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9758B - 一种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9758B
CN101349758B CN2007101191928A CN200710119192A CN101349758B CN 101349758 B CN101349758 B CN 101349758B CN 2007101191928 A CN2007101191928 A CN 2007101191928A CN 200710119192 A CN200710119192 A CN 200710119192A CN 101349758 B CN101349758 B CN 101349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d
acoustic
well
angl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191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9758A (zh
Inventor
柴细元
李国英
刘炳忠
赵旭东
刘志云
朱振生
曹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Dagang Oilfiel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Dagang Oilfiel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Dagang Oilfiel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191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9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9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9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9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9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测井的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包括由多个单极子声波换能器组成的两组相控发射探头和相应的相控发射控制电路,(1)测井前根据该井地质设计中的岩性和常规声波测井的测井资料,确定纵波速度范围及对应的相控偏转角;(2)由计算公式
Figure B071B9192820070815A000011
计算两组不同发射探头的声束束宽;(3)由公式,
Figure B071B9192820070815A000012
计算相控探头的延迟时间;(4)根据计算出的延迟时间和声束束宽,在测井前对发射电路的延迟时间和声束束宽进行调节,通过试验证明采用此方法进行声波测量可探测到井旁10米范围的地质构造情况,其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勘探远探测声波成像测井装置的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声波测井仪中使用的发射探头是单极子声源,该类声波探头发射声波所形成的声场类似于点声源发射声波形成的球形声场,其发射声波的能量呈放射状均匀进入地层。由于接收探头与发射探头同处于井筒轴线上,因此发射探头所发射的声波经过地层的扩散、折射、反射、衰减等物理效应后只有很少一部分声波能量被接收探头所接收,最终导致发射—接收系统的效率低和探测深度浅等问题。常规声波测井只能探测到离井壁约0.5米的范围。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目前声波仪器向大功率、高效率且具有深探测功能方向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最新的方法是相控阵发射技术,并接收从地层深处反射回来的带有地层深处信息的反射波信号。相控发射特点是所发射的声波信号以一定宽度的波束向地层发射,其声场有一定的指向性,声效率高。但相控发射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测井过程中,声波从井中进入地层会发生折射,不同岩性的地层其折射角不同,在地层中的各种界面与井轴的夹角也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相控发射的声束宽度和指向角仅适合某一种岩层或某一种角度的界面,则其它岩层或其他角度界面的声波信号反射信息就会减小或丢失。如果相控发射的波束太宽,则发射有效功率就会受到影响,干扰信号也会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应用远探测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根据测井地质岩性的纵波波速范围,确定相控声束的偏转角和波束束宽,然后根据偏转角确定每组相控探头的延迟时间,使一次下井覆盖所测的各种地层,达到增大仪器测量范围的远探测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下井探测仪应用的远探测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包括由多个单极子声波换能器组成的两组相控发射探头和相应的相控发射控制电路。
相控声波发射系统所发射声波的指向角可由下面的公式计算
α=arcsin(v·t/(h+d))
其中:
α——相控角,是探头作为点声源所发射的球声场所形成的相控声束方向与探头径向方向的夹角;
v——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t——延迟时间;
h——探头的高度;
d——探头间隔。
此公式表明了相控角与探头的结构、介质的传播速度及延迟时间的关系,以及形成相控的条件。显然式中v·t/(h+d)≤1。因此在设计相控探头时,当探头的结构确定以后,一定要针对不同的地层来确定延迟时间。
相控声波发射的波场除了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外,其所形成的声波波束还具有一定的宽度。利用相控声波指向性函数公式所描绘出的指向性图可形象地看出相控声波发射的指向性和所发射的声波束宽。下面是指向性公式:
D = sin [ Nπd λ ( sin α - sin α 0 ) ] N sin [ πd λ ( sin α - sin α 0 ) ]
式中:
D——表示指向性函数;
N——组成相控探头的换能器个数;
λ——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波长;
d——相邻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
α0——设计的偏转角度;
α——某一传播方向的声线与声轴面的夹角。
相控声波发射系统参数的变化可以引起所发射声场指向性以及声束宽度的变化。由指向角公式、指向性函数公式和指向性图可以看出,相控声波发射所发射的声场除了与相控探头的结构、参数以及单极子声波换能器发射的延迟时间有关外,还与介质传播声波的速度或波长有关。也就是说在测井时相控声波所发射的声场在经过不同地层介质时,其指向角和波束宽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另外,声波从井中进入地层会发生折射,不同岩性的地层其折射角不同,在地层中的各种界面与井轴的夹角也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相控发射的声束宽度和指向角仅适合某一种岩层或某一种角度的界面,则其它岩层或其他角度界面的声波信号反射信息就会减小或丢失。如果相控发射的波束太宽,则发射有效功率就会受到影响,干扰信号也会加大。
采用双相控声波发射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地层岩性不同的特点,将第一组相控声波发射的各种相控参数调整到对应低速地层,也就是说其指向角和波束宽度适合探测低速地层;同理将另一组相控声波发射的各种相控参数调整到适合测量高速地层。这样一次下井可以发射两种不同束宽、不同偏转角、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声波进入地层,两组相控声波发射在测量过程中互相弥补可以兼顾到对各种不同岩性地层进行测量。最后通过对两组声波全波列信号进行相似、相关等处理,可实现井外地质构造的声波成象。
使用远探测声波成像测井装置的控制方法为,测井前明确所测地层岩性的纵波传播速度,根据速度计算需要的相控声束偏转角,最后利用偏转角计算发射电路的延迟时间。
(1)测井前根据该井地质设计中的岩性和常规声波测井等其它测井资料,基本确定纵波速度范围及对应的相控偏转角。
常见岩性纵波速度如下:
岩石或矿物 纵波速度Cp(m/s) 相控偏转角(°)
白云岩(骨架) 7900 8
石灰岩(骨架) 7000 9
致密砂岩 5500 12
砂岩(5-20%) 4900—3950 13—16
砂岩(20-35%) 3500-2750 18—24
泥灰岩 3560-6400 10—18
泥岩 1800 42
(2)计算两组不同发射探头的波束束宽,计算公式如下:
Θ - 3 db = 2 arcsin ( 0.42 v N ( h + d ) f )
式中:
Θ-3db——波束宽度;
v——代表纵波传播速度(m/s);
N——代表组成相控探头的换能器个数;
h——代表单个换能器的高度(m);
d——代表相邻换能器之间的间距(m);
f——代表换能器工作频率(Hz)。
(3)当偏转角确定后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相控探头的延迟时间
t = ( h + d ) · sin α v
(4)根据计算出的延迟时间,在测井前对发射电路的延迟时间进行调节。
因此,采用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不仅解决了常规声波测井单极子声波发射功率小、声场无指向性、效率低等缺点,还大大的增强了仪器的测量范围。通过试验证明采用双相控声波发射系统进行声波测量可探测到井旁10米范围的地质构造情况。其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T1相控发射声波装置示意图
图2是T2相控发射声波装置示意图
图3是双相控声波发射系统示意图
图4是4个单极子换能器组成的相控发射探头的指向性图
图5是2个单极子换能器组成的相控发射探头的指向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是应用包括两组相控发射探头T1、T2和相应的相控发射控制电路的远探测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做为下井探测仪见图1、2。
利用六个单极子声波换能器组成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一组相控声波发射由T11和T12两个声波换能器构成的T1探头为第一组相控声波发射探头,发射声波的频率可选为8~10KHz;由T21、T22、T23、T24四个声波换能器构成的T2探头为第二组相控发射探头,发射声波的频率为10~15KHz。测井时由地面系统控制两组相控声波发射探头交替发射。两组相控声波发射系统共用由R1~R8八个宽频带接收换能器组成的接收阵列对声波的全波列信号进行接收见图3。每组相控系统所发射声波的相控角由组成相控探头的声波换能器的几何尺寸、相对位置、介质的声速以及相应的控制发射电路的延迟时间而确定。
每组相控发射探头中每个换能器都对应一道单独的发射电路。在相应的发射控制电路中采用发射延迟时间连续可调的电路。其延迟时间可以从0~20微秒连续可调。最终使调节的延迟时间满足相应的相控角。
每个换能器都要求耐高温155℃,耐压100MPa。
由下面的公式计算相控声波发射系统所发射声波的指向角。
α=arcsin(v·t/(h+d))
当仪器探头组中换能器之间的间隔h+d是60mm,且相控延迟时间取8us时,v=1600m/s时,其相控声波发射系统所发射声波的指向角代入公式:
α=arcsin(v·t/(h+d)),得出α≈12°。
当仪器探头组中换能器之间的间隔h+d是50mm,且相控延迟时间取8us时v=1600m/s时,其相控声波发射系统所发射声波的指向角代入公式:
α=arcsin(v·t+/(h+d)),得出α≈15°。
利用相控声波指向性函数公式描绘指向性图可形象地看出相控声波发射的指向性和所发射的声波束宽。
D = sin [ Nπd λ ( sin α - sin α 0 ) ] N sin [ πd λ ( sin α - sin α 0 ) ]
图4和图5分别是由四个单极子声波换能器和由两个单极子声波换能器组成的双相控声波发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声场指向性图(该指向性图是由上面的公式计算而得。其中图4中的N=4;d=40mm;λ=0.0941m;α0=10°;α=(0-2π)。图5中的N=2;d=50mm;λ=0.097m;α0=15°;α=(0-2π)。
(1)测井前根据该井地质设计中的岩性和常规声波测井等其它测井资料,基本确定纵波速度范围及对应的相控偏转角。
其不同岩性的相控偏转角取值参考下表:
岩石或矿物 纵波速度Cp(m/s) 相控偏转角(°)
白云岩(骨架) 7900 8
石灰岩(骨架) 7000 9
致密砂岩 5500 12
砂岩(5-20%) 4900—3950 13—16
砂岩(20-35%) 3500-2750 18—24
泥灰岩 3560-6400 10—18
泥岩 1800 42
(2)计算两组不同发射探头的声束束宽,计算公式如下:
Θ - 3 db = 2 arcsin ( 0.42 v N ( h + d ) f )
T1组探头相控后形成的声束束宽是:
v=1600m/s;
N=2;
h+d=0.075m;
f=12500Hz;
代入公式: Θ - 3 db = 2 arcsin ( 0.42 v N ( h + d ) f )
计算结果是:Θ-3db=42°
T2组探头相控后形成的声束束宽是:
v=1600m/s;
N=4;
h+d=0.065m;
f=15500Hz;
代入公式: Θ - 3 db = 2 arcsin ( 0.42 v N ( h + d ) f )
计算结果是:Θ-3db=21°
(3)当偏转角确定后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相控探头的延迟时间
t = ( h + d ) · sin α v
如果主要岩性地层是致密砂岩,其纵波传播速度是5500m/s,则其相控偏转角约需12°则T1组探头计算出的相控延迟时间是t=(0.075×sin12°)/1600≈10us,T2组探头计算出的相控延迟时间是t=(0.065×sin12°)/1600≈8us。
如果主要岩性地层是灰岩,其纵波传播速度是7000m/s,则其相控偏转角约需9°则T1组探头计算出的相控延迟时间是t=0.075×sin9°/1600≈8us,T2组探头计算出的相控延迟时间是t=0.065×sin9°/1600≈7us。
(4)根据计算出的延迟时间,在测井前对发射电路的延迟时间进行调节。

Claims (1)

1.一种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下井探测仪应用的远探测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包括由多个单极子声波换能器组成的两组相控发射探头和相应的相控发射控制电路,多个宽频带接收换能器,其特征在于:
(1)、测井前根据该井地质设计中的岩性和常规声波测井的测井资料,确定纵波速度范围及对应的相控偏转角;
(2)、计算两组不同相控发射探头的波束宽度,计算公式如下:
Θ - 3 db = 2 arcsin ( 0.42 v N ( h + d ) f )
式中:Θ-3db代表波束宽度;
v代表纵波传播速度m/s;
N代表组成相控发射探头的单极子声波换能器个数;
h代表单个单极子声波换能器的高度m;
d代表相邻单极子声波换能器之间的间距m;
f代表单极子声波换能器工作频率Hz;
(3)、当相控偏转角确定后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相控发射探头的延迟时间
t = ( h + d ) · sin α v
α-代表相控偏转角,单位是度;
(4)、根据计算出的延迟时间和波束宽度,在测井前对相控发射控制电路的延迟时间和波束宽度进行调节。
CN2007101191928A 2007-07-18 2007-07-18 一种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349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91928A CN101349758B (zh) 2007-07-18 2007-07-18 一种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91928A CN101349758B (zh) 2007-07-18 2007-07-18 一种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9758A CN101349758A (zh) 2009-01-21
CN101349758B true CN101349758B (zh) 2011-08-03

Family

ID=40268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91928A Active CN101349758B (zh) 2007-07-18 2007-07-18 一种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97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637B (zh) * 2013-11-04 2016-01-1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基于三分量传感器的远探测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3398A (en) * 1978-08-31 1980-09-16 Blalock Sammy E Method for acoustic signal detection
US4701892A (en) * 1986-02-19 1987-10-20 Sonar & Wells Testing Services, Inc. Downhole casing inspection system
US5016727A (en) * 1989-04-06 1991-05-21 Institut Francais Du Petrole Method and device of seismic prospection in wells and particularly deviated wells
CN1412551A (zh) * 2001-10-17 2003-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相控阵超声波仪器及其检测方法
CN2572419Y (zh) * 2002-10-10 2003-09-10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反射波成象测井仪器
CN1448730A (zh) * 2002-10-10 2003-10-15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反射波成象测井仪器及测井方法
CN1566987A (zh) * 2003-06-18 2005-01-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井下方位角方向指向性可控圆弧阵声波辐射器
CN1837861A (zh) * 2005-03-25 2006-09-2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传递相控阵声波换能器激励信号的装置
CN1841089A (zh) * 2005-04-01 2006-10-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向井外地层中扫描辐射二维声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3398A (en) * 1978-08-31 1980-09-16 Blalock Sammy E Method for acoustic signal detection
US4701892A (en) * 1986-02-19 1987-10-20 Sonar & Wells Testing Services, Inc. Downhole casing inspection system
US5016727A (en) * 1989-04-06 1991-05-21 Institut Francais Du Petrole Method and device of seismic prospection in wells and particularly deviated wells
CN1412551A (zh) * 2001-10-17 2003-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相控阵超声波仪器及其检测方法
CN2572419Y (zh) * 2002-10-10 2003-09-10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反射波成象测井仪器
CN1448730A (zh) * 2002-10-10 2003-10-15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反射波成象测井仪器及测井方法
CN1566987A (zh) * 2003-06-18 2005-01-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井下方位角方向指向性可控圆弧阵声波辐射器
CN1837861A (zh) * 2005-03-25 2006-09-2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传递相控阵声波换能器激励信号的装置
CN1841089A (zh) * 2005-04-01 2006-10-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向井外地层中扫描辐射二维声场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志峰等.声波测井相控线阵辐射器幅度加权的优化设计.《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第31卷(第1期),40-46页. *
李国英等.相控线阵声场的实验研究.《国外测井技术》.2005,第20卷(第4期),46-49页. *
楚泽涵.远探测反射波声波测井方法实验研究进展.《测井技术》.2005,第29卷(第2期),98-101页. *
赵旭东等.远探测声波测井仪发射探头研究.《测井技术》.2004,第28卷(第6期),540-542页. *
陈雪莲等.相控线阵声波测井辐射器物理模拟实验波形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第30卷(第1期),42-4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9758A (zh) 200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3265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sub-surface features of a rock formation
US9772419B2 (en) Decomposing full-waveform sonic data into propagating waves for characterizing a wellbore and its immediate surroundings
CN107642114B (zh) 桩基浇注前桩底隐患探查方法及其探查装置
CN100485415C (zh) 方位反射声波测井方法
CN202832520U (zh) 在声波测井中消除直达波干扰的系统及声波测井仪
GB2578697A (en) Formation acoustic property measurement with beam-angled transducer array
CN103760607A (zh) 地质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0485414C (zh) 方位井间地震勘探方法
CN102508247A (zh) 基于射线声学的三维倾斜海底参数快速测量方法
Ben et al.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obtaining the reflector azimuth using azimuthal acoustic reflection tool in the underwater environment
CN103558637B (zh) 基于三分量传感器的远探测方法
Li et al. Eliminating the azimuth ambiguity in reflected S-wave imaging logging based on the azimuthal receiver mode
CN103388473B (zh) 在声波测井中消除直达波干扰的方法、系统及声波测井仪
CN101270659A (zh) 对套管井外地层声阻抗不连续界面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CN103603656B (zh) 一种基于相控圆弧阵的声波测井方位接收方法及装置
RU2424538C1 (ru) Способ поиска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 полезных ископаемы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одводного геофизического судна
Živor et al. Measurement of P-and S-wave velocities in a rock massif and its use in estimation elastic moduli
CN101349758B (zh) 一种双相控声波发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974463B (zh) 基于源检双定向的勘探地震方法
Che et al. Azimuthal cement evaluation with an acoustic phased-arc array transmitter: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field tests
CN101609166B (zh) 一种水域区近地表结构的测量方法
CN207829030U (zh) 桩基浇注前桩底隐患探查装置
CN113866829B (zh) 一种三维散射声波远探测扫描成像测井方法及装置
US5540093A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alignment of a horizontal borehole relative to the strike of rock-layer stress planes
CN114779346A (zh) 一种基于正交偶极四分量测量精准探测井外地质构造的声波测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