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6088A - 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 Google Patents

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6088A
CN101296088A CNA2008101275684A CN200810127568A CN101296088A CN 101296088 A CN101296088 A CN 101296088A CN A2008101275684 A CNA2008101275684 A CN A2008101275684A CN 200810127568 A CN200810127568 A CN 200810127568A CN 101296088 A CN101296088 A CN 101296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interface
interface card
module
host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275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6088B (zh
Inventor
郭军平
郑新
郑大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275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6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6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6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6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60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包括:硬件子系统,用于实现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并通过满足预定规范的串行数据总线与宿主进行数据传输;物理接口,用于将串行数据总线与宿主连接;处理子系统,连接至硬件子系统,用于对网卡进行管理,并对网卡所执行的处理提供支持;兼容模块,用于兼容宿主的操作系统,使得网卡在兼容的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工作。本发明将WiMAX技术与USB接口技术进行了合理的结合,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速度快、便于兼容、插拔方便、布局合理、功能强大的优势。

Description

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系统的网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移动通信是当今社会、也是通信领域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之一,新技术和新需求在互相推进下层出不穷。正当以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为TD-S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和CDMA2000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代移动通讯开始建网运营之时,以WiMAX技术为代表的第四代移动通讯也在快速发展。
WiMAX是一项无线宽带技术,并且是一项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该技术是针对微波和毫米波频段提出的一种新的空中接口标准。WiMAX在电信网络融合的大趋势下发展,并且在未来将实现与全IP网络的无缝融合。移动WiMax技术提供的数据下行速率将达到10.2M bps(每秒字节),预计在07年左右将进一步提升至40M bps。
目前,这项技术在很多地方已经实现商业化运作。除此之外,很多运营商也在积极开展该技术的相关测试工作,并实施运用这项技术的计划。为了支持移动特性,WiMAX Forum在IEEE802.16d的基础上加入了切换、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自适应编码(AMC)、安全等新的技术特性,形成了802.16e,用于便携和移动场景,同时支持固定场景,移动数据业务是移动场景的主要应用。
然而,在目前公开推出的各种用来上网的Modem中,大多是有线形式的,在使用时不仅有地理条件限制的问题,而且上网速率也无法保证,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互联网需求和信息服务,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方面,这些问题更加明显。
尽管现在已经提出了无线形式的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型上网卡,其中多数为CDMA 1X制式,然而,这种网卡存在着上网速率低,携带使用不方便的弊端,尤其是插入拔出网卡时很不方便;而且这些上网卡的尺寸通常比较大,装在笔记本上很不协调。
此外,目前以USB标准为基础的USB 2.0接口技术代表了笔记本电脑等Host接口的发展趋势。为此,将最新的、为移动互联网服务量身定做的WiMAX技术与代表接口发展趋势的USB接口技术相结合的无线Modem产品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各种类型无线终端越来越多,终端的研发和上市时间越来越短,售后和运营管理成本越来越增加。一般情况下,每个终端上市时每个软件版本都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Bug,而在市场竞争催发下的研发和上市时间的缩短必然导致Bug的潜在量和属性会加重,大量的终端采用同一个软件版本,这就决定了售后的版本升级或者参数变更维护的成本会明显增加,更主要是将会严重影响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的声誉和品牌形象。能否实现软件版本的OTA(Over The Air)升级,即,运营商通过空口进行终端软件版本的智能升级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然而,目前尚未提出将WiMAX技术与USB接口技术相结合使得WiMAX技术能够更好地与网卡宿主兼容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以实现微波接入全球互通技术与宿主的良好兼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该网卡包括:硬件子系统,用于实现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并通过满足预定规范的串行数据总线与宿主进行数据传输;物理接口,用于将串行数据总线与宿主连接;处理子系统,连接至硬件子系统,用于对网卡进行管理,并对网卡所执行的处理提供支持;兼容模块,用于兼容宿主的操作系统,使得网卡在兼容的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工作。
其中,硬件子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相互搭配的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模块;天线单元;其中,相互搭配的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模块通过结合天线单元来实现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
其中,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包括分配PHY即物理层和MAC即媒体访问控制层、对分配的PHY提供独立的固件或软件、加载并使用固件、控制信道带宽和数据速率、信号收发、外设管理、数据处理、以及对子系统进行控制。
优选地,上述天线单元可包括主天线和辅助天线,其中,主天线为双向收发天线,连接至射频模块的发射支路和接收支路;辅助天线为单向接收天线,连接至射频单元的接收支路。
并且,处理子系统可进一步用于利用开放移动联盟1.2标准和/或1.0标准实现版本固件的空中下载和升级,以及进行参数更新和指定信息的反馈。
此外,处理子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宿主侧处理子系统,包括宿主驱动、管理控制模块,用于对网卡进行管理,其中,管理控制模块至少包括开放移动联盟模块;以及设备侧处理子系统,包括固件、物理接口驱动模块、芯片自举模块、固件下载模块,用于对网卡所执行的处理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上述预定规范为USB 2.0协议规范。
此外,上述物理接口为USB 2.0接口。
优选地,上述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Win 2000、WinXP、Win Vista、Mac OS X、Linux。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将WiMAX技术与USB接口技术进行了合理的结合,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速度快、便于兼容、插拔方便、布局合理、功能强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WiMAX系统的网卡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卡中处理子系统的框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WiMAX系统的网卡的处理子系统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WiMAX系统的网卡系统上电并运行固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WiMAX系统的网卡进行OTA升级过程中在系统网络拓扑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WiMAX系统的网卡的射频模块收发链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包括:硬件子系统,由WIMAX基带模块104、WIMAX射频模块101组成,用于实现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并通过满足预定规范的串行数据总线与宿主进行数据传输;物理接口,用于将串行数据总线与宿主连接;处理子系统,连接至硬件子系统,用于对网卡进行管理,并对网卡所执行的处理提供支持;兼容模块,用于兼容宿主的操作系统,使得网卡在兼容的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工作。
处理子系统可进一步包括:相互搭配的基带处理模块101和射频模块104和天线单元109;其中,相互搭配的基带处理101和射频模块104通过结合天线单元109来实现上述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
并且,上述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包括分配PHY和MAC、对分配的PHY提供独立的固件或软件、加载并使用固件、控制信道带宽和数据速率、信号收发、外设管理、数据处理、以及对子系统进行控制。
天线单元109包括主天线110和辅助天线111,其中,主天线110为双向收发天线,连接至射频模块104的发射支路106和接收支路107;辅助天线111为单向接收天线,连接至射频单元104的接收支路107。
另外,处理子系统(将在后面参照图2进行描述)包括:宿主侧处理子系统,包括宿主驱动、管理控制模块,用于对网卡进行管理,其中,管理控制模块至少包括开放移动联盟模块;以及设备侧处理子系统,包括固件、物理接口子系统驱动模块、芯片自举模块、固件下载模块,用于对网卡所执行的处理提供支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iMAX无线Express网卡的处理子系统。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宿主侧处理子系统和设备侧处理子系统。其中,宿主侧处理子系统由Host驱动202、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接口(OS API)203、OS之上应用层204、芯片API 205、封装层206、管理控制模块207、图形用户界面模块208组成。Host驱动202可以包括操作系统内核(OS Kenel)209以及WiMAX Drive210(WiMAX驱动),其中,WiMAX Drive 210中包括汇聚子层、净荷报头压缩、以及脉冲编码调制等几个层面。Host驱动202与管理控制模块207之间通过封装层206连接。管理控制模块207包括OMA子模块211、管理控制子模块212、数据库子模块213等多个模块。Host驱动为网卡提供在Host上运行所需要的驱动程序,从而将设备硬件和软件协调起来。管理控制模块207用于支撑上层图形用户界面模块208,上层图形用户界面模块208可以包括连接管理器(Connect Manager,CM)214和设备管理器(Device Manager,DM)215。
WiMAX无线Express上网卡的OMA子模块211可以完成下列高级功能:(1)配置设备以使匹配网络参数设置;(2)设备对话和监控支持,QoS和性能反馈;(3)安装新的应用,开启新的服务项;(4)设备部分文件或参数的备份、还原、擦除、LOCK、和解锁;(5)增值服务;(6)增强移动设备特点使之个性化。该模块还可以完成基带部分固件、只读文件子系统、软件应用、配制文件等的升级处理。固件或者参数升级的下载可以通过FOTA(Firmware OverThe Air)方式或者其它方式,而固件或者参数的升级可以通过差分方式、整体方式或者其它可行方式等。
CM 213(Connect Manager)子模块用于实现用户的连接管理,是直接面对用户的UI应用。同时与OMA-DM功能配合,完成运营商的运营服务。例如用户通过点击该CM上的某个按键以接入网络,完成Credential(用户名/密码)的配置和保存,选择手动或自动登录模式,支持多用户接入,显示设备工作状态,显示设备运行参数和信息,完成设备客服向导等功能。
网卡的设备侧处理子系统216由固件(Firmware)218、接口(例如,Express接口)驱动模块218、芯片启动自举模块(未示出)、固件下载模块(未示出)等组成。主要用于实现设备的WiMAX接入、链路建立等和其他制式终端相类似的软件或者协议栈功能,以及对Express接口的驱动、WiMAX主芯片的启动自举、子系统上电时的固件下载等功能。
优选地,可以考虑同时考虑热设计、安全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元器件优选和降额设计、冗余设计、机内测试设计等多方面的情况老构造本发明,并且在图形用户界面模块208的设计方面可以考虑用户界面的友好性。
并且,处理子系统可进一步用于利用开放移动联盟1.2标准和/或1.0标准实现版本固件的空中下载和升级,以及进行参数更新和指定信息的反馈。
除此之外,上述预定规范为USB 2.0协议规范。
此外,上述物理接口为USB 2.0接口。
该网卡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其中,在进行通信时,该网卡与基站相连。
该网卡(modem)的空中接口满足IEEE 802.16e标准,能够提供下行10Mbps/上行3Mbps的数据传输能力。在终端系统中,该Modem作为数据接入设备,物理接口通过USB接口和主机连接,采用满足USB 2.0规范的串行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在硬件系统方面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在软件系统方面提供了完善的可商用系统方案,在结构系统方面满足USB的物理规范,并提供美观的外形。
如图1所示,该WiMAX无线USB Modem硬件系统由WIMAX基带模块104、WIMAX射频模块101、USB接口模块108、天线单元109等四个主要单元构成。该系统方案提供主机USB接口,采用DDR RAM 102和串行EEPROM 103方案,射频模块104与基带模块101搭配。
(1)优选地,基带模块101采用高性能的OFDM调制模式,提供主机USB接口,采用DDR RAM和串行EEPROM方案,支持OFDM-256(IEEE 802.16d)和OFDMA(IEEE 802.16e)的PHY和MAC分配。对于这些PHY提供独立的固件/软件。信道带宽和数据速率都是可编程控制的,支持宽范围的应用和调整。支持完成从宿主(Host)侧加载固件(Firmware)至RAM并使协议栈和应用层运行。
(2)优选地,射频模块104支持2×1的射频天线接口,支持WiMAX标准定义的频段,可以进行QPSK、16QAM和64QAM三种调制方式。基带和射频模块配合完成数字信号处理、信号收发、外设管理、数据处理和系统控制等功能,具有功能强大、集成度高、低功耗、可扩展性好等特点。
(3)优选地,接口模块108满足USB 2.0规范的串行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符合USB接口的物理规范。
另外,该WiMAX无线USB Modem软件系统分为宿主(Host)侧软件和设备(Device)侧软件。这里的宿主(Host)指为上Modem提供工作环境和应用场景的应用主体,一般指PC;这里的设备(Device)指的是WiMAX无线USB接口Modem,其结构如图2所示。
宿主侧软件由Host驱动和管理控制模块组成。
设备侧软件由固件、特定接口(USB)驱动程序、芯片启动自举程序、固件下载程序等组成。
优选地,该WiMAX无线USB Modem能够兼容常见多种宿主的操作系统以保证设备(Device)的通用性和市场有效性。该设备兼容下列操作系统:Win 2000、Win XP、Win Vista、Mac OS X(10.4and Later)、Linux(redhat & Mandrake)。
可选地,该WiMAX无线USB Modem结构系统采用标准的USB接口,同时可借鉴市场上公开的其他USB设备的经验和通用器件。
优选地,该WiMAX无线USB Modem可应用OMA1.2(OpenMobile 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FUMO1.0标准实现版本固件的OTA下载和升级,以及有关参数的更新和部分信息的统计反馈。
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网卡还可以采用以下优选方案:
第一:该WiMAX无线USB Modem基于WiMAX新技术,融合了切换、QoS、MIMO、AMC、HARQ、安全等多个先进技术。采用高性能的OFDM调制模式,支持OFDM-256(IEEE 802.16d)和OFDMA(IEEE 802.16e)的PHY和MAC分配。可以提供下行10Mbps/上行3Mbps的强大数据传输能力。
第二:该WiMAX无线USB Modem采用满足USB 2.0规范的串行数据总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物理接口为USB接口,适应Host或者笔记本电脑接口发展的趋势,符合技术发展潮流。采用USB接口,使得Modem插拔方便、尺寸小巧玲珑,易于用户使用和携带。
第三:该WiMAX无线USB Modem采用优势明显的低成本方案。该USB Modem采用了EEPROM+RAM方案,Modem本身并不存储固件(这里的固件指的就是包括协议栈等在内的终端软件),而是将固件保存在Host的某个位置,当Modem插入Host,系统上电时,如图4所示,驱动程序会自动将固件(Firmware)加载至Modem系统的RAM里,然后Modem系统开始正常运行。而设备鉴权、认证、芯片启动自举、漫游、锁网等功能完成所需要的一些重要参数和文件如X.509证书、校准射频参数、CIS等都存放在EEPROM里。因为这些参数或文件本身比较小,较小容量的EEPROM就足以存放它们。例如32K Bytes EEPROM一般就足够。这种固件自动加载的运作模式从根本上省却了Flash的存在,很大程度的降低了Modem系统的成本。
第四:该网卡的处理子系统分为宿主(Host)侧软件和设备(Device)侧软件。宿主(Host)侧软件主要由主机驱动程序和管理控制模块组成。主机驱动程序实现前面提到的Modem所兼容的操作系统环境下对USB接口的驱动、对特定WiMAX芯片的驱动;而管理控制模块实现用户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对设备的管理控制以及设备检测调试等功能。因此,该WiMAX无线USBModem软件布局科学,分配合理,体系精炼,具有团队开发时分工清晰、模块好定义、集成较容易、出现Bug容易定位解决的诸多优势。。
第五:该WiMAX无线USB Modem可以进行固件的OTA(OverThe Air)升级和参数更新,如漫游列表的更新;使得运营商方便远程管理设备(Device),或者统计用户信息如上了多长时间的网,喜欢什么样的网站等。从根本帮组运营商实现终端的计算机化管理和维护,大大减轻了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售后成本和压力。降低了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利于树立产品品牌。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备OTA固件升级功能的USB Modem在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位置(图5仅示出了逻辑实体),其中,OMA DM通过ASN网关(GW)和基站(BS)对终端提供OTA服升级服务。
第六:该WiMAX无线USB Modem具备友好的CM(ConnectManager)工具,方便用户进行上网连接和管理,方便运营商进行服务运营和规范,如图3所示图形用户界面。
第七:该WiMAX无线USB Modem以其强大的接口驱动支持兼容Win 2000、Win XP、Win Vista、Mac OS X(10.4 and Later)、Linux(redhat & Mandrake)等多个操作系统。如图2所示接口驱动模块。强大的兼容能力方便众多用户的使用,赢得更广阔的市场面。
下面进一步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本发明的具体组成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第一:WiMAX无线USB Modem的基带模块101。如图1所示,该模块提供主机USB接口,采用DDR RAM 102加串行EEPROM103方案,射频模块与基带模块搭配。基带模块采用高性能的OFDM调制模式,支持OFDM-256(IEEE 802.16d)和OFDMA(IEEE802.16e)的PHY和MAC分配。对于这些PHY提供独立的固件/软件。信道带宽和数据速率都是可编程控制的,支持宽范围的应用和调整。支持完成从宿主(Host)侧加载固件(Firmware)至RAM并使协议栈和应用层运行。支持最大带宽为10MHz。可以编程MAC和软件应用。内部集成了10/100MAC,在线的加密处理和TDM接口控制器使得基于IP的应用和语音应用成为可能。同时提供了到射频模块的模拟输入、输出接口,以及到以太网口PHY的数字接口。另外,WIMAX基带模块提供用于OFDMA PHY的固件/软件。
第二:WiMAX无线USB Modem的射频模块104。如图1所示,射频模块支持2×1的射频天线接口105,支持WiMAX标准定义的频段,可以进行QPSK、16QAM和64QAM三种调制方式。射频模块包括发射支路106和接收支路107两个部分。如图6所示的射频收发链路,发射支路106可包括:WiMAX射频主芯片602、射频发射滤波器603、功率放大器芯片604、功率检测电路605、收发切换射频开关606、内外天线转换开关以及必要的匹配电路等;接收支路107可包括:WiMAX射频主芯片602、射频开关、接收滤波器607、前置LNA 608等。
第三:WiMAX无线USB Modem的接口模块108,该接口模块满足USB 2.0规范的串行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并符合USB接口的物理规范。
第四:WiMAX无线USB上网卡的天线单元109,如图1所示。天线单元采用两个外置天线,其中一个是主天线110收发双向,另外一个是辅助天线111只接收;同时还提供两个射频测试座,该测试座也可以作为拉远天线的接口。
第五:WiMAX无线USB上网卡的宿主侧软件201,如图3所示。宿主侧软件由Host驱动202、OS API(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接口)203、OS之上应用层204、芯片API 205、封装层206、管理控制模块207、图形用户界面208组成。Host驱动包括OS Kenel 209(操作系统内核)和WiMAX Drive 210(WiMAX驱动)。Host驱动202和管理控制模块207之间通过封装层206连接。管理控制模块207包括OMA子模块211、管理控制子模块212、数据库子模块213等多个模块。Host驱动为卡提供在Host上运行所需要的驱动程序,将设备硬件和软件协调起来。管理控制模块207用来支撑上层图形用户界面208,上层图形用户界面包括CM(Connect Manager连接管理)214和DM(Device Manager设备管理)215的应用。
第六:WiMAX无线USB Modem可以进行固件的OTA远程升级和参数维护,该功能主要依赖管理控制模块207的OMA子模块211来完成,即,如图2所示。其中,OMA子模块211可以完成下列功能:1)配制设备以使匹配网络参数设置;2)设备对话和监控支持,QoS和性能反馈;3)安装新的应用,开启新的服务项;4)设备部分文件或参数的备份、还原、擦除,LOCK和解锁;5)增值服务;6)增强移动设备特点使之个性化。其可以完成的升级包括基带部分固件、只读文件子系统、软件应用、配制文件等。固件或者参数更新的下载可以通过空中下载固件(Firmware Over The Air,FOTA)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固件或者参数的升级可以通过差分方式、整体方式或者其他可行方式等。
第七:WiMAX无线USB Modem的CM(Connect Manager)子模块213,如图2所示。该子模块完成用户的连接管理,是直接面对用户的UI应用。同时与OMA-DM功能配合,完成运营商的运营服务。例如用户通过点击该CM上的某个按键以接入网络,完成Credential(用户名/密码)的配置和保存,选择手动或自动登录模式,支持多用户接入,显示设备工作状态,显示设备运行参数和信息,完成设备客服向导等功能。
第八:WiMAX无线USB Modem的设备侧软件216,如图2所示。设备侧软件由固件218(Firmware)、特定接口(USB)驱动程序217、芯片启动自举程序、固件下载程序等组成,并且主要完成设备的WiMAX接入、链路建立等和其他制式终端相类似的软件或者协议栈功能,以及完成USB接口的驱动、WiMAX主芯片的启动自举、子系统上电时的固件下载等功能。
第九:该WiMAX无线USB Modem同时考虑热设计、安全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元器件优选和降额设计、冗余设计、机内测试设计等多方面的情况,软件方面则主要考虑用户界面的高度友好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注意到当前市场上的接入制式以及由此决定的低速率和外形过大问题,利用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总线和接口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将WiMAX 802.16e最新技术和基于USB2.0规范的串行数据总线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符合Wave2特性的可提供下行10Mbps/上行3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WiMAX无线USB接口Modem;此外,因为该Modem采用EEPROM+RAM方案,即,不需要串行Flash,所以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再加上可以进行固件OTA升级及参数更新和维护,使得本发明的运营、升级、售后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硬件子系统,用于实现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并通过满足预定规范的串行数据总线与宿主进行数据传输;
物理接口,用于将所述串行数据总线与所述宿主连接;
处理子系统,连接至所述硬件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网卡进行管理,并对所述网卡所执行的处理提供支持;
兼容模块,用于兼容所述宿主的操作系统,使得所述网卡在兼容的所述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子系统包括:
相互搭配的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模块;
天线单元;
其中,所述相互搭配的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模块通过结合所述天线单元来实现所述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包括分配PHY即物理层和MAC即媒体访问控制层、对分配的所述PHY提供独立的固件或软件、加载并使用固件、控制信道带宽和数据速率、信号收发、外设管理、数据处理、以及对所述子系统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主天线和辅助天线,其中,所述主天线为双向收发天线,连接至所述射频模块的发射支路和接收支路;所述辅助天线为单向接收天线,连接至所述射频单元的接收支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子系统进一步用于利用开放移动联盟1.2标准和/或1.0标准实现版本固件的空中下载和升级,以及进行参数更新和指定信息的反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子系统包括:
宿主侧处理子系统,包括宿主驱动、管理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网卡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管理控制模块至少包括开放移动联盟模块;以及
设备侧处理子系统,包括固件、物理接口驱动模块、芯片自举模块、固件下载模块,用于对所述网卡所执行的处理提供支持。
7.根据权利要求1、2、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范为USB 2.0协议规范。
8.根据权利要求1、2、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接口为USB 2.0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2、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Win 2000、Win XP、Win Vista、Mac OS X、Linux。
CN2008101275684A 2008-06-27 2008-06-27 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6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75684A CN101296088B (zh) 2008-06-27 2008-06-27 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75684A CN101296088B (zh) 2008-06-27 2008-06-27 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6088A true CN101296088A (zh) 2008-10-29
CN101296088B CN101296088B (zh) 2011-05-11

Family

ID=4006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756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6088B (zh) 2008-06-27 2008-06-27 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60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1300A1 (zh) * 2009-01-19 2010-07-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接发处理设备、数据接发处理设备底座及系统
CN101753156B (zh) * 2008-12-18 2012-12-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通信方法及无线数据卡
CN103379006A (zh) * 2012-04-19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卡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2741Y (zh) * 2003-06-05 2004-08-11 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旋式usb无线网卡
CN201011718Y (zh) * 2007-01-17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用无线网卡和网卡开发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156B (zh) * 2008-12-18 2012-12-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通信方法及无线数据卡
WO2010081300A1 (zh) * 2009-01-19 2010-07-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接发处理设备、数据接发处理设备底座及系统
US8731481B2 (en) 2009-01-19 2014-05-20 Huawei Device Co., Ltd. Device, device base, and system for data sending and receiving processing
CN103379006A (zh) * 2012-04-19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卡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CN103379006B (zh) * 2012-04-19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卡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6088B (zh) 201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3420B (zh) 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技术
CN105191442B (zh) 相邻信道干扰抑制技术
CN105744633B (zh) 无线资源管理器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03973426B (zh) 用于提高可用带宽的方法、系统、接入点以及用户设备
CN108293056A (zh) 集线器设备
CN101252757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04937975A (zh) 用于蜂窝非蜂窝互通的信息交换
CN103327645B (zh) 一种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81576A (zh) 功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918906A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控制程序及处理器
CN101945490A (zh)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设备
WO2011079765A1 (zh) 基带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及多模基站
US2015023750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dynamic spectrum
CN105703985A (zh) 智能设备快速入网和设备互联的方法
CN102202323A (zh) 多模覆盖接入系统
CN101296088B (zh) 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网卡
CN102104554A (zh) 接入设备、家庭网关、接入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CN108432175A (zh) 3gpp通信中的新设备类别
CN105376841B (zh) 一种实现通信模式调整的方法、微基站及宏基站
CN101965749A (zh) 射频装置
CN101808128B (zh) 无线移动终端设备的开放无线结构虚拟系统
CN104469990A (zh) 无线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21186A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21488A (zh) 多制式lte综合服务终端设备
CN101815370B (zh) 一种多芯片移动终端及其设备管理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