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1312A -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1312A
CN101291312A CNA2007100984142A CN200710098414A CN101291312A CN 101291312 A CN101291312 A CN 101291312A CN A2007100984142 A CNA2007100984142 A CN A2007100984142A CN 200710098414 A CN200710098414 A CN 200710098414A CN 101291312 A CN101291312 A CN 101291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ymbol
user
descending sub
sub frame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84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1312B (zh
Inventor
索士强
邓拥军
孙韶辉
王映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984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1312B/zh
Priority to US12/596,169 priority patent/US842247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08/000787 priority patent/WO200812502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1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1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1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1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OFDM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用以支持同时传输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在本发明中,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发送端根据该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发送。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支持同时传输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背景技术
下行方向上采用OFDM调制的系统,需要通过下发参考符号提供下行方向的信道质量测量,并根据信道质量测量结果进行频域调度。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已经确定其下行方向使用OFDMA多址方式,支持两种帧结构:Generic帧结构和Alternative帧结构。
其中,Generic帧结构支持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两种双工方式。Generic帧结构如图1所示,一个10ms的无线帧(radio frame)由10个等长的子帧(subframe)构成,每一个子帧由两个等长的slot(时隙)构成,每一个slot的长度Tslot为0.5ms。其中一个slot由7个或者6个OFDM符号构成,分别对应于不同长度的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配置,当采用普通CP时(CP长度较短),一个普通时隙由7个OFDM符号构成,当采用扩展CP时(CP长度较长),一个普通时隙由6个OFDM符号构成。
目前,针对Generic帧结构,已经确定了公共参考符号的结构。采用普通CP时,一个子帧中公共参考符号的结构如图2a所示;采用扩展CP时,一个子帧中公共参考符号的结构如图2b所示。其中Ri表示在第i根传输天线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其中,i=1...4),如果发送天线数目为1,那么只有R1被传输;如果发送天线数目为2,那么只有R1和R2被传输;如果发送天线数目为4,那么R1、R2、R3和R4都将被传输。
而Alternative帧结构只支持TDD双工方式,与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iz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兼容。如图3所示。图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由两个5ms的半帧(half-frame)构成,每个半帧由7个普通时隙(TS0~TS6)和三个特殊时隙构成。其中,普通时隙用来传送数据,三个特殊时隙分别为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导频时隙,在LTE中,DwPTS表示下行参考符号信道,用于系统的下行同步信息的发送),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在LTE中,UpPTS表示上行参考符号信道,用于用户接入的上行同步信息发送),GP(Guard Period,保护时隙,用于提供下行发送时隙向上行发送时隙转换的时间间隔)。而一个普通时隙由9个或者8个OFDM符号构成,分别对应于不同长度的CP配置,当采用普通CP时(CP长度较短),一个普通时隙由9个OFDM符号构成,当采用扩展CP时(CP长度较长),一个普通时隙由8个OFDM符号构成。
目前,已经确定的针对Alternative帧结构的公共参考符号结构如图4a和图4b所示。其中,图4a为普通CP的情况,图4b为扩展CP的情况,而Ri表示在第i根传输天线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i=1...4),如果发送天线数目为1,那么只有R1被传输;如果发送天线数目为2,那么只有R1和R2被传输;如果发送天线数目为4,那么R1、R2、R3和R4将被传输。
发明人研究发现,如果使用波束赋形等闭环多天线传输技术,则需要在公共参考符号的基础上,增加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因此,如何既传输公共参考符号又传输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用以支持同时传输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发送。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接收端接收所述下行子帧,并根据所述发送端发送的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参考符号结构中,同一小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或者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均匀分布在相应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不同小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或者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下行子帧采用Generic帧结构;
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组位于一个时隙中的以下位置:
第一个OFDM符号;
第二个OFDM符号;
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下行子帧采用Alternative帧结构;
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组位于一个子帧中的以下位置:
前两个OFDM符号;
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
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时,将利用同一天线发送的所述公共参考符号或者同一波束发送的所述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交错插入不同的OFDM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参考符号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参考符号结构、所述天线数目和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参考符号结构指示信息通过广播信息或者广播信息和控制信令发送。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发送端通过广播信息发送所述参考符号结构和所述天线数目信息;并且
所述发送端判断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是否在设定时长或者设定帧数目内保持不变,如果是,通过广播信息发送所述分布信息;否则,通过控制信令发送所述分布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将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与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绑定;
所述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子帧采用的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获得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端,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并根据所述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发送,且发送参考符号指示信息;
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下行子帧,并根据所述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发送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消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参考符号指示信息中的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是否在设定时长或者设定帧数目内保持不变,如果是,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通过广播信息发送所述分布信息;否则,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通过控制信令发送所述分布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子帧采用的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获得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与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存在绑定关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消息;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
插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指示所述发送模块发送;
通知模块,用于指示所述发送模块发送参考符号指示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基站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参考符号指示信息中的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是否在设定时长或者设定帧数目内保持不变,如果是,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通过广播信息发送所述分布信息;否则,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通过控制信令发送所述分布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用户终端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处理模块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子帧采用的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获得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与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存在绑定关系。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支持同时传输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并且由于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统一的参考符号结构,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Generic帧结构示意图;
图2a为Generic帧结构中采用普通CP时子帧中公共参考符号的结构图;
图2b为Generic帧结构中采用扩展CP时子帧中公共参考符号的结构图;
图3为Alternative帧结构示意图;
图4a为Alternative帧结构中采用普通CP时子帧中公共参考符号的结构图;
图4b为Alternative帧结构中采用扩展CP时子帧中公共参考符号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个实例中一个子帧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一中参考符号的处理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个实例中一个子帧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个实例中一个子帧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另一个实例中一个子帧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通信系统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基站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用户终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
发送端根据该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发送。
并且,接收端可以接收该下行子帧,并根据发送端发送的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上述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采用Generic帧结构,并且采用普通CP的子帧结构,在实施例一的一个实例中,一个子帧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H0、J0、K0、L0、H1、J1、K1、L1分别表示8个彼此正交的参考符号,可见该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组位于一个时隙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第二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
可见,在该参考符号初始结构中,同一小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或者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例如H0或者K0)均匀分布在相应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不同小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或者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在实施例一中,参考符号的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作为发送端的基站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
在实施例一的一个实例中,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2时,对图5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1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1
  参考信号   H0,H1   J0,J1   K0   L0
  传输样式   Ant 0   Ant 1   Beam 0   Beam 1
其中,“Ant x”表示第x根天线,x=0、1,用于发送公共参考符号;“Beamy”表示第y个波束,y=0、1,用于发送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后,仍然具备参考符号初始结构在结构上的特征。
可见,对图5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1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后,H0,H1采用第0根天线进行传输,J0,J1采用第1根天线进行传输,K0采用第0个波束进行传输,L0采用第1个波束进行传输。
在这样传输的情况下,当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时,将利用同一天线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或者同一波束发送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交错插入不同的OFDM符号。例如,采用第0根天线进行传输的H0,H1,分别在一个时隙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交错插入,其他各组情况相同,都是交错插入不同的OFDM符号。
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4时,对图5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2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2
  参考信号  H0   J0   K0   L0   H1   J1
  传输样式  Ant 0   Ant 1   Ant 2   Ant 3   Beam 0   Beam 1
其中,“Ant x”表示第x根天线,x=0...3,用于发送公共参考符号;“Beamy”表示第y个波束,y=0、1,用于发送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1时,不能传输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为了与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1且传输公共参考符号的情况兼容,也可以配置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1时进一步配置图5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的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参考信号   H0,H1   J0,J1   K0   L0
  传输样式   Ant 0   N/A   N/A   N/A
其中,“Ant 0”表示第0根天线;“N/A”表示该参考符号不进行传输,相应的参考符号位置可以用于传输数据符号,或者什么都不传输。
可见,在本步骤中,可以结合参考符号初始结构和用于进一步配置的表格获得针对相应天线数目的参考符号结构。
步骤S102,基站根据该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
以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2时为例,则可以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插入H0,H1,J0,J1中,具体的插入情况可以根据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数据确定。
步骤S103,基站发送该下行子帧。
实施例一中参考符号的处理流程可以到此结束,即完成完整的参考符号发送流程,也可以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4,作为接收端的用户终端接收该下行子帧;
步骤S105,用户终端根据发送端发送的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上述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其中,该参考符号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参考符号结构、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和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即哪些子帧或者具体到子载波使用专用参考符号)。其中参考符号结构指示信息和基站天线数目信息可以通过广播信息告知给终端;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布信息可以通过广播信息或者控制信令通知用户终端,也可以采用隐含的方式。
在确定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布信息采用广播信息还是控制信令通知用户终端时,基站可以判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是否在设定时长或者设定帧数目内保持不变,如果是,通过广播信息发送该分布信息;否则,通过控制信令发送该分布信息。当然,也可以固定采用广播信息或者控制信令知用户终端。可见,参考符号结构指示信息通过广播信息或者广播信息和控制信令发送。
在采用隐含的方式时,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布信息也可以与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绑定在一起,例如Generic帧结构使用一种具体的专用参考符号分布,Alternative帧结构使用另外一种具体的专用参考符号分布;或者FDD双工方式使用一种具体的专用参考符号分布,TDD双工方式使用另外一种具体的专用参考符号分布,那么,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子帧采用的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就能够获得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了。
在采用Generic帧结构,并且采用扩展CP的子帧结构时,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一个子帧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而在采用扩展CP时,其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以与采用普通CP时的处理方法相同。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中,采用Alternative帧结构,并且采用普通CP的子帧结构,在实施例二的一个实例中,一个子帧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如图8所示,其中,H0、J0、K0、L0、H1、J1、K1、L1分别表示8个彼此正交的参考符号,可见该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组位于一个子帧中的前两个OFDM符号;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以及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
可见,在该参考符号初始结构中,同一小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或者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例如H0或者K0)均匀分布在相应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不同小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或者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在实施例二中,参考符号的处理流程可以参见实施例一的处理流程,但是具体的参考符号结构的配置可以不同,例如,在实施例二的一个实例中,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2时,对图8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4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4
  参考信号   H0,H1   J0,J1   K0,K1   L0,L1
  传输样式   Ant 0   Ant 1   Beam 0   Beam 1
可见,对图8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1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后,H0,H1采用第0根天线进行传输,J0,J1采用第1根天线进行传输,K0,K1采用第0个波束进行传输,L0,L1采用第1个波束进行传输。
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4时,对图8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5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5
  参考信号  H0   J0   H1   J1   K0,K1   L0,L1
  传输样式  Ant 0   Ant 1   Ant 2   Ant 3   Beam 0   Beam 1
为了与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1且传输公共参考符号的情况兼容,也可以配置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1时进一步配置图8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的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参考信号   H0,H1   J0,J1   K0,K1   L0,L1
  传输样式   Ant 0   N/A   N/A   N/A
在采用Alternative帧结构,并且采用扩展CP的子帧结构时,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的一个子帧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而在采用扩展CP时,其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以与采用普通CP时的处理方法相同。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支持传输的最大波束数目为2,为了支持最大传输4个波束,可以采用如下参考符号的处理流程:
以图5示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为例,采用Generic帧结构,并且采用普通CP的子帧结构,在实施例三的一个实例中,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1时,对图5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7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7
  参考信号   H0,H1   J0,J1   K0   L0
  传输样式   Ant 0   N/A   N/A   N/A
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2时,对图5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8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8
  参考信号  H0   J0   H1   J1   K0   L0
  传输样式  Ant 0   Ant 1   Beam 0   Beam 1   N/A   N/A
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4时,对图5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9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9
  参考信号  H0   J0   K0(slot 1)   L0(slot 1)   H1   J1  K0(slot2)   L0(slot 2)
  传输样式  Ant 0   Ant 1   Ant 2   Ant 3   Beam 0   Beam 1  Beam2   Beam 3
可见,在本实例中,配置K0和L0在一个子帧的两个时隙分别利用天线和波束传送参考符号,从而支持4个波束的传输。
采用Generic帧结构,并且采用扩展CP的子帧结构的情况与采用普通CP时除了参考符号初始结构之外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以图8示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为例,采用Alternative帧结构,并且采用普通CP的子帧结构,在实施例三的另一个实例中,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1时,对图8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10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10
  参考信号   H0,H1   J0,J1   K0,K1   L0,L1
  传输样式   Ant 0   N/A   N/A   N/A
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2时,对图8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11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11
  参考信号  H0   J0   H1   J1   K0,K1   L0,L1
  传输样式  Ant 0   Ant 1   Beam 0   Beam 1   N/A   N/A
当基站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4时,对图8所示的参考符号初始结构根据表12进一步配置为参考符号结构:
表12
  参考信号  H0   J0   K0   L0   H1   J1   K1   L1
  传输样式  Ant 0   Ant 1   Ant 2   Ant 3   Beam 0   Beam 1   Beam 2   Beam 3
采用Alternative帧结构,并且采用扩展CP的子帧结构的情况与采用普通CP时除了参考符号初始结构之外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同样,在采用Alternative帧结构时也可以支持4个波束的传输。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通信系统,如图10所述,包括:
发送端100,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并根据该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发送,且发送参考符号指示信息;
接收端200,用于接收该下行子帧,并根据该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上述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其中,发送端100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110,用于发送消息;
判断模块120,用于判断该参考符号指示信息中的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是否在设定时长或者设定帧数目内保持不变,如果是,指示发送模块110通过广播信息发送该分布信息;否则,指示发送模块110通过控制信令发送该分布信息。
接收端200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消息;
获取模块22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子帧采用的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获得该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其中,该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与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存在绑定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基站,如图11所示,包括:
发送模块110,用于发送消息;
配置模块130,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
插入模块140,用于根据该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指示发送模块110发送;
通知模块150,用于指示发送模块110发送参考符号指示信息。
该基站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120,用于判断该参考符号指示信息中的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是否在设定时长或者设定帧数目内保持不变,如果是,指示发送模块110通过广播信息发送该分布信息;否则,指示发送模块110通过控制信令发送该分布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用户终端,如图12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消息;
处理模块230,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10接收到的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处理模块23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2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子帧采用的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获得该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其中,该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与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存在绑定关系。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接收所述下行子帧,并根据所述发送端发送的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符号结构中,同一小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或者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均匀分布在相应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不同小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或者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子帧采用Generic帧结构;
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组位于一个时隙中的以下位置:
第一个OFDM符号;
第二个OFDM符号;
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子帧采用Alternative帧结构;
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子载波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子载波组位于一个子帧中的以下位置:
前两个OFDM符号;
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
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时,将利用同一天线发送的所述公共参考符号或者同一波束发送的所述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交错插入不同的OFDM符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符号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参考符号结构、所述天线数目和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符号结构指示信息通过广播信息或者广播信息和控制信令发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通过广播信息发送所述参考符号结构和所述天线数目信息;并且
所述发送端判断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是否在设定时长或者设定帧数目内保持不变,如果是,通过广播信息发送所述分布信息;否则,通过控制信令发送所述分布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与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绑定;
所述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子帧采用的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获得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
1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并根据所述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发送,且发送参考符号指示信息;
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下行子帧,并根据所述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消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参考符号指示信息中的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是否在设定时长或者设定帧数目内保持不变,如果是,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通过广播信息发送所述分布信息;否则,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通过控制信令发送所述分布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子帧采用的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获得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与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存在绑定关系。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消息;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天线数目为下行子帧配置参考符号结构;
插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符号结构将待发送的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下行子帧并指示所述发送模块发送;
通知模块,用于指示所述发送模块发送参考符号指示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参考符号指示信息中的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是否在设定时长或者设定帧数目内保持不变,如果是,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通过广播信息发送所述分布信息;否则,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通过控制信令发送所述分布信息。
1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参考符号指示信息获得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子帧采用的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获得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子帧中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分布信息与帧结构或者双工方式存在绑定关系。
CN2007100984142A 2007-04-17 2007-04-17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Active CN101291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84142A CN101291312B (zh) 2007-04-17 2007-04-17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US12/596,169 US8422479B2 (en) 2007-04-17 2008-04-17 Metho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for processing the reference symbol
PCT/CN2008/000787 WO2008125020A1 (fr) 2007-04-17 2008-04-17 Procédé, système, station de base et terminal pour traitement d'un symbole de référen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84142A CN101291312B (zh) 2007-04-17 2007-04-17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1312A true CN101291312A (zh) 2008-10-22
CN101291312B CN101291312B (zh) 2012-01-11

Family

ID=39863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84142A Active CN101291312B (zh) 2007-04-17 2007-04-17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22479B2 (zh)
CN (1) CN101291312B (zh)
WO (1) WO200812502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237B (zh) * 2008-12-19 2012-05-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03546413A (zh) * 2012-07-13 2014-01-2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3.5GHz TDD频段的载波方案
CN110430030A (zh) * 2014-11-07 2019-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27977B1 (ko) * 2008-10-27 2015-06-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의 동작 방법
KR101678435B1 (ko) * 2009-07-17 2016-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2916920B (zh) * 2011-08-05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设备
US9807617B2 (en) * 2011-09-29 2017-10-31 Intel Corporation Higher order MU-MIMO for LTE-A
CN110913497B (zh) * 2018-09-14 2022-05-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3618B (en) * 2002-09-26 2004-12-15 Toshiba Res Europ Ltd Transmission signals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0385824C (zh) * 2004-02-20 2008-04-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mimo-ofdm系统的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
EP1594259A1 (en) * 2004-05-07 2005-11-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xtension of initiation messages to improve channel estimation
US8085875B2 (en) * 2004-07-16 2011-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pilot insertion for chan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US8031583B2 (en) * 2005-03-30 2011-10-04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ound trip latency and overhea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57615B1 (en) * 2005-08-23 2021-09-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fdm multiple zone partitioning
JP2009510820A (ja) * 2005-09-27 2009-03-12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のためのパイロット構造
US8705496B2 (en) * 2006-01-19 2014-04-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edicated pilots according to MCS lev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89360C (zh) * 2006-08-23 2010-02-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WO2008103317A2 (en) * 2007-02-16 2008-08-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ecoded pilot transmission for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communications
EP2430769B1 (en) * 2009-03-16 2017-09-13 BlackBerry Limited Transmission using common and dedicated pilots
US8638745B2 (en) * 2009-05-15 2014-0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ymbol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197284B2 (en) * 2010-01-15 2015-11-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237B (zh) * 2008-12-19 2012-05-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03546413A (zh) * 2012-07-13 2014-01-2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3.5GHz TDD频段的载波方案
CN110430030A (zh) * 2014-11-07 2019-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US11025400B2 (en) 2014-11-07 2021-06-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1312B (zh) 2012-01-11
US8422479B2 (en) 2013-04-16
US20100118743A1 (en) 2010-05-13
WO2008125020A1 (fr) 200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1312B (zh)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KR101148575B1 (ko) 미래 장기 진화 시분할 복신 시스템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2634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使得中继节点能够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该中继节点
EP33245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ceiving channel related to terminal that supports half duplex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77504B (zh) 支持遗留无线传输协议的帧结构
CN100589360C (zh)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US20100278083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time domain structure of a frame in a heterogeneous tdd systems environment
CN102113398A (zh) 在包括中继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
IL161419A (en) Handling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s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483861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22788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中继站的方法
CN10181494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160997B (zh) 无线中转通信系统及方法
EP336180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1485118A (zh) 共存网络的资源分配
KR20120013375A (ko) 중계 통신 시스템
CN101873630A (zh) 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CN10245796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784125A (zh) 一种tdd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521563A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多载波系统中确认时延的配置方法
CN101489254A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
CN102710387B (zh) 扩大td-scdma和lte-tdd子帧公共gp区长度的方法和演进型基站
CN112788731B (zh) 一种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311712B (zh) 一种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装置
CN10192472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帧结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6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