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4410A - 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4410A
CN101304410A CNA2008100621463A CN200810062146A CN101304410A CN 101304410 A CN101304410 A CN 101304410A CN A2008100621463 A CNA2008100621463 A CN A2008100621463A CN 200810062146 A CN200810062146 A CN 200810062146A CN 101304410 A CN101304410 A CN 101304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information
service
internet
distrib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621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丰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0621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4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4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44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把分布式WEN计算模式,用在互联网、系统平台、软件信息传递和计算的方法中,同时通过在系统平台增加了协同的孵化层和面向需求的服务层(,解决了网络平台一体化和平台专业化在发展上的矛盾。

Description

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互连网、系统平台、软件的传输方式,尤其具有跨越不同互连网平台、系统平台和软件的方法.以及解决互联网网络平台一体化与平台专业化发展方向矛盾的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平台产品不能满足当前市场人们对个性化需要,和多网络平台一体化的互通互连问题,由于每个人或家庭的数字化程度和需要不同,由于目前的大部分产品采用的代码编写的单机片模块,控制形式单一,适应需求变化性小,无法实现个性化的需要,不能满足中国用户需求。因此市场需要有功能更强大,能够面向客户服务的(SOA)技术平台来解决个性化问题,和信息处理的个性化与综合性发展的矛盾,适合用户需求,也符合互连网趋势的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3G技术的发展,互连网络正向互连网与软件一体化的第三代互连网应用技术迈进,互连网与软件的融合和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从过去信息资源的被动需求到主动提取的转变。互连网的网络平台一体化互通互连成为必然趋势,基于WEB的多平台一体化的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个性化需求模块的智能生成,实现了个性化信息主动提取与定制,实现数字信息最大化的跨平台传播,以及表现形式多维化的特点,目的使个人与家庭智能信息平台能够针对个人与家庭的不同需求而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生成自定义功能模块将极大的实现了人们的需求,目前的第三代互连网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可能。相对于目前的网络平台各自体系,控制系统只能实现单一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无法实现互通互连互动,更无法实现用户根据需求生成面向需求的自定义功能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满足人们任意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从互联网的本身看,它经历过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国际上,1993年以前是第一阶段,在中国是在1998年以前。这是一个“接入为王”的阶段。第二代在国际上是1993年,也就是http、www等等实行之后,在中国是在1998-2001年。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阶段,所谓互联网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缺陷是: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从一个网站上获取信息。事实上,长期以来困扰软件开发的一个最核心难题是不同平台与应用系统的相互调用,同时互连网平台长期无法解决平台一体化和平台专业化路线的矛盾,而这期间最为关键的一个要素取决于软件开发的系统架构和形式。只有改变应用程序的开发形式和结构,以及传输方式,才会带来新的应用。
互联网虽然带来了信息的爆炸,但是互联网本身内容、服务的彼此分隔依然比较厉害,信息孤岛四处可见,同时门户型网站和一体化网站,发展出现矛盾和捆绕。前两个阶段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与缺陷。而在互联网的第三阶段中,用户同时获得的是来自多源头的资讯。用户可把自己的想法分析加工上去,又与别人分享新的信息,得出新结果。技术上来说,这些来自多方的资讯,都是个人化的资讯,不是纷乱无序的,而是为用户量身订做的,呈现方式更是完全根据工作的需要。同时一方面人们追求平台功能强大一体化平台出现,门户型和个人空间型的平台符合人们的生活社区需求,但人们对专业平台和行业平台的需求,但专业平台市场和规模问题又成为捆扰专业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瓶颈。
目前市场上的信息处理系统都采用的传统代码开发的软件平台,基于目前的第一带网络平台的都是单一平台的运营环境,缺少了一个智能的协作平台,无法实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动互连互通,缺少一个综合性的表现层,让信息流不能最大的表现.缺少个功能模块和业务表示层之间的连动。所有的功能服务模块都是固定的,一旦有任何功能或需求改变,整个平台将不能使用,使得个性需求服务都无法实现,根本无法作到需求主动化,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与综合性平台的互动与连动,同时平台本身升级与修改非常麻烦。
如何实现平台一体化的同时,又作到平台专业化成为网络应用的主旋律。个人应用的“Windows时代正在过去”与此同时,第二软冲击波将在个人应用服务市场打响,在消费者服务方面,服务成为软件发展的推动力。与商业应用一样,个人用户利用互联网也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由当下仅限于“内容获取与交换”向追求“计算结果与应用”转变——第二代互联网功能也由提供“内容服务”向增加“应用服务”作为标志的第三代互联网转变。自1981年IBM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以来,计算机应用领域第一次革命性变化——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C/S系统架构),也不仅止于自1993年发端于Internet的另外一次革命性变化——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B/S系统架构),而下一代互连网技术将是在B/S计算模式之上开创新的系统架构——分布式WEB计算模式,利用分布式WEB计算方式结合动态面向SOA,并应用在互连网和软件融合的开发上来将成为创新重点。
2001年网格技术的出现为信息突破信息孤岛壁垒提供了可能和现在使用中的互联网技术有很大的差别。Internet技术和Web技术是以网络安全和数据传输速度为出发点,实现用户通过计算机访问各个网页、浏览和下载各网页信息、聊天等其他在线服务功能。而网格技术是以资源的共享和提供服务为出发点,高效安全地管理共享到网格上的各种资源,并提供相应最好的服务为出发点,所以网格技术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第一代网格技术在一个方面解决了信息共享,解决了信息孤岛,但面对人们对WEB信息平台一体化的需求,以及平台专业化的诉求产生了矛盾,无法实现平台一体化带给的丰富的信息同时,又可以满足人们对平台专业化的专业服务和行业定位的诉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运用新一代计算模式,搭建一个孵化平台功能的协同平台,和可复制的服务平台,用来信息传递中,重新构架智能信息系统平台,即借XML、Soup标准,将散布于网络上的信息按用户要求有机地集成起来,同时解决平台一体化和平台专业化之间的矛盾。以此方式搭建的第三代互联网的智能信息平台,这个智能网络平台将解决网站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在这个平台上,不同网站之间通过相关的协定联系在一起,网站之间形成自动交流,协同工作,提供最全面的服务。同时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门户,也可以是一个专业行很强的网站,也可以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个人空间,这些都解决了平台一体化与专业化的矛盾;在这样一个的新平台上,应用软件开发商可以进行分布式Web计算——更加方便、自由地通过Web分发、调用互联网世界各个“角落”的网络计算结果,从而开发出更加高效、稳定的应用程序,而系统集成商可以更加快速、更加“轻而易举”地“组装”更多的商业应用。更加强调软件的力量、更加强调软件和互联网的结合,更加强调软件、互联网和具体的运用的结合以及与用户的结合。
本发明所述的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它采用分布式互连网(含软件)信息传递和计算的方法,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和基于元数据的语义表达,运用实现了统一网格计算和Web服务的新标准Web服务资源框架(WSRF,WS-Resource Framework),并集成了如Web服务寻址(WS-Addressing)和Web服务通知(WSN,WS-Notification)这样一些新的Web服务标准,实现网格计算和Web服务的统一,是运用最新的第三代信息网格技术的智能信息平台,把WEB分布式计算模式应用在下一代互联网智能信息平台技术中,它更全面地实现了计算资源、通信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软件资源等的共享,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上网服务。
通过使用新的信息传输方法,WEB分布式信息网格技术的智能信息平台把因特网连接成一个巨大的超级计算机,使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信息处理系统、模拟系统等各种系统集合在一起,为各种开发技术提供支持,实现各种资源共享和协调分布,因此根据用户的需求,最合理地分配资源,充分调度资源为各行业和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WEB分布式信息网格智能信息平台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资源层、中间件层和应用层。由于现在的互联网结构并不是针对网格计算设计的,为了使网格计算和现有的结构兼容,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可扩展的中间件层。它是指一系列工具和协议软件,其功能是屏蔽网格资源层中计算资源的分布、异构特性(Heterogeneity),向网格应用层提供透明、一致的使用接口。WEB分布式信息网格的中间件层也就是WEB分布式信息网格智能平台操作系统,它同时需要提供用户编程接口和相应的环境,以支持网格应用的开发。可以采用GLOBUS网络协议,将协议分为构造层、连接层、资源层、汇集层和应用层,上层协议可调用下层协议的服务。在WEB分布式模式的信息网格内的全局应用都通过协议提供的服务来调用操作系统。
作为一种基于分布式Web计算模式的智能信息平台,运用第三代互连网的智能信息平台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考和使用电脑的方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和桌面电脑区分,取而代之的是,计算的处理与交易的完成被放在最合适的地方进行,可能是服务器,或是PC,也有可能是手提电脑以及其他数字装置——这就是分布式Web计算,又称智能计算。很显然,智能化计算将对软件开发和商业应用系统的使用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应用本发明所实现的分布式WEB智能信息平台从技术的角度讲具有五种特征:一跨越了网络平台一体化与平台专业的发展矛盾,是无所不在的应用终端;二是随时随地的移动计算;三是能够实现多媒体多业务的带宽;四是真正高度统一、开放的计算标准;五是个性化、人性化的界面和应用环境。运用本项目的分布式WEB智能信息平台概念推出的公用信息平台,实现无阻碍的网站互通,-超级强大的信息功能聚众平台,并且能够跨越国界。数据信息共享化,跨越技术壁垒。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模式的智能信息平台是软件开发与集成产业梦寐以求的“终极境界”,如同熟悉软件开发的人知道不同系统平台、应用与接口之间的相互调用不仅是制约软件开发的最大瓶颈,也是制约互联网应用最大的瓶颈。而第三代互连网要做的就是彻底突破这两大瓶颈,使应用软件开发与运行、互联网应用基于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之上——这就是分布式第三代互连网智能信息信息平台,而这一点也正是第三代互联网的核心。一个统一的平台架构,或者说一个与浏览器及服务器联系更加紧密,甚至打破浏览器、服务器两种概念的统一框架及工具,将意味着自计算机问世以来,无数的开发与应用将首次出现“百川归海”的局面。而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性原因在于--突破以往系统平台的局限,彻底革新计算模式。因此,本质上讲,基于分布式第三代互连网的智能信息平台出发点是进行一场系统平台革命,一种计算方式的革命,一种信息传递方法的革命。
同时采用分布式Web Services技术的智能信息平台,并跟踪和运用最先进的WEB3.0技术解决服务器平台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在实现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实现了信息最大化,传播多元化的特点。现有的应用功能采用封闭、独立的程序实体构成,没有粒度可用于外部;而采用分布式Web Services技术的智能信息平台,将应用功能或业务过程构造成有相应粒度的的服务组件。这些标准的服务组件按照统一的规范接口可以彼此“对话”,并可以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中被重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的软件开发环境都从基于电脑PC的CS版向基于互连网WEB的BS版的全面转变,应用终端也从PC或单机片的桌面走向了以互连网为终端的服务器,那么基于互连网智能信息平台开发环境也发展到目前技术领先的第三代互连网技术WEB3.0,其核心就是网格技术的WEB应用和分布式计算方式。通过采用第三代互连网技术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或家庭的需求,定制和组建符合其特定需求的个性化的服务平台,主动提取需求的服务项目与内容,同时又与可以从公用的综合应用平台上读取、调用和发布信息:如接收定制的物业信息,地方功用服务信息,电信网络信息,并实现相应的综合平台信息互动,如远程医疗,家政,新闻服务等,也可以通过文字、视频、语音的形式接收和发布同一条信息在不同的平台上,并设置家人看到,或限制本小区看到,作到数据最大化同时又体现了多维化的特征。
本发明的WEB Server提供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 OrientedArchitecture)的分布式软件基础架构,用以实现分布式环境下不同系统和应用的动态连接(Connectivity)、信息流转(Mediation)和管理控制(Controlling)等服务。具体功能包括:
动态连接:GION Infogrator Server大大简化了包括Web服务、新建应用、以及数以百计的既有应用形式的连接方式。无论是J2EE、.NET、Web服务,还是数据库、既有应用系统,任何连接到Infogrator Server的资源相互间都可以自由通畅地进行信息交换。
信息流转:信息流转,即信息的路由、传递、转换等,是GION-InfogratorServer的核心功能。首先,它在保证信息的可靠传递的同时,还可以屏蔽不同协议、不同数据格式、不同访问方式造成的信息交换不畅;其次,它在提高服务的逻辑独立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服务之间的耦合性和依赖关系,使得应用系统非常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另外,由通畅的信息流转衔接起来的服务可以被组合成为明确的工作流程,以满足业务处理的需要。
管理控制:随着SOA应用系统的发展,相关的复杂性也不断提升。为此GION Infogrator Server提供强大的管理控制机制,实现对自身架构以及附属服务的集中管理和远程管理,具体包括环境配置、服务部署、运行监控、性能分析、故障诊断等管理手段。
通过搭建一个面向SOA的需求主干平台,然后生成若干可自选功能模块的子功能平台,在通过子平台生成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前端.(如图2.2-1所示)
本发明运用第三代互连网技术的智能信息平台,在底层平台上搭建了功能强大的智能综合协作平台,然后是各个智能子平台,由各个子平台生成基于需求的智能功能模块,用户通过体验层,定制需求生成需求终端。实现了智能协作平台可以直接与用户表现层的多项互动,可以直接与功能模块层和业务表现层的双项互动。
工作原理:本项目所采用的基于分布式WEBD的面向SOA的智能信息平台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架构而言,重点强调两个原则。一是从业务角度,追求业务的灵活性,通过增加流程粒度、快速生成业务流程以及组装应用来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从IT角度,追求IT系统简易性,通过生成服务的技术无关性以及现有服务的可重用性,来实现IT系统的针对信息智能平台的灵活与简化,从而更好的的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分布式WEB智能信息平台是从信息化的整体、全局和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保障信息化成功而提供的战略支撑工具。分布式智能信息平台为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集成、部署、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提供高可用性、高合理性的体系架构,真正实现“用户主控,随需而变,全局规划,整体集成”的信息化战略。本项目将企业级信息综合套件应用在智能信息平台上,实现个性化需求的延伸。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uite核心产品如图2所示:
GION-Infogrator Server信息整合服务器是完备而高效的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产品,GION-GION整合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它基于分布式WEB的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提供安全、稳定、健壮的消息传递、消息路由、消息转换等重要功能,同时具有开放体系架构和开放标准接口等特点,是完成信息共享和交换、建设信息总线乃至家庭神经系统的重要支撑。
GION-Universal Adapters通用适配器是企业信息交换和信息整合的基础,实现对于各种数据源、信息源、以及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衔接。具体包括各种数据库适配器、各种通讯适配器、主机通讯和交易适配器、家庭应用适配器等。采用统一的可扩展构架,对部署、监管、扩充提供灵活支持。
GION-Integration Developer信息整合平台是一款将企业业级集成开发工具,通过简单的调配包应用在智能信息处理终端,实现自定义的需求模块功能生成,包括适配器业务对象生成器、总线业务对象转换器和适配器配置文件生成器三个部分,是信息整合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标准的适配器开发模型,帮助用户快速完成对通用适配器所需业务对象信息的配置,并完成从业务信息模型到通用适配器部署文件的转换、编译、打包、部署等工作。在其强有力的支持下,即便是没有适配器集成应用技能的人员,也能轻松完成适配器的配置和集成工作,为企业信息的集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GION-InfoModeler信息建模工具包括XML Schema生成器和XML Castor对象转换器两个部分,是起航把企业级信息整合解决方案应用到智能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完成对应用各个环节所要传递的业务信息的建模,并完成从基于XML Schema的业务信息模型到面向对象的Java实体的转换、编译、打包等工作。它将SOA应用中需要交换、传递、转换、合并、分解等处理的信息抽象出来,大大简化了对信息的处理工作,同时降低了业务信息与业务处理逻辑的耦合性,便于业务流程的灵活改变。
GION-InfoFlow业务流程服务器主要包括Business Process Designer业务流程设计器和Business Process Engine业务流程引擎两个部分,为业务流程的设计、集成与协同提供技术基础。Business Process Designer业务流程设计器主要提供流程设计、建模、集成、模拟与发布等功能。Business ProcessEngine业务流程引擎是提供流程引擎驱动,实现流程管理与事务管理功能。
GION-Intraweb智能应用平台是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uite信息整合套件的强大支撑平台。它专注于企业应用范围内的各种复杂环节,提供Web应用框架和门户服务、数据连接和持久服务、安全和加密服务、XML服务、通信协议和信息交换支持、事务管理等各种平台支撑,是完成数据整合、应用整合、业务流程整合任务,建设“基于网络、面向服务、流程驱动”的信息系统的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应用WEB分布式信息传递的集成平台
图2:应用分布式Web Service的网格GIS体系结构
图2.2-1基于第三代互连网的运营环境结构图
图3:分布式Web Service七层结构
图3-1本发明信息分层传递原理图
图4:从点到点连接到总线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WEB分布式计算的信息网格信息传递方法是在开放分布式网格体系结构中提出来的,它是对Web Service的扩展,实际上就是一种Web Service和以往网格技术融合的产物。其最大优势就是提供了异构平台无缝衔接的技术手段,实现异构平台间的互通。在异构数据源集成中使分布式计算的WEBService的目的就是将服务功能以接口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数据库访问操作则通过中间件平台完成。用户不需要了解后台的实现过程仅需调用功能接口就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分布式WEB Service将客户对数据库的操作目的封装成SOAP对象,通过http传送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将接受的SOAP对象转发给分布式WEB Service请求服务器;分布式WEB Service请求服务器解析收到的SOAP请求,调用分布式WEB Service,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然后将返回结果生成相应的SOAP应答。Web服务器收到SOAP应答后,再通过HTTP应答的方式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集成平台中的各个节点数据源以分布式Web Service的方式对外发布,WEB应用客户端或者其它应用程序客户端从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软件开发环境调用该中间件的分布式Web Service接口,从而获得来自不同节点数据源的数据,实现数据的透明访问。
用户通过客户端的资源浏览器能看到系统的统一数据视图、对数据进行访问和操作、调用系统提供的网格服务等。客户与网格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是调用网格服务接口进行的,之间的传输协议是SOAP访问协议。它们的交互数据通过XML语言进行统一描述,便于系统的理解,这样,客户端就可用浏览器对返回的数据进行解释和显示。
网格服务接口负责通过标准的分布式Web Service接口形式向用户提供访问整个网格环境内已经发布的数据源的方法。每个业务节点都拥有一个Tomcat(Apache)服务器,以作为分布式Web Service的运行平台。每个节点有拥有一组分布式Web Service服务,但是网格环境的每一个节点必须至少拥有一个管理器的服务,从而能够与上层的网格服务(分布式Web Service)管理与发现层进行交互。
其中各个节点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并不需要先复制到系统的中心数据库中,而是以分布式Web Service的形式发布出来,只有当用户发出服务请求的时候,数据才从节点系统经过数据集成平台直接传递到用户。这样,用户得到的永远是最新的信息。当节点系统中的数据格式变更或增加了新的数据时,只需要以新的分布式Web Service发布出来,用户通过数据集成平台使用服务并获得相应的数据。数据中心和客户端,都不需要任何改动,这就实现了系统之间的低耦合。
同时在分布式WEB服务接口上面,是WEB的应用平台,也可以是WEB的应用客户端,这就解决了用户可以直接作为一个应用端口提取中间件的数据和功能,同时也可以先搭建一个大型的专业应用平台,然后在由专业应用平台提供信息给客户端。也就是说在分布式WEB Service系统上可以搭建若干个专业的网站,为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给对专业需求强烈的客户,同时也可以提供综合型的门户平台满足用户对综合信息的需求,与此同时实现专业平台与用户,专业平台与综合平台,专业平台与专业平台,用户与综合平台的数据信息的共享。
通过分布式WEB Service实现GIS的资源共享WEB分布式网格GIS是GIS在WEB网格环境中的应用,是空间资源共享与协作的虚拟空间,其中空间资源包括空间数据、空间信息、空间知识和空间服务等,利用分布式WEBService网格强大的计算能力,整合各种异构的资源,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高效利用。
分布式WEB Service网格GIS的体系结构由五层组成(图2),层与层之间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每层的各单元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顺序关系。从底层向上分别是基础层、资源层、控制层、实现层及应用层。基础层包括网络基础结构,同时需在此层规定适合网格GIS体系的特定协议;资源层指当前系统可用的各种资源,包括本地资源及异地已注册可利用资源;控制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指导着系统的运行;实现层是系统的实现部分,由各种中间件协助完成,各中间件通过可扩展的特定接口与系统连接;最上层是应用层,由具体的用户应用界面组成。
分布式WEB Service网格信息传递方法为互连网和软件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各种异构平台之上构筑了一层通用的、与平台无关的信息和服务交换设施,屏蔽了互联网中的差异。GIS与分布式WEB Service网格的结合实现了更广范围的数据共享。
如图3所示:分布式Web Service七层结构
这里可以是协同
(1)构造层:是网格的最底层,相当于网络中的主机节点,可称之为网格节点。构造层定义了提供资源的类型及访问这些资源的接口标准。应该说明,构造层资源本身可能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比如说机群系统或分布式计算系统。
(2)连接层:连接层主要功能是实现网格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因此也可称为网格的网络,它定义了核心的通信和认证协议,用于网格的网络事务处理。
(3)资源层:实现对网格节点资源的共享,交换不同网格节点之间的可用资源信息和资源使用状态信息,定义资源的使用控制协议。
(4)会聚层:会聚层是对网格节点资源的总体控制,协调各种资源的共享。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寻找、发现资源及资源的属性;②申请使用资源及资源的调度;③监测资源的有效性,防止资源的恶意使用和其他安全行为;④网格资源的平衡调度;⑤提供各类应用模型服务。
(5)孵化层:一个可以用来生成子系统的协作平台,称为母平台,协调各种子平台和数据资源的共享。由这个孵化层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产生若干个专业或综合的服务型平台,和对应的专业或综合及个性化的应用网站。
(6)应用层:是为特定的组织或特定的需求提供应用服务。应该说明的是,这些应用服务不仅仅是建立在会聚层之上,而是可在网格结构的每一层之上。
7)服务层:是根据客户端或孵化层之下的一个应用服务平台,为组织或个人提供专业的服务需求。
本项目采用基于分布式WEB的面向服务SOA总线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集成通常采用专用的“点到点”连接,通过定制接口编程完成一个系统对另一个系统的“对话”。当N个系统或应用需要集成时,这种专用的连接和定制的接口编程就会变成N/2*(N-1),如图4中Figure A所示。这种集成方式随着系统或应用的增加,复杂性会显著提高,最终会造成信息交互的瓶颈。本项目采用基于SOA的总线技术能显著降低这种集成的复杂性。如图4中Figure B所示,每一个系统或应用都采用统一、标准的Adapter接口技术,通过SOA总线(ESB)建立相互的连接。这样每增加一个新应用,只需按规范定制一个适配器(Adapter),就可实现与其它系统和应用的集成,这样可以既根据用户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模块同时保证了标准接口同一,为信息高效高速传播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布式WEB信息传输方法,应用在智能信息平台上,含系互连网1、系统平台2、软件3,运用分布式计算的Web Service模式4,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增加平台孵化层5和服务层,6重新建立一种信息传递的方法。

Claims (3)

1、一种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其特征在于:把分布式WEN计算模式,用在互联网(1)、系统平台(2)、软件(3)信息传递和计算的方法中,同时通过在系统平台增加了协同的孵化层(5)和面向需求的服务层(6),解决了网络平台一体化(7)和平台专业化(8)在发展上的矛盾(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Web信息传递方法,在智能信息平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Web信息传递方法可用于互连网(1)、系统平台(2)或软件(3);解决了一种矛盾(9),其特征在于通过增加一个协同的孵化层(5)和面向需求的服务层(6)实现了智能网络平台一体化(7)与平台专业化(8)协调与发展中的矛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WEB信息传递方法,在智能信息平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运用了分布式WEB计算模式(4),是改变了互连网(1)、系统平台(2)或软件(3)的信息传递方法,计算方法,实现信息共享和提供服务;所述的增加的协同孵化层(5)和面向需求的服务层(6),是在互联网(1)、系统平台(2)和软件(3)的系统里。
CNA2008100621463A 2008-06-05 2008-06-05 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 Pending CN101304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621463A CN101304410A (zh) 2008-06-05 2008-06-05 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621463A CN101304410A (zh) 2008-06-05 2008-06-05 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4410A true CN101304410A (zh) 2008-11-12

Family

ID=40114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621463A Pending CN101304410A (zh) 2008-06-05 2008-06-05 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441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688A (zh) * 2010-11-09 2012-05-23 快乐购物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持多渠道复合型的连锁购物资源管理平台
CN102932437A (zh) * 2012-10-24 2013-02-13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服务端服务的客户端访问方法
CN103535005A (zh) * 2012-05-17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32895A (zh) * 2015-06-26 2015-09-2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oa的中间件及其信息发布方法
CN106294761A (zh) * 2016-08-11 2017-01-04 浙江大学 一种支持异构信息输入的老年慢性病管理服务平台
CN109800838A (zh) * 2019-01-16 2019-05-24 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政务办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60710A2 (en) * 2002-01-15 2003-07-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sioning aggregated services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599362A (zh) * 2003-09-17 2005-03-23 微软公司 元空间:部分连接的移动特定网络的通信中间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60710A2 (en) * 2002-01-15 2003-07-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sioning aggregated services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599362A (zh) * 2003-09-17 2005-03-23 微软公司 元空间:部分连接的移动特定网络的通信中间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688A (zh) * 2010-11-09 2012-05-23 快乐购物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持多渠道复合型的连锁购物资源管理平台
CN103535005A (zh) * 2012-05-17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35005B (zh) * 2012-05-17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32437A (zh) * 2012-10-24 2013-02-13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服务端服务的客户端访问方法
CN104932895A (zh) * 2015-06-26 2015-09-2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oa的中间件及其信息发布方法
CN106294761A (zh) * 2016-08-11 2017-01-04 浙江大学 一种支持异构信息输入的老年慢性病管理服务平台
CN109800838A (zh) * 2019-01-16 2019-05-24 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政务办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9356A (zh) 一种基于应用集成云平台的信息系统资源管理方法
CN101923485B (zh) Corba系统中的java远程调用方法
CN108809972A (zh) 一种基于开源生态系统的物联网综合实验及应用开发平台及架构
CN106230987A (zh) 一种基于电力PaaS云平台的信息集成系统及方法
CN102902536A (zh) 一种物联网计算机系统
CN102694866A (zh) 一种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服务请求代理系统
CN101304410A (zh) 分布式web的智能信息平台
CN105577446B (zh) 一种轻量级嵌入式网络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8932588A (zh) 一种前后端分离的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13902866B (zh) 一种双引擎驱动的数字孪生系统
Li et al. Research on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based on SOA
Zhang et al. Integrating events into SOA for IoT services
CN103268230A (zh) 用于构建可拓展服务的云计算信息管理平台的方法
CN106293955A (zh) 一种应用进程间的通信方法
Dai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SB based on SOA in power system
Bauer et al. Hybrid cloud–architecture for administration shells with RAMI4. 0 using Actor4j
CN103269327A (zh) 一种基于代理机制的通用文件数据服务的实现方法
Wang et al. Service-oriented high level architecture
Huang et al. Smart park integrated management cloud platform architecture based on microservice governance framework
Wei Communications solutions for heterogeneous systems based on SOA
CN115857915B (zh) 面向元宇宙系统开发的物对象数字化方法
CN103281343A (zh) 一种基于代理机制的通用历史数据服务的实现方法
Aizstrauts et al. Easy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on the cloud as distributed simulation infrastructure
Liu The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commerce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Zhang et al. Cloud Manufacturing-based Enterprise Platform Archite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