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4008A - 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4008A
CN101374008A CNA2007101430168A CN200710143016A CN101374008A CN 101374008 A CN101374008 A CN 101374008A CN A2007101430168 A CNA2007101430168 A CN A2007101430168A CN 200710143016 A CN200710143016 A CN 200710143016A CN 101374008 A CN101374008 A CN 101374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relay station
request
value
bandwidth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30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4008B (zh
Inventor
魏巍
赵建平
王文焕
段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43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74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74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4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0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固定间隔和突发两种方式向其所属的基站发送带宽请求;所述固定间隔方式是指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发送带宽请求;所述突发方式是指当一个、多个或多个组合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和设定的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时发送带宽请求;所述以突发方式发送的带宽请求中包含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及其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或包含标识该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与设定的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的信息;所述中继站为非透明中继站;所述对比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Description

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尤其涉及非透明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下一代的无线通信网络中,需要解决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覆盖范围内存在缺陷区域的问题,使未能被基站覆盖的区域得到覆盖;以及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容量问题,包括小区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容量调配及邻小区中容量的调配。上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在诸如地铁站等建筑物内、隧道或者其它地下建筑等室内覆盖模型,以及一些临时应用模型和移动的交通工具等应用模型或者小区边缘的用户的覆盖和吞吐量等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目前,在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6J等国际标准中都提出采用中继站(RS)的方式来解决上述存在覆盖缺陷的场景中用户的覆盖和容量的问题。与在存在覆盖缺陷的区域中增加基站相比,使用中继站降低了系统启动的复杂度,同时通过使中继站复杂度的最小化可以进一步降低整个系统的复杂度。
目前,根据中继站所应用的场景及分别解决覆盖和容量等问题的不同,可将中继站分为以下两类:
(1)透明中继站(Transparent Relay Station,简称TRS)
如图1所示,透明中继站和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简称UT)都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同时用户终端又位于透明中继站的覆盖范围内。
透明中继站的特点是:下行控制信息与数据业务是独立传输的,其中下行控制信息直接从基站传输到用户终端,而不经过透明中继站;而数据业务可以通过透明中继站传输到用户终端。透明中继站在下行广播信道中不发射自己的同步、系统配置以及资源分配等信息。
(2)非透明中继站(Non-Transparent Relay Station,简称NTRS)
如图2所示,非透明中继站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而用户终端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且位于非透明中继站的覆盖范围内。
非透明中继站的特点是:下行控制信息与数据业务都须通过非透明中继站传输到用户终端,且非透明中继站在下行广播信道中发射自己的同步、系统配置以及资源分配等信息。
在透明中继站和非透明中继站中带宽等资源的调度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式调度,另一种是分布式调度。
透明中继站的高层调度复杂、占用系统开销非常大;同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时兼容透明中继站和非透明中继站时,在物理配置及高层调度方面占用的系统开销都是非常大的。
另外,如果对中继站使用集中式调度,会给基站带来额外的开销,同时考虑到中继站本身具有较大的时延特性,因此,在进行集中式调度时,中继站与基站之间会有很多的控制信令的交换,造成更大的时延。
除以上问题外,现有的中继站资源调度方法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带宽请求的触发方式:中继站在带宽不足时即向基站发送带宽分配请求,大量的带宽分配请求及相应的应答信息加大了带宽及中继站和基站的处理资源的占用;
二、带宽请求方法:中继站发送的带宽请求的方式和请求中包含的信息单一,BS无法根据该请求中包含的信息充分判断中继站的实际资源、带宽占用和用户请求情况,带宽请求效率较低;
三、带宽分配方法:基站为中继站进行带宽分配时使用业务优先级作为带宽分配的优先级,判断条件单一,当出现高优先级的业务持续发送带宽请求的情况时,对于低优先级业务,即使是少量的带宽要求也会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有失公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带宽请求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包含多种请求方式和请求信息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固定间隔和突发两种方式向其所属的基站发送带宽请求;所述固定间隔方式是指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发送带宽请求;所述突发方式是指当一个、多个或多个组合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和设定的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时发送带宽请求;所述以突发方式发送的带宽请求中包含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及其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或包含标识该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与设定的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的信息;
所述中继站为非透明中继站;
所述对比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此外,所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包含:拒绝信息统计值,缓存信息统计值,请求信息统计值;所述拒绝信息统计值包含以下一种或多种:拒绝率,拒绝请求数,拒绝带宽量,拒绝用户数;所述缓存信息统计值为上行缓存使用量和下行缓存使用量;所述请求信息统计值包含: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数量,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
此外,除由于缓存信息统计值与相应的缓存信息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时发送的带宽请求外,所有带宽请求中都包含所述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用于指示各业务优先级的业务所需带宽。
此外,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启动长度为T的固定间隔定时器开始计时,T>0;
B:中继站进行资源服务信息统计,以获取所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
C:当请求开关为开启标志且满足如下条件时,将请求开关设置为关闭标志,并向所属基站发送带宽请求:
固定间隔定时器计满,或
一个、多个或多个组合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与设定的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
此外,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含步骤D:接收到所属基站发送的带宽请求应答后,所述中继站进行如下带宽请求应答处理:使用该应答中包含的为各业务优先级分配的带宽信息更新中继站中保存的所述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值;即:
使用X0[n]-X[n]作为更新的业务优先级为n的请求带宽值;其中,X[n]为该应答中包含的为各业务优先级分配的带宽增量值,X0[n]为中继站中保存的相应的请求带宽值,所述X[n]大于或等于0,n为业务优先级。
此外,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含步骤E:接收到所属基站发送的带宽请求应答后,所述中继站进行如下带宽请求应答处理:将除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值以外的其它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清零。
此外,所述中继站完成所述带宽请求应答处理之后还包含如下步骤:将请求开关设置为开启标志。
此外,所述带宽请求中包含请求类型字段,用于标识该请求是以固定间隔或突发方式发送。
此外,所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以累计平均方法统计获得,所述累计平均是划分多个统计时间片,对统计开始至当前包含的各统计时间片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进行相加取均值获得相应的累计平均统计值。
此外,所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由所述中继站设置,或由中继站所属的基站设置。
本发明通过采用固定间隔和突发两种方式向其所属的基站发送带宽请求;并且在请求中包含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基站可根据带宽请求类型和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进行优化的资源分配和资源回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透明中继站、用户终端与基站的信号覆盖关系示意图;
图2是非透明中继站、用户终端与基站的信号覆盖关系示意图;
图3是非透明中继站向基站发起带宽请求和基站进行带宽分配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NTRS发起带宽请求以及BS根据该请求进行带宽分配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NTRS向BS发起带宽请求和BS进行带宽分配的流程图,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101:BS和NTRS为每一类业务设置业务优先级;
业务优先级是将业务按照需求分为不同的等级,与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简称QoS)的等级是相对应的。对于每一类业务,BS和NTRS为其设置相同的业务优先级。
102:NTRS设置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
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包含:拒绝信息阈值,缓存信息阈值,请求信息阈值。其中,
拒绝信息阈值可以是:拒绝率阈值,拒绝请求数阈值,拒绝带宽量阈值,拒绝用户数阈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存信息阈值包含:上行缓存使用量阈值和下行缓存使用量阈值。
上行缓存是指对UT发送至NTRS的数据进行缓存所使用的存储空间,当UT经NTRS发送数据至BS时,若UT至NTRS的链路和NTRS至BS的链路不匹配时,即UT至NTRS的链路上的,需转发至BS的通讯数据量超过NTRS至BS的链路最大承受能力时,需要NTRS将数据临时在上行缓存中进行存储;下行缓存是指对BS发送至NTRS的数据进行的缓存,当BS经NTRS发送数据至UT时,若BS至NTRS的链路和NTRS至UT的链路不匹配时,即BS至NTRS的链路上的,需转发至UT的通讯数据量超过NTRS至UT的链路最大承受能力时,需要NTRS将数据临时在下行缓存中进行存储。
请求信息阈值可以是: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数量累计平均阈值,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阈值。
103:启动长度为T的固定间隔定时器开始计时,T>0;
104:NTRS进行资源服务信息统计;
资源服务信息统计是采用特定的中继站通讯服务量化信息,对NTRS的资源状况和服务状况进行统计,包含:拒绝信息统计,缓存信息统计,请求信息统计;即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包含:拒绝信息统计值,缓存信息统计值,请求信息统计值。
上述中继站通讯服务量化信息是中继站与所属基站和用户终端间的交互数据信息及中继站自身的通讯资源信息,包含:
业务请求量化信息,如业务请求的接收时间,业务请求的服务状态(被拒绝,排队等候处理,正在处理等),业务请求所需带宽量,业务请求的业务优先级,业务请求的用户标识信息等;
中继站通讯资源信息,如中继站与用户终端及中继站与所属基站之间各条通讯链路的数据量及最大带宽量,中继站缓存数据量等。
拒绝信息统计是NTRS对其拒绝的用户请求信息进行统计。拒绝信息统计值可以是以下一种或多种:拒绝率,拒绝请求数,拒绝带宽量,拒绝用户数。
拒绝率为被拒绝的用户请求数与用户请求总数的比值。
拒绝请求数为被拒绝的用户请求的总数。
拒绝带宽量为每一个被拒绝的用户请求所包含的带宽量的总和。
进行拒绝率、拒绝请求数、拒绝带宽量统计时,可以同时记录每一个请求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当用户再次发起请求时,不再重复统计。
缓存信息统计是NTRS对上行缓存使用量和下行缓存使用量进行统计,对应的缓存信息统计值为上行缓存使用量和下行缓存使用量。
缓存信息统计还可以对UT至NTRS链路的已使用带宽,NTRS至BS链路的已使用带宽,BS至NTRS链路的已使用带宽,NTRS至UT链路的已使用带宽进行统计,获得相应的统计值。
请求信息统计是按照业务优先级对当前排队的(即由于带宽不足暂时不能分配带宽而进入等待队列的)业务请求数量或业务请求带宽量进行累计平均。对应的请求信息统计值包括: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数量累计平均值,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
累计平均是指划分多个统计时间片,对各时间片的统计量(如,业务请求数量或业务请求带宽量)进行相加取均值所获得的统计值。例如,对第一业务优先级的排队的业务请求数量进行累计平均时,本次统计开始至当前共包含3个统计时间片,第1个统计时间片的第一业务优先级的排队的业务请求数量为50,由于用户撤销请求等原因第2个统计时间片的第一业务优先级的排队的业务请求数量减少为30,第3个统计时间片的第一业务优先级的排队的业务请求数量为70,则当前的第一业务优先级排队的业务请求数量累计平均值为50。
除了请求信息统计外,缓存信息统计和拒绝信息统计都可以采用上述累计平均的方式进行。采用累计平均的方式可更准确地反应各统计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消除各统计量的非正常变化。
此外,进行请求信息统计时,也可以同时记录每一个请求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当用户再次发起请求时,不再对相应值重复统计。
105:NTRS判断是否满足设定的带宽请求触发条件,并确定相应的触发条件类型;若满足,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跳转至步骤104;
带宽请求触发条件包含:定时器触发条件和阈值触发条件。定时器触发条件是指上述固定间隔定时器计满,对应的带宽请求触发类型为固定间隔方式;阈值触发条件是指上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和相应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例如,统计值大于,或大于等于相应阈值),对应的带宽请求触发类型为突发方式。可以设置多个阈值触发条件,每一个阈值触发条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组合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和相应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
106:NTRS对请求开关进行判断,若为关闭标志,则跳转至步骤105;否则执行下一步;
请求开关的初始值为开启标志,NTRS向BS发送带宽请求时,将其设置为关闭标记,以防在一次带宽请求发送到BS,BS根据该带宽请求分配带宽,并向NTRS返回带宽请求应答消息期间,由于其它的原因再次向BS发送带宽请求。
107:NTRS将请求开关设置为关闭标志,停止上述固定间隔定时器;
108:NTRS根据带宽请求的触发类型向BS发送相应类型的带宽请求;
带宽请求中需包含请求类型字段,带宽请求的类型分为固定间隔类型和突发类型,分别对应以固定间隔方式和突发方式触发的带宽请求。也就是说,当上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中的一个或多个满足相应的阈值关系(例如:大于、大于等于相应阈值)时,NTRS以突发方式向BS发送突发类型的带宽请求;当上述固定间隔定时器计满时,NTRS向BS发送固定间隔类型的带宽请求。
带宽请求中需要包含上述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
此外,对于缓存信息统计值超过相应的阈值而触发的突发类型带宽请求,除包含上述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外,还需要包含上行缓存使用量和下行缓存使用量或相应的累计平均值。
当然,对于任何类型的带宽请求,都可以包含上述所有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以便于BS对NTRS的资源状况、带宽使用状况、服务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并相应地进行优化的资源分配。
此外,对于突发类型的带宽请求还可包含触发原因字段,该字段用于指示触发该带宽请求的具体原因,即触发该带宽请求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的标识信息(例如该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的名称或类型)。例如,该字段可标识本次带宽请求是第二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超过相应阈值。
当同时有多个带宽请求触发条件满足时:若多个触发条件属于同一触发类型,即都是突发方式,则将相关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和触发原因都包含在带宽请求中发送;触发条件包含定时器触发条件和阈值触发条件,即定时器计满时有一个或多个阈值触发条件也满足,则在突发类型和固定间隔类型的带宽请求中选择一种,并在带宽请求中包含相应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和触发原因。
109:BS接收到上述带宽请求后,获取其中包含的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将各累计平均值的和与BS当前可分配的带宽值进行比较,若BS可完全满足NTRS请求的带宽,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跳转至步骤111;
110:BS按照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为各业务优先级分配所需带宽;跳转至步骤114;
111:BS对带宽请求的类型进行判断:
若满足条件1:带宽请求类型为固定间隔类型,或
条件2:带宽请求类型为突发类型,且触发原因字段为以下之一:拒绝信息统计值超过相应阈值,上行缓存使用量或下行缓存使用量超过相应阈值;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跳转至步骤113;
112:BS按照业务优先级的高低,依次将可分配带宽分配给各业务优先级;跳转至步骤114;
也就是说,在这一步骤中BS将业务优先级作为分配优先级分配带宽。
当然也可以按照业务优先级的高低,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带宽,高业务优先级获得更大的分配比例。
113:若满足条件3:触发原因为某个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超过相应阈值,则以较高的分配优先级为超过相应阈值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分配带宽,或以较高的分配优先级为其分配部分带宽;
上述以较高的分配优先级可以是在其业务优先级的基础上提高一个或多个等级。
对于固定间隔类型的带宽请求,BS通常按照业务优先级的高低分配带宽,但是,仅使用业务优先级作为分配带宽的优先次序,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低业务优先级的业务长时间分配不到带宽的情况,有失公平。因此当低业务优先级的业务通过固定间隔类型的带宽请求没有分配到所需带宽,并且该业务优先级对应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超过阈值时,NTRS可以突发方式发送带宽请求,BS根据该请求优先为该业务优先级分配带宽。
114:对于触发原因为上行缓存使用量或下行缓存使用量超过相应阈值的带宽请求(条件4),BS根据带宽请求中包含的UT至NTRS链路的已使用带宽值,NTRS至BS链路的已使用带宽值,BS至NTRS链路的已使用带宽值,NTRS至UT链路的已使用带宽值,对相应的通讯链路进行速率调整,使UT至NTRS的链路和NTRS至BS的链路,或BS至NTRS的链路和NTRS至UT的链路速率匹配;
115:BS将分配的带宽及相应的业务优先级信息通过带宽请求应答发送至NTRS;即带宽请求应答中包含各业务优先级带宽增量字段;
116:NTRS接收到带宽请求应答后,将统计获得的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减去BS为对应业务优先级新分配的带宽,获得新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
117:NTRS将除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以外的其它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清零,准备重新开始统计;
由于BS为NTRS分配了带宽和进行了链路的调整和速率匹配,因此进行上述清零操作后重新开始统计所获得的统计值能更好地反应进行带宽分配和进行了链路的调整和速率匹配后的NTRS的资源使用情况和对业务请求的服务情况。
118:NTRS将请求开关设置为开启标志;跳转至步骤103。
步骤116至118为带宽请求的应答处理,应答处理完成后重新启动固定间隔定时器。
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多种变化方式,例如:
(一)在上述实施例的步骤112中,BS完全按照业务优先级的高低,依次分配带宽,例如,对第一业务优先级的业务进行带宽分配,分配完毕后若还有剩余可分配带宽,则对第二业务优先级的业务进行分配......;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BS上设置业务优先级阈值,仅对大于或等于该阈值的业务优先级进行带宽分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可能接收到的突发类型的带宽请求保留一定的可分配带宽。
(二)在上述实施例中,BS通过对突发类型的带宽请求优先进行带宽分配或部分带宽分配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较低业务优先级的业务的带宽分配机会;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BS对每次带宽请求和分配情况的业务优先级进行记录,对于没有为其分配带宽或未完全满足分配请求的较低业务优先级的业务对应的带宽请求,在下一次发送包含该业务优先级的带宽请求时,优先为其进行带宽分配,或优先为其分配部分带宽;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提高较低业务优先级的业务获得带宽分配的机会,都是在未能被满足或未能全部满足较低业务优先级的业务提出的带宽请求后,通过重复提交来获得更多的带宽分配机会,只是重复提交带宽请求的方式不同,同时BS通过不同的方式获知该带宽分配请求为重复提交的请求。
此外,对于重复提交的带宽请求,BS可通过每次为其分配部分带宽,即对其进行增量分配,逐步满足相应的较低业务优先级的带宽请求。
(三)除进行带宽分配请求外,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带宽的回收机制:
1)采用固定间隔类型的带宽请求:即若NTRS的业务请求减少,出现剩余带宽时,可向BS发送固定间隔类型的带宽请求,该请求中包含的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小于1且大于或等于0;BS接收到该请求后可逐步减少为各业务优先级分配的带宽。也就是说BS判断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若该累计平均值小于回收阈值(1或其它较小值),则认为对应业务优先级的带宽已出现剩余,可减小对相应业务优先级的带宽分配。注意到,由于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是以累计平均的方式获得,因此即使当前没有排队的请求,相应的累计平均值也不一定等于0。
2)采用突发类型的带宽请求:即设置可指示NTRS出现剩余带宽资源的带宽请求触发条件,例如将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小于某一阈值作为带宽请求触发条件,当满足该触发条件时触发带宽请求,请求BS进行带宽回收。
BS进行带宽回收后,通过在带宽请求应答中包含小于0的各业务优先级带宽增量字段,通知NTRS带宽被回收。上述各业务优先级带宽增量字段的绝对值可以是回收的带宽量。
此外,在BS带宽资源紧张或由于其它原因,可自行回收NTRS的带宽,无需根据上述带宽请求种包含的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值。
(四)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触发原因字段标识突发类型的带宽请求是由哪个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超过相应阈值而触发的;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相同的目的,例如,NTRS在带宽请求中除包含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外,还包含相应的阈值,BS可以保存NTRS的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等。
(五)上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可由BS进行设置,即BS向NTRS发送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更新请求,NTRS根据该请求修改相应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由BS对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进行设置可使BS根据当前的可分配带宽及其它资源的状况动态调整NTRS发送突发类型的带宽请求的频率。例如,当BS可分配带宽很少时,可将低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累计平均阈值设置为较大值,以减少NTRS发送此类突发类型的带宽请求的次数。

Claims (10)

1.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固定间隔和突发两种方式向其所属的基站发送带宽请求;所述固定间隔方式是指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发送带宽请求;所述突发方式是指当一个、多个或多个组合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和设定的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时发送带宽请求;所述以突发方式发送的带宽请求中包含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及其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或包含标识该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与设定的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的信息;
所述中继站为非透明中继站;
所述对比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包含:拒绝信息统计值,缓存信息统计值,请求信息统计值;所述拒绝信息统计值包含以下一种或多种:拒绝率,拒绝请求数,拒绝带宽量,拒绝用户数;所述缓存信息统计值为上行缓存使用量和下行缓存使用量;所述请求信息统计值包含: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数量,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除由于缓存信息统计值与相应的缓存信息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时发送的带宽请求外,所有带宽请求中都包含所述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用于指示各业务优先级的业务所需带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启动长度为T的固定间隔定时器开始计时,T>0;
B:中继站进行资源服务信息统计,以获取所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
C:当请求开关为开启标志且满足如下条件时,将请求开关设置为关闭标志,并向所属基站发送带宽请求:
固定间隔定时器计满,或
一个、多个或多个组合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与设定的相应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满足设定的对比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含步骤D:接收到所属基站发送的带宽请求应答后,所述中继站进行如下带宽请求应答处理:使用该应答中包含的为各业务优先级分配的带宽信息更新中继站中保存的所述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值;即:
使用X0[n]-X[n]作为更新的业务优先级为n的请求带宽值;其中,X[n]为该应答中包含的为各业务优先级分配的带宽增量值,X0[n]为中继站中保存的相应的请求带宽值,所述X[n]大于或等于0,n为业务优先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含步骤E:接收到所属基站发送的带宽请求应答后,所述中继站进行如下带宽请求应答处理:将除各业务优先级的请求带宽值以外的其它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清零。
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完成所述带宽请求应答处理之后还包含如下步骤:将请求开关设置为开启标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请求中包含请求类型字段,用于标识该请求是以固定间隔或突发方式发送。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以累计平均方法统计获得,所述累计平均是划分多个统计时间片,对统计开始至当前包含的各统计时间片的资源服务信息统计值进行相加取均值获得相应的累计平均统计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服务信息统计阈值由所述中继站设置,或由中继站所属的基站设置。
CN200710143016A 2007-08-20 2007-08-20 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4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3016A CN101374008B (zh) 2007-08-20 2007-08-20 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3016A CN101374008B (zh) 2007-08-20 2007-08-20 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4008A true CN101374008A (zh) 2009-02-25
CN101374008B CN101374008B (zh) 2012-10-10

Family

ID=40447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30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4008B (zh) 2007-08-20 2007-08-20 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7400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6554A (zh) * 2009-06-12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中继节点及目标节点
WO2012037819A1 (zh) * 2010-09-21 2012-03-29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下行中继回程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
CN103249164A (zh) * 2013-04-08 2013-08-14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链状无线网络的资源调度方法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0345B2 (ja) * 2004-02-17 2005-1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
US7480304B2 (en) * 2004-12-29 2009-01-20 Alcatel Lucent Predictive congestion management in a data communications switch using traffic and system statistic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6554A (zh) * 2009-06-12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中继节点及目标节点
CN102246554B (zh) * 2009-06-12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中继节点及目标节点
WO2012037819A1 (zh) * 2010-09-21 2012-03-29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下行中继回程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
CN102413571A (zh) * 2010-09-21 2012-04-11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下行中继回程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
CN103249164A (zh) * 2013-04-08 2013-08-14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链状无线网络的资源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03249164B (zh) * 2013-04-08 2015-10-28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链状无线网络的资源调度方法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4008B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4650B (zh) 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基站和中继节点
US20060084445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sharing of radio resour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19585B (zh) 分布式非协作多点对多点网络、节点及连接建立方法
CN102204331B (zh) 在基站之间的同步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基站
CN101374284B (zh) 一种基站为中继站分配带宽的方法
CN101480077B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动态资源重用模式选择
US20110189944A1 (en) Multi-ho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y method and relay station therein
CN102474749B (zh) 频谱共享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和基站
CN1219827A (zh) 无线访问协议中根据电池功率电平的自适应频率信道分配
CN101801000A (zh) 一种最大化动态频谱共享系统容量的次用户接入方法
CN101374020B (zh) 一种中继网络中的集中式带宽分配方法
CN102651869A (zh) 一种频谱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868971A (zh)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389113A (zh) 一种给中继站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CN101296499B (zh) 认知无线系统间实现共存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62654B (zh) 一种基于业务隔离的电力lte网络频率分配及干扰协调方法
EP1724945B1 (en) Radio access system with extended service coverage
CN101106474A (zh) 业务准入方法、抢占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1374008B (zh) 一种中继站的带宽请求方法
CN101742573A (zh) 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740483A (zh)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4994585A (zh) 一种基于x2接口的资源协调方法
CN101500312B (zh) 一种可用资源分配方法
CN101436891B (zh) 一种多基站多用户的全局比例公平性调度方法
CN101374010B (zh) 一种中继站带宽请求的触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