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7271B - 路由转接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路由转接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7271B
CN101287271B CN 200710039322 CN200710039322A CN101287271B CN 101287271 B CN101287271 B CN 101287271B CN 200710039322 CN200710039322 CN 200710039322 CN 200710039322 A CN200710039322 A CN 200710039322A CN 101287271 B CN101287271 B CN 101287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route switching
purpose network
calle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393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7271A (zh
Inventor
樊晓龙
冯军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gu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Priority to CN 2007100393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7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7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7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7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7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路由转接系统,包括一设定模组、一切换模组及一启动模组。其中设定模组用来设定一目的网络及一目的号码,而此目的网络为无线通讯装置中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式或第二无线通讯模式。切换模组用来切换第一无线通讯模式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导通。启动模组用来判断来电讯息是否为目的网络,并于来电讯息并非为目的网络时,控制切换模组导通第一无线通讯模式与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以及启动目的网络以连通到目的号码。

Description

路由转接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路由转接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系统及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讯网络的快速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便利及快捷,而由无线通讯网络技术所衍生出的无线通讯终端设备更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例如,以现有常见的无线通讯系统而言,如蜂窝式移动通讯系统(即GSM通讯系统)及低功率移动通讯系统(如日规的PHS通讯系统),甚至新一代的数字移动通讯系统(如CDMA)等,在目前消费市场上均有多种相关的行动通讯产品可供消费者来选择使用。
由于无线通讯网络技术的多样化发展,让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也就变多,例如消费者可以选择拥有GSM移动电话或是PHS移动电话,甚至更有些消费者选择同时拥有GSM移动电话及PHS移动电话,因此目前也有移动电话的业者将GSM移动电话及PHS移动电话整合于一机上,而让单一移动电话可有拥有GSM及PHS两种通话模式的功能供使用者选择。
而对于具有多种通讯模式(如GSM及PHS通讯模式)的移动电话而言,此移动电话仅仅是将不同通讯模式的通话功能共同结合于单一移动电话上,且不同通讯模式彼此之间并无共同作用,而是单独个别的被运作,其实质作用仅是将原本须同时带着多支移动电话的不便,改成由体积较小的单一移动电话来作取代。前述具有多种通讯模式的移动电话,此移动电话并未考虑到如何对各通讯模式之间提供一路由转移的功能操作,以满足人们于生活范围及工作范围中的各种实际需求。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此,故提出一种有效解决方案,以解决前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路由转接系统及方法,针对具有多种通讯模式的一无线通讯装置,使此无线通讯装置中的不同通讯模式之间能具有路由转接的操作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提供一种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系统,此无线通讯装置系至少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而此路由转接系统包括:一设定模组、一切换模组以及一切换模组。其中设定模组是提供有设定一目的网络及一目的号码的功能,且此目的网络是从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的其中之一所决定出。而切换模组主要用来切换第一无线通讯模式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导通。启动模组则是在无线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讯息时,判断来电讯息是否为使用目的网络,且根据判断结果来对该切换模组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以及启动目的网络来连通到目的号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种方案,提供一种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方法,此无线通讯装置至少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路由转接方法为:先设定好一目的网络及一目的号码,而此目的网络的设定从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选择其中之一;之后当无线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讯息时,对此来电讯息做判断,以确认此来电讯息是否为使用目的网络;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来切换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是否导通;以及决定是否要启动目的网络来连通至目的号码。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皆是为了能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及功效。而有关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及附图中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系统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系统的路径转接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图示的本发明路由转接系统的功能方块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路由转接系统设置于一无线通讯装置10中,而此无线通讯装置10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等多样化的通讯操作模式。为了方便本实施例的说明,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可以为GSM通讯模式,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可以为PHS通讯模式,但前述GSM通讯模式及PHS通讯模式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仍可以是其他态样的通讯模式。
本实施例所述的路由转接系统主要作用为对无线通讯装置10所接收的一来电讯息提供路由转接的功能,以使来电讯息经过无线通讯装置10内部提供的导通路径而由不同的通讯模式输出至一目的号码作接听。例如无线通讯装置10透过GSM通讯模式接收一来电讯息时,路由转接功能执行时将GSM通讯模式与PHS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导通,而使得来电讯息可透过PHS通讯模式对外输出至一目的号码。此外本实施例路由转接功能的执行可结合一启动条件作判断,于启动条件成立时,才执行路由转接功能,如此可让路由功能的操作更具弹性。
复参阅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路由转接系统是指一设定模组11、一启动模组13及一切换模组15而言,其中设定模组11用来提供一目的网络、一目的号码及一启动条件的内容设定,目的网络设定的用意为设定路由转接执行时所欲输出路径的通讯模式为何,本实施例的目的网络为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的其中之一。目的号码则是用透过目的网络拨出的一电话号码,此目的号码可以为固网或移动通讯网的电话号码。启动条件的设定则是用来判断是否要启动路由转接功能的执行,此启动条件设定的内容可以为启动号码、启动时段或是等待时间。而判断启动条件是否成立的执行方式,将于后面说明进一步讲解。
切换模组15的作用为提供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之间通道导通的切换,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之间的通道为音频设备及视频设备的传输路径而言,亦即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各自的音频设备的传输路径可由切换模组15对其提供通道导通与否的切换控制;同样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各自的视频设备的传输路径也可由切换模组15对其提供通道导通与否的切换控制。
启动模组13则是用来执行路由转接功能的操作,启动模组13是在无线通讯装置10接收一来电讯息时,判断此来电讯息所使用的网络模式是否为目的网络,若来电讯息所使用的网络模式为目的网络,则启动模组13将不会开启路由转接功能的操作。反之,若来电讯息所使用的网络模式并非为目的网络,则启动模组13可以选择直接开启路由转接功能的操作或是进一步判断启动条件是否成立,并于启动条件同时成立再开启路由转接功能的操作。本实施例路由转接功能的实际执行状况,由启动模组13输出一讯号以驱动切换模组15提供通道导通的切换动作,以及控制目的网络启动及连通至目的号码,使得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之间的音频设备及视频设备之传输路径可以相互导通,如此即可将来电讯息透过目的网络输出至目的号码来接听。
请参阅图2,其图示了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系统的路径转接示意图。请同时配合图1的说明,在图2中无线通讯装置10的路由转接功能为已开启执行,其中呼叫发起方20透过来电通讯路经41输入一来电讯息给无线通讯装置10的GSM通讯模式(即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而于无线通讯装置10内部提供一来电通讯路径42来连接于GSM通讯模式与PHS通讯模式(即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而此来电讯息经由来电通讯路径42传输之后,其透过PHS通讯模式输出至来电通讯路径43给被转入方30接收,而此被转入方30即为目的号码所连通的一通讯设备。
复参阅图2,当被转入方30接听此来电讯息后,可输出一来电回应讯息,而此来电回应讯息经由回电通讯路径44输入至无线通讯装置10中,并透过无线通讯装置10内部GSM通讯模式与PHS通讯模式之间所导通的回电通讯路径45,使得此来电回应讯息经由回电通讯路径45传输之后,其透过GSM通讯模式输出至回电通讯路径46给呼呼叫发起方20接收。因此在图2中的无线通讯装置10所提供的路由转接功能,可对不同通讯模式的呼叫发起方20及被转入方30提供通讯路径的转接功能,而使得呼叫发起方20及被转入方30可分别透过无线通讯装置10来与对方构成通讯连结。
请参阅图3,其图示了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系统的操作流程图。图3中的相关功能操作并请配合参考图2,图3所提供的操作流程说明如下:
首先藉由设定模组11来设定路由转接的目的网络、目的号码及启动条件(如步骤S301),之后于无线通讯装置10接收到一来电讯进入时,则先判断启动条件是否成立(如步骤S303),本实施例所述启动条件可以为启动号码、启动时段或是等待时间。举例说明启动条件的实际执行状况,如启动条件设定为启动号码时,当启动条件要成立,则来电讯息的号码必须与此启动号码相同。而若启动条件设定为启动时段时,当启动条件要成立,则来电讯息的来电时间必须在此启动时段内。或者若启动条件设定为等待时间时,当启动条件要成立,则来电讯息必须在此等待时间内未被处理(如接听)。而前述启动条件成立的方式,也可是启动号码、启动时段及等待时间之间的任意搭配组合,并于同时符合这些条件时才视为启动条件的成立。
当步骤S303的判断结果为成立时,则读取此来电讯息所使用的来电网络模式(如步骤S305),之后判断来电讯息是否为透过目的网络的来电(如步骤S307),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启动模组13将启动目的网络并呼叫连通至目的号码(如步骤S309),以及由切换模组15切换来电网络与目的网络之间的通道为导通状态(如步骤S311),使得无线通讯装置10可以建立来电者与被呼叫者之间的通讯路径(如步骤S313)。而当步骤S303的判断结果为否或是步骤S307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时候,则执行正常接听来电的处理程序(如步骤S315)。
故藉由上述的说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路由转接功能操作,可让呼叫者与被呼叫者经由无线通讯装置10内部通讯路径的路由切换,以实现呼叫者与被呼叫两方之间的通讯功能。此外前述无线通讯装置10虽然是以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式17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19作说明,但本发明于实施时亦可以针对具有两个以上无线通讯模式的无线通讯装置来操作,同样可以达到相同效果。再者,本实施例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10可以是手持式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移动助理等)或是固定式设备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路由转接系统及其方法,其优点如下:
1、藉由路由转接功能的执行可以避免遗漏来电的接听处理,例如将无线通讯装置放置于家中时,仍可于其他地方接听此无线通讯装置的来电。
2、可以具有过滤来电者身分的功能,而可以将特定来电者的来电讯息转接至给他人负责接听。
3、可将无线通讯装置当成是代理路由器来处理来电。
4、可针对不同通讯模式之间的通话费率的差异,透过路由转接的操作,而达到节省通话金钱的效果。
5、路由转接功能的设定多元化且可轻易实现,故可依需求设定好启动条件的执行方式,以满足商务人士或特定个性爱好者的实际需求。
上述所揭示的附图、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凡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当可依据上述的说明作其他种种的改良,而这些改变仍属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及以下所界定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系统,该无线通讯装置至少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式,该路由转接系统包括:
一设定模组,用以设定一目的网络及一目的号码,其中该目的网络为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的其中之一;
一切换模组,用以切换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与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导通;以及
一启动模组,在该无线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讯息时,判断该来电讯息是否为使用该目的网络,并根据判断结果来控制该切换模组的切换动作,以及启动该目的网络以连通至该目的号码,
当判断结果为该来电讯息并非使用该目的网络时,则切换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为导通,以及启动该目的网络以连通至该目的号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设定模组进一步设定有一启动条件,以供该启动模组接收到该来电讯息时,先判断该启动条件是否成立,再判断该来电讯息是否为使用该目的网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启动条件为一等待时间,而该启动条件成立为该来电讯息在该等待时间内未被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启动条件为一启动号码,而该启动条件成立系为该来电讯息的号码与该启动号码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启动条件为一启动时段,而该启动条件成立为该来电讯息的来电时间在该启动时段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导通为分别将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的音频设备相互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导通为分别将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的视频设备相互连通。
8.一种无线通讯装置的路由转接方法,该无线通讯装置至少具有一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一第二无线通讯模式,该路由转接方法包括:
设定一目的网络及一目的号码,其中该目的网络为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的其中之一;
于该无线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讯息时,判断该来电讯息是否为使用该目的网络;
根据判断结果来切换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是否导通;以及
根据判断结果以决定是否启动该目的网络以连通至该目的号码,
当判断结果为该来电讯息并非使用该目的网络时,则切换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为导通,以及启动该目的网络以连通至该目的号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由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一目的网络及一目的号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设定一启动条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由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启动条件为一等待时间,且所述判断该来电讯息是否为使用该目的网络的步骤当该来电讯息在该等待时间内未被处理时才被启动执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由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启动条件为一启动号码,且所述判断该来电讯息是否为使用该目的网络的步骤当该来电讯息的号码与该启动号码相同时才被启动执行。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由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启动条件为一启动时段,且所述判断该来电讯息是否为使用该目的网络的步骤当该来电讯息的来电时间在该启动时段内时才被启动执行。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由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为导通分别将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的音频设备相互连通。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由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之间的通道为导通分别将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式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式的视频设备相互连通。
CN 200710039322 2007-04-10 2007-04-10 路由转接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1287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39322 CN101287271B (zh) 2007-04-10 2007-04-10 路由转接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39322 CN101287271B (zh) 2007-04-10 2007-04-10 路由转接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7271A CN101287271A (zh) 2008-10-15
CN101287271B true CN101287271B (zh) 2012-01-11

Family

ID=4005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39322 Active CN101287271B (zh) 2007-04-10 2007-04-10 路由转接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727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8489A2 (en) * 1999-11-03 2001-05-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king wireless terminal profile information accessible to a network
CN1585507A (zh) * 2003-08-20 2005-02-23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通讯模式的方法
CN1812610A (zh) * 2005-01-24 2006-08-02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在双模式手机中实现来电转移的方法
CN1976508A (zh) * 2005-11-28 2007-06-06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控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8489A2 (en) * 1999-11-03 2001-05-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king wireless terminal profile information accessible to a network
CN1585507A (zh) * 2003-08-20 2005-02-23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通讯模式的方法
CN1812610A (zh) * 2005-01-24 2006-08-02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在双模式手机中实现来电转移的方法
CN1976508A (zh) * 2005-11-28 2007-06-06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7271A (zh) 2008-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3685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conference call
CN103731889B (zh) 实现移动终端双卡双待双通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38261A (zh) 移动通信终端以及切换动作的通知方法
CN101361379A (zh)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双待机呼叫的实现方法
US20040192406A1 (en) Antenna circui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H1169434A (ja) 移動体通信装置
CN101119542A (zh) 双模双待机手机中的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585541A (zh) 多模式手机及其模式切换方法
CN104219373B (zh) 双模手机、实现双模手机通话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201274576Y (zh) 一种双模电话
CN101980579A (zh) 一种双卡双待双通手机实现三方通话的方法
KR200195365Y1 (ko) 전화기
CN100377612C (zh) 在双模式手机中实现来电转移的方法
CN101159452B (zh) 多卡终端的主被叫处理方法、处理模块及终端系统
CN101711021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1287271B (zh) 路由转接系统及其方法
CN10134072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多路通话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047737B (zh) 一种电话会议终端及切换方法
JP4098942B2 (ja) 複数方式携帯電話機
US7627308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coming-call filtering
KR0153013B1 (ko) 유무선 복합 형식의 호처리 가능한 제2세대 사설 무선 교환기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316487A (zh) 通讯监听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1247602A (zh) 一种控制蓝牙设备选择网络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KR100790073B1 (ko) 휴대용 무선 전화기와 연결된 헤드셋을 이용한 통화 제어 방법
US20110151783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Z-GOO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VENTEC (NANJIN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15

Address after: 100058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33 Xiaoying Road 1 1F06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IGU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6 Crane Street No. 100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Nanji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