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5726B - 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5726B
CN101335726B CN2008101332475A CN200810133247A CN101335726B CN 101335726 B CN101335726 B CN 101335726B CN 2008101332475 A CN2008101332475 A CN 2008101332475A CN 200810133247 A CN200810133247 A CN 200810133247A CN 101335726 B CN101335726 B CN 101335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groups
forward control
coded symbols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32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5726A (zh
Inventor
王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332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5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5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5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5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57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本发明方法包括:检测当前的系统是否需要发送第一信道信息,如果是,则在第一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然后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控制信道信息接收的成功率,从而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多载波调制技术是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形成多个低速的数据流,然后再分别调制到相应的载波,从而构成多个低速率数据并行发送的传输系统。其中多个用于调制的载波在频带上表现为多个不重叠的子载波。与传统的多载波调制技术相比,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各子载波之间有1/2的重叠,但是保持相互正交,在接收端可以通过相关解调技术分离,构成更为高效的数据传输系统。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正交频分复用接入)是采用OFDM进行复用的技术,将OFDM系统中的不同子载波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或者是控制信道,以达到多址复用的目的。例如,OFDMA系统可在BRCH(Block Resource Channel,块资源分配)模式下,将全部子载波资源分成若干个子带(Tile),每个子带包含一定数目的连续的子载波资源。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时候,将一个或多个子带分配给被调度的接入终端(AT,Access Terminal)或者控制信道,这样,不同的AT或者控制信道使用了不同的子带资源,从而保持了不同用户或者控制信道间的正交性。 
现有技术中,基于OFDMA技术的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超移动宽带)系统中,前向信道(指基站到手机的信道,也称下行信道)可以采用BRCH模式,系统专门划出一部分子带用于传送控制信道信息。前向控制信道包括了F-ACKCH(前向应答信道)、F-PQICH(前向导频质量指示信道)、F-SPCH(前向业务包开始指示信道)等逻辑信道,前向控制信道是由若干个编码符号组成,系统将这些编码符号分成若干个编码符号组,每个编码符号组包含4个编码符号,对应于某个或者某些特定的用户,这些编码符号组按照 固定顺序进行排列。如图1所示,具体地:对于编码符号组序号为k的4个编码符号,放置于第 
Figure S2008101332475D00021
个Tile Segment(子带段)的标识为(kmod9)的时频块上,这样,每个编码符号组重复了3遍,获得了3倍的分集增益。 
同时,UMB系统还定义了F-CQIPICH(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供所有AT接收估计前向信道质量使用。系统规定,每若干帧(UMB系统规定为8帧)发送一次F-CQIPICH,F-CQIPICH占用频带上的部分时频资源,如果出现F-CQIPICH位置与其它前向信道资源发生冲突的情况,那么F-CQIPICH替代其他信道:即不发送原来的信道信息,而只发送F-CQIPICH信息,被打孔的其他信道信息通过其它方式进行纠错。例如,如图2所示,F-CQIPICH与前向控制信道发生冲突,那么编号为4、5、6、7的编码符号组将被打孔1/3的时频资源,导致这4个编号的符号组损失约1.76dB的功率,另外还有少量额外的分集增益损失;与此同时,编号为0、1、2、3、8的编码符号组不会被F-CQIPICH打孔,性能不会受到影响。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如果F-CQIPICH与前向控制信道发生冲突,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的功率将会受到损失,可能导致控制信道信息发送失败,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能够提高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成功率,从而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包括: 
检测当前的系统是否需要发送第一信道信息,如果是,则在第一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然后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所述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包括:修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排列顺序,修改排列顺序后的所有编码符号组中上次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的系统是否需要发送第一信道信息,若是,则发送预补偿操作通知; 
补偿操作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预补偿操作通知,在第一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所述补偿操作单元包括:第三补偿操作单元,用于修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排列顺序,修改排列顺序后的所有编码符号组中上次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补偿操作单元完成预补偿操作后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如果检测到当前的系统需要发送第一信道信息,则在第一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时,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然后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时,从而发送提高控制信道信息的成功率,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前向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前向信道质量指示信道打孔前向信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前向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六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用于在 第一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时,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从而提高控制信道信息接收的成功率,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下面以第一信道为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第一信道信息为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信息为对例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101:基站(BS,Base Station)检测当前的系统是否需要发送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信息,如果是,进入S102;否则,直接进入S103。 
S102:基站在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然后进入S103。由于OFDM系统是一个集中控制系统,BS了解前向信道的全部信息,包括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信息何时发送,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何时打孔前向控制信道,因此,可以在出现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时,进行相应的预补偿操作。 
S103:基站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 
本实施通过对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从而提高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成功率,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可用如下步骤替换实施例一中的S102: 
S202:将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预补偿被打孔功率损失。例如,对于前向信道编码符号组满足关系式kmod9={4,5,6,7}的第k个编码符号组的功率提升预置比例(例如提升1.76dB)。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前向控制信道中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的发送功率,预补偿打孔导致的功率损失,从而提高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成功率,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三、相对于实施例一,可用如下步骤替换实施例一中的S102: 
S302:将前向控制信道所有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例如提升1.76dB),预补偿被打孔功率损失。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前向控制信道中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的发送功率,预补偿打孔导致的功率损失,从而提高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成功率,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四、相对于实施例一,可用如下步骤替换实施例一中的S102: 
S402:修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顺序。具体的,可以对原来的编码符号组进行平移,例如,上次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包括编码符号组序号为k的编码符号组,则对于编码符号组序号为k的4个编码符号,放置于第 
Figure S2008101332475D00051
个Tile Segment的标识为[(k+Shift)mod9]的时频块上,其中Shift可以为物理帧号,或者其它BS与AT都已知的伪随机参数,修改后的编码符号组中编码组序号为k+1或者k+2的编码组可能被打孔,而编码组序号为k的编码符号组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避免被重复打孔,因此,修改排列顺序后的所有编码符号组中上次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避免编码符号组在打孔中功率损失不平衡的问题,从统计观点上看,可以提高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成功率,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五、相对于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二中S202的之前或者之后,增加S402: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二的优化实施例,本实施例通过预补偿被打孔功率损失,避免编码符号组在打孔中的功率损失不平衡的问题。 
实施例六、相对于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三中S302的之前或者之后,增加S402: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三的优化实施例,通过本实施例可以预补偿被打孔功率损失,从而避免编码符号组在打孔中的功率损失不平衡的问题。 
实施例七、相对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一中的S102可用如下步骤替换: 
S502:在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的基础上,增加如图4所示的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位置与所述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避免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从而提高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成功率,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发送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八、相对于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三中S302之前或者之后,增加S502。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三的优化实施例,通过本实施例可以预补偿被打孔功率损失,从而避免前向控制信道被其他信道打孔。 
以上对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九、参见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检测单元601,用于检测当前的系统是否需要发送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信息,若是,则发送预补偿操作通知; 
补偿操作单元602,用于接收所述预补偿操作通知,并在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时,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 
发送单元603,用于所述补偿操作单元602完成预补偿操作后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对应,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601如果检测到当前的系统需要发送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信息,则补偿操作单元602在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后,发送单元603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 
实施例十、参见图6,相对于实施例九,该实施例中,补偿操作单元602包括: 
第一补偿操作单元604,用于将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预补偿被打孔功率损失。 
该实施例与本发明实施二相对应,第一补偿操作单元的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见实施例二中的相关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参见图7,相对于实施例九,该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操作单元602包括: 
第二补偿操作单元605,用于将前向控制信道所有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预补偿被打孔功率损失。 
该实施例与实施三相对应,第三补偿操作单元605的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见实施例三中的相关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二、参见图8,相对于实施例九,该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操作单元602包括: 
第三补偿操作单元606,用于修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排列顺序,修改排列顺序后的所有编码符号组中上次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该实施例与实施四相对应,第三补偿操作单元606的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见实施例四中的相关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三、参见图9,相对于实施例九,该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操作单元602包括: 
第一补偿操作单元604,用于将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预补偿被打孔能量功率损失。 
第三补偿操作单元606,用于修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排列顺序,修改排列顺序后的所有编码符号组中上次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其中,第一补偿操作单元604与第三补偿操作单元606可互换位置。 
该实施例与实施五相对应,第一补偿操作单元604和第三补偿操作单元606的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见实施例五中的相关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四、参见图10,相对于实施例九,该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操作单元602包括: 
第二补偿操作单元605,用于将前向控制信道所有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预补偿被打孔功率损失。 
第三补偿操作单元606,用于修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排列顺序,修改排列顺序后的所有编码符号组中上次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其中,第二补偿操作单元605与第三补偿操作单元606可互换位置。 
该实施例与实施六相对应,第二补偿操作单元605和第三补偿操作单元606的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见实施例六中的相关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五、参见图11,相对于实施例九,该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操作单元602包括: 
第四补偿操作单元607,用于在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位置与所述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该实施例与实施七相对应,第四补偿操作单元607的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见实施例七中的相关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六、参见图12,相对于实施例九,该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操作单元602包括: 
第二补偿操作单元605,用于将前向控制信道所有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预补偿被打孔功率损失。 
第四补偿操作单元607,用于在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位置与所述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其中,第二补偿操作单元605与第四补偿操作单元607可互换位置。 
该实施例与实施八相对应,第二补偿操作单元605和第四补偿操作单元607的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见实施例八中的相关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增强被打孔信道的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或者增强所有前向信道编码符号组的功率,弥补打孔导致的功率损失;或者定义多种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排列图案,保证前向控制信道不会被其他信道打孔,从而提高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成功率,减小因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失败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当前的系统是否需要发送第一信道信息,如果是,则在第一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然后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所述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包括:修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排列顺序,修改排列顺序后的所有编码符号组中上次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为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第一信道信息为前向信道质量指示导频信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包括:
将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包括:
将前向控制信道所有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所述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包括:
在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所述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的系统是否需要发送第一信道信息,若是,则发送预补偿操作通知;
补偿操作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预补偿操作通知,在第一信道打孔前向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的编码符号组进行被打孔功率损失的预补偿操作;所述补偿操作单元包括:第三补偿操作单元,用于修改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排列顺序,修改排列顺序后的所有编码符号组中上次被打孔的编码符号组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补偿操作单元完成预补偿操作后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操作单元包括:
第一补偿操作单元,用于将所述前向控制信道被打孔位置的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操作单元包括:
第二补偿操作单元,用于将前向控制信道所有编码符号组的发送功率提升预置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包括:
第四补偿操作单元,用于在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所述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操作单元包括:
第四补偿操作单元,用于在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排列图案,所述新的前向控制信道编码符号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信道的位置不重叠。
CN2008101332475A 2008-07-22 2008-07-22 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32475A CN101335726B (zh) 2008-07-22 2008-07-22 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32475A CN101335726B (zh) 2008-07-22 2008-07-22 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5726A CN101335726A (zh) 2008-12-31
CN101335726B true CN101335726B (zh) 2012-02-15

Family

ID=4019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324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726B (zh) 2008-07-22 2008-07-22 一种发送前向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57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506B (zh) 2016-08-10 2023-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信道发送和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851A (zh) * 1998-06-13 2001-08-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穿孔帧的传输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380800A (zh) * 2001-04-06 2002-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非均匀码率匹配方法
CN1726647A (zh) * 2002-12-16 2006-01-25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实施涡轮码时所用同位位流中问题穿刺型态的检测、避免及/或改正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851A (zh) * 1998-06-13 2001-08-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穿孔帧的传输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380800A (zh) * 2001-04-06 2002-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非均匀码率匹配方法
CN1726647A (zh) * 2002-12-16 2006-01-25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实施涡轮码时所用同位位流中问题穿刺型态的检测、避免及/或改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5726A (zh) 2008-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2054B (zh) 在多载波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15039B (zh) 反馈信息在多载波系统中的传输以及根据下行链路准许的下行链路cce对上行链路ack/nack资源的确定
CN101730983B (zh) 在通信系统中形成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3402248B (zh) 用于下行链路pdsch功率设置的方法和设备
US77873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exing physical channels in an OFDMA system
CN101632315B (zh)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移动宽带无线蜂窝系统的广播及多播业务(bcmcs)
CN103648171B (zh) 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和节点b 之间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0033635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EP2052472B1 (en) Uplink access request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US11418304B2 (en) Transmissio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250365A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方法及集成电路
IN2015KN00705A (zh)
CN101383657B (zh) 一种下行信道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US201101645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of multiple carriers in ofdma system
CN10150722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dc子载波的资源分配
CN10112359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和装置
CN10362103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时分双工帧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95508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
RU2013140766A (ru) Вставка виртуальной несущей в обычную хост-несущую ofdm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US8699427B2 (e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198504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and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60074A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1771646A (zh) 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
CN107819714B (zh) 一种支持可变的子载波间距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964548A (zh) 软频率复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