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7166A - 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 - Google Patents

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7166A
CN101397166A CNA2007101598173A CN200710159817A CN101397166A CN 101397166 A CN101397166 A CN 101397166A CN A2007101598173 A CNA2007101598173 A CN A2007101598173A CN 200710159817 A CN200710159817 A CN 200710159817A CN 101397166 A CN101397166 A CN 101397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chnology
water
district
algae
encir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98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国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u Guozhong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bao Green Aquatic Product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bao Green Aquatic Product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bao Green Aquatic Product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598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71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7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7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环式天然饮用水源地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靶环式功能区域的组成是以水源地取水口为靶心,以不同或相同半径设置同心圆,以不同材料围栏分割或重叠配置的功能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水源地生态修复操作结构区域。本发明综合拦污消浪、藻类控制、基础环境改良、微生态环境修复等技术,通过改善水源地的风浪、底质、透明度等环境条件,恢复湖泊水生植被和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最终达到持续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目的。

Description

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环式天然饮用水源地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该技术可根据饮用水取水要求、水源地理化和生物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和重组,也适于在其他各种类型的天然水域水源地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护与净化中推广。
发明背景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河流、湖泊流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十分重视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采取及时有效的跟进措施,长期工农业生产及人为污染导致各流域生态系统结构迅速恶化,水环境污染和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一些流域一旦进入高温季节即持续爆发水体蓝藻“水华”,水体总氮、总磷含量升高,蓝藻“水华”的爆发危及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给地方造成了严重的水危机。针对部分流域存在的蓝藻过度繁殖现象,这几年有关专家提出的主要治理措施是物理拦截、机械打捞、粘土絮凝、生物调控等。当前蓝藻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及机械法等多种,利弊分析如下:
①化学法:即采用凝聚沉降和化学药剂杀死藻类.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即时地控制蓝藻的繁殖,但化学药剂对水体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严重的后果难以预测。
②生物法:目前比较多的是采用种植水生植物和养殖鲢鳙鱼进行控制蓝藻的繁殖,尽管该方法环保安全,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富营养化的效果,但在国内的实践中却发现,其种植的水生植物成活率低,同时水生植物老化死亡后处理不易,会造成二次污染,作为鲢鳙鱼消化蓝藻效果,在国内不同湖型应用效果也不一,同时若要控制蓝藻要大批量的投入鲢鳙鱼,超量的投入也可能造成湖泊新的生态问题,这些都值得探讨,此外有些试验曾用有益微生物进行除藻试验,但由于没有高含量的有效活菌及没有给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物着床,因此实际应用成本太高无法推广,且实际效果也不太理想。
③物理法:目前使用多的是采用改性黏土的投入吸附,将处于生长繁殖初期的蓝藻群体沉降到湖底,控制其生长,减少蓝藻水华发生的概率,但其弊处是显而易见的,改性黏土对蓝藻去除率为5%—8%,仅比人工捞藻的2%—3%的去除率强;其除藻的表象只是短时间蓝藻水华变化的浑水,蓝藻细胞在底泥层中可以保持几个月,具体说即使每次5%—8%受絮凝的蓝藻也极有可能在短则两三天,多则两三个月内浮起并重新大量繁殖滋生。改性黏土对于淡水湖使用效果不甚明显;在云南滇池应急治理中,高岭土、硅藻土等改性黏土基本上被否定。
④机械法:目前主要指打捞、挖掘底泥沉积物、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等。打捞的蓝藻去除率通常为2-3%,而挖掘底泥沉积物、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等则需要较大的使用成本。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蓝藻“水华”的危害,但对水体总氮、总磷的削减影响甚微,目前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主要的是水域微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原生态的水域生态环境是建立在水域生产者(浮游植物、水生植物)、水域消费者(浮游动物、水生动物)和水域分解者(微生物)三者平衡的基础上的,当水域微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水域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所形成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无法及时得到微生物的分解并转化为水生植物可以利用的营养盐类,水域生态自净功能就得不到恢复,水域生态环境便日趋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以微生物修复技术为重点的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在饮用水源地进行立体式综合水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本发明从水源地微生态环境修复入手,通过对水源地土著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驯化和扩培应用,以及设置先锋植物浮岛、纳米仿真水草、微生物沉箱等微生物着床设施,来发挥微生物在天然湖泊中同蓝藻进行营养竞争、空间竞争、能量竞争的作用,从而缩小蓝藻生存基础,起到控制蓝藻繁殖的目的。本发明是以保护和修复被修复流域的自来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和改良水质为目的,以改善水源地基础环境、恢复与创建水生植被、修复微生态环境和稳定水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立体式综合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本发明综合拦污消浪、藻类控制、基础环境改良、微生态环境修复等技术,通过改善水源地的风浪、底质、透明度等环境条件,恢复湖泊水生植被和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最终达到持续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目的。该技术可根据取水要求、水源地理化和生物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和重组,也适于在其他各种类型的天然水域水源地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护与净化中推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水源地水体理化条件、底质条件和对水源地水质的要求,该技术集成主要以七大技术为基础,由靶环式相互套接的若干功能区域组成的立体式综合水生态修复技术。七大技术组成包括:
(1)安全高效的拦污消浪技术:该技术由拦污网、物理消浪、仿生消浪和生物消浪组成。
(2)藻类水华控制技术:该技术以生物控藻为主,机械除藻和絮凝除藻为辅。
(3)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该技术主要以水域内的土著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扩培,并进行溶藻能力和生存条件的驯化,采用先锋植物浮岛技术、纳米仿真水草技术、微生物沉箱技术等,将微生物着床在特殊介质上,形成微生物-特殊介质复合体,达到修复微生态环境的目的。
(4)水生植被恢复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水生植物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水源地水生植物种植技术、水源地水生植物种群配置技术等。
(5)基础环境改良技术:该技术以微生物絮凝和水生植物补光定植生长技术为主。
(6)水生态系统稳定技术:该技术以先锋植物浮岛技术、底栖生物净水技术、光氧化技术和微生物种群补充技术来保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7)水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以浮岛先锋植物的收割利用和加工技术、水生植物种群密度的控制技术、水生植物制作发酵饲料和微生物肥料技术、水生动物捕捞技术等来维持水生态系统的长效管理。
靶环式功能区域的组成是以水源地取水口为靶心,以不同或相同半径设置同心圆,以不同材料围栏分割或重叠配置的功能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水源地生态修复操作结构区域。分设若干环区:
1环区--拦污网区。2环区--机械除藻区。3-1环区--絮凝除藻区。3-2环区--纳米仿真水草消浪化藻区。3-3环区--微生物沉箱消浪净水区。4环区--浮叶植物消浪滤藻区。5环区--漂浮植物消浪暗箱抑藻区。6环区--鲤科鱼类食藻区。7--环区:沉水植被恢复区。8-1环区--先锋植物浮岛净水区。8-2环区--微生物种群补充直投区。8-3环区--底栖生物净水区。9-1环区--光氧化区。9-2环区--纳米仿真水草净水区。10环区--生态水源区。
本发明可应用于各地方自来水水源地任意一个取水口,通过改善水源地的风浪、底质、透明度等环境条件,恢复湖泊水生植被和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最终达到持续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目的。该技术可根据取水要求、水源地理化和生物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和重组,也适于在其他各种类型的天然水域水源地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护与净化中推广。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天然湖泊中绝大部分已经富营养化或正在富营养化中,这些湖泊又是广大城乡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技术特点:
(1)水源地土著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驯化和扩培应用技术,微生物净化水质技术一般应用于水处理,对湖泊水源地治理的净化应用不多。
(2)纳米仿真水草柔性消浪分解有机污染物:该技术造价低,不仅可以消浪,还可以使微生物着床,增加附着生物的基质,从而大大提高附着生物的生物量,抑制水华藻类生长,有较高的生态效应。
(3)我国土著滤食生物对蓝藻的控制技术:鲢、鳙是我国特有的滤食性鱼类,对浮游藻类的食量大,而且其繁殖技术十分完善,能够用于富营养大型水体大规模放养控藻。与国外相比,其摄藻鱼类主要是小型鱼类。在利用生物操纵原理,通过食物链下行作用、控制蓝藻技术研究方面,国外的现有技术主要来源于欧美国家的冷水湖泊,其鱼类区系非常简单,现有的技术参数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长江东部湖泊。因此,本技术具有独特、高效、可控制、可广泛使用等特征。另外,通过太湖河蚬、蚌、螺蛳等底栖动物的生命活动控制藻类也是一项新技术。
(4)水生植物补光定植生长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富营养化严重、透明度低的湖泊水生植被的恢复。
(5)湖泊水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根据生态位、生态演替等理论,重点研究苗种繁育、种植、群落配置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重建等关键技术,结合湖泊环境特征,发展湖泊水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稳定技术。
(6)利用微生物对水生植物发酵生产饲料和微生物肥料。
附图说明
图中:S1为拦污网区;S2为机械除藻区;S3为絮凝除藻、纳米仿真水草消浪化藻、微生物沉箱消浪净水区;S4为浮叶植物消浪滤藻区;S5为漂浮植物消浪暗箱抑藻区;S6为鲤科鱼类食藻区;S7为沉水植被恢复区;S8为先锋植物浮岛净水、微生物种群补充直投、底栖生物净水区;S9为光氧化、纳米仿真水草净水区;S10为生态水源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环区--拦污网区
拦污网(固体浮子式橡胶围栏)把污染水体分为外源污染水域和内源治理水域两个区域,通过网眼拦截外源污染水域中的大颗粒固体垃圾并阻拦在内源治理水域之外,起到粗滤的目的。
2环区--机械除藻区
一般情况下,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在大规模除藻行动的开始阶段或除藻前的准备阶段,为防止藻类的灾难性堆积,适当捞藻清理水面非常必要。作为一种次要的前期辅助手段,机械除藻可以减轻其他治理措施的处理负荷。在此区域水体表层通过设置橡胶围隔以聚集蓝藻,以便集中机械收集、去除。
3-1环区--絮凝除藻区
此区通过粘土或微生物絮凝作用将藻类沉降到位于此区下层的纳米仿真水草上,以被纳米仿真水草中人工繁殖的各种土著微生物快速降解。
改性材料可大大减少黏土投量(10-20倍),除浊除藻效率更高。改性黏土安全性保证优于自来水厂目前所用常规混凝剂。采用改性高岭土进行高压喷洒,使水面蓝藻絮凝沉降。每立方水体约需要50克改性粘土和10%的改性剂(壳聚糖等),喷洒所需时间约2周左右。以后视蓝藻水华发生强度不定期喷洒控藻。
3-2环区--纳米仿真水草消浪化藻区
纳米仿真水草是一种用于生态性水处理的高科技材料,其效果已经在十几年的应用过程中被多次证明。纳米仿真水草具有高生物附着表面积、适宜的孔结构、能够有序地引导水生物系统生长、活性智能的仿生形设计、纯惰性材质、亲和于生态环境和安装简易等多方面的特性和优点。
本技术方案采用纳米仿真水草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a)、高效控制悬浮性藻类
对于多数悬浮性藻类细胞所需的营养,雷蒙特比率定义的碳、氮、磷之间的比例为106:16:1。如果我们破坏水体中营养物的这一比例,就可以抑制藻类细胞繁殖。而纳米仿真水草材料和构造上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非常强的表面吸附性,更多的营养物被吸附转移到纳米仿真水草表面,从而使固着在其上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藻类在获取水中营养物方面相对浮游藻类占据更大的竞争优势,使远离纳米仿真水草的水域的营养(碳、氮、磷)比例失调,从而使浮游藻类在获取食物的生存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直至消亡。
(b)、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氮
纳米仿真水草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三维结构,其中包括大量的纤维和疏松的孔隙,超级编织技术在表层形成的微A/O环境,从而为硝化、反硝化作用的细菌群落繁殖以及藻类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纳米仿真水草上生长的藻类能利用水中多种无机氮,在光合过程以及随后的同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各种含氮有机物,有机氮如蛋白质经水解为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氨氮,氨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氮(NO- 2)和硝酸盐氮(NO- 3)。另外,NO- 2和NO- 3在厌氧条件下在脱氮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飞逸到大气中;一部分被藻类吸收,而藻类又会被底栖动物和鱼类食用,从而达到高效除氮目的。
(c)、高效去除水体中的磷
纳米仿真水草通过两条途径去除水体中的磷。一方面,磷被细菌、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细菌和藻类又被底栖动物或鱼类所摄食,最后通过植物的收割和鱼类的捕捞将磷从水中去除;另一方面,纳米仿真水草上的微生物(如高效聚磷菌)过量摄取水体中的磷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结构或转化为稳定的矿化组织,随着生物膜的剥落沉积在底泥中,避免被水生植物利用。
经过无数项目实践证明:每平方米的纳米仿真水草每天能去除氨氮1.657克、氮1.703克、磷0.239克,对富营养化的自然湖体中的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80%、85%。
此区域空间位于絮凝除藻区下方,安装的纳米仿真水草可以直接分解、吸收经絮凝除藻区絮凝沉淀其上的藻类。
3-3环区--微生物沉箱消浪净水区
通过工程区风场、水位、波浪及底质特征调查分析和消浪效果、生态效应的实验,此区域内使用惰性聚乙烯材料的生物包,有利于环保,启动期极短,投资成本低,净化程度高,具有稳定的结构,粗糙的表面使生物积结的又好又快。生物包还具有不堵塞的特性,可连续运转,并有很长的使用寿命,维护费用低。比起一般的活性污泥方法,生物包可有更多的细菌用来净化水质,又因为细菌被固定在过滤媒体上,不会被污水冲走,因此运作更加稳定。
4环区--浮叶植物消浪滤藻区
浮叶植物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增加固体悬浮物的沉降量,以被淤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去除。同时形成遮光区,抑制藻类的生长并起到消浪作用。
5环区--漂浮植物消浪暗箱抑藻区
此区域种植生长速度极快、生命力顽强的漂浮植物水葫芦,以形成水葫芦遮光区,通过“暗箱作用”抑制蓝藻的生长并进一步消浪。水葫芦需定时收获,避免二次污染。漂浮植物覆盖了实验水面1/3以后,藻类数量可下降90%,水质恢复清澈。流水不腐,盖住的水面在抑制藻类光合作用的同时,也降低了水温,利用温差加强了水体对流,改善了水体的“微循环”。
6环区--鲤科鱼类食藻区
在藻类含量较高的水体,应用非经典的生物操纵技术大规模养殖滤食性鲤科鱼类(如鲢、鳙等),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及有机碎屑,又可直接或间接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通过下行效应控制藻类和浮游生物的过量增长,使水域各种群生物量和生物密度达到营养平衡水平,在保持水质清澈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通过渔获将水体中的N、P去除。
鲢、鳙鱼以浮游生物为食,每生产1kg的鲢、鳙鱼可消耗8kg的藻类干物质。为确保成活率和对水中浮游生物的有效利用,以投放二龄鱼种为好,这样可以对藻类的转化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投放1kg二龄鲢、鳙鱼种,2~3年后可收获4kg成鱼。
7环区--沉水植被恢复区
此区域种植沉水维管束植物,进一步吸收转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微生物菌肥能够促进沉水维管束植物健康生长,并能防止其腐烂。
根据不同水生植物的生态特性,秋冬春群落以菹草为主,春夏秋群落以马来眼子菜、狐尾藻为主,通过建立复合群落,从而防止因某群种消亡而引起的水生植被大规模地消失,获得适应不同季节并具有更高稳定性的水生植被。并通过合理收割,调控水生植物密度,提高水生植物的生产量和净化能力。
水生植物群落配置和管理技术将确保水生植物群落的周年稳定和对水质的最大净化能力,解决由于自然群落演替而出现的淡季水生植物密度低,群落稳定性差等问题。
可工程区附近租用鱼塘,进行苗种培育,适时移栽。根据不同水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不同的繁殖技术进行规范化繁育:马来眼子菜将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技术,苦草将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技术,狐尾藻、菹草、微齿眼子菜将主要利用断株繁殖技术。马井泉等的研究表明:单位体积的沉水植物苦草每天能去除氨氮0.047克、氮0.076克、磷0.005克。
8-1环区--先锋植物浮岛净水区
经基因改良和长期驯化的先锋植物对水域内的氮、磷有着高吸收、高转化及去除过多营养元素的作用,可抑制蓝绿藻的生长,恢复水域系统的自然生态功能。该技术可较好的处理特定区域的污水,同时它的根系发达(在陆上最长可达5米,在水中可达1米以上),可作为微生物挂膜的着床,能够通过叶茎输氧促进根系挂膜微生物产生细胞外酶,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及硝化效果,同时又具有改善景观的作用,增加生物多样性,捕食和分解蓝藻“水华”,加大水域自净能力,是一个高效的污水处理平台。据实验测定:单位面积的先锋植物每天能去除氮3.750克、磷0.281克,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2%。
8-2环区--微生物种群补充直投区
一个完整的水环境生态系统必须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以及微生物。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由相应的微生物把它们逐步分解为无机营养盐类,从而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微生物在分解污染物的同时获得营养,得以维持自身种群的繁衍。微生物还可以降解固体悬浮物,溶解性的物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后被去除,而颗粒物及胶状物质在微生物产生的细胞外酶的水解下转化成小分子溶解性化合物,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因为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所以会被作为食物,而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例如,用2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0.5ppm可明显降低水体氨氮45.40%(±5.06%)、亚硝酸盐氮16.03%(±3.82%)和硫化物23.01%(±7.27%)。(参考尹文林,沈锦玉,沈智华,曹铮,潘晓艺,吴颖蕾.枯草芽孢杆菌B115株对水质改良效果研究)对于一个新建的水系,通过人为投放微生态制剂可以加快构建良好的水系微生态平衡,加速形成水系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良好的水体微生物环境需要经历积累、成长、成熟的过程。在自然条件下,这种过程很缓慢,所以需要人为向水系投加微生态制剂以尽快形成良好的微生物环境。根据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复杂的物质转化作用,可以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微生物进行投放。
在项目所在地水域环境中分离、纯化、扩培高效安全的土著微生物,进行溶藻能力和生存条件的驯化;采用合适的形式和工艺,将微生物着床在特殊介质上,形成微生物—特殊介质复合体;进行微生物—特殊介质复合体的除藻效果评价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应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分析微生物着床后种群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本发明技术中使用的微生物,对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无污染,不存在生物安全问题。
下图是参与水体物质循环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
             氮循环                好氧微生物
垂             碳循环                微好氧微生物
直               磷循环                兼性厌氧微生物
分                 铁循环                厌氧微生物
布                   硫循环                厌氧微生物
8-3环区--底栖生物净水区
螺蛳、河蚌、河蚬等底栖软体动物可通过滤食作用净化水质,而先锋植物发达的根系为底栖生物提供了生长和生存的空间,可以在水体横断面上增加有效面积。避免有滤食作用的底栖生物只在水体底层发挥作用。另外,利用底栖生物的分泌黏液絮凝水体悬浮物,促进悬浮物沉降从而净化水质。
9-1环区--光氧化区
此区域通过阳光照射对水体进行光氧化作用。
9-2环区--纳米仿真水草净水区
此区域通过纳米仿真水草进一步吸收转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10环区--生态水源区
此区域为生态水源区----自来水厂取水口。

Claims (12)

1、一种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其技术集成主要以七大技术为基础,由靶环式相互套接的若干功能区域组成的立体式综合水生态修复技术。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靶环式功能区域的组成是以水源地取水口为靶心,以不同或相同半径设置同心圆,以不同材料围栏分割或重叠配置的功能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水源地生态修复操作结构区域。
3、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靶环式功能区域,该区域分设若干环区:1环区--拦污网区。2环区--机械除藻区。3-1环区--絮凝除藻区。3-2环区--纳米仿真水草消浪化藻区。3-3环区--微生物沉箱消浪净水区。4环区--浮叶植物消浪滤藻区。5环区--漂浮植物消浪暗箱抑藻区。6环区--鲤科鱼类食藻区。7--环区:沉水植被恢复区。8-1环区--先锋植物浮岛净水区。8-2环区--微生物种群补充直投区。8-3环区--底栖生物净水区。9-1环区--光氧化区。9-2环区--纳米仿真水草净水区。10环区--生态水源区。
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集成技术,其技术组成是:拦污消浪技术、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水生植被恢复技术、基础环境改良技术、水生态系统稳定技术、水生态系统管理技术。
5、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靶环式功能区域的各环区,其顺序特点是:以水源地取水口为靶心,由1环区到10环区依次扩大的同心圆。
6、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安全高效的拦污消浪技术,其技术组成是:拦污网、物理消浪、仿生消浪和生物消浪。
7、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其技术组成特点是:以生物控藻为主,机械除藻和絮凝除藻为辅。
8、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其技术组成特点是:以实施该技术水域内的土著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扩培,并进行溶藻能力和生存条件的驯化,采用先锋植物浮岛技术、纳米仿真水草技术、微生物沉箱技术等,将微生物着床在特殊介质上,形成微生物-特殊介质复合体,达到修复微生态环境的目的。
9、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水生植被恢复技术,其技术组成是:水生植物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水源地水生植物种植技术、水源地水生植物种群配置技术等。
10、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基础环境改良技术,其技术组成特点是:以微生物絮凝和水生植物补光定植生长技术为主。
11、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水生态系统稳定技术,其技术组成特点是:以先锋植物浮岛技术、底栖生物净水技术、光氧化技术和微生物种群补充技术来保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12、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水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其技术组成特点是:以浮岛先锋植物的收割利用和加工技术、水生植物种群密度的控制技术、水生植物制作发酵饲料和微生物肥料技术、水生动物捕捞技术等来维持水生态系统的长效管理。
CNA2007101598173A 2007-09-29 2007-12-19 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 Pending CN1013971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598173A CN101397166A (zh) 2007-09-29 2007-12-19 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46624.7 2007-09-29
CN200710046624 2007-09-29
CNA2007101598173A CN101397166A (zh) 2007-09-29 2007-12-19 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7166A true CN101397166A (zh) 2009-04-01

Family

ID=40516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598173A Pending CN101397166A (zh) 2007-09-29 2007-12-19 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7166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7317A (zh) * 2012-02-02 2012-07-18 南京大学 一种消浪控藻、拦藻引藻复合生态构件及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2659246A (zh) * 2012-05-09 2012-09-12 浙江大学 一种恢复沉水植被的水下补光系统
CN102718323A (zh) * 2012-06-19 2012-10-10 江苏青禾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人工立体水草
CN103485306A (zh) * 2013-09-02 2014-01-0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取水口人工造流改善湖泊水源水质的方法
CN107673478A (zh) * 2017-10-31 2018-02-09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水文多变水域沉水植物的恢复方法
CN108217960A (zh) * 2018-01-25 2018-06-2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水生态治理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04785A (zh) * 2019-03-29 2019-08-09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生态浮床植物的配置及管理方法
CN112012159A (zh) * 2020-08-14 2020-12-01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水库水源地保护与生态补偿的方法
CN112730770A (zh) * 2020-07-31 2021-04-3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采用微宇宙体系评价水体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7317A (zh) * 2012-02-02 2012-07-18 南京大学 一种消浪控藻、拦藻引藻复合生态构件及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2659246A (zh) * 2012-05-09 2012-09-12 浙江大学 一种恢复沉水植被的水下补光系统
CN102718323A (zh) * 2012-06-19 2012-10-10 江苏青禾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人工立体水草
CN103485306A (zh) * 2013-09-02 2014-01-0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取水口人工造流改善湖泊水源水质的方法
CN103485306B (zh) * 2013-09-02 2016-02-10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取水口人工造流改善湖泊水源水质的方法
CN107673478A (zh) * 2017-10-31 2018-02-09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水文多变水域沉水植物的恢复方法
CN108217960A (zh) * 2018-01-25 2018-06-2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水生态治理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04785A (zh) * 2019-03-29 2019-08-09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生态浮床植物的配置及管理方法
CN112730770A (zh) * 2020-07-31 2021-04-3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采用微宇宙体系评价水体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12012159A (zh) * 2020-08-14 2020-12-01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水库水源地保护与生态补偿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3570B (zh) 一种景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与净化方法
CN103214099B (zh) 一种湖塘湿地的水体生态修复与净化方法
CN104310591B (zh) 城市景观水体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01397166A (zh) 天然水域饮用水源地靶环式生态修复及水质改良技术
CN103276696B (zh) 一种基于生态袋的水下护坡及水体生态治理方法
CN102432107A (zh) 一种治理黑臭河道的生物综合净化工艺
CN103214151B (zh) 一种生态组合处理龟鳖温室养殖废水的方法
CN109626766A (zh) 一种城市河流的生态调蓄湖的构建方法
CN111718073A (zh) 一种淡水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系统
CN102211819B (zh) 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生物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05016488A (zh) 一种治理蓝藻的方法
CN104058545B (zh) 将生物载体与生态修复技术结合治理养殖污水的方法
CN108314189A (zh) 人工湿地无动力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13213710A (zh) 海水工厂化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尾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2092857A (zh) 生物链构造技术修复河湖水系的方法
CN105540995B (zh) 一种净化农村生活污水和水禽养殖污水的生态利用方法
CN206417918U (zh) 零能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13371833A (zh) 一种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1234822A (zh) 一种利用水质改善间隙进行沉水植被快速修复的方法
CN112320959B (zh) 城市水体水污染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方法
CN107651754B (zh) 一种修复富营养水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及人工礁石
CN102120648B (zh) 富营养化水域水质处理悬浮床及其水处理方法
Raychaudhuri et al. Waste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ongoing traditional practices at East Calcutta Wetland
Wa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systems (EWTUS) in China
CN205821003U (zh) 一种河水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OU GUOZH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HONGBAO GREEN AQUATIC PRODUCT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819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0090 2/F, BUILDING 10, AQUATIC PRODUCTS SCIENCE PARK ZONE, 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 NO. 300, JUNGO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CITY TO: 200090 ROOM 201, BUILDING 10, AQUATIC PRODUCTS SCIENCE PARK DISTRICT, NO. 300, JUNGONG ROAD, SHANGHAI CITY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819

Address after: 200090, No. 201, building 10, Fisheries Science Park, No. 300, military road,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Zou Guozhong

Address before: 2, No. 200090, building 10, Fisheries Science Park, 300, Yangpu District military road, Shanghai,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Hongbao Green Aquatic Product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