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0764A -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0764A
CN101420764A CNA2008101805407A CN200810180540A CN101420764A CN 101420764 A CN101420764 A CN 101420764A CN A2008101805407 A CNA2008101805407 A CN A2008101805407A CN 200810180540 A CN200810180540 A CN 200810180540A CN 101420764 A CN101420764 A CN 101420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posite end
session information
session
protocol version
loca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05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1805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207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20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0764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5144 priority patent/WO201006322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将所述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将会话迁移涉及的不同接入网络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保持一致、或通过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保证了会话的成功迁移。

Description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1 x Evdo系统中AT(Access Terminal,接入终端)在初始接入的时候首先建立HRPD(High Rate Packet Data,高速分组数据业务)会话,AT和AN(AccessNetwork,接入网络)通过配置协商过程保证AT和AN使用相同的会话信息。当AT在AN间移动的时候,会话也会在AN间迁移,在Dormant(休眠)切换时通过A13接口进行会话迁移,在连接态硬切换时通过A16接口进行会话迁移。
会话信息通常由配置属性和会话的公共参数组成,用于控制DOA(DORev.A,DO版本A)中各种各样的功能。AT和AN间的会话信息必须保持一致,保证AT和AN使用同样参数和功能。对于不同的A口协议版本,所支持的会话信息也不尽相同。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AN间会话迁移时,若源侧AN和目标侧AN协议版本不一致,则目标侧AN处理源侧AN传递过来的会话信息时会有无法识别的会话信息,导致会话迁移失败。如果是A13接口在Dormant切换失败,会话重建,用户需用重新拨号;如果是激活态A16接口切换失败,用户可能掉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用于保证接入网络AN间会话的成功迁移。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包括:
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
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包括:
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
将所述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会话信息调整单元,用于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
会话迁移单元,用于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会话信息协商单元,用于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
会话迁移单元,用于将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将会话迁移涉及的不同接入网络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保持一致、或通过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保证了会话的成功迁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AN间Dormant态切换的会话迁移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AN间连接态硬切换会话迁移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两个AN间协商支持的A接口协议版本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会话信息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会话信息协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会话信息协商单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会话信息协商单元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AN间Dormant态切换的会话迁移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AT在Dormant态跨越AN的情况下,AT主动向目标AN发送UATI Request消息请求会话建立,AT上报的UATI(Unicast Access TerminalIdentifier,管理接入终端标识)作为会话的标识。会话建立过程中目标AN发送A13-Session Information Request(A13会话信息请求)消息给源侧AN请求源侧AN发送会话信息。
步骤s102、源侧AN收到A13-Session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后,发送应答消息A13-Session Information Response(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给目标侧AN,携带AT对应的会话信息。
步骤s103、目标侧AN向源侧AN发送A13-Session Information Confirm(A13会话信息确认)消息,通知源侧AN切换完成。源侧AN收到这条消息,释放对应的会话信息。A13的会话迁移完成。
AN间激活态硬切换会话迁移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源侧AN决定发起AN间硬切换的时候,源侧AN向目标侧AN发送A16-Session Transfer Request(A16会话迁移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源侧AN保存的AT的会话信息。
步骤s202、目标侧AN收到A16-Session Transfer Request消息后,决定是否能接受源侧的硬切换请求,在能接受时,目标侧AN向源侧AN发送A16-Session Transfer Response(A16会话迁移响应)消息。
步骤s203、源侧AN收到A16-Session Transfer Response消息,向目标侧AN发送A16-Session Transfer Complete(A16会话迁移完成)消息,通知目标侧AN可以对开始对AT进行了个控制。
步骤s204、目标侧AN在检测到AT后,向源侧AN发送A16-SessionRelease Indication(A16会话释放指示)消息,通知源侧AN该AT已经成功切换到目标侧,源侧AN可以释放AT对应的会话。
步骤s205、源侧AN释放会话后,向目标侧AN发送A16-Session ReleaseIndication Ack(A16会话释放指示确认)消息,通知目标侧源侧的会话释放完毕,A16的会话迁移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将会话迁移涉及的不同接入网络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保持一致,以保证会话的成功迁移。该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01、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
步骤s302、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将会话迁移涉及的不同接入网络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保持一致,保证了会话的成功迁移。
以下结合不同的场景,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会话迁移方法。该方法中,两个AN预先将所使用的接口协议版本调整为一致。接口协议版本一致后,由于相同接口协议版本所支持的会话信息相同,因此对于AN间发生的会话迁移,始终能够保持两个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一致,保证了AN间会话迁移的成功。具体的,以A接口协议版本的协商为例,当两个AN存在相邻关系的时候,在两个AN间协商支持的A接口协议版本,协商完成后两个AN工作于相同的A接口协议版本,保证之后AN间的会话迁移成功。该两个AN间协商A接口协议版本的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1、源侧AN检测到和目标侧AN存在相邻关系时,向目标侧AN发送“A接口协议版本协商请求”消息,在消息中携带源侧AN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
步骤s402、目标侧AN收到源侧AN发送的“A接口协议版本协商请求”消息后,根据一定策略进行协商(例如可以将源侧AN使用的协议版本和自己使用的协议版本间取低协议版本),得到协商后使用的协议版本,通过“A接口协议版本协商应答”消息发送给源侧AN。
例如:当目标侧AN发现源侧AN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比自身使用的协议版本高时,根据策略将目标侧AN使用的协议版本(即双方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中较低的一个)作为协商后双方所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并通过“A接口协议版本协商应答”消息将协商后的A接口协议版本(即目标侧AN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发送给源侧AN,触发源侧AN使用协商后的A接口协议版本。
当目标侧AN发现源侧AN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比自身使用的协议版本低时,根据策略将源侧AN使用的协议版本(即双方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中较低的一个)作为协商后双方所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且目标侧AN使用该协商后的A接口协议版本(即源侧AN使用的协议版本),并通过“A接口协议版本协商应答”消息将协商后的A接口协议版本(即源侧AN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发送给源侧AN。
步骤s403、源侧AN收到“A接口协议版本协商应答”消息后,得到协商后的A接口协议版本,给目标侧AN发送“A接口协议版本协商完成”。
步骤s404、源侧AN和目标侧AN都使用协商后的A接口协议版本。
通过上述步骤,源侧AN和目标侧AN具有相同的A接口协议版本。在之后进行的A13或A16会话迁移中,由于源侧AN和目标侧AN具有相同的A接口协议版本,因此源侧AN和目标侧AN支持的会话信息相同,保证了会话的迁移成功。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流程中。为了避免源侧AN和目标侧AN间的重复协商,可以在源侧AN和/或目标侧AN进行配置,使得检测到相邻关系时,协商的发起方只能是源侧AN或目标侧AN;或可以在协商结束后在协商的发起方设置协商完成标识,避免重复协商;或通过设置协商周期,在一个协商周期内只发起一次协商,同样可以避免重复协商。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除了上一实施例中描述的AN之间通过接口协议版本协商保证AN间接口协议版本信息一致的方法外,还提供了直接配置接口协议版本的方法。通过专门的配置项配置相邻AN的接口协议版本,或根据运营策略配置A接口协议版本。如果运营策略是保证切换成功,则相邻AN配置一致的协议版本,在之后进行的A13或A16会话迁移中,由于源侧AN和目标侧AN具有相同的A接口协议版本,因此源侧AN和目标侧AN支持的会话信息相同,保证了会话迁移成功。如果运营策略是保证高协议版本的功能和性能,可以配置相邻AN不一致。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501、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
步骤s502、将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保证了会话的成功迁移。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以A16接口会话的先协商后切换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具体的,当激活态A16接口会话迁移的情况下,会话信息从源侧AN传递到目标侧AN之前,源侧AN通过新增查询消息或者利用已有消息确认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之后源侧AN先与AT将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再进行会话迁移。由于协议默认值是不同的接口协议版本都能识别和支持的,因此源侧AN与AT将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后再将会话迁移到目标侧AN,可以使得目标侧AN能够识别该会话中的所有信息。源端AN与AT间的协商可以通过SCP(Session Control Protocol,会话控制协议)协议或者GAUP(Generic Attribute Update Protocol,通用属性更新协议)协议完成。以基于SCP的协商为例,AN与AT间交互Configuration Request(配置请求)消息和Configuration Response(配置响应)消息,其中Configurat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待协商的参数,Configuration Response消息中携带协商结果。并通过Configuration Complete(配置完成)消息表示配置协商完成。
以利用已有消息改造确认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为例,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源侧AN决定进行激活态的会话迁移时,向目标侧AN发送“A接口协议版本查询请求”消息,请求目标侧AN返回目标侧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
步骤s602、目标侧AN收到“A接口协议版本查询请求”消息后,将自己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填充到“A接口协议版本查询应答”消息中发送给源侧AN。
步骤s603、源侧AN收到“A接口协议版本查询应答”消息后,根据预先配置的每个版本所支持的会话信息,并根据目标侧AN使用的A接口协议版本,识别出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之后源侧AN通过空口SCP协议消息或者GAUP协议消息与AT进行协商,将当前源侧AN与AT间会话中包括的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以通过SCP协议消息的协商为例,源侧AN向AT发送Configuration Request消息,消息中携带待协商的参数,并要求将待协商的参数协商为协议默认值;AT向源侧AN发送Configuration Response消息,消息中携带协商结果,该协商结果即为将待协商的参数协商为协议默认值。所有待协商的参数协商结束后,源侧AN向AT发送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源侧AN与AT间的会话信息协商完成。
步骤s604、协商完成后源侧AN发起A16接口上的会话迁移,由于源侧AN与AT间会话中的所有会话信息目标侧AN都能识别,因此保证了会话的迁移成功。
以新增协议查询消息确认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为例,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源侧AN决定进行激活态的会话迁移的时候,向目标侧AN发送A16-Session Transfer Request(A16会话迁移请求)消息。
步骤s702、目标侧AN收到A16-Session Transfer Request消息后,发现有自己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向源侧AN发送A16-Session Transfer Reject(A16会话迁移拒绝)消息,在消息中携带不支持的会话信息的标识。
步骤s703、源侧AN收到A16-Session Transfer Reject消息后,得到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之后源侧AN通过空口SCP协议消息或者GAUP协议消息与AT进行协商,将当前源侧AN与AT间会话中包括的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以通过SCP协议消息的协商为例,源侧AN向AT发送Configuration Request消息,消息中携带待协商的参数;AT向源侧AN发送Configuration Response消息,消息中携带协商结果。所有待协商的参数协商结束后,源侧AN向AT发送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表示配置协商完成。
步骤s704、源侧AN再次进行A16会话迁移过程,由于源侧AN与AT间会话中的所有会话信息目标侧AN都能识别,因此保证了会话迁移成功。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以会话的先切换后协商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具体的,如图8所示,包括:
步骤s801、会话在AN间迁移完成,该A13/A16的会话迁移过程可以参考图1或图2中的描述。为了使得目标侧AN能够识别该会话中的所有信息,源侧AN在会话迁移中涉及的向目标侧AN传递会话信息的步骤(例如图1中的步骤s102或图2中的步骤s201)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当源侧AN将会话信息传递给目标侧AN时,对于会话信息中的每个属性同时携带当前使用值和协议默认值,使得目标侧AN能够获知迁移会话的会话信息中每个属性的当前使用值和协议默认值。或
(2)当源侧AN将会话信息传递给目标侧AN时,在会话信息的属性记录(Attribute Recode)中增加一个字段标识,标识是否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而不携带具体的协议默认值是多少或携带协议默认值,使得目标侧AN可以获知迁移会话的会话信息中的每个属性是否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例如源侧AN对于目标侧AN中可能无法识别的会话信息,源侧AN可以在会话信息传递时将其标识为“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避免目标侧AN无法识别该会话信息。源侧AN对于目标侧AN中可能无法识别的会话信息的获取方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源侧AN获取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时所采用的方式。
步骤s802、目标侧AN接收到源侧AN传递过来的会话信息之后,与AT对于不支持的会话信息进行协商,根据步骤s801中从源侧AN接收到的会话信息,将目标侧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携带的协议默认值。
具体的,以步骤s801中的方式(1)为例,目标侧AN在与AT进行会话协商时,目标侧AN对于不能支持的会话信息,由于已经在步骤s801中获取到了会话信息中每个属性的当前使用值和协议默认值,因此目标侧AN可以与AT将目标侧AN不能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以步骤s801中的方式(2)为例,目标侧AN在与AT进行会话协商时,对于步骤s801中标识为“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的会话信息中的属性,直接与AT将其协商为协议默认值,从而避免了会话信息中存在有目标侧AN不能支持的会话信息的情况。对于上述目标侧AN与AT间的协商,可以通过已有的SCP协议消息或者GAUP协议消息协商完成。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对空口协商的属性记录Attribute Recode的修改可以如下表1和表2所示。其中,表1为修改前的Attribute Recode,表2为修改后的Attribute Recode。
表1  修改前的Attribute Recode
 
Field Length(bits)
Length 8
AttributeID Protocol Specific
One or more instances of the following record
 
Attribute Value Attribute dependent
 
Reserved variable
 
Field Length(bits)
Length 8
AttributeID Protocol Specific
One or more instances of the following fields
 
ValueID Protocol Specific
An appropriate number of instances of the following recordfor each instance of the ValueID field
 
Attribute Value Attribute dependent
 
Reserved variable
表2 修改后的Attribute Recode
 
Field Length(bits)
Length 8
AttributeID Protocol Specific
SetDefaultFlag 1
Zero or more instances of the following record
 
Attribute Value Attribute dependent
 
Reserved variable
 
Field Length(bits)
Length 8
AttributeID Protocol Specific
SetDefaultFlag 1
Zero or more instances of the following fields
 
ValueID Protocol Specific
An appropriate number of instances of the following recordfor each instance of the ValueID field
 
Attribute Value Attribute dependent
 
Reserved variable
其中新增的SetDefaultFlag标识用于指示协商为默认值标识。如果设置为“1”,则不携带后面的属性值,接收方默认协商为协议默认值;设置为“0”时,携带后面的属性值,接收方协商为携带的属性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将会话迁移涉及的不同接入网络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保持一致、或通过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保证了会话的成功迁移。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迁移系统,包括本端AN和对端AN,本端AN将自身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后;将接入终端AT与自身建立的会话迁移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
会话信息调整单元10,用于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
会话迁移单元20,用于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对端AN。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会话信息调整单元10可以进一步包括:
版本协商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11,用于向对端AN发送接口协议版本协商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本端的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
版本协商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12,用于接收对端AN发送的接口协议版本协商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对端AN协商后使用的协议版本;
版本协商子单元13,用于将应答消息中携带的对端AN协商后使用的协议版本,作为本端的协议版本,从而使得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一致。
会话信息调整单元10还可以包括:
会话信息配置子单元14,用于将本端AN与对端AN使用的协议版本配置为一致,从而使得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一致。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和设备中,通过将会话迁移涉及的不同接入网络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保持一致,保证了会话的成功迁移。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迁移系统,包括本端AN和对端AN,其中本端AN用于将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并将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设备,如图11所示,包括:
会话信息协商单元30,用于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
会话迁移单元40,用于将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具体的,如图12所示,会话信息协商单元30还可以包括:
第一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31,用于进行激活态的会话迁移时,向对端AN发送接口协议版本查询请求消息;
第一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32,用于接收对端AN发送的接口协议版本查询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对端AN使用的接口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
第一会话信息协商子单元33,用于根据对端AN使用的接口协议版本,获取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与AT将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该协商可以通过SCP协议消息或GAUP协议消息实现。
具体的,如图13所示,会话信息协商单元30还可以包括:
第二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34,用于进行激活态的会话迁移时,向对端AN发送会话迁移请求消息;
第二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35,用于接收对端AN发送的会话迁移拒绝消息,拒绝消息中携带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的标识;
第二会话信息协商子单元36,用于根据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的标识,与AT将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该协商可以通过SCP协议消息或GAUP协议消息实现。
具体的,如图14所示,会话信息协商单元30还可以包括:
第三会话信息协商子单元37,用于与对端AN进行会话迁移时将会话信息传递给对端AN,对于会话信息中的每个属性同时携带当前使用值和协议默认值,使得对端AN能够获知迁移会话的会话信息中每个属性的当前使用值和协议默认值;触发对端AN与AT将会话中包括的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该协商可以通过SCP协议消息或GAUP协议消息实现。或
第四会话信息协商子单元38,用于与对端AN进行会话迁移时将会话信息传递给对端AN,对于会话信息中的每个属性标识是否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触发对端AN与AT将会话中包括的标识为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该协商可以通过SCP协议消息或GAUP协议消息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和设备中,通过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保证了会话的成功迁移。
上述模块可以分布于一个装置,也可以分布于多个装置。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
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包括:
向所述对端AN发送接口协议版本协商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本端AN的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接收所述对端AN发送的接口协议版本协商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所述对端AN协商后使用的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
将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对端AN协商后使用的协议版本,作为本端AN的协议版本,使本端AN与对端AN使用的协议版本一致,从而使得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包括:
将本端AN与对端AN使用的协议版本配置为一致,从而使得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一致。
4、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
将所述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包括:
进行激活态的会话迁移时,向所述对端AN发送接口协议版本查询请求消息;接收所述对端AN发送的接口协议版本查询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所述对端AN使用的接口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
根据所述对端AN使用的接口协议版本,获取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所述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与所述AT将所述会话中包括的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包括:
进行激活态的会话迁移时,向所述对端AN发送会话迁移请求消息;接收所述对端AN发送的会话迁移拒绝消息,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所述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的标识;
根据所述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的标识,与所述AT将所述会话中包括的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包括:
与所述对端AN进行会话迁移时将会话信息传递给对端AN,对于会话信息中的每个属性同时携带当前使用值和协议默认值,使得所述对端AN获知迁移会话的会话信息中每个属性的当前使用值和协议默认值;触发所述对端AN与所述AT将所述会话中包括的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或
与所述对端AN进行会话迁移时将会话信息传递给对端AN,对于会话信息中的每个属性标识是否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触发所述对端AN与所述AT将所述会话中包括的标识为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
8、如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AT将所述会话中包括的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包括:通过会话控制协议SCP消息或通用属性更新协议GAUP消息协商。
9、一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话信息调整单元,用于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
会话迁移单元,用于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调整单元包括:
版本协商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对端AN发送接口协议版本协商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本端的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
版本协商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对端AN发送的接口协议版本协商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所述对端AN协商后使用的协议版本;
版本协商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对端AN协商后使用的协议版本,作为本端的协议版本,从而使得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一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调整单元包括:
会话信息配置子单元,用于将本端AN与对端AN使用的协议版本配置为一致,从而使得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一致。
12、一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话信息协商单元,用于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
会话迁移单元,用于将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协商单元包括:
第一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进行激活态的会话迁移时,向所述对端AN发送接口协议版本查询请求消息;
第一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对端AN发送的接口协议版本查询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所述对端AN使用的接口协议版本信息或标识;
第一会话信息协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端AN使用的接口协议版本,获取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所述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与所述AT将所述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协商单元包括:
第二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进行激活态的会话迁移时,向所述对端AN发送会话迁移请求消息;
第二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对端AN发送的会话迁移拒绝消息,所述拒绝消息中携带所述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的标识;
第二会话信息协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的标识,与所述AT将所述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协商单元包括:
第三会话信息协商子单元,用于与所述对端AN进行会话迁移时将会话信息传递给对端AN,对于会话信息中的每个属性同时携带当前使用值和协议默认值,使得所述对端AN获知迁移会话的会话信息中每个属性的当前使用值和协议默认值;触发所述对端AN与所述AT将所述会话中包括的对端AN不支持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或
第四会话信息协商子单元,用于与所述对端AN进行会话迁移时将会话信息传递给对端AN,对于会话信息中的每个属性标识是否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触发所述对端AN与所述AT将所述会话中包括的标识为直接协商为协议默认值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协议默认值。
CNA2008101805407A 2008-12-01 2008-12-01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14207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805407A CN101420764A (zh) 2008-12-01 2008-12-01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PCT/CN2009/075144 WO2010063221A1 (zh) 2008-12-01 2009-11-26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805407A CN101420764A (zh) 2008-12-01 2008-12-01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0764A true CN101420764A (zh) 2009-04-29

Family

ID=4063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805407A Pending CN101420764A (zh) 2008-12-01 2008-12-01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20764A (zh)
WO (1) WO201006322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3221A1 (zh) * 2008-12-01 2010-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CN103841142A (zh) * 2012-11-23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迁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45389A (zh) * 2017-03-21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8530B2 (en) * 2006-01-05 2012-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mless handoff between access networks with saved session information
US20070242648A1 (en) * 2006-04-12 2007-10-18 Deepak Garg Managing dormant handoffs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08016251A1 (en) * 2006-07-31 2008-0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in a multi protocol revision based evolution data only/evolution data optimized (evdo)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136920A (zh) * 2007-09-28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协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20764A (zh) * 2008-12-01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3221A1 (zh) * 2008-12-01 2010-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CN103841142A (zh) * 2012-11-23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迁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41142B (zh) * 2012-11-23 201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迁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45389A (zh) * 2017-03-21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206580B2 (en) 2017-03-21 2021-1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63221A1 (zh) 201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6098B (zh) 通信裝置
US8019323B2 (en) Methods for handling an apparatus terminated communication reques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RU2682390C2 (ru)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объекта управления oma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зависящего от приложений управления заторами в мобильных сетях
CN101588325B (zh) 一种基于无线分组网关的容灾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307851C (zh) 预先保留新关照地址以实现快速切换的方法
KR102392120B1 (ko) Nf 구성요소의 예외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그리고 기기
CN101192920B (zh) 一种应答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71367A (zh) 一种小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EP3668023B1 (en) Offloading policy negoti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801102A (zh) Pdn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1083830A (zh) 一种在不同核心网设备之间转移用户的方法
CN100420333C (zh) 一种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间的重定位方法
CN101895458B (zh) 一种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释放方法、系统和数据网关
CN102355743B (zh) 一种ue上下文信息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3747459A (zh) 一种网络摄像机的配置方法和网络摄像机
EP3962165A1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ndant 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
CN106487528A (zh) 一种用户VoLTE签约状态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US80455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in a multi protocol revision based evolution data only/evolution data optimized (EVDO)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612164B (zh) 一种针对网元重启后释放资源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420764A (zh) 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EP3518609A1 (en) Data connection method, control plane node and user equipment
CN102469176B (zh) Ip地址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CN104427568A (zh) 一种实现3gpp网络流量卸载的方法、装置
CN108024326A (zh)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和终端
CN103813395A (zh) 终端用户在不同网络间进行无缝移动的方法及wo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