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7906B - 风力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风力转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87906B CN101287906B CN2006800382851A CN200680038285A CN101287906B CN 101287906 B CN101287906 B CN 101287906B CN 2006800382851 A CN2006800382851 A CN 2006800382851A CN 200680038285 A CN200680038285 A CN 200680038285A CN 101287906 B CN101287906 B CN 1012879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aerodynamic plates
- rotation
- transducer
- aerodynam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153 concer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62 lightweigh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22579 ATP dependent 26S prote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7 stra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3/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3/06—Rotors
- F03D3/062—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 F03D3/066—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the wind engaging parts being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rotor
- F03D3/067—Cyclic mov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90—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 F05B2240/91—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on a stationary structure
- F05B2240/911—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on a stationary structure already existing for a prior purpos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转换器,所述风力转换器具有风保持系统,该风保持系统使能利用风力的90-98%来转变成机械旋转能,同时,除了这种高效率之外,在不限制涉及的板的尺寸情况下,还能增加若干层次的板,为唯一的螺旋桨轴在可能增加这些轴之处提供使用接收风力的巨大面积,以便即使在低风速值的情况下,接收风的巨大面积也能使轴旋转,该系统不需要为风向定向,因为牵引力与瞬时风向无关,总是在被编程而旋转的同样的方向上旋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通过以控制的方式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发电、通常用于发电的操作设备或液压泵、以及转子,具有调节的效能输出,供应稳定,与风速无关。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力转换器(eolical converters)特征在于,具有螺旋形结构,所述螺旋形结构平行于支承设备的支柱在竖直方向上旋转,并直接连接到发电机的轴或外壳上,所述发电机的轴或外壳垂直于连接到竖轴上的支柱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在螺旋形结构的情况下,它们只是随着风合力的分量(分率)的变化旋转,通过阶梯状的角度变化,它在竖直方向上提供风向。螺旋形结构的铲状物的空气动力表面除了仅利用风力的分量之外,如果与运动所运行的圆相比,具有极小的面积,此外,这种构型不能在接收平方米风的空间中用若干螺旋形结构推动同一轴来增加效率。
一旦螺旋形结构演变成基本上产生气团移动,换句话说,演变成使风移动或不被风移动,这种情况使螺旋形结构很少有效。
在外壳的情况下,问题更严重,因为它们在前部和后部具有相同的空气动力表面,只是具有不同的阻力系数,所产生的力极小,因此在这种捕集(pickup)风力的方法中更多地降低效率。
现有技术的转换器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产生的旋转与入射风速成正比,而且不能控制轴的角速度。这样,连接到这些转换器上的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可变,这对大量耗电的发电是不希望有的。
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发现,具有板或叶片的转换器也固定到水平轴上,所述水平轴使竖轴旋转。这些叶片这样固定到水平轴上,以便将叶片分成具有不同尺寸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在轴的上方,而另一部分在轴的下方。当风吹在前面叶片上时,叶片处于竖直位置,从而使主轴旋转。当叶片到达风在后面吹的位置时,该叶片旋转成处于水平位置,这样,叶片对风不产生阻力。然而,这种机构是无效的,因为当叶片背后与使形成水平的风有关时,换句话说,当叶片处于水平位置时,在水平轴上方的这部分叶片利用风力来对抗水平位置从而对此提供阻力,必要时,使水平轴下方的面积变得更大,这样,风力合量使可能成为水平位置,这样大大减少利用风力来转变成主竖轴的旋转力,如果我们将用于推动的总面积与对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提供阻力的面积作比较,则上述用于转变成旋转能的合力很小,换句话说,该系统具有像螺旋形结构系统一样低的效率,除了对显著扩大接收面积以推动同一轴来大量发电有相同的限制之外,由于中间的水平轴与叶片一起旋转而导致限制叶片的尺寸(宽度),所述叶片从结构和功能的观点来看不能达到很大的尺寸,因而不能在大量发电时加入该系统,因为一旦板不能随这些运动的变化进行固定,就不能对水平轴实施支承系统,以此支承大的载荷,从而限制了尺寸。
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试图用不同重量的材料制造叶片,以使叶片的上部比下部轻来补偿上述问题,然而,这与下述情况有关系,即当叶片必须处于水平位置时,较重的下部要求用较大的风力使叶片处于水平和同一位置,从而改变叶片的下部和上部的重量,问题变得更糟,因此,它仍然妨碍一次有更多的叶片形成水平位置,这确定,形成水平位置是风反对和支持形成水平位置的合力。
该系统对大量发电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因为没有控制装置,这种控制装置使板移离或接近主轴,用于有效地控制旋转,以补偿风速变化。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发明一种新型风力转换器,所述新型风力转换器具有推动风力发电系统未公开的特点,该转换器具有90-98%之间的风力利用率,用于将风能转变成旋转机械能,随着风速改变这个百分率,同时,它们除了这种高效率之外,还能在对涉及的板尺寸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增加若干层次的板,为唯一的螺旋桨轴在可能增加之处提供使用接收风力的巨大面积,以便在低风速值情况下使接收风的巨大面积能旋转该轴,并且在较大载荷的实施例中,该转换器可以具有控制装置,以提供控制和调节的效能输出,如广泛常见的没有变化、振动和噪音,并且另一方面,在某些时期风力不足的地方,设想提供将风力系统发电机连接到具有控制喷射的内燃机上,或者在风停止时刻已经对能量提供自动换向的地方,提供一种混合系统。
本系统还提供一种抗强风和狂风的安全装置。
在接收风力中所用的技术是当风吹在平面空气动力板中时,通过风力形成竖轴的旋转,所述板在水平方向作圆周运动旋转。空气动力表面不用外壳或螺旋形结构的格式,而是用具有方形或矩形格式的平面的板构成,所述板具有极薄的厚度,并用极轻和抗风压的材料制造。
板通过铰接系统或其它装置固定到水平轴上,这样使板能在四分之一圆周运动中移动,其中,铰接件固定在板的上部中,并固定在固定的水平轴或螺纹水平轴中,用伺服电机控制转动,从而可能提供使接收风的空气动力板移离或接近主竖轴来旋转控制风速的变化。
当在前部接收风力时,板停在竖直位置,从而产生牵引力,而当从背部(后面)接收风力时,板到达几乎处于水平位置,也就是说形成水平,从而产生最小的空气动力阻力。在该系统中,板使用100%的风力用于牵引或达到水平位置,这取决于与风向有关的位置,而没有任何由风力产生的空气动力阻力,用于转变成旋转机械能的风力的高利用率的原因仅仅与板的重量和风速有关。
上述水平旋转组安装在竖直结构的管状支柱上,所述管状支柱可以装有若干组水平空气动力板,这些空气动力板以若干竖直层次(level)、可变的角度设置在竖轴上,以增加最终效能,按照结构估计组数和板的空气动力表面的尺寸将取决于系统预定所需能量的生产能力。
旋转竖轴固定在支承结构支柱上,所述支柱固定到地面上。结构所固定的外部旋转竖轴(覆盖物)在滚柱轴承和滚动支座上操作,接收风的板在上述结构之下倾斜,所述滚柱轴承和滚动支座固定到内部结构支柱上,所述内部结构支柱固定地面上或固定到高的结构上,以捕获较少湍流的风层,同时在其下部末端具有齿轮系统或皮带轮,所述齿轮系统或皮带轮将与发电机或另外所需要的旋转设备连接。具有较大和较小尺寸的齿轮和/或皮带轮的直径将由螺旋桨轴转数的放大系数决定,并且将取决于所采用的发电机制造厂家的技术条件和需要,这样得到与所需要的旋转机构的正确关系。
在需要产生机构旋转的更大效能和较好精度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伺服电机使空气动力板自动地移离或接近旋转竖轴,从而增加或减少角速度,这样补偿风速的变化,此外,还添加内部圆盘转向轮,所述内部圆盘转向轮具有与轴的基座中最大齿轮成整体的典型重量,从而增加旋转运动的惯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电磁电机与结构和专用卷轴连接,用于有效控制增加所需旋转的相反旋转阻力,同时将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以通过伺服电机,使空气动力板改变位置,从而使它们移离主轴,或者相反,在风速下降的情况下使板接近主轴,在电机不能执行更多阻力功能的时刻,开始推动,而板接近该轴,以避免旋转下降,为此,以固有的方式系统使用预加负荷的蓄电池,以便提供内燃机只在长时间例如超过3分钟没有风力的情况下投入运行。
通过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根据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这些实施例不是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上部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下部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示出空气动力板的移动方向;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基座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上部透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下部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顶部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开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两个可行实施例予以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面提出的附图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这个第一实施例预定小规模和大规模发电,因为该结构能达到大的尺寸。这种构型特点在于有风捕集系统,所述风捕集系统使能将风力中的90-98%用来转变成旋转机械能,同时,除了这种大的输出之外,在对涉及的板尺寸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能增加若干板的层次,这为螺旋桨轴在可以增加之处提供使用接收风力的巨大面积,以便即使在低风速的情况下,也能用大的风力接收面积使轴旋转,该系统不需要放在风向中,因为牵引力与风向无关,而总是在编程序旋转的方向上旋转,并且该系统还有一装置,所述装置能通过接近和移动空气动力板控制圆筒形竖直空心覆盖物1旋转一会儿,并且上述系统还要具有:圆筒形竖直空心覆盖物1;带有控制的角运动和平移运动的空气动力板2;结构式水平臂3;结构紧固缆索4;水平旋转轴5;空气动力板的平移伺服电机6;空气动力板的旋转伺服电机7;空气动力板旋转电机轴8;空气动力板减震器9;使旋转的惯性载荷转向轮10;转向轮齿条11;发电机锥齿轮12;RPM倍增器箱13;弹性联轴节14;交流发电机15;带弹性接头的联轴节液压离合器16;内燃机17;带电磁制动器和加速器的起动装置电磁电机18;旋转传感器19;控制和管理系统中心20;平面轴承21和支座轴承22;圆筒形竖直支柱23。其中,空气动力板2固定到水平轴5上,这样使板能产生四分之一圆周部分的运动,并且还在水平轴5延伸的两个方向上平移,从而保持覆盖物1的角速度恒定,而且将水平臂3固定到覆盖物1上,从而形成横杆24,并且在每个水平面上,将这些横杆24这样设置,以使它们之间的角度通过90°角除以所用的横杆数得出。
将覆盖物1插入到结构支柱23的顶部,并用平面轴承和支座轴承22支承,所述平面轴承和支座轴承22使覆盖物能在角运动时由于很小阻力围绕支柱自由旋转。支柱23可以通过常规的基础技术和下部结构直接固定到地面上。因为这种转换器系统在风更均匀的各种高度下运行具有更大的效率,所以转换器的支柱和所有结构都可以固定在建筑物上,那么将转换器升高至理想的操作高度,这样,在相同的理想操作高度尺寸情况下省去建造支柱23和覆盖物1,例如,如果一个地方使均匀的风达到100米的高度,则可以将转换器固定在50米高的建筑物上,而支柱23和覆盖物1它们可以具有大约50米的高度,而不是100米,这使转换器的结构变得不太笨重和麻烦。
空气动力板2通过螺纹支承件25连接到水平旋转轴5上,这些螺纹支承件25通过驱动平移伺服电机6和旋转板2使板2能在轴5的两个方向上移动,且在板的前部接收风力时,保持在竖直位置,从而对水平臂3产生推力而使覆盖物1旋转,而当空气动力板2在后部后面接收风时,它们到达几乎处于水平位置,从而执行四分之一部分的圆周运动。空气动力板2是平面的且被分层,而且板2在水平位置或回到竖直位置时促进风力的移动,以便推动水平臂3,并因此使覆盖物1旋转,这样使惯性载荷转向轮10旋转,所述惯性载荷转向轮10将旋转传送到连接转向轮齿条11的发电机锥齿轮12上。这样,由风引起的板2的水平旋转被传送到发电机15上,所述发电机15接收已经通过与交流发电机15特性一致的RPM倍增器箱13适当增加的这种旋转。RPM倍增器箱13和发电机15之间的连接通过弹性联轴节14产生,上述弹性联轴节14能将旋转传送到发电机15,且不会造成发电机15的转子轴损坏。然而,在发电机15的另一端,连接到同一发电机转子轴上的通过带有弹性接头的联轴节液压离合器16连接到内燃机17上。该离合器16是没有风、极弱风时刻或者大暴风时刻由控制和管理系统中心20操作,以使发电机15的旋转保持恒定。然而,在内燃机17开动之前,系统启动电磁电机18,以便使转换器保持恒定旋转。只有在风脱离正常情况超过预定时间时,才开动内燃机17和关闭电磁电机18。
空气动力板可以用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轻质抗水和抗天气作用的织物或任何其它具有这种抗风力特性的材料制成。
空气动力板具有用轻质材料,如金属、合金、铝、碳纤维、铁、钢或塑料制成的刚性构架,以便当这些空气动力板处在风压之下时使刚性板保持原有形状滑动。
空气动力板2位于水平支承臂3上,所述水平支承臂3连接到安全伺服电机7上,所述安全伺服电机7在风暴或狂风时刻使板2旋转为水平位置,从而形成水平状态。
水平轴5具有环形螺旋形式的螺纹,并且它们连接到平移伺服电机6上,所述平移伺服电机6使水平轴5朝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空气动力板2移离或接近覆盖物1,从而保持惯性载荷转向轮10的角速度,并因此保持发电机15的速度恒定。
铅笔型自持式水平臂3是管状的,并具有格状结构且连接到覆盖物1上。水平臂3还可以用钢索支承,所述钢索锁紧在臂3和覆盖物1的末端,从而节约格状结构。水平臂3通过钢索4彼此互连,从而使同一平面中形成横杆24的臂3组具有更大的刚性和稳定性。
水平臂3具有减震器9,所述减震器9在不损害它们吸收施加到板2上风力的情况下使空气动力板2的角运动变得柔和,以便减少对牵引力或水平位置的冲击。
圆筒形覆盖物1在下部末端具有惯性载荷转向轮10。该惯性载荷转向轮10具有用于向RPM倍增器箱13的发电机锥齿轮12和向电磁电机18的锥齿轮进行传动的齿条11,用于控制旋转和离开。
交流发电机15产生恒定的输出且没有周期波动,因此,在覆盖物1恒定旋转的操作中没有噪音,这种覆盖物1的恒定旋转通过控制空气动力板2与覆盖物1的距离和/或控制空气动力板2的斜度以及另外控制电磁电机18的控制器得以均衡。
所述转换器具有内燃机17,以便在弱风、风暴和狂风的情况下使发电机15的旋转保持恒定,或者在替换内燃机时,使用现有电网的电能。
电磁电机18在瞬间风没有强到足以推动转换器的情况下,承担在产生转换器离开的时刻除去惯性系统。当用作磁力制动器以增加或减少惯性载荷转向轮10上的载荷或不使旋转受到减小的牵引力时,这种电磁电机18还在控制覆盖物1的恒定旋转中试图予以帮助。
旋转传感器19监测惯性载荷转向轮10的旋转,用作控制发电机15恒速的参数,从而保证在所希望模式周期的情况下内部能量的输出。
转换器的控制通过控制和管理系统中心20进行,所述控制和管理系统中心20控制发电机15的发电,从而通过根据旋转传感器19瞬时信息及电压和发电机15瞬时输出电流的反馈驱动电机6、7、17和/或18。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可以在发电机15的输出中提供电流和电压传感器。
位于转换器的基座上用于发电和控制所发电能的设备用覆盖物保护,所述覆盖物阻止雨水和阳光到达这些设备。
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形式
关于风换转负器的这个第二实施例,将会举例说明海岸区和小居民区,其特征在于,使具有风捕集系统,所述系统使能利用该风力中的90-98%转化成旋转机械能,同时,它们除了这种高效率之外,还能增加若干层次的板,该系统不必为风向定向,因为转换器牵引力与风向无关,总是按编程序旋转的方向旋转。
该转换器具有:圆筒形竖直支柱23;平面空气动力板2;水平轴26;旋转竖轴27;成组旋转的旋转组轴承29;皮带轮30、31、32、33;直流发电机34;控制电路35;亮度传感器36;电抗器37;蓄电池38;管线39;灯40;固定支柱基座41;固定支柱基座覆盖物42;旋转组43,其中,空气动力板2通过铰接件44固定到水平轴26上,以便使铰接件44的一侧固定在水平轴26的下部,而铰接件44的另一侧固定在板2的上部,并将水平轴26固定到形成横杆45的旋转组43上,和固定到这些横杆所要达到的每个水平面上,以便通过90°角除以所用的横杆数得出它们之间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组43可以具有四个或多个横杆45,当具有四个层次横杆时,各横杆间的夹角为22.5°,或者当具有四个以上横杆时它们之间的夹角更小,其中角度是通过90°角除以所用的横杆数得出的。
旋转组43插入到支柱23的顶部中,并由旋转组轴承28支承,这样使旋转组43自由地围绕支柱旋转。
水平轴26具有两部分组成的止动器46,所述两部分相互形成80°的夹角,以使两部分中的一个与水平轴26形成90°,从而使板2在接收到前面风时能被支承而保持其竖直状态,像这样提供与风的最大表面接触,以利用风力。止动器46的另一部分与水平轴26形成10°角,以便当风吹在空气动力板2的后部时,使处于几乎水平的位置,而10°角使能在板回来将遇到前面的风时,该板快速下降返回到竖直位置,从而推动旋转组。
止动器46在与板2形成接触的部分中被用吸收性材料覆盖,这样减轻各板2之间的冲击,且使止动器46保持板2的整体性。
空气动力板2是平面的,并且与宽度和长度相比,具有极薄的厚度,并用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或者耐水和耐恶劣天气的织物制成,以便当风吹到它们的正面时,提供对风很大的阻力。由于板2的重量轻,所以当风在后面吹到板时,易于使板2升起。板的厚度是极薄的。
空气动力板2可以具有刚性构架,所述刚性构架用轻质材料,如铝、碳纤维、塑料或具有高阻力和低重量特性的类似材料制成。
支柱2通过焊接在加强环47中固定在固定支柱基座41内。固定支柱基座41由四个管状支承件和加强环47组成,所述加强环47使各支承件相互拉紧,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90°角。
管状支承件具有膝状物,所述膝状物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根据将要建造的基座尺寸可以在20°到45°之间变动。
旋转竖轴27即使在支柱的基座靠在下部板48中之后,也从支柱23的顶部延伸,并且在旋转竖轴27的每个末端中具有轴承29。这些轴承承担旋转竖轴27的自由旋转。皮带轮30固定在旋转竖轴27的下部末端中,所述旋转竖轴27将旋转传送到较小的传动皮带轮31。在皮带轮31的同一轴中是较大的传动皮带轮32,所述传动皮带轮32将旋转传送到发电机皮带轮33。在有皮带轮的地方,这些皮带轮可以用齿轮代替,所述齿轮具有增强旋转的功能。
在这种构型中采用的发电机34可以是直流发电机或者交流发电机。
由直流发电机34发出的电能由控制电路35控制,所述控制电路35与直流发电机34、亮度传感器36、电抗器37、发送与接收电能的蓄电池38以及仅发送电能的灯40连接。这些蓄电池设定的尺寸与将要安装转换器之处风的状况特征一致,可以将蓄电池的尺寸设定成在没有风时供电一小时或更长时间。
管线39将要装在支柱23的内壁上,从而将电抗器37连接到灯40上。
一旦安装完毕,风力转换器便在有风情况下开始运转,当风吹在板2侧面A见图7上时,则使旋转组43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这取决于安装止动器的侧面。侧面B的板几乎水平地偏斜图中未示出,从而提供大约风力值的1%-5%的风阻力。这样,当在侧面B的板到达侧面A时,由于这些板为10°夹角,所以风将板向下推,使这些板处于竖直位置,从而推动旋转组43等等。
旋转组43在轴承中倾斜旋转,并将旋转传送到旋转竖轴27,所述旋转竖轴27通过皮带轮30、31、32和33将旋转传送到直流发电机34,然后直流发电机发电。该电能最后到达控制电路35,所述控制电路35检验亮度传感器36的状态。如果传感器发出亮度低的信息,换句话说,在夜晚或者有密云时,则控制电路向电抗器37提供电力,所述电抗器37将为灯40传送的电压升高。另外,控制电路35为蓄电池38提供电力,这样使蓄电池保持有负荷状态。控制电路35监测蓄电池38的负荷电平,并且当它检测到这些蓄电池38有负荷时,便切断供电,从而避免蓄电池38的过载和过早报废。在传感器指示亮度低而发电机因风力不足不发电时,控制电路则将蓄电池38的电能提供给电抗器37,所述电抗器37将灯40点亮。发出的电能可用来供给其它系统,如住宅。
Claims (25)
1.一种风力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风力转换器具有风捕集系统,所述风捕集系统使能利用风力的90-98%来转变成旋转机械能,同时,除了这个巨大输出之外,还能在对涉及的空气动力板尺寸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增加若干层次的空气动力板,为螺旋桨轴在可能增加之处提供使用接收风力的巨大面积,以便即使在低风速情况下,使接收风的巨大面积也能旋转该螺旋桨轴,该系统不需要放在风向中,因为它的牵引力与风向无关,总是在按编程序旋转的方向上旋转,并且所述系统还具有一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接近和移动空气动力板控制圆筒形竖直空心覆盖物(1)旋转一会儿,并且还要具有:圆筒形竖直空心覆盖物(1),所述竖直空心覆盖物(1)插入到圆筒形竖直支柱(23)的顶部,并用平面轴承(21)和支座轴承(22)支承,所述平面轴承和支座轴承(22)使所述覆盖物能在角运动时由于很小阻力围绕所述支柱自由旋转;空气动力板(2),所述空气动力板(2)具有控制的角运动和平移运动,空气动力板(2)通过螺纹支承件(25)连接到水平旋转轴(5)上,所述螺纹支承件(25)使空气动力板(2)能旋转并且通过驱动平移伺服电机(6)使空气动力板(2)能朝水平旋转轴(5)的两个方向平移,所述空气动力板(2)在其正面部分接收风力时,保持处于竖直位置,从而产生牵引力,而当空气动力板(2)在背后部分接收风力时,空气动力板到达几乎处于水平位置即形成水平,从而完成圆周运动的四分之一部分;结构式水平臂(3),所述水平臂(3)通过结构紧固缆索(4)彼此互连,从而使同一平面中形成横杆(24)的结构式水平臂(3)组具有更大的刚性和稳定性;空气动力板的安全旋转伺服电机(7),所述安全旋转伺服电机(7)在风暴或狂风时刻使空气动力板(2)旋转为水平位置;空气动力板旋转电机轴(8),结构式水平臂(3)具有的空气动力板减震器(9),所述空气动力板减震器(9)在不损害吸收施加到空气动力板(2)上风力的情况下使空气动力板(2)的角运动变得柔和,以便减少对牵引力或水平位置的冲击;惯性载荷转向轮(10),在所述圆筒形竖直空心覆盖物(1)的下部末端,所述惯性载荷转向轮(10)具有转向轮齿条(11),所述转向轮齿条(11)将旋转传送到RPM倍增器箱(13)的发电机锥齿轮(12)和加速器的起动装置电磁电机(18)的锥齿轮,以控制转换器的旋转和脱离;弹性联轴节(14),RPM倍增器箱(13)和交流发电机(15)通过所述弹性联轴节(14)连接,所述弹性联轴节(14)能将旋转传送到交流发电机(15),在交流发电机(15)的另一端,连接到同一发电机转子轴上的通过带有弹性接头的联轴节液压离合器(16)连接到内燃机(17)上,该离合器(16)是没有风、极弱风时刻或者大暴风时刻由控制和管理系统中心(20)操作,以使交流发电机(15)的旋转保持恒定;电磁电机(18),在瞬间风没有强到足以推动转换器的情况下,承担在产生转换器离开的时刻除去惯性系统,当用作磁力制动器以增加或减少惯性载荷转向轮(10)上的载荷或不使旋转受到减小的牵引力时,所述电磁电机(18)还在控制所述覆盖物(1)的恒定旋转中试图予以帮助;旋转传感器(19),监测惯性载荷转向轮(10)的旋转,用作控制交流发电机(15)恒速的参数,从而保证在所希望模式周期的情况下内部能量的输出;其中,空气动力板(2)被固定到水平旋转轴(5)上,这样使空气动力板能完成圆周部分运动的四分之一,并且还在水平旋转轴(5)的延伸使所述覆盖物(1)的角速度保持恒定的两个方向上平移,并将所述水平臂(3)固定到所述覆盖物(1)上,从而形成横杆(24),而在每个水平面上,将这些横杆(24)这样布置,使得它们之间的角度通过90°角除以所用的横杆数得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物(1)插入到圆筒形竖直支柱(23)的顶部中并用平面轴承和支座轴承(22)支承,所述圆筒形竖直支柱(23)固定在地面或高的结构平台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动力板(2)是平面和分层的。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动力板(2)用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或抗水和抗天气影响的织物制造。
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动力板(2)具有刚性构架,所述刚性构架用金属、合金、碳纤维、或塑料制造,其中金属包括铝、铁,合金包括钢。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动力板的安全旋转伺服电机(7)在风暴或狂风时刻使空气动力板(2)旋转到水平位置,所述水平位置与空气动力板(2)的夹角能在0°到80°之间变化,该夹角与风速和编程的旋转速度有关。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水平旋转轴(5)具有环形螺旋形式并连接到平移伺服电机(6)上,所述平移伺服电机(6)使水平旋转轴(5)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将空气动力板(2)移离或接近所述覆盖物(1),从而使角速度保持恒定。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臂(3)由管构成,具有格状结构,自支承并连接到所述覆盖物(1)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臂(3)由管构成,连接到所述覆盖物(1)上并通过钢索支承,所述钢索捆扎在所述水平臂(3)和所述覆盖物(1)末端之间。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臂(3)具有所述减震器(9),所述减震器(9)减轻在用于牵引或成水平位置的空气动力板(2)路线末端的角运动。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交流发电机(15)通过控制空气动力板(2)与所述覆盖物(1)的距离和/或通过控制空气动力板(2)的斜度并另外通过旋转控制电磁电机(18),产生恒定的输出且没有周期波动。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装有所述内燃机(17),以在风停止的情况下使所述交流发电机(15)的旋转保持恒定,或者转换器在替换所述内燃机(17)时使用现有电网。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电磁电机(18)当用作制动器或磁力加速器时移动惯性转换器,并帮助恒定旋转控制所述覆盖物(1)。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旋转传感器(19)监测惯性载荷转向轮(10)的旋转,以控制恒定的速度。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和管理系统中心(20)控制所述交流发电机(15)的发电,从而通过起动空气动力板的平移伺服电机(6)、空气动力板的安全旋转伺服电机(7)、内燃机(17)和/或电磁电机(18),并通过来自传感器(19)的瞬时旋转与来自瞬时电压和电流输出的信息反馈使输出保持恒定。
16.一种风力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风力转换器具有风捕集系统,所述风捕集系统使能利用风力的90-98%用来转变成旋转机械能,同时,除了这个巨大输出之外,还能在对涉及的空气动力板的尺寸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增加若干层次的空气动力板,该系统不需要放在风向中,因为它的牵引力与风向无关,总是在按编程序旋转的方向上旋转,并且该系统具有:旋转组(43),所述旋转组(43)插入到圆筒形竖直支柱(23)的顶部中,并由旋转组轴承(28)支承,这样使旋转组(43)自由地围绕圆筒形竖直支柱(23)旋转,圆筒形竖直支柱(23)通过焊接在加强环(47)中固定在固定支柱基座(41)内,固定支柱基座(41)由四个管状支承件和加强环(47)组成,所述加强环(47)使各支承件相互拉紧,从而在所述管状支承件和加强环(47)之间形成90°角连接;空气动力板(2),固定在水平轴(26)上,水平轴(26)固定在圆筒形竖直支柱(23)上,当所述空气动力板(2)处于竖直位置时推动旋转组(43)旋转旋转竖轴(27),旋转竖轴(27)即使在固定支柱基座(41)靠在下部板(48)中之后,也从圆筒形竖直支柱(23)的顶部延伸,并且在旋转竖轴(27)的每个末端中具有旋转竖轴轴承(29),所述旋转竖轴轴承承担旋转竖轴(27)的自由旋转;皮带轮(30),固定在旋转竖轴(27)的下部末端中,所述旋转竖轴(27)将旋转传送到较小的传动皮带轮(31),在所述较小的传动皮带轮(31)的同一轴中是较大的传动皮带轮(32),所述较大的传动皮带轮(32)将旋转传送到发电机皮带轮(33);发电机(34),由发电机(34)发出的电能由控制电路(35)控制,所述控制电路(35)与发电机(34)、亮度传感器(36)、电抗器(37)、发送与接收电能的蓄电池(38)以及仅发送电能的灯(40)连接;管线(39),位于所述支柱(23)的内壁上,从而将电抗器(37)连接到灯(40)上;固定支柱基座覆盖物(42),其中,空气动力板(2)通过铰接件(44)固定到水平轴(26)上,以便将铰接件(44)的一侧固定在水平轴(26)的下部中,而铰接件(44)的另一侧固定在空气动力板(2)的上部中,并且水平轴(26)固定到旋转组(43)上,从而形成横杆(45),而且这些横杆(24)这样布置在每个水平面上,以使它们之间的角度通过90°角除以所用的横杆数得出。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旋转组(43)具有若干层次的横杆(24),所述横杆层次与所希望的发电量有关。
18.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水平轴(26)具有由两部分相互组成为80°角的止动器(46)。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止动器(46)部分地与空气动力板(2)接触,且被吸收冲击的材料覆盖。
20.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动力板(2)是平面的,并具有极薄的厚度。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动力板(2)用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或抗水和抗天气影响的织物制造。
22.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动力板(2)具有刚性构架,所述刚性构架用铝、碳纤维或塑料制成。
23.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具有膝状物,所述膝状物具有20°-45°之间的角度。
24.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旋转竖轴(27)从所述支柱(23)的顶部延伸到固定支柱基座(41)之后靠在下部板(48)上,并在旋转竖轴的每个末端都有旋转竖轴轴承(29)。
25.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发电机(34)是直流或交流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BRPI0505380 | 2005-12-05 | ||
BRPI0505380-3 | 2005-12-05 | ||
BRPROV.20060177821 | 2006-11-28 | ||
PCT/BR2006/000260 WO2007065234A2 (en) | 2005-12-05 | 2006-12-05 | Eolic convert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7906A CN101287906A (zh) | 2008-10-15 |
CN101287906B true CN101287906B (zh) | 2011-07-13 |
Family
ID=3812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3828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7906B (zh) | 2005-12-05 | 2006-12-05 | 风力转换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87906B (zh) |
CA (1) | CA2619006C (zh) |
TN (1) | TNSN08240A1 (zh) |
WO (1) | WO2007065234A2 (zh) |
ZA (1) | ZA2008047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PI0803335A2 (pt) * | 2008-07-16 | 2010-06-08 | Flavio Francisco Dulcetti Jr | torre de conversão eólica |
CN105697228B (zh) * | 2016-04-01 | 2018-08-14 | 何荣灿 | 一种高塔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垂悬式a字形风叶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701224U1 (de) * | 1987-01-27 | 1987-05-27 | Reiff, Harro, 8963 Waltenhofen | Wind- bzw. Wasserkraftmaschine |
EP0379626A1 (en) * | 1989-01-27 | 1990-08-01 | Hsech-Pen Leu | Self-restored windmill |
DE4428731A1 (de) * | 1994-08-15 | 1996-02-22 | Infan Gmbh Ingenieurgesellscha | Längenvariables Rotorblatt für Windkraftanlagen, insbesondere für Windkraftanlagen an Binnenlandstandorte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R1004172B (el) | 2001-08-08 | 2003-02-26 | Ανεμογεννητρια με στρεφομενα φτερα. |
-
2006
- 2006-12-05 CN CN2006800382851A patent/CN10128790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2-05 CA CA2619006A patent/CA2619006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2-05 WO PCT/BR2006/000260 patent/WO2007065234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
- 2008-05-30 ZA ZA200804735A patent/ZA200804735B/xx unknown
- 2008-06-04 TN TNP2008000240A patent/TNSN08240A1/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701224U1 (de) * | 1987-01-27 | 1987-05-27 | Reiff, Harro, 8963 Waltenhofen | Wind- bzw. Wasserkraftmaschine |
EP0379626A1 (en) * | 1989-01-27 | 1990-08-01 | Hsech-Pen Leu | Self-restored windmill |
DE4428731A1 (de) * | 1994-08-15 | 1996-02-22 | Infan Gmbh Ingenieurgesellscha | Längenvariables Rotorblatt für Windkraftanlagen, insbesondere für Windkraftanlagen an Binnenlandstandorte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7065234A2 (en) | 2007-06-14 |
CN101287906A (zh) | 2008-10-15 |
WO2007065234A3 (en) | 2007-07-26 |
CA2619006C (en) | 2015-02-10 |
ZA200804735B (en) | 2009-03-25 |
CA2619006A1 (en) | 2007-06-14 |
TNSN08240A1 (en) | 2009-10-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43127B (zh) | 集风立式风力发电系统 | |
JP5186383B2 (ja) | エオールコンバータ | |
CN101280766B (zh) | 变攻角阻力型垂直轴风-光互补式发电机 | |
US8602363B2 (en) | Power generating kite system | |
EP2564063A1 (en) | Hybrid wind and solar energy device | |
CN101207360A (zh) | 兆瓦级直驱式变速变桨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 |
CA2732425A1 (en) | Linear wind-powered electric generator | |
US9234498B2 (en) | High efficiency wind turbine | |
KR20150134943A (ko) | 부유식 파력 발전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복합 발전시스템 | |
EP2667024A1 (en) | Wind-solar-electricity generator with a horizontal levitation | |
CN103485979B (zh) | 综合利用自然能源的能源利用系统 | |
CN102840108A (zh) | 高空塔架嵌入式立式风力发电系统 | |
CN101220802A (zh) | 万向风帆多级风速自适应立轴风力发电机系统 | |
Stavrakakis et al. | 2.10-Electrical Parts of Wind Turbines | |
CN101287906B (zh) | 风力转换器 | |
US20130200618A1 (en) | High efficiency wind turbine | |
KR20110112106A (ko) | 수직축형 풍력발전기 | |
CN206942930U (zh) | 叶片自保护型风能发电装置 | |
KR20090112469A (ko) | 가변 풍속 터빈형 복합 풍력발전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1358581B (zh) | 立轴巨能风力发电机组 | |
CN107327369A (zh) | 叶片自保护型风能发电装置 | |
CN202673575U (zh) | 综合利用自然能源的能源利用系统 | |
CN201531377U (zh) | 双缆式风力发电装置 | |
CN220452093U (zh) | 一种风光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 |
KR101999659B1 (ko) | 진동식 전기발전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48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48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