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1509A - 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1509A
CN101441509A CNA2008101853627A CN200810185362A CN101441509A CN 101441509 A CN101441509 A CN 101441509A CN A2008101853627 A CNA2008101853627 A CN A2008101853627A CN 200810185362 A CN200810185362 A CN 200810185362A CN 101441509 A CN101441509 A CN 101441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wer transistor
pulse width
voltage
zener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53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圣杰
陈荣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A2008101853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1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1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1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交换式电源电路连接至一计算机系统的一主板,包含:一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该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包含一相位端,其中该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可经由该相位端输出一输出电压至该主板;以及一缓冲电路,该缓冲电路包含一齐纳二极管,其中该齐纳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至该相位端,正极端连接至一接地端;其中,该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与该输出电压达成稳态后的电平相等。本发明通过由齐纳二极管所实现的稳压电路,不仅可吸收上功率晶体管瞬间导通(ON)所产生的尖峰,又不会造成能量的损失。

Description

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换式电源电路(Switching Power Circuit)及计算机系统,尤涉及一种使用于计算机系统且具节能效果的交换式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计算机系统内中央处理器(CPU)的电源并不是直接由电源供应器所提供,主要原因为中央处理器(CPU)所需的核心电流(Icore)是按照其负载的大小而不断改变,因此,中央处理器(CPU)所需的核心电流(Icore)可能瞬间内增强或减弱,而电源供应器是无法直接对如此突如其来的改变作出反应。为了解决此一问题,主板上设有专为中央处理器(CPU)供电的交换式电源电路。
请参照图1,其所示为已知计算机主板上的交换式电源电路示意图。该交换式电源电路主要包含: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单元(Pulse Width ModulationController,以下简称PWM控制单元)10、一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单元(以下简称PWM驱动单元)12、与一脉冲宽度调制电路(以下简称PWM电路)14。
再者,PWM控制单元10可以输出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下简称PWM信号)至PWM驱动单元12。
再者,PWM驱动单元12可根据PWM信号产生第一驱动信号S1与第二驱动信号S2。
再者,PWM电路14中包括一上功率晶体管(Hi Side MOS)M1、一下功率晶体管(Low Side MOS)M2、一输出电感(Output Inductance)Lo、与一输出电容(Output Capacitor)Co。其中,上功率晶体管M1漏极(D)连接至一电源电压Vcc,上功率晶体管M1栅极(G)接收第一驱动信号S1,上功率晶体管M1源极(S)连接至输出电感Lo的第一端。下功率晶体管M2漏极(D)连接至输出电感Lo的第一端,下功率晶体管M2栅极(G)接收第二驱动信号S2,下功率晶体管M1源极(S)连接至接地端(GND)。
再者,上功率晶体管M1源极(S)与下功率晶体管M2漏极(D)可视为交换式电源电路的相位端(Phase terminal,P)。
再者,输出电感Lo的第二端为核心电流输出端Icore。而输出电容Co连接于核心电流输出端Icore与接地端GND之间。
再者,核心电流输出端Icore可连接至主板上的电源层(Power Layer,未示),而电源层则接至中央处理器(CPU)用以提供中央处理器(CPU)所需的核心电流;再者,上功率晶体管M1与下功率晶体管M2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N-MOSFET),而电源电压Vcc为19V。
交换式电源电路其主要功能是根据中央处理器(CPU)所发出的电压电平需求,瞬间反应并提供稳定的核心电流Icore至主板上。其原理是检测中央处理器(CPU)的电压识别信号(Voltage Identification Digital,以下简称VID信号),而VID信号和中央处理器(CPU)的实际负载有关。当检测到VID信号后,PWM控制单元10能根据所检测到VID信号而输出PWM信号。PWM驱动单元12再根据所接收的PWM信号输出第一驱动信号S1与第二驱动信号S2。第一驱动信号S1与第二驱动信号S2可分别控制上功率晶体管M1与下功率晶体管M2的导通(ON)或截止(OFF),且同一时间上功率晶体管M1与下功率晶体管M2仅有其一导通(ON)。
举例来说,当PWM控制单元10根据所检测到VID信号而得知中央处理器(CPU)处于高负载时,此时可通过所输出的PWM信号,使得PWM驱动单元12所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S1让上功率晶体管M1导通(ON)的时间较长,也即让PWM驱动单元12所输出的第二驱动信号S2让下功率晶体管M2截止(OFF)的时间较长,此时交换式电源电路的相位端P则可通过电源电压Vcc输出具较大值的核心电流至核心电流输出端Icore,用以增强中央处理器(CPU)的效率。反之,当PWM控制单元10根据所检测到VID信号而得知中央处理器(CPU)处于低负载时,此时可通过所输出的PWM信号,使得PWM驱动单元12所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S1让上功率晶体管M1截止(OFF)的时间较长,也即让PWM驱动单元12所输出的第二驱动信号S2让下功率晶体管M2导通(ON)的时间较长,此时交换式电源电路的相位端P则可通过电源电压Vcc输出具较小值的核心电流至核心电流输出端Icore,用以减少中央处理器(CPU)的能耗。输出电感Lo则用为储能整流的元件,在电流通过时将过多的能量暂存起来,或在电流不足时再释放能量,以达到稳定电流的作用;输出电容Co则具备蓄电滤波的功能,不单可去除低频杂波,还负责储备电流,确保稳定供电给中央处理器(CPU)。
由于主板上与周边元件会产生寄生电感(Parasitic Inductance),当上功率晶体管M1在瞬间导通(ON)时,上功率晶体管M1会产生一较大值的瞬间电流,由于寄生电感所产生的电压为Vp1=L*di/dt,使得Vp1瞬间拉高而造成电压突波(Spike)的产生,其中Vp1为寄生电感所产生的突波电压,L为寄生电感的电感值,i为流经寄生电感的电流值。而过大的突波电压将可能造成交换式电源电路中的功率元件的损坏。
请参照图2,其所示为交换式电源电路的相位端所输出的电压示意图。
首先,在时间点t1,上功率晶体管M1瞬间导通(ON),此时相位端P开始输出电压(Vlow,为上功率晶体管M1导通前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
在时间点t1至时间点t2间,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不断升高。
在时间点t2,突波开始产生。
在时间点t3,突波达到最高值(Vspike-max)。
在时间点t3至时间点t4,突波不断衰减。
在时间点t4,突波消失,交换式电源电路中的相位端P所输出电压达到稳态(Vhigh,为上功率晶体管M1导通后相位端P所输出达成稳态的电压)。
为了解决过大的突波电压(或突波电流)将造成交换式电源电路中的功率元件的损坏,一般可采用一缓冲电路。请参照图3,其所示为已知的交换式电源电路。与图1不同的是,图3所示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在相位端P并联一缓冲电路16。该缓冲电路16还包含一电阻Rs与一电容Cs,电阻Rs的第一端连接至相位端P;电阻Rs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容Cs的第一端;电容Cs的第二端接地。
首先,当上功率晶体管M1导通(ON)而下功率晶体管M2截止(OFF)时,相位端P的电压Vds开始上升,电源电压Vcc所产生的输入电流Iinput可经由电阻Rs对电容Cs充电。当上功率晶体管M1截止(OFF)而下功率晶体管M2导通(ON)时,储存于电容Cs的能量经由电阻Rs及下功率晶体管M2放电。由于缓冲电路16会消耗部分突波能量,使得消耗在功率元件的能量减少,进而达成保护的目的。在缓冲电路16中的充电和放电时间是由电阻Rs与电容Cs的值所决定,一般电阻值介于几十至几百欧姆,而电容值则介于几百pF至几十nF。
请再参照图2,由于已知的缓冲电路16不仅只吸收突波所产生的能量(时间点t2至时间点t4间),在相位端P开始输出电压后与突波开始产生前间的能量(时间点t1至时间点t2),也会被缓冲电路16所吸收。在讲究节能减耗的今日,实为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为一种交换式电源电路,连接至一计算机系统的一主板,包含:一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该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包含一相位端,其中该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可经由该相位端输出一输出电压至该主板;以及一缓冲电路,该缓冲电路包含一齐纳二极管,其中该齐纳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至该相位端,正极端连接至一接地端;其中,该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与该输出电压达成稳态后的电平相等。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计算机系统,包含一主板、一脉冲宽度调制电路以及一缓冲电路;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包含一相位端,其中该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可经由该相位端输出一输出电压至该主板;该缓冲电路还包含一齐纳二极管,其中该齐纳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至该输出电感的第一端,正极端连接至该接地端。
通过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齐纳二极管所实现的缓冲电路不仅可吸收上功率晶体管瞬间导通(ON)所产生的突波,又不会造成能量的损失。此外,由于交换式电源电路每秒导通(ON)或截止(OFF)的次数高达数十万次,其减少的能量损耗将十分可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已知计算机主板上的交换式电源电路示意图。
图2所示为交换式电源电路的相位端所输出的电压示意图。
图3所示为已知交换式电源电路。
图4A所示为齐纳二极管的电路符号。
图4B所示为齐纳二极管的等效模型。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电路。
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电路的相位端所输出的电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有节能效果的交换式电源电路,主要是利用一由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所实现的缓冲电路所达成。
请参照图4A,其所示为齐纳二极管的电路符号。与其它二极管不同的是,齐纳二极管主要是应用于反向偏置击穿区(Breakdown)的操作,且具有一击穿电压。当反向偏置电压(Vz)小于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齐纳二极管为截止(OFF);当反向偏置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则齐纳二极管发生击穿而导通(ON),此时齐纳二极管本身仍然存在击穿电压的压降,此时就算电压继续增加,两端电压仍会维持此一压降,且二极管本身并不会因此而损坏。
请参照图4B,其所示为齐纳二极管的等效模型,其中Vzo为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而Rz为齐纳二极管的内部电阻。首先,当反向偏置电压Vz小于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Vzo时,齐纳二极管为截止(OFF);当反向偏置电压Vz等于或大于击穿电压Vzo时,则齐纳二极管发生击穿而操作在反向偏置击穿区,两端因而导通(ON),此时齐纳二极管本身仍然存在击穿电压Vzo的压降。
请参照图5,其所示为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电路。该交换式电源电路主要包括一PWM控制单元20、一PWM驱动单元22、一PWM电路24、与一缓冲电路26。其中,PWM控制单元20、PWM驱动单元22、与PWM电路24和前述的PWM控制单元10、PWM驱动单元12、与PWM电路14功能相同,故不予赘述。
再者,缓冲电路26可由一齐纳二极管28所实现,且齐纳二极管28的负极端连接至相位端P;齐纳二极管28的正极端接地。
再者,为方便说明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将以一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电路的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搭配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电路作说明。请参照图6,其所示为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切换电路的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示意图,其中Vlow为上功率晶体管M1导通前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Vhigh为上功率晶体管M1导通后相位端P所输出达成稳态的电压;Vzo为齐纳二极管28的击穿电压。而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可选择等于或大于Vhigh。
首先,在时间点t1,上功率晶体管M1瞬间导通(ON),此时相位端P开始输出电压。
在时间点t1至时间点t2,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不断垫高,由于此时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低于齐纳二极管28的击穿电压Vzo,而无法导通齐纳二极管28,此时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输出至输出电感Lo并提供给主板。
在时间点t2,突波开始产生。
在时间点t2至时间点t3,突波电压不断垫高,由于此时突波电压的电平仍低于齐纳二极管28的击穿电压Vzo,而无法导通齐纳二极管28,此时突波电压无法经由截止(OFF)的齐纳二极管28短路至地。
在时间点t3,突波电压的电平升高到齐纳二极管28的击穿电压Vzo,齐纳二极管28瞬间导通(ON)。
在时间点t3至时间点t5间,突波电压皆高于击穿电压Vzo,此时突波电压可经由导通(ON)的齐纳二极管28短路至地,因此,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维持在击穿电压Vzo。
其中,在时间点t4,突波电压达到最高值(Vspike-max),此时的齐纳二极管28会有最大的击穿电流(Breakdown current)。
在时间点t5,突波电压衰减至齐纳二极管28的击穿电压Vzo,齐纳二极管28瞬间截止(OFF)。
在时间点t5至时间点t6间,突波电压不断衰减,由于此时齐纳二极管28己为截止(OFF)且突波电压的电平低于齐纳二极管28的击穿电压Vzo,此时突波电压已无法经由截止(OFF)的齐纳二极管28短路至地。
在时间点t6,突波消失,此时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达于稳态,且输出至输出电感Lo并提供给主板。
与已知缓冲电路相比,在本发明的缓冲电路26的齐纳二极管28导通前,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时间点t1至时间点t3间)并不会被缓冲电路26短路至地,此时相位端P所输出的电压仍可输出至输出电感Lo并提供给主板。如此将可达到本发明的节能效果。
再者,在齐纳二极管28导通(ON)前(时间点t2至时间点t3间)或是在齐纳二极管28截止(OFF)后(时间点t5至时间点t6间),即使有部分的突波电压无法经由缓冲电路26短路至地,此时可通过选择具适当大小击穿电压Vzo的齐纳二极管28,使得其击穿电压Vzo相等于上功率晶体管M1导通后相位端P所输出达成稳态的电压Vhigh,如此将可避免时间点t2至时间点t3间与时间点t5至时间点t6间所产生的突波电压。
因此,通过由齐纳二极管所实现的缓冲电路,不仅可吸收上功率晶体管瞬间导通(ON)所产生的突波,又不会造成能量的损失。此外,由于交换式电源电路每秒导通(ON)或截止(OFF)的次数高达数十万次,其减少的能量损耗将十分可观。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交换式电源电路,连接至计算机系统的主板,其特征是,包含: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上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包含相位端,其中上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可经由上述相位端输出输出电压至上述主板;以及
缓冲电路,上述缓冲电路包含齐纳二极管,其中上述齐纳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至上述相位端,正极端连接至接地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还包含第一功率晶体管与第二功率晶体管,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电源电压,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上述接地端,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源极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漏极共同连接至上述相位端,且上述相位端所输出的上述输出电压大小可经由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的时间长短来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其特征是,还包含:
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单元,上述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单元可根据上述主板的实际负载,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及
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单元,连接于上述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单元与上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之间,上述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单元可根据所接收的上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分别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与第二驱动信号至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栅极,用以分别控制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电源电压为19伏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在同一时间内仅有其一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输出电压为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截止时,上述相位端所输出达成稳态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还包含输出电感与输出电容,上述输出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上述相位端,上述输出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上述主板,上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上述输出电感的第二端与上述主板,上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上述接地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与上述输出电压达成稳态后的电平相等。
10.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是,包含:
主板;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上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包含相位端,其中上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可经由上述相位端输出输出电压至上述主板;以及
缓冲电路,上述缓冲电路还包含齐纳二极管,其中上述齐纳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至上述相位端,正极端连接至接地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还包含第一功率晶体管、第二功率晶体管、输出电感与输出电容,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电源电压,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漏极,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接地端,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源极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漏极共同连接至上述输出电感的第一端,上述输出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上述主板,上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上述输出电感的第二端与上述主板,上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上述接地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是,还包含:
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单元,上述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单元可根据上述主板的实际负载,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及
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单元,连接于上述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单元与上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之间,上述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单元可根据所接收的上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分别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与第二驱动信号至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栅极,用以分别控制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电源电压为19伏特。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在同一时间内仅有其一导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与当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截止时,上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源极与上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漏极所输出电压相等。
CNA2008101853627A 2008-12-22 2008-12-22 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 Pending CN101441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853627A CN101441509A (zh) 2008-12-22 2008-12-22 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853627A CN101441509A (zh) 2008-12-22 2008-12-22 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1509A true CN101441509A (zh) 2009-05-27

Family

ID=4072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853627A Pending CN101441509A (zh) 2008-12-22 2008-12-22 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150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272A (zh) * 2016-01-27 2016-06-01 姚安宇 主板供电电路
TWI560982B (en) * 2015-07-20 2016-12-01 Asustek Comp Inc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9491428A (zh) * 2018-11-05 2019-03-19 深圳市德普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982B (en) * 2015-07-20 2016-12-01 Asustek Comp Inc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10305308B2 (en) 2015-07-20 2019-05-28 Asustek Computer Inc.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5634272A (zh) * 2016-01-27 2016-06-01 姚安宇 主板供电电路
CN109491428A (zh) * 2018-11-05 2019-03-19 深圳市德普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7153B (zh) 半导体装置
TWI381618B (zh) 交換式電源電路及電腦系統
CN101572485B (zh) 用于副边同步整流管的智能驱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964426B (zh) 一种同步整流管的控制芯片及ac-dc系统
CN205248774U (zh) 一种输入防反接保护电路
CN103887984A (zh) 隔离式变换器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US7999528B2 (en) Dual mode transient recovery control method of DC-DC converters
CN204886263U (zh) 一种超级电容放电控制电路
CN103248221B (zh) 降压转换器
CN103699169A (zh) 电源电路
CN208656639U (zh) 用于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开关变换器
CN111969577A (zh) 一种车用低功耗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41509A (zh) 交换式电源电路及计算机系统
US20090231886A1 (en) Power supply and bootstrap circuit thereof
CN100446415C (zh) 高精度、低失真的脉冲功率放大电路
CN116581984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芯片及开关电源
CN203840190U (zh) 一种大功率抗干扰的场效应管高速驱动电路
US9698666B2 (en) Power supply and gate driver therein
CN105101572A (zh) 一种高功率因数led驱动集成电路
TWI399006B (zh) 短路保護電路、短路保護方法及電源供應裝置
CN211377868U (zh) 一种休眠检测电路
CN204030994U (zh) 供电模块、开关电源芯片以及开关电源系统
CN103166196A (zh) 具有过电压保护的电力转换电路
CN112769103A (zh)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暂态支撑保护系统
CN101325377A (zh) 电源输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