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0078A -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 - Google Patents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0078A
CN101420078A CNA2007101671681A CN200710167168A CN101420078A CN 101420078 A CN101420078 A CN 101420078A CN A2007101671681 A CNA2007101671681 A CN A2007101671681A CN 200710167168 A CN200710167168 A CN 200710167168A CN 101420078 A CN101420078 A CN 101420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arm
terminal
contact site
zero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71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0078B (zh
Inventor
江圳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0710167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20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20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0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0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00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具有多个贯穿于该绝缘壳体顶面与底面的端子槽;以及多个端子,其分别容置于该端子槽内每一个端子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一侧延伸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接触部,且该接触部靠近于该端子槽的顶面,该本体的下端往该端子槽底面延伸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弹臂与一第二弹臂,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分别从该本体的所述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的末端连接于该接触部。本发明的端子更加稳固且不易发生偏移变形,允许端子的体积再缩小或变薄,且可以降低端子与CPU针脚的接触阻抗,使产生于端子的温度上升缓慢。

Description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尤其涉及一种能在CPU针脚施加较大的正向力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用以将具有针脚的集成电路模块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等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其通常包括:绝缘壳体,其具有多个贯穿该绝缘壳体顶面和底面的端子槽;多个端子,分别容置于所述端子槽内,每一个端子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侧面延伸有弹性体,该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与集成电路模块的针脚接触的接触部,且该接触部靠近于该端子的顶面,该本体的下端往该端子槽底面延伸一焊接部;盖体,可移动地设置于绝缘壳体上,其中包括容置集成电路模块的针脚的通孔,每一通孔的位置与绝缘壳体的端子槽的位置相对应;驱动装置,用于将盖体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时,允许集成电路模块的针脚穿过通孔插入端子中但不与该端子接触(即插入力为零),而在第二位置时,集成电路模块的针脚抵顶所述端子的接触部,从而实现电性连接。
关于现有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中的端子,具体请参阅图1A及图1B所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67648号(美国对应申请案的专利号为6,824,414)公开一种已有的端子1,其具有一本体10,该本体10上端的两相反侧各延伸一弹臂11,各弹臂11的末端形成一与CPU针脚P接触的接触部12,并且该本体10下端延伸一焊接部13。
然而,已有的端子1容易产生以下的缺点:
1、因为每一接触部12只靠着单一弹臂11连接到该本体10,所以已有的两个弹臂11容易产生偏移变形而不稳固,相对造成该CPU针脚P与该接触部12之间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
2、已有端子1的每一侧端只提供单一弹臂11来支撑相对应的接触部12与该CPU针脚P的接触,因此容易造成上述两个接触部12施加于该CPU针脚P的正向力N不足的情形(如图1B的箭头所示)。
3、由于电子产品追求轻薄短小已成趋势,电连接器内的端子也因势必须愈做愈小、愈薄,然而已有端子1的每一侧端只提供单一弹臂11来支撑该接触部12与该CPU针脚P的接触,因此考虑到原有正向力N已经不足,则已有端子1的体积已无缩小或变薄的空间。
4、已有端子1的每一侧端从每一个接触部12到该焊接部13只提供单一路径,容易造成电流通过该端子1时因阻抗较大而产生较高的热能。
因此,需要发展一种端子以及具有该端子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其通过每一个与CPU针脚接触的接触部皆具有至少两个弹臂连结至本体,以增加端子结构的稳固而不易偏移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其通过每一个与CPU针脚接触的接触部皆具有至少两个弹臂连结至本体,以增加端子的接触部施加于CPU针脚上的正向接触力。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其通过每一个与CPU针脚接触的接触部皆具有至少两个弹臂连结至本体,以便允许端子的体积再缩小或变薄。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其通过每一个与CPU针脚接触的接触部皆具有至少两个弹臂连结至本体,以降低端子与CPU针脚的接触阻抗,进而使得端子的导电性变佳,而不易产生热能,致使产生于端子的温度上升缓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方案,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具有多个贯穿于该绝缘壳体顶面与底面的端子槽;以及多个端子,其分别容置于该端子槽内,每一个所述端子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一侧延伸一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第一接触部,且该第一接触部靠近于该端子槽的顶面,该本体的下端往该端子槽的底面延伸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弹臂与一第二弹臂,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分别从该本体的所述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的末端连接于该第一接触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方案提供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该本体的另一侧延伸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二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第二接触部,且该第二接触部靠近于该端子槽的顶面;该第二弹性体至少包括一第三弹臂与一第四弹臂,该第三弹臂与该第四弹臂分别从该本体的所述另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三弹臂与该第四弹臂的末端连接于该第二接触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方案,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一侧延伸一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接触部,且该本体的下端延伸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弹臂与一第二弹臂,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分别从该本体的所述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的末端连接于该接触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方案提供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其中该本体的另一侧延伸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二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第二接触部;该第二弹性体至少包括一第三弹臂与一第四弹臂,该第三弹臂与该第四弹臂分别从该本体的所述另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三弹臂与该第四弹臂的末端连接于该第二接触部。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是已有端子的立体图;
图1B是已有端子与CPU针脚接触的上视图;
图2A是本发明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B是本发明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D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上视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其中一观看角度的立体图;
图3B是本发明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另外一观看角度的立体图;
图3C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D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上视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端子的第三实施例的其中一观看角度的立体图;
图4B是本发明端子的第三实施例的另外一观看角度的立体图;
图5A是本发明端子的第四实施例的其中一观看角度的立体图;
图5B是本发明端子的第四实施例的另外一观看角度的立体图;
图6A是本发明端子的第五实施例的其中一观看角度的立体图;以及
图6B是本发明端子的第五实施例的另外一观看角度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端子1               本体10                 弹臂11
接触部12            焊接部13               CPU针脚P
正向力N             绝缘壳体2              端子槽20
限位槽200           CPU针脚P               正向力Na、Nb
端子1a              本体10a                第一弹臂11a
末端111a            第二弹臂12a            末端121a
焊接部13a           接触部14a              插置空间Sa
端子1b              本体10b第一弹臂11b     末端111b
第二弹臂12b         末端121b               焊接部13b
第一接触部14b       固定部15b              第三弹臂11b′
末端111b′          第四弹臂12b′          末端121b′
第二接触部14b′     插置空间Sb             端子1c
本体10c             第一弹臂11c            第二弹臂12c
焊接部13c           第一接触部14c          固定部15c
第三弹臂11c′       第四弹臂12c′          第二接触部14c′
端子1d              本体10d                第一本体10d′
第二本体10d″       第一弹臂11d            第二弹臂12d
焊接部13d           第一接触部14d          第三弹臂11d′
第四弹臂12d′       第二接触部14d′        端子1e
本体10e          凸块100e        凸肋101e
凸肋101e′       固定部103e      第一弹臂11e
第二弹臂12e      焊接部13e       容锡槽130e
第一接触部14e    第三弹臂11e′   第四弹臂12e′
第二接触部14e′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A至图2D所示,以使用第一实施例的端子1a为例,本发明所提供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2及多个端子1a,其中该绝缘壳体2具有多个贯穿该绝缘壳体2的顶面与底面的端子槽20及多个分别与所述端子槽20相连通的限位槽200,并且所述端子1a分别容置于上述绝缘壳体2的所述端子槽20内。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每一个端子1a包括一本体10a,该本体10a一侧延伸一弹性体,该弹性体末端形成一接触部14a,且该接触部14a靠近于该端子槽20顶面,及该本体10a下端往该端子槽20底面延伸一焊接部13a,并且该弹性体包括一第一弹臂11a与一第二弹臂12a,该第一弹臂11a与该第二弹臂12a分别从该本体10a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一弹臂11a与该第二弹臂12a的末端111a、121a连接于该接触部14a,且该接触部14a、该弹性体(亦即该第一弹臂11a与该第二弹臂12a)及该本体10a共同围成一插置空间Sa。此外,当该端子1a容置于该绝缘壳体2的所述端子槽20时,该本体10a将被限位于该限位槽200内,而令该本体10a无法前、后、左、右偏移。
如图2C及图2D所示,该第一弹臂11a从该本体10a一侧的上端向前弯折延伸,且该第一弹臂11a的末端111a向内弯折延伸而连接于该接触部14a的一端,该第二弹臂12a从该本体10a一侧的下端向前弯折延伸而其末端121a连接于该接触部14a的另一端,因此该插置空间Sa的空间大小是由宽到窄的。
由此,当电子封装组合于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时,盖板(图未示)处于一开放状态,而CPU针脚P插入该第一弹臂11a内侧的插置空间Sa(较宽的空间)时,因无需与该第一弹臂11a接触,则插入力为零;当旋转凸轮机构的手柄(图未示)时,使盖板与电子封装一起移动至相对于底座(图未示)的关闭位置,而该CPU针脚P则向前移动至该接触部14a的位置(亦即该插置空间Sa的较窄的空间位置),此时该CPU针脚P抵顶该接触部14a,而使该第一弹臂11a与该第二弹臂12a向外弹性变形(如图2D的虚线所示),然在该第一弹臂11a与该第二弹臂12a努力保持它们在不受变形的状态下而使该接触部14a对该CPU针脚P产生一反作用力(即正向力Na),因而确保了电气连接的效果。
请参阅图3A至图3D所示,以使用第二实施例的端子1b为例,本发明所提供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2及多个端子1b,其中该绝缘壳体2具有多个贯穿该绝缘壳体2的顶面与底面的端子槽20及多个分别与所述端子槽20相连通的限位槽200,并且所述端子1b分别容置于上述绝缘壳体2的所述端子槽20内。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每一个端子1b包括一本体10b,该本体10b的一侧延伸一第一弹性体,该本体10b另一侧延伸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的末端分别形成一第一接触部14b与一第二接触部14b′,且该第一接触部14b及该第二接触部14b′靠近于该端子槽20顶面,及该本体10b的下端往该端子槽20的底面延伸一焊接部13b,并且该第一弹性体包括一第一弹臂11b与一第二弹臂12b,该第一弹臂11b与该第二弹臂12b分别从该本体10b的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一弹臂11b与该第二弹臂12b的末端111b、121b连接于该第一接触部14b,该第二弹性体包括一第三弹臂11b′与一第四弹臂12b′,该第三弹臂11b′与该第四弹臂12b′分别从该本体10b的另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三弹臂11b′与该第四弹臂12b′的末端111b′、121b′连接于该第二接触部14b′,且该第一接触部14b、该第一弹性体(亦即该第一弹臂11b及该第二弹臂12b)、该本体10b、该第二弹性体(亦即该第三弹臂11b′及该第四弹臂12b′)及该第二接触部14b′共同围成一插置空间Sb。另外,该端子1b包括两个分别形成于该第二弹臂12b及第四弹臂12b′前端的固定部15b,且该固定部15b可为一倒刺,用以压紧固定于该端子槽20的壁面。
如图3C及图3D所示,该第一弹臂11b从该本体10b一侧的上端向前弯折延伸,且该第一弹臂11b的末端111b向内弯折延伸而连接于该第一接触部14b的一端,该第二弹臂12b从该本体10b一侧的下端向前弯折延伸而其末端121b连接于该第一接触部14b的另一端。该第三弹臂11b′从该本体10b另一侧的上端向前弯折延伸,且该第三弹臂11b′的末端111b′向内弯折延伸而连接于该第二接触部14b′的一端,该第四弹臂12b′从该本体10b另一侧的下端向前弯折延伸而其末端121b′连接于该第二接触部14b′的另一端,因此该插置空间Sb的空间大小是由宽到窄的。
由此,当电子封装组合于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时,盖板(图未示)处于一开放状态,当CPU针脚P插入该第一弹臂11b与该第三弹臂11b′内侧的插置空间Sb(较宽的空间)时,因无需与该第一弹臂11b与该第三弹臂11b′接触,则插入力为零;当旋转凸轮机构的手柄(图未示)时,使盖板与电子封装一起移动至相对于底座(图未示)的关闭位置,而该CPU针脚P则向前移动至该第一接触部14b与该第二接触部14b′的位置(亦即该插置空间Sb的较窄的空间位置),此时该CPU针脚P抵顶该第一接触部14b与该第二接触部14b′,从而使该第一弹臂11b与该第三弹臂11b′及该第二弹臂12b与第四弹臂12b′向外弹性变形(如图3D的虚线所示),然而当该第一弹臂11b与该第三弹臂11b′及该第二弹臂12b与第四弹臂12b′努力保持它们在不受变形的状态下会使该第一接触部14b与该第二接触部14b′对该CPU针脚P产生一反作用力(即正向力Nb),因而确保了电气连接的效果。
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公开的端子1c包括一本体10c,该本体10c的一侧延伸一第一弹性体,该本体10c的另一侧延伸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的末端分别形成一第一接触部14c与一第二接触部14c′,及该本体10c的下端延伸一焊接部13c;其中该第一弹性体包括一第一弹臂11c与一第二弹臂12c,该第二弹性体包括一第三弹臂11c′与一第四弹臂12c′。
还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端子1c与第二实施例的端子1b最大的差别在于:该端子1c包括两个分别形成于该第二弹臂12c及该第四弹臂12c′下端的固定部15c,且该固定部15c可为一倒刺,用以压紧固定于端子槽的壁面(图未示)。
请参阅图5A及图5B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公开的端子1d包括一本体10d,该本体10d的一侧延伸一第一弹性体,该本体10d另一侧延伸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的末端分别形成一第一接触部14d与一第二接触部14d′,及该本体10d的下端延伸一焊接部13d;其中该第一弹性体包括一第一弹臂11d与一第二弹臂12d,该第二弹性体包括一第三弹臂11d′与一第四弹臂12d′。
还有,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端子1d与第三实施例的端子1c最大的差别在于:该本体10d包括一形成于该本体10d上半部的第一本体10d′及一形成于该本体10d下半部的第二本体10d″,且该第一本体10d′是一框架。
请参阅图6A及图6B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公开的端子1e包括一本体10e,该本体10e的一侧延伸一第一弹性体,该本体10e的另一侧延伸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的末端分别形成一第一接触部14e与一第二接触部14e′,及该本体10e的下端延伸一焊接部13e;其中该第一弹性体包括一第一弹臂11e与一第二弹臂12e,该第二弹性体包括一第三弹臂11e′与一第四弹臂12e′。
还有,该本体10e具有一形成于该本体10e中央的凸块100e,以及两分别延伸于该凸块100e的上、下端的凸肋101e、101e′;另外,该端子1e包括两个分别形成于该本体10e两侧的固定部103e,用以干涉固定于限位槽的壁面(图未示),且该固定部103e可为一倒刺,用以压紧固定于限位槽的壁面(图未示)。又,该焊接部13e的底端具有一用于容置焊锡(图未示)的容锡槽130e。
除了在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焊接部13a、13b、13c、13d及13e可设计成平板状以供锡球焊接外,也可设计成针脚状,以供插接于电路板再进行焊锡使用。
然而,关于上述所公开的弹性体(第一弹性体或第二弹性体,并不限定每一个弹性体只包括两个弹臂,即每一个弹性体也可包括三个以上的弹臂。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在使用单一接触部时(即指单一弹性体),提供至少两个弹臂连结至本体,并且在使用双接触部时(即指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针对每一个接触部提供至少两个弹臂连结至本体。换言之,本发明在每一接触部都提供至少两个弹臂连结至该本体,以提高每一个接触部(或每一对接触部)接触一CPU针脚时产生的正向力。
除此之外,因为每一个接触部都具有两个弹臂连结至本体,故本发明比已有技术更加稳固且不易发生偏移变形,另外本发明的端子的每一侧边因双弹臂在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电阻并联效应而降低阻抗,从而使得本发明的端子的导电性变佳,不易产生热能,使产生于端子的温度上升缓慢。
还有,由于电子产品追求轻薄短小已成趋势,故使用于电子产品的电子组件,如电连接器也被要求愈做愈小,相对地,电连接器内的端子也因势必须愈做愈小、愈薄,本发明比已有技术能提供具有较大正向力的、较稳固的、及较低阻抗的端子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端子具有下列的优点:
1、因为每一个接触部都具有两个弹臂连结至本体,故本发明比已有技术更为稳固而不易偏移变形。
2、本发明在每一接触部都提供两个弹臂连结至该本体,以提高每一个接触部(如图2D所示)或每一对接触部(如图3D所示)接触该CPU针脚时的正向力。
3、由于每一个接触部都具有两个弹臂支撑每一个接触部与该CPU针脚的接触,因此考虑到原有正向力充足的原因,本发明端子的体积可以再缩小或再变薄。
4、本发明端子的每一侧边因双弹臂在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电阻并联效应而降低阻抗,使得本发明端子的导电性变佳,不易产生热能,使产生于端子的温度上升缓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而本发明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所有范围应以下述的权利要求为准,凡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都应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都可涵盖在以下所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具有多个贯穿于该绝缘壳体顶面与底面的端子槽;以及多个端子,其分别容置于该端子槽内,每一个所述端子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一侧延伸一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第一接触部,且该第一接触部靠近于该端子槽的顶面,该本体的下端往该端子槽的底面延伸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弹臂与一第二弹臂,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分别从该本体的所述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的末端连接于该第一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该本体的另一侧延伸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二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第二接触部,且该第二接触部靠近于该端子槽的顶面;该第二弹性体至少包括一第三弹臂与一第四弹臂,该第三弹臂与该第四弹臂分别从该本体的所述另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三弹臂与该第四弹臂的末端连接于该第二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该接触部和该本体之间的空间是供一导电接脚插置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壳体设有多个与所述端子槽相连通的限位槽,用以限位所述端子的本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每一个所述端子进一步包括一形成于该本体两侧的固定部,用以压紧固定于该限位槽的壁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每一个所述端子进一步包括一形成于该第二弹臂前端的固定部,用以压紧固定于该端子槽的壁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每一个所述端子进一步包括一延伸于该第二弹臂下端的固定部,用以压紧固定于该端子槽的壁面。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该本体包括一形成于该本体上半部的第一本体及一形成于该本体下半部的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是一框架。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该本体包括:一形成于该本体中央的凸块,以及两分别延伸于该凸块上端和下端的凸肋。
10、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一侧延伸一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接触部,且该本体的下端延伸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弹臂与一第二弹臂,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分别从该本体的所述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一弹臂与该第二弹臂的末端连接于该接触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其中该本体的另一侧延伸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二弹性体的末端形成一第二接触部;该第二弹性体至少包括一第三弹臂与一第四弹臂,该第三弹臂与该第四弹臂分别从该本体的所述另一侧向同侧延伸而出,该第三弹臂与该第四弹臂的末端连接于该第二接触部。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其中该接触部和该本体之间的空间是供一导电接脚插置的空间。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进一步包括一形成于该本体两侧的固定部。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进一步包括一形成于该第二弹臂前端的固定部。
15、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进一步包括一延伸于该第二弹臂下端的固定部。
16、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其中该本体包括一形成于该本体上半部的第一本体及一形成于该本体下半部的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是一框架。
17、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其中该本体包括:一形成于该本体中央的凸块,以及两分别延伸于该凸块上端和下端的凸肋。
CN200710167168A 2007-10-24 2007-10-24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0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7168A CN101420078B (zh) 2007-10-24 2007-10-24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7168A CN101420078B (zh) 2007-10-24 2007-10-24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0078A true CN101420078A (zh) 2009-04-29
CN101420078B CN101420078B (zh) 2012-09-05

Family

ID=4063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71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0078B (zh) 2007-10-24 2007-10-24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2007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6235A (zh) * 2014-09-01 2016-03-1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US10971837B2 (en) 2019-05-07 2021-04-06 Lotes Co., Ltd Substr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s in accommodating holes
US11043763B2 (en) 2019-05-07 2021-06-22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on to a circuit board with zero insertion force
US11204510B2 (en) 2014-01-02 2021-12-21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same
TWI805974B (zh) * 2020-09-03 2023-06-2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插座連接器及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6044A (en) * 1995-06-06 1997-04-01 Tsai; Chou-Hsuan Zero insert-force integrated circuit socket assembly and conductive terminal pin therefor
US6478637B1 (en) * 2001-12-24 2002-11-1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tact for CPU socket
US6733348B2 (en) * 2002-07-11 2004-05-1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tact for socket connector
DE602005005392T2 (de) * 2004-06-30 2009-04-23 Tyco Electronics Nederland B.V. Verbinder für elektronische Bauteil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04510B2 (en) 2014-01-02 2021-12-21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105406235A (zh) * 2014-09-01 2016-03-1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US10971837B2 (en) 2019-05-07 2021-04-06 Lotes Co., Ltd Substr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s in accommodating holes
US11043763B2 (en) 2019-05-07 2021-06-22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on to a circuit board with zero insertion force
TWI805974B (zh) * 2020-09-03 2023-06-2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插座連接器及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0078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521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0941504Y (zh) 插座连接器
CN101420078B (zh)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
CN101361230A (zh) 连接器
JP20120041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964372A (zh)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TW201316626A (zh) 雙插接面的連接器
CN203574136U (zh) 改良的板对板连接器
CN2749104Y (zh) 电连接器
CN110190432A (zh) 第一端子组、第一端子模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01142458Y (zh) 电连接器
CN202150588U (zh) 连接器
JP3156557U (ja) 導電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CN202503148U (zh) 通讯连接器及其电子装置
CN202308556U (zh) 插座连接器
TW201145699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CN201278391Y (zh) 一种导电端子以及用于安置该导电端子的电池连接器
CN2872673Y (zh) 电连接器
CN201758205U (zh) 用于高分辨率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的电连接器
CN208189918U (zh) 连接器组件
JP3143917U (ja) ユニバーサル・シリアル・バス電気コネクターソケット
CN201498679U (zh) 电连接器
CN202260000U (zh) 电源连接器
JP3171249U (ja) 複合コネクタ
CN203260792U (zh) 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