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0229B - 便携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便携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0229B
CN101400229B CN2007101755530A CN200710175553A CN101400229B CN 101400229 B CN101400229 B CN 101400229B CN 2007101755530 A CN2007101755530 A CN 2007101755530A CN 200710175553 A CN200710175553 A CN 200710175553A CN 101400229 B CN101400229 B CN 101400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base member
portable mobile
groove structure
termina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755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0229A (zh
Inventor
杨大业
伍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Shanghai Lenov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Shanghai Lenov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Shanghai Lenov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755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00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00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0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移动终端和笔记本电脑,其中,该便携移动终端包括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其中,底座部件(2)的安装架构为向上开口的凹槽结构,底座部件(2)中的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内,该笔记本电脑,包括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其中,底座部件(2)的安装架构为向上开口的凹槽结构,底座部件(2)中的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内。通过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移动终端的设计思路,提高了人机交互体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重量,并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安装和维护成本,并且在环保方面也具有优势。

Description

便携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具体地,涉及具有翻盖结构的便携移动终端和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翻盖结构的便携移动终端(例如,笔记本电脑、手机、PDA等)已经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具有越来越庞大的消费群体,同时,也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对于产品制造商而言,市场已经从结构及性能等各方面对移动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传统的翻盖移动终端设计中,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一般将笔记本电脑分成独立的A、B、C、D四个面,在A面和B面之间安装显示屏,在C面安装键盘和触控板、D面和C面中间是主板等部件。
在传统结构中,一般地,各个部件从D面进行安装和维护,因此,D面上往往有大小不一的以螺钉或卡扣固定的“补丁”,但从视觉角度而言,这极大地降低了笔记本电脑的美感,整体性差。并且在进行部件的维修时,一般需要将笔记本的D面朝上,通过拆卸来完成。即使单从电池的使用而言,传统的笔记本电脑设计也极为不便。由于电池一般是采取从D面从下向上安装,或者位于整体机后部方式安装,因此在更换电池时,必须将笔记本抬起,并操作至少一个或两个按键(也可以成为锁定开关,一般是分成左右距离较远的两个)才能更换电池。
另一方面,在传统设计中,笔记本电脑的A面和D面的外观和结构要同时进行考虑,即,同时兼顾外观和结构的设计和制造,这无疑使得设计加工变得复杂。通常,需要进行复杂和昂贵的表面处理,甚至需要多次处理过程来使A面和D面具有一定的质感。A面和D面的大面积表面处理和复杂的工艺流程,除了产生大量的处理费用,还不可避免的存在环保问题。
此外,目前A面是采用金属材质,这会对天线信号造成严重屏蔽,影响笔记本系统的无线功能,因此,强度外观和天线性能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即,如果要追求强度外观,往往以天线性能的损失为代价。针对此问题,已有的设计中存在将A面开口的做法,这虽然可以部分地解决对天线信号的屏蔽问题,但却造成了强度和美观的缺失。
如上所述,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翻盖移动终端,存在无线性能和美观不能兼得,外观结构整体性差,以及表面处理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新型布局的便携移动终端。
该便携移动终端包括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其中,底座部件2的安装架构为向上开口的凹槽结构,底座部件2中的电子部件安装在凹槽结构内。
另外,凹槽架构的至少一个侧面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开口。这样,底座部件2的电子部件可以从凹槽结构的上方由上向下置入凹槽结构内,也可以通过开口从相应的侧面插入凹槽结构内。
上述的电子部件包括:电池或电池组,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触控部。其中,电池或电池组和触控部设置为一个整体部件或分别单独设置。
凹槽结构具有用于支撑电子部件的底板3,并且底板3上可以具有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的孔。
上盖部件1在顶板6具有开口和/或凹槽,移动终端的天线置于开口或凹槽内。并且顶板6上可以具有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的孔。
另外,上盖部件1和所述底座部件2通过铰链连接。
上盖部件1的上表面4和所述底座部件2的底面5整体覆盖有柔性材料。或者,上盖部件1的上表面4和/或所述底座部件2的底面5单独覆盖有柔性材料。上述的柔性材料包括:皮革、橡胶、帆布、塑料。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其中,底座部件2的安装架构为向上开口的凹槽结构,底座部件2中的电子部件安装在凹槽结构内。另外,凹槽架构的至少一个侧面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并且,上盖部件1的上表面4和底座部件2的底面5可以整体覆盖有柔性材料。
通过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移动终端尤其是便携移动终端的外观与无线性能之间的矛盾,突显了移动终端的整体感,简化了表面处理工艺、节约了制造和维护成本,提高了人机交互的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安装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安装架构的优选实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子部件从侧面b插入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子部件从侧面c插入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电池(未示出)和触控板从凹槽结构上方置入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处于安装好状态的电池(未示出)和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分别示出了整体贴附有柔性材料的笔记本电脑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外部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整体贴附有柔性材料的笔记本电脑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外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给出以下实施例,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和透彻理解,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及的便携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手机、PDA、电子词典等具有翻盖结构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移动终端,以下将以笔记本电脑为例来进行说明。
针对现有技术的笔记本设计整体感差的问题,本发明将A面和D面均设计为将例如防滚架(用作机体内各种配件的固定架,可以使笔记本在受到外界挤压时将压力分散,从而更好的承受外部压力)或其他架构做成骨架支撑(其与目前采用的结构不同,目前的技术设计可以称为内骨架,本发明的设计可以称为贝壳式的外骨架),针对现有技术中金属表面屏蔽无线信号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在笔记本电脑的外表面(A面/D面)贴附柔性材料的方法来克服。
具体地,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移动终端包括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二者可以通过铰链连接),其中,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也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本发明对此没有限制。
底座部件2的安装架构为向上开口的凹槽结构,底座部件2中的电子部件都安装在凹槽结构内,例如,不同于目前的设计,在本发明中,电子部件可以从凹槽结构的上方由上向下置入凹槽结构内,而不是从底部向上安装。
为了便于描述,在附图中示出了上盖部件和底座部件为矩形的实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其可以为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任意其他合适的形状。
凹槽结构可以由金属、塑料或其他合适材料制成,本发明对此没有限制。
采用本发明时,在底座部件2中,凹槽结构内的电子部件支撑(可以是直接支撑,也可以是间接支撑)在底板3上,优选地,如图2所示,底板3上可以具有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的孔,以减轻移动终端的重量。在上盖部件1中,可以对移动终端的天线进行灵活布置。例如,可以在上盖部件1的顶板6上设置开口和/或凹槽,这样,移动终端的天线可以置于开口或凹槽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对天线信号的屏蔽。同样,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减轻移动终端的重量,如图2所示,顶板6上也可以具有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的孔。
另外,凹槽架构的至少一个侧面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例如,可以在图1所示的侧面a、侧面b、侧面c中的一个或多个侧面上设置开口,本发明对于开口的数量或大小没有限制,可以依据产品的设计需要来设置。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移动终端后部的侧面d上设置开口。此外,当凹槽结构为圆形或其他形状时,可以根据需要在其圆周的合适位置设置开口。
这样,底座部件2的电子部件可以从凹槽结构的上方由上向下置入凹槽结构内(如图5所示),也可以通过开口从相应的侧面插入凹槽结构内(如图3和图4所示)。例如,图3示出了电子部件从侧面b插入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电子部件从侧面c插入的示意图。一般地,光驱、硬盘、电池等可以选择从侧面的开口插入,其他电子部件可以选择从上方置入。此外,在实际使用时,光驱一般通过侧面上的开口来进行操作。
需要一提的是电子部件中的电池或电池组(可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电池),其可以和触控部、指纹识别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屏)/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状态显示屏、或指示灯部件等设置为一个整体部件,也可以单独设置,与上述部件一起形成为可拆分结构。
例如,当具有两块电池时,其可以分别位于触控板的两侧,在安装时,可以将一块电池在左侧从凹槽结构的上方置入,另一块电池在右侧从凹槽结构的上方置入,如果在侧面a和侧面b设置了开口,还可以分别从侧面的开口插入凹槽结构。例如,图5示出了与触控板形成一体的电池(未示出)从凹槽结构上方置入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处于安装好状态的电池(未示出)和触控板的示意图。
为了增加便携移动终端的整体美感,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可以将上盖部件1的上表面4和底座部件2的底面5整体覆盖(贴附)柔性材料。所使用的柔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皮革、橡胶、帆布、塑料等。例如,图7-a和图7-b分别示出了整体贴附有柔性材料的笔记本电脑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外部示意图,图8则示出了整体贴附有柔性材料的笔记本电脑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外部示意图。从图7-a和图7-b以及图8可以看出,同采用现有设计的便携移动终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便携移动终端没有拼凑感,整体感极强,且颇具美感。
可选地,也可以仅在上盖部件1的上表面4贴附柔性材料,或者在上盖部件1的上表面4以及底座部件2的底面5单独覆盖不同或相同的柔性材料。对此,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解决了便携移动终端的金属外壳对天线屏蔽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移动终端的设计思路,提高了人机交互体验,此外,降低了便携移动终端的重量,并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安装和维护成本,并且在环保方面也具有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便携移动终端,包括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2)的安装架构为向上开口的凹槽结构,所述底座部件(2)中的电子部件都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内;
所述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形成外骨架支撑架构,所述上盖部件(1)的上表面和/或所述底座部件(2)的底面整体覆盖有柔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架构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2)中的电子部件从所述凹槽结构的上方由上向下置入所述凹槽结构内,或者通过所述开口从相应的侧面插入所述凹槽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部件包括:电池或电池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部件进一步包括:触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或电池组和所述触控部设置为一个整体部件或分别单独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具有用于支撑所述电子部件的底板(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具有呈阵列状分布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部件(1)的顶板(6)具有开口和/或凹槽,所述移动终端的天线置于所述开口或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具有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的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部件(1)和所述底座部件(2)通过铰链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包括:皮革、橡胶、帆布、塑料。
13.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2)的安装架构为向上开口的凹槽结构,所述底座部件(2)中的电子部件都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内;
所述上盖部件(1)和底座部件(2)形成外骨架支撑架构,所述上盖部件(1)的上表面和/或所述底座部件(2)的底面整体覆盖有柔性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架构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CN2007101755530A 2007-09-30 2007-09-30 便携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101400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55530A CN101400229B (zh) 2007-09-30 2007-09-30 便携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55530A CN101400229B (zh) 2007-09-30 2007-09-30 便携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0229A CN101400229A (zh) 2009-04-01
CN101400229B true CN101400229B (zh) 2011-03-02

Family

ID=4051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55530A Active CN101400229B (zh) 2007-09-30 2007-09-30 便携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002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512A (zh) * 2014-08-19 2014-12-10 四川大学 新型笔记本外壳
CN105658017A (zh) * 2016-04-11 2016-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防滚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0229A (zh)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40260B2 (ja) ポータブル計算装置のための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
CN203191877U (zh) 便携式计算设备
KR101884968B1 (ko) 노출 영역을 갖는 포터블 컴퓨터
CN202013544U (zh) 便携式计算设备
US8616748B1 (e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N102117106B (zh) 部件组装
CN201440222U (zh) 一种便携设备
CN101400229B (zh) 便携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
CN100406970C (zh) 简化外壳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
US9019699B2 (en) Mass storage device with elastomeric material and related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
GB2534023B (en) Cover for Antenna
US7505257B2 (en) Body structure for notebook type computer
CN103294118A (zh) 可拼装平板电脑
KR20140062896A (ko) 무선통신용 안테나 장치를 구비한 키보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장치
CN203368611U (zh) 按键和电视机
CN201898061U (zh) 便携式终端
CN108810205A (zh) 一种手机及手机的堆叠组装方法
CN102281730A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