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6787A -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6787A
CN101436787A CNA2008102435661A CN200810243566A CN101436787A CN 101436787 A CN101436787 A CN 101436787A CN A2008102435661 A CNA2008102435661 A CN A2008102435661A CN 200810243566 A CN200810243566 A CN 200810243566A CN 101436787 A CN101436787 A CN 101436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floodgate
closing
main transformer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435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6787B (zh
Inventor
汤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Zhenjiang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to CN2008102435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6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6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6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输配电网络的控制技术,涉及一种用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控制过程:第一断路器1QF的跳闸控制、第四断路器4QF的跳闸控制、第一断路器1QF合闸充放电控制、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充放电控制、第三断路器3QF合闸充放电控制、第四断路器4QF合闸充放电控制、第一断路器1QF合闸控制、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异常信号控制。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输配电网络为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所一次主接线为双电源供电的扩大内桥接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原理简单、可靠性高、完全符合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基本原理。

Description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输配电网络的控制技术,涉及一种用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所运行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常见的有变电所一次主接线为内桥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和单母线接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而变电所一次主接线为扩大内桥接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虽然备自投的制造厂生产过,但现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对扩大内桥接线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和基本原理是按事先设置的运行方式,并在此运行方式下设定流程来完成的,运行方式也未能完全涵盖扩大内桥接线整个运行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输配电网络为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所一次主接线为双电源供电的扩大内桥接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原理简单、可靠性高、完全符合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基本原理的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下面给出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方法所应用的输配电网络的变电所一次主接线为标准扩大内桥接线方式,该接线方式包括有两路电源,两路电源之间串接有四台断路器,即第一第一断路器1QF、第二断路器2QF、第三断路器3QF和第四断路器4QF;各断路器之间连接三台主变压器,即第一主变压器、第二主变压器和第三主变压器。即该接线方式包括两路电源进线、三台降压主变压器,四只断路器,其中两只断路器为电源进线断路器,另两只断路器为桥断路器。电源进线的线路侧和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均接有电压互感器;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A.第一断路器1QF的跳闸控制,即
当第一断路器1QF电源电流1I1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1QF电源电压1U1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压2U1大于分闸检有压定值及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这几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经过一定的延时tT1,向1QF跳闸控制回路输出脉冲控制信号,使第一断路器1QF跳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跳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B.第四断路器4QF的跳闸控制,即
当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流4I1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压2U1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1QF电源电压1U1大于分闸检有压定值及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这几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经过一定的延时tT4,向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回路输出脉冲控制信号,使第四断路器4QF跳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跳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C.第一断路器1QF合闸充放电控制,即
条件a.放电条件
当1QF的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一第一断路器1QF处于合闸位置;
当第一主变压器保护1BCJ动作;
当第一第一断路器1QF发出合闸控制命令;
条件b.充电条件
当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2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3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分闸后位置;
当上述任一充电条件满足且任一放电条件不满足时,第一断路器1QF经充电延时(延时时间为1Tcd1,可设为20秒)后完成合闸充电控制。
控制过程D.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充放电控制,即
条件a.放电条件
当第二断路器2QF的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2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二断路器2QF处于合闸位置;
当第一主变压器保护1BCJ动作或第二主变压器保护2BCJ动作;
当第二断路器2QF发出合闸控制命令;
条件b.充电条件
当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当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2KKJ处于分闸后位置;
当上述任一充电条件满足且任一放电条件不满足时,第二断路器2QF经充电延时(延时时间为2Tcd1,可设为20秒)后完成合闸充电控制。
控制过程E.第三断路器3QF合闸充放电控制,即
条件a.放电条件
当第三断路器3QF的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3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三断路器3QF处于合闸位置;
当第二主变压器保护2BCJ动作或第三主变压器保护3BCJ动作;
当第三断路器3QF发出合闸控制命令;
条件b.充电条件
当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当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3KKJ处于分闸后位置;
当上述任一充电条件满足且任一放电条件不满足时,第三断路器3QF经充电延时(延时时间为3Tcd1,可设为20秒)后完成合闸充电控制。
控制过程F.第四断路器4QF合闸充放电控制,即
条件a.放电条件
当第四断路器4QF的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
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四断路器4QF处于合闸位置;
当第三主变压器保护3BCJ动作;
当第四断路器4QF发出合闸控制命令;
条件b.充电条件
当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2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3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分闸后位置;
当上述任一充电条件满足且任一放电条件不满足时,第四断路器4QF经充电延时(延时时间为4Tcd1,可设为20秒)后完成合闸充电控制。
控制过程G.第一断路器1QF合闸控制,即
条件a.第一断路器1QF合闸控制条件一:
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1QF电源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四断路器4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满足时,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1)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1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一断路器1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b.第一断路器1QF合闸控制条件二:
当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二断路器2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1)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1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一断路器1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c.第一断路器1QF合闸控制条件三:
当1QF电源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三断路器3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1)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1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一断路器1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H.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即
条件a.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条件一:
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一断路器1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满足时,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2)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回路,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b.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条件二:
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二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四断路器4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2)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回路,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c.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条件三:
当第二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三断路器3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2)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回路,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I.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即
条件a.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条件一:
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一断路器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一断路器1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满足时,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3)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三断路器3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b.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条件二:
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四断路器4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3)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三断路器3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c.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条件三:
当第二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二断路器2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3)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回路,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J.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即
条件a.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条件一:
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为1时),同时第一断路器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一断路器1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满足时,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4)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回路,第四断路器4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条件b.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条件二:
当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为1时),同时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二断路器2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4)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回路,第四断路器4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c.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条件三:
当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为1时),同时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三断路器3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4)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回路,第四断路器4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K.异常信号控制,即
当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一号母线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在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或第二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二号母线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在合闸检无压标志KG3为1时),经一定延时后发出异常信号或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3号母线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经一定延时后发出异常信号;
当第一断路器1QF没有发出跳闸控制命令,而第一断路器1QF电源电流1I1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或第一断路器1QF电源电压1U1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且第一断路器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时,经一定延时后发出异常信号;
当第四断路器4QF没有发出跳闸控制命令,而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流4I1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或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压2U1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且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时,经一定延时后发出异常信号。
本发明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完全符合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基本原理,与现有的微机型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中所使用的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适用于输配电网络的220kV以下变电所一次主接线为扩大内桥接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技术方案。
2.采用了由备用电源的断路器完成充放电回路控制方案,具有合闸时检查无压方便的优点;
3.同样采用类似重合闸的不对应启动回路,作为备自投启动回路之一,具有动作判据明确、简单、可靠的优点,并可纠正断路器偷跳,无须另设防断路器偷跳的纠正回路,从而解决了各断路器偷跳问题,特别是内桥断路器偷跳问题;
4.采用了由检查供电电源失电的回路启动跳供电电源的断路器的同时启动备自投合闸回路,作为备自投启动回路之二,可以作为不对应启动回路作为备自投启动回路的补充,使备自投的启动更可靠;
5.采用了合闸时检查无压方案(也可采用合闸时检查同期方案,只需在此逻辑出加上此功能即可),解决了当运行的变电所并有地方电厂时,防止非同期合闸的问题;
6.采用了哪台主变保护动作对应闭锁相应的主变断路器合闸的方案,防止造成该变电所全所失电。
附图说明
图1是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适用的一次主接线为标准的双电源供电的扩大内桥接线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逻辑框图1;
图2中的控制字说明如下:
 
控制字名称 控制字为1时 控制字为0时
分闸检有压控制字KG1 分闸检有压功能投入 分闸检有压功能退出
合闸检无压控制字KG2 合闸检无压功能投入 合闸检无压功能退出
图2中字母说明如下:
<1U1—表示第一断路器1QF电源电压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即1QF无压;
<2U1—表示断路器4QF电源电压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即4QF无压;
>1U1—表示第一断路器1QF电源电压大于分闸检有压定值,即1QF有压;
>2U1—表示断路器4QF电源电压大于分闸检有压定值,即4QF有压;
<1I1—表示第一断路器1QF电源电流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即1QF无流;
<4I1—表示断路器4QF电源电流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即4QF无流;
<1UT2—表示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一号母线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
<2UT2—表示第二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二号母线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
<3UT2—表示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3号母线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
1KKJ—表示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
2KKJ—表示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
3KKJ—表示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
4KKJ—表示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
1TWJ—表示第一断路器1QF处于分闸位置;
2TWJ—表示断路器2QF处于分闸位置;
3TWJ—表示断路器3QF处于分闸位置;
4TWJ—表示断路器4QF处于分闸位置;
1BCJ—表示第一主变压器压器保护动作;
2BCJ—表示第二主变压器压器保护动作;
3BCJ—表示第三主变压器压器保护动作;
图2、3中符号说明如下: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1
表示逻辑与关系,即输入条件全部满足时,输出有效;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2
-表示逻辑或关系,即输入条件任一满足时,输出有效;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3
-表示延时跳闸时间;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4
-表示延时20秒;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5
-表示充电延时时间;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6
-表示延时合闸时间;
—表示200ms脉冲输出;
-表示1QF跳闸回路;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9
-表示2QF跳闸回路;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10
-表示3QF跳闸回路;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11
-表示4QF跳闸回路;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12
-表示1QF合闸回路;
Figure A200810243566D001913
—表示2QF合闸回路;
Figure A200810243566D00201
-表示3QF合闸回路;
Figure A200810243566D00202
-表示4QF合闸回路
Figure A200810243566D00203
—表示备自投跳闸动作信号;
—表示备自投合闸动作信号;
Figure A200810243566D00205
—表示为与输入信号相反;
Figure A200810243566D00206
—表示异常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一)、扩大内桥接线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所应用的输配电网络中的变电所一次主接线为标准的双电源供电的扩大内桥接线,包括有两路电源,两路电源上分别串接有第一断路器1QF、断路器2QF、断路器3QF和断路器4QF,还分别连接三台主变压器(即第一主变压器、第二主变压器和第三主变压器),电源进线的线路侧和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均接有电压互感器。即两路电源进线、三台降压主变压器、四只断路器:
1、运行方式1
1.1 准备阶段
断路器1QF、2QF、3QF为合闸运行状态,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1KK、2KK、3KK(或双位置继电器1KKJ、2KKJ、3KKJ)记忆为合闸后,4QF为热备用,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4KK(或双位置继电器4KKJ)记忆为分闸后。因为1KK、2KK、3KK为合闸后状态,所以1QF跳闸回路开放,而1QF、2QF、3QF合闸回路闭锁;同时开放4QF合闸充电回路4Tcd1,当4QF满足充电条件时则充电,不满足条件时则立即彻底放电,满足充电条件后重新充电。
1.2 动作过程
1.2.1 进线1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1电源失电,经1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4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1后跳闸1QF。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1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一断路器1QF确已跳开,1QF跳闸后1TWJ闭合表示1QF处于跳闸位置,而1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1QF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2)若1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一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或第二主变压器失电是由第二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4QF合闸充电回路不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4QF仍然会动作合闸,这样可以保证变电所第二、第二主变压器或第三主变压器仍然能运行。
(3)若第三主变压器失电是由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4QF充电回路由于保护动作而立即放电,同时4QF合闸回路被闭锁,故4QF不会合闸,从而保证了变电所第一、第二主变压器仍然能运行。
(4)若1QF电源失电是因第一断路器1QF偷跳引起的,则1TWJ会闭合,而1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1QF断路器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
(5)若第二主变压器失电因第二断路器2QF偷跳引起的,则2TWJ会闭合,而2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
(6)若第三主变压器失电因第三断路器3QF偷跳引起的,则3TWJ会闭合,而3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
(7)若手动拉开1QF或2QF或3QF,则1KKJ或2KKJ或3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1QF或2QF或3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4QF的合闸回路。
2、运行方式2
2.1 准备阶段
断路器1QF、2QF、4QF为合闸运行状态,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1KK、2KK、4KK(或双位置继电器1KKJ、2KKJ、4KKJ)记忆为合闸后,3QF为热备用,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3KK(或双位置继电器3KKJ)记忆为分闸后。因为1KK、2KK、4KK为合闸后状态,所以1QF、2QF、4QF跳闸回路开放,而合闸回路闭锁;同时开放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当3QF满足充电条件时则充电,不满足条件时则立即彻底放电,满足充电条件后重新充电。
2.2 动作过程
2.2.1 进线1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1电源失电,经1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4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1后跳闸1QF。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1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一断路器1QF确已跳开,1QF跳闸后1TWJ闭合表示1QF处于跳闸位置,而1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1QF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2)若1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一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3QF合闸充电回路不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3QF仍然会动作合闸(1QF和第二断路器2QF由于跳闸均产生了位置不对应,下同)。这样可以保证变电所第二、第二主变压器仍然能运行。
(3)若1QF电源失电是因第一断路器1QF偷跳引起的,则1TWJ会闭合,而1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1QF断路器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4)若2#主变失电是因第二断路器2QF偷跳引起的,则2TWJ会闭合,而2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二主变压器(或二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5)若手动拉开1QF、2QF,则1KKJ、2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1QF、2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3QF的合闸回路。
2.2.2 进线2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2电源失电,经4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1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4后跳闸4QF。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4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四断路器4QF确已跳开,4QF跳闸后4TWJ闭合表示4QF处于跳闸位置,而4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2)若4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3QF合闸充电回路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3QF仍然不会动作合闸。这样可以保证变电所第一、第二主变压器仍然能运行。
(3)若4QF电源失电是因第四断路器4QF偷跳引起的,则4TWJ会闭合,而4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4)若手动拉开4QF,则4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4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3QF的合闸回路。
3、运行方式3
3.1 准备阶段
断路器1QF、3QF、4QF为合闸运行状态,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1KK、3KK、4KK(或双位置继电器1KKJ、3KKJ、4KKJ)记忆为合闸后,2QF为热备用,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2KK(或双位置继电器2KKJ)记忆为分闸后。因为1KK、3KK、4KK为合闸后状态,所以1QF、3QF、4QF跳闸回路开放,而合闸回路闭锁;同时开放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当2QF满足充电条件时则充电,不满足条件时则立即彻底放电,满足充电条件后重新充电。
3.2 动作过程
3.2.1 进线1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1电源失电,经1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1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1后跳闸1QF。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1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一断路器1QF确已跳开,1QF跳闸后1TWJ闭合表示1QF处于跳闸位置,而1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
(2)若1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一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2QF合闸充电回路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2QF仍然不会动作合闸。这样可以保证变电所第二、第二主变压器仍然能运行。
(3)若1QF电源失电是因第一断路器1QF偷跳引起的,则1TWJ会闭合,而1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
(4)若手动拉开1QF,则1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1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2QF的合闸回路。
3.2.2 进线2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2电源失电,经4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1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4后跳闸4QF。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4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四断路器4QF确已跳开,4QF跳闸后4TWJ闭合表示4QF处于跳闸位置,而4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
(2)若2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2QF合闸充电回路不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2QF仍然会动作合闸。这样可以保证变电所第一、第二主变压器仍然能运行。
(3)若2QF电源失电是因第四断路器4QF偷跳引起的,则4TWJ会闭合,而4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4)若2#主变失电是因第三断路器3QF偷跳引起的,则3TWJ会闭合,而3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二主变压器(或二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
(5)若手动拉开3QF、4QF,则3KKJ、4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3QF、4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2QF的合闸回路。
4、运行方式4
4.1 准备阶段
断路器2QF、3QF、4QF为合闸运行状态,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2KK、3KK、4KK(或双位置继电器2KKJ、3KKJ、4KKJ)记忆为合闸后,1QF为热备用,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1KK(或双位置继电器1KKJ)记忆为分闸后。因为2KK、3KK、4KK为合闸后状态,所以4QF跳闸回路开放,而2QF、3QF、4QF合闸回路闭锁;同时开放1QF合闸充电回路1Tcd1,当1QF满足充电条件时则充电,不满足条件时则立即彻底放电,满足充电条件后重新充电。
4.2 动作过程
4.2.1 进线2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2电源失电,经4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1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4后跳闸4QF。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4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四断路器4QF确已跳开,4QF跳闸后4TWJ闭合表示4QF处于跳闸位置,而4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在1QF合闸充电回路1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
(2)若4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或第三主变压器失电是由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1QF合闸充电回路不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1QF仍然会动作合闸,这样可以保证变电所第一、第二主变压器或第一主变压器仍然能运行。
(3)若第一主变压器失电是由第一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1QF充电回路由于保护动作而立即放电,同时1QF合闸回路被闭锁,故1QF不会合闸,从而保证了变电所第二、第二主变压器仍然能运行。
(4)若2QF电源失电是因第四断路器4QF偷跳引起的,则4TWJ会闭合,而4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
(5)若第一主变压器失电因第二断路器2QF偷跳引起的,则2TWJ会闭合,而2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
(6)若第二主变压器失电因第三断路器3QF偷跳引起的,则3TWJ会闭合,而3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
(7)若手动拉开4QF或2QF或3QF,则4KKJ或2KKJ或3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4QF或2QF或3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4QF的合闸回路。
5、运行方式5
5.1 准备阶段
第一断路器1QF、2QF为合闸运行状态,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1KK、2KK(或双位置继电器1KKJ、2KKJ)记忆为合闸后,3QF、4QF为热备用,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3KK、4KK(或双位置继电器3KKJ、4KKJ)记忆为分闸后。因为1KK、2KK为合闸后状态,所以1QF跳闸回路开放,而1QF、2QF合闸回路闭锁;同时开放3QF、4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和4Tcd1,当3QF、4QF满足充电条件时则充电,不满足条件时则立即彻底放电,满足充电条件后重新充电。
5.2 动作过程
5.2.1 进线1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1电源失电,经1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4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1后跳闸1QF。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1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一断路器1QF确已跳开,1QF跳闸后1TWJ闭合表示1QF处于跳闸位置,而1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同时在4QF合闸充电回路4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
(2)若1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一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3QF、4QF充电回路不会放电,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同时在4QF合闸充电回路4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
(3)若1QF电源失电是因第一断路器1QF偷跳引起的,则1TWJ会闭合,而1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
(4)若2#主变失电是因第二断路器2QF偷跳引起的,则2TWJ会闭合,而2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二主变压器(或二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
(5)若2#主变失电是因由第二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则2TWJ会闭合,而2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4QF充电回路不会放电,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而3QF充电回路会由于第二主变压器保护动作放电,故3QF不会合闸。
(6)若手动拉开1QF或2QF,则1KKJ或2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1QF或2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3QF、4QF的合闸回路。
6、运行方式6
6.1 准备阶段
第一断路器1QF、4QF为合闸运行状态,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1KK、4KK(或双位置继电器1KKJ、4KKJ)记忆为合闸后,2QF、3QF为热备用,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2KK、3KK(或双位置继电器2KKJ、3KKJ)记忆为分闸后。因为1KK、4KK为合闸后状态,所以1QF、4QF跳闸回路开放,而合闸回路闭锁;同时开放2QF、3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和3Tcd1,当2QF、3QF满足充电条件时则充电,不满足条件时则立即彻底放电,满足充电条件后重新充电。
6.2 动作过程
6.2.1 进线1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1电源失电,经1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4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1后跳闸1QF。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1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一断路器1QF确已跳开,1QF跳闸后1TWJ闭合表示1QF处于跳闸位置,而1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2)若1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一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3QF合闸充电回路不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3QF仍然会动作合闸。而2QF充电回路由于第一主变压器保护动作而立即放电,同时2QF合闸回路被闭锁,故2QF不会合闸。
(3)若1QF电源失电是因断路器偷跳引起的,则1TWJ会闭合,而1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4)若手动拉开1QF,则1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1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2QF、3QF的合闸回路。
6.2.2 进线2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2电源失电,经4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1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4后跳闸4QF。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4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四断路器4QF确已跳开,4QF跳闸后4TWJ闭合表示4QF处于跳闸位置,而4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2)若4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2QF合闸充电回路不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2QF仍然会动作合闸。而3QF充电回路由于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而立即放电,同时3QF合闸回路被闭锁,故3QF不会合闸。
(3)若2QF电源失电是因第四断路器4QF偷跳引起的,则4TWJ会闭合,而4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4)若手动拉开4QF,则4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4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2QF、3QF的合闸回路。
7、运行方式7
7.1 准备阶段
断路器3QF、4QF为合闸运行状态,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3KK、4KK(或双位置继电器3KKJ、4KKJ)记忆为合闸后,1QF、2QF为热备用,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1KK、2KK(或双位置继电器1KKJ、2KKJ)记忆为分闸后。因为3KK、4KK为合闸后状态,所以4QF跳闸回路开放,而3QF、4QF合闸回路闭锁;同时开放1QF、2QF合闸充电回路1Tcd1和2Tcd1,当1QF、2QF满足充电条件时则充电,不满足条件时则立即彻底放电,满足充电条件后重新充电。
7.2 动作过程
7.2.1 进线2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2电源失电,经4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1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4后跳闸4QF。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4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四断路器4QF确已跳开,4QF跳闸后4TWJ闭合表示4QF处于跳闸位置,而4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在1QF合闸充电回路1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同时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
(2)若4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1QF、2QF充电回路不会放电,在1QF合闸充电回路1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同时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
(3)若4QF电源失电是因第四断路器4QF偷跳引起的,则4TWJ会闭合,而4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经检查第二主变压器(或二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
(4)若2#主变失电是因第三断路器3QF偷跳引起的,则3TWJ会闭合,而3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经检查第二主变压器(或二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
(5)若2#主变失电是因由第二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则3TWJ会闭合,而3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1QF充电回路不会放电,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而2QF充电回路会由于第二主变压器保护动作放电,故2QF不会合闸。
(6)若手动拉开3QF或4QF,则4KKJ或4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2QF或4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1QF、1QF的合闸回路。
8、运行方式8
8.1 准备阶段
断路器1QF为合闸运行状态,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1KK(或双位置继电器1KKJJ)记忆为合闸后,2QF、3QF、4QF为热备用,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2KK、3KK、4KK(或双位置继电器2KKJ、3KKJ、4KKJ)记忆为分闸后。因为1KK为合闸后状态,所以1QF跳闸回路开放,而合闸回路闭锁;同时开放2QF、3QF、4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3Tcd1和4Tcd1,当2QF、3QF、4QF满足充电条件时则充电,不满足条件时则立即彻底放电,满足充电条件后重新充电。
8.2 动作过程
8.2.1 进线1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1电源失电,经1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4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1后跳闸1QF。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1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一断路器1QF确已跳开,1QF跳闸后1TWJ闭合表示1QF处于跳闸位置,而1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1QF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同时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同时在4QF合闸充电回路4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
(2)若1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一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3QF、4QF合闸充电回路不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3QF、4QF仍然会动作合闸。而2QF充电回路由于第一主变压器保护动作而立即放电,同时2QF合闸回路被闭锁,故2QF不会合闸。
(3)若1QF电源失电是因1QF断路器偷跳引起的,则1TWJ会闭合,而1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1QF断路器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4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4QF合闸回路;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4)若手动拉开1QF,则1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1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2QF、3QF、4QF的合闸回路,也不会启动2QF、3QF、4QF的合闸回路。
9、运行方式9
9.1 准备阶段
断路器4QF为合闸运行状态,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4KK(或双位置继电器4KKJ)记忆为合闸后,2QF、3QF、1QF为热备用,其相应的操作断路器2KK、3KK、1KK(或双位置继电器2KKJ、3KKJ、1KKJ)记忆为分闸后。因为4KK为合闸后状态,所以4QF跳闸回路开放,而合闸回路闭锁;同时开放2QF、3QF、1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3Tcd1和1Tcd1,当2QF、3QF、1QF满足充电条件时则充电,不满足条件时则立即彻底放电,满足充电条件后重新充电。
9.2 动作过程
9.2.1 进线2电源失电
(1)因为进线2电源失电,经4QF检无压和无流、对侧1QF电源有压后,延时tT4后跳闸4QF。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4QF跳闸的同时并检查第四断路器4QF确已跳开,4QF跳闸后4TWJ闭合表示4QF处于跳闸位置,而4KKJ为合闸后状态,因而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同时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同时在1QF合闸充电回路1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
(2)若4QF电源失电是由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引起的,由于保护动作闭锁采用了对应闭锁,1QF、2QF合闸充电回路不会被放电和被闭锁,故1QF、2QF仍然会动作合闸。而3QF充电回路由于第三主变压器保护动作而立即放电,同时3QF合闸回路被闭锁,故3QF不会合闸。
(3)若4QF电源失电是因第四断路器4QF偷跳引起的,则4TWJ会闭合,而4KKJ仍为合闸后状态,同样产生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经检查第一主变压器(或一号母线)无压后,延时tH1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1QF合闸回路;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在2QF合闸充电回路2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2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2QF合闸回路;经检查第三主变压器(或3号母线)无压后在3QF合闸充电回路3Tcd1充电完成后,延时tH3启动一次合闸脉冲至3QF合闸回路。
(4)若手动拉开4QF,则4KKJ由原来合闸后状态变为分闸后状态,4QF的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不成立,故不会启动的合闸回路,也不会启动1QF、2QF、3QF的合闸回路。
10、信号回路
10.1 每一个跳闸与合闸出口后,立即发备自投动作信号;
10.2 主变保护动作后,闭锁备自投合闸回路的同时,发主变保护动作闭锁备自投合闸信号;
10.2 系统未出现异常、备自投运行正常,电压或电流回路发生异常,延时发备自投装置异常信号。

Claims (1)

1、一种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所应用的输配电网络的变电所一次主接线为标准扩大内桥接线方式,该接线方式包括有两路电源,两路电源之间串接有四台断路器,即第一第一断路器1QF、第二断路器2QF、第三断路器3QF和第四断路器4QF;各断路器之间连接三台主变压器,即第一主变压器、第二主变压器和第三主变压器。即该接线方式包括两路电源进线、三台降压主变压器,四只断路器,其中两只断路器为电源进线断路器,另两只断路器为桥断路器。电源进线的线路侧和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均接有电压互感器;
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A.第一断路器1QF的跳闸控制,即
当第一断路器1QF电源电流1I1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1QF电源电压1U1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压2U1大于分闸检有压定值及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这几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经过一定的延时tT1,向1QF跳闸控制回路输出脉冲控制信号,使第一断路器1QF跳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跳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B.第四断路器4QF的跳闸控制,即
当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流4I1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压2U1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1QF电源电压1U1大于分闸检有压定值及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这几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经过一定的延时tT4,向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回路输出脉冲控制信号,使第四断路器4QF跳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跳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C.第一断路器1QF合闸充放电控制,即
条件a.放电条件
当1QF的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一第一断路器1QF处于合闸位置;
当第一主变压器保护1BCJ动作;
当第一第一断路器1QF发出合闸控制命令;
条件b.充电条件
当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2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3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分闸后位置;
当上述任一充电条件满足且任一放电条件不满足时,第一断路器1QF经充电延时(延时时间为1Tcd1,可设为20秒)后完成合闸充电控制。
控制过程D.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充放电控制,即
条件a.放电条件
当第二断路器2QF的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2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二断路器2QF处于合闸位置;
当第一主变压器保护1BCJ动作或第二主变压器保护2BCJ动作;
当第二断路器2QF发出合闸控制命令;
条件b.充电条件
当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当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2KKJ处于分闸后位置;
当上述任一充电条件满足且任一放电条件不满足时,第二断路器2QF经充电延时(延时时间为2Tcd1,可设为20秒)后完成合闸充电控制。
控制过程E.第三断路器3QF合闸充放电控制,即
条件a.放电条件
当第三断路器3QF的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3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三断路器3QF处于合闸位置;
当第二主变压器保护2BCJ动作或第三主变压器保护3BCJ动作;
当第三断路器3QF发出合闸控制命令;
条件b.充电条件
当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当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3KKJ处于分闸后位置;
当上述任一充电条件满足且任一放电条件不满足时,第三断路器3QF经充电延时(延时时间为3Tcd1,可设为20秒)后完成合闸充电控制。
控制过程F.第四断路器4QF合闸充放电控制,即
条件a.放电条件
当第四断路器4QF的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四断路器4QF处于合闸位置;
当第三主变压器保护3BCJ动作;
当第四断路器4QF发出合闸控制命令;
条件b.充电条件
当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2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或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3KKJ处于合闸后位置;
当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分闸后位置;
当上述任一充电条件满足且任一放电条件不满足时,第四断路器4QF经充电延时(延时时间为4Tcd1,可设为20秒)后完成合闸充电控制。
控制过程G.第一断路器1QF合闸控制,即
条件a.第一断路器1QF合闸控制条件一:
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1QF电源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四断路器4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满足时,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1)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1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一断路器1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b.第一断路器1QF合闸控制条件二:
当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二断路器2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1)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1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一断路器1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c.第一断路器1QF合闸控制条件三:
当1QF电源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三断路器3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1)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1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一断路器1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H.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即
条件a.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条件一:
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一断路器1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满足时,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2)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回路,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b.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条件二:
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二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四断路器4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2)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回路,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c.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条件三:
当第二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三断路器3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一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2)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回路,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I.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即
条件a.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条件一:
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一断路器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一断路器1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满足时,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3)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三断路器3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b.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条件二:
当第四断路器4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四断路器4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四断路器4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3)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回路,第三断路器3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c.第三断路器3QF合闸控制条件三:
当第二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同时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二断路器2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二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或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3)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二断路器2QF合闸控制回路,第二断路器2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J.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即
条件a.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条件一:
当第一断路器1QF跳闸控制命令已发出或当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为1时),同时第一断路器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一断路器1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一断路器1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满足时,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4)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回路,第四断路器4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b.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条件二:
当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为1时),同时第二断路器2QF手动控制断路器2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二断路器2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二断路器2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4)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回路,第四断路器4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条件c.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条件三:
当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为1时),同时第三断路器3QF手动控制断路器3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处于合闸后位置而第三断路器3QF处于分闸位置(即第三断路器3QF位置不对应);
充电延时时间已到;
第三主变压器没有保护动作;
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同样经延时(延时时间为th4)后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第四断路器4QF合闸控制回路,第四断路器4QF合闸,同时输出备用电源投入合闸动作信号。
控制过程K.异常信号控制,即
当第一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一号母线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在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或第二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二号母线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在合闸检无压标志KG3为1时),经一定延时后发出异常信号或第三主变压器高压侧或低压侧3号母线电压小于合闸检无压定值(合闸检无压标志KG2为1时),经一定延时后发出异常信号;
当第一断路器1QF没有发出跳闸控制命令,而第一断路器1QF电源电流1I1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或第一断路器1QF电源电压1U1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且第一断路器1QF手动控制断路器1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1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时,经一定延时后发出异常信号;
当第四断路器4QF没有发出跳闸控制命令,而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流4I1小于分闸检无流定值或第四断路器4QF电源电压2U1小于分闸检无压定值且第四断路器4QF手动控制断路器4KK或其分合状态的双位置继电器4KKJ处于合闸后位置时,经一定延时后发出异常信号。
CN2008102435661A 2008-12-23 2008-12-23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Active CN101436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35661A CN101436787B (zh) 2008-12-23 2008-12-23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35661A CN101436787B (zh) 2008-12-23 2008-12-23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6787A true CN101436787A (zh) 2009-05-20
CN101436787B CN101436787B (zh) 2011-06-15

Family

ID=40711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435661A Active CN101436787B (zh) 2008-12-23 2008-12-23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6787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227A (zh) * 2010-11-15 2011-02-09 湖南雁能森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自供电自动切换合闸的高压控制系统
CN102403782A (zh) * 2011-11-18 2012-04-04 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多功能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2403783A (zh) * 2011-11-18 2012-04-04 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2436773A (zh) * 2011-09-15 2012-05-02 宁波市鄞州供电局 一种模拟断路器
CN103219794A (zh) * 2013-04-25 2013-07-24 国家电网公司 多功能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3280881A (zh) * 2013-04-25 2013-09-04 国家电网公司 扩大内桥接线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3280880A (zh) * 2013-04-25 2013-09-04 国家电网公司 扩大内桥微机控制备自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4319889A (zh) * 2014-10-29 2015-01-2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一种随中性点隔离刀闸操作实现保护自动投退方法
CN105406736A (zh) * 2015-12-24 2016-03-16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密炼机用plc的电源电路及抗干扰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227B (zh) * 2010-11-15 2012-02-01 湖南雁能森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自供电自动切换合闸的高压控制系统
CN101969227A (zh) * 2010-11-15 2011-02-09 湖南雁能森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自供电自动切换合闸的高压控制系统
CN102436773A (zh) * 2011-09-15 2012-05-02 宁波市鄞州供电局 一种模拟断路器
CN102436773B (zh) * 2011-09-15 2014-03-12 宁波市鄞州供电局 一种模拟断路器
CN102403783B (zh) * 2011-11-18 2014-06-04 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2403783A (zh) * 2011-11-18 2012-04-04 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2403782A (zh) * 2011-11-18 2012-04-04 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多功能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3219794A (zh) * 2013-04-25 2013-07-24 国家电网公司 多功能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3280881A (zh) * 2013-04-25 2013-09-04 国家电网公司 扩大内桥接线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3280880A (zh) * 2013-04-25 2013-09-04 国家电网公司 扩大内桥微机控制备自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3280881B (zh) * 2013-04-25 2015-03-04 国家电网公司 扩大内桥接线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3280880B (zh) * 2013-04-25 2015-03-04 国家电网公司 扩大内桥微机控制备自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4319889A (zh) * 2014-10-29 2015-01-2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一种随中性点隔离刀闸操作实现保护自动投退方法
CN105406736A (zh) * 2015-12-24 2016-03-16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密炼机用plc的电源电路及抗干扰方法
CN105406736B (zh) * 2015-12-24 2018-11-09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密炼机用plc的电源电路及抗干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6787B (zh)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6787B (zh)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1552489B (zh) 内桥及单母线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1917056B (zh) 500kV站的220kV母线开关备自投方法
CN103595120B (zh) 多进线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法
CN104333118B (zh) 中阻接地方式自适应投切的备自投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1364746A (zh) 变电站进线断路器自适应式备用电源自投方案
CN101499681A (zh)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法
CN102185371B (zh) 具有过流自保护的终端用户母联备自投控制装置
CN104319871A (zh) 一种变电站站域防孤岛保护与备自投一体化方法
CN103280880B (zh) 扩大内桥微机控制备自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12072774B (zh) 适应10kV母线运行方式变化的分段备自投实现方法
CN104242455A (zh) 适应DG接入的110kV变电站保护与控制动作配合策略
CN203368127U (zh) 变电站网络备自投控制设备
CN100466415C (zh) 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4467163A (zh) 多电源进线的分段备自投实现方法
CN104485732A (zh) 变电站的备用电源投入控制方法
CN102403783B (zh) 扩大内桥接线的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3532221A (zh) 一种自适应330kV变电站接线及运行方式的线路备自投实现方法
CN112072773B (zh) 适应10kV母线运行方式变化的主变备自投实现方法
CN103219793B (zh) 多功能微机控制备自投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5514948A (zh) 备自投装置断路器击穿检测方法及备自投装置
CN103219794B (zh) 多功能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2403782A (zh) 多功能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方法
CN103280881B (zh) 扩大内桥接线微机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解耦控制方法
CN107508278B (zh) 一种不需要线路电压的备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ELECTRIC NET CROP

Effective date: 201211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05

Address after: 212001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Road No. 182

Patentee after: Zhenji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Jiangsu Prov. Power Co.

Patentee after: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212001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Road No. 182

Patentee before: Zhenji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Jiangsu Prov. Power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