使用复帧指示来对上行带宽位置进行扩展,使上行带宽位置的表示不再受限于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所能指示的比特数。当GPON的上行速率由2.5GBPS增加到10GBPS时,一个时间长度为125微秒的上行帧中共有270×9×64=155520字节,如果一个字节就是一个时隙,就有155520个时隙,这已经远远超过现有GPON中SSstart和SStop的16比特位的指示范围,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表二所示,使用复帧指示为00的下行帧中16比特的SStart与复帧指示为01的下行帧中16比特的SStart的组合来表示上行带宽位置,使上行带宽位置所指示的范围远远超出216。如果将复帧指示设置为3个比特位,一共就可使用24比特位来指示上行带宽位置,能够满足到上行速率10GBPS到40GBPS的应用。这些组合指示,即可以指示单帧传送,也可以指示复帧传送。特别的,当使用复帧来控制高速TDM-PON的上行数据传送时,对开销时间的降低要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把利用复帧进行数据传输所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扩展10GBPS上行突发数据包的物理层时间开销,例如增加使能时间和关断使能时间范围、增加上行突发数据包的前序时间等,以降低上行速率10GBPS时发送单元的制造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中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数据传输系统包括:OLT和ONU,其中,OLT用于组成下行帧结构,并在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向ONU发送该下行帧,并接收来自ONU的上行数据;ONU用于接收下行帧,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并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向OLT发送上行数据。OLT与ONU之间可通过ODN进行通信。
OLT进一步用于确定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并向ONU发送该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OLT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ONU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OLT包括接口单元和传输汇聚单元,其中,传输汇聚单元用于组成下行帧结构,在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并对来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接口单元包括上行突发光接收器和下行光发送器,用于将传输汇聚单元送来的帧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向ONU发送,并接收来自ONU的上行数据提供给传送汇聚单元处理。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确定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接口单元进一步用于向ONU发送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ONU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ONU进一步用于根据来自OLT的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从位于上行带宽位置中最高几个比特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提取相应比特位数。
ONU包括接口单元和传输汇聚单元,其中,接口单元用于接收来自OLT的下行帧,并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向OLT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汇聚单元用于根据复帧指示,将不同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提取出来,分高低比特位共同确定一个确定上行带宽位置。更具体一些,传输汇聚单元用于根据复帧指示,将不同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提取出来分高低比特位共同确定一个上行带宽位置,并且根据上行带宽位置生成上行突发帧,该上行突发帧包括上行开销区和净荷区,设置物理层时间开销,该物理层时间开销至少包括设置前序时间或帧定界时间,向接口单元发送上行突发帧;接口单元包括用于发送突发数据的光发送器和用于接收下行光信号的光接收器,根据所设置的激光器使能时间开销,在发送突发数据前开启激光器使能,在结束突发数据发送后关闭激光器使能。
接口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来自OLT的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提供给传输汇聚单元;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从位于上行带宽位置中最高几个比特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提取相应比特位数。
图9所示的装置位于OLT时,该装置包括接口单元和传输汇聚单元,其中,传输汇聚单元用于组成下行帧结构,并在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接口单元用于发送下行帧,并接收数据。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确定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接口单元进一步用于发送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各ONU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图9所示的装置位于ONU时,该装置包括接口单元和传输汇聚单元,接口单元用于接收下行帧,并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汇聚单元用于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接口单元进一步用于向传输汇聚单元提供收到的比特位数提供;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从位于上行带宽位置中最高几个比特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提取相应比特位数。更具体一些,传输汇聚单元用于根据复帧指示,将不同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提取出来分高低比特位共同确定一个上行带宽位置,并且根据上行带宽位置生成上行突发帧,该上行突发帧包括上行开销区和净荷区,设置物理层时间开销,该物理层时间开销至少包括设置前序时间或帧定界时间,向接口单元发送上行突发帧;接口单元包括用于发送突发数据的光发送器和用于接收下行光信号的光接收器,根据所设置的激光器使能时间开销,在发送突发数据前开启激光器使能,在结束突发数据发送后关闭激光器使能。
ONU存在两种可选择的工作方式,一个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现有一个上行帧时间长度的L倍时,也就是说一个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一个下行帧时间长度的L倍,该L可为整数也可为非整数。方式一:ONU传输与现有相同的数据量时,ONU在一个上行帧中传输的T-CONT是现有T-CONT的L倍长,但总开销区只有现有技术中的1/L,即ONU上行带宽恒定时,T-CONT与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成正比,节省了开销区,提高了带宽利用率;方式二:不提高带宽利用率,把节省的时间用来扩展物理层时间开销,可扩展到原来的L倍长,即ONU的上行带宽效率恒定时,ONU处理上行数据的时间开销长度与上行帧长度成正比,降低对ONU突发使能时间和关断使能时间的要求,利于降低发送上行突发数据包的发送单元、即接口单元的制造成本,并能够提高OLT接收上行突发数据包的可靠性。ONU的工作方式是由网管通过OLT告知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光线路终端在向光网络单元发送的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B、光网络单元收到下行帧后,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
C、光网络单元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向光线路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帧指示为复帧计数比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帧计数比特:为下行物理层控制块中的超帧计数器中的部分比特;或为单独设置的复帧计数器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帧计数比特为下行物理层控制块中的超帧计数器中的部分比特时,所述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线路终端通过下行物理层运行维护管理域、或上行带宽映射域中的标志比特通知光网络单元复帧指示的比特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帧计数比特为下行物理层控制块中的超帧计数器中的部分比特时,所述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线路终端通过下行物理层运行维护管理消息通知光网络单元以复帧方式接收下行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光网络单元收到下行帧后,进一步包括:光网络单元的本地复帧计数器根据接收到的复帧指示的比特位,进行复帧同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下行物理层控制块开销区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线路终端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各光网络单元分配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光线路终端通知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
步骤B中所述确定上行带宽位置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网络单元根据上行带宽位置所需比特位数,依次从位于上行带宽位置高低比特位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提取比特位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所述设置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包括:根据复帧指示将上行时隙指示开销设置于不同的下行帧中,位于不同下行帧中的所述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用于分高低比特位共同组成一个上行带宽位置,该上行带宽位置的指示范围大于上行帧的最大时隙数;
步骤B中所述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包括:根据复帧指示,将不同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提取出来分高低比特位共同确定一个上行带宽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下行帧中的所述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共m位,且上行带宽位置从每个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均取m位,设置组成上行带宽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L个下行帧时,所述上行带宽位置所指示的范围为0到2的m×L次方;
设置组成上行带宽位置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位于L个下行帧时,并且上行带宽位置取这些上行时隙指示开销中的N比特,上行带宽位置所指示的范围为0到2的N次方;
其中,m、L、N为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为:光网络单元接收不同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根据复帧指示确定该复帧指示所在的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在上行带宽位置中的比特位置,然后确定上行带宽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或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带宽位置包括:上行时隙开始位置和上行时隙结束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或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C之前,进一步包括:光网络单元根据上行带宽位置生成上行突发帧,该上行突发帧包括上行开销区和净荷区,设置物理层时间开销,该物理层时间开销至少包括前序时间或帧定界时间,在发送上行突发帧前开启激光器使能;
所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光网络单元在结束数据发送后关闭激光器使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或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下行帧组成下行复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与所述下行复帧的时间长度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9或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恒定时,所述上行带宽位置所表示的时间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成正比;
或,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效率恒定时,所述光网络单元处理上行数据的物理层时间开销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长度成正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层时间开销:为光网络单元的突发发送激光器的使能时间开销;或为上行突发数据包之间的保护时间开销;或为前序时间开销。
1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光线路终端,用于组成下行帧结构,并在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向光网络单元发送该下行帧,并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数据;
光网络单元,用于接收下行帧,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并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向光线路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光网络单元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
传输汇聚单元,用于组成下行帧结构,在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并对来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接口单元,包括上行突发光接收器和下行光发送器,用于将传输汇聚单元送来的帧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向光网络单元发送,并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数据提供给传送汇聚单元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光网络单元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单元包括:
传输汇聚单元,用于根据复帧指示,将不同下行帧中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提取出来分高低比特位共同确定一个上行带宽位置,并且根据上行带宽位置生成上行突发帧,该上行突发帧包括上行开销区和净荷区,设置物理层时间开销,该物理层时间开销至少包括设置前序时间或帧定界时间,向接口单元发送上行突发帧;
接口单元,包括用于发送突发数据的光发送器和用于接收下行光信号的光接收器,根据所设置的激光器使能时间开销,在发送突发数据前开启激光器使能,在结束突发数据发送后关闭激光器使能。
24、根据权利要求19、21或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恒定时,所述上行带宽位置所表示的时间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成正比;
或,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效率恒定时,所述光网络单元处理上行数据帧的物理层时间开销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长度成正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层时间开销:为光网络单元的突发发送激光器的使能时间开销;或为上行突发数据包之间的保护时间开销;或为前序时间开销。
2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位于光线路终端,包括:
传输汇聚单元,用于组成下行帧结构,并在下行帧中设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接口单元,用于发送下行帧,并接收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汇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上行帧的时间长度,为光网络单元分配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带宽位置,然后根据该上行带宽位置,确定下行复帧中各下行帧中所包含的上行时隙指示开销。
2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位于光网络单元,包括:
接口单元,用于接收下行帧,并在上行帧的上行带宽位置发送上行数据;
传输汇聚单元,用于根据复帧指示和上行时隙指示开销确定上行带宽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恒定时,所述上行带宽位置所表示的时间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时间长度成正比;
或,光网络单元上行带宽效率恒定时,所述光网络单元组成上行数据帧的物理层时间开销长度与所述上行帧的长度成正比。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层时间开销:为光网络单元的突发发送激光器的使能时间开销;或为上行突发数据包之间的保护时间开销;或为前序时间开销。
CNA2008101896529A 2006-09-01 2006-09-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Pending CN101442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896529A CN101442692A (zh) 2006-09-01 2006-09-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896529A CN101442692A (zh) 2006-09-01 2006-09-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58660A Division CN101136703B (zh) 2006-09-01 2006-09-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2692A true CN101442692A (zh) 2009-05-27

Family

ID=40726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896529A Pending CN101442692A (zh) 2006-09-01 2006-09-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2692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703B (zh) * 2006-09-01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056033B (zh) * 2009-11-04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上行突发开销参数的方法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6851439A (zh) * 2015-12-07 2017-06-1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个光网络单元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8103740A1 (zh) * 2016-12-08 2018-06-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帧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19109252A1 (zh) * 2017-12-05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on系统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WO2019228201A1 (zh) * 2018-06-01 2019-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051753A1 (zh) * 2018-09-10 2020-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4726932A (zh) * 2022-05-12 2022-07-08 欧梯恩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14866883A (zh) * 2022-07-05 2022-08-05 杭州峰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宽带确定性通信的局端设备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15520B2 (en) 2006-09-01 2012-1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1136703B (zh) * 2006-09-01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056033B (zh) * 2009-11-04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上行突发开销参数的方法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6851439A (zh) * 2015-12-07 2017-06-1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个光网络单元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8103740A1 (zh) * 2016-12-08 2018-06-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帧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US11569923B2 (en) 2016-12-08 2023-01-3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multifram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9109252A1 (zh) * 2017-12-05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on系统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US11234055B2 (en) 2018-06-01 2022-01-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228201A1 (zh) * 2018-06-01 2019-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55220A (zh) * 2018-09-10 202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2655220B (zh) * 2018-09-10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11509395B2 (en) 2018-09-10 2022-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0051753A1 (zh) * 2018-09-10 2020-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11909446B2 (en) 2018-09-10 2024-0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4726932A (zh) * 2022-05-12 2022-07-08 欧梯恩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14866883A (zh) * 2022-07-05 2022-08-05 杭州峰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宽带确定性通信的局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670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US7949255B2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signals through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0144269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US840663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US812633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EP2389738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equalization delay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00473053C (zh)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传输的方法
WO2003007515A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n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system
CN101656894A (zh) 包分插复用设备及包分插复用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5580300A (zh) 一种波长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4528784A (ja) 可変長パケット及び可変長上り方向の時間スロットを利用するポイントツーマルチポイント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
AU20103172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ultiple services
CN101753249A (zh) 包分插复用设备及包分插复用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JP4413797B2 (ja) 受動型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EP2068504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dh frame transmission over optical networks
Konstadinidis et al. A multilayer comparative study of XG-PON and 10G-EPON standards
CN101577843B (zh) 复帧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0957046B1 (ko) 기가비트 수동형 광 가입자망의 지이엠 모드에서 버추얼포트기반 스위칭을 위한 이더넷 프레임 구조 및 이를이용한 스위칭 방법
KR100575988B1 (ko) 기가 비트 수동 광가입자 망에서의 onu의 등록 방법
CN11791522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Mynbaev Analysis of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sioning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KR100919057B1 (ko) 기가 비트 수동형 광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의 olt 장치에서상향 gtc 프레임 추출장치 및 방법
Mynbaev Optical access: Networks and components (over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