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1912B - 类菱形战车 - Google Patents
类菱形战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01912B CN101301912B CN2008100316225A CN200810031622A CN101301912B CN 101301912 B CN101301912 B CN 101301912B CN 2008100316225 A CN2008100316225 A CN 2008100316225A CN 200810031622 A CN200810031622 A CN 200810031622A CN 101301912 B CN101301912 B CN 1013019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links
- diff
- gear box
- ax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菱形战车,它包括底盘以及位于底盘上的车身和火力系统,所述车身的前端呈梭形,所述底盘包括车架、四轮驱动系统以及呈类菱形布置于车架上与四轮驱动系统相连的前轮、后轮、左中轮、右中轮,前轮和后轮与转向机构相连,左中轮和右中轮与四轮驱动系统相连。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驱动力好、转弯半径小、操作灵活、通过性好、平顺性优的类菱形战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军用武装车辆领域,特指一种类菱形战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式军用武装车辆是在对普通民用车辆的车身、车架、悬架和轮胎进行改造,再装备武器、装甲及其它附属装置而来的,采用的是车轮左右对称分布的两轴、三轴甚至更多轴的传统底盘。在新的军事技术变革的背景下,“更加轻便、更加机动、更加灵活”的陆军建设思想已成为主流。传统底盘结构在机动灵活性方面的发展已经到达极限,限制了战车机动性和灵活性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驱动力好、转弯半径小、操作灵活、通过性好、平顺性优的类菱形战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类菱形战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盘以及位于底盘上的车身和火力系统,所述车身的前端呈梭形,所述底盘包括车架、四轮驱动系统以及呈类菱形布置于车架上与四轮驱动系统相连的前轮、后轮、左中轮、右中轮,前轮和后轮与转向机构相连,左中轮和右中轮与四轮驱动系统相连。
所述四轮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中轮传动轴、前后轮差速器、中轮差速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变速箱与分动箱相连,分动箱的输出端一路通过中轮传动轴与中轮差速器相连,中轮差速器分别通过与其相连的左半轴、右半轴驱动左中轮和右中轮;分动箱的输出端另一路与前后轮差速器相连,前后轮差速器分别通过前轮传动机构、后轮传动机构驱动前轮和后轮。
所述前轮传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前轴、前轴锥齿副和前半轴,前后轮差速器)与前轴相连,前半轴与前轮相连。
所述后轮传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后轴、后轴锥齿副和后半轴,前后轮差速器与后轴相连,后半轴与后轮相连。
所述分动箱、前后轮差速器、中轮差速器内均装设有限滑差速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就在于:
1、本发明的类菱形战车,采用类菱形底盘,该底盘的前后轮为联动转向,具有原地转向得能力,提高战车的操纵灵活性;
2、本发明的类菱形战车,采用四轮驱动方式,提高了战车在不平整路面的通过能力和机动性;
3、本发明的类菱形战车,类菱形底盘的3轴设计使得战车具有2轴车辆不可比拟得越壕沟性能;
4、本发明的类菱形战车,车身呈梭形的设计,提高了装甲正面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四轮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前轮 2、前半轴
3、前轴锥齿副 4、前轴
5、前排座位 6、右半轴
7、右中轮 8、前后轮差速器
9、后轴 10、后排座位
11、后轴锥齿副 12、后半轴
13、后轮 14、发动机
15、车架 16、变速箱
17、分动箱 18、中轮传动轴
19、中轮差速器 20、左半轴
21、左中轮 22、车身
23、炮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类菱形战车,它包括底盘以及位于底盘上的车身22和火力系统,底盘包括车架、四轮驱动系统以及呈类菱形布置于车架15上与四轮驱动系统相连的前轮1、后轮13、左中轮21、右中轮7,前轮1和后轮13与转向机构相连,左中轮17和右中轮9与四轮驱动系统相连。前轮1和后轮13为联动转向,后轮13的转向角方向既可以与前轮1相同,也可以相反,这取决于转向控制器根据车辆的运动状况确定前后轮联动转向的比例。一般的原则是:在低速时,前轮1和后轮13的转向方向相反,实现最小的转弯半径;中高速时,根据车辆的侧滑和横摆状态,综合考虑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来确定前轮1和后轮13的转向角的比例系数。上述的前后轮转向联动设计使得菱形战车操纵非常灵活,并且保证了高速时运行的操纵稳定性。因具有3根轮轴,即分别对应前轮1、中轮(包括左中轮21和右中轮7)、后轮13,越沟时某一根轮轴悬空,另两根轮轴上的车轮仍能驱动车辆,因此战车具有优良得越壕沟能力。
参见图1所示,车身22的前端呈梭形。车身22呈梭形,因而具有较小的迎风面积,行驶阻力小。车身22外挂轻质装甲,以提高战车防护能力。车身22呈梭形的另一个优点是,在正面冲锋时,炮弹垂直射向装甲的机会小,一方面炮弹与装甲斜向接触时容易飞出,另一方面也相当于增加了装甲厚度。由于车身22为梭形,而配上类菱形底盘,可使前轮尽量布置到车厢最前端,后轮布置到车厢最后端,能使战车车身22的梭形取得最优的效果,这样就不需要设计车身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也可以使得类菱形战车的上下坡、跨越壕沟等通过性得到更大提高。
本实施例中,四轮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4、变速箱16、分动箱17、中轮传动轴18、前后轮差速器8、中轮差速器19,所述发动机14的输出轴通过变速箱16与分动箱17相连,分动箱17的输出端一路通过中轮传动轴18与中轮差速器19相连,中轮差速器19分别通过与其相连的左半轴20、右半轴6驱动左中轮21和右中轮7;分动箱17的输出端另一路与前后轮差速器8相连,前后轮差速器8分别通过前轮传动机构、后轮传动机构驱动前轮1和后轮13。工作时,发动机14输出的动力经变速箱16变速,由分动箱17分配动力分别驱动中轮传动轴18和前后轮差速器8。中轮传动轴18将动力传递至中轮差速器19,继而经左半轴20、右半轴6分别驱动左中轮21和右中轮7。前后轮差速器8的的输入动力一部分经前轴4、前轴锥齿副、前半轴2驱动前轮1,另一部分动力经后轴9、后轴锥齿副11、后半轴12驱动后轮13。在较佳实施例中,分动箱17、前后轮差速器8、中轮差速器19内安装有限滑差速装置,当某一输出端的因打滑出现负荷减小时,限滑差速装置将动力分配到负荷较大的输出端。通过采用四轮驱动和限滑装置,本发明所设计的菱形战车在非铺装道路上具有较好的通过性和机动性。在具体实施例中,鉴于类菱形战车有空投的需求,车架15采用承载式车架,其实现类型可以是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或综合式车架。火力系统,比如炮塔23,则可安装在战车的中上部位置。发动机14在底盘上的布置既可以是后纵置,也可以前纵置。图1中所示是后纵置的实施例。车身22内部的座位分为两排,包括前排座位5和后排座位10,图1所示为发动机后纵置时的作为布置实施例,改变发动机布置时,座位布置应作调整。
Claims (4)
1.一种类菱形战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盘以及位于底盘上的车身(22)和火力系统,所述车身(22)呈梭形,所述底盘包括车架、四轮驱动系统以及呈类菱形布置于车架(15)上与四轮驱动系统相连的前轮(1)、后轮(13)、左中轮(21)、右中轮(7),前轮(1)和后轮(13)与转向机构相连,左中轮(17)和右中轮(9)与四轮驱动系统相连;
所述四轮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4)、变速箱(16)、分动箱(17)、中轮传动轴(18)、前后轮差速器(8)、中轮差速器(19),所述发动机(14)的输出轴通过变速箱(16)与分动箱(17)相连,分动箱(17)的输出端一路通过中轮传动轴(18)与中轮差速器(19)相连,中轮差速器(19)分别通过与其相连的左半轴(20)、右半轴(6)驱动左中轮(21)和右中轮(7);分动箱(17)的输出端另一路与前后轮差速器(8)相连,前后轮差速器(8)分别通过前轮传动机构、后轮传动机构驱动前轮(1)和后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菱形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传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前轴(4)、前轴锥齿副(3)和前半轴(2),前后轮差速器(8)与前轴(4)相连,前半轴(2)与前轮(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菱形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传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后轴(9)、后轴锥齿副(11)和后半轴(12),前后轮差速器(8)与后轴(9)相连,后半轴(12)与后轮(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类菱形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17)、前后轮差速器(8)、中轮差速器(19)内均装设有限滑差速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316225A CN101301912B (zh) | 2008-06-30 | 2008-06-30 | 类菱形战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316225A CN101301912B (zh) | 2008-06-30 | 2008-06-30 | 类菱形战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01912A CN101301912A (zh) | 2008-11-12 |
CN101301912B true CN101301912B (zh) | 2010-06-02 |
Family
ID=40112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316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1912B (zh) | 2008-06-30 | 2008-06-30 | 类菱形战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019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76226A (zh) * | 2017-06-12 | 2017-09-19 | 张毅 | 一种圆形弧碟数控电动车 |
CN109911054A (zh) * | 2019-03-21 | 2019-06-2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四轮类菱形电动轮式车辆构型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5021A (en) * | 1986-07-30 | 1988-10-04 | Silvio Marino | Automotive vehicle having four wheels in a rhomboidal configuration |
CN1990328A (zh) * | 2005-12-31 | 2007-07-04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四轮车的车轮配置结构 |
-
2008
- 2008-06-30 CN CN2008100316225A patent/CN10130191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5021A (en) * | 1986-07-30 | 1988-10-04 | Silvio Marino | Automotive vehicle having four wheels in a rhomboidal configuration |
CN1990328A (zh) * | 2005-12-31 | 2007-07-04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四轮车的车轮配置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01912A (zh) | 2008-1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34517B1 (en) | Dual electric motor four wheel drive personnel carrier | |
US11786423B2 (en) | Drifting kart | |
US8469133B2 (en) | Dual electric motor four wheel drive personnel carrier | |
US8172712B2 (en) | Compact power transfer unit for transaxle applications | |
CN103587403A (zh) | 多轴轮式车辆混合电驱动系统 | |
CN103963638A (zh) | 多轴车辆轮边电机动力耦合传动系统 | |
CN102303526B (zh) | 一种h型动力底盘 | |
CN101301912B (zh) | 类菱形战车 | |
CN103010017B (zh) | 具有主动差速功能的电驱动桥 | |
CN105873776A (zh) | 差速器组件和方法 | |
CN205220369U (zh) | 一种实现汽车四轮驱动的传动装置 | |
US20110201472A1 (en) | Hub reduction gear for wheeled vehicle and driveline for such a vehicle and multi-shaft wheeled vehicle with such a driveline | |
CN201342945Y (zh) | 一种多轮驱动行走装置 | |
CN202429067U (zh) | 车辆磁流变式四驱系统 | |
CN219446731U (zh) | 电动全地形车 | |
CN201677947U (zh) | 轮式全地形车 | |
CN101428181B (zh) | 遥控玩具车 | |
US20130139626A1 (en) | Power-economizing, integral electric vehicle drive mechanism with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a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apable of multiplying the torque of the electric motor at low speeds | |
CN209257869U (zh) | 轮式底盘及无人平台车 | |
EP1905675B1 (en) | Wheel arrangement for a four-wheeled vehicle | |
CN106809007A (zh) | 一种双变速箱四驱拖拉机 | |
CN102336127B (zh) | 一种具有调整地隙功能的h型动力底盘 | |
CN102303497B (zh) | 一种具有调整地隙与轮距功能的h型动力底盘 | |
CN1225374C (zh) | 常互锁万能差速传动装置 | |
CN201777830U (zh) | 履带式叉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63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