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3543A - 互通功能网元、csi终端与ims终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互通功能网元、csi终端与ims终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3543A
CN101313543A CNA2007800002113A CN200780000211A CN101313543A CN 101313543 A CN101313543 A CN 101313543A CN A2007800002113 A CNA2007800002113 A CN A2007800002113A CN 200780000211 A CN200780000211 A CN 200780000211A CN 101313543 A CN101313543 A CN 101313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i
session
terminals
im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02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3543B (zh
Inventor
朱东铭
张恒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weite SP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800002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3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3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3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3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3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公开了一种互通功能网元、CSI终端与IMS终端互通系统及其方法,使得CSI终端与IMS终端能够互通,按实际需要建立高效承载链路。本发明中,在CSI终端和IMS终端之间的被叫侧网络增加了互通功能网元CSI-IW,该网元接收来自IMS终端的会话请求,根据相关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将包含实时媒体请求和非实时媒体请求的IMS会话拆分成两个分别包含实时媒体请求和非实时媒体请求的IMS会话,并根据会话的属性信息、接入网能力、终端能力等选择CS域或IMS域终结呼叫,使得实时会话尽量由CS域承载。

Description

互通功能网元、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要求分别于 2006年 01月 09日、 2006年 04月 26 日提交中 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0610023170.7和 200610077923.2、 发明名称分別 为"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互通系统、 互逋功能及其方法"、 "互通功能网 元、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 特别涉及互通功能网元、 CSI终端与 IMS终 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简称' 'IMS" )是 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简称 "3GPP" )提出的提供网际协议 ( Internet Protocol, 简称 "IP" ) 多媒体业 务的子系统, 采用分組域为其上层控制信令和媒体传输的承载通道, 并 引入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 Protocol, 简称" SIP" )作为业务控制 协议, 将业务控制与承载控制分离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
IMS网络架构中的主要功能实体包括控制用户注册、 会话等功能的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简称" CSCF" 集中管理用户签约数据的归属用户服务器( Home Subscriber Server, 简 称" HSS,,)、 提供各种业务逻辑控制功能的应用服务器 (Application Server, 简称" AS" ), 此外, IMS网絡架构中还包括多媒体资源控制功能 实体( Multimedia Resource Control Function, 简称" MGFC" )、 策略判决 功能实体(Policy Decision Function, 简称" PDF" )等。 其中 CSCF按照 角色功能又分为代理 CSCF ( Proxy-CSCF, 筒称" P-CSCF" )、 查询 CSCF ( IntenOgating-CSCF, 筒称 "I-CSCF" )、 服务 CSCF ( Serving-CSCF, 筒 称" S-CSCF" )等类型, 在逻辑功能上分别完成 SIP会话路由中不同的功 能, 在物理上可以合一也可以分置。 用户通过当前所在地代理节点 P-CSCF接入 IMS,会话和业务触发控制及与 AS的业务控制交互则由其 注册地的归属域服务节点 S-CSCF完成,而 I-CSCF则起到路由查询的作 用。
从架构上看, IMS是与接入技术无关的网络, 不论用户使用非对称 用户数据线 ( Asymmetric Data Subscriber Line, 简称" ADSL" ) 的计算机 接入, 还是使用宽带码分多址(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筒称" WCDMA" ) 手机等无线方式接入, 都可体验相同的业务。 IMS 网 络架构分为接入互联层、 会话层、 和应用层。
接入互联层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 各类 SIP终端 SIP会话的发起与 终结; 实现 IP分组承载各种承载类型之间的转换; 根据业务部署和会话 层的控制实现各种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简称" QoS" ) 策略; 完 成与传统公共月良务电信网 ( Public Servic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筒称" PSTN" ) /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 (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简称 "PLMN" )间的互联互通等功能。接入互联层包括各类 SIP终端、有线接 入、 无线接入、 互联互通网关等设备。
会话层完成基本会话的控制, 完成用户注册、 SIP会话路由控制, 与应用服务器交互执行应用业务中的会话、 维护管理用户数据、 管理业 务 QoS策略等功能, 与应用层一起为所有用户提供一致的业务环境。 在 实际组网时, 其划分和部署须综合考虑对 IMS业务接入方式、 IMS接入 点位置、 CSCF 的容量、 能力及用户业务量需求等因素, 另外也与运营 商网络拓朴隐藏及互通需求有关。 P-CSCF是用户设备 ( User Equipment, 简称" UE" )接入 IMS系统的入口, 实现了在 SIP协议中的 Proxy (代理) 和 UserAgent (用户代理)功能。 S-CSCF在 IMS核心网中处于核心的控 制地位, 负责对 UE的注册鉴权和会话控制, 执行针对主叫端及被叫端 IMS用户的基本会话路由功能, 并根据用户签约的 IMS触发规则, 在条 件满足时进行到 AS的增值业务触发及业务控制交互。 I-CSCF在 IMS核 心网中起到关口节点的作用, 提供本域用户服务节点分配、 路由查询以 及不同 IMS域间拓朴隐藏等功能, 确定哪个 S-CSCF为用户提供服务就 是由 I-CSCF通过各种组合条件决定的。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业务逻辑, 包括实现传统的基本电话业务, 如呼 叫前转、 呼叫等待、 会议等业务; IMS通过 IP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实体 ( IP Multimedia - Services Switching Function, 简称 "IM-SSF" )和传统智 能业务的互通,实现电路域(Circuit Switch,简称 "CS,,)和分组域(Packet Switch, 简称" PS" ) 已有的智能业务的继承。
IMS架构除了可以实现 CS、 PS已有的业务外, IMS通过 AS可以 提供基于 SIP的非传统电信业务, 如多媒体业务、 对讲式手机、 Presence (出席)等。 另外, IMS通过开发服务接入网关 ( Open Services Access - Gateway , 简称' OSA-GW" ) 提供筒单应用程序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 简称" API" ) , 以便第三方能够通过这个接口安全地使 用网络资源和提供业务, 实现丰富的娱乐、 游戏业务。 另外 IMS充分考 虑了实际运营的需求, 在 QoS、 安全、 计费以及和其它网络的互通方面 都制订了相关规范。
SIP是 IMS控制层的基本协议, 是多媒体通信系统框架协议之一, 是用于建立、 改变或结束多媒体会话的应用层协议, 与多媒体流协议配 合, 共同完成 IMS中的会话建立及媒体协商。 SIP作为控制层协议的优 势在于它基于公开的互联网标准, 容易实现不同网络间的互联互通以及 实现更加丰富的业务特性, 支持应用层移动性功能, 而且协议简单, 具 有公认的扩展潜力。
SIP消息有两种: 客户机到服务器的请求(Request ), 服务器到客户 机的响应( Response )。 SIP消息由一个启始行( Start-Line ), 一个或多个 域(Field )组成的消息头、 一个标志消息头结束的空行(CRLF )以及作 为可选项的消息体 ( Message Body ) 组成。 消息头分通用头 ( General-Header )、请求头 ( Request-Header )、响应头 ( Response-Header ) 和实体头 (Entity-Header ) 四种, 其中描述消息体的头称为实体头。 启 始行分请求行 ( Request-Line )和状态行(Status-Line ) 两种, 其中请求 行是请求消息的启始行, 状态行是响应消息的启始行。
SIP主要用以下六个方法来实现对呼叫的控制: INVITE方法说明一 个用户或业务参加一个会话, 消息体部分包含了被叫的信息说明; ACK 方法主要用于确认客户端对 INVITE方法的请求已经响应; BYE方法用 — (.——
于客户机向服务器发消息来结束该呼叫; CANCEL方法用于取消一个挂 起的呼叫; REGISTER 用于向定位服务器注册客户机的相关信息; OPTIONS用于查询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和功能。 SIP主要定义了以下的五 种类型的响应状态: lxx:信息,表示请求已经收到,可以继续处理请求; 2xx: 正确, 表示呼叫已经正确的被接收和处理; 3xx: 重定向, 表示该呼 叫需被重定向处理; 4xx: 客户机错误, 表示该消息存在表达错误, 不能 被服务器处理; 5xx: 服务器错误, 表示服务器不能处理该消息。
在 SIP模型中, 为建立起一个会话, 用户代理客户端向用户代理服 务器发起请求 ,请求通过用户代理服务器在网络中路由。 另外, 注册服 务器提供用户代理客户端的位置信息, 因为需要将 SIP地址映射成 IP地 址。
在 IMS中的用户代理客户端即为 UE。 IMS中的用户代理服务器和 注册服务器是指 CSCF。其中 S-CSCF作为注册服务器并且激活基于用户 数据的应用业务控制; P-CSCF是 UE在 IMS网絡中的第一个接触点, SIP信令消息在 P-CSCF和 UE之间传送; I-CSCF对于外部网络是第一 个接触点, 特别是对于外部的 IMS 网络。 IMS使用"归属控制", 即会 话控制信令总是由位于归属网络的 S-CSCF负责。 P-CSCF则可能在归属 网络, 也可能在拜访网络。
IMS被认为是电信核心网的目标网络, 然而从 3GPP到 IMS的演进 需要一个阶段的历程。
CS和 IMS结合业务( Combining CS and IMS services , 简称" CSI" ) 关注的是如何将 3G的 CS域业务与 IMS域业务进行结合。
网络域选择实体( Network Domain Selection , 简称" NeDS" )的功能 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终端的来话时, 根据相关的信息决定是在 CS域还 是在 IMS域终结该呼叫。 NeDS进行判断所依据的信息包括: 用户、 终 端在 CS域、 IMS域的注册状态信息; 用户、 终端所在的 IP连接接入网 ( IP 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 简称" IP CAN" ) 的能力信息; 用户、 运营商的喜好信息。
IMS也为 IP承载语音业务( Voice over IP , 简称" VoIP" )提供承载, 因此需要解决 VoIP终端对 CSI终端的互通问题。 CSI UE在与 VoIP UE 进行互通时, 存在一个问题。 如果 VoIP呼叫 CSI UE, VoIP UE只使用 IMS信令来建立一个语音会话, 该 IMS会话直接到达 CSI UE的 IMS部 分, CSI UE接收到该请求消息之后,直接在两个终端之间建立的是 VoIP 的语音会话。 由于 CSI UE本侧 VoIP的 Qos问题的限制等,使得 CSI UE 不能使用 PS域来建立实时的会话连接。 例如可能 CSI这一侧的 PS域没 有能力提供实时语音通信业务,这时就无法实现 CSI与 VoIP终端之间的 互通。 因此 IMS网絡融合之后, 现有技术还无法解决 CSI与 VoIP终端 完全互通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 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之类 的 IMS终端之间无法互通。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VoIP或者其他 IMS终端呼叫 CSI 终端时只能建立 IMS分组域连接, CSI终端无法选择 CS域承载实时业 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互通功能网元、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及 其方法, 使得 CSI终端与 IMS终端能够互通, 按实际需要建立高效承载 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包括: IMS终端向 CSI终端发起 IMS会话请求;
位于所述 IMS终端和 CS I终端之间的互通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会话请 求;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以完成 CSI终端与 IMS终 端之间的会话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通功能网元, 包括:
消息处理模块, 用于接收和发送消息;
会话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消息处理模块接收到 IMS终端向 CSI终端 发起的 IMS会话请求时, 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实现 CSI终端与 IMS终 端之间的会话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 CSI终端与 S终端互通系统,包括电路 域和多媒体子系统域, 还包括:
互通功能网元, 用于在接收到 IMS终端向 CSI终端发起的 IMS会话 请求时,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实现 CSI终端与 IMS终端之间的会话建立。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的被叫侧网络的 CSI-IW网元接收来自主叫 IMS终端的会话请求并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使得可以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实现互通,按实际需要建立高效承 载链路。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互通系统框图; 图 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 VoIP终端呼叫 CSI终端的互通方法流程 图;
图 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 CSI终端呼叫 VoIP终端的互通方法流程 图;
图 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呼叫前转类补充业务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 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 ECT补充业务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 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 CSI - IW的结构示意图;
图 7是图 6所示的 CSI - IW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 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实现 CSI终端与 VoIP终端在跨 IMS/3G网络的互通,本发明的 实施例在 CSI 终端与 VoIP 终端间加入 CSI 互通功能网元 (CSI Interworking, 简称" CSI-IW" ), 用于接收来自主叫 VoIP终端的会话请求 并才艮据会话的属性信息、 接入网能力、 终端能力, CSI 终端用户在 CS 域的注册状态等对会话进行拆分, 并对 CSI终端的两个独立会话的响应 消息进行合并, 发送给 VoIP终端侧。 CSI- IW还可以选择 CS域终结实 时会话或 IMS域终结非实时会话, 使得实时会话尽量由 CS域承载, 以 满足 QoS要求。 在建立 CSI终端的 CS域承载时, 基于 CSI终端的增强 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建立 CS域承载: 由 CSI- IW指 示 CSI终端发起从终端到网络的会话建立请求,或直接由 CSHW向 CSI 终端发起从网絡到终端的会话建立请求。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 CSI-IW在非实时会话请求消息的 主叫偏好信息中设置相关信息, S-CSCF根据互通功能网元设置的偏好信 息进行进一步路由。设置的主叫偏好信息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几种的組合: CSI终端的 "CS video"能力, CSI终端的 "CS voice"能力, CSI终端的 PMI 信息, CSI业务的 ServicelD (业务标识)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 CSI-IW采取在非实时会话请求消 息中使用 CSI终端的 IMS 域的 GRUTJ ( Globally Routable User Agent URI, 全球可路由用户代理 URI )信息作为该请求消息中的 Request URI (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通用资源标识符), S-CSCF根据该 GRUU 信息进行进一步路由。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 CSI-IW在收到终结到 CS域的实时 会话失败响应消息后, 采取的失败处理措施包括: 选择 CSI终端的 IMS 域终结该实时会话请求消息; 或者,在 CSI终端和 VoIP终端之间只建立 非实时媒体会话。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 csi-r 在收到终结到 IMS域非实 时会话的失败响应消息后,采取的失败处理措施包括:在 CSI终端和 VoIP 终端之间只建立实时媒体会话。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CSI终端归属域的 S-CSCF将收到来自
VoIP终端的初始 IP多媒体会话请求全部路由到所述 CSI-IW进行处理, CSI-IW根据下面信息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組合来决定是否保留在会 话路径中: 被叫终端是否具备 CSI 能力信息; 被叫终端所在的接入网能 力信息。
. CSI终端归属域的 S-CSCF根据会话中的媒体属性信息来决定是否 将会话请求路由到 csi-rw进行处理。
在 CSI终端呼叫 VoIP终端的方向上,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 CSI-IW还 在被叫 VoIP侧匹配关联已有的 IMS会话, 将同一对终端之间的不同域 的会话在 IMS侧合并。 对于 CSI终端的 CS域发生的呼叫前转、 呼叫完 成、 呼叫限制等补充业务, 本发明的实施例也设置 CSI-IW进行相应的 处理, 以完善网络业务功能。
图 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互通的系统的 结构框图。该系统包括 CSI-IW 100和相关的 CSI终端(图 1示为 CSI UE ) 800、 VoIP终端 (图 1示为 VoIP UE ) 900, 而 CSI-IW 10Q位于被叫网 络侧。 两个方向的呼叫均经过 CSI-IW 100, VoIP终端 900发起的 IMS 会话请求先经过 CSI- IW 100再到达 CSI终端 800,而反过来 CSI终端 800 在 CS域或 IMS域发起的实时或非实时呼叫也都通过 CSI-IW 100处理后 再到达 VoIP终端 900。 另夕卜, CSI终端 800还要向 CSI-IW 100注册, 上 报相关的信息。
CSI-IW用于在被叫 CSI终端侧网络接收来自主叫 VoIP终端的 IMS 会话请求 ,对会话进行拆分并根据域选择相关信息判断选择 CS域或 IMS 域终结相关的实时或者非实时会话请求,以建立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之 间的会话。 该域选择相关信息包括: CSI终端所在的接入网的能力信息, CSI 终端用户在 CS域的注册状态信息, CSI终端用户的签约信息。
在收到从 VoIP终端发送的 IMS会话请求时, CSI-IW决定是否将该 会话请求信息拆分成独立的实时会话请求和非实时会话请求, 并决定在 CSI终端的 CS域或者 IMS域终结会话请求。
CSI-IW进行域选择时,需要获取相关的信息,例如需要获取 CSI终 端的能力信息; CSI终端所在的 IP接入网的能力信息; CSI终端的 CS 域号码和 IMS域号码的关联信息, CSI终端用户在 CS域注册状态信息; 本次会话、 呼叫的属性信息。
CSI-IW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上述相关信息: CSI-IW 采取 RFC3840 RPC3841定义的机制获取终端的能力信息。 CSI终端在 IMS 注册消息中携带本终端 CS号码和 IMS号码关联关系,从而使 CSI-IW获 取该信息。 或者, 采用固定的编号规则使 CSI-IW根据 CSI终端的一个 号码获取 CSI 终端的另外一个号码。 CSI- IW 通过 ATI ( Anytime Interrogate, 随时查询)接口查询获取 CSI终端在 CS域的位置信息, 然 后根据位置信息查询本地数据配置获取 CSI终端当前所在的 CS接入网 能力信息。 CSI-IW 通过 IMS 消息中携带的位置字段信息 (如 P-Access-network-Info )获取 CSI终端当前所在 IMS的接入网类型, 从 而获取 IMS接入网能力信息。或者, CSI-IW通过 ATI接口查询获取 CSI 终端在 IMS 域的位置信息, 然后 居位置信息查询本地数据配置获取 CSI终端当前所在的 IMS接入网能力信息。 CSI-IW可以选择作为 IMS AS 加入到 VoIP终端与 CSI终端的会话路径中, 从而可以获取本次会 话、 呼叫的属性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CSI-IW进行域选择时可以参照下面的原则: 如果来自 VoIP终端的 IMS会话倩求信息只包含实时的请求, 并且 CSI终端所在的 IP接入网不能提供实时业务的承载能力 则 CSHW选 择在 CSI 终端的 CS域终结该实时会话请求。
如果来自 VoIP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信息只包含非实时的请求, 并 且 CSI 终端所在的 CS接入网不能提供此非实时业务的承载能力, 则 CSI- IW选择在 CSI终端的 IMS域终结该非实时会话请求。
如果来自 VoIP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信息同时包含实时和非实时的 请求,并且 CSI终端所在的 IP接入网只能提供非实时业务的承载能力, 贝' J CSI-IW将来自 VoIP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拆分成独立的两个 IMS会 话: 一个实时请求的会话和一个非实时请求的会话, 并选择在 CSI终端 的 IMS域终结该非实时会话请求,在 CSI终端的 CS域终结该实时会话 请求。
如果 CSI终端的 CS接入网和 IMS接入网能力都能满足来自 VoIP 终端的 IMS 会话请求中包含的实时业务请求或者非实时业务请求, 则 CSI-IW根据 CSI终端的在 CS域和在 IMS域的能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判 断。 如果 CSI终端的 CS部分不能处理非实时业务倩求, 则选择 CSI终 端的 IMS域终结非实时业务请求。 如果 CSI终端的 IMS部分不能处理 实时业务请求, 则 CSI-IW选择在 CS域终结实时业务请求。
当然 CSI-IW还可以根据本地策略决定在哪个域终结该会话。 例如, 优先选择 CS域终结该会话请求中的实时请求、 优先选择 IMS域终结该 会话请求中的非实时请求, 从而保证实时业务的 QoS, 同时还能提高网 络资源利用率。
另外 , CSI-IW可以通过网络到终端方式或者终端到网络方式两个方 向建立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之间的会话的 CS域承载部分; 其中, 在网 络到终端方式下, CSI-IW直接发起到 CSI终端的 CS域呼叫请求; 在终 端到网络方式下, CSI-IW指示 CSI终端使其发起到网络的 CS建立请求; 其中, CSI终端包含增强功能, 用于实现根据 CSI-IW的指示发起到网络 的 CS建立请求。
CSI-IW还用于在被叫 VoIP终端侧网络接收来自 CSI终端发起的会 话请求, 并根据该会话请求所携带信息匹配关联已有的 IMS会话。 在收 到从 CSI终端到 VoIP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时, 根据相关信息对已经存 在的 IMS会话进行关联匹配。 CSI-IW进行关联匹配的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 CSI终端的号码信息和 VoIP终端的号码信息。 如果匹配成功, 则表 明已经存在该 CSI 终端到该 VoIP终端的 IMS会话, CSI-IW发起对已 存在的会话的更改流程。 如果匹配不成功, 则表明不存在该 CSI终端到 该 VoIP终端的 IMS会话,则 CSI-IW转发该 IMS会话请求到 VoIP终端 进行处理。
当已建立的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之间的会话发生重协商时, CSI-IW 还用于根据重协商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会话重新拆分, 并重新根据域 选择相关信息在 CSI终端侧进行域选择以重新建立承载。
在实际的网络配置中,可以选择 NeDS与 CSI-IW逻辑功能合一设置。 即将 NeDS功能实体进行 CSI-IW的功能增强,使增强后的 NeDS能够完 成 CSI终端与 VoIP终端的互通控制功能。
.在网络业务功能中, CSI终端的 CS部分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类补充 业务, 对于这些补充业务 CSI-IW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的方 法部分将详细阐述这些补充业务的特殊处理流程。
当 CSI终端侧会话的 CS部分发生呼叫前转类业务时, CSI-IW拆除
CSI终端的 CS域承载, 删除主叫 VoIP终端侧的实时会话部分, 或者保 持 CSI终端的 CS域承载并通知主叫 VoIP终端, 由 VoIP终端处理该呼 叫前转业务相关的会话拆建。 当 CSI终端侧会话的 CS部分发生呼叫完成类业务时, CSI-IW用于 通知主叫 VoIP终端, 由 VoIP终端对其 IMS会话进行相应修改。
当 CSI终端侧会话的 CS部分发生呼叫限制类业务时, 如果 CSI-IW 采用终端到网络的方式建立 CS域承载, 则对 CSI- IW配置特殊 E164号 码以突破该呼叫限制业务; 如果 CSI-IW采用网络到终端的方式建立 CS , 域^^载, 则 CSI-IW只建立非实时会话部分或通知主叫 VoIP终端呼叫失 败。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通过 CSI- IW在被叫 CSI终端侧进行会话拆分、 响应消息的合并和域选择, 使得 IMS会话的实时部分和非实时部分均能 够在合适的域得到承载,从而提高实时业务的 QoS保证;同时在被叫 IMS 终端侧进行 IMS会话的匹配关联, 节约网络资源、 提高网络利用效率; 各种补充业务的实现, 可以完善 IMS过渡阶段的业务功能、 改善用户体 验、 增强市场竟争力。
本发明的 CSI终端与 VoIP终端的互通方法的实施例中, 在 VoIP终 端呼叫 CSI终端时, 由 CSI-IW判断是否需要会话拆分, 并进行域选择。 ' 也就是说, VoIP终端向 CSI终端发起 IMS会话请求, 该请求被转发到 CSI-IW; CSI-IW根据域选择相关信息判断选择 CS域或 IMS域终结相关 实时和非实时会话请求; 然后建立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之间的会话。 CSI-IW的域选择原则可以是: 优先选择 CS域终结该会话请求中的实时 请求、 优先选择 IMS域终结该会话请求中的非实时请求。 当然也可以按 照预设本地策略选择。
在具体实现时, CSI- IW收到 VoIP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后, 根据相 关的信息(包括 CSI 终端能力信息、 CSI IP接入网能力信息、 CSI终端 CS号码和 IMS号码关联信息), CSI终端用户在 CS域的注册状态信息 和业务逻辑进行处理, 包括:
如果来自 VoIP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信息只包含实时的请求, 并且 csi终端所在的 ip接入网不能提供实时业务的承载能力, 则 csi-rw选 择在 CSI终端的 CS域终结该实时会话请求。
如果来自 VoIP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信息只包含非实时的请求, 并 且 CSI终端所在的 CS接入网不能提供此非实时业务的承载能力, 则 CSI-IW选择在 CSI 终端的 IMS域终结该非实时会话请求。
如果来自 VoIP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信息同时包含实时和非实时的 请求,并且 CSI终端所在的 IP接入网只能提供非实时业务的承载能力, 则 CSI-IW将来自 VoIP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拆分成独立的两个 IMS会 话: 一个实时请求的会话和一个非实时请求的会话, 并选择在 CSI终端 的 IMS域终结该非实时会话请求,在 CSI 终端的 CS域终结该实时会话 请求。
如果 CSI终端的 CS接入网和 IMS接入网能力都能满足来自 VoIP 终端的 IMS 会话请求中包含的实时业务请求或者非实时业务请求, 则 CSI-IW根据 CSI终端的在 CS域和在 IMS域的能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判 断。 如果 CSI终端的 CS部分不能处理非实时业务请求, 则选择 CSI终 端的 IMS域终结非实时业务请求。 如果 CSI终端的 IMS部分不能处理 实时业务请求, 则 CSI- IW选择在 CS域终结实时业务请求。 再通过上述 信息还不能判断时, CSI-IW使用本地策略决定在哪个域终结该会话。
在建立 CS域 载时, 可选的两个方向是从网络到终端或者从终端 到网络, 建立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之间的会话的 CS域 7|载部分。
在该处理步骤中, CSI-I 可以采取使用终端到网络和网络到终端两 个方向中的一种来建立与 CSI终端之间的 CS域承载。如果 CSI-IW选择 发起网络到终端方向的 CS域承载的建立请求, 则直接发起到 CSI终端 CS部分的会话请求。 如果 CSI-IW选择发起终端到网络方向的 CS域承 载的建立请求, 则在发送给 CSI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中携带让 CSI终 端发起终端到网络的 CS建立的指示信息。
其中, 从终端到网络的方式下, CSI-IW需要发送指示给 CSI终端, 比如可以按以下两种方式: IMS AS在 IMS会话消息中携带明确指示的 字段信息; 或者, IMS AS在 IMS会话消息中使用一些相关的字段信息 隐式的表达该指示信息,如使用实时的 SDP信息隐式地表达该指示信息。
此时, CSI终端对来自 CSI-IW的请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 IMS AS 发起的是网络到终端方向的 CS呼叫请求, CSI终端对来自 CSI-IW的实 时会话请求进行应答。如果 IMS AS发起的是终端到网络方向的 CS呼叫 请求, CSI终端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其 CS部分发起到 IMS AS的呼叫请 求。
在 CSI终端呼叫 VoIP终端时, 呼叫也要经过 CSI-IW合并, 使得在 VoIP侧的 IMS连接能够统一和分配, CSI终端向 VoIP终端发起会话请 求并转发到 CSI-IW; CSI-IW根据该会话请求所携带信息匹配关联已有 的 IMS会话。 - 被叫 VoIP侧的 IMS网络收到来自 CSI终端的会话请求时, 将该会 话请求发送到 CSI-IW进行处理。 CSI-IW收到该会话请求后, 通过请求 消息中的相关信息对已存在的 IMS会话进行关联匹配。 CSI-F 进行关 联匹配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CSI终端的号码信息和 VoIP终端的号码信 息。 如果匹配成功, 则表明已经存在该 CSI终端到该 VoIP终端的 IMS 会话, CSI-IW发起对已存在的会话的更改流程。 如果匹配不成功, 则表 明不存在该 CSI终端到该 VoIP终端的 IMS会话,则 CSI-IW转发该 IMS 会话请求到 VoIP终端进行处理。
在该步骤中, CSI-IW获取主叫 CSI终端 CS号码和 IMS号码之间 的关联关系的方式可以是: CSI终端的 CS号码与 IMS号码采用同样的 MSISDN ( 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ISDN Number, 移动台国际 ISDN 号码)。
'另外, CSI终端还要对本终端的 CS 呼叫和 IMS会话进行关联。 CSI-IW将与 CSI终端之间的会话进行处理, 如果 CSI- IW与 CSI终端 之间同时存在实时会话和非实时会话, CSI-IW需要将该实时会话和非实 时会话的媒体信息进行合并, 在一个 IMS会话的消息中发送给 VoIP终 端。
另外, 在上述的 CSI终端呼叫 VoIP终端和 VoIP终端呼叫 CSI终 端的方法中, 如果已经建立的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之间的会话发生重 协商, CSI-IW需要根据重协商的结果, 重新判断是否需要会话拆分, 并 重新根据相关的信息选择在 CSI终端的 CS域还是 IMS域建立修改后的 会话。 如果 csi终端的 cs部分发生了补充业务, csi-rw需要进行相应 的处理, 而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实体(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 筒 称" MGCF" ) 需要相关的功能增强。
同样的,上述 CSI-IW所处理的步骤可以综合在 NeDS的增强功能里 实现。
图 2给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一种情况下的呼叫流程, VoIP终端呼 叫 CSI终端, 被叫 CSI- IW采取终端到网絡的方向建立 CS域承载。 整 个过程描述如下:
步骤 S201 , VoIP终端发起到 CSI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 该请求包 含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
步骤 S202, VoIP侧的 IMS转发该请求到 CSI终端侧的 CSI- IW; 步骤 S203 , CSI-IW根据相关的信息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将该会话 请求进行分离;
步骤 S204, CSI-IW发送会话请求给 CSI终端, 该请求消息中包含 非实时业务和要求 CSI终端发起终端到网络 CS域承载的指示信息。
其中, CSI-IW可以通过设置主叫偏好信息尽量使该 IMS会话请求 发送到 CSI终端;或者 CSI - IW可以设置会话请求消息中的 Request U I 为 CSI终端的 IMS部分的 GRUU使该 IMS会话请求发送到 CSI终端。 设置的主叫偏好信息可以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CSI 终端的 "CS video"能力, CSI终端的 "CS voice"能力, CSI终端的 PMI信息, CSI业务的 ServicelD信息。
步骤 S205 , CSI终端收到该会话请求消息后,发起到 CSI-IW的 CS
P乎叫 J
步骤 S206, MGCF收到 CSI终端的 CS呼叫请求, 映射成 INVITE 发送给 CSHW;
步骤 S207, CSI-IW发送 200 OK响应消息给 MGCF;
步骤 S208, MGCF将 2Q0 OK响应消息映射成 CS的 connect消息发 送给 CSI终端;
步骤 S209, CSI终端发送 2Q0 OK响应消息。 该响应消息中只包含 MSRP的媒体信息; 步骤 S210, CSI-IW将来自 CSI终端的 CS呼叫和 IMS会话进行合 并;
步驟 S211 , CSI-IW发送合并后的 20Q OK响应消息给被叫 IMS ; 步骤 S212, 被叫 IMS 转发该 200 OK 消息给 VoIP终端。
图 3给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另一种情况下的呼叫流程, CSI终端 呼叫 VoIP终端, CSI-IW合并 IMS会话。 整个过程描述如下:
步骤 S301 , CSI终端在 CS域发起语音呼叫请求;
步骤 S302, MGCF将该 CS信令映射成 INVITE转发给主叫 IMS 网 络;
步骤 S303, 主叫 IMS 网络将该 INVITE请求消息转发给主叫网络 中的 CSI-IW进行处理;
步驟 S304, CSI-IW将该请求消息转发给 VoIP终端;
步骤 S305 , CSI终端与 VoIP终端之间通过 MGW建立起实时业务 媒体流;
步骤 S306, CSI终端发起非实时业务请求;
步骤 S307 , 主叫 IMS 网络将该请求信息转发给主叫网络中的 CSI-IW进行处理;
步骤 S308, CSI-IW根据主叫被叫号码信息进行会话匹配, 匹配成 功后, CSI-IW发起到 VoIP原有会话的更改消息; 其中, 所述更改消息 可以使用 RelNVITE (再邀倩 ) 消息;
更改成功后, CSI 终端与 VoIP终端之间建立包括实时业务媒体流 和非实时业务媒体流的会话。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对于 CSI终端的 CS部分发生的各种补充 业务, CSI-IW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 包括呼叫前转、 呼叫完成、 呼叫限 制等补充业务。
呼叫前转类业务包括 CFU、 CFB、 CFNRy、 CFNRc、 以及 CD等业 务。 如果 CSI-IW决定采用终端到网络的方向来建立 CS域承载, 则 CSI 终端的 CS部分主动发起到 IMS AS的 CS呼叫。 因此, 不会触发 CSI终 端的 CS转移类业务。 如果 CSI-IW决定采用网络到终端的方向来建立 CS域承载, 则 CSI-IW发起到 CSI终端 CS部分的会话请求。 该会话请 求经过 MGCF到达 CSI 终端的 CS部分。如果 CSI终端的 CS部分发生 了前转, 首先 MGCF需要将前转后的号码通知 CSI-IW。
MGCF 可以选择通过 200 OK 消息将 CS 域前转后的号码发送给 CSI-IW。 CSI-IW收到 MGCF的消息后,可以采取的处理方式有: CSI-IW 可以选择拆除前转后的 CS呼叫, 保持或者在后续建立与 CSI 终端之间 的非实时会话。 CSHW删除与 VoIP终端的 IMS会话中的实时的媒体信 息; CSI-IW可以选择保持前转后的 CS呼叫 , 通过相关的 SIP消息 (包 括但不限于 Refer )知会 VoIP终端。 VoIP终端可以选择拆除与 CSI终 端的非实时 IMS会话(如果已经建立的话), 并试图与新的终端建立非 实时的 IMS会话。 或者 VoIP终端选择拆除与新终端的实时会话, 只保 留 (已经建立的话)或者新建与 CSI终端的非实时 IMS会话。
图 4示出本发明的呼叫前转类补充业务的处理流程:
步骤 S4Q1 , VoIP终端发起到 CSI终端的 IMS 会话请求,该请求包 含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
步驟 S402, VoIP侧的 IMS 转发该请求到 CSI终端侧的 CSI-IW; 步骤 S403 , CSI-IW根据相关的信息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将该会话 请求进行分离;
步骤 S404, CSI-IW发起到 CSI终端的 CS部分的会话请求; 步驟 S405, MGCF收到 CSI-IW的会话请求信息后, 映射成 CS域 的 SETUP消息发送给 CSI终端;
步骤 S4Q6, CSI终端的 CS部分发生前转;
步骤 S407, 前转后的终端 (图未示)发送 connect消息给 MGCF, MGCF从该消息中获取被联号码;
步骤 S408, MGCF在发送给 CSI-IW的消息中携带被联号码信息; 步骤 S409, CSI-IW决定不发送 IMS会话给前转后的终端。 CSI-IW 发送 200 OK消息给 VoIP侧 IMS , 消息中携带 Voice的媒体信息;
步骤 S410, VoIP侧 IMS 转发该消息给 VoIP终端。 此时, VoIP与 前转后的终端只有实时业务的媒体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步骤 S409中, CSI-IW可以选择继续与 CSI终 端建立后续的 IMS 会话。 此时, CSI-IW会继续发送非实时业务的 INVITE ( MSRP )消 给 CSI终端。 在 CSI终端发送该 INVITE消息的 响应消息后, CSI- IW对前转后终端的实时响应消息和 CSI 终端的非实 时响应消息进行合并, 发送给 VoIP终端。 此时, VoIP与 CSI终端之间 有非实时业务, 与前转后的终端有实时业务的媒体流。
对于呼叫完成类业务,比如 Call Wait, Call Hold等业务,如果 CSI终 端的 CS部分发生了 Call Wait, Call hold等业务, 首先 MGCF需要将变 换后的信息通知 CSI-IW。MGCF可以选择将 CS域的 Call Wait, Call Hold 等信息映射成 UPDATE消息或者 RelNVIT E消息发送给 CSI-IW。
CSI-IW收到该消息后, 可以采取的处理方式有: CSI-IW可以选择 发送相关的 SIP 消息到主叫 VoIP终端, 对该 IMS 会话进行修改; 或 CSI-IW可以选择与主叫 VoIP终端之间的 IMS会话保持不变。
如果 CSI终端的 CS部分发生了 ECT ( Evident Call Transfer, 明确 呼叫转移) 业务, 首先 MGCF需要将从 CS信令中获取的新的终端的号 码通知 CSI-IW。 MGCF可以选择通过 REFER消息将 CS域新的号码发 送给 CSI-IW 0
CSI-IW收到 MGCF的消息后, 可以采取的处理方式有: CSI-IW可 以选择拆除转移后的 CS呼叫, 保持或者在后续建立与 CSI终端之间的 非实时会话。 CSI-IW删除与 VoIP终端的 IMS会话中的实时的媒体信息。 或者, CSI-IW可以选择保持转移后的 CS呼叫,通过相关的 SIP消息(包 括但不限于 REFER )知会 VoIP终端。 VoIP终端可以选择拆除与 CSI终 端的非实时 IMS会话(如果已经建立的话), 并试图与新的终端建立非 实时的 IMS会话。 或者 VoIP终端选择拆除与新终端的实时会话, 只保 留 (已经建立的话)或者新建与 CSI终端的非实时 IMS会话。
图 5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 ECT补充业务的处理流程。
CSI 终端与 VoIP终端已经建立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连接。 步驟 S501 , CSI终端的 CS部分发生转移;
步骤 S502, MGCF通过 CS信令获取 CSI终端发生了转移之后的新 的终端的号码信息;
步驟 S503 , MGCF通过 REFER消息将 CSI终端 CS部分发生转移 并且将转移后的号码信息通知 CSI-IW; 在该步 S503中, MGCF还可 以选用 INIVTE ( replace ) 消息来传递该信息。
步骤 S504 , CSI-IW决定拆除与 CSI终端之间的 IMS会话。 CSI-IW 发送 BYE消 给 CSI终端的 IMS部分;
该步骤 S504中, CSI-FW可以选择将与 CSI终端建立的 IMS 会话 转移到新的终端上。此时, CSI- IW会发送非实时业务的 INVITE ( MSRP ) 消息给新的终端。在新的终端发送该 IINVITE消息的响应消息后, CSI-IW 发起到 VoIP终端的会话更改消息, 修改 VoIP终端的非实时业务媒体到 新的终端。
步骤 S505 , CSI终端的 IMS部分发送 BYE消息的 200 OK响应消 步骤 S506 , CSI-IW发送 UPDATE消息给 VoIP终端, 对当前会话 的媒体信息进行修改, 删除非实时媒体信息。
还有一类呼叫限制类的补充业务, 例如 CUG、 呼叫限制、 ODB类 业务。
如果 CSI-IW决定采用终端到网絡的方向来建立 CS域承载, 则 CSI 终端的 CS部分主动发起到 csi-r 的 CS呼叫。此时,可以釆取对 CSI-IW 配置特殊号码 (如 E164号码) 的方式来突破该类呼叫限制类业务。
如果 CSI-IW 决定采用网络到终端的方向来建立 CS 域承载, 则 CSI-IW发起到 CSI终端 CS部分的会话请求。 该会话请求经过 MGCF 到达 CSI 终端的 CS部分。 如果 CSI 终端的 CS部分发生了该类呼叫限 制业务而导致呼叫失败, 首先 MGCF 需要将相关的失败原因通知 CSI-IW。
CSI-IW收到该信息之后, 可以采取的处理有: CSI-IW可以选择保 持(如果已经存在)或者继续建立后续的与 CSI终端的非实时 IMS会话, 并在对 VoIP终端的响应消息中只携带非实时的媒体信息。或者, CSI-IW 可以拆除与 CSI终端的非实时的 IMS会话(如果已经存在)或者不在建 立后续的与 CSI终端的非实时 IMS会话, 并给 VoIP终端回复失败响应 消息。
如图 6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 CSI-IW包括: 消息处理模块 110、 会 话处理模块 120和信息处理模块 13Q。
消息处理模块 110用于接收和发送 CSI-IW与外部实体之间的消息。 这些消息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IMS SIP消 类型、 MAP ATI消息类型等。
会话处理模块 120用于在所述消息处理模块 110接收到 IMS终端向 CSI终端发起的 IMS会话请求时, 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实现 CSI终端与 IMS终端之间的会话建立。
其中, 当 CSI - r 位于 CSI终端归属网络侧时, 会话处理模块进行 业务逻辑控制的过程可以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将来自主叫 VoIP终端的一 个包含实时媒体请求和非实时媒体请求的 IMS会话拆分成两个分别包含 实时媒体请求和非实时媒体请求的 IMS会话, 分别发送给 CSI终端; 并 根据域选择相关信息判断选择电路域或多媒体子系统域终结所述实时或 者非实时会话请求, 以建立所述 CSI终端与所述 VoIP终端之间的会话。 该模块的功能还包括将 CSI终端的两个独立会话的响应消息进行合并, 转发给 VoIP终端。
其中, 当 CSI-IW位于 VoIP终端归属网络侧时, 会话处理模块进行 业务逻辑控制的过程可以包括:判断是用于在被叫 VoIP终端侧网络接受 来自所述 CSI终端发起的会话请求, 并根据该会话请求所携带信息匹配 关联已有的多媒体子系统会话。 如果匹配成功, 则所述互通功能更改已 有多媒体子系统会话,加入该会话请求的多媒体子系统承载部分; 否贝1 J, 所述互通功能转发该会话请求到所述 VoIP终端进行处理; 其中, 用于 匹配的信息包含所述 CSI终端的号码信息和所述 VoIP终端的号码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 130用于与 CSI终端及其它实体进行通讯, 收集在进 行域选择时需要依据的相关信息。 这些相关信息包括 CSI终端的能力信 息, 所述 CSI终端所在的分组接入网的能力信息, 所述 CSI终端的电路 域号码和多媒体子系统域号码的关联信息, 当前会话的属性信息。
请参阅图 7, 是本发明 CSI-IW的一个实施例的的框图。 CSI-IW包括消息处理模块 110、 会话处理模块 120和信息处理模块
130。
其中, 所述会话处理模块 120包括:
会话拆分模块 121 , 用于根据相关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拆分会话, 在 需要时对所述会话请求进行拆分;
选择模块 122 , 用于根据域选择相关信息选择会话承载域; 会话建立模块 123 , 用于在 CS域或 IMS域终结所述会话请求或拆 分后的会话请求。
为了给会话拆分模块 121提供相关信息, CSI-IW还包括: 拆分相关 信息获取模块 140 , 用于获取是否进行会话拆分的判断依据, 并提供给 所述会话拆分模块 121 ; 所述判断依据是下面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 意组合: CSI终端所在的接入网的能力信息, CSI终端在 CS域的注册状 态信息, CSI终端的用户签约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 130处理的域逸择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几 种信息的组合: 所述 CSI终端的能力信息、 所述 CSI终端所在的分组接 入网的能力信息、 所述 CSI终端的电路域号码和多媒体子系统域号码的 关联信息、 CSI终端用户在 CS域的注册状态信息、 当前会话的属性信 息、 CSI终端用户的签约信息。
其中, 所述会话建立模块 123包括:
发送模块 1231 , 用于将会话请求发送给 CSI终端;
响应消息处理模块 1232, 用于对来自该 CSI终端的成功响应消息进 行处理后发送至 IMS终端。
在具体实现时,对于非实时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 123 1在非实时会话 请求消息中设置主叫偏好信息; 所述设置的主叫偏好信息包括以下一种 或几种的组合: CSI终端的 "CS video"能力, CSI终端的 "CS voice"能力, CSI终端的 PMI信息, CSI业务的 ServicelD信息。
或者,对于非实时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 123 1在非实时会话请求消息 中使用 CSI终端的 IMS 域的 GRUU信息作为该请求消息中的 Request URL 此外, 所述会话建立模块 123还包括: 第一失败响应处理模块 1233 和第二失败响应处理模块 1234。
第一失败响应处理模块 1233用于在收到终结到 CS域的实时会话失 败响应消息后,选择 CSI 终端的 IMS域终结该实时会话请求消息;或者, 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只建立非实时媒体会话。
第二失败响应处理模块 1234用于在收到终结到 IMS域非实时会话 的失败响应消息后, 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只建立实时媒体会话。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是以 VoIP终端为例, 但是, 显然, 在 实际情况中,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法和系统以及互通功能网元不仅仅适 用于 VoIP终端, 适用范围可以扩大到其他类似的 IMS终端, 例如 IMS 多媒体终端。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 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 示和描述, 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 对其作各种改变, 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3)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IMS终端向 CSI终端发起 IMS会话请求;
    位于所述 IMS终端和 CSI终端之间的互通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会话请 求;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以完成 CSI终端与 IMS终端之 间的会话建立。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进行业务逻辑控制包括:
    根据相关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拆分会话, 在需要时对所述会话请求进行 拆分;
    根据域选择相关信息选择会话承载域, 在 CS域或 IMS域终结所述会 话请求或拆分后的会话请求。
  3.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根据相关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拆分会话为: 如果会话请求中包含 实时媒体成分和非实时媒体成分,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根据 CSI终端所在的 接入网的能力信息、 CSI终端在 CS域的注册状态信息、 CSI终端用户的签 约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组合确定是否需要拆分会话。
  4.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会话请求包括实时请求和 /或非实时请求; 所述根据域选择相关 信息选择会话承载域为: 选择 CS域或者 IMS域终结实时请求或者非实时 请求。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 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优先选择在 CS域终结实时请求、 优先选择在 IMS域终结非实时请 求。 一
  6. 6.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域选择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几种信息的组合: 所述 CSI 终端的能力信息、 所述 CSI终端所在的分组接入网的能力信息、 所述 CSI 终端的电路域号码和多媒体子系统域号码的关联信息、 CSI 终端用户在 CS域的注册状态信息、 当前会话的属性信息、 CSI终端用户的签约信息。
  7. 7.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终结所述会话请求或拆分后的会话请求包括: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将会话请求发送给 CSI终端;
    对来自该 CSI终端的成功响应消息进行处理后发送至 IMS终端。
  8.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将会话请求发送给 CSI终端包括:
    如果所述互通功能网元选择网絡到终端方式建立 CS域承载, 发起到 所述 CSI终端的 CS域会话建立请求; 或者
    如果所述互通功能网元选择终端到网络方式建立电路域承载, 在发送 给所述 CSI终端的 IMS会话请求中指示所述 CSI终端发起到网络的 CS域 会话建立请求; 所述 CSI终端根据所述指示发起到网络的 CS域会话建立 请求。
  9. 9.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所述互通功能网元将会话请求发送给 CSI终端包括:对于非实时求,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在非实时会话请求消息中设置主叫偏好信息; 所述设置 的主叫偏好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CSI终端的 "CS video"能 力信息、 CSI 终端的 "CS voice"能力信息、 CSI终端的 PMI信息、 CSI业 务的 servicelD信息。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将会话请求发送给 CSI终端包括: 对于非实时请 求,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在非实时会话请求消息中使用 CSI终端的 IMS 域 的 GRUU信息作为该请求消息中的 Request URL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还包括: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在收到终结到 CS域的实时会话失败响 应消息后, 选择 CSI终端的 IMS域终结该实时会话请求消息; 或者, 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只建立非实时媒体会话。
    12. ^^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在收到终结到 IMS域非实时会话的失败 响应消息后, 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只建立实时媒体会话。
  12. 1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会话请求具体为: 所述 CSI终端归属 域的 S-CSCF将收到的来自 IMS终端的初始 IP多媒体会话请求路由到所 述互通功能网元进行处理;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根据被叫终端的 CSI能力信息、被叫终端所在的接 入网的能力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组合来决定是否保留在会话路 径中。
  13. 1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述互通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会话请求具体为: 所述 CSI终端归属域 的 S-CSCF根据收到的来自 IMS终端的会话请求中的媒体属性信息来决定 是否将会话请求路由到互通功能网元进行处理。
  14. 15.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还包括:
    当已建立的所述 CSI终端与所述 IMS终端之间的会话发生重协商时,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 ^艮据重协商结果, 重新根据所述域选择相关信息在 CSI 终端侧进行域选择, 以重新建立承载。
  15. 16.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当所述 CSI终端侧会话的 CS域部分发生呼叫前转类业务时, 还包 括: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实体将呼叫前转目的号码通知所述互通功能网元;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拆除所述 CSI终端的 CS域^载,删除主叫 IMS终 端侧的实时会话部分; 或者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保持所述 CSI终端的 CS域承载并通知主叫 IMS终 端, 由所述 IMS终端处理该呼叫前转业务相关的会话拆建。
  16. 17.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当所述 CSI终端侧会话的 CS域部分发生呼叫完成类业务时, 还包 括: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将该呼叫完成业务通知所述互通功能网元;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通知主叫 IMS 终端, 由所述 IMS 终端对其 IMS 会话进行修改。
  17. 18.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当所述 CSI终端侧会话的 CS域部分发生呼叫限制类业务时, 还包 括:
    如果所述互通功能网元采用终端到网络的方式建立 CS域承载, 则对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配置特殊号码以突破该呼叫限制业务;
    如果所述互通功能网元采用网络到终端的方式建立 CS域承载, 则由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实体将该呼叫限制业务通知所述互通功能网元, 所 述互通功能网元只建立非实时会话连接或通知主叫 IMS终端呼叫失败。
  18. 19. 一种互通功能网元,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消息处理模块, 用于接收和发送消息;
    会话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消息处理模块接收到 IMS终端向 CSI终端 发起的 IMS会话请求时, 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实现 CSI终端与 IMS终端 之间的会话建立。
  19.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互通功能网元,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信息处理模块, 用于通过消息处理模块对外交互, 以获取域选择相关 信息;
    所述会话处理模块包括:
    会话拆分模块, 用于根据相关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拆分会话, 在需要时 对所述会话请求进行拆分;
    选择模块, 用于根据域选择相关信息选择会话承载域;
    会话建立模块, 用于在 CS域或 IMS域终结所述会话请求或拆分后的 会话请求。
  20.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互通功能网元,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拆分相关信息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是否进行会话拆分的判断依据, 并提供 给所述会话拆分模块; 所述判断依据是下面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 合: CSI终端所在的接入网的能力信息, CSI终端在 CS域的注册状态信息, CSI终端的用户签约信息。
  21. 22.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互通功能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域选 择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几种信息的組合:所述 CSI终端的能力信息、 所述 CSI终端所在的分组接入网的能力信息、所述 CSI终端的电路域号码 和多媒体子系统域号码的关联信息、 CSI终端用户在 CS域的注册状态信 息、 当前会话的属性信息、 CSI终端用户的签约信息。
  22. 23.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互通功能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 建立模块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将会话请求发送给 CSI终端;
    响应消息处理模块, 用于对来自该 CSI终端的成功响应消息进行处理 后发送至 IMS终端。
  23.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互通功能网元, 其特征在于, 对于非实 时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在非实时会话请求消息中设置主叫偏好信息; 所述 设置的主叫偏好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CSI 终端的 "CS video" 能力, CSI终端的 "CS voice"能力, CSI终端的 PMI信息, CSI 业务的 ServicelD信息。
  24. 25、 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互通功能网元, 其特征在于, 对于非实 时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在非实时会话请求消息中使用 CSI终端的 IMS 域 的 GRUU信息作为该请求消息中的 Request U L
  25. 26. 才艮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互通功能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 建立模块还包括:
    第一失败响应处理模块, 用于在收到终结到 CS域的实时会话失败响 应消息后, 选择 CSI终端的 IMS域终结该实时会话请求消息; 或者, 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只建立非实时媒体会话。
  26. 27. 根据权利要求 2Q所述的互通功能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 建立模块还包括:
    第二失败响应处理模块,用于在收到终结到 IMS域非实时会话的失败 响应消息后, 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只建立实时媒体会话。
  27. 28. 一种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 包括电路域和多媒体子系统 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互通功能网元, 用于在接收到 IMS 终端向 CSI 终端发起的 IMS会话请求时, 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实现 CSI终端与 IMS 终端之间的会话建立。
  28.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包括:
    消息处理模块, 用于接收和发送消息;
    会话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消息处理模块接收到 IMS终端向 CSI终端 发起的 IMS会话请求时, 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实现 CSI终端与 IMS终端 之间的会话建立。
  29. 30. 根据权利要求 29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还包括:
    信息处理模块, 用于通过消息处理模块对外交互, 以获取域选择相关 信息;
    所述会话处理模块包括:
    会话拆分模块, 用于根据相关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拆分会话, 在需要时 对所述会话请求进行拆分;
    选择模块, 用于根据域选择相关信息选择会话承载域;
    会话建立模块, 用于在 CS域或 IMS域终结所述会话请求或拆分后的 会话请求。
  30. 31. 根据权利要求 3Q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互通功能网元还包括: 拆分相关信息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是否 进行会话拆分的判断依据, 并提供给所述会话拆分模块; 所述判断依据是 下面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 CSI终端所在的接入网的能力信息, CSI终端在 CS域的注册状态信息, CSI终端的用户签约信息。
  31. 32. 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会话建立模块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将会话请求发送给 CSI终端;
    . 响应消息处理模块, 用于对来自该 CSI终端的成功响应消息进行处理 后发送至 IMS终端。
  32. 33. 根据权利要求 29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会话建立模块还包括: 第一失败响应处理单元, 用于在收到终 结到 CS域的实时会话失败响应消息后,选择 CSI终端的 IMS域终结该实 时会话请求消息; 或者,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只建立非实时媒体会 话。
  33. 34. 根据权利要求 29所述的 CSI终端与 IMS终端互通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会话建立模块还包括: 第二失败响应处理单元, 用于在收到终 结到 IMS域非实时会话的失败响应消息后, 在 CSI终端和 IMS终端之间 只建立实时媒体会话。
CN2007800002113A 2006-01-09 2007-01-09 互通功能网元、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结合业务csi终端与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终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1313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800002113A CN101313543B (zh) 2006-01-09 2007-01-09 互通功能网元、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结合业务csi终端与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终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23170.7 2006-01-09
CN200610023170 2006-01-09
CNB2006100779232A CN100563235C (zh) 2006-01-09 2006-04-26 互通功能网元、csi终端与ims终端互通系统及其方法
CN200610077923.2 2006-04-26
CN2007800002113A CN101313543B (zh) 2006-01-09 2007-01-09 互通功能网元、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结合业务csi终端与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终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PCT/CN2007/000078 WO2007079679A1 (fr) 2006-01-09 2007-01-09 Élément réseau d'interfonctionnement, système d'interfonctionnement entre le terminal csi et le terminal ims et procédé associ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3543A true CN101313543A (zh) 2008-11-26
CN101313543B CN101313543B (zh) 2011-07-20

Family

ID=381663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79232A Active CN100563235C (zh) 2006-01-09 2006-04-26 互通功能网元、csi终端与ims终端互通系统及其方法
CN2007800002113A Active CN101313543B (zh) 2006-01-09 2007-01-09 互通功能网元、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结合业务csi终端与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终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79232A Active CN100563235C (zh) 2006-01-09 2006-04-26 互通功能网元、csi终端与ims终端互通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13419B2 (zh)
EP (1) EP1973283B1 (zh)
CN (2) CN100563235C (zh)
AT (1) ATE483304T1 (zh)
DE (1) DE602007009475D1 (zh)
WO (1) WO20070796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2251A (zh) * 2019-07-10 2019-10-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系统、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户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59894A (en) * 2006-01-31 2017-02-15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ircuit switched interworking
CN100583822C (zh) * 2006-04-25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会话更改功能的分组网络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和装置
US7984130B2 (en) * 2006-07-14 2011-07-19 Cellco Partnership Multimedia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IP services delivery based on network and user policy
CN101212450B (zh) * 2006-12-27 201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路由控制方法及装置和通信网络系统
US7809002B2 (en) * 2007-04-16 2010-10-05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y services management
CN100512461C (zh) * 2007-05-17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和消息应用服务器
US20090086719A1 (en) * 2007-10-02 2009-04-02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initiation of I1-ps signaling in IMS centralized services
EP2061212B1 (en) * 2007-11-13 2018-06-20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Llc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merg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in an IMS
EP2250855B1 (en) * 2008-01-31 2017-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for mobile terminated calls
US20100034197A1 (en) * 2008-08-08 2010-02-11 Kamala Prasad Das End-to-end capacity and priority management through multiple packet network segments
US8787362B2 (en) * 2009-04-01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ll back using mobile device assisted terminating access domain selection
CN101883342B (zh) * 2009-05-05 2014-12-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会话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10122867A1 (en) * 2009-11-24 2011-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 for routing a call which has services provided by a first and second networks
US9252936B2 (en) * 2009-12-17 2016-0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SM and LTE multiplexing
US8948099B2 (en) * 2011-01-20 2015-0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eo-local routing in IMS
US8948090B2 (en) * 2011-08-25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oint PUCCH attachment
WO2013052964A2 (en) * 2011-10-07 2013-04-11 Interop Technologies, Llc Non-ims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
CN104823513A (zh) * 2012-12-14 2015-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服务器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0341203B2 (en) 2015-01-02 2019-07-02 Gigamon Inc. Policy tracking in a network that includes virtual devices
US10231275B2 (en) * 2016-10-06 2019-03-12 T-Mobile Usa, Inc. Last come, first served treatment of communication session requests
CN111835697B (zh) * 2019-04-23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流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79582A1 (en) * 1999-08-20 2001-0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rvice parameter interworking method
WO2002052825A1 (en) * 2000-12-22 2002-07-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multimedia connection by negotiating capability in an outband control channel
US6996087B2 (en) * 2001-07-31 2006-02-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n interworking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for call termination
GB0321975D0 (en) * 2003-09-19 2003-10-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xchange protocol for combination multimedia services
US7359373B2 (en) * 2003-10-17 2008-04-15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ircuit-switched communications vi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signaling
US7983244B2 (en) * 2003-12-31 2011-07-19 Nokia Corporation Interworking between domains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operated based on different switching principles
CN100352295C (zh) * 2005-01-24 200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多媒体子系统会话回落到电路交换呼叫的实现方法
KR100909542B1 (ko) * 2005-08-01 2009-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Csi 단말과 ims 단말 사이의 음성 및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연동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2251A (zh) * 2019-07-10 2019-10-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系统、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户终端
CN110312251B (zh) * 2019-07-10 2021-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系统、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户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3543B (zh) 2011-07-20
EP1973283A1 (en) 2008-09-24
ATE483304T1 (de) 2010-10-15
DE602007009475D1 (de) 2010-11-11
US8213419B2 (en) 2012-07-03
WO2007079679A1 (fr) 2007-07-19
EP1973283B1 (en) 2010-09-29
US20080298353A1 (en) 2008-12-04
CN1984121A (zh) 2007-06-20
EP1973283A4 (en) 2009-01-21
CN100563235C (zh) 2009-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3543B (zh) 互通功能网元、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结合业务csi终端与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终端互通系统及方法
US96222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voice and multimedia services between CSI terminal and IMS terminal
US8717876B2 (en) Providing packet-based multimedia services via a circuit bearer
CN104040998B (zh) 基于ice的nat遍历
KR100886548B1 (ko)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 네트워크에서단말의 성능 정보를 전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EP1920572B1 (en) Multimedia subsystem service control for circuit-switched subsystem calls
EP1611720B1 (en) Method, system and gateway device for enab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ip and cs networks
JP4728332B2 (ja) ハイブリッド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を取り出す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0459805C (zh) 一种接续被叫用户的方法及其网络系统
US7756122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seamless global roaming using an all-IP network
CN101884205B (zh) Ims集中式服务中i1-ps信令的动态发起
WO2006102830A1 (fr) Procede destine a un terminal d’identification de commande de routage d’interaction de capacite pendant que ims et cs sont co-instantanes
JP2010509792A (ja) エンタープライズのモビリティ
EP1955510A1 (en) Call handling for ims registered user
CN102387267B (zh) 融合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02056327B (zh) 一种优化媒体路径的建立方法
CN101102615B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控制业务终呼的实现方法
WO2008110110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fourniture de service de sous-système multimédia ip
WO2011097966A1 (zh) 一种单模业务连续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166295B (zh)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08022542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transfert d'informations de sélection de domaine d'utilisateur appelé
WO2006099813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entité de transformation de nombre pour établir un itinéraire d’appel depuis un réseau commuté en circuit vers le réseau ims
CN101137096A (zh) Ims集中控制业务中用户不可及前转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V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1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INVENT CORP.

Address before: 518116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30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Yingweite SP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INVENT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