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8430A - 一种新型揿动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揿动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8430A
CN101318430A CNA2008100402485A CN200810040248A CN101318430A CN 101318430 A CN101318430 A CN 101318430A CN A2008100402485 A CNA2008100402485 A CN A2008100402485A CN 200810040248 A CN200810040248 A CN 200810040248A CN 101318430 A CN101318430 A CN 101318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pen
rank
performanc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402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耀
黄小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MEI STATIO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MEI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MEI STATIO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MEI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402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84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8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8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揿动笔,所述揿动笔由笔杆和笔夹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的上部延其中心线开设一卡槽,所述卡槽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第二侧翼,在所述两侧翼内侧对称设有第一组台阶和第二组台阶,所述第一组台阶和第二组台阶之间有一定高度差;所述笔夹包括揿头部、连接部和笔夹部,所述揿头部和笔夹部之间设置有一开口槽,并通过连接部相连。本发明的揿动笔消除了使用者不慎插入上衣口袋时造成的书写头墨水或油墨外溢,而造成的污染衣物后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揿动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新型揿动笔。
背景技术
由于使用方便,多年以来揿动型已经为广大消费者普遍欢迎。但是,揿动型笔的结构存在一个不足的地方,当我们使用后忘记将笔头回缩到尖套孔内,而将笔插入口袋时,墨水就会污染衣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结构的揿动型笔款,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缺陷。通过采用台阶式笔杆,笔夹利用塑性台阶定位的结构。当将笔插入口袋时,笔夹板起后台阶脱开第二台阶,在弹簧力作用下,笔头回缩到尖套内的第一台阶处而复原,完成一次往复。有效地防止了忘记将笔头缩入尖套内,而污染衣物的不愉快事情发生。所以本发明的揿动笔结构是安全实用的笔款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揿动笔,所述揿动笔由笔杆和笔夹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的上部延其中心线开设一卡槽,所述卡槽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第二侧翼,在所述两侧翼内侧对称设有第一组台阶和第二组台阶,所述第一组台阶和第二组台阶之间有一定高度差;所述笔夹包括揿头部、连接部和笔夹部,所述揿头部和笔夹部之间设置有一开口槽,并通过连接部相连。
比较好的是,所述第一组台阶由位于第一侧翼的一台阶构成,所述第二组台阶由位于第二侧翼的一个台阶构成。
比较好的是,所述第一组台阶由分别位于第一、二侧翼的两台阶相对构成,所述第二组台阶由分别位于第一、二侧翼的两台阶相对构成。
比较好的是,所述连接部由首尾相连的第一至第四连接部组成,其中,第一连接部是有一定长度的加强筋,其顶部与揿头部的近笔杆端相连,第二连接部是一圆形抵接面,其面对笔芯侧的中心处设有一凸起的中心定位点,第三连接部平行于第一连接部,都垂直于第二连接部的圆形抵接面,第一连接部连接到第三连接部的近直径位置处,第三连接部连接于第三连接部的近圆周位置处,第三连接部的另一顶端设置有第四连接部,在该第四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有笔夹部。
比较好的是,在笔夹部上距离与第四连接部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组扣点,配合第三连接部在第四连接部连接处形成的凸棱,构成一导向槽,所述凸棱上面向第一扣点方向设置有第二组扣点。
比较好的是,第一组台阶与第二组台阶之间的高度差等于笔芯出芯的距离与设定回缩距离之和,两组台阶和的横向距离等于第一组扣点和第二组扣点之间的高度差。
比较好的是,所述揿头部由在一连接面上的若干平行的加强筋组成。
比较好的是,所述两扣点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
比较好的是,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呈平行于所述笔杆中心线方向。
比较好的是,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呈八字形。
本发明的揿动笔消除了使用者不慎插入上衣口袋时造成的书写头墨水或油墨外溢,而造成的污染衣物后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而言,从对本发明方法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笔杆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笔夹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X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1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笔杆部分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揿动笔包括笔杆和笔夹,其中笔杆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杆体10,在杆体10的上端延中心线方向开设有一卡槽13,杆体10上由卡槽两长边延伸形成第一侧翼11和第二侧翼12。在形成该卡槽13的第一侧翼11和第二侧翼12的内侧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定高度差的两组台阶构成两组台阶,其中,第一组台阶14位置较第二组台阶15的高度差为A,请参见图5所示,第一组台阶14较第二组台阶15更远离杆体10的中心线,如图4所示,二者在X向的间距为B。
再考察图2所示的笔夹,该笔夹包括这样几个组成:揿头部20,笔夹部21,以及连接部22,揿头部20和笔夹部21并不直接相连,而是通过连接部22连接。首先介绍连接部22的特殊结构,该连接部22包括第一连接部221、第二连接部222、第三连接部223和第四连接部224共四个连接部,该四个连接部首尾相连,其中,第一连接部221是一个具有一定长度的加强筋,其顶部与揿头部20的近笔杆侧相连,该加强筋所起的作用类似传统揿动笔中的揿轮导向支架联接作用。第二连接部222是一圆形抵接面,其面对笔芯侧的中心处设有一呈凸起状的中心定位点2221,第三连接部223平行于第一连接部221,均是垂直于圆形抵接面的第二连接部222,但第一连接部221连接到该第二连接部222的近直径位置处,第三连接部223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22的近圆周位置处,在第三连接部22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部224,笔夹部21连接在该第四连接部224的另一端。
揿头部20和笔夹部21之间设置有一开口槽23,仿佛是将连接的笔夹上切断形成一狭缝开口槽。
考虑到节省原材料,揿头部20在揿动接触面的下方采用了加强筋结构,具体是由在一连接面上的若干平行的加强筋201组成。
如图3所示,该笔夹设置了配合笔杆上两组台阶的结构,即在笔夹部21上距离与第四连接部224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组扣点211,第三连接部223延伸至第四连接部224上形成一凸棱2231,该凸棱2231上与第一组扣点21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组扣点2241,这里,第一组扣点211和第二组扣点2241之间形成一类似导向槽2242的结构。(注意:第一组扣点、第二组扣点以及凸棱均前后各有一个,本实施例仅图示出其中一个),该两扣点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两组扣点之间的高度差为C。
安装时,将上述结构的笔夹的连接部22自笔杆10的顶部插入,其笔夹部21顺着卡槽13方向下移,首先是中心定位点2221插入并嵌设在笔杆内的笔芯中,然后第一组台阶14首先经过导向槽2242,当继续下按揿头部20时,第一组台阶14的下端卡设在第一组扣点211上,便不能掉落,完成安装。
当使用时,下按揿头部20,第二组台阶15继续沿导向槽2242向上移动,当第二组台阶15经过第二组扣点2241后即卡设在该扣点的上方,无法在移动,此时即完成了揿动过程,笔芯头已经露出,可以进行书写。
当使用者不慎将本发明的揿动笔插入上衣口袋时,由于揿动笔的笔夹部要夹设自在上衣口袋布时,需要向外侧扳动笔夹部21的底端,由于该中心定位点2221插设在笔芯的顶端,相对处于不动状态,使笔夹部21发生绕第二连接部222的中心定位点2221为支点转动的动作倾向,由于笔夹部21的轻微向内侧移动,造成第二组台阶15脱离开第二组扣点2232,从而使第二组台阶15从导向槽2242中滑出,回复到仅有第一组台阶14卡设在第一组扣点211的状态。
注意,本发明中有两个尺寸是受限制的,第一组台阶14与第二组台阶15之间的高度差A等于笔芯粗芯的距离与设定回缩距离之和,两组台阶14和15的X方向距离B等于第一组扣点和第二组扣点之间的高度差C。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际上是利用了笔杆和笔夹上的两组扣点和两组台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形成卡嵌的结构,同时又利用打开笔夹时转动有一个转动的力矩动作,打开其中一组台阶和一组扣点,实现笔芯的内缩。
在上述思想下,本发明还有多种变型,其中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去掉一个扣点和台阶,仅保留对称位的台阶和扣点。图6即给出了这种结构,此时的第一组台阶14由位于第一侧翼11的一台阶构成,第二组台阶15由位于第二侧翼12的一个台阶构成。两个台阶仍然要求一定的高度差,且相对设置。
前面提供了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使用或利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可把这里所述的总的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而不使用创造性。因而,本发明将不限于这里所示的实施例,而应依据符合这里所揭示的原理和新特征的最宽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揿动笔,所述揿动笔由笔杆和笔夹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杆的上部延其中心线开设一卡槽,所述卡槽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第二侧翼,在所述两侧翼内侧对称设有第一组台阶和第二组台阶,所述第一组台阶和第二组台阶之间有一定高度差;
所述笔夹包括揿头部、连接部和笔夹部,所述揿头部和笔夹部之间设置有一开口槽,并通过连接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台阶由位于第一侧翼的一台阶构成,所述第二组台阶由位于第二侧翼的一个台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台阶由分别位于第一、二侧翼的两台阶相对构成,所述第二组台阶由分别位于第一、二侧翼的两台阶相对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由首尾相连的第一至第四连接部组成,其中,第一连接部是有一定长度的加强筋,其顶部与揿头部的近笔杆端相连,第二连接部是一圆形抵接面,其面对笔芯侧的中心处设有一凸起的中心定位点,第三连接部平行于第一连接部,都垂直于第二连接部的圆形抵接面,第一连接部连接到第三连接部的近直径位置处,第三连接部连接于第三连接部的近圆周位置处,第三连接部的另一顶端设置有第四连接部,在该第四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有笔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在笔夹部上距离与第四连接部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组扣点,配合第三连接部在第四连接部连接处形成的凸棱,构成一导向槽,所述凸棱上面向第一扣点方向设置有第二组扣点。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台阶与第二组台阶之间的高度差等于笔芯出芯的距离与设定回缩距离之和,两组台阶和的横向距离等于第一组扣点和第二组扣点之间的高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揿头部由在一连接面上的若干平行的加强筋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扣点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呈平行于所述笔杆中心线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呈八字形。
CNA2008100402485A 2008-07-04 2008-07-04 一种新型揿动笔 Pending CN1013184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402485A CN101318430A (zh) 2008-07-04 2008-07-04 一种新型揿动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402485A CN101318430A (zh) 2008-07-04 2008-07-04 一种新型揿动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8430A true CN101318430A (zh) 2008-12-10

Family

ID=40178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402485A Pending CN101318430A (zh) 2008-07-04 2008-07-04 一种新型揿动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1843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0396A (zh) * 2010-12-29 2011-07-13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揿动笔
CN103121340A (zh) * 2011-11-18 2013-05-29 上海乐美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揿动笔
CN107804090A (zh) * 2017-10-25 2018-03-16 王江 一种可旋转挂钩的新型曲轴笔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0396A (zh) * 2010-12-29 2011-07-13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揿动笔
CN102120396B (zh) * 2010-12-29 2015-09-23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揿动笔
CN103121340A (zh) * 2011-11-18 2013-05-29 上海乐美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揿动笔
CN107804090A (zh) * 2017-10-25 2018-03-16 王江 一种可旋转挂钩的新型曲轴笔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8430A (zh) 一种新型揿动笔
CN103121340A (zh) 一种新型揿动笔
CN2889736Y (zh) 一种组合结构的文具
CN203697761U (zh) 一种圆珠笔
CN201856503U (zh) 两用笔
CN201941324U (zh) 一种毛笔
CN201922731U (zh) 双头笔
CN219360699U (zh) 一种自动笔用可调节伸缩杆
CN219686920U (zh) 一种拼装水彩笔
CN201761187U (zh) 一种具有竖立式笔帽的笔
CN201264435Y (zh) 一种带有防笔帽遗失的圆珠笔
CN200963965Y (zh) 节芯铅笔
CN202944080U (zh) 一种多功能铅笔
CN201907291U (zh) 一种简易揿动笔
CN211764464U (zh) 一种cvd钻石钢笔尖结构
CN201124655Y (zh) 免脱帽笔
CN212267066U (zh) 一种毛笔
CN205416839U (zh) 一种可调节线条粗细的漫画笔
CN209666661U (zh) 多功能圆珠笔
CN200960787Y (zh) 纸杆笔
JPH0111513Y2 (zh)
CN201065014Y (zh) 一种集有橡皮的修正带
CN202345119U (zh) 多功能自动笔
CN201659781U (zh) 一种新型铅笔
CN202357623U (zh) 一种笔记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