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9753A -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9753A
CN101399753A CNA2007101520501A CN200710152050A CN101399753A CN 101399753 A CN101399753 A CN 101399753A CN A2007101520501 A CNA2007101520501 A CN A2007101520501A CN 200710152050 A CN200710152050 A CN 200710152050A CN 101399753 A CN101399753 A CN 101399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inter
access network
target acces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20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鑫
李志明
刘继兴
赵洁
黄龙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520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97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9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9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网关接收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网关将数据向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目标接入网通过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向网关上报终端跨网切换的事件,使网关能够及时地改变数据转发的方向,保证了业务的连贯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3GPP2(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第三代合作组织2)正在制定演进的网络标准,该标准被命名为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超级移动宽带)。UMB是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列标准的演进升级版本,可升级至20MHz的带宽,可在现有或新分配的频段中部署。UMB能够带来更大的带宽、频段和波段选择范围,以及网络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UMB系统是以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CDMA技术为基础,专门针对无线移动环境和实时应用优化的移动无线宽带系统,它结合了CDMA、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和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等其它先进技术,同时引入了基于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空分复用接入)和Beamforming(波束赋性)等多天线技术,使系统的最高理论传输速率可达280Mbps,同时还能有效地支持各类具有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要求的应用。
UMB是提供宽带数据接入的3.5代网络,其网络架构与第3代数据接入网络HRPD(High Rate Packed Data,高速分组数据)非常类似。HRPD网络由PDSN(Packet Data Services Nodes,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CF(Packet ControlFunction,分组控制单元)与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设备)三个逻辑单元构成。其中PDSN是网关,提供简单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接入,移动IP,鉴权,IP包头压缩,计费等等功能。PCF与AN构成接入网,提供无线接入,无线资源调度与分配,切换,寻呼等功能。而UMB网络由AGW(Access Gateway,接入网关),eBS(enhanced Base Station,增强型基站)与SRNC(Session Reference Network Controller,会话参考网络控制器)三个逻辑单元构成。其中AGW的功能与PDSN的功能很类似,提供简单IP(InternetProtocol,因特网协议)接入,移动IP,鉴权,计费等等功能。而eBS的功能与AN的功能类似,提供无线接入,无线资源调度与分配,切换,寻呼以及IP包头压缩等功能。SRNC作为终端会话的存储点,此外还提供鉴权和寻呼的功能。
PDSN与AGW的主要功能都是转发数据至其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对于PDSN来说是AN,对于AGW来说是eBS。为终端服务的当前接入网设备通过建立到网关的数据隧道使网关能够将数据转发到该接入网设备。同一种网络内,当终端从源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目标接入网设备时,目标接入网设备将建立到网关的数据隧道以替代原来的数据隧道,网关即刻将数据向新的数据隧道转发,因而保证数据转发至新的服务终端的接入网设备。也就是说,同一种网络内,网关始终与一个接入网设备保持一个向下转发数据的通道,而且也只有一个通道。AGW与PDSN的不同之处在于,AGW具有缓存数据的功能而PDSN不具有缓存数据的功能。当eBS将数据隧道变为“纯信令”的隧道,或者SRNC与AGW建立“纯信令”的隧道时,AGW启动为终端缓存数据的功能。当终端的数据到达时,AGW一面为该终端缓存数据,一面通过“纯信令”隧道通知接入网(eBS或者SRNC),由接入网发起寻呼的过程。终端在收到寻呼后,与eBS建立连接。eBS随后建立与AGW的数据隧道,AGW将已经缓存的数据向该数据隧道转发,此外将新到达的数据也向该数据隧道转发。而PDSN不具有缓存数据的功能。对某个终端来说,从开始AN与PDSN建立数据隧道,到最终AN删除数据隧道,其间数据隧道可能会移动,但是PDSN始终向当前的数据隧道转发数据。
当前业界有一种趋势,即使用一个网关实现多种接入技术的支持。不妨称这种网关为CAN(Converged Access Network,合成接入网络)。CAN既具有PDSN的功能,能支持AN,同时CAN也具有AGW的功能,能够支持eBS与SRNC。由于既支持HRPD的接入网,也支持UMB的接入网,所以CAN必须能够为一个终端支持两个数据隧道。一个数据隧道为HRPD接入网服务,另外一个数据隧道为UMB接入网服务。这两个数据隧道之间互相独立,各个接入网络独立地建立,替换,删除各自的数据隧道。由于某一时刻终端只能够在一种接入网络中收发数据,所以CAN只向当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接入网络的数据隧道转发数据。虽然两个数据隧道都已经存在,但是某一时刻CAN只使用其中一个数据隧道。
实现UMB与HRPD互通,即实现业务无缝地切换是目前业界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一种互通的方法如图1(a)所示,通过图中的Inter-RAT Tunnel(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Tunnel,跨无线接入技术隧道)在切换的过程中在HRPD接入网与UMB接入网之间传递控制信息以帮助终端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外一个网络。另外一种互通的方法如图1(b)所示,通过终端通过源网络提供的IP接入,与目标接入网络的接入网设备建立如图所示的IP隧道传递控制信息以帮助终端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外一个网络。无论采用何种互通方法,互通的信令不会经过网关,而是在终端与接入网之间,以及接入网与接入网之间交换,因此网关无法直接得知跨网切换的事件发生。
对于存在PDSN与AGW的情况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如果终端支持移动IP协议,终端在切换到另外一种网络后通过广播的消息发现网关变化,因此终端将发起移动IP的注册过程,通知HA(Home Agent,家乡代理)将数据转发至新的网关,保证了数据的连贯性。对于CAN,即支持多种接入技术的网关的情况则有严重的问题。当终端发生跨网络切换,CAN不知道终端的服务接入网已经发生变化,仍然将数据向原来的接入网的数据隧道转发,于是将导致前向数据丢失,服务中断。
下面以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从UMB切换至HRPD的第一种实现方法为例,说明CAN转发数据的问题。该信令流程假设终端在开始由UMB网络服务。服务eBS与DAP(Data Attachment Point,数据附着点)是同一个eBS。而且该终端在空闲状态时已经在HRPD接入网创建了会话信息,与CAN(PDSN)协商了IP包头压缩配置以及建立了用于过滤IP分组的TFT(Traffic Flow Template,业务流模板)。该流程图如图2所示。
步骤a,HA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再由CAN转发至DAP/服务eBS。然后由服务eBS通过UMB空口发给终端接收。
步骤b,基于特定的触发条件,UMB接入网决定将终端切换至HRPD网络。服务eBS通过空口隧道将HRPD系统的寻呼消息发送给终端。也有可能由终端判断决定切换至HRPD网络。
步骤c,终端在通过UMB空口接收到HRPD系统的寻呼消息之后,通过UMB的空口隧道发送HRPD系统的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该消息用于向HRPD AN建立连接以发送业务。
步骤d,服务eBS在收到该消息之后,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消息交给TAN(Target AN,目标AN)。服务eBS如何选择目标AN的方法由实现来决定。通过后台配置来选择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实现方法。
步骤e,如果HRPD TAN上恰好保存了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那么跳过步骤e,直接进入步骤f。如果在HRPD TAN上没有保存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假设在HRPD SAN(High Rate Packet Data Source Access Network,高速分组数据源接入网)上保存有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那么TAN向SAN发送A13会话信息请求消息请求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SAN在验证该请求消息合法之后,向TAN发送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传递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TAN在接收到该消息之后,向SAN发送A13会话信息确认消息响应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SAN在收到该确认消息之后,可以将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删除。
步骤f,TAN构造TCA(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业务信道分配)消息,然后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TCA消息发送给服务eBS。
步骤g,服务eBS将TCA消息通过空口隧道发送给终端。
步骤h,如果步骤e发生则步骤h发生,否则步骤h不发生。步骤h可以与步骤f并行进行。TAN向CAN(PDSN)发送A11注册请求消息,请求将数据隧道从SAN转移到TAN来。CAN(PDSN)在接收到该消息后,发送A11注册应答消息响应TAN的请求,并且触发SAN释放原来的数据隧道。终端在接收到TCA消息之后,获得了HRPD的空口配置参数,可以直接在HRPD空中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步骤i,在反向终端将的IP分组数据发送至TAN。AN将数据转发至CAN。CAN将数据转发至HA。在前向HA将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CAN将数据转发至DAP/服务eBS。由于终端已经离开UMB网络,服务eBS发送的数据将丢失。
在上述信令流程中,如果步骤e和步骤h不发生,在终端跨网络切换的过程中,CAN与UMB接入网或者HRPD接入网都没有直接的信令交互。CAN无法知道网络切换事件的发生,因而也不可能改变转发数据的方向。即使步骤e和步骤h发生,CAN也无法改变数据转发的方向。CAN无法判断与HRPD接入网的数据隧道的改变是由于终端跨网切换引起的,还是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的。
下面以处于连接态终端从UMB切换至HRPD的第二种实现方法为例,说明CAN转发数据的问题。该信令流程假设终端在开始由UMB网络服务。服务eBS与DAP是同一个eBS。该终端一开始未在HRPD接入网创建会话信息,也未与CAN(PDSN)协商IP包头压缩配置,建立用于过滤IP分组的TFT。该流程图如图3所示。
步骤a,HA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再由CAN转发至DAP/服务eBS。然后由服务eBS通过UMB空口发给终端接收。
步骤b,终端通过UMB空中接口接收到HRPD网络的广播信息。触发终端与HRPD网络协商会话以及其它配置信息。
步骤c,终端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与HRPD跨网接入点完成创建HRPD会话的过程。HRPD跨网接入点具有类似HRPD AN的功能,支持A11接口与A13接口。
步骤d,终端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与CAN(PDSN)完成协商IP包头压缩配置,IP分组过滤的TFT等等配置信息。
步骤e,终端决定切换到HRPD网络。终端通过HRPD空中接口向TAN发送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
步骤f,由于TAN没有保存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TAN向HRPD跨网接入点发送A13会话信息请求消息请求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
步骤g,HRPD跨网接入点向TAN发送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传递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
步骤h,TAN在接收到该消息之后,向HRPD跨网接入点发送A13会话信息确认消息响应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HRPD跨网接入点在收到该确认消息之后,可以将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删除。
步骤i,TAN构造TCA消息通过HRPD空口发送给终端。
步骤j,TAN向CAN发送A11注册请求消息,请求将数据通道从HRPD跨网接入点转移到TAN来。步骤j可以与步骤i并行进行。
步骤k,CAN(PDSN)在接收到A11注册请求消息后,发送A11注册应答消息响应TAN的请求,并且触发HRPD跨网接入点释放原来的数据传输通道。终端在接收到TCA消息之后,获得了HRPD的空口配置参数,可以在HRPD空中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步骤l,在反向终端将IP分组数据发送至TAN。AN将数据转发至CAN。CAN将数据转发至HA。在前向HA将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CAN将数据转发至DAP/服务eBS。由于终端已经离开UMB网络,服务eBS发送的数据将丢失。
下面以处于连接态终端从HRPD切换至UMB的一种实现方法为例,说明CAN转发数据的问题。该信令流程假设终端在开始由HRPD网络服务。终端通过HRPD接入网和接入网关连接到归属代理,并且在空闲状态时已经在SRNC创建会话信息,与CAN(AGW)协商配置信息。该流程图如图4所示。
步骤a,HA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再由CAN转发至HRPD服务接入网。然后由HRPD服务接入网发给终端接收。
步骤b,基于特定的触发条件,HRPD接入网决定将终端切换至UMB网络。HRPD服务接入网将触发向UMB切换的命令发送给终端。也有可能由终端判断决定切换至UMB网络。
步骤c,终端通过HRPD空中接口隧道向HRPD服务接入网发送UMB空中接口的Route Open Request消息。
步骤d,HRPD服务接入网在收到该消息之后,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消息交给目标eBS。HRPD服务接入网如何选择目标eBS的方法由实现来决定。通过后台配置来选择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实现方法。
步骤e,目标eBS向SRNC发送IAS会话请求消息,请求该终端的会话信息与为该终端服务的AGW的信息。
步骤f,SRNC向目标eBS发送IAS会话响应消息,将该终端的会话信息与为该终端服务的AGW的信息告知目标eBS。
步骤g,目标eBS构造Route Open Accept消息,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Route Open Accept消息交给HRPD服务接入网。
步骤h,HRPD服务接入网将UMB空口的Route Open Accept消息通过HRPD的空中接口隧道发给终端接收。终端在收到Route Open Accept消息后,获得了UMB空中接口的配置参数,可以直接在UMB空中接口接收和发送数据了。
步骤i,终端通过UMB空中接口与目标eBS与SRNC继续接入信令的过程。
步骤j,目标eBS向CAN(AGW)发送PMIP注册请求消息以建立与CAN(AGW)的数据隧道。步骤j可以在f之后任何时刻开始。
步骤k,CAN(AGW)发送PMIP注册响应消息给目标eBS。目标eBS收到PMIP Registration Response消息后,确认与CAN(AGW)的数据隧道建立成功。
步骤l,在反向终端将的IP分组数据发送至TAN。AN将数据转发至CAN。CAN将数据转发至HA。在前向HA将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CAN将数据转发至HRPD服务接入网。由于终端已经离开HRPD网络,HPD服务接入网发送的数据将丢失。
因此,现有技术的缺点是:UMB接入网和HRPD接入网没有将终端跨网切换的事件向网关上报的机制,在切换过程中造成网关不能及时地切换数据转发的方向,使前向数据的传输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以实现网关及时地接收目标接入网上报的终端跨网切换的事件,及时地切换数据转发的方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网关接收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网关将数据向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的系统,包括:网关,用于接收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并将数据向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网关转发的数据。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关,包括:指示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数据转发模块,与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将数据向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目标接入网设备,包括: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网关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转发的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接收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网关能够及时地切换数据转发的方向,保证了业务的连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跨网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从UMB至HRPD切换的信令流程图一;
图3为现有技术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从UMB至HRPD切换的信令流程图二;
图4为现有技术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从HRPD至UMB切换的信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转发的系统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转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数据转发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数据转发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数据转发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数据转发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网关接收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使网关能够在处于连接状态的终端跨网切换的过程中及时地切换数据转发的方向,保证业务的连贯性。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接入网可以为多种接入网,但本发明实施例将以UMB接入网和HRPD接入网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转发的系统的结构图,包括网关1和目标接入网设备2。目标接入网设备2用于向网关1发送跨网切换的指示信息,该跨网切换的指示信息由目标接入网的注册请求消息携带,本发明实施例对现有的注册请求消息进行扩展,使之具有标识终端切换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使该注册请求消息携带Inter-RAT Handover扩展项,当然还可有多种方式对注册请求消息进行扩展,任何能使注册请求消息具有标识终端切换的能力的改变均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通过该跨网切换的指示信息目标接入网设备2将处于连接状态的终端跨网切换的事件上报给网关1。当然也不排除新增一条消息将终端跨网切换的事件上报给网关1。在目标接入网设备2向网关1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之前,目标接入网设备2判断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判断方法,一是目标接入网设备2判断接收自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是否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发送,如果接收自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是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发送的,则目标接入网设备2判断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另一种方法是目标接入网设备2判断接收自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是否携带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如果接收自所述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携带该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则目标接入网设备2判断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可以是HRPD跨网接入点,也可以是UMB接入网中的SRNC。在判断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之后,目标接入网设备2将向网关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其中,网关1包括指示信息接收模块11和数据转发模块12。指示信息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目标接入网设备2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该跨网切换的指示信息由接入网的注册请求消息携带,本发明实施例对现有的注册请求消息进行扩展,使之具有标识终端切换的能力。通过该跨网切换的指示信息目标接入网设备2将处于连接状态的终端跨网切换的事件上报给网关1。数据转发模块12,与指示信息接收模块11连接,用于将数据向该跨网切换指示信息指示切换的目标接入网转发。
其中,目标接入网设备2包括信息发送模块21、数据接收模块22和切换判断模块23。信息发送模块21用于向网关1发送跨网切换的指示信息,该跨网切换的指示信息由目标接入网设备2的注册请求消息携带,通过该跨网切换的指示信息目标接入网设备2将处于连接状态的终端跨网切换的事件上报给网关1。数据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网关1转发的数据。切换判断模块23用于判断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判断方法,一是切换判断模块23判断接收自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是否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发送,如果接收自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是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发送的,则切换判断模块23判断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另一种方法是切换判断模块23判断接收自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是否携带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如果接收自所述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携带该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则切换判断模块23判断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可以是HRPD跨网接入点,也可以是UMB接入网中的SRNC。在判断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之后,切换判断模块23将通知信息发送模块21向网关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转发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网关接收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当处于连接状态的终端发生跨网切换时,目标接入网向网关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该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由接入网的注册请求消息携带,本发明实施例对现有的注册请求消息进行扩展,使之具有标识终端切换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使该注册请求消息携带Inter-RAT Handover扩展项,当然还可有多种方式对注册请求消息进行扩展,任何能使注册请求消息具有标识终端切换的能力的改变均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通过该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目标接入网将处于连接状态的终端跨网切换的事件上报给网关。当然也不排除新增一条消息将终端跨网切换的事件上报给网关。在目标接入网向网关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之前,目标接入网判断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判断方法,一是目标接入网判断接收自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是否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发送,如果接收自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是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发送的,则目标接入网判断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另一种方法是目标接入网判断接收自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是否携带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如果接收自所述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携带该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则目标接入网判断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可以是HRPD跨网接入点,也可以是UMB接入网中的SRNC。在判断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之后,目标接入网将向网关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步骤S602,网关将数据向发送该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在接收到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之后,网关改变数据转发的方向,停止向当前的服务网络转发数据,将数据向发出该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数据转发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信令流程假设终端在开始由UMB网络服务。服务eBS与DAP是同一个eBS。而且该终端在空闲状态时已经在HRPD接入网创建了会话信息,与CAN(PDSN)协商了IP包头压缩配置以及建立了用于过滤IP分组的TFT。
步骤S701,HA通过CAN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DAP/服务eBS。然后,服务eBS通过UMB空口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给终端。
步骤S702,服务eBS通过空口隧道将HRPD系统的寻呼消息发送给终端。基于某些特定的触发条件,UMB接入网决定将终端切换至HRPD网络,或者终端决定切换至HRPD网络。
步骤S703,终端通过UMB的空口隧道发送HRPD系统的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在通过UMB空口接收到HRPD系统的寻呼消息之后,终端通过UMB的空口隧道发送HRPD系统的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该HRPD系统的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用于向HRPD接入网请求建立连接以发送业务。
步骤S704,服务eBS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消息交给HRPD目标接入网。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之后,服务eBS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消息交给HRPD目标接入网。服务eBS如何选择HRPD目标接入网由实现的方法来决定。通过后台配置来选择HRPD目标接入网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实现方法。
步骤S705,HRPD目标接入网向HRPD源接入网发送A13会话信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假设HRPD目标接入网没有保存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假设在HRPD源接入网上保存有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那么HRPD目标接入网向HRPD源接入网发送A13会话信息请求消息请求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
步骤S706,HRPD源接入网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在验证该A13会话信息请求消息合法之后,HRPD源接入网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用于传递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
步骤S707,HRPD目标接入网向HRPD源接入网发送A13会话信息确认消息。在接收到该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之后,HRPD目标接入网向HRPD源接入网发送A13会话信息确认消息,用于响应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HRPD源接入网在收到该A13会话信息确认消息之后,可以将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删除。
步骤S708,HRPD目标接入网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TCA消息发送给服务eBS。HRPD目标接入网构造TCA消息,然后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TCA消息发送给服务eBS。
步骤S709,服务eBS将TCA消息通过空口隧道发送给终端。
步骤S710,HRPD目标接入网判断该终端是否正在进行跨网切换。在HRPD目标接入网判断出终端正在进行跨网切换的事件之后,HRPD目标接入网通知CAN(PDSN)跨网切换事件发生。
步骤S711,HRPD目标接入网向CAN(PDSN)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在本实施例中,HRPD目标接入网使用扩展A11注册请求消息来通知CAN(PDSN)跨网切换事件发生。具体来说,就是在A11注册请求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项Inter-RAT Handover。携带该扩展项的A11注册请求消息表示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否则表示终端没有发生跨网切换事件。当然,也不排除新增一条消息来通知CAN(PDSN)终端跨网切换事件的发生。该A11注册请求消息携带Inter-RAT Handover扩展项,同时请求将数据通道从HRPD源接入网转移到HRPD目标接入网来,同时通知CAN(PDSN)跨网切换的事件。步骤S711可以与步骤S708并行进行。
步骤S712,CAN(PDSN)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1注册应答消息。在接收到目标接入网发送的A11注册请求消息后,CAN(PDSN)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1注册应答消息。如果该A11注册请求消息携带Inter-RATHandover扩展项,CAN停止向服务eBS转发数据,而是向该A11注册请求消息建立的数据隧道转发数据;否则,CAN继续向服务eBS转发数据。
步骤S713,终端切换到HRPD网络发送接收数据。终端在接收到TCA消息之后,获得了HRPD的空口配置参数,可以直接在HRPD接入网发送和接收数据。反向的IP分组数据由终端发送至HRPD目标接入网。HRPD目标接入网将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再由CAN将数据转发至HA。前向的IP分组数据由HA转发至CAN,再由CAN将数据转发至HRPD目标接入网,HRPD目标接入网将数据发送给终端。
上述数据转发的方法,HRPD目标接入网判断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的事件,并将该事件通过跨网切换指示信息通知CAN(PSDN),从而保证了终端在发生跨网切换的事件之后,网关可以及时地将前向数据向目标接入网络转发,从而使得终端能够正常接收到前向数据,保证了前向数据的连贯性,避免了业务在终端发生跨网切换之后发生中断。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数据转发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该信令流程假设终端在开始由UMB网络服务。服务eBS与DAP是同一个eBS。而且该终端在空闲状态时已经在HRPD接入网创建了会话信息,与CAN(PDSN)协商了IP包头压缩配置以及建立了用于过滤IP分组的TFT。
步骤S801,HA通过CAN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DAP/服务eBS。然后,服务eBS通过UMB空口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给终端。
步骤S802,服务eBS通过空口隧道将HRPD系统的寻呼消息发送给终端。基于某些特定的触发条件,UMB接入网决定将终端切换至HRPD网络,或者终端决定切换至HRPD网络。
步骤S803,终端通过UMB的空口隧道发送HRPD系统的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在通过UMB空口接收到HRPD系统的寻呼消息之后,终端通过UMB的空口隧道发送HRPD系统的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该HRPD系统的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用于向HRPD接入网请求建立连接以发送业务。
步骤S804,服务eBS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消息交给HRPD目标接入网。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之后,服务eBS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消息交给HRPD目标接入网。服务eBS如何选择HRPD目标接入网由实现的方法来决定。通过后台配置来选择HRPD目标接入网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实现方法。
步骤S805,HRPD目标接入网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TCA消息发送给服务eBS。假设HRPD目标接入网保存有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HRPD目标接入网构造TCA消息,然后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TCA消息发送给服务eBS。
步骤S806,服务eBS将该TCA消息通过空口隧道发送给终端。
步骤S807,HRPD目标接入网判断该终端是否正在进行跨网切换。在HRPD目标接入网判断出终端正在进行跨网切换的事件之后,HRPD目标接入网通知CAN(PDSN)跨网切换事件发生。
步骤S808,HRPD目标接入网向CAN(PDSN)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在本实施例中,HRPD目标接入网使用扩展A11注册请求消息来通知CAN(PDSN)跨网切换事件发生。具体来说,就是在A11注册请求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项Inter-RAT Handover。携带该扩展项的A11注册请求消息表示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否则表示终端没有发生跨网切换事件。当然,也不排除新增一条消息来通知CAN(PDSN)终端跨网切换事件的发生。该A11注册请求消息携带Inter-RAT Handover扩展项,同时请求将数据通道从HRPD源接入网转移到HRPD目标接入网来,同时通知CAN(PDSN)跨网切换的事件。步骤S808可以与步骤S805并行进行。
步骤S809,CAN(PDSN)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1注册应答消息。在接收到目标接入网发送的A11注册请求消息后,CAN(PDSN)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1注册应答消息。如果该A11注册请求消息携带Inter-RATHandover扩展项,CAN停止向服务eBS转发数据,而是向HRPD目标接入网所建立的数据隧道转发数据;否则,CAN继续向服务eBS转发数据。
步骤S810,终端切换到HRPD网络发送接收数据。终端在接收到TCA消息之后,获得了HRPD的空口配置参数,可以直接在HPD接入网发送和接收数据。反向的IP分组数据由终端发送至HRPD目标接入网。HRPD目标接入网将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再由CAN将数据转发至HA。前向的IP分组数据由HA转发至CAN,再由CAN将数据转发至HRPD目标接入网,HRPD目标接入网将数据发送给终端。
上述数据转发的方法,HRPD目标接入网判断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的事件,并在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的事件之后,由HRPD目标接入网将该跨网切换的事件通过跨网切换指示信息通知CAN(PSDN),从而保证了终端在发生跨网切换的事件之后,网关可以及时地将前向数据向目标接入网络转发,从而使得终端能够正常接收到前向数据,保证了前向数据的连贯性,避免了业务在终端发生跨网切换之后发生中断。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数据转发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该信令流程假设终端在开始由UMB网络服务。服务eBS与DAP是同一个eBS。该终端一开始未在HRPD接入网创建会话信息,也未与CAN(PDSN)协商IP包头压缩配置,建立用于过滤IP分组的TFT。
步骤S901,HA通过CAN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DAP/服务eBS。然后,服务eBS通过UMB空口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给终端。
步骤S902,终端通过UMB空中接口接收到HRPD网络的广播信息。该HRPD网络的广播信息触发终端与HRPD网络协商会话以及请求其它配置信息。
步骤S903,终端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与HRPD跨网接入点完成创建HRPD会话的过程。HRPD跨网接入点具有类似HRPD AN的功能,支持A11接口与A13接口。该HRPD跨网接入点是专门为跨网切换所设置的设备。对于接入网来说,HRPD跨网接入点和普通的接入网没有区别,因为HRPD跨网接入点使用A13接口与其他接入网进行通信。
步骤S904,终端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与CAN(PDSN)完成协商IP包头压缩配置,IP分组过滤的TFT等等配置信息。
步骤S905,终端决定切换到HRPD网络。
步骤S906,终端通过HRPD空中接口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当终端决定切换到HRPD网络时,终端通过HRPD空中接口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连接请求加路径更新消息。
步骤S907,HRPD目标接入网向HRPD跨网接入点发送A13会话信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由于HRPD目标接入网没有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HRPD目标接入网向HRPD跨网接入点发送A13会话信息请求消息请求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终端在执行跨网切换事件前将预先在HRPD跨网接入点建立HRPD会话信息,并通过HRPD跨网接入点与CAN(PDSN)协商IP包头压缩,IP分组过滤等等配置信息。在正式切换时,目标接入网将向HRPD跨网接入点请求该终端的会话信息。
步骤S908,HRPD跨网接入点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用于传递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该A13会话响应消息携带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扩展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来指示跨网切换的事件的发生。具体来说,就是在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项Inter-RAT Handover。携带该扩展项的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则表示本次切换是跨网切换事件,否则就是普通的A13切换事件。当然,也不排除新增一条消息来通知HRPD目标接入网跨网切换的事件的发生。
步骤S909,HRPD目标接入网向HRPD跨网接入点发送A13会话信息确认消息,用于响应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HRPD目标接入网在接收到携带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A13会话响应消息之后,向HRPD跨网接入点发送A13会话信息确认消息,以响应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HRPD跨网接入点在收到该确认消息之后,可以将该终端的HRPD会话信息删除。
步骤S910,HRPD目标接入网通过HRPD空口将TCA消息发送给终端。HRPD目标接入网构造TCA,并将该TCA消息通过HRPD空口发送给终端。
步骤S911,HRPD目标接入网判断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HRPD目标接入网根据A13会话信息确认消息携带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判断终端的本次切换为跨网切换。
步骤S912,HRPD目标接入网向CAN(PDSN)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该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由A11注册请求消息携带。HRPD目标接入网通过该A11注册请求消息请求将数据通道从HRPD跨网接入点转移到HRPD目标接入网来,同时通知CAN(PDSN)终端的跨网切换事件。步骤S912与步骤S910可以并行进行。
步骤S913,CAN(PDSN)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1注册应答消息。在接收到目标接入网发送的A11注册请求消息后,CAN(PDSN)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1注册应答消息。如果该A11注册请求消息携带Inter-RATHandover扩展项,CAN停止向服务eBS转发数据,而是向HRPD目标接入网所建立的数据隧道转发数据;否则,CAN继续向服务eBS转发数据。
步骤S914,终端切换到HRPD网络发送接收数据。终端在接收到TCA消息之后,获得了HRPD的空口配置参数,可以在HRPD接入网发送和接收数据。反向的IP分组数据由终端发送至HRPD目标接入网。HRPD目标接入网将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再由CAN将数据转发至HA。前向的IP分组数据由HA转发至CAN,再由CAN将数据转发至HRPD目标接入网,HRPD目标接入网将数据发送给终端。
上述数据转发的方法,在终端发生跨网切换事件时,HRPD跨网接入点向HRPD目标接入网发送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使HRPD目标接入网可以根据该A13会话信息响应消息判断终端发生跨网切换事件,然后再由HRPD目标接入网向CAN(PSDN)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将终端的跨网切换事件通知网关。从而保证了终端在发生跨网切换的事件之后,网关可以及时地将前向数据向目标接入网络转发,避免了业务在终端发生跨网切换之后发生中断。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数据转发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该信令流程假设终端开始由HRPD网络服务。终端通过HRPD接入网和接入网关连接到归属代理,并且在空闲状态时已经在SRNC创建了会话信息,与CAN(AGW)协商了配置信息。
步骤S1001,HA将前向的IP分组数据通过CAN转发至HRPD服务接入网。然后由HRPD服务接入网发给终端接收。
步骤S1002,HRPD接入网决定将终端切换至UMB网络。基于某些特定的触发条件,HRPD接入网决定将终端切换至UMB网络,并向终端发送切换到UMB网络的命令。当然也有可能由终端判断决定切换至UMB网络。
步骤S1003,终端通过HRPD空中接口隧道向HRPD服务接入网发送UMB空中接口的路由开放请求消息。
步骤S1004,HRPD服务接入网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UMB的路由开放请求消息发送给目标eBS。HRPD服务接入网在收到UMB空中接口的路由开放请求消息之后,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消息交给目标eBS。HRPD服务接入网如何选择目标eBS由实现的方法决定。通过后台配置来选择目标eBS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实现方法。
步骤S1005,目标eBS向SRNC发送IAS会话信息请求消息,请求该终端的会话信息以及为该终端服务的AGW的信息。
步骤S1006,SRNC向目标eBS发送IAS会话信息响应消息,将该终端的会话信息与为该终端服务的AGW的信息告知目标eBS。
步骤S1007,目标eBS将路由开放接受消息转发给HRPD服务接入网。目标eBS构造路由开放接受消息,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将该路由开放接受消息转发给HRPD服务接入网。
步骤S1008,HRPD服务接入网将UMB空口的路由开放接受消息通过HRPD的空中接口隧道发给终端。终端在收到路由开放接受消息后,获得了UMB空中接口的配置参数,可以直接在UMB空中接口接收和发送数据了。
步骤S1009,终端通过UMB空中接口与目标eBS以及SRNC继续接入信令的过程。
步骤S1010,目标eBS判断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目标eBS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路由开放请求消息,根据该路由开放请求消息目标eBS可以判断该终端正在进行跨网切换。在目标eBS判断出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的事件后,目标eBS通知CAN(AGW)跨网切换的事件发生。
步骤S1011,目标eBS向CAN(AGW)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扩展PMIP注册请求消息来指示跨网切换的事件的发生。具体来说,就是在PMIP注册请求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项Inter-RAT Handover。携带该扩展项的PMIP注册请求消息表示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否则表示终端没有发生跨网切换。当然,也可以新增一条消息来通知CAN(AGW)跨网切换的事件的发生。同时,目标eBS通过PMIP注册请求消息请求建立与CAN(AGW)的数据隧道。步骤S1011可在步骤S1006完成之后任意时刻开始执行。
步骤S1012,CAN(AGW)向目标eBS发送PMIP注册响应消息。在接收到PMIP注册请求消息之后,CAN(AGW)向目标eBS发送PMIP注册响应消息。目标eBS收到PMIP注册响应消息后,确认与CAN(AGW)的数据隧道建立成功。如果该PMIP注册请求消息携带跨网切换指示信息,CAN改变数据转发方向,向该PMIP注册请求消息所建立的数据隧道转发数据;否则,CAN继续向HRPD接入网转发数据。
步骤S1013,终端切换到UMB网络发送接收数据。反向的IP分组数据由终端发送至UMB目标接入网。UMB目标接入网将反向的IP分组数据转发至CAN,再由CAN将数据转发至HA。前向的IP分组数据由HA转发至CAN,再由CAN将数据转发至UMB目标接入网,UMB目标接入网将数据发送给终端。
上述数据转发的方法,目标eBS判断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并通过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向CAN上报终端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保证了终端在发生跨网切换后网关将前向数据转发至目标接入网络,从而使得终端能够正常接收到前向数据,保证了前向数据的连贯性,防止了业务在发生跨网切换后不发生中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网关接收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所述网关将数据向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关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目标接入网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如果所述终端发生了所述跨网切换事件,则所述目标接入网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数据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由所述目标接入网向所述网关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携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数据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由所述目标接入网向所述网关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携带具体是通过向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添加Inter-RAT Handover扩展项实现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数据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网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包括:所述目标接入网判断接收自所述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是否通过跨接入技术隧道发送,如果接收自所述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是通过所述跨接入技术隧道发送的,则所述目标接入网判断所述终端发生了所述跨网切换事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数据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网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还包括:所述目标接入网判断接收自所述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是否携带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如果接收自所述目标接入网内另一网元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携带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则所述目标接入网判断所述终端发生了所述跨网切换事件。
7、一种数据转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关,用于接收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并将数据向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
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网关转发的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数据转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包括: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数据转发模块,与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将数据向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
9、如权利要求7所述数据转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转发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数据转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还包括:切换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
11、一种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网发送的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数据转发模块,与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将数据向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的目标接入网转发。
12、一种目标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网关发送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转发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判断模块,与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连接,用于判断终端是否发生了跨网切换事件,如果所述终端发生了所述跨网切换事件,则通知所述信息发送模块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跨网切换指示信息。
CNA2007101520501A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ending CN1013997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520501A CN101399753A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520501A CN101399753A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9753A true CN101399753A (zh) 2009-04-01

Family

ID=4051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520501A Pending CN101399753A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975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897A (zh) * 2017-08-15 2019-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的方法及设备
CN112491720A (zh) * 2020-11-10 2021-03-1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滑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12654071A (zh) * 2020-12-31 2021-04-13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5244A (zh) * 2018-10-30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897A (zh) * 2017-08-15 2019-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的方法及设备
CN110121897B (zh) * 2017-08-15 2021-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的方法及设备
CN112655244A (zh) * 2018-10-30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5244B (zh) * 2018-10-30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1720A (zh) * 2020-11-10 2021-03-1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滑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12654071A (zh) * 2020-12-31 2021-04-13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2921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1938787B (zh) 切换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US8515462B2 (en) Method for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232690B (en) Method for exchanging higher layer system information on a wireless system and automatic system selection of a wireless LANS
KR20190133031A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837395B2 (en) Method and entity for conveying data units
US8045972B2 (en) Multimode wireless radio access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processing
KR20120027155A (ko) 패킷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핸드오프를 용이하게 가능하도록 하는 방법
EP2028814A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a handover and corresponding network units
CN105873241B (zh) 建立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984452A (zh) 一种小区切换时获取系统信息的方法
US20210022203A1 (en) Method for deactivating user plane connection and network entity for controlling user plane connection deactivation in network
KR20050043699A (ko) 상이한 무선망에 위치하는 이동국들간 패킷 데이터 호들을설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과 방법
CN101399753A (zh)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hoi et al. Mobility management in the 5g network between various access networks
EP1830522B1 (en) Bridging end point device supporting inter access point communication
CN101730176B (zh) 网络重选中的寻呼控制方法、实体及系统
US8705499B2 (en) Mobile wireless access router for separately 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 and control signal
US11395363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UE idle state with separated mm function entity and SM function entity,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entity, and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entity
WO2009067890A1 (fr) Procédé de réception ou de 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s de commutation de fréquence porteuse d'assistance et dispositif associé
CN108464034B (zh) 语音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JP572217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サーバ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EP136084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connection of a mobile element to a network
CN101730170B (zh) 切换方法和系统
JP2023551953A (ja) 再ル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装置、通信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