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4679A - 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及使用该光学复合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及使用该光学复合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44679A CN101344679A CNA2008100405036A CN200810040503A CN101344679A CN 101344679 A CN101344679 A CN 101344679A CN A2008100405036 A CNA2008100405036 A CN A2008100405036A CN 200810040503 A CN200810040503 A CN 200810040503A CN 101344679 A CN101344679 A CN 1013446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optics
- optical
- light source
- pro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及使用该光学复合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光学复合薄膜的特点是,它由一光学粘合薄膜与其上和/或其下设有的起预定作用的光学功能性薄膜进行叠合固定,形成单张的复合薄膜。由于本发明由若干不同或相同功能的光学功能性薄膜经高透光性、低雾度的光学粘合薄膜粘合成一张薄膜,因此通过选用不同的光学功能性薄膜,就可以控制整个光学复合薄膜的增光效果及遮盖能力,同时大大减少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薄膜组件数量,解决组装多张薄膜组件所带来的工艺复杂,影响良率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时具有扩散及增光效果的光学复合薄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平面显示技术,特别是液晶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移动通讯设备显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台式电脑显示器以及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广泛应用,对显示装置中光学薄膜的性能要求日趋提高,主要集中在提高亮度和照明均匀度上。
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会使用多张具有不同功效的薄膜以保证液晶显示装置的均匀及高亮度照明要求。通常使用的薄膜组合方式为单张或多张扩散薄膜与单张或两张具有增光能力的棱镜薄膜的组合使用,或者是单张或多张扩散薄膜与单张反射型偏振薄膜的组合,再或为单张或多张扩散薄膜、单张或两张具有增光能力的棱镜薄膜与单张反射型偏振薄膜的组合使用。
多张薄膜的同时使用使得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部分的组装变得复杂,同时由于不同薄膜的材质,光学设计不同,实际使用时会出现薄膜相互之间擦伤,吸附的现象,影响整个背光模组照明效果,降低了组装成品的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将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不同功效的光学功能性薄膜整合成单张复合薄膜,同时保持薄膜具有高亮度,高扩散型等特性,以解决多张薄膜的同时使用所带来的组装复杂,影响良率问题。
本发明之一,即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其特点是,它由一光学粘合薄膜与其上和/或其下设有的起预定作用的光学功能性薄膜进行叠合固定,形成单张的复合薄膜。
在上述的光学复合薄膜中,所述光学功能性薄膜为光学扩散薄膜、光学增光薄膜和反射型偏光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的光学复合薄膜中,所述光学复合薄膜为三层薄膜结构,最下层薄膜为光学增光薄膜,最上层薄膜为光学扩散薄膜。
在上述的光学复合薄膜中,所述光学扩散薄膜的表面布有若干个每个具有高度在5um至350um范围内的突起。
在上述的光学复合薄膜中,所述光学粘合薄膜为热固化薄膜、紫外光照固化薄膜、溶剂挥发固化薄膜和压敏粘合薄膜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而成。
在上述的光学复合薄膜中,所述光学增光薄膜的表面布有若干个为棱镜状的突起、平顶梯形状的突起、不规则顶梯形状的突起、圆顶棱镜状的突起、半球状的突起、半椭球状的突起、半圆柱体状的突起和半椭圆柱状的突起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的光学复合薄膜中,所述光学复合薄膜为三层薄膜结构,最下层薄膜为光学增光型薄膜,最上层薄膜为反射型光学偏光薄膜。
本发明之二,即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发光的光源组件和一液晶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者之间的至少一片如上述的光学复合薄膜。
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的导光板的侧面,所述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和热阴极荧光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扩散板和反射片,所述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的扩散板与所述的反射片之间,所述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和热阴极荧光灯中的至少一种。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选用不同的光学功能性薄膜,可以控制整个光学复合薄膜的增光效果及遮盖能力,同时大大减少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薄膜组件数量,解决组装多张薄膜组件所带来的工艺复杂,影响良率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光学复合薄膜实施例之一,即光学复合薄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光学增光薄膜的上表面微结构与光学粘合薄膜接触处局部B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学复合薄膜实施例之二,即光学复合薄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学复合薄膜实施例之一、之二具体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的辉度与传统三片薄膜的组合方式(下扩散片+棱镜片+上扩散片)的辉度对比示意图;其中:
图3A为水平视角的辉度曲线;
图3B为垂直视角的辉度曲线;
图4为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实施例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之一为光学复合薄膜。
实施例一,如图1A所示,光学复合薄膜100主要包括一张具有聚光作用的梯形状突起的光学增光薄膜130,一张高度透明、低雾度且具有良好粘合效果的光学粘合薄膜120,一张具有光学扩散效果的光学扩散薄膜110。其中,梯形结构花纹增光薄膜130的平顶部分为粗糙表面131,以增加其与光学粘合薄膜120的粘合效果(如图1B所示)。光学扩散薄膜110上表面具有高度在30~80um范围内的微突起,其同时具有一定的增光能力,可使整个复合薄膜的增光能力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光学复合薄膜200主要包括一张具有聚光作用的梯形状突起的光学增光薄膜230,一张高度透明、低雾度且具有良好粘合效果的光学粘合薄膜220,一张具有偏光效果及一定光学扩散效果的反射型光学偏光薄膜210。反射型光学偏光薄膜210可控制出射出光学复合薄膜200的光线的偏振方向,使得当光学复合薄膜200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与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偏振方向相吻合,使得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辉度明显提高。
在上述的两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增光薄膜的具有聚光作用的突起还可以呈棱镜状、平顶梯形状、不规则顶梯形状、圆顶棱镜状、半球状、半椭球状、半圆柱体状和半椭圆柱状。
也可以调整光学复合薄膜中的光学功能性薄膜为单层薄膜结构或多层薄膜结构。
图3为实施例一、二的光学复合薄膜100和200在具体应用与液晶显示装置时的辉度与传统三片薄膜的组合方式(下扩散片+棱镜片+上扩散片)的辉度对比示意图。其中图3A为水平视角的辉度曲线,图3B为垂直视角的辉度曲线。如图3A,图3B所示,实施例一的光学复合薄膜200具有最高的中心辉度,且水平方向上视角最宽。实施例二的光学复合薄膜100的中心辉度接近于传统架构的中心辉度,但视角较窄,可用于对视角要求比较低的应用如桌面型电脑显示器,或用于低端品种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之二为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为上述光学复合薄膜应用于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器的示例。其中,410为灯管,420为高效率反射片,430为膝上型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中的透明导光板,440为光学复合薄膜,450为液晶显示面板。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为上述光学复合薄膜应用于桌面型电脑显示器的示例。其中,510灯管,520为高效率反射片,560为桌面型电脑显示器中的导光板,540为光学扩散薄膜,550为液晶显示面板。
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为上述光学复合薄膜应用于液晶电视显示器的示例。其中,610为灯管组,620为高效率反射片,670为液晶电视中的扩散板,640为光学复合薄膜,650为液晶显示面板。在具体实施中,可使用单张光学复合薄膜640或搭配其他薄膜同时使用来达到显示器不同的亮度和视角的需求。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一张光学粘合薄膜与固定在其上和/或其下起预定作用的光学功能性薄膜叠合而成,形成单张的复合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性薄膜为光学扩散薄膜、光学增光薄膜和反射型偏光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复合薄膜为三层薄膜结构,最下层薄膜为光学增光薄膜,最上层薄膜为光学扩散薄膜。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扩散薄膜的表面布有若干个每个具有高度在5um至350um范围内的突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粘合薄膜为热固化薄膜、紫外光照固化薄膜、溶剂挥发固化薄膜和压敏粘合薄膜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增光薄膜的表面布有若干个为棱镜状的突起、平顶梯形状的突起、不规则顶梯形状的突起、圆顶棱镜状的突起、半球状的突起、半椭球状的突起、半圆柱体状的突起和半椭圆柱状的突起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复合薄膜为三层薄膜结构,最下层薄膜为光学增光型薄膜,最上层薄膜为反射型光学偏光薄膜。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用于发光的光源组件和一液晶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者之间的至少一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薄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的导光板的侧面,所述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和热阴极荧光灯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扩散板和反射片,所述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的扩散板与所述的反射片之间,所述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和热阴极荧光灯中的至少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405036A CN101344679A (zh) | 2008-07-11 | 2008-07-11 | 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及使用该光学复合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405036A CN101344679A (zh) | 2008-07-11 | 2008-07-11 | 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及使用该光学复合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44679A true CN101344679A (zh) | 2009-01-14 |
Family
ID=40246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405036A Pending CN101344679A (zh) | 2008-07-11 | 2008-07-11 | 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及使用该光学复合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4467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4553A (zh) * | 2013-03-25 | 2015-11-18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复合棱镜的双面的膜 |
CN106391508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色选机的自带背光源的相机对准工装 |
CN107636523A (zh) * | 2015-05-18 | 2018-01-26 | 株式会社Lms | 具有颗粒的反射型偏振模块及具备其的背光单元 |
-
2008
- 2008-07-11 CN CNA2008100405036A patent/CN10134467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4553A (zh) * | 2013-03-25 | 2015-11-18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复合棱镜的双面的膜 |
CN105074553B (zh) * | 2013-03-25 | 2019-07-02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复合棱镜的双面的膜 |
CN107636523A (zh) * | 2015-05-18 | 2018-01-26 | 株式会社Lms | 具有颗粒的反射型偏振模块及具备其的背光单元 |
CN107636523B (zh) * | 2015-05-18 | 2021-01-12 | 株式会社Lms | 具有颗粒的反射型偏振模块及具备其的背光单元 |
CN106391508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色选机的自带背光源的相机对准工装 |
CN106391508B (zh) * | 2016-08-31 | 2019-07-09 |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色选机的自带背光源的相机对准工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20520C (zh) | 复合漫射板及使用复合漫射板的直接照明式液晶显示器 | |
US7927003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with micro-structured reflective film and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 |
US20140002771A1 (en) | Light source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7391571B2 (en) | Diffusion plate used in direct-type backlight module | |
CN102081177B (zh) |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背光源 | |
CN100427975C (zh) | 背光模块及所使用的扩散板结构 | |
US20080158912A1 (en) | Light guide plate | |
US9329323B2 (en) | Light source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 |
US20150103393A1 (en) | Reflectiv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eflective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6773298A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2661535A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
CN101555997A (zh) | Led光源装置 | |
KR101777528B1 (ko) |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백라이트 모듈을 사용하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01576680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US20170192147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40211483A1 (en) | Optical sheet | |
CN103592795A (zh) |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 |
EP3144581B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1344679A (zh) | 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及使用该光学复合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1247365Y (zh) | 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及使用该光学复合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823263A (zh) | 一种复合棱镜片 | |
CN101441285A (zh) | 反射片 | |
US20110051248A1 (en) | Hybrid Optical Film | |
KR20120130919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14019720B (zh) |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