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5642B - 数据分享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分享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5642B
CN101345642B CN2007101286580A CN200710128658A CN101345642B CN 101345642 B CN101345642 B CN 101345642B CN 2007101286580 A CN2007101286580 A CN 2007101286580A CN 200710128658 A CN200710128658 A CN 200710128658A CN 101345642 B CN101345642 B CN 101345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shared
computer system
commun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86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5642A (zh
Inventor
翁梓胜
吴俊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07101286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5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5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5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5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5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本发明是在电脑系统的分享功能被启动时,自动完成数据分享的各项设定。首先,提供数据分享界面,并且提供一使用者帐号和一组虚拟地址给电脑系统。接着,在电脑系统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以将此数据目录连结至数据分享界面,让使用者得以通过数据分享界面对此数据目录下的档案进行存取。

Description

数据分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资料分享的机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自动完成数据分享的各项设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脑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则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方式,其中尤以利用硬件传输界面以及网络界面为常见的方式。硬件传输界面例如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界面或是IEEE1394界面等,而网络界面则例如是网络邻居等。通过网络界面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虽然设定繁杂,但相较于硬件传输界面,此方法则较为方便,并且传输距离亦不受限制。
传统档案传输的作法,使用者必须先自行设定网络参数、建立使用者帐号、建立分享文件夹、及设定文件夹的使用权限给建立的帐号之后,才能开始做档案传输。这样的方法,对一般使用者而言是非常麻烦的。例如:对大部分使用者而言,网络位置(IP)与网络遮罩(Netmask)如何设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此外,如果分享档案的动作在使用完之后没有关闭,则曝露在网络邻居的环境下,很容易遭到病毒感染或是其它黑客的入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当一分享功能被启动时,便随即自动完成数据分享的各式设定,相当方便。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适用于电脑系统中的多个数据目录。此方法首先侦测分享功能是否被启动。当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则提供数据分享界面,并建立数据传输协议,以登入数据分享社群。接着,提供使用者帐号和虚拟地址给电脑系统,以在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子社群。并且,在电脑系统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最后,将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连结至数据分享界面,使在子社群中的使用者通过数据分享界面对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下的档案进行存取。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适用于电脑系统中的多个数据目录。此方法首先侦测分享功能是否被启动。当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则提供一数据分享界面,并建立数据传输协议,以登入数据分享社群。接着,提供使用者帐号和虚拟地址给电脑系统,依据使用者帐号,在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子社群。并且,在电脑系统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然后,将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连结至数据分享界面。最后,侦测分享功能是否被关闭。当分享功能被关闭时,则删除使用者帐号。
从另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适用于一电脑系统存取网络中的多个数据目录。此方法首先侦测分享功能是否被启动。当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则提供数据分享界面,并建立数据传输协议,以登入数据分享社群。接着,提供使用者帐号和虚拟地址给电脑系统,以在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子社群。然后,在子社群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最后,当搜寻到有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时,则连结至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以使电脑系统通过数据分享界面,存取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下的档案。
本发明在电脑系统的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可自动完成数据分享的各项设定,因此,在使用上更加轻松、方便。另一方面,在分享功能被关闭时,随即将所有使用权限收回,提高了使用上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及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当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将自动完成数据分享的各项设定,提供使用者一种轻松、方便的方法来进行数据分享。
2.在分享功能被关闭时,随即将所有使用权限收回,避免数据目录长时间暴露在网络攻击的威胁下,进一步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分享的系统方块图。
图2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分享的方法流程图。
图3所示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分享的方法流程图。
图4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关闭数据分享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在设定网络邻居时,对于不谙电脑系统的使用者而言,一步一步进行手动设定的方式是相当困扰的一件事。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及系统,以自动设定各项参数,提供使用者轻易分享数据的途径。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为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
图1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分享的系统方块图。请参照图1,此系统包括电脑系统110与120。在这个实施例中,电脑系统110用以提供数据目录以进行数据分享,即为欲设定分享的一方;另外,电脑系统120则是用以存取电脑系统110提供的数据目录下的档案,即是欲连线到他人电脑以存取他人分享的一方。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脑系统110及120亦可同时为设定分享的一方以及欲存取他人分享的一方,并且亦不局限于两部电脑系统之间的传输,在此仅为方便说明,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实际应用的范围。
电脑系统110与120分别具有一分享功能,例如是以程序代码将分享功能撰写成应用软件,并安装于电脑系统110与120中来执行数据分享。在本实施例中,电脑系统110与120例如装设有上述应用软件。当电脑系统110中的应用软件被启动时,应用软件便提供一数据分享界面111,以把在电脑系统110中搜寻到的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连结至此数据分享界面111中,而供电脑系统120进行存取之用。并且,在电脑系统110中的应用软件亦提供一个使用者帐号以及一组虚拟地址。
接着,应用软件便可藉由此使用者帐号在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子社群,也就是说,只有使用上述的具有分享功能的应用软件,才能进入此子社群,以藉此来限制使用者。当然,应用软件在电脑系统120中亦具有上述功能,当应用软件被启动时,提供数据分享界面121,以通过数据分享界面121登入电脑系统110分享的数据目录中。
以下即搭配上述的数据分享的系统,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数据分享的方法的各步骤。图2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分享的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是以电脑系统110为例来说明欲设定分享的一方。首先,在步骤S210中,电脑系统110会侦测分享功能是否被启动。电脑系统110将通过此分享功能来自动完成各项设定。若分享功能并未被启动,则结束数据分享的流程;反之,若侦测到分享功能被启动,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执行电脑系统110中所安装的分享功能的应用软件时,则执行步骤S220。
在步骤S220中,当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则电脑系统110提供数据分享界面111,并建立数据传输协议,以进入数据分享社群。就目前数据分享的技术而言,资料分享社群例如是网络邻居,数据分享界面111例如是电脑系统110中呈现网络邻居的界面,而数据传输协议则例如是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藉由此数据传输协议使得电脑系统110能够连线至数据分享社群。
接着,在步骤S230中,通过此分享功能,提供一使用者帐号和一组虚拟地址给电脑系统110,以在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子社群。另外,通过此分享功能,更可设定此使用者帐号对应的密码,以进一步规范使用的权限。而上述使用者帐号可以是分享功能所预定的帐号,亦可以是由使用者所订定的帐号。
而此子社群仅供具有此使用者帐号的电脑系统进入,换句话说,在同样具有上述的分享功能的电脑系统(例如电脑系统120)中,此电脑系统才能藉由分享功能提供的相同的使用者帐号来进入子社群。因此,当不具有上述的分享功能的电脑系统欲进入子社群时,此电脑系统的使用者则在输入正确的使用者帐号及密码后,方能进入。然在此仅为方便说明,并不以此限定实际应用的范围。
另外,当分享功能被启动时,电脑系统110将先完成网络连线的设定,以顺利进行通讯。详细地说,当电脑系统110中具分享功能的应用软件被启动时,此应用软件将侦测电脑系统110是否具备多张网络卡。若是电脑系统110具有多张网络卡时,则此应用软件会对其中之一网络卡进行测试,以判断是否可以连线至数据分享社群。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分享社群可以是网络邻居。也就是说,当应用软件判断被测试的网络卡可以连线至网络邻居时,则指定一虚拟地址给此网络卡。反之,当被测试的网络卡无法连线至网络邻居时,则应用软件便对另一个网络卡进行测试。
另外,为了确保电脑系统110所使用的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不会与他人所使用的IP地址有所冲突,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具备分享功能的应用软件则提供虚拟地址给电脑系统110。若电脑系统110原本即设定一组IP地址,当设定一组虚拟地址给电脑系统110时,等同于再增设一组可使用的IP地址,此虚拟地址将不影响电脑系统110原本的设定。
然后,如步骤S240所示,在电脑系统110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在实际应用上,以程序代码将上述的分享功能撰写成应用软件为例,当此应用软件安装至电脑系统110时,将新增一空白的数据目录以将其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当然,使用者亦可视其需求来设定其它数据目录,在此并不限制。
最后,在步骤S250中,电脑系统110将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连结至数据分享界面111,使在子社群中的使用者能够对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下的档案进行存取。并且,电脑系统110则将使用者帐号加入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的使用权限中,如此一来,此一数据目录即会出现在数据分享界面111中,而且需通过确认使用者帐号后,方能被存取。之后,电脑系统110与电脑系统120之间便可开始进行数据分享。
上述实施例是以电脑系统110为例来说明欲设定分享的一方,以下便以电脑系统120为例,详加说明欲连线到他人电脑的一方的各步骤。图3所示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分享的方法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3,本实施例的步骤S310~S330与上述的步骤S210~S230相似。首先,在步骤S310中,电脑系统120侦测分享功能是否被启动。若否,则结束数据分享的流程;反之,若侦测到分享功能被启动,则执行步骤S320。
当使用者执行电脑系统120中所安装的分享功能的应用软件时,在步骤S320中,电脑系统120提供数据分享界面121,并建立数据传输协议,以进入数据分享社群。
接着,在步骤S330中,通过此分享功能,提供一使用者帐号和一组虚拟地址给电脑系统120,以在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子社群。而电脑系统120的使用者帐号与上述步骤S220中,电脑系统110所提供的使用者帐号是相同的,使得电脑系统120能够藉由此一使用者帐号,而登入电脑系统110中。也就是说,当电脑系统110以及电脑系统120启动分享功能时,电脑系统110与120会分别提供相同的一使用者帐号。
当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如同上述的电脑系统110,电脑系统120亦将先完成网络连线的设定,以顺利进行通讯。而本实例的网络连线的设定与上述实施例的设定步骤相同或相似,故在此则不再赘述。
然后,在步骤S340中,应用软件便在子社群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利用此应用软件的电脑系统110及120会在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一个子社群,而电脑系统110及120便是这个子社群的使用者。因此,电脑系统120便会在子社群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也就是搜寻电脑系统110所分享的数据目录。
接下来,在步骤S350中,电脑系统120侦测是否搜寻到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若否,则结束数据分享的流程;反之,若搜寻到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则执行步骤S360。
最后,在步骤S360中,电脑系统120连结至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以通过数据分享界面121,存取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下的档案。换句话说,当使用者在电脑系统120中将分享功能启动后,便会自动完成上述各项设定,之后,使用者便可通过数据分享界面121来进入被分享的数据目录中。
另外,为了在分享结束后,电脑系统110及120能够轻松地将使用权限收回,以下即以电脑系统110为例,再举一实施例详加说明关闭数据分享的各步骤。图4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关闭数据分享的方法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4,首先,在步骤S410中,电脑系统110在分享功能被启动后,将自动完成数据分享的各项设定。当分享结束后,如步骤S420所示,电脑系统110便侦测分享功能是否被关闭。若分享功能被关闭,则执行步骤S430。
在步骤S430中,当分享功能被关闭时,电脑系统110将删除使用者帐号,并且取消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与数据分享界面111的连结。这个时候,由于使用者帐号被删除,因此其它使用者便无权限来登入电脑系统110中,以存取其分享的数据目录。并且,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将不会出现在数据分享界面111中,如此一来,其它使用者,例如电脑系统120,便无法通过数据分享界面121而存取此数据目录。若以具备上述的分享功能的应用软件而言,当此应用软件被关闭时,电脑系统110便会将数据分享的各项设定取消,以结束分享而将所有使用权限收回。当然,电脑系统120在分享功能被关闭时,亦同样如同上述步骤,将所有使用权限收回。
回到步骤S420,若分享功能未被关闭,则执行步骤S440,电脑系统110在完成各项设定之后,便开始进行数据分享。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适用于一电脑系统中的多个数据目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侦测一分享功能是否被启动;
当上述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则提供一数据分享界面,并建立一数据传输协定,以登入一数据分享社群;
提供一使用者帐号和一虚拟地址给上述电脑系统,以在上述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一子社群;
在上述电脑系统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以及
将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连结至上述数据分享界面,使在上述子社群中的使用者通过上述数据分享界面对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下的档案进行存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侦测上述电脑系统是否具备多个网络卡;
当上述电脑系统具有上述这些网络卡时,则对上述这些网络卡其中之一进行测试,以判断是否可以连线至上述数据分享社群;
当判断被测试的上述网络卡可以连线至上述数据分享社群时,则指定上述虚拟地址给上述网络卡;以及
当被测试的上述网络卡无法连线至上述数据分享社群时,则对上述这些网络卡另一个进行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使用者帐号包括上述分享功能内预设的帐号或一使用者自订的帐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上述使用者帐号的步骤,更包括:
提供一密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将上述使用者帐号加入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的使用权限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侦测上述分享功能是否被关闭;以及
当上述分享功能被关闭时,则删除上述使用者帐号,并取消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与上述数据分享界面的连结。
7.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适用于一电脑系统中的多个数据目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侦测一分享功能是否被启动;
当上述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则提供一数据分享界面;
建立一数据传输协议,以登入一数据分享社群;
提供一使用者帐号和一虚拟地址给上述电脑系统;
依据上述使用者帐号,在上述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一子社群;
在上述电脑系统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
将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连结至上述数据分享界面;
侦测上述分享功能是否被关闭;以及
当上述分享功能被关闭时,则删除上述使用者帐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使用者帐号包括上述分享功能内预设的帐号或一使用者自订的帐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上述使用者帐号的步骤,更包括:
提供一密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侦测上述电脑系统是否具备多个网络卡;
当上述电脑系统具有上述这些网络卡时,则对上述这些网络卡其中之一进行测试,以判断是否可以连线至上述数据分享社群;
当判断被测试的上述网络卡可以连线至上述数据分享社群时,则指定上述虚拟地址给上述网络卡;以及
当被测试的上述网络卡无法连线至上述数据分享社群时,则对上述这些网络卡另一个进行测试。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将上述使用者帐号加入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的使用权限中。
12.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适用于一电脑系统存取一网络中的多个数据目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侦测一分享功能是否被启动;
当上述分享功能被启动时,则提供一数据分享界面,并建立一数据传输协议,以登入一数据分享社群;
提供一使用者帐号和一虚拟地址给上述电脑系统,以在上述数据分享社群中建立一子社群;
在上述子社群中,搜寻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以及
当搜寻到有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时,则连结至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以使上述电脑系统通过上述数据分享界面,存取被标记为可共享状态的数据目录下的档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侦测上述电脑系统是否具备多个网络卡;
当上述电脑系统具有上述这些网络卡时,则对上述这些网络卡其中之一进行测试,以判断是否可以连线至上述数据分享社群;
当判断被测试的上述网络卡可以连线至上述数据分享社群时,则指定上述虚拟地址给上述网络卡;以及
当被测试的上述网络卡无法连线至上述数据分享社群时,则对上述这些网络卡另一个进行测试。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侦测上述分享功能是否被关闭;以及
当上述分享功能被关闭时,则删除上述使用者帐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使用者帐号包括上述分享功能内预设的帐号或一使用者自订的帐号。
CN2007101286580A 2007-07-09 2007-07-09 数据分享的方法 Active CN101345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86580A CN101345642B (zh) 2007-07-09 2007-07-09 数据分享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86580A CN101345642B (zh) 2007-07-09 2007-07-09 数据分享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5642A CN101345642A (zh) 2009-01-14
CN101345642B true CN101345642B (zh) 2011-04-13

Family

ID=40247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86580A Active CN101345642B (zh) 2007-07-09 2007-07-09 数据分享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56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4237B (zh) * 2012-05-04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IaaS业务云账号的方法、及共享平台和网络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8669B1 (en) * 1999-07-15 2003-03-25 Dell Products L.P.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onfiguration of a storage system
CN1454353A (zh) * 2000-05-18 2003-11-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服务环境管理器(psem)
CN1992683A (zh) * 2005-12-28 2007-07-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群订阅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8669B1 (en) * 1999-07-15 2003-03-25 Dell Products L.P.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onfiguration of a storage system
CN1454353A (zh) * 2000-05-18 2003-11-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服务环境管理器(psem)
CN1992683A (zh) * 2005-12-28 2007-07-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群订阅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5642A (zh) 2009-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0839B (zh) 接入控制方法、接入控制系统以及分组通信装置
JP2001076011A (ja) マルチユーザーインターネットアクセスおよび保安装置
CN104158767B (zh) 一种网络准入装置及方法
CN105141605B (zh) 会话方法、网站服务器及浏览器
US20140136720A1 (en) Biometric-based wireless device association
CN109600385B (zh)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99604A (zh) 数据包过滤规则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91832A (zh) 身份标识绑定方法及系统
CN110225039A (zh) 权限模型获取、鉴权方法、网关、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1561855B (zh) 一种计算机对usb设备进行访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713925A (zh) 机密信息泄露防止系统、机密信息泄露防止方法及机密信息泄露防止程序
CN110213290A (zh) 数据获取方法、api网关以及存储介质
CN106790039B (zh) Kvm系统的任务流程控制方法和系统
MXPA04002415A (es) Zonas de red.
JP5521479B2 (ja) プログラム、データ記憶装置及びデータ記憶システム
CN101345642B (zh) 数据分享的方法
CN109815646A (zh) 代码管理方法及装置
JP2008197746A5 (zh)
EP275035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preconfigured software
CN112954716A (zh) 网状网络的入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711193B (zh) 一种存储空间的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1656722B (zh)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窥探绑定信息的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04823429A (zh) 用于管理uri方案的注册和发现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71749A (zh) 一种基于路由器的网络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6412144A (zh)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