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4963A -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4963A
CN101334963A CNA2008102110212A CN200810211021A CN101334963A CN 101334963 A CN101334963 A CN 101334963A CN A2008102110212 A CNA2008102110212 A CN A2008102110212A CN 200810211021 A CN200810211021 A CN 200810211021A CN 101334963 A CN101334963 A CN 101334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can
mentioned
signal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10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元在
金亨载
沈敬烈
崔允畅
姜成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34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4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address dischar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8Increasing the driving margin in plasma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4Use of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LVDS] for display data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电极分为第1,2组,定位区间包含向第1,2组分别提供扫描信号的第1,2组扫描区间,并且在第1,2组扫描区间中,至少某一个区间上向上述第1,2组提供的扫描偏压不同。面板驱动部,包含生成驱动信号后,将其转换为差分信号并且进行送信的驱动控制部;及接收差分信号,对驱动信号进行还原并提供给面板的电极驱动部。本发明可以防止传输噪音导致的驱动信号歪曲,稳定化定位放电,同时可以降低面板驱动时消耗的电量。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具体地说是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装置,包含具备隔层的背面基板及与之相对的正面基板间形成了多个放电信元(cell)的面板,并且对于被选的图像信号,选择性地对上述多个放电信元(cell)进行放电,上述放电产生的真空紫外线使荧光体发光从而显示图像。为了有效地显示图像,等离子显示装置,包含:对输入的一般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向面板中包含的多个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部等驱动控制装置。
大屏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由于驱动面板的时间余量(margin)不足,因而需要对面板进行高速驱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时产生的误放电及电量消耗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的,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含:具备上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scan)电极及维持(sustain)电极,与下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定位(address)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向上述多个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部,并且,上述多个扫描(scan)电极分为第1,2组(Group),定位(address)区间包含向上述第1,2组(Group)分别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第1,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上述驱动部,包含:生成向上述面板提供的驱动信号并将上述生成的驱动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进行送信的驱动控制部;及接收上述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对驱动信号进行还原并提供给上述面板的电极驱动部。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的,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将上述多个扫描(scan)电极分为第1,2组(Group),并且定位(address)区间包含:分别向上述第1,2组(Group)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第1,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上述驱动部,包含:生成向上述面板提供的驱动信号,并将上述生成的驱动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进行送信的驱动控制部;及接收上述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对驱动信号进行还原并提供给上述面板的电极驱动部。
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在对等离子显示面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scan)电极,分为2个以上组(Group)进行驱动时,利用低电压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发送并接收数字信号等驱动信号,从而可以防止传输噪音(noise)导致的驱动信号歪曲,稳定化定位(address)放电,同时可以降低面板驱动时消耗的电量。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排列的一个实施例剖面图。
图3是将一帧(frame)分为多个子域(subfield),对等离子显示面板进行分时(time sharing)驱动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的波形实例时序图。
图5是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至图9是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scan)电极分为2个组(Group)进行驱动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
图10及图11是将扫描(scan)电极分为2个以上的组(Group)进行驱动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
图12至图15是将扫描(scan)电极分为4个组(Group)进行驱动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
图16至图22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的实施例方块图。
图23及图24是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与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间的信号接收/发送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所示,等离子显示面板包含:位于上部基板10上的维持(sustain)电极对,即,扫描(scan)电极11及维持(sustain)电极12;位于下部基板20上的定位(address)电极22。
上述维持(sustain)电极对11、12一般包含由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形成的透明电极11a、12a与总线电极11b 12b,上述总线电极11b、12b可以由银(Ag),铬(Cr)等金属或铬/铜/铬(Cr/Cu/Cr)叠加而形成,或由铬/铝/铬(Cr/Al/Cr)叠加而形成。总线电极(11b,12b)位于透明电极(11a,12a)上,起到降低因电阻高的透明电极(11a,12a)而导致的电压下降的作用。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维持(sustain)电极对11、12不仅可以由透明电极11a、12a与总线电极11b、12b叠加而成,还可以不需要透明电极11a、12a,仅由总线电极11b、12b组成。上述结构不使用透明电极11a、12a,因此可以降低面板制造的成本。用于上述结构的总线电极11b、12b可以使用上面列举的材料以外的感光性材料等多种材料。
扫描(scan)电极(11)及维持(sustain)电极12的透明电极11a、12a与总线电极11b、11c间,排列着具有吸收上部基板10的外部产生的外部光,降低反射的光阻断功能及提高上部基板10的纯度(Purity)及对比度(contrast)的功能的黑底(Black Matrix,BM)15。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黑底(black matrix)15位于上部基板10上,可以由位于与隔层21重叠的位置的第1黑底(black matrix)15,及位于透明电极11a、12a与总线电极11b、12b间的第2黑底(black matrix)11c、12c组成。其中,第1黑底(black matrix)15与被称为黑层或黑色电极层的第2黑底(blackmatrix)11c、12c,在形成的过程中同时形成并物理性地连接,亦可以不同时形成,不物理性地连接。
又,物理性地连接形成时,第1黑底(black matrix)15与第2黑底(blackmatrix)11c、12c以相同的材质形成,而物理性地分离形成时,可以由不同材质形成。
并排形成扫描(scan)电极11与维持(sustain)电极12的上部基板10上将叠加上部电介质层13与保护膜14。上部电介质层13上积聚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并执行保护维持(sustain)电极对11、12的功能。保护膜14在气体放电时产生的带电粒子的喷射(spattering)过程中保护上部电介质层13,从而提高2次电子的放射效率。
又,定位(address)电极22以与扫描(scan)电极11及维持(sustain)电极12交叉的方向形成。又,形成定位(address)电极22的下部基板20上将形成下部电介质层23与隔层21。
又,下部电介质层23与隔层21表面形成荧光体层。隔层2)由纵向隔层21a与横向隔层21b封闭型地形成,并且物理地划分放电信元(cell),防止放电产生的紫外线与可视光线泄漏到相邻的放电信元(cell)中。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不仅是图1中图示的隔层21结构,其他多种形状的隔层21也可以。例如,纵向隔层21a与横向隔层21b的高度不同的差等型隔层结构,纵向隔层21a或横向隔层21b中,至少一个上形成可以用作排气管道的通道(Channel)的管道型隔层结构,纵向隔层21a或横向隔层21b中,至少一个以上中形成槽(Hollow)的槽型隔层结构等。
其中,差等型隔层结构,其横向隔层21b的高度应该更高,管道型隔层结构或槽型隔层结构,应在横向隔层21b上形成管道或槽。
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R,G及B放电信元(cell)分别排列在同一条线上的结构为例进行了图示及说明,然,以其他形状排列亦可以。例如,R,G及B放电信元(cell)以三角形的形状排列的三角形(Delta)类型的排列亦可以。又,放电信元(cell)的形状也不限于四边形,五角形,六角形等多种多边形亦可以。
又,上述荧光体层由于气体放电时产生的紫外线而发光,产生红色(R),绿色(G)或蓝色(B)中的某一种可视光。其中,上部/下部基板与隔层21间的放电空间中,将注入可以产生放电的He+Xe,Ne+Xe及He+Ne+Xe等惰性混合气体。
图2是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排列的一个实施例剖面图,组成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多个放电信元(cell)如图2所示,应以矩阵(matrix)形状排列。多个放电信元(cell)分别位于扫描(scan)电极行(line)(Y1至Ym),维持(sustain)电极行(line)(Z1至Zm)及复位(reset)电极行(line)(X1至Xn)的交叉部分。扫描(scan)电极行(line)(Y1至Ym)可以依次驱动或同时驱动,维持(sustain)电极行(line)(Z1至Zm)可以同时驱动。定位(address)电极行(line)(X1至Xn)可以分为奇数行与偶数行驱动或依次驱动。
图2中图示的电极排列仅代表本发明中等离子面板的电极排列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并非受限于图2中图示的等离子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的电极排列及驱动方式。例如,上述扫描(scan)电极行(line)(Y1至Ym)中,还允许2个扫描(scan)电极行(line)同时进行扫描(scan)的双重扫描(dual scan)方式。又,上述定位(address)电极行(line)(X1至Xn)可以在面板的中央部分分为上下,或左右两部分进行驱动。
图3是将一帧(frame)分为多个子域(subfield),对等离子显示面板进行分时(time sharing)驱动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单位帧(frame)为了实现分时灰阶显示,可以分为一定的数量的子域(subfield),例如:8个子域(subfield)(SF1,...,SF8)。又,各子域(subfield)(SF1,...SF8)分为复位(reset)区间(未图示),定位(address)区间(A1,...,A8),及维持(sustain)区间(S1,...,S8)。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复位(reset)区间在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至少一个中可以省略。例如,复位(reset)区间可以仅存在于第一个子域(subfield)中,或仅存在于第一个子域(subfield)及整个子域(subfield)中,中间部分的子域(subfield)中。
各定位(address)区间(A1,...,A8)中,向定位(address)电极(X)负加显示数据信号,向各扫描(scan)电极(Y)依次负加上升的扫描脉冲(scan pulse)。
各维持(sustain)区间(S1,...,S8)中,向扫描(scan)电极(Y)与维持(sustain)电极(Z)交互地负加维持脉冲(sustain pulse),在定位(address)区间(A1,...,A8)由壁电荷形成的放电信元(cell)产生维持(sustain)放电。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亮度与单位帧(frame)所占的维持(sustain)放电区间(S1,...,S8)内的维持(sustain)放电脉冲数量成正比。形成1图像的一个帧(frame),显示8个子域(subfield)及256灰阶时,各子域(subfield)将依次以1,2,4,8,16,32,64,128的比例分配不同数量的维持脉冲(sustainpulse)。若要获得133灰阶的亮度,可以在子域(subfield)1区间,子域(subfield)3区间及子域(subfield)8区间中对信元(cell)进行定位(addressing),从而进行维持(sustain)放电。分配给各子域(subfield)的维持(sustain)放电数量,可以随着APC(Automatic Power Control)阶段的子域(subfield)的加重值(weight)产生变化。即,图3中以将一帧(frame)分为8个子域(subfield)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本发明并非受限于此,可以根据设计式样对形成一帧(frame)的子域(subfield)数进行多种变更。例如,可以将一帧(frame)分为12或16子域(subfield)等,可以分为8子域(subfield)以上,对等离子显示面板进行驱动。
又,分配给各子域(subfield)的维持(sustain)放电数量,可以考虑其伽马(gamma)特性或面板特性,进行多种变更。例如,可以将分配给子域(subfield)4的灰阶度从8降至6,将分配给子域(subfield)6的灰阶度从32升至34。
图4是本发明中,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
上述子域(subfield)包含:在扫描(scan)电极(Y)上形成正极性壁电荷,在维持(sustain)电极(Z)上形成负极性壁电荷的预复位(pre reset)区间;利用预复位(pre reset)区间形成的壁电荷分布,对整个画面的放电信元(cell)进行初始化的复位(reset)区间;选择放电信元(cell)的定位(address)区间;及维持(sustain)被选的放电信元(cell)的放电状态的维持(sustain)区间。
复位(reset)区间由上升沿(setup)区间及下降沿(setdown)区间形成,上述上升沿(setup)区间中,同时向所有扫描(scan)电极负加上升斜坡波形(Ramp-up),在所有放电信元(cell)中产生微弱的放电,并由此产生壁电荷。上述下降沿(setdown)区间中,同时向所有扫描(scan)电极(Y)负加从比上述上升斜坡波形(Ramp-up)的最高电压低的正极性电压开始下降的下降斜坡波形(Ramp-down),在所有放电信元(cell)中产生清除放电,并由此清除上升沿放电产生的壁电荷及空间电荷(space charge)中不必要的电荷。
定位(address)区间向扫描(scan)电极依次负加具有负极性扫描(scan)电压(Vsc)的扫描(scan)信号,与此同时,向上述定位(address)电极(X)负加正极性数字信号。由于上述扫描(scan)信号与数字信号间的压差及上述复位(reset)区间期间产生的壁电荷,产生定位(address)放电,选择信元(cell)。一方面,为了提高定位(address)放电的效率,在上述定位(address)区间,将向维持(sustain)电极负加维持(sustain)偏压(Vzb)。
上述定位(address)区间期间,多个扫描(scan)电极(Y)分为2个以上的组(Group),并可以按各组(Group)依次被提供扫描(scan)信号,上述分割的组(Group)分别又分为2个以上的子组(Sub Group),并可以按上述各子组(SubGroup)依次被提供扫描(scan)信号。例如:多个扫描(scan)电极(Y)分为第1组(Group)及第2组(Group),并向属于上述第1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依次提供扫描(scan)信号,然后,向属于上述第2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依次提供扫描(scan)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扫描(scan)电极(Y)可以根据位于面板上的位置分为,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第1组(Group),及位于第奇数(odd)个的第2组(Group);又,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亦可以以面板的中心为基准分为,位于上方的第1组(Group),及位于下方的第2组(Group)。
如上述方法进行分割的,属于第1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又可以分割为,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第1子组(Sub Group),及位于第奇数(odd)个的第2子组(Sub Group);或以上述第1组(Group)的中心为基准分为,位于上方的第1子组(Sub Group),及位于下方的第2子组(Sub Group)。
上述维持(sustain)区间中,向扫描(scan)电极与维持(sustain)电极交替地负加具有维持(sustain)电源(Vs)的维持(sustain)脉冲,从而在扫描(scan)电极与维持(sustain)电极间产生表面放电形态的维持(sustain)放电。
维持(sustain)区间,向扫描(scan)电极与维持(sustain)电极交替地提供的多个维持(sustain)信号中,第一个维持(sustain)信号或最后一个维持(sustain)信号的幅可以比其他维持脉冲(sustain pulse)幅大。
发生上述维持(sustain)放电后,还可以包含:使定位(address)区间被选的开启信元(ON cell)的扫描(scan)电极或维持(sustain)电极中发生微弱的放电,从而清除残留的壁电荷的清除区间。
上述清除区间,可以包含在多个子域(subfield)的全部或其中部分的子域(subfield)中,并且应该在维持(sustain)区间中,向未负加最后一个维持(sustain)脉冲的电极,负加产生上述微弱放电的清除信号。
上述清除信号可以使用逐渐上升的斜波(ramp)型信号,低电压宽波脉冲(low-voltage wide pulse),高电压窄波脉冲(high-voltage narrow pulse),呈几何状增加的信号(exponential signal)或half-sinusoidal pulse等。
又,为了产生上述微弱的放电,还可以向扫描(scan)电极或维持(sustain)电极,依次负加多个脉冲。
图4中图示的波形图是本发明中,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然,本发明并非受限于图4中图示的波形。例如,可以省略上述预复位(pre reset)区间,并且图4中图示的驱动信号的极性及电压强度(level)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更,上述维持(sustain)放电结束后,还可以向维持(sustain)电极负加清除壁电荷的清除信号。又,上述维持(sustain)信号仅负加在扫描(scan)电极(Y)与维持(sustain)(Z)电极中的某一个电极上,产生维持(sustain)放电的单维持(single sustain)驱动亦可以。
图5是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参考图5,散热板(radiator frame)30位于面板的背面,起到支撑面板的作用,同时吸收面板上产生的热量并散热。又,散热板(radiator frame)30的背面将安装向面板负加驱动信号的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40,包含:向面板的定位(address)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定位(address)驱动部50,向面板的扫描(scan)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扫描(scan)驱动部60,向面板的维持(sustain)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维持(sustain)驱动部70,控制上述驱动回路的驱动控制部80,及向各个驱动回路提供电源的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 Unit,PSU)90。
定位(address)驱动部50,向面板上形成的定位(address)电极提供驱动信号,从而在面板上形成的多个放电信元(cell)中,仅选择可以进行放电的放电信元(cell)。
定位(address)驱动部50,根据单扫描(single scan)方式或双扫描(dualscan)方式,将安装在面板的上方与下方中的某一个上,或安装在上方与下方上。定位(address)驱动部50,为了控制负加在上述定位(address)电极上的电流而安装数字IC(未图示),而上述数字IC,为了控制负加的电流而进行整流(switching),从而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定位(address)驱动部50为了解除上述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而将安装散热片(heat sink)(未图示)。
如图5所示,扫描(scan)驱动部60可以包含:与驱动控制部80相连接的扫描维持面板(sustain scan board)62,及连接扫描维持面板(sustain scanboard)62与面板的扫描驱动面板(sustain driver board)64。
扫描驱动面板(sustain driver board)64可以分为上方与下方2部分而安装,亦可以与图5中图示的不同,安装一个整体或安装多个。
扫描驱动面板(sustain driver board)(64)上将安装向面板的扫描(scan)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扫描IC65,扫描IC65可以向上述扫描(scan)电极连续地负加复位(reset),扫描(scan)及维持(sustain)信号。
维持(sustain)驱动部70向面板的维持(sustain)电极提供驱动信号。
驱动控制部80,利用存储在存储器(memory)中的信号处理信息,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一定的信号处理,将其转换为可以向定位(address)电极提供的数据,并且可以按扫描(scan)顺序,对上述转换的数据进行排列。又,驱动控制部80,向定位(address)驱动部50,扫描(scan)驱动部60及维持(sustain)驱动部70提供时序控制(timing control)信号,从而可以控制驱动回路的驱动信号提供时刻。
图6至图9是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scan)电极分为2个组(Group)进行驱动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
参考图6,面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scan)电极(Y)至少可以分为两个组(Group)(Y1,Y2)。定位(address)区间,可以分为向上述分割的第1,2组(Group)分别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第1,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上述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属于上述第1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Y1)依次提供扫描(scan)信号,然后,在上述第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属于上述第2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Y2)依次提供扫描(scan)信号。
例如,多个扫描(scan)电极(Y)可以根据在面板上形成的位置分为,从面板的上方起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第1组(Group)(Y1),与位于第奇数(odd)个的第2组(Group)(Y2),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亦可以以面板的中心为基准分为,位于上方的第1组(Group)(Y1),与位于下方的第2组(Group)(Y1)。多个扫描(scan)电极(Y),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以其他多种方法分割,并且分别属于上述第1,2组(Group)(Y1,Y2)的扫描(scan)电极的数量可以不同。
复位(reset)区间期间,扫描(scan)电极(Y)上,为了进行定位(address)放电而形成负极性(-)的负电荷,定位(address)区间期间,提供给扫描(scan)电极(Y)的驱动信号,首先维持扫描偏压(scan bias),然后依次被提供负极性的扫描(scan)信号,从而产生定位(address)放电。
将多个扫描(scan)电极(Y)分为第1,2组(Group)而依次提供扫描(scan)信号时,向第1组(Group)(Y1)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属于第2组(Group)(Y2)的扫描(scan)电极(Y2)上形成的负极性(-)壁电荷有可能损失。因此,在第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即使向属于第2组(Group)(Y2)的扫描(scan)电极(Y2)提供扫描(scan)信号,也可能产生不进行定位(address)放电的定位(address)误放电。
因此,如图6所示,从复位(reset)区间后,至向第2组(Group)(Y2)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第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前,例如: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可以增加向第2组(Group)(Y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从而降低属于第2组(Group)(Y2)的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负极性(-)壁电荷的损失。
即,对于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将比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大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2_1),提供给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从而降低定位(address)误放电。
上述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应该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上述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时,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电量消耗的增加,并且可以防止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量过多导致的亮点误放电的产生。
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将向第1扫描组(Scan Group)电极(Y1)负加负极性的第3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向扫描(scan)电极负加扫描(scan)信号时,以负极性偏压(bias)负加在定位(address)电极上的数字信号间的电位差将增大,使放电更容易产生。
定位(address)区间期间,为了增大向定位(address)电极(X)提供的正极性数字信号间的电位差,从而使定位(address)放电更加容易产生,在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及在第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2)可以是负极性电压。因此,考虑到驱动回路结构的简便性,在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2_1)可以是接地电压(GND),而在定位(address)区间期间,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cb1)可以时定值。
参考图6,在定位(address)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是可变的。更具体讲,在定位(address)区间中,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可以比在第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2_2)大。
将多个扫描(scan)电极分为,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第1组(Group)(Y1)与位于第奇数(odd)个的第2组(Group)(Y2)时,如上所述,在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1,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Y2)提供不同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Vscb2_1),从而可以降低相邻放电信元(cell)间的干扰导致的相互影响。
又,在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属于第2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2_1)可以具有2以上的值,此时,在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中,与先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扫描(scan)电极相比,可以向后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扫描(scan)电极提供更大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复位(reset)区间,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壁电荷的损失。
如图6中说明的驱动波形,可以适用于形成一个帧(frame)的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部分子域(subfield)中,例如,可以适用于第二个子域(subfield)后的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中。
图7是将多个扫描(scan)电极(Y)分为第1,2组(Group),并依次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驱动信号波形的另一个实施例时序图,在对图7中图示的驱动波形的说明中,已经在图6中说明的部分将省略重复说明。
参考图7,在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依次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与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因此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第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之间,还可以存在向扫描(scan)电极(Y)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的中间区间(a)。
如上所述,在复位(reset)区间中,在下降沿(setdown)区间,向扫描(scan)电极(Y)提供逐渐下降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从而清除上升沿(setup)区间形成的壁电荷中不必要的电荷。
将扫描(scan)电极(Y)分为多个组(Group),依次提供扫描(scan)信号时,属于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的扫描(scan)电极(Y2)上形成的负极性(-)壁电荷,在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有可能损失,因此,在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使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上形成的壁电荷量,比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上形成的壁电荷量多,从而可以补偿壁电荷的损失。
例如,如图7所示,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增加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绝对值将减小),从而,在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可以增加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上形成的壁电荷量。又,在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结束后,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从而可以清除不必要的壁电荷。
为此,复位(reset)区间中,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能与中间区间(a)中,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不同,更具体讲,上述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能比上述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高。
又,为了更加有效地补偿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上形成的壁电荷的损失,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具有2以上的值,此时,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中,与先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扫描(scan)电极相比,可以向后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扫描(scan)电极提供,具有更大的最低电压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
例如,第2组(Group)(Y2)中,向第二个扫描(scan)电极(Y2_2)提供的第1,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差(ΔV2),可以比向第一个扫描(scan)电极(Y2_1)提供的第1,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差(ΔV1)大。
考虑到产生如上所述的波形的驱动信号的驱动回路的结构简便性,如图7所示,在上述第1,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间的中间区间(a)期间,亦可以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提供逐渐下降的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即,中间区间(a)中,仅在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上提供上述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时,根据第1,2组(Group),应该使提供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回路结构不同。
参考图7,复位(reset)区间中,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比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低。又,考虑到回路结构的简便性,复位(reset)区间中,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与中间区间(a)期间,向第1,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Y2)提供的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相同。为了驱动回路组成的简便性,上述第1,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下降倾斜度可以相同,此时,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幅,即,调整上述第1,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下降时间,即可使上述第1,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变。
又,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值,可以与上述中间区间(a)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值具有反比例关系。即,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中的某一个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越低,在中间区间(a)期间,向上述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越高。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越低,在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上述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壁电荷的量越少,因此,在中间区间(a)期间,提高向上述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从而可以减少上述扫描(scan)电极形成的壁电荷的清除量,因此,为了进行定位(address)放电,可以使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维持适当的壁电荷状态。
与图7所示不同,复位(reset)区间期间,亦可以不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下降沿(setdown)信号。因此,在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可以增加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上形成的负极性(-)壁电荷量。
如上参考图7所作的说明,驱动波形可以适用于组成一个帧(frame)的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部分子域(subfield)中,例如,可以适用于第二个子域(subfield)后的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中。又,如图6所示,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可以是可变的。
参考图8,复位(reset)区间中,可以使向第1,2扫描组(Scan Group)电极(Y1,Y2)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比扫描(scan)信号的最低电压具有更大的值。因此,在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增加第1,2扫描组(Scan Group)电极(Y1,Y2)上形成的壁电荷量,从而可以使定位(address)放电更加稳定。
如上所述,为了补偿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上形成的壁电荷,在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损失,可以提高复位(reset)区间中,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因此,向第2扫描组(Scan Group)电极(Y2)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与扫描(scan)信号的最低电压差(ΔVy2),可能比向第1扫描组(Scan Group)电极(Y1)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与扫描(scan)信号的最低电压差(ΔVy1)更大。
参考图9,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下降区间,可以具备不连续的波形。即,上述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下降区间,包含:逐渐地下降至第1电压的第1下降区间,维持上述第1电压的维持区间,及从上述第1电压开始逐渐下降的第2下降区间。又,上述下降沿(setdown)信号,可以包含2个以上上述维持区间。
如上所述,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扫描(scan)电极提供具备不连续的下降区间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从而在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可以增加上述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壁电荷量,并且可以使定位(address)放电更加稳定化。
如图9所示,具备不连续下降的区间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可以提供给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中的至少一个上,与此不同,还可以提供给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中的至少一个上,或第1,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Y2)上。
如上参考图8及图9所作的说明,驱动波形可以适用于组成一个帧(frame)的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部分子域(subfield)上,例如,可以适用于第二个子域(subfield)后的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中。
又,如图6至图9所示,驱动信号波形,可以同时适用于上述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某一个上。
图10是将以如上所述的方法分割的扫描电极组(Scan Group)分别分为2个以上的子组(Sub Group)进行驱动的方法的实施例时序图。
参考图10,等离子显示面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scan)电极(Y)可以分为第1,2组(Group)(Y1,Y2)。例如,多个扫描(scan)电极(Y)可以根据位于面板上的位置,可以分为从面板的上方起,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第1组(Group)(Y1),与位于第奇数(odd)个的第2组(Group)(Y2),并且,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可以以面板的中心为基准,分为位于上方的第1组(Group)(Y1),与位于下方的第2组(Group)(Y1)。多个扫描(scan)电极(Y)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以其他多种方法进行分割,并且分别属于上述第1,2组(Group)(Y1,Y2)的扫描(scan)电极的个数可以有所不同。
又,上述第1,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Y2),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组(Sub Group)。此时,多个扫描(scan)电极以第1,2组(Group)的顺序依次被提供扫描(scan)信号,而在上述第1,2组(Group)内部,将按上述分割的多个子组(Sub Group)依次被提供扫描(scan)信号。
属于上述第1组(Group)的子组(Sub Group)的个数(M),可以与属于上述第2组(Group)的子组(Sub Group)的个数(N)不同。
参考图10,多个子组(Sub Group)(Y1_1,...,Y1_M,Y2_1,...,Y2_M),在分别对应的扫描(scan)区间(第1至第(M+N)扫描(scan)区间)期间,依次被提供扫描(scan)信号。即,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依次向属于第1组(Group)的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1_1)提供扫描(scan)信号,而第2扫描(scan)区间期间,依次向属于第1组(Group)的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1_2)提供扫描(scan)信号,第(M+1)扫描(scan)区间期间,则依次向属于第2组(Group)的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2_1)提供扫描(scan)信号。
如上所述,对于各个子组(Sub Group),复位(reset)区间期间形成的负极性(-)壁电荷,可能在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区间之前损失,从而导致定位(address)误放电。例如,对于属于第1组(Group)的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1_2),在复位(reset)区间形成的壁电荷可能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损失,而对于属于第2组(Group)的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2_1),在复位(reset)区间形成的壁电荷可能在第1至第M扫描(scan)区间期间损失,从而导致定位(address)误放电。
为了降低如上所述的壁电荷的损失,在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至向相应子组(Sub Group)提供扫描(scan)信号之前的区间,可以增加扫描偏压(scanbias)的大小。
如上增加的扫描偏压(scan bias)的大小应该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当上述扫描偏压(scan bias)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时,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电量消耗的增加,并且可以降低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量过多导致的亮点误放电的发生。
即,对于属于第1组(Group)的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1_2),可以使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1_2a),比后续的区间,即,第2至第(M+N)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_2b)大。又,对于属于第1组(Group)的第M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1_M),可以使在第1至第(M-1)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_Ma),比第(M)至第(M+N)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_Mb)大。
对于第2组(Group)亦相同,对于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2_1),可以使在第1至第(M)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2_1a),比第(M+1)至第(M+N)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b)大,或对于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2_2),可以使第1至第(M+1)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2_2a),比第(M+2)至第(M+N)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2b)大,或对于第N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Y2_N),可以使第1至第((M+N)-1)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2_Na),比第(M+N)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2_Nb)大。
根据如上所述的原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驱动信号,定位(address)区间中至少某一个时刻,向属于第1组(Group)的任意两个子组(Sub Group)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可能不同,定位(address)区间中至少某一个时刻,向属于第2组(Group)的任意两个子组(Sub Group)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可能不同,定位(address)区间中至少某一个时刻,向属于第1组(Group)的某一个子组(Sub Group)与属于第2组(Group)的某一个子组(Sub Group)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可能不同。
参考图10,对于第1组(Group),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对第1,2子组(Sub Group)(Y1_1,Y1_2)或第1子组(SubGroup)与第M子组(Sub Group)(Y1_1,Y1_M)将不同,第2至第(M-1)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对第2子组(Sub Group)与第M子组(Sub Group)(Y1_2,Y1_M)将不同。
对于第2组(Group),在第(M+1)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对第1,2子组(Sub Group)(Y2_1,Y2_2)或第1子组(Sub Group)与第N子组(Sub Group)(Y2_1,Y2_M)将不同,第(M+2)至第((M+N)-1)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对第2子组(Sub Group)与第N子组(SubGroup)(Y2_2,Y2_M)将不同。
又,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对属于第1组(Group)的第1子组(Sub Group)(Y1_1),与属于第2组(Group)的子组(SubGroup)将不同,第2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对属于第1组(Group)的第2子组(Sub Group)(Y1_2),与属于第2组(Group)的子组(Sub Group)将不同,第M扫描(scan)区间期间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对适用于第1组(Group)的第M子组(Sub Group)(Y1_M),与属于第2组(Group)的子组(Sub Group)将不同。
如上所述,对于上述各个子组(Sub Group),在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区间期间,可以提供负极性的扫描偏压(scan bias)。
为了驱动回路组成的简便性,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区间期间,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_1,Vscb1_2b,...,Vscb1_Mb,Vscb2_1b,...,Vscb2_2b,...,Vscb2_Nb)可以相同,而在提供扫描(scan)信号前的区间期间,扫描偏压(scanbias)(Vscb1_2a,...,Vscb1_Ma,Vscb2_1a,...,Vscb2_2a,...,Vscb2_Na)可以是接地电压(GND)。
即,利用如上所述的电压等级(level),从而无需对图4至图9中进行说明的,提供驱动信号波形的驱动回路进行大幅变更,仅调整驱动回路的整流时刻(switching timing),亦可以将具备如图10所示的波形的驱动信号提供给面板。
又,如上所述,扫描(scan)信号的提供越晚,壁电荷的损失也会越大,因此,在提供扫描(scan)信号之前的区间期间,向各个子组(Sub Group)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_2a,...,Vscb1_Ma,Vscb2_1a,...,Vscb2_2a,...,Vscb2_Na)的大小,可以按照驱动顺序依次增加。即,对于第1组(Group),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M子组(Sub Group)(Y1_M)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1_Ma),可以比向第2子组(Sub Group)(Y1_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bias)(Vscb1_2a)大,对于第2组(Group),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Y2_2)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2a),可以比向第1子组(Sub Group)(Y2_1)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a)大。又,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属于第2组(Group)(Y2)的N个子组(Sub Group)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可以比向属于第1组(Group)(Y1)的M个子组(SubGroup)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大。
图11是将多个扫描(scan)电极分为如上所述的子组(Sub Group)进行驱动的另一个实施例时序图。对于图11所示的驱动波形的说明中,在图10中已经进行说明的部分将不再重复说明。
参考图11,对于各个子组(Sub Group),在提供扫描(scan)信号的多个扫描(scan)区间(第1至第(M+N)扫描(scan)区间)中,在相邻的两个扫描(scan)区间间的中间区间(a)期间,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从而可以在提供扫描(scan)信号前,可以清除不必要的壁电荷。
又,在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为了增加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壁电荷的量,从而补偿之后产生的壁电荷损失,可以在复位(reset)区间中,增加向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绝对值将减少)。
例如,如图11所示,对于属于第1组(Group)的第2至第M子组(SubGroup),或对于属于第2组(Group)的子组(Sub Group),可以增加复位(reset)区间中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从而增加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壁电荷量,在上述子组(Sub Group)的扫描(scan)区间前,提供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清除不必要的壁电荷,从而可以为定位(address)放电维持适当的壁电荷状态。
为了驱动回路组成的简便性,上述第1,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下降倾斜度可以相同,此时,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幅,即,可以调整上述第1,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下降时间,以此使上述第1,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如上所述地具有可变性。
又,为了更加有效地补偿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壁电荷的损失,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具有2以上的值,此时,扫描(scan)区间靠前的子组(Sub Group)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比扫描(scan)区间靠后的子组(Sub Group)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低。例如,向属于第1组(Group)的第2子组(Sub Group)(Y1_2)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比向第M子组(Sub Group)(Y1_M)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低,向属于第2组(Group)的第1子组(Sub Group)(Y2_1)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比向第2子组(Sub Group)(Y2_2)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低。因此,各个子组(Sub Group)的第1,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差(ΔV),在扫描(scan)区间越靠后的子组(Sub Group)中将越大。
复位(reset)区间期间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的大小,可以与中间区间(a)期间提供的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的大小呈反比。即,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子组(Sub Group)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越小,中间区间(a)期间,向上述子组(Sub Group)提供的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将越高。
与图11所示不同,对于除属于第1组(Group)的第1子组(SubGroup)(Y1_1)外的其他子组(Sub Group),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可能不提供下降沿(setdown)信号。因此,在定位(address)区间开始的时刻,可以增加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负极性(-)壁电荷量。
为了驱动回路的结构及驱动回路控制的简便性,复位(reset)区间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倾斜度,可以与中间区间(a)提供的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倾斜度相同,上述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与在复位(reset)区间,向属于第1组(Group)的第1子组(Sub Group)(Y1_1)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相同。又,对于除属于第1组(Group)的第1子组(Sub Group)(Y1_1)外的其他子组(Sub Group),复位(reset)区间提供的第1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相同。
即,利用如上所述的电压等级(level),从而可以无需对原有的驱动回路组成进行大幅变更,仅调整驱动回路的整流时刻(switching timing),亦可以将具备如图11所示的波形的驱动信号提供给面板。
又,为了驱动回路的结构及驱动回路控制的简便性,对于图11中图示的各个中间区间(a),可以将上述第2下降沿(setdown)信号同时提供给多个子组(SubGroup)中。
如上参考图10及图11所作的说明,驱动波形可以适用于组成一个帧(frame)的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部分子域(subfield)中,例如,可以适用于第二个以后的子域(subfield)中的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中。
又,如图10至图11中所示的驱动信号波形,对于上述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某一个,可以同时适用,必要的情况下,亦可以同时适用图6至图9中所示的驱动信号波形。
下面,以将上述第1,2组(Group)分别分为两个子组(Sub Group),依次提供扫描(scan)信号为例,对将扫描(scan)电极分为多个子组(Sub Group)进行驱动的方法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等离子显示面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scan)电极(Y)可以分为第1,2组(Group)(Y1,Y2)。例如,多个扫描(scan)电极(Y)可以根据位于面板上的位置,可以分为从面板的上方起,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第1组(Group)(Y1),与位于第奇数(odd)个的第2组(Group)(Y2),并且,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可以以面板的中心为基准,分为位于上方的第1组(Group)(Y1),与位于下方的第2组(Group)(Y1)。
又,属于上述第1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Y1)又可以分为第1子组(Sub Group)与第2子组(Sub Group),属于上述第2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Y2)又可以分为第3子组(Sub Group)与第4子组(Sub Group)。
作为分别将上述第1,2组(Group)分为2个子组(Sub Group)的方法的实施例,属于上述第1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Y1)可以分为,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第1子组(Sub Group),与位于第奇数(odd)个的第2子组(SubGroup)(Y2),或可以以第1组(Group)的中心为基准,分为位于上方的第1子组(Sub Group),与位于下方的第2子组(Sub Group)。又,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将多个扫描(scan)电极分为4个以上的子组(Sub Group)。
参考图12,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可以与向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不同。又,为了降低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产生的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损失,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可以比向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大。
在第3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3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2),可以与向第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4_1)不同,并且为了降低在第1至第3扫描(scan)区间期间产生的第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损失,在第3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4_1),可以比向第3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2)大。
又,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可以与向第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1,Vscb4_1)不同,为了降低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产生的第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损失,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1,Vscb4_1),可以比向第1子组(Sub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大。与此同时,在第2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2),可以与向第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1,Vscb4_1)不同,为了降低在第2扫描(scan)区间期间产生的第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损失,在第2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1,Vscb4_1),可以比向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2)大。
如上所述,为了有效地降低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壁电荷的损失,扫描偏压(scan bias)的大小可以按Vscb1,Vscb2_1,Vscb3_1,Vscb4_1的顺序依次增加。
仅,考虑到驱动回路的结构及驱动回路控制的简便性,Vscb2_1,Vscb3_1,Vscb4_1的大小可以相同,Vscb1,Vscb2_2,Vscb3_2,Vscb4_2大小亦可以相同。如上所述的高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Vscb3_1,Vscb4_1)应该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当上述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Vscb3_1,Vscb4_1)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时,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电量消耗的增加,并且可以减少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量过多导致的亮点误放电的产生。
上述第1组(Group)包含:在面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扫描(scan)电极,第2组(Group)则可以包含:在上述多个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第奇数(odd)个的扫描(scan)电极。又,上述第1,2子组(Sub Group),分别包含:属于上述第1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扫描(scan)电极,及位于第奇数(odd)个的扫描(scan)电极,上述第3,4子组(Sub Group),分别包含;属于上述第2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扫描(scan)电极,及位于第奇数(odd)个的扫描(scan)电极。
参考图13,在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Vscb2),可以与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1,Vscb4_1)不同。又,为了降低第1组(Group)扫描(scan)区间期间产生的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损失,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1,Vscb4_1),可以比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Vscb2)大。
又,为了有效地降低扫描(scan)电极上形成的壁电荷的损失,扫描偏压(scanbias)可以按Vscb1,Vscb2,Vscb3_1,Vscb4_1顺序依次增加。
仅,考虑到驱动回路的结构及驱动回路控制的简便性,Vscb1,Vscb2,Vscb3_2,Vscb4_2的大小可以相同,Vscb3_1,Vscb4_1大小亦可以相同。
如上所述的高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1,Vscb4_1)应该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当上述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_1,Vscb4_1)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时,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电量消耗的增加,并且可以减少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量过多导致的亮点误放电的产生。
如图13所示,在第1,2扫描(scan)区间之间的第1中间区间(a1),可以向第1,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在第3,4扫描(scan)区间之间的第2中间区间(a2),可以向第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此时,为了补偿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的损失,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比向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高,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比向第3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高。
考虑到驱动回路的结构及驱动回路控制的简便性,在第1,2中间区间a1,a2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与复位(reset)区间,向第1,3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相同。因此,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与第1中间区间期间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相差ΔV1大小,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4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与第2中间区间期间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相差ΔV2大小。
又,为了有效地补偿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的损失,上述ΔV2可以比上述ΔV1大。
与图13中图示的有所不同,在第1中间区间(a1)期间,向第1子组(SubGroup)提供的信号,或在第2中间区间a2期间,向第3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信号可以省略,并且在第1中间区间a1期间,可以向第3,4子组(Sub Group)中的至少一个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或在第2中间区间a2期间,可以向第1,2子组(Sub Group)中的至少一个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
上述第1组(Group)包含:在面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扫描(scan)电极,第2组(Group)则可以包含:在上述多个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第奇数(odd)个的扫描(scan)电极。又,上述第1,2子组(Sub Group),分别包含:属于上述第1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上方的扫描(scan)电极,及位于下方的扫描(scan)电极,上述第3,4子组(SubGroup),分别包含;属于上述第2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上方的扫描(scan)电极,及位于下方的扫描(scan)电极。
参考图14,在第1,2组(Group)扫描(scan)区间之间的中间区间(a),可以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此时,为了补偿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的损失,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比在上述中间区间(a)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大。
考虑到驱动回路的结构及驱动回路控制的简便性,在中间区间(a)期间,向第2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2)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与复位(reset)区间,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相同。因此,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3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与中间区间(a)期间,向第3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相差ΔV1大小,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4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与中间区间(a)期间,向第4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相差ΔV2大小。
又,为了更加有效地补偿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的损失,上述ΔV2可以比上述ΔV1大。
如图14所示,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可以与向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不同。又,为了降低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产生的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损失,在第1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可以比向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1)大。
又,在第3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3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可以与向第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4_1)不同。又,为了降低在第3扫描(scan)区间期间产生的第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损失,在第3扫描(scan)区间期间,向第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4_1),可以比向第3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3)大。
为了更加有效地补偿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的损失,Vscb4_1可以比Vscb2_1大。
仅,考虑到驱动回路的结构及驱动回路控制的简便性,Vscb1,Vscb2_2,Vscb3,Vscb4_2的大小可以相同,Vscb2_1,Vscb4_1的大小亦可以相同。
如上所述的高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Vscb4_1)应该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当上述扫描偏压(scan bias)(Vscb2_1,Vscb4_1)比维持(sustain)电压(Vs)小时,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电量消耗的增加,并且可以减少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量过多导致的亮点误放电的产生。
与图14中图示的有所不同,在第1,2扫描(scan)区间期间,可以向第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与Vscb41相同大小的扫描偏压(scanbias),中间区间(a)期间,可以向第1组(Group)扫描(scan)电极(Y1)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
上述第1组(Group)包含:在多个扫描(scan)电极中,以面板的中心为基准,位于上方的扫描(scan)电极,上述第2组(Group)则包含位于下方的扫描(scan)电极。
又,上述第1,2子组(Sub Group),分别包含:属于上述第1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扫描(scan)电极,及位于第奇数(odd)个的扫描(scan)电极,上述第3,4子组(Sub Group),分别包含:属于上述第2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第偶数(even)个的扫描(scan)电极,及位于第奇数(odd)个的扫描(scan)电极。
参考图15,在第1,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区间之间的第1中间区间(a1),向第2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在第2,3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区间之间的第2中间区间(a2),向第3子组(Sub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在第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区间之间的第3中间区间(a3),向第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
此时,为了补偿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损失,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比上述中间区间(a1,a2,a3)期间,向第2,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大。
考虑到驱动回路的结构及驱动回路控制的简便性,在中间区间(a1,a2,a3)期间,向第2,3,4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与在复位(reset)区间,向第1子组(Sub Group)扫描(scan)电极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相同。因此,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与第1中间区间(a1)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相差ΔV1大小,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与第2中间区间(a2)期间,向第2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相差ΔV2大小,在复位(reset)区间期间,向第4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与第3中间区间(a3)期间,向第4子组(Sub Group)提供的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相差ΔV3大小。
又,为了更加有效地补偿扫描(scan)电极的壁电荷损失,上述最低电压的差可以按ΔV1,ΔV2,ΔV3的顺序增加。
与图15中图示的有所不同,为了驱动回路的结构及驱动回路控制的简便性,对于第1,2,3中间区间(a1,a2,a3),分别可以向所有扫描(scan)电极(Y1)提供逐渐下降的信号。
上述第1组(Group)包含:在多个扫描(scan)电极中,以面板的中心为基准,位于上方的扫描(scan)电极,上述第2组(Group)则包含位于下方的扫描(scan)电极。
又,上述第1,2子组(Sub Group),分别包含:属于上述第1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上方的扫描(scan)电极,及位于下方的扫描(scan)电极,上述第3,4子组(Sub Group),分别包含:属于上述第2组(Group)的扫描(scan)电极中,位于上方的扫描(scan)电极,及位于下方的扫描(scan)电极。
如上参考图10及图11所作的说明,驱动波形可以适用于组成一个帧(frame)的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部分子域(subfield)中,例如,可以适用于第二个以后的子域(subfield)中的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中。
又,如图12至图15所示的驱动信号波形,可以同时适用于上述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某一个上,必要时,图6至图11所示的驱动信号波形亦可以同时适用。例如,图12至图15图示的复位(reset)区间的下降沿(setdown)信号,可以包含不连续的下降区间,上述下降沿(setdown)信号的最低电压,可以比扫描(scan)信号的最低电压大。
Full HD等,具备高分辨率的面板,其电极间的间距变小,从而将导致电极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干扰(cross talk)引起的误放电的产生的可能性的增加。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中的扫描(scan)电极的分时驱动方法,可以降低Full HD等具备高清晰度的面板的电极间的干扰(cross talk)等相互影响,并且可以有效地驱动多数电极列(line)。
Full HD等,具备高清晰度的面板,随着电极列(line)的增加,驱动面板的电量消耗将大幅增加,为了确保面板的驱动余量(margin),扫描(scan)信号等驱动信号的幅将降低。又,大屏幕显示面板,其驱动信号的提供列(line)有可能加长,因此,在提供信号时产生的驱动信号的噪音(noise)可能会增加。
如上所述的驱动信号的噪音(noise),例如,数字信号或扫描(scan)信号的噪音(noise),将导致定位(address)放电的不稳定,从而降低面板的驱动效率,并且,上述问题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温度处于高温或低温时将更加明显。
又,如上所述的Full HD等高清晰度面板,随着驱动信号的幅的减少,噪音(noise)导致的定位(address)误放电的产生可能性将加大,并且面板驱动效率的降低将导致面板驱动时消耗的电量的进一步增加。
对于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在传输数字信号或扫描(scan)信号等驱动信号时,将上述驱动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进行传输,从而可以降低驱动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噪音(noise)。因此,对扫描(scan)电极分为2个以上的组(Group)进行分时驱动,可以使定位(address)放电趋于稳定化,并且提高面板的驱动效率。
又,使上述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电压差异低电压,例如3V以下,从而可以降低面板驱动时消耗的电量,因此,可以补偿扫描(scan)电极的分时驱动导致的电量消耗的增加。
下面,参考图16至图22,对驱动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装置的结构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参考图16,向面板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部,可以包含驱动控制部100及电极驱动部110。
驱动控制部100生成提供给面板的驱动信号,与控制电极驱动部110的工作的控制信号。
例如,驱动控制部100,还应该包含:逆伽玛补偿(reverse gammacompensation)部,增益(gain)调整部,半音补偿(halftone compensation)部,子域映射(subfield mapping)部及数字排列部。
其中,逆伽玛补偿(reverse gamma compensation)部,对外部,例如从VSC(Video Signal Controller)输入的图像信号,例如红色(Red,R),绿色(Green,G),蓝色(Blue,B)图像信号进行逆伽玛补偿(reverse gamma compensation)。增益(gain)调整部,对经上述逆伽玛补偿(reverse gamma compensation)部进行逆伽玛补偿(reverse gamma compensation)的图像信号,进行数字等级(Data level)的调整。
半音补偿(halftone compensation)部,对数字等级(Data level)已被调整的图像信号,进行误差扩散(Error diffusion)或抖动(Dithering),从而提高灰阶的显示度。子域映射(subfield mapping)部,对经上述半音补偿(halftonecompensation)部进行半音补偿(halftone compensation)的图像信号,进行子域映射(subfield mapping)。数字排列部,对经过子域映射(subfield mapping)的图像信号,按各个子域(subfield)进行再次排列。
驱动控制部(100),还可以包含:将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进行处理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并发送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101)。
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101),可以将上述图像信号,转换为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s),汇流低电压差分信号(BLVDS:Bus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s),多重低电压差分信号(MLVDS:Multipoint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s),迷你低电压差分信号(Mini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s),简约旋转差分信号(RSDS:ReducedSwing Differential Signals)中的至少某一个,然后进行送信。
即,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101),将按各个子域(subfield)进行再次排列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然后送信。更有效的方法是,将上述图像信号,转换为包含第1信号及与上述第1信号相反的第2信号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并发送给电极驱动部110。
电极驱动部110将驱动控制部100发送的驱动信号提供给面板上形成的电极,并且可以包含: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111及驱动回路部112。
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111),利用上述接收到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的第1,2信号间的电压等级(level)之差,可以对图像信号进行还原。
驱动回路部112,接收上述还原的图像信号,通过一定的整流(switching),产生数字信号并提供给上述定位(address)电极。
驱动回路部112可以包含与定位(address)电极(X)向连接的多个信道(Channel)。此时,使驱动回路部(112)包含256个以上的信道(Channel),从而可以减少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驱动回路部307的总数量,因此,可以降低装置的制造单价。
下面,对上述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101传送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的构成,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以基准电压(VRef)为基准,可以包含具有一定旋转(Swing)幅度的第1信号,及与上述第1信号反向的第2信号。
上述第1,2信号具有一定的电压差(ΔV),上述电压差(ΔV),可以根据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的类型(Type)而变化。例如,低电压差分信号类型(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Type),迷你低电压差分信号类型(Mini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Type),简约旋转差分信号类型(Reduced SwingDifferential Signal Type)的第1,2信号间的电压差(ΔV)可以不同。
例如,在低电压差分信号类型(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Type)中,第1,2信号间的电压差(ΔV)约为350mV,迷你低电压差分信号类型(Mini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Type)中,第1,2信号间的电压差(ΔV)约为200mV。
为了防止上述第1,2信号的电压旋转(Swing)幅度过度增加而导致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接收/发送时产生的电量消耗,同时降低接收/发送信号时产生的噪音(noise),第1,2信号间的电压差应为0.1V至0.5V。
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111,接收包含如上所述的第1,2信号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并利用上述被接收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的第1,2信号间的电压差,对图像信号进行还原。
如上所述,我们对经过驱动控制部100处理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后传送给电极驱动部110为例,对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驱动控制部100生成的控制信号,亦可以转换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后,传送给电极驱动部110。
即,如图5中的说明,电极驱动部110可以分为,分别向扫描(scan)电极,维持(sustain)电极,及定位(address)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扫描(scan)驱动部,维持(sustain)驱动部,及定位(address)驱动部,上述扫描(scan)驱动部,维持(sustain)驱动部,及定位(address)驱动部中,至少一个如图16所示,包含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111,及驱动回路部112。
经驱动控制部100处理的图像信号,不转换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而直接传送至电极驱动部110时,由于传输列(line)的电阻或周边回路产生的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图像信号的电压可能降低或产生噪音(noise),对于大屏幕显示面板,随着传输列(line)的加长,如上所述的电压降低或噪音(noise)现象将更加明显。
因此,驱动控制部(100)传输的图像信号,与电极驱动部110接收的图像信号间将产生差异,上述差异将歪曲提供给定位(address)电极的数字信号,从而导致定位(address)放电的不稳定。
如参考图16所作的说明,将图像信号转换为包含第1,2信号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然后进行传输时,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即使第1,2信号的电压分别降低或产生噪音(noise),第1,2信号间的电压差却可以维持一定的值不变,因此,由上述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还原的图像信号中,将可以降低电压下降或产生噪音(noise)的现象。
因此,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中的面板驱动方法中,将多个扫描(scan)电极分为2个以上的组(Group)进行分时驱动,从而可以降低定位(address)误放电的产生。
又,如上所述,由于传输驱动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压下降,或噪音(noise)降低,因此可以降低驱动信号的电压。即,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不受共通模式噪音(common mode noise)的影响,可以提高噪音(noise)免疫性与噪音余量(noise margin),因此,即使将传输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的电压,即,第1,2信号的电压分别降低为3V以下的低电压,其图像信号亦可以充分地被还原。仅,为了用上述第1,2信号间的电压差还原图像信号,上述第1,2信号的电压分别应该大于0.1V。
如上所述,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低电压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进行信号传输,因此可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速度,使其可以实现高速驱动,同时可以降低面板驱动时消耗的电量。
参考图17,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21l,及驱动回路部213可以排列在具有一定柔韧性的韧性(Flexible)基板210上。
如上所述,可以将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211,与驱动回路部213同时排列在韧性(Flexible)基板630上的原因是因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收信部211使用的通讯方式,例如,低电压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LVDS)方式中,可以相对地降低一个贴片(Chip)上的信道(Channel)数量。例如,可以将128比特(Bit)的片上(On Chip)并行总线(Parallel Bus),串联(Serial)为8个不同信道(Channel),从而降低一个贴片(Chip)的管脚(pin)的总数量。
图17中,韧性(Flexible)基板210上,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211,至向驱动回路部213提供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的列(line)212,及驱动回路部213,至向定位(address)电极提供数字信号的列(line)214的数量为5个,然而,上述列(line)212、214的数量可以根据情况而进行变更。
又,如上所述,利用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对图像信号进行接收/发送时,其噪音(noise)将大幅下降,因此,可以将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收信部211与驱动回路部213均安装在韧性(Flexible)基板210上,用一个贴片(Chip)进行一体化。即,可以将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211的功能附加在驱动回路部213上,或使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211执行驱动回路部213的功能。
下面,参考图18,对上述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及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差分数字信号(differential digital signal)通过D1数字列(data line),与上述D1数字列(data line)形成差分对的D1条形数字列(bar data line),及D2数字列(data line),与上述D2数字列(data line)形成差分对的D2条形数字列(bar data line),被传输至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310。
又,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 signal)通过200MHz时钟列(clockline),与上述200MHz时钟列(clock line)形成差分对的200MHz条形时钟列(barclock line),被传输至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310。
那么,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310将利用接收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的第1,2信号间的电压差,将信号还原为原有状态。例如,如图19所示,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310可以将信号还原为8比特的图像信号,即,TTL方式的图像信号。
又,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310,可以将利用8个数字列(data line)还原的TTL方式的图像信号传送至数字驱动集成回路部。
图20是利用TTL方式传输图像信号的方法的示意图,是使用8比特(Bit)输入信号的6个定位(address)驱动部,分别包含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定位(address)电极相连接的256信道(Channel),以50MHz的主时钟(main clock)进行工作的情况。
参考图20,TTL方式中,从第1,2,3,4,5,6TTL信号送信部(401至406)将图像信号传送至第1,2,3,4,5,6TTL信号收信部(411至416)时,图像信号分别用8比特数字传输。因此,每组需要8个数字列(data line),共需要48个数字列(data line)。
又,还需要向第1,2,3,4,5,6TTL信号收信部(411至416)传送50MHz主时钟信号(main clock signal),频闪信号(strobe signal),高消隐信号(highblanking signal),低消隐信号(low blanking signal)等的4个控制信号传输列(line)。
因此,TTL方式中,第1,2,3,4,5,6TTL信号送信部(401至406)向第1,2,3,4,5,6TTL信号收信部(411至416)传送图像信号时,共需要52个传输列(line)。
图21是本发明中,利用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传送图像信号的方法示意图,是利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 signal)传送上述图像信号的情况。
参考图21,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传送方式中,从第1,2,3,4,5,6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501至506)向第1,2,3,4,5,6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511至516)传送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时,利用上述图20的主时钟(main clock),50MHz的4倍,即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 signal),从而可以使用2个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传输列(line)。
包含在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中的第1,2信号,分别用不同的列(line)进行传送,上述2个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传输列(line)分别包含2个传输列(line),因此,传送图像信号时将需要共24个信号传输列(line)。
从第1,2,3,4,5,6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501至506)传送至第1,2,3,4,5,6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511至516)的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将利用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列(line),因此,每组需要2个,共需要12个时钟列(clock line)。
又,还需要向第1,2,3,4,5,6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511至516)传送频闪信号(strobe signal),高消隐信号(high blankingsignal),低消隐信号(low blanking signal)的3个控制信号传输列(line)。因此,本发明中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传送方法,第1,2,3,4,5,6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501至506)与第1,2,3,4,5,6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511至516)间将需要共39个信号传输列(line)。
又,当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利用1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 signal)时,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将需要共63个传输列(line),与图20所示的情况相比,要增加11个信号传输列(line)。
相反,当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利用4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 signal)时,根据上述计算方式,共需要27个信号传输列(line)。
因此,将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 signal)设置为200MHz以上的频率,可以在不增加驱动控制部与电极驱动部之间的信号传输列(line)的数量,亦可以降低驱动信号的噪音(noise),及面板驱动时消耗的电量。仅,当上述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 signal)的频率超过700MHz时,其传输时间过短,将导致图像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错误。
参考图22,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611至616)可以共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 signal)。如图22所示的电极列(line)构成结构中,与上述图21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6个信号传输列(line),因此可以减少电极驱动部的大小。
图23及图24是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与差分信号(differentiai signal)收信部间的信号接收/发送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时序图。
参考图23,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在负加频闪信号
(strobe signal)(STB)后,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上升的第一个边缘(Edge),读取分别向第1,2数字列(data line)(D1,D2)提供的第一个数据(D1)与第五个数据(D5),并传送给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
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上升的第二个边缘(Edge),读取分别向第1,2数字列(data line)(D1,D2)提供的第二个数据(D2)与第六个数据(D6),并传送给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
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上升的第三个边缘(Edge),读取分别向第1,2数字列(data line)(D1,D2)提供的第三个数据(D3)与第七个数据(D7),并传送给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
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上升的第四个边缘(Edge),读取分别向第1,2数字列(data line)(D1,D2)提供的第四个数据(D4)与第八个数据(D8),并传送给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
如上所述,在共4个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的上升沿(rising edge)中,每个数字列(data line)读取50MHz的图像信号。因此,在共4个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的上升沿(rising edge)中,读取共100MHz的图像信号,并传送给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此后,在共4个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的上升沿(risingedge)中,读取共100MHz的图像信号,并传送。因此,在共8个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的上升沿(rising edge)中,可以读取共200MHz的图像信号。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可以利用主时钟(main clock)接收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传送的图像信号。
又,读取上述图像信号的时刻,不仅可以是上述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clock)的上升沿(rising edge),亦可以是下降沿(falling edge)。
即,可以在所有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同时使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又,亦可以在多个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送信部中的至少某一个时刻,使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clock)。换句话讲,可以在多个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中,对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进行转换(Shift)后使用。
参考图24,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读取图像信号的顺序,可以与图23中图示的情况不同。
例如,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送信部,在负加频闪信号(strobesignal)(STB)后,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上升的第一个边缘(Edge),读取分别向第1,2数字列(data line)(D1,D2)提供的第一个数据(D1)与第129个数据(D129),并传送给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
同时,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上升的第二个边缘(Edge),读取分别向第1,2数字列(data line)(D1,D2)提供的第二个数据(D2)与第130个数据(D130),并传送给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
又,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上升的第三个边缘(Edge),读取分别向第1,2数字列(data line)(D1,D2)提供的第三个数据(D3)与第131个数据(D131),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上升的第四个边缘(Edge),读取分别向第1,2数字列(data line)(D1,D2)提供的第四个数据(D4)与第132个数据(D132),并传送给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收信部。
如上所述,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differential clock)的上升沿(risingedge),可以对读取图像信号的顺序进行多种变化。
上述本发明,可以由电脑可以读取的存储介质及电脑可以读取的编码(code)组成。电脑可以读取的存储介质,包含存储可以被电脑系统读取的数据的所有记录装置。电脑可以读取的存储介质有:ROM,RAM,CD-ROM,磁盘,软盘(floppy disk),光缆数据存储装置等,又,还包含通过网络的传输。又,电脑可以读取的存储介质分散在与网络连接的电脑系统中,可以以分散方式存储电脑可以读取的编码(code)并实行。又,组成本发明的功能(functional)程序,编码(code),及代码段(codesegment)可以被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程序员轻易地进行推论。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关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含:具备上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与下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定位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向上述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及定位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分为第1、2组,并按上述各个组的顺序依次提供扫描信号,定位区间中至少某一个时刻,向上述第1组扫描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与向上述第2组扫描电极提供的扫描偏压不同;上述驱动部包含:生成向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提供的驱动信号并将上述生成的驱动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进行送信的驱动控制部;接收上述差分信号,对驱动信号进行还原并提供给上述面板的电极驱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驱动部,是向上述定位电极提供数字信号的定位驱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差分信号包含第1、2信号,上述第1、2信号的电压差为0.1V至0.5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差分信号的频率是200MHz至700M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差分信号包含第1、2信号,上述第1、2信号的电压分别为0.1V至3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信号,在主时钟信号,频闪信号,高消隐信号,及低消隐信号中,包含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上述差分信号,并对驱动信号进行还原的差分信号收信部;及将上述经过还原的驱动信号提供给上述电极的驱动回路部,安装在具有一定柔韧性的同一个韧性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差分信号收信部,及上述驱动回路部以一个贴片的形态实现一体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回路部,包含与上述多个定位电极相连接的多个信道,上述信道的数量,比上述多个定位电极的数量少,且为256个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区间依次包含:分别向上述第1、2组提供扫描信号的第1、2组扫描区间,在上述第1组扫描区间,向上述第2组提供的扫描偏压,比向上述第1组提供的扫描偏压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区间依次包含:分别向属于上述第1组的第1、2子组提供扫描信号的第1、2扫描区间,在上述第1扫描区间,向上述第1子组提供的第1扫描偏压,比向上述第2子组提供的第2扫描偏压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区间包含;分别向上述第1、2组提供扫描信号的第1、2组扫描区间,在上述第1、2组扫描区间之间的区间,向上述第1、2组中的至少一个组提供逐渐下降的下降沿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复位区间中,向上述第2组提供的复位信号的最低电压,比上述第1、2组扫描区间之间的区间,向上述第2组提供的下降沿信号的最低电压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向上述第1组提供的复位信号的最低电压,比向上述第2组提供的复位信号的最低电压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2组中,至少向一个组提供的复位信号的最低电压,比负极性扫描电压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复位区间,向上述第1、2组中的至少一个组提供,依次包含逐渐下降至第1电压的第1下降区间,维持上述第1电压的维持区间,及从上述第1电压逐渐下降至第2下降区间的不连续的下降沿的信号。
17、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等离子显示面板具备上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及下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定位电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接收第1、2信号的阶段;利用上述接收到的第1,2信号的电压差,还原图像信号的阶段;及利用上述已还原的图像信号,向上述定位电极提供数字信号的阶段,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分为第1、2组,定位区间包含向上述第1、2组提供扫描信号的第1、2组扫描区间,上述第1组扫描区间中,向上述第2组提供的扫描偏压,比向上述第1组提供的扫描偏压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2信号的电压差为0.1V至0.5V。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2信号的频率为200MHz至700MHz。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2信号的电压分别为0.1V至5V。
CNA2008102110212A 2007-11-07 2008-08-15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3349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113275A KR20090047222A (ko) 2007-11-07 2007-11-07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70113275 2007-11-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4963A true CN101334963A (zh) 2008-12-31

Family

ID=4019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110212A Pending CN101334963A (zh) 2007-11-07 2008-08-15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90047222A (zh)
CN (1) CN10133496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7142B (zh) * 2021-12-29 2024-01-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其驱动装置、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47222A (ko) 2009-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1105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EP1746565B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7710372B2 (en) PDP data driver, PDP driving method,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0423051C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驱动方法及装置
CN101334963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821792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US8120602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clock being generated insider the data driver using XOR logic with the data signal and a second signal generated from the data signal using a encoding scheme as the two inputs that are transmitted to a clock generator inside the data driver
CN101331577B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驱动pdp的方法
CN100501817C (zh) 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设备和方法
US8325110B2 (en) Power supply and driver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1542566B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1488314B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01689344A (zh)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及其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01583988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US20070120770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CN10182179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0416625C (zh) 等离子显示器模块
CN101542567B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01821793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1404138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0466040C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090049846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611437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
CN101383123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419772A (zh) 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