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8635A - 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8635A CN101278635A CNA2008100905520A CN200810090552A CN101278635A CN 101278635 A CN101278635 A CN 101278635A CN A2008100905520 A CNA2008100905520 A CN A2008100905520A CN 200810090552 A CN200810090552 A CN 200810090552A CN 101278635 A CN101278635 A CN 1012786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nd
- desert
- husky
- sand dune
- du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属于环保领域,为了减轻沙漠的危害,为了减缓气候变暖,采用组织综合产业链手段,通过公路、铁路、海运将沙漠中的沙丘一个一个地搬走,并将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其利用范围包括建筑业、人工沙滩、人工滑沙沙丘、熔为石制品、人造海岛、人造陆地等。在消除沙丘(含厚积沙)的位置上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建旅游景点或尽量采用节能方式建设湖泊或河流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於环境保护和治理领域,是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是为了逐步消除沙漠中的积沙对人类对环境对气候的影响而发明的一种施工方案,也是沙产业的一种。
背景技术:
地球上的沙漠已经侵占了大面积陆地了,中国陆地上的沙漠也已经有168.9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了,而且沙丘在风的作用下仍在不断地前进,它掩盖了良田草原,吞噬了湖泊河流,破坏了文物古迹、威胁着村镇和城市……。它的存在和发展让地球上的水面积和植物减少,从而对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下降,加快了地球气温的逐年升高(这肯定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说沙漠(尤其是沙丘的存在和发展)已经对人类和整个地球生物链造成并将继续造成巨大的危害。
目前人类治理沙漠的方法主要是对土地荒漠化的解决,比如维护和发展草原、种植防风林、在沙层薄的地区种植固沙植物和一些药用植物等,对沙丘的解决也局限於遮盖和局部阻挡,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土地荒漠化和局部沙丘的影响,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消灭沙丘、减小沙漠的面积。因此人类应当下大决心投大力量作长期规划,长期努力,将沙丘一个一个地铲除,将积沙逐步消灭,让沙漠一步一步地后退。
钱学森曾预言:接替信息产业革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是包括“沙产业”在内的知识农业。钱学森又指出:“‘沙产业’是用系统思想、整体观念、科技成果、产业链条、市场运作、文化对接来经营管理,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钱老有一个夙愿:“用一百年时间来完成这个革命,现在只是开始,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目前我国的“沙产业”刚刚起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的发明将使钱老的英明预言和百年夙愿早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通过动用铲土机械、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以及海上运输,将沙丘一个一个地消灭,并且尽可能多地将沙子利用,变废为宝。沙子的利用范围很广,初步考虑可从以下几方面操作:建筑用沙、人工建沙滩用沙、人工建滑沙沙丘用沙、熔沙为石制品用沙、人造海岛用沙、在江河入海口周围造陆地以及掩盖乱礁石等用沙。在消除了沙丘的位置上还要根据当地具体地表情况(如土层的厚度、地表凹凸程度、有无旧湖泊或河床、及地下水情况等)进行绿化、建旅游景点或建湖泊、河流。这是一种多工种多学科协同作战的综合产业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政府部门参照本发明组织专人与相关受益机构沟通并进行规划,制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最好再设一个至几个专门的管理单位(含研究单位),对各目标沙丘进行分析(沙子成分、颗粒大小及适用项目等)、并研究施工方案、用沙单位情况及售沙价格等。
二、优先选定欲被消灭的沙丘目标(如欲被保护和发掘的文物古迹、居民村镇、重要设施、交通要道、湖泊河流、田原绿地等周边的沙丘),并在目标附近铁路线旁设置能装沙的货运站。(将来向纵深发展时还要与古文明探索、地质地貌研究、地下矿产石油天然气开采等结合起来。)
三、用铲土机械及货运汽车将沙丘的沙子装上火车车厢(如防运输中扬沙可加以遮盖)。沙丘要一个一个地铲除,且不要破坏地表宝贵的土层(尤其有的地区土层很薄)。必要时可以保留一层薄沙,留待下一步绿化解决(见我另一项发明中的陈述)。特别指出的是:有的地区沙丘底下已经没有土壤了,对此则尽量先不铲除,或参照我另一治理沙漠的的方法去做。
四、将沙子运至相应地方,做如下用途:
1、将沙子廉价卖给需要沙子的城乡建筑单位供其使用(注意对砂子成分与颗粒的选择,这个市场不小),以减少以至杜绝那些非法私挖滥采沙子破坏绿地、耕地、破坏河床的现象。(同时也可给那些人以出路,即由他们跑运输,将沙由货运站运至用沙单位,这还省了他们冒险去滥挖呢!)
2、将沙子卖给建游泳场欲铺沙滩或欲在海边和其他游乐场所建滑沙沙丘之单位(甚至可以帮助某些条件差的贫困沿海居民创建沙滩和滑沙沙丘条件,从而可开发旅游。这点其实很重要,因为老的海滨旅游地每到夏季便人满为患,对海水污染严重,而现在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急需开发新的海滨旅游点)。
3、将沙子运至条件合适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如黄河入海口),由河水将其连同自身泥沙一起冲入大海(主要利用汛期和放水冲淤的机会),增快造地速度,也改善泥沙比例,有利於将来开垦土地(据有资料讲现在黄河入海口每年造陆地约三万亩左右,其它江河也有不同程度的造陆,人造陆地也不少见,比如天津港正在大面积造陆,以扩大海港建设用地。如果能吃掉几百个沙丘,那对沙漠的治理将有多大贡献呀!同时也可少破坏些土地和山体)。
4、将沙子运至建立熔炉需要用沙子熔制成各种石制品的地方。(国家已经明令禁止掘土烧砖了,而熔沙成砖不失为一举两得之办法,有资料讲我国每年大约用8000亿块砖,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此办法及用途我将在另一发明申请中阐述。)
5、将沙子运至港口装船,用船把沙子倒到指定海域,可协助铺设海底电缆通道及保护电缆(借助声纳探测)、可用沙堆积成大大小小的沙岛(海水的冲击振动、海水和沙子自身的压力,再加上海洋生物的长期作用,会使沙岛变得比较坚固的。同时根据沙岛用途不同,还可以用其它措施加固自用设施。),这种沙岛用途很多,比如用于开采深海石油天然气(弥补深海开采能力不足及增加开采的安全性)、用于设立军事哨所甚至基地、用于设置领海界线、用于开发旅游景点……,有些乱石礁如果对人类不利,也可以用沙将其填埋,营造成与大陆相连之陆地或独立之岛屿。广阔而深深的大海可以装下无数的沙子,改变大片沙漠(我相信这些沙岛会变得很牢固,甚至比沙漠中的沙丘还牢固的)。
五、在移走沙丘(含厚积沙)的地区要组织进行绿化。被移走沙丘的地块(含其它荒漠化地区的湖泊旧址、干涸河床),如果具备丰富的地下水和合适的地质条件,则可以利用电网之富余电或者建立中小型太阳能发电站作能源,打井后用抽水泵抽水(有阳光时发电足就抽水,电不足时自动停止,自动控制),风源好的地区可设计风力自动抽水机,可间断地、长期地、节省能源地供水,营造成一个个新的湿地、湖泊或河流环境。有了水就能有植物、昆虫、鱼类及其它动物,也就能有人类居住的条件。(据地质部门探查,我国塔里木沙漠地下就有丰富的地下水。而且几乎所有沙漠在远古时期都是水源丰富植物茂盛的,也就有存在地下水的可能。)
六、本发明只是在治理沙漠过程中向沙漠纵深地带迈出的第一步,其规划、投资与管理的成分高而科技含量还较低。但主要目的是增加就业、治理沙漠、改善环境、改变气候。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还会有更先进的消灭积沙治理沙漠的措施,比如铲沙运沙的专用设备专用车船的设计,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营造湿地、湖泊与河流的具体设计、又比如用可控核能(核聚变)直接将积沙熔化固化等等。沙产业的不断发展,一定会逐渐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扩大用沙门路、减少国家的投入,为国为民作出较大贡献的。
Claims (5)
1、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采取用机械运输的办法将沙丘(或较厚的积沙)运走、同时尽量多地对沙子综合利用,然后再在原地进行绿化或建湿地、湖泊、河流等生态环境。同时与现有的治沙方法配合使用、相辅相成,共同对沙漠进行一步步彻底治理。其特征是发明了彻底消灭一个个沙丘的办法,并形成一个综合产业链,然后将消除沙丘以后的地面进行综合治理。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利用或新建公路、铁路货运集散点,实行铲车作业、汽车运输、火车运输、货轮运输相结合,把沙漠中的沙丘或积沙一片片搬走。
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从沙漠中运出的沙子的综合利用包括熔沙为石、建筑施工用沙、人工建游泳场地沙滩用沙、人工建滑沙沙丘用沙、运至指定海域建海岛、改造海中乱礁石地带、通过某些江河将沙子冲入大海以造陆地(也可以直接在某些海边造陆地)。
4、根据权利1所述在消除沙丘以后的地面进行综合治理,其治理方法包括一般绿化、或建旅游景点、或利用地下水建湖泊河流以形成自然生态环境等。
5、根据权利1所述治理沙漠采取的消灭沙丘和积沙的方法,其首选目标应该选择保护城乡居民、文物古迹、交通要道、重要设施、湖泊河流、良田草原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905520A CN101278635A (zh) | 2008-03-28 | 2008-03-28 | 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905520A CN101278635A (zh) | 2008-03-28 | 2008-03-28 | 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8635A true CN101278635A (zh) | 2008-10-08 |
Family
ID=4001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905520A Pending CN101278635A (zh) | 2008-03-28 | 2008-03-28 | 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7863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8539A (zh) * | 2011-08-18 | 2012-01-18 | 徐武文 | 建造人工水系栽培植物治理沙漠的方法 |
CN102518113A (zh) * | 2011-12-30 | 2012-06-27 | 刘忠龙 | 沙漠生态治理方法 |
CN102523872A (zh) * | 2012-01-06 | 2012-07-04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滨海沙滩绿化方法 |
-
2008
- 2008-03-28 CN CNA2008100905520A patent/CN10127863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8539A (zh) * | 2011-08-18 | 2012-01-18 | 徐武文 | 建造人工水系栽培植物治理沙漠的方法 |
CN102518113A (zh) * | 2011-12-30 | 2012-06-27 | 刘忠龙 | 沙漠生态治理方法 |
CN102518113B (zh) * | 2011-12-30 | 2014-04-02 | 刘忠龙 | 沙漠生态治理方法 |
CN102523872A (zh) * | 2012-01-06 | 2012-07-04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滨海沙滩绿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ovorushko | Natural processes and human impacts: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ity and the environment | |
Harris et al. | Geology of national parks | |
CN105123318B (zh) | 一种生态网络地堰式通道 | |
CN101278635A (zh) | 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案 | |
Liu | Human settlement, inhabitation, and travel environment studies in water-net region | |
Lanza et al. | Tourist-beach protection in north-eastern Sicily (Italy) | |
Wang et al. |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n restoration of sandbar-lagoon geomorphology: A case study on fudu estuary sandbar | |
Boylan | Geological site designation under the 1972 UNESCO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 |
Webb et al. | Black holes: caves in the Australian landscape | |
Bharatdwaj | Physical Geography: Hydrosphere | |
Day | Lakes and rivers | |
Nicolson | Water Driven: Revolutionary Cultural Landscapes | |
Cook et al. | 18 Wetland and Floodplain Soils: Their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and Future | |
Barnet | New forest: Geology and fossils | |
Downes | Isle of Wight: Landscape and Geology | |
Bourne et al. | Playas of inland Australia | |
Wilson | The Caribbean Environment for CSEC® Geography | |
Zeng et al. |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technology and feasibility of green ecological soil based on plateau lake sediment | |
Jorgenson et al. | PART 1: ENVIRONMENT OF THE BEAUFORT COASTAL PLAIN. | |
Rogers |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waterscapes: documenting waterscape manipulation as an aspect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Roman period | |
Park | A Text-Book of Geology: for use in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engineering schools | |
Maksimovich et al. | Characteristics of Sulfate Karst Areas of the Perm Region | |
Burke et al. | The creation of Lake McIlwaine: history and design | |
Nagle et al. | Advanced geography through diagrams | |
Nichol et al. | CONSTRUCTION OVER PEAT IN GREATER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