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8702B - 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8702B
CN101338702B CN 200810138588 CN200810138588A CN101338702B CN 101338702 B CN101338702 B CN 101338702B CN 200810138588 CN200810138588 CN 200810138588 CN 200810138588 A CN200810138588 A CN 200810138588A CN 101338702 B CN101338702 B CN 101338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engine
rotor
knocking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385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8702A (zh
Inventor
周林
周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gao Huayang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周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周林 filed Critical 周林
Priority to CN 2008101385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8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8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8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8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87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6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CCPP], or 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 [CCGT]
    • Y02E20/18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IGCC], e.g. combined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Landscapes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脉冲爆震发动机、转子、输出轴组成,以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时喷出的脉冲高温高压膨胀的推进气体为动力源,推动转子转动,转子带动输出轴转动,通过输出轴以连续输出扭矩的形式输出由脉冲爆震发动机产生的尽可能多的能量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输出轴带动各种负荷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①本发明可以作为轴发动机广泛应用于船舶、潜艇、坦克、拖拉机、汽车火车等各种动力系统中,用途广泛。②本发明克服了原脉冲爆震发动机噪音巨大的缺点;③与活塞式发动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重量轻、摩擦阻力损失小等明显优势。

Description

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新概念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
二、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以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为动力源,通过输出轴以输出扭矩的形式输出大部分功率的发动机主要有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类。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其正常工作必须依赖活塞与气缸套之间的精密机加工密封配合,活塞、气缸套之间的摩擦损失功率多、对润滑和冷却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磨损密封性能降低则出现排污增加、输出功率下降,使用寿命短;一旦冷却不好存在抱死等情况;其传动过程必须依赖曲柄连杆结构,曲轴加工复杂成本高;其使用的燃料必须有良好的抗爆性,燃料成本高;其结构、加工复杂、制造成本高、功率重量密度和功率容积密度较低。燃气轮机、燃气涡轮轴发动机:主要由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以及输出轴组成,是利用压气机使工作流体增压,然后喷油进行等压燃烧提高工作流体的内能,工作流体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输出轴及压气机转动并以输出扭矩的形式输出大部分功率。其优点是输出功率大、具有较高的功率重量密度和功率容积密度。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技术难度大、零部件众多;价格昂贵、可靠性差、使用维护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等压燃烧方式工作,热循环效率低下、单位燃料消耗率SFC高、使用经济性差、污染物的排放多。
脉冲爆震发动机是一种以脉冲式爆震燃烧的方式产生推进气体而获得推力的发动机,已经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喷气推进。包括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和自带氧化剂的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DRE);按照有、无单向进气阀门又可将其分为有阀式和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其结构基本上就是一根可以单向进气、喷气的管子,其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喷油、点火、燃烧爆震、排气等,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爆震室内的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物被点燃后产生爆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推进气体从喷出口高速喷出产生推力,随着推进气体的高速喷出,脉冲爆震发动机内逐渐变成负压状态,此时脉冲爆震发动机进入吸气状态再次吸入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物可以再次被点燃,进入下一次脉冲爆震循环以脉冲爆震的形式工作。由于爆震燃烧所产生的爆震波传播速度极快(几千米/秒),使可爆工作流体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最高达100个大气压和2800K的高温),因此基于爆震燃烧(其燃烧过程可视为等容燃烧)的脉冲爆震发动机可以不用传统的压气机和涡轮机等部件就能达到对气体压缩的目的。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轻、推重比大(>20);等容燃烧、热循环效率高、耗油率低、低污染;工作范围宽;推力可调(0.5~50000公斤);比冲大(>2100s);能地面静止状态起动和工作;能以吸气式发动机或火箭发动机方式工作,可以实现空天往返飞行;采用间歇式循环,壁温不高,可以用普通材料,制造成本低。目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实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PDET)计划,又称为革新航空飞行器推进(RPAV)计划,目标是使喷气发动机排气污染在未来10年内减少2/3,在25年内减少4/5;燃油消耗在10内减少1/4,在25年内减少1/2,发展重点是混合PDE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缺点是用途单一、噪音大,目前只能以喷气推进的形式应用于飞行系统中,还没有可将其推进能量转换成由输出轴输出扭矩的形式输出能量的用途广泛的新型轴发动机出现。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以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脉冲的推进气体为动力源,推动转子转动并带动输出轴转动,通过输出轴以输出扭矩的形式输出绝大部分功率。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至少一个脉冲爆震发动机、至少一个转子、至少一个输出轴组成,以所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推进气体为动力源,推进气体推动转子转动,转子可以带动输出轴转动,将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能量转换成以连续输出扭矩的形式由输出轴输出,输出轴带动各种负荷工作。
上述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推进气体喷出口与内有转子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外壳相连接,由脉冲爆震发动机产生的推进气体通过推进气体喷出口12完全进入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外壳内,推动其内的转子转动,转子带动输出轴转动(如附图1、2、3、4)。由于转子4被脉冲的推进气体2不断推动旋转后,转子4会因为其惯性保持连续平稳的转动,从而带动输出轴以连续平稳的以输出扭矩的形式输出功率。
上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至少有一个,所述的输出轴为直轴且至少有一根。所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产生的推进气体的喷出方向的设置,与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输出轴的轴向主要是垂直或近似垂直设置(如附图1、2、4、5);仅当只使用涡轮转子时是平行设置(如附图3)。
上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推进气体喷出口中或其下游的区域内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喷水嘴,向推进气体喷出口中或其下游的高温区喷射雾状水,水可以吸收推进气体喷出口内的推进气体中蕴含的热量及其下游的高温区的热量而蒸发体积膨胀1700倍,产生的水蒸气加入到推进气体中,达到喷水增推效果,使燃料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还能冷却整个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但将本发明应用于航空时可以没有喷水嘴。
上述的转子和附属于转子的叶片与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外壳之间的密封是通过相互接触的滑动摩擦实现密封的,例如叶轮转子和叶片(如附图1、2、4的叶轮机部分)、多角星型或有锯齿状突起的等其它形式的没有叶片的转子活塞;仅当使用涡轮转子时(如附图2、3中的涡轮机部分)涡轮转子和叶片与外壳之间是略有间隙的相互非接触型。
上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外或内可以设置密闭的燃料气化器(如附图1),它利用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液体燃料(例如汽油、煤油等)在其中蒸发、甚至发生催化裂化反应(燃料气化器中可以放入催化剂)成为气态燃料,燃料气化器的上游与供油管路相接、下游通燃料喷嘴将气态燃料喷入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爆震室内,气态燃料与氧化剂(例如空气等)混合更容易引发爆震燃烧,燃料气化所消耗的能量能冷却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外壳;所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外壳外还可以有其它冷却装置。
上述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输出功率的调节:除通过调节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燃料喷嘴的燃料供给量的常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其输出功率之外,对于有多个有进气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1所组成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还可通过只开起部脉冲爆震发动机到开起全部数量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独特方法在更大范围内调节其输出功率。
上述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整体固定于底座或发动机架上(图中未画出);输出轴的前部有输出轴前支撑架支撑、输出轴的后部有输出轴后支撑架支撑,输出轴的前、后端有前、后螺母固定输出轴(如附图2、3)。本发明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分本身单独均为现有成熟产品被广泛应用,不再具体描述,本发明是将这些成熟产品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本说明书、附图、具体实施例等内容均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形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原理、结构相近似,均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将发电机的转子、定子结构整合到转子、输出轴中,将附图1中的转子上固定有线圈(未画出),用固定的磁体安装在转子内部替代输出轴成为定子,发动机工作时线圈可以随转子一同环绕其内部固定的不能转动的磁体定子(定磁式,未画出)转动,线圈切割磁力线,线圈就可以输出电流;反之如果将转子上固定有磁体,用固定的线圈安装在转子内部替代输出轴成为定子,磁体可以随转子一同环绕固定的不能转动的线圈定子(动磁式)转动,线圈切割磁力线,线圈就可以输出电流。这样本发明又能成为一种脉冲爆震转子发电机,其实质是将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喷气推进能量通过推动转子转动最终直接转换成以输出电能的形式输出功率,替代由输出轴输出扭矩的形式输出电能。脉冲爆震转子发电机的起动可以不用起动器,因为发电机的逆向工作方式就是起动电动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①本发明拓宽了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用途并天生就具有其所有优点:脉冲爆震发动机是一种先进的脉冲喷气推进发动机,用途单一,本发明可以将脉冲爆震发动机产生的推进能量转换成以输出轴输出扭矩的方式输出,可以作为轴发动机广泛应用于船舶、潜艇、坦克、拖拉机、汽车火车等各种动力系统中,用途广泛。由于脉冲爆震发动机直接作为本发明的动力源,因此本发明天生具有脉冲爆震发动机本身所具有的所有优点。
②本发明克服了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缺点:本发明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产生的推进气体2通过推进气体喷出口12完全喷入外壳6内推动转子4转动的结构,就相当于将脉冲爆震发动机1产生的噪音也完全导入了一个高效的“消音器”中,外壳6和其的内转子4等能隔绝降噪,克服了脉冲爆震发动机噪音巨大的缺点;对于由多个脉冲爆震发动机1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来说,多个脉冲爆震发动机1产生的推进气体2共同喷入同一个环形外壳6内,爆震波可以在同一个环形外壳6内沿转子4转动的方向环绕传播,形成多个爆震波相互环绕追赶的局面(如附图2.1和附图2.2所示),使每一个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爆震燃烧都成为其下游的其它已完成可爆气体再充填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的“预起爆室”,可以自动互相依次序点燃起爆并更容易保持每个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稳定工作、减少点火能耗、提高其工作频率。
③与活塞式发动机相比,本发明的发动机没有活塞、气缸套、曲柄连杆等结构,不依赖活塞与气缸套之间的精密加工密封配合工作、不依赖活塞对气体的压缩、没有往复运动部件、不强调燃料的抗爆性、对润滑的要求低、不存在抱死等情况、直轴传动效率高,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重量轻、摩擦阻力损失小、功率重量密度和功率容积密度高、燃料成本低、具有低污染、低排放环保节能、输出功率调节范围宽的明显优势。
④与燃气轮机、燃气涡轮轴等以等压燃烧方式工作的发动机相比,本发明的发动机以脉冲爆震发动机为动力源,是以等容燃烧的方式工作的,其热循环效率极高,具有低污染、低排放、环保节能的特点,不需要复杂的压气机结构就能够高效工作,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维护成本低、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本发明还可以增设有喷水增推系统,能进一步提高其热循环效率、减少随着尾气喷出的不能利用的废热,经济性和环保节能的优势明显。
⑤技术成熟、可以迅速形成系列产品、容易实现大型化和微型化、可以替代活塞式内燃发动机、燃气轮机等轴输出发动机用途广泛:由于本发明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分单独均为现有公知技术而且尺寸限制少,均有多种成熟产品被广泛应用,本发明只是将这些成熟产品整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可以迅速形成产业化生产。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的原理图及具体实施例1、2中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1.1:本人设计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的一种长寿命进气阀门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1.2:附图1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1.3:附图1的一种五(多)角星型的转子活塞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2:具体实施例3中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2.1:附图2中多个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动叶轮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2.2:附图2中多个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动叶轮的另一种A-A剖面示意图;
附图2.3:附图2中的涡轮机转子的转子叶片及静子的工作情况放大示意图;
附图3:具体实施例4中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3.1:附图3中由输出轴带动的旋转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2:附图3中多个环绕输出轴设置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横截面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3.3:附图3中多个环绕输出轴设置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横截面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4:具体实施例5中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5:具体实施例6中的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横截面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脉冲爆震发动机、2推进气体、3叶片、4转子、5输出轴、6外壳、7旋转方向、8导气管、9进气阀、10喷嘴、11点火器、12推进气体喷出口、13喷水嘴、14进气阀轴、15进气阀的关闭状态、16进气阀的开放状态、17进气阀开放限位器、18转子轮毂支架、19静子叶片、20起动器、21离合器、22负荷、23输出轴前支撑架、24输出轴后支撑架、25前、后螺母、26燃料气化器。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只有一个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如附图1、附图1.2)主要由一个带有进气阀9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和三级叶轮转子4带动一个输出轴5等组成,其工作过程是脉冲爆震发动机1中的空气与燃料喷嘴10喷射的燃料混合,点火器11点火脉冲爆震发动机1工作,产生的推进气体2通过推进气体喷出口12完全进入与其相连接的外壳6内,在推进气体喷出口12内有喷水嘴13,其喷出的雾化水可以吸收高温高压的推进气体2内的热能部分变为水蒸汽增加了推进气体2的推力,其余的水可以在外壳6内继续蒸发为发动机降温,增推后的推进气体2在外壳6内切向推动叶轮转子4上的叶片3,推动叶轮转子4环绕输出轴5转动并带动输出轴5一同转动,尾气进入导气管8再次切向推动下一级叶轮转子4转动,每级叶轮转子4之间均有外壳6间隔,三级叶轮转子4均被依次推动完毕后尾气再次进入终末导气管8并最终排出。三级叶轮转子4由同一根输出轴5串连为一整体,带动输出轴5一同沿旋转方向7转动工作。(如附图1.1)每一次爆震开始时高温高压气体使脉冲爆震发动机1的进气阀9的阀片绕进气阀轴14转动,进气阀的关闭状态15出现,以后随着推进气体2的喷出,脉冲爆震发动机1内呈现负压吸气过程,进气阀的开放状态16出现,在进气阀开放限位器17的限制下完成吸气过程,脉冲爆震发动机1进入下一次循环并以脉冲爆震的形式不断工作。当发动机工作平稳后,可以通过输出轴5上的离合器21接通并带动负荷22转动工作。当然本实施例可升级为由多个脉冲爆震发动机1推动一级或多级叶轮转子4环绕输出轴5转动并带动同一根输出轴5转动的形式(未画出),其推进气体2的喷射方向与输出轴5的轴向垂直或近似垂直,这种形式是本发明的主要形式。
实施例2:一种完全使用氢气和氧气工作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如附图1)具体实施例1中的原有结构不变,只是在其基础上使脉冲爆震发动机1的进气阀9的上游与氢气供应管和供气调节系统、氢气瓶密闭连接(未画出),喷嘴10的上游与氧气供应管和供气调节系统、氧气瓶密闭连接(未画出),并通过供气调节系统使进入脉冲爆震发动机1的氢气/氧气=2/1(摩尔比),其余的工作过程与具体实施例1中相同。这样使脉冲爆震发动机1由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变成了使用氢、氧燃料的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DRE),使本发明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成为一种可以用于潜艇的“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即AIP闭式循环系统,本例中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工作时只使用氢气瓶和氧气瓶中存储的气体,完全不依赖空气工作,其唯一的最终产物为水蒸汽,水蒸汽可以被冷凝收集并重复利用或排出,而且结构简单、体积、重量大幅减小的本发明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能量利用率、功率重量密度和功率容积密度均远远高于现有潜艇AIP系统采用的结构极为复杂、庞大、效能低下的斯特林发动机或燃料电池系统,它可以大幅度提升潜艇的潜航时间及航程,当然还可应用综合措施进一步减少其噪音水平。具体实施例3、4也都可以进行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或类似的改变。
实施例3:(如附图2)由多个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动的叶轮、涡轮复合转子式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工作过程是12个有进气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1工作时产生的推进气体2,经过喷水增推后,通过各个推进气体喷出口12进入与其相连接的同一个发动机外壳6内,共同切向推动叶轮叶片3使叶轮转子4转动并带动输出轴5转动,此时推进气体2的方向已经被叶轮叶片3改变后再次推动下游的涡轮机转子4的涡轮叶片3使涡轮机转子4转动,每一级涡轮转子4的涡轮叶片3前方均有固定在外壳6内壁上的导气静子叶片19,本图中共有1级叶轮转子和3级涡轮转子,推动完成后尾气排出。叶轮转子4和涡轮转子4可以带动同一根输出轴5转动并带动同一个负荷22(如附图2)即单轴型;叶轮转子4和涡轮转子4还可以分别各自带动一根输出轴5转动并带动不同的负荷22工作即非单轴型(图中未画出)。附图2.1:具体实施例3的一种横截面A-A示意图,图中有4个直管型脉冲爆震发动机1,其推进气体喷出口12切向与外壳6相接,推进气体2共同推动叶轮叶片3使叶轮转子4转动并带动输出轴5转动。附图2.2:具体实施例3的另一种横截面A-A示意图,图中有4个弧管型脉冲爆震发动机1沿外壳6外弧面环绕、螺旋盘旋附着,其推进气体喷出口12切向与外壳6相接,将以切向推进气体2共同推动叶轮叶片3使叶轮转子4转动并带动输出轴5转动,这样做可以节约空间;图中的每个弧管型脉冲爆震发动机1整体上其实也可以看作只是沿外壳6外弧面的轴向附着的更大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如附图2中的虚线部分)的推进气体喷出口12部分的横截面。附图2.3:附图2中的涡轮机转子的转子叶片及静子的工作情况放大示意图。
实施例4:(如附图3)由多个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动的涡轮转子轴发动机:其特征是位于同一个外壳6内环绕并且平行于输出轴5设置的多个脉冲爆震发动机1共同推动一个多级的涡轮机转子4带动输出轴5转动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环绕圆柱型的外壳6内壁紧密设置8个具有横截面呈圆形(如附图3.3)或非圆形(如附图3.2)的爆震室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所有脉冲爆震发动机1工作时产生的推进气体2从其推进气体喷出口12喷出共同推动位于同一个外壳6内下游的一个多级的涡轮机转子4的涡轮叶片3,每一级涡轮转子4的叶片3前方均有固定在外壳6上的导气静子叶片19,使涡轮机转子4转动并带动输出轴5转动,输出轴5通过离合器21带动负荷22运转。在本实施例中的8个脉冲爆震发动机1每个均可以是各种有进气阀式的也可以是各种无进气阀式的(图中未画出);在本实施例中的8个脉冲爆震发动机1也可以共同使用一种由输出轴5带动的整体式旋转进气阀门9(如附图3.1),当附图3.1中显示的圆形空白区(开放处)旋转到与某一个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爆震室前端横截面重合时即进气阀的开放状态16,脉冲爆震发动机1处于负压进气状态;当附图3.1中显示的圆形空白区以外的其它区域(封闭处)旋转到与某一个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爆震室前端横截面重合时即进气阀的关闭状态15,脉冲爆震发动机1处于喷油、点火、爆震燃烧、喷射推进气体2的状态;由输出轴5带动的整体式旋转进气阀门9的不断转动使每一个脉冲爆震发动机1都能完成包括进气、喷油、点火、爆震燃烧、排气等步骤的工作过程,使相邻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能交替完成上述步骤。附图3.3中的爆震室和外壳6之间可以设置燃料气化器26。本实施例应用航空发动机时不需要喷水增推。具体实施例5:外壳式转子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如附图4)将转子4和叶片3设置在最外层并可以转动(转子4此时也相当于外壳6),转子4和叶片3环形包绕两个(或多个)沿圆周弧形或螺旋盘旋设置的固定不能转动的弧管形脉冲爆震发动机1,脉冲爆震发动机1产生的推进气体2通过推进气体喷出口12切向喷出,推动设置在最外层的叶片3和转子4使其转动。转子4可以通过转子轮毂支架18与位于圆心的输出轴5相连接带动输出轴5转动,输出扭矩;转子4还可以通过位于转子4外壁上的皮带、链条、齿轮等(未画出)带动位于转子4外部的输出轴5转动,输出扭矩。
实施例6:转子上含有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如附图5)将外壳6和固定在其上的叶轮叶片3(也可以看做是静子叶片19)设置在最外层并固定不可以转动,它环形包绕四个(或多个)沿圆周环形或盘旋设置的固定在转子轮毂支架18上的弧管形脉冲爆震发动机1,圆心设置输出轴5并通过其供油,脉冲爆震发动机1本身和输出轴5由转子轮毂支架18固定成为一个横截面为圆形的整体转子4。脉冲爆震发动机1产生的推进气体2通过推进气体喷出口12切向喷出,作用于设置在最外层并固定不可以转动的外壳6和固定在其上的叶片3上,高效产生反作用力,使转子4和输出轴5一体转动,输出轴5输出扭矩。其实即使没有设置在最外层并固定不可以转动的外壳6和固定在其上的叶片3,此种转子4也可以通过位于其上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产生的推进气体2切向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脉冲爆震发动机1本身同转子4和输出轴5一体转动,输出轴5输出扭矩。具体实施例4、5附图中沿圆周弧形或盘旋设置的固定的弧管形脉冲爆震发动机1整体上也都可以看作是其它方式设置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未画出)的弧管形切向推进气体喷出口12。

Claims (6)

1.一种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特征是:主要由至少一个脉冲爆震发动机(1)、至少一个转子(4)、至少一个输出轴(5)组成,以所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工作时产生的推进气体(2)为动力源,推进气体(2)推动转子(4)转动,转子(4)可以带动输出轴(5)转动,将脉冲爆震发动机(1)工作时产生的能量转换成以连续输出扭矩的形式由输出轴(5)输出;所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产生的推进气体(2)的喷出方向与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输出轴(5)的轴向是垂直或近似垂直设置,即沿转子(4)转动的切向设置;所述的输出轴(5)为直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的推进气体喷出口(12)与内有转子(4)的外壳(6)相通,由脉冲爆震发动机(1)产生的推进气体(2)通过其推进气体喷出口(12)进入外壳(6)内,推动转子(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子(4)和附属于转子(4)的叶片(3)与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外壳(6)之间是相互接触的滑动摩擦型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的推进气体喷出口(12)中或其下游区域内设置至少一个喷水嘴(13),向其推进气体喷出口(12)中或其下游喷射水雾,喷水嘴(13)成为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的增推、冷却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设置燃料气化器(26),燃料气化器(26)通燃料喷嘴(10)和供油管,利用脉冲爆震发动机(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液体燃料气化为气态燃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其特征是:对于有多个脉冲爆震发动机(1)组成的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通过只开起一部脉冲爆震发动机(1)到开起全部数量的脉冲爆震发动机(1)的方法在更大范围内调节其输出功率。 
CN 200810138588 2008-07-23 2008-07-23 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8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38588 CN101338702B (zh) 2008-07-23 2008-07-23 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38588 CN101338702B (zh) 2008-07-23 2008-07-23 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8702A CN101338702A (zh) 2009-01-07
CN101338702B true CN101338702B (zh) 2011-01-12

Family

ID=4021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3858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8702B (zh) 2008-07-23 2008-07-23 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87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153A (zh) * 2010-11-19 2011-05-1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采用爆震燃烧方式的激波动力机
CN102162396A (zh) * 2011-04-14 2011-08-24 程永华 一种燃气自转式发动机
US9140456B2 (en) * 2011-12-01 2015-09-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ariable initiation location system for pulse detonation combustor
CN102606307A (zh) * 2012-04-05 2012-07-25 济南汉菱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稳流燃烧转子膨胀式发动机
CN103452669A (zh) * 2013-09-10 2013-12-18 程永华 一种燃气自转式发动机
CN105201686B (zh) * 2015-08-27 2017-06-23 黄革远 侧喷涡轮发动机
CN105443242A (zh) * 2015-12-06 2016-03-30 魏秀成 喷压转子发动机
CN105888878A (zh) * 2016-04-18 2016-08-24 夏建国 无涡轮喷气发动机
CN105822428B (zh) * 2016-05-13 2017-08-01 吕晓文 一种脉冲爆震转子发动机
CN108343765B (zh) * 2018-02-05 2023-12-22 刘贵文 一种爆炸式阀门及其应用以及提升能量转化效率的方法
CN108644015B (zh) * 2018-04-24 2019-07-26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基于爆燃烧的自启动燃气涡轮发动机
CN112483258B (zh) * 2019-09-11 2022-03-1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水、气冷却自循环旋转爆震涡轮驱动装置
CN114046202A (zh) * 2021-11-22 2022-02-15 赵兴禹 一种发电设备及方法
CN114658566B (zh) * 2022-03-06 2024-01-3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脉冲爆震燃烧的温度畸变发生器及其试验方法
CN114526159A (zh) * 2022-03-15 2022-05-24 江苏海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自循环脉冲式涡轮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8702A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8702B (zh) 脉冲爆震转子轴发动机
US9920689B2 (en) Hybrid wave rotor propulsion system
US10544735B2 (en) Rotating pulse detonation engin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160003044A1 (en) Internal Detonation Engine, Hybrid Engine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9062606B2 (en) Combustion turbine in which combustion is intermittent
CN1234966C (zh) 一种喷气旋转发动机
CN101059097B (zh) 圈缸活塞轮发动机
WO1987004492A1 (en) Prime movers and their operating cycles
CN102536515A (zh) 一种航空微型脉冲爆震式发动机
CN208040567U (zh) 一种涡扇助推冲压发动机
CN101255801B (zh) 高背压内燃汽轮机
CN1234962C (zh) 一种离心发动机
CN101307721B (zh) 电机驱动旋转燃烧室外压缩双模式转轮发动机
CN109139234A (zh) 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发动机组件
CN2038551U (zh) 蒸汽—燃气双工质气轮机
CN110778415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
CN109356718B (zh) 带有燃烧室由无级变速器传动压缩机的简单循环发动机
CN106593650A (zh) 爆震涡轮发动机
CN204750536U (zh) 燃气发动机
RU2729311C1 (ru) Гибридная турбовентилято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о встроенным роторным ДВС
CN218760158U (zh) 一种由电机带转增压级实现变涵道比的发动机
CN114526159A (zh) 一种低成本自循环脉冲式涡轮发动机
CN2262102Y (zh) 内燃式涡轮转子发动机
CN114837847A (zh) 外燃机
RU2334892C1 (ru) Турбовинтовой газотурбин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UGAO HUAYANG ALUMINIUM PRODUCT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OU LIN

Effective date: 201308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57000 DONGYING, SHANDONG PROVINCE TO: 226500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826

Address after: 226500 Jiangsu city of Rugao Province under the original town No. eight (the original Hui Ren Lu town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Patentee after: Rugao Huayang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 room 2, unit 12, arts and crafts estate, 75 Zibo Road, Dongying District, Shandong, Dongying, 257000

Patentee before: Zhou Li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