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6841A - 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6841A
CN101286841A CNA2008101126124A CN200810112612A CN101286841A CN 101286841 A CN101286841 A CN 101286841A CN A2008101126124 A CNA2008101126124 A CN A2008101126124A CN 200810112612 A CN200810112612 A CN 200810112612A CN 101286841 A CN101286841 A CN 101286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write line
read write
electronic tag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26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6841B (zh
Inventor
刘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ABRI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ABRI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ABRI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ABRI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126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6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6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6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6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68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是一种无线数据的加密传输方法,是一种用于集装箱所使用的RFID设备的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读写器、与读写器连接的计算机、电子标签,本方法的步骤包括:加密过程:加密过程分级的步骤;加密过程加密的步骤;加密过程指令通讯的步骤;加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加密过程收发或同步数据的步骤;加密过程完成的步骤。本发明使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通讯可靠性、抗干扰性大大提高。可在不同的恶劣环境中,根据所接收到信号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级别的数据加解密级别和不同的发射与接收功率及不同角度的电波发射,有效的保证了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通讯。

Description

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是一种无线数据的加密传输方法,是一种用于集装箱所使用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的数据交换进行加密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在中国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多的RFID设备被应用到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和行业,RFID设备之间的电波数据通信是否安全,已经成为相关保密部门和行业是否应用RFID项目时,认真考虑的问题。
如果RFID设备与标签之间的数据通信很容易被截获并被破解,商家和保密部门的商业和行业秘密将不复存在,会给企业和保密部门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一个好的RFID设备的加密传输方法,对RFID设备厂商和应用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RFID设备的加密传输方法通常称之为空气加密传输方法。一个好的RFID设备的加密传输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最多的标签,并能具有良好的防碰撞性,能实现多标签的单标签数据通讯识别;目前国内的本土企业在这方面与国际企业还存在一个不小的技术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保证RFID设备间的高速数据交换及数据通信不会被第三方截获,即使截获也不能将其破解得到原始数据,从而保证了商家和相关保密部门的机密信息的安全性。所述方法基于HASH算法,采用128位的数据加密技术,根据RFID设备工作和空气加密传输的特性,在HASH算法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动,使之更能适用于RFID设备的空气加密传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设备包括:A读写器、B读写器、与A读写器连接的A计算机、与B读写器连接的B计算机、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
一、加密过程:
加密过程分级的步骤,根据通讯内容重要性确定重要级别;
加密过程加密的步骤,A读写器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调用加密数据的数据密钥,得到数据密钥后,根据数据的重要性级别,对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计算,得到加密后的加密数据;
加密过程指令通讯的步骤,A计算机通知A读写器与电子标签进行通讯,A读写器调用指令密钥加密指令;
加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A读写器选择通讯方式与电子标签建立通讯联系,识别电子标签的编号,开辟指令通道,并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开辟数据通道;
加密过程收发或同步数据的步骤,A读写器分别通过数据通道和指令通道将经A读写器加密的加密数据和加密指令发送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接收加密数据和加密指令,电子标签首先解密加密指令,并按照加密数据的重要性级别调用相应级别资源进行运算并选择相应级别存储空间存储加密数据,或对电子标签中的已有加密数据进行同步;
加密过程完成的步骤,电子标签接收或同步加密数据之后,电子标签通过指令通道向A读写器发出成功标识符,A读写器迅速切断与电子标签的通讯通道,结束A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通讯;
二、解密过程:
解密过程读写分级的步骤,B读写器扫描识别电子标签编号,根据编号B读写器取得需要的数据存储地址数据内容,根据数据的性质内容确定数据的重要级别;
解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B计算机通知B读写器开辟指令通道,B读写器选择通讯方式,并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开辟数据通道;
解密过程发出指令的步骤,B读写器接收到数据操作指令,并将指令通过加密密钥加密指令,并通过指令通道发出经加密的指令;
解密过程电子标签内容识别的步骤,电子标签收到数据交换的加密指令,调用电子标签内指令密钥解密加密指令,根据指令内容调用相应资源进行运算并从相应存储器中取得加密数据,通过已开通的数据通道将加密数据发送给B读写器;
解密过程通讯结束的步骤,B读写器收到数据后,通过指令通道向电子标签发射接收成功标识符,之后数据通道迅速切断;
解密过程的解密步骤,B读写器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调用解密密钥对接收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和解压缩,获取数据原文,并将数据原文传输给B计算机,解密过程结束。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通讯可靠性、抗干扰性大大提高。电子标签可在不同的恶劣环境中,根据所接收到信号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级别的数据加解密级别和不同的发射与接收功率及不同角度的电波发射,利用环境中的散射、折射原理,实现了与电子标签间的数据通讯,有效的保证了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通讯。本发明实现了数据最大化的优化修改,保证了数据的最小通讯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方法所使用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的加密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的解密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方法所选择的三种通讯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方法所选择的三种存储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本实施例使用的设备包括:A读写器、B读写器、与A读写器连接的A计算机、与B读写器连接的B计算机、电子标签,如图1所示。图中的虚线箭头和虚线表示的电子标签表达的是同一个电子标签移动位置。计算机是普通的PC机,具有通常的运算和处理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可以带多个读写器,而读写器可以同时对多个电子标签进行通讯,这主要以现场的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为叙述方便而简单的使用一个计算机带一个读写器的情况。本实施例以同样的理由用A计算机和B计算机以及A读写器和B读写器分别代表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所使用的计算机和读写器,在实际过程中每一个带有读写器的计算机都可以进行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本实施例的中心思想是保证通讯的保密性和通讯的可靠性,所有的步骤都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本实施例的思路是将所有通讯内容进行分级,将高等级的数据进行压缩、严格加密,通讯是采用多次发射数据包的方式保证数据接收的正确性、抗干扰性。对其他等级的数据或指令则按照级别分别进行一般加密或根本不加密的方法进行通讯,节约资源加快传输速度。本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所述:
一、加密过程,如图2所示:
①加密过程分级的步骤:根据通讯内容的重要性确定重要级别。这一步骤是本实施例的核心,因为只有将通讯内容进行分级才能确定应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通讯,选择什么通道,加密到什么级别,调用多少资源,存储在什么位置。设定多少个级别十分重要,太少不能起到保护和快速的共同作用。级别太多则容易产生过多附加运算,资源也同样得不到充分利用。
②加密过程加密的步骤:A读写器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调用加密数据的数据密钥,得到数据密钥后,根据数据的重要性级别,调用不同等级的计算资源,对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计算,得到加密后的加密数据。
在进行加密过程的A读写器中,根据要发送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加密处理。例如,对电子标签的编号不做处理,这样可以让读写器在最短的时间内,同时识读发现更多的标签,并与之确立无线通讯关系,方便下一步的读写器的数据读写操作。而对于一般性指令则只需要进行一般性的加密,无需复杂的密码,以节省资源。节约资源这一点对于电子标签十分重要,因为电子标签的运算和存储资源十分有限,必须充分的利用。对于数据也有不同的处理,对一般的数据进行加密,其级别比指令的加密要高,即密码的复杂程度高于指令密码的复杂程度。而对于需要高度保密的数据就要使用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复杂程度较高则需要的运算和存储资源自然较多,所以必须严格限制高度机密数据的数量,以防止资源的浪费和降低效率。
本实施例基于HASH算法,采用128位的数据加密技术,根据RFID设备工作和无线加密传输的特性,在HASH算法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动,使之更能适用于RFID设备的无线加密传输。
由于将发送内容进行了分级,对不同级别的内容也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调用的资源自然也不同的。级别低的内容比较简单,需要的运算资源较少,存储空间也较少,而对于保密级别较高,使用的密码复杂程度也较高,就必须调用较多的运算和存储资源。因此一旦确定发送内容的重要性级别,计算机即确定对该内容的发送所使用的资源是多少。
尽量将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量压缩至最小,也是保证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数据可靠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本实施例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数据表》对数据进行压缩、精简和代码转换,可实现80%以上的数据压缩内容,大大的缩短了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时间。
《电子数据交换数据表》是一种数据对应转换表,将复杂的数据进行简化。例如:对于频繁交换的电子开关而言,如电子标签开关了10次,电子标签可仅仅发送一个1L,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数据表》解析,读写器便可知电子标签已经被开关了10次。这样电子标签不仅仅降低了数据的计算时间,存储空间,更是实现了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最小通讯量,有效保证了RFID设备在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可用性与高效性。体现在RFID设备上的则是其无以伦比的技术的先进性。
③加密过程指令通讯的步骤:A计算机通知A读写器与电子标签进行通讯,A读写器调用指令密钥加密指令。
本步骤中的指令加密是级别较低的加密,以便加快识别的速度。
④加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A读写器选择通讯方式与电子标签建立通讯联系,识别电子标签的编号,开辟指令通道,并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开辟数据通道。
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讯方式选择指的是本实施例对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两者之间在距离、中间是否有障碍、障碍的性质是否对电磁波有影响或影响大小等等一些通讯外部环境的反应。通讯方式通常可以有几种选择。例如,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两者之间距离较近,中间没有任何阻挡电磁波的障碍,可以采用低功率传输的通讯方式,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即可以获得满意的通讯效果;在传输距离较大时,中间没有阻挡电磁波的障碍,可以采用较大功率的通讯方式;在传输距离较大,或两者中间有阻挡电磁波的障碍,可以采用增加功率的通讯方式;两者中间有较多阻挡电磁波的障碍时,可以采用折射和反射的通讯方式。
如上所述,通讯方式通常是由通讯环境所确定的。由于本实施例主要应用在集装箱行业。集装箱行业的特点就工作环境有大量金属板存在,这些金属板对电磁波有明显的反射和折射所用,这对于射频设备来说是十分不利的环境。这一问题不但在硬件设计上要予以重视,在软件的设计上也必须重视。选择通讯方式是本实施例对这一问题所做工作的一个方面。在集装箱行业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距离有很多差别。例如,在集装箱进出道口,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可以十分接近。而在其他情况下,例如集装箱堆场,或吊运通道上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距离相对较大。另外,发送内容的重要程度也影响通讯方式的选择,对于较重要的数据应当采用较大功率的通讯方式以确保通讯数据传输安全,对不太重要的通讯内容则可以采用较小功率的通讯方式以节约资源和能源。
本实施例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进行通讯时采用了通讯通道的概念,所述的通讯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发送和接收通讯内容的方式。使用通讯通道的概念是为了兼顾通讯的可靠,又要保证通讯的简洁快速。前面的分级步骤为通讯通道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通讯内容已经分成多个级别,对于各个级别的通讯内容可以开辟不同的通讯通道。所谓通讯通道可以简单的叙述为每次发送的出数据包次数。当需要发射比较重要的内容时,读写器则多发射几次同样内容的数据包,以确保数据在空气传输中的高效性和标签接收数据的正确性。当需要发射一般性质的内容时,读写器可以只发射一次数据包,若标签能正确接收,则读写器不再进行重复发射,以节约标签资源。通过这种不同对待发射内容的方式就可以做到安全、省时和节约兼顾。按照这一思路,本实施例将重要性不同的数据和指令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通道中,所以开辟了数据通道和指令通道。这里所述的数据包是所有传输内容的总称,其中可以包含数据、指令、标签编号等等。这些数据、指令、标签编号可以是压缩加密的,也可以不是压缩加密的。
⑤加密过程收发或同步数据的步骤:A读写器分别通过数据通道和指令通道将经A读写器加密的加密数据和加密指令发送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接收加密数据和加密指令,电子标签首先解密加密指令,并按照加密数据的重要性级别调用相应级别资源进行运算并选择相应级别存储空间存储加密数据,或对电子标签中的已有加密数据进行同步。
电子标签接收到数据包用标签的专用快速解密密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所操作数据进行最快速的解密处理,标签还可根据读写器传输内容性质,调用不同等级的解密密钥,调配不同的资源来做出快速响应。对高级别等级的数据电子标签根据指令进行了深度加密处理,用于保护标签存储的数据不被第三方偷窃。电子标签还可根据读写器的读写指令,操作相应的标签地址数据。
本实施例所述的对电子标签中的加密数据进行同步的意思是对电子标签中已存储的数据进行更新,或者说改写。在实际工作中电子标签中的数据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子标签中的存储器是空白的,需要写入内容,另一种是将电子标签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更新,本实施例称为同步。
本步骤所述的调用不同的资源进行运算和存储的意思是,根据电子标签接收不同等级的接收内容,调用不同的CPU资源进行处理,调用不同的存储部分进行存储。因为电子标签的CPU运算资源十分有限,存储空间也十分有限,必须充分利用。在加密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尽量限制复杂密码的使用,同时多利用简单的密码或不用密码,并压缩简化数据。本实施例中复杂的密码数据在电子标签中并不解密,因为解密复杂密码需要许多的硬件资源。电子标签只是将这些重要加密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最安全、最可靠的位置,而对于次重要的指令就需要解密并执行。
⑥加密过程完成的步骤:电子标签接收或同步加密数据之后,电子标签通过指令通道向A读写器发出成功标识符,A读写器迅速切断与电子标签的通讯通道,结束A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通讯。
电子标签一旦接收并存储成功或同步成功,就要发出成功的标识符,以便对方的读写器确认。为了安全和减少对其他电子标签的干扰,电子标签立刻切断通讯通道。
二、解密过程,如图3所示:
解密过程可以理解为对电子标签的读写数据或同步数据后,标签移到另一个位置时,另一个读写器和计算机对这个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起见将另一个位置的读写器和计算机称为B读写器和B计算机。
①解密过程读写分级的步骤:B读写器扫描识别电子标签编号,根据编号B读写器取得需要的数据存储地址和数据内容,根据数据的性质内容确定数据的重要级别。
B读写器一旦与电子标签建立联系首先读取电子标签上的标签编号,如果这个编号正是所需要的,则B读写器取得需要的数据存储地址和数据内容,并根据数据的性质确定数据的重要级别。这一点与加密过程是相似的,只有通过分级过程才能产生分别处理的过程,为后续步骤做好准备。
②解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B计算机通知B读写器开辟指令通道,B读写器选择通讯方式,并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开辟数据通道。
选择通讯方式和开辟数据通道与加密过程类似。
③解密过程发出指令的步骤:B读写器接收到数据操作指令,并将指令通过加密密钥加密指令,并通过指令通道发出经加密的指令。
本步骤只涉及指令的加密。因为,此时读写器是发命令给电子标签使其进行数据的发送。
④解密过程电子标签内容识别的步骤:电子标签收到数据交换的加密指令,调用电子标签内指令密钥解密加密指令,根据指令内容调用相应资源进行运算并从相应存储器中取得加密数据,通过已开通的数据通道将加密数据发送给B读写器。
⑤解密过程通讯结束的步骤:B读写器收到数据后,通过指令通道向电子标签发射接收成功标识符,之后数据通道迅速切断。
⑥解密过程的解密步骤:B读写器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调用解密密钥对接收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和解压缩,获取数据原文,并将数据原文传输给B计算机,解密过程结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所述加密过程分级的步骤中的数据的重要级别确定的方法,本实施例将传输内容分为四个等级:直接传输等级、一般等级、重要等级、十分重要等级。
直接传输等级所传输的内容不经任何加密压缩,直接进行传输。例如,电子标签的编号就可以直接传输。
一般等级所传输的内容一般只经过通用方法进行压缩,简化其中的内容。这一级别的传输内容主要是一些内容比较复杂,但不十分重要的内容。压缩的目的主要为了传输方便。
重要等级所传输的内容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既要压缩也要机密,当然两个过程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但为了传输方便和节约资源这一级别的编码的位数可以相对较少,在传输中使用的通道也低一级,在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位置也相对远一点。
十分重要等级所传输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内容,编码加密的位数较多以确保安全性,在传输中数据包同时发送多次,以确保其数据的完整性,无任何错误。在电子标签中的存储位置也通常是最近的存储位置,其运算是使用的资源也最多。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这类数据的使用。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根据企业工作流程,取得需要处理数据的内容;
将内容区分为可以直接传输等级、一般等级、重要等级、十分重要等级;
分别将各个等级的等级标志在标签初始化时存储到相应的标签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中选择通讯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讯方式有三种:直接通讯、增加功率通讯、折射和反射通讯,如图4所示。图中电子标签1、电子标签2、电子标签3,分别表示三个电子标签在不同的位置。电子标签1离读写器较近,电子标签2离读写器较远,电子标签3与读写器中间隔了一道金属板2,无法直接联系,只有通过金属板1的反射才能够实现通讯。
直接通讯方式: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距离较小,中间没有任何电磁波障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这种通讯方式的优点是节约资源,通讯速度较快。
增加功率通讯方式: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距离较大,中间没有任何电磁波障碍或有较小障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折射和反射通讯方式: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有较多的电磁波障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确认数据的重要级别;
确认通讯的环境,即通讯距离、收发端之间是否有障碍、收发端之间是否有金属板等具有吸收电波的物品;
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和通讯的环境选择:直接通讯、增加功率通讯、折射和反射通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选择通讯通道的方法。本实施例开辟三个等级的通道:普通等级、重要等级、十分重要等级。
普通等级:一次只发射一组通讯内容数据包。
重要等级:一次发射两组内容相同的通讯内容数据包.
十分重要等级:一次发射三组内容相同的通讯内容数据包。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确认通讯内容和数据的重要级别;
如果是直接传输等级和一般等级一次只发射一组通讯内容数据包。
如果是重要等级一次发射两组内容相同的通讯内容数据包。
如果是十分重要等级一次发射三组内容相同的通讯内容数据包,用于实现与标签之间的数据通讯。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所述的加密过程收发或同步数据的步骤中选择相应级别存储空间存储加密数据的方法。电子标签中的存储器如图5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的是数据进入端。存储单元(图中椭圆型)距离数据进入端越近,其存储的速度、效率就越好,反之就较差。因此,在选择存储空间的时候必须予以考虑。在本实施例中将存储空间分为三个部分:最远端、中段、最近端。
最远端:存储指令等不太重要的直接传输等级和一般等级的内容。
中段:存储一般重要的数据。
最近端:存储最重要的十分重要等级的数据。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确认通讯内容和数据的重要级别。
如果是直接传输等级和一般等级的通讯内容,标签将接收的数据内容存储于标签存储器的最远端;
如果是重要等级的数据,标签将接收到的数据内容存储在存储器的中段;
如果是十分重要等级的数据,标签将接收到的数据内容存储在存储器的最近端。

Claims (5)

1.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设备包括:A读写器、B读写器、与A读写器连接的A计算机、与B读写器连接的B计算机、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
一、加密过程:
加密过程分级的步骤,根据通讯内容重要性确定重要级别;
加密过程加密的步骤,A读写器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调用加密数据的数据密钥,得到数据密钥后,根据数据的重要性级别,对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计算,得到加密后的加密数据;
加密过程指令通讯的步骤,A计算机通知A读写器与电子标签进行通讯,A读写器调用指令密钥加密指令;
加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A读写器选择通讯方式与电子标签建立通讯联系,识别电子标签的编号,开辟指令通道,并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开辟数据通道;
加密过程收发或同步数据的步骤,A读写器分别通过数据通道和指令通道将经A读写器加密的加密数据和加密指令发送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接收加密数据和加密指令,电子标签首先解密加密指令,并按照加密数据的重要性级别调用相应级别资源进行运算并选择相应级别存储空间存储加密数据,或对电子标签中的已有加密数据进行同步;
加密过程完成的步骤,电子标签接收或同步加密数据之后,电子标签通过指令通道向A读写器发出成功标识符,A读写器迅速切断与电子标签的通讯通道,结束A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通讯;
二、解密过程:
解密过程读写分级的步骤,B读写器扫描识别电子标签编号,根据编号B读写器取得需要的数据存储地址数据内容,根据数据的性质内容确定数据的重要级别;
解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B计算机通知B读写器开辟指令通道,B读写器选择通讯方式,并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开辟数据通道;
解密过程发出指令的步骤,B读写器接收到数据操作指令,并将指令通过加密密钥加密指令,并通过指令通道发出经加密的指令;
解密过程电子标签内容识别的步骤,电子标签收到数据交换的加密指令,调用电子标签内指令密钥解密加密指令,根据指令内容调用相应资源进行运算并从相应存储器中取得加密数据,通过已开通的数据通道将加密数据发送给B读写器;
解密过程通讯结束的步骤,B读写器收到数据后,通过指令通道向电子标签发射接收成功标识符,之后数据通道迅速切断;
解密过程的解密步骤,B读写器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调用解密密钥对接收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和解压缩,获取数据原文,并将数据原文传输给B计算机,解密过程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密过程分级的步骤中的数据的重要级别确定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根据企业工作流程,取得需要处理的数据内容;
将内容区分为可以直接传输等级、一般等级、重要等级、十分重要等级;
分别将各个等级的等级标志在标签初始化时存储到相应的标签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中选择通讯方式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确认数据的重要级别;
确认通讯的环境,即通讯距离、收发端之间是否有障碍、收发端之间是否有金属等具有吸收电波的物品;
根据数据的重要级别和通讯的环境选择:直接通讯、增加功率通讯、折射和反射通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密过程开辟通讯通道的步骤选择通讯通道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确认通讯内容和数据的重要级别;
如果是直接传输等级和一般等级一次只发射一组通讯内容数据包;
如果是重要等级一次发射两组内容相同的通讯内容数据包;
如果是十分重要等级一次发射三组内容相同的通讯内容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密过程收发或同步数据的步骤中选择相应级别存储空间存储加密数据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确认通讯内容和数据的重要级别;
如果是直接传输等级和一般等级的通讯内容,标签将接收的数据内容存储于标签存储器的最远端;
如果是重要等级的数据,标签将接收到的数据内容存储在存储器的中段;
如果是十分重要等级的数据,标签将接收到的数据内容存储在存储器的最近端。
CN2008101126124A 2008-05-26 2008-05-26 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6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26124A CN101286841B (zh) 2008-05-26 2008-05-26 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26124A CN101286841B (zh) 2008-05-26 2008-05-26 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6841A true CN101286841A (zh) 2008-10-15
CN101286841B CN101286841B (zh) 2010-12-01

Family

ID=40058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261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6841B (zh) 2008-05-26 2008-05-26 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6841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2197A (zh) * 2010-05-31 2010-11-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分级密钥的rfid询问-应答安全认证方法
CN102035648A (zh) * 2010-09-29 2011-04-27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状态信息的安全实时软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1770231B (zh) * 2009-12-31 2012-10-10 厦门大洋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电器设备的快速分级控制方法
CN103716328A (zh) * 2014-01-03 2014-04-09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716327A (zh) * 2014-01-03 2014-04-09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517082A (zh) * 2014-12-11 2015-04-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电力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03716327B (zh) * 2014-01-03 2016-11-3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982122A (zh) * 2017-03-22 2017-07-25 江苏金易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流系统rfid应用的加密方法
CN110492992A (zh) * 2019-07-22 2019-11-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
CN111835751A (zh) * 2020-07-09 2020-10-27 樊馨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0231B (zh) * 2009-12-31 2012-10-10 厦门大洋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电器设备的快速分级控制方法
CN101882197A (zh) * 2010-05-31 2010-11-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分级密钥的rfid询问-应答安全认证方法
CN101882197B (zh) * 2010-05-31 2012-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分级密钥的rfid询问-应答安全认证方法
CN102035648A (zh) * 2010-09-29 2011-04-27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状态信息的安全实时软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3716328A (zh) * 2014-01-03 2014-04-09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716327A (zh) * 2014-01-03 2014-04-09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716327B (zh) * 2014-01-03 2016-11-3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716328B (zh) * 2014-01-03 2017-01-25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517082A (zh) * 2014-12-11 2015-04-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电力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06982122A (zh) * 2017-03-22 2017-07-25 江苏金易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流系统rfid应用的加密方法
CN110492992A (zh) * 2019-07-22 2019-11-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
CN111835751A (zh) * 2020-07-09 2020-10-27 樊馨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6841B (zh) 201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6841B (zh) 一种rfid设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Chattha NFC—Vulnerabilities and defense
CN103793815A (zh) 适用于银行卡和行业卡的移动智能终端收单系统及方法
CN101950367B (zh) 一种引入代理装置的rfid系统及其双向认证方法
CN101867898A (zh) 一种短信加密通信系统、方法及密钥中心
CN10488329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470795B (zh)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5357007A (zh) 加密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2684872B (zh) 基于对称加密的超高频射频识别空中接口安全通信方法
EP3713147B1 (en) Railway signal security encryp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205140033U (zh) 一种智能锁的电子密码权限管理系统
CN101895871A (zh) 空中写卡的方法、服务器、电信智能卡和系统
CN102332077A (zh) 手持设备数据加解密方法及其手持设备外设
US10511946B2 (en) Dynamic secure messaging
CN201788511U (zh) 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
CN112383914B (zh) 一种基于安全硬件的密码管理方法
CN202422149U (zh) 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签字认证装置
CN101908024A (zh) 加密方法及装置、硬盘
CN101404574B (zh) 一种通过移动销售点终端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98391B (zh) 通信终端及其通信信息处理方法
CN103295048A (zh) 电子标签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01763696B (zh) 一种通过rfid和蓝牙无线技术实现无纸化打印的方法
CN110492992A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
CN204904335U (zh) 基于nfc的物流配送系统及设备
CN102056109A (zh) 一种短信息群发送与群回复的方法和一种电信智能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encryp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RFID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Pledgee: Beijing's first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Beijing Gabri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199000027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207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Pledgee: Beijing's first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Beijing Gabri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199000027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encryp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RFID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1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Pledgee: Beijing first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Beijing Gabri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3990000899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504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Pledgee: Beijing first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Beijing Gabri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3990000899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