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0421A - 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0421A
CN101340421A CNA2007101271693A CN200710127169A CN101340421A CN 101340421 A CN101340421 A CN 101340421A CN A2007101271693 A CNA2007101271693 A CN A2007101271693A CN 200710127169 A CN200710127169 A CN 200710127169A CN 101340421 A CN101340421 A CN 101340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mentioned
connect
network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71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琼文
许文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A2007101271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04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0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0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包括搜寻可供移动上网的通讯装置,以及对所选取的通讯装置进行连接。另外,本发明也包括对已连接上的通讯装置进行拨号网络设定,并且通过被设定好的通讯装置进行网络连接拨号,最后经由通讯装置上的移动网络连接服务连接至因特网。

Description

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连接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网络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信息社会下,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可说是越来越深。计算机及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在生活周围随处可见。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经常通过电话来进行远距离的沟通。随着移动电话的价格及电信服务的费用的不断降低,使得移动电话在现今已经被视为最方便及最快速的通讯工具之一。
为了满足使用者对于移动数据传输的需求,传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规格的电信服务已经不再使用,使得新的第三代通讯网络(简称3G)规格的电信服务逐渐普及。由于3G规格的无线数据传输速率远大于传统GSM标准者,使得3G规格的电信服务除了一般的语音传输以外,还可提供实时图像传输功能。而将3G电信的服务加以延伸,一般的计算机装置已经可以通过3G规格的移动电话当作调制解调器来进行移动上网。这使得使用者可以在没有网络服务的环境下,仍旧可以利用3G移动电话拨接上网。此外,目前除了手机,使用者还可使用其它装置来拨接上网,例如:利用具有通用串行总线或内存卡(支持3G连接功能的内存卡调制解调器)的装置来进行3G拨接上网。
在已知的技术中,当使用者需要利用3G移动电话拨接上网时,首先需要根据移动电话的厂牌,而在计算机装置中安装对应的软件(这类的软件可能甚至内含驱动程序)。也就是说,仅安装A牌3G移动电话的软件的计算机装置,无法使用B牌3G移动电话来进行拨接连接上网。如此一来,就给使用者在使用上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与系统,可以允许一计算机装置利用不同的通讯装置进行拨接连接上网,而不需要随着通讯装置的厂牌不同再安装对应的软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包括搜寻可供移动上网的通讯装置。当搜寻到有多个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时,则将所有搜寻到的通讯装置列表显示,以供一使用者进行选择。另外,依据使用者的选择,而对所选择的通讯装置进行一连接操作,并且对可以连接的通讯装置进行拨号网络设定。藉此,使用者可以通过被设定好的通讯装置进行网络连接拨号,以经由通讯装置上的移动网络连接服务连接至因特网。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网络连接服务可以是第三代通讯网络。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上述搜寻通讯装置的步骤,包括当接收一网络连接要求时,可以检测是否有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而在此过程中可以同时搜寻包括有线跟无线接口的通讯装置。当检测不到有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时,则发出无可供网络连接的移动装置的信息。相对地,当检测到有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时,则检测是否有多个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若是检测到仅有唯一的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时,则自动对此通讯装置进行连接。反之,若是发现有多个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时,则将所有通讯装置列表显示,以供一使用者进行选择,并且依据使用者的选择,而对其中一通讯装置进行连接。
而本发明中装置连接的步骤,则包括当接收一装置连接要求时,则检查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是利用无线方式还是有线方式。当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为无线方式时,则检查通讯装置是否可以进行无线连接。另一方面,若是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为有线方式时,则检查通讯装置的连接端口是否可以正常运作。
另外,本发明设定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的步骤,包括设定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的连接参数,并且依据所要连接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而设定对应的外加初始化指令。藉此,本发明就可以通过设定好的通讯装置设定一拨号网络,来进行网络连接。
从另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系统,至少包括一搜寻单元、一连接单元、一设定单元和一拨号单元。其中,搜寻单元在一使用者启动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功能时,可以搜寻是否有可提供移动上网的通讯装置。当搜寻单元搜寻到有多个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时,则将所有的通讯装置列表显示,以供一使用者进行选择。藉此,连接单元可以依据使用者的选择,而对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进行连接,并产生一测试结果给设定单元。另外,设定单元可以对要进行连接的通讯装置进行拨号网络设定,以建立拨号连接,并且产生对应的设定值。此外,拨号单元可以耦接至设定单元,以依据拨号连接而通过通讯装置进行拨号上网。
另外,本发明中的有线连接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而无线连接则可以是蓝牙传输接口。
由于本发明是利用通讯装置来进行一般的拨接连接上网,因此不需要安装其它多余的软件。另外,由于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的通讯装置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进行不同的设定,因此本发明可以更有效率地进行通过通讯装置拨接上网的连接程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连接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2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搜寻可供上网的通讯装置的步骤流程图。
图4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对通讯装置进行连接的步骤流程图。
图5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设定通讯装置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连接系统的功能方块图。请参考图1,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系统100,位于计算机装置(图中未示)端,且连接系统100可以使得计算机装置,通过通讯装置140,并经由连接服务142,例如第三代通讯网络,而连接至因特网144。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可以是台式个人计算机或者是便携式计算机。另外,通讯装置140则例如是具有移动上网功能的移动电话或是具有相关功能的调制解调器或网卡。通讯装置140提供出来连接的接口则可以是无线(例如:蓝牙传输)或是有线(例如:通用串行总线)。
本实施例的连接系统100是通过计算机装置上的连接接口120而连接至通讯装置140。一般来说,连接接口120可以分为无线连接和有线连接。无线连接包括蓝牙传输接口、无线网络等,而有线连接则例如是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或者是内存卡接口等。
请继续参考图1,连接系统100至少包括搜寻单元102、连接单元104、设定单元106和拨号单元108。在本实施例中,搜寻单元102分别耦接至使用者接口110、连接单元104、设定单元106、拨号单元108、数据库112、及通讯装置140。另外,连接单元104则耦接至设定单元106,而设定单元106则耦接至拨号单元108。而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使用者接口110,其可分别耦接搜寻单元102、连接单元104和设定单元106。在另外一些选择实施例中,设定单元106还可以耦接数据库112。
图2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请合并参考图1和图2,当使用者通过操作使用者接口110而启动一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功能时,使用者接口110可以产生一网络连接要求给搜寻单元102,以使搜寻单元102如步骤S202所述,搜寻可供移动上网的通讯装置。
图3所示为图2的步骤S202的详细的步骤流程图。请合并参考图1和图3,当使用者接口110发出网络连接要求时,搜寻单元102可以如步骤S302所述,接收此网络连接要求。接着,搜寻单元102可以进行步骤S304,就是检测是否有具有优先权的通讯装置连接至计算机装置上。当搜寻单元102发现有具有优先权的通讯装置连接在计算机装置上时(就是步骤S304所标示的“是”),则如步骤S306所述,直接对具有优先权的通讯装置进行装置连接。
相对地,若是搜寻单元102并未发现有具有优先权的通讯装置连接在计算机装置上时(就是步骤S304所标示的“否”),则进行步骤S308,就是搜寻是否有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例如,搜寻单元102可以检查装置的DUNProfile是否存在,或是执行AT Command测试,以检查是否有通讯装置以蓝牙传输或是有线传输等的方式连接到计算机装置上。
若是搜寻单元102没有搜寻到有任何可供移动上网的通讯装置通过连接接口120连接至计算机装置上时(就是步骤S308所标示的“否”),则如步骤S310所述,通过使用者接口110发出目前无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的信息以告知使用者。
反之,若是搜寻单元102搜寻到至少有一个通讯装置通过连接接口120连接至计算机装置时(就是步骤S308所标示的“是”),则搜寻单元102如步骤S312所述,检测是否有多个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假设仅有唯一的通讯装置通过连接接口连接至计算机装置时(就是步骤S312所标示的“否”),则产生一装置连接要求给连接单元104,以自动对此唯一搜寻到的通讯装置进行装置连接,就是步骤S314。
相对地,若是搜寻单元102搜寻到超过一个通讯装置与计算机装置连接(就是步骤S312所标示的“是”),则进行步骤S316,就是将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列表,并且通过使用者接口110显示给使用者以供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列表的排列顺序可以例如是以优先权的高低、连接成功次数多少排序等等,本发明并不限定。当使用者通过使用者接口110选择了其中一通讯装置(例如140)来进行网络连接时,则搜寻单元102就可以如步骤S318所述,通过使用者接口110检测使用者的输入,以发出一装置连接要求给连接单元104。
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4,当进行完步骤S202后,连接单元104就可以如步骤S204所述,对搜寻到的通讯装置140进行装置连接。图4所示为图2的步骤S204的详细步骤流程图。请合并参照图4,当搜寻单元102如图3所述发出一装置连接要求时,则连接单元104可以如步骤S402所述,接收此装置连接要求,并且如步骤S404所述,检查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140是利用无线方式还是有线方式连接至计算机装置。
当连接接口120为无线方式时(就如步骤S404所标示的“无线”),则进行步骤S406,就是测试通讯装置140是否可以进行无线通讯。假设此无线连接为蓝牙传输连接,则连接单元104就可以确认通讯装置140是否能够进行蓝牙配对。若是连接单元104确认通讯装置140可以进行无线连接(例如通讯装置140蓝牙配对成功),则进行步骤S408,就是通过使用者接口110发出一连接成功信息。反之,若是连接单元104发现通讯装置140无法进行无线连接(例如通讯装置140拒绝配对或关闭蓝牙),则可以如步骤S410所述,通过使用者接口110发出一连接失败信息告知使用者。
另一方面,若是连接接口120为有线方式,则连接单元104可以如步骤S412所述,测试通讯装置140的连接端口是否可以正常运作。若是连接单元104确认通讯装置140的连接端口可以正常运作时(就如步骤S412所标示的“是”),则进行步骤S408。反之,若是连接单元104发现通讯装置140的连接端口无法正常运作时(就如步骤S412所标示的“否”),则进行步骤S410。
请再参考图1和图2,当通讯装置140连接完毕之后,则可以进行步骤S206,就是由设定单元106进行设定。图5所示为图2的步骤S206的详细步骤流程图。请合并参考图5,当连接单元104对通讯装置140进行完装置连接后,设定单元106可以依据通讯装置140的种类,而如步骤S502所述,从数据库中取出对应的参数值对通讯装置进行拨号网络所需设定,并且检查数据库中是否有具有优先权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的设定,就如步骤S504所述。假设设定单元106检查到在数据库中已经有具有优先权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设定时(就如步骤S504所标示的“是”),则进行步骤S506,就是依据具有优先权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而设定外加地初始化指令,并且进行步骤S510,就是设定拨号网络连接。
相对地,当设定单元106未检查到有任何具有优先权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设定时(就如步骤S504所标示的“否”),则依据通讯装置所连接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而设定对应的外加初始化指令,如步骤S508所述。
例如,假设服务接口142为第三代通讯网络,则设定单元106可以依据数据库112所储存的查表窗体,而选择对应的初始化字符串进行设定,此初始化字符串可以如下所示:
AT+CGDCONT=1,“ip”,“internet”
在一些选择实施例中,若是设定单元106在数据库112中未搜寻到对应的初始化指令,则可以通过使用者接口110,要求使用者自行输入,并且可以将此使用者输入的数据储存在数据库112中,以方便计算机装置下一次的连接。
当进行完步骤S508之后,设定单元106可以如步骤S510所述,通过通讯装置140而设定一拨号网络连接,并且产生对应的设定值。而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单元106还可以如步骤S512所述,储存这些设定值在数据库112中,来作为优先权的设定,以加快计算机装置下一次通过通讯装置140连接的速度。
例如,假设连接接口120为蓝牙传输接口,而当设定单元106设定完拨号网络时,因为通讯装置140在蓝牙接口会有一对应地址信息。此时,设定单元106就可以储存此地址信息在数据库112中。当下一次计算机装置通过通讯装置140上网时,搜寻单元102可以直接从数据库112中取出此优先权高的地址信息,通过此地址信息在完整搜寻之前先检查通讯装置140是否存在,而设定单元106就可以直接从数据库112中取出对应的设定值来对通讯装置140进行设定。
如图2所述,当设定单元106进行完步骤S206后,可以通知拨号单元108。藉此,拨号单元108可以依照设定单元106所建立的拨号网络,而通过通讯装置140以及服务接口142而进行拨号上网,以与因特网144建立一分组传输路径。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仅是利用通讯装置进行一般拨接连接上网,因此不需要另外安装额外的软件。另外,本发明可以自行依据通讯装置的种类,以及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而进行不同的设定,因此可以增加连接的效率。另外,本发明也允许使用者自行设定参数,并且可以将使用者所设定的参数储存起来,使得本发明在使用上更有弹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当可作若干的更改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适用于一计算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搜寻可供移动上网的通讯装置;
当搜寻到有多个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时,则将上述这些通讯装置列表显示,以供一使用者进行选择;
依据上述使用者的选择,而对上述这些通讯装置其中之一进行装置连接;
设定可以进行连接的通讯装置;以及
通过被设定好的通讯装置进行网络连接拨号,以经由一连接服务而连接至因特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进行搜寻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一网络连接要求;
检测是否有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
当检测不到有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时,则发出无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的信息;以及
当检测到有可供网络连接的通讯装置时,则检测是否有多个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进行搜寻的步骤,还包括下列步骤:
检测是否有具有优先权的通讯装置;以及
对上述具有优先权的通讯装置进行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进行搜寻的步骤,还包括当检测到仅有唯一的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时,则自动对上述通讯装置进行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进行装置连接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一装置连接要求;以及
检查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是利用无线接口还是有线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进行装置连接的步骤,还包括下列步骤:
当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为无线接口时,则检查上述通讯装置是否可以进行无线连接;
当确定上述通讯装置可以进行无线连接时,则发出一连接成功信息;以及
当检查发现上述通讯装置无法进行无线连接时,则发出一连接失败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进行装置连接的步骤,还包括下列步骤:
当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为有线接口时,则检查上述通讯装置的连接端口是否可以正常运作;
当确定上述通讯装置的连接端口可以正常运作时,则发出一连接成功信息;以及
当检查发现上述通讯装置的连接端口无法正常运作时,则发出一连接失败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进行设定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设定所要连接的通讯装置的连接参数;
依据所要连接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而设定对应的外加初始化指令;以及
设定一拨号网络,以进行网络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进行设定的步骤,还包括下列步骤:
检查是否有具有优先权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设定;以及
当检查到有具有优先权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设定时,则依据具有优先权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而设定外加初始化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进行设定的步骤,还包括储存设定的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连接服务包括第三代通讯网络。
12.一种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系统,适用于一计算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连接系统包括:
一搜寻单元,当一使用者启动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功能时,则上述搜寻单元用以搜寻是否有可提供移动上网的通讯装置,当搜寻到有多个通讯装置可供网络连接时,则将上述这些通讯装置列表显示,以供一使用者进行选择;
一连接单元,耦接上述搜寻单元,用以依据上述使用者的选择,而对上述这些通讯装置其中之一进行装置连接,并产生一测试结果;
一设定单元,耦接上述连接单元,用以对可以进行连接的通讯装置进行拨号网络设定,以建立拨号连接,并产生多个对应设定值;以及
一拨号单元,耦接上述设定单元,用以依据上述拨号连接而通过上述通讯装置进行拨号上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
一使用者接口,耦接上述搜寻单元与上述连接单元,用以供上述使用者进行输入操作,并将上述搜寻结果与测试结果显示给使用者;以及
一数据库,耦接上述设定单元,使得上述设定单元依据上述数据库所储存的数据来对上述通讯装置进行设定,且上述数据库还储存上述这些设定值,以增加上述计算机装置下次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通讯装置利用通用串行总线连接至上述计算机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通讯装置利用蓝牙传输与上述计算机装置进行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计算机装置包括一台式个人计算机或一便携式计算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通讯装置为一具有移动网络功能的移动电话。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搜寻单元还会检查是否有具有优先权的通讯装置,而当上述搜寻单元发现有具有优先权的通讯装置连接上述计算机装置时,则直接对上述具有优先权的通讯装置进行装置连接,并进行之后的设定。
CNA2007101271693A 2007-07-04 2007-07-04 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与系统 Pending CN1013404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71693A CN101340421A (zh) 2007-07-04 2007-07-04 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71693A CN101340421A (zh) 2007-07-04 2007-07-04 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0421A true CN101340421A (zh) 2009-01-07

Family

ID=4021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71693A Pending CN101340421A (zh) 2007-07-04 2007-07-04 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04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402A (zh) * 2009-09-17 2011-04-20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脑装置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402A (zh) * 2009-09-17 2011-04-20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脑装置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3481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high security level, and communication unit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ed therefor
CN102255887A (zh) 对应多移动装置的线上服务的提供方法与系统
US9451029B2 (en) Method of remote control for portable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2594464A (zh) 测试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3249027B (zh) 一种终端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6469113A (zh) 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207878A (zh) 用户识别模块应用开发工具箱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65835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8583041B2 (en) Op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interface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07318104A (zh) 账号注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01729673A (zh) 一种移动终端铃声、壁纸设置方法和装置
CN103064772A (zh) 一种移动终端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205210A (zh) 无线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程序
US8406755B2 (en) Method for testing wireless connection function of mobile phone
CN102750285A (zh) 提供离线浏览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0413359C (zh) 移动终端
CN106535188A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090013003A1 (en) Connection method and connection system for internet access by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340630B (zh) 移动信息终端型号的自动识别方法
CN101340421A (zh) 利用通讯装置上网的连接方法与系统
CN106786898A (zh) 充电设备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0486187C (zh) 一种l2tp隧道规格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7105425B (zh) 网络接入方法和网络接入装置
CN102469109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中浏览器主页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2457988A (zh) 显示无线兼容性认证连接点名称的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