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4875A -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4875A
CN101414875A CN 200710175880 CN200710175880A CN101414875A CN 101414875 A CN101414875 A CN 101414875A CN 200710175880 CN200710175880 CN 200710175880 CN 200710175880 A CN200710175880 A CN 200710175880A CN 101414875 A CN101414875 A CN 101414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ignal
signal
rru
directional coupler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758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4875B (zh
Inventor
阴启明
路成业
孟忻
高军
段滔
莫莉
郭全成
刘之浩
许剑萍
郑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1758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14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4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4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4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4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包括:将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合并为一路信号;用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将所述信号部分地反馈给所述RRU;所述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用于覆盖隧道的信号将被部分地耦合、反馈给RRU,因此RRU可以根据信号传输、合并所产生的相位偏差对其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校准,从而达到提高实际下行信号的输出功率的目的,进而提高实际覆盖距离。本发明还提供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以及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

Description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分双工(TDD)系统,尤其涉及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隧道进行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时,出于安全和利于运营维护等因素的考虑,隧道内部一般不建议安装有源设备,如功放、光纤拉远单元等。由于不能安装有源设备,因此信号不能通过有源放大器放大。由于隧道一般较长,需要较长的馈线,这样就要求信源有较高的发射功率。
目前,使用TDD系统对隧道进行覆盖时,通常使用基带拉远型宏基站。
图1示出了一种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远端射频单元(RRU,Remote RF Unit)S11的1路输出信号发送到连接泄漏电缆,进行隧道覆盖。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受单个通道下行发射功率的限制,无法满足实际地铁隧道覆盖需求。
图2示出了另一种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远端射频单元S11的2路输出信号发送到连接泄漏电缆,进行隧道覆盖。
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两路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是随机的,因此两路信号的叠加功率很难达到最大增益效果,从而影响实际下行信号功率输出,进而降低实际覆盖距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以提高实际下行信号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实际覆盖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以及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包括:
将一个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合并为一路信号;
用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将所述信号部分地反馈给所述RRU;
所述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定向耦合器将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耦合并反馈给所述RRU。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包括:
将N个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合并为一路信号;
用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将所述信号部分地反馈;
将获得的反馈信号分路,获得N个分路后的反馈信号;
将N个反馈信号分别反馈给所述N个RRU;
所述N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定向耦合器将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部分地耦合,获得反馈信号。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包括:
将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划分为两部分,分别对每部分的输出信号进行合并;
用获得的两路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分别地将两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
将获得的两路反馈信号合并为一路反馈信号后发送给所述RRU;
所述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两个定向耦合器分别将两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包括:
将M个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划分为两部分,分别对每部分的输出信号进行合并;
用获得的两路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分别地将两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
将获得的两路反馈信号合并为一路反馈信号;
将获得的反馈信号分路,获得M个分路后的反馈信号;
将M个反馈信号分别反馈给所述M个RRU;
所述M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两个定向耦合器分别将两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包括:
将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合路器,和接收所述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定向耦合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作为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外部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包括:
将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合路器,接收所述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定向耦合器,和将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分路的分路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分路器的多路输出信号作为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外部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包括:
将部分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一合路器,将其余部分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二合路器,接收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一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二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二定向耦合器,和将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三合路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第三合路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外部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包括:
将部分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一合路器,将其余部分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二合路器,接收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一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二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二定向耦合器,将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三合路器,和将所述第三合路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路的分路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分路器的多路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外部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包括一个RRU,还包括:将所述RRU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合路器,和接收所述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定向耦合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RRU,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包括N个RRU,还包括:
将所述N个RRU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合路器,接收所述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定向耦合器,和将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N分路的分路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分路器的N路输出信号被分别反馈给所述N个RRU,每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包括一个RRU,还包括:
将所述RRU的部分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一合路器,将所述RRU其余部分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二合路器;
接收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一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二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二定向耦合器;和将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三合路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第三合路器的输出信号被反馈给所述RRU,所述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包括M个RRU,还包括:
将所述M个RRU的部分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一合路器,将所述M个RRU其余部分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二合路器;
接收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一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二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二定向耦合器;
将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三合路器,和将所述第三合路器的输出信号进行M分路的分路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分路器的M路输出信号被分别反馈给所述M个RRU,每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时,用于覆盖隧道的信号将被部分地耦合、反馈给RRU,因此RRU可以根据信号传输、合并所产生的相位偏差对其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校准,从而达到提高实际下行信号的输出功率的目的,进而提高实际覆盖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第四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虽然提供了校准RUU的多路输出信号的相位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只考虑到对RRU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校准,而没有考虑到经过校准的多路信号在后续的传输、合并中仍然会产生相位偏差,而该偏差无法通过周期性校准进行补偿。从而影响实际下行信号功率输出,进而降低实际覆盖距离。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信号传输、合并所产生的相位偏差对RRU多路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校准,从而提高实际下行信号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实际覆盖距离。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3示出了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
在步骤31中,将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合并为一路信号。
其中,可以利用一个合路器将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合并为一路信号。
在步骤32中,用合并后的一路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将所述信号部分地反馈给所述RRU。
其中,可以利用一个定向耦合器将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耦合并反馈给所述RRU。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四端口(信号输入端口、信号输出端口,耦合信号输出端口和负载匹配端口)的无源和可逆网络。理论上,定向耦合器是无耗电路,而且其各个端口均应是匹配的。当信号从信号输入端口输入时,大部分信号从信号输出端口直通输出,其中一小部分信号从耦合信号输出端口耦合出来,负载匹配端口通常接一个匹配负载。
定向耦合器可以由同轴、波导、微带和带状线电路构成。通常,定向耦合器用于信号取样以进行测量和监测。
在步骤33中,所述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的相位。
在图3所示的流程中,是对一个RRU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N(N>1)个RRU输出的多路信号合并为一路信号,用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将所述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将获得的反馈信号进行分路,获得N路反馈信号。将N路反馈信号分别反馈给所述N个RRU。每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其各路输出信号的相位。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如图4所示。
在步骤41中,将RRU输出的多路信号划分为两部分,对每部分的输出信号分别进行合并,获得两路合并后的信号。
其中,所述多路信号既可以是RRU输出的全部信号,也可以是RRU输出的部分信号。
在步骤42中,用获得的两路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将每一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获得两路反馈信号。
在步骤43中,将获得的两路反馈信号合并为一路反馈信号后发送给所述RRU。
在步骤44中,所述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的相位。
在图4所示的流程中,是将一个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划分为两部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M(M>1)个RRU输出的多路信号划分为两部分,对每部分的输出信号分别进行合并,获得两路合并后的信号。用获得的两路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将每一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获得两路反馈信号。将获得的两路反馈信号合并为一路反馈信号后,将获得的反馈信号进行分路,获得M路反馈信号。将M路反馈信号分别反馈给所述M个RRU。每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其各路输出信号的相位。
从上述几个实施例都可以看出,用于覆盖隧道的信号被部分地耦合、反馈给RRU,因此RRU可以根据信号传输、合并所产生的相位偏差对其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校准,从而提高实际下行信号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实际覆盖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如图5所示。该设备包括:合路器S13和定向耦合器S31。
合路器S13将外部的多路输入信号,即远端射频单元S11的6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经过合路器S13合并的信号被发送给定向耦合器S31。
定向耦合器S31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被发送到连接泄漏电缆,进行隧道覆盖。定向耦合器S31的耦合输出信号作为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通过远端射频单元S11的天线校准端口(CAL)端,该信号被反馈给远端射频单元S11。远端射频单元S11根据反馈的信号可以对其6路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校准。
采用图5所示的设备,由于校准信号从合路器之后经过定向耦合器引出,因此,通过这样的校准可以保证合路器输入的6路信号相位相同,这样定向耦合器输出信号的功率将大幅度提高。
图5所示的设备,其接收的外部输入信号的路数是可变的,具体可以接收多少路外部输入信号由合路器决定。
此外,在图5所示的设备中,合路器接收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来自于同一个RRU。在实际应用中,合路器也可以接收来自多个RRU的外部多路输出信号(如图6所示)。在图6中,合路器S13接收的6路外部输入信号来自两个远端射频单元S11。这时,该设备还应该包括一个分路器S61,用于将定向耦合器S31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2分路,分路器S61的2路输出信号作为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将分路器S61的每一路输出信号反馈到一个远端射频单元S11的CAL端。各远端射频单元S11可以根据反馈的信号对其6路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校准。
可以看出,当合路器S13接收的外部输入信号来自N个RRU时,相应地,分路器S61应该为1-N分路器,从而可以将定向耦合器S31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N分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TDD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如图7所示。该设备包括:两个合路器S23、两个定向耦合器S31以及一个合路器S51。
RRU的6路输出信号被划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包括3路输出信号。一个合路器S23接收3路外部输入信号,即RRU的3路输出信号。另一个合路器S23接收RRSU的其余3路输出信号。
每个合路器S23的输出信号都被发送到一个相应的定向耦合器S31。两个定向耦合器S31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被发送到连接泄漏电缆,用于覆盖隧道。
两个定向耦合器S31的耦合输出信号经过合路器S51被合并为1路信号,合路器S51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通过远端射频单元S11的CAL端,该信号被反馈给远端射频单元S11。远端射频单元S11根据反馈的信号可以对其6路输出信号进行校准。
采用图7所示的设备,由于校准信号从合路器之后经过定向耦合器引出,这样通过周期性校准,可以保证每个合路器输入的3路信号同相,这样每路耦合器输出的信号功率将大幅度提升。
可以看出,在图7中,将RRU输出的全部信号等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的信号路数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情况,两部分信号的信号路数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将RRU输出的6路信号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4路信号,另一部分包括2路信号;
也可以将RRU输出的部分信号等分为两部分,例如,可以选取RRU输出的4路信号,将4路信号等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包括2路信号;
或者,还可以将RRU输出的部分信号划分为不同的两部分,例如,选取RRU输出的5路信号,将5路信号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3路信号,另一部分包括2路信号。
此外,在图7所示的设备中,合路器接收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来自于同一个RRU。在实际应用中,合路器也可以接收来自多个RRU的外部多路输出信号(如图8所示)。在图8中,两个合路器S23接收的6路外部输入信号来自两个远端射频单元S11。这时,该设备还应该包括一个分路器S81,用于将合路器S51的输出信号进行2分路,分路器S81的2路输出信号作为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将分路器S81的每一路输出信号反馈到一个远端射频单元S11的CAL端。各远端射频单元S11可以根据反馈的信号对其6路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校准。
可以看出,当两个合路器S23接收的外部输入信号来自N个RRU时,相应地,分路器S81应该为1-N分路器,从而可以将合路器S51的输出信号进行N分路。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RRU都最多只有6路输出信号,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显地看出,当RRU都最多有N路输出信号时,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同样适用,这里不在赘述。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里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的基础上应用于其他实施例。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一个远端射频单元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合并为一路信号;
用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将所述信号部分地反馈给所述RRU;
所述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定向耦合器将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耦合并反馈给所述RRU。
3、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N个远端射频单元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合并为一路信号;
用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将所述信号部分地反馈;
将获得的反馈信号分路,获得N个分路后的反馈信号;
将N个反馈信号分别反馈给所述N个RRU;
所述N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定向耦合器将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部分地耦合,获得反馈信号。
5、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划分为两部分,分别对每部分的输出信号进行合并;
用获得的两路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分别地将两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
将获得的两路反馈信号合并为一路反馈信号后发送给所述RRU;
所述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两个定向耦合器分别将两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
7、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M个远端射频单元RRU的多路输出信号划分为两部分,分别对每部分的输出信号进行合并;
用获得的两路合并后的信号进行隧道覆盖,并分别地将两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
将获得的两路反馈信号合并为一路反馈信号;
将获得的反馈信号分路,获得M个分路后的反馈信号;
将M个反馈信号分别反馈给所述M个RRU;
所述M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两个定向耦合器分别将两路合并后的信号部分地反馈。
9、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合路器,和接收所述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定向耦合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作为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外部设备。
10、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合路器,接收所述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定向耦合器,和将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分路的分路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分路器的多路输出信号作为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外部设备。
11、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部分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一合路器,将其余部分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二合路器,接收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一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二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二定向耦合器,和将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三合路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第三合路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外部设备。
12、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部分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一合路器,将其余部分的外部多路输入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二合路器,接收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一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二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二定向耦合器,将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三合路器,和将所述第三合路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路的分路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分路器的多路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反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外部设备。
13、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包括一个RR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RRU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合路器,和接收所述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定向耦合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被反馈给RRU,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14、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包括N个RR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N个RRU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合路器,接收所述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定向耦合器,和将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N分路的分路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分路器的N路输出信号被分别反馈给所述N个RRU,每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15、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包括一个RR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RRU的部分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一合路器,将所述RRU其余部分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二合路器;
接收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一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二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二定向耦合器;和将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三合路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第三合路器的输出信号被反馈给所述RRU,所述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16、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系统,包括M个RR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M个RRU的部分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一合路器,将所述M个RRU其余部分的多路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二合路器;
接收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一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二合路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二定向耦合器;
将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进行合并的第三合路器,和将所述第三合路器的输出信号进行M分路的分路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覆盖隧道;所述分路器的M路输出信号被分别反馈给所述M个RRU,每个RRU根据反馈的信号校准各路输出信号;
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CN 200710175880 2007-10-15 2007-10-15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1414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75880 CN101414875B (zh) 2007-10-15 2007-10-15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75880 CN101414875B (zh) 2007-10-15 2007-10-15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4875A true CN101414875A (zh) 2009-04-22
CN101414875B CN101414875B (zh) 2013-06-26

Family

ID=40595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75880 Active CN101414875B (zh) 2007-10-15 2007-10-15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1487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886A (zh) * 2012-04-13 2013-10-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rru天线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72629A (zh) * 2014-04-14 2014-08-0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合路器、基站、信号合路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CN108072862A (zh) * 2017-12-11 2018-05-25 广东黑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子阵天线的信号合成装置
CN108260129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铁通信装置和地铁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6035A (zh) * 2002-09-28 2004-03-3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装置
JP2004320367A (ja) * 2003-04-15 2004-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レイアンテナ送受信装置
KR100633047B1 (ko) * 2004-12-02 2006-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을 구현하는 스마트 안테나 통신 시스템
CN100399842C (zh) * 2005-02-03 2008-07-02 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基站设备实现射频拉远的中频传输方法及中频接口
CN1852048B (zh) * 2005-12-31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中的公共信号发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886A (zh) * 2012-04-13 2013-10-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rru天线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78886B (zh) * 2012-04-13 2016-10-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rru天线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72629A (zh) * 2014-04-14 2014-08-0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合路器、基站、信号合路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CN108260129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铁通信装置和地铁通信系统
CN108260129B (zh) * 2016-12-29 2021-06-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铁通信装置和地铁通信系统
CN108072862A (zh) * 2017-12-11 2018-05-25 广东黑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子阵天线的信号合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4875B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8227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system, a node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plitter device
TW201803296A (zh) 一種多業務數位光分佈系統及多業務容量調度方法
CN104067534A (zh) 无线通讯网络
US20020132644A1 (en) Intelligent multiplexers in an antenna line management system
US20070197258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1414875B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40177690A1 (en) Link aggregation system, protection system, and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pplications for all outdoor radios using wireless channels operating at a licensing-free 60 ghz band
CN102315880A (zh) 一种光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KR101442594B1 (ko) 공조 덕트를 이용한 무선 전송 시스템
CN107968661A (zh) 信号处理设备以及信号传输系统
CN102624461B (zh) 光纤直放站双向转发工作方法及双向转发光纤直放站
JP3961541B2 (ja) 無線基地局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912377B2 (e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network node and leaky cable
KR200396901Y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다중 채널 결합/분배기
CN101420704B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204402B (zh) 基站设备及基站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CN104967484B (zh) 信号双向馈入泄漏电缆的轨道交通无线mimo通信传输系统
CN100418384C (zh) 多载波基站放大器
US20190238165A1 (en) Antenna fee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CN207625565U (zh) 一种用于无线信号拉远的光信号收发装置
US20100029334A1 (e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Directing A Received Signal In An Antenna System
KR20160112131A (ko) 이동통신 멀티 밴드 pimd 억제 장치 및 방법
CN105024746A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传输信号的方法
CN113162639B (zh) 射频模组与电子设备
EP2777092B1 (en) Combin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signal transmitting and/ or receiv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