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7250B -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7250B
CN101267250B CN 200810067005 CN200810067005A CN101267250B CN 101267250 B CN101267250 B CN 101267250B CN 200810067005 CN200810067005 CN 200810067005 CN 200810067005 A CN200810067005 A CN 200810067005A CN 101267250 B CN101267250 B CN 101267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d
max
tdd mode
end posi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670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7250A (zh
Inventor
郝鹏
喻斌
张禹强
夏树强
梁春丽
戴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0670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67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7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7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LTE系统TDD模式的上行到下行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取值Tud_max;判断Tud_max是否大于第一预定值;以及如果Tud_max不大于第一预定值,则设置RACH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二预定值处发送;如果Tud_max大于第一预定值,则设置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三预定值处发送。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范围和TDD系统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LTE系统TDD模式的帧结构,在这种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radio frame(无线帧)被分成两个half frame(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编号从0到9),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半帧中包含5个子帧(编号从0到4)。对于长度为5.21us及4.69us的短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us的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CP长度为5.21us,其余6个符号的CP长度为4.69us;对于长度为16.67us的长CP,一个时隙包含6个符号。在这种帧结构中,子帧的配制特点为:
(1)子帧0固定用于下行;
(2)子帧1(以下称为特殊子帧)包含3个特殊时隙,分别是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导频时隙)、GP(GuardPeriod,保护间隔)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其中:
①DwPTS用于下行,最少一个符号用于传输P-SCH(Primary-Synchronization Channel,主同步信道),当DwPTS包含多个符号的时候,P-SCH放在第一个符号上(如图1所示);
②GP为保护时间,不传输任何数据;及
③UpPTS用于上行,可以用于传输PRACH(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这是物理层信道的叫法,在协议的高层也可以称为随机接入信道,即RACH)、数据、sounding(探测)导频等信号;及
(3)子帧1后面的前n个子帧用于上行传输(1≤n≤3),后3-n个子帧用于下行传输。
如图2所示,PRACH由CP及preamble(前导)两部分组成,长度分别是Tcp及Tpre。另外preamble结束位置与UpPTS的结束位置之间的距离为Tgt(如图1所示),保证preamble不对后面上行子帧的数据产生干扰。同时,preamble前面加CP,保证小区边界处的UE(用户设备)的随机接入信号及其多径也落入接收机的搜索窗内。
图3示出了只用于LTE系统TDD模式的PRACH的第四类结构示意图。目前协议规定,PRACH的第四类结构(format 4只用在LTE的TDD模式中,format 0、1、2、3既可以用在FDD(Frequence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也可以用在TDD模式中)的Tcp长448Ts(Ts=1/30.72us),Tpre长4096Ts,Tgt长288Ts。且发送位置是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的时刻发送。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LTE TDD模式通过提前发送上行子帧来产生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假定上行子帧的提前量为Tud=max(Tud_nb,Tud_ue),其中Tud_nb为基站从上行接收到下行发送人经历的转换时间,Tud_ue为手机从上行发送到下行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则如果Tud大于Tgt(288Ts),则被提前的上行子帧就会落入PRACH的搜索窗内,将对PRACH产生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被提前的上行子帧设置不当对PRACH产生干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LTE系统TDD模式的上行到下行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取值Tud_max;判断Tud是否大于第一预定值;以及如果Tud_max不大于第一预定值,则设置PRACH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二预定值处发送;如果Tud_max大于第一预定值,则设置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三预定值处发送。
优选的,第一预定值为288Ts。
优选的,第二预定值为4832Ts。
优选的,第三预定值为D+4832Ts,其中D=Tud-288Ts。
优选的,Tud_max=max(Tud_nb_max,Tud_ue_max),其中Tud_nb_max为LTE系统TDD模式所允许的基站从上行接收结束到下行发送开始所经历的最长时间,Tud_ue_max为LTE系统TDD模式所允许的手机从上行发送结束到下行接收开始所经历的最长时间。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25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5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94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49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93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38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82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37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81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08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52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07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51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69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13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68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12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0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44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99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43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31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75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3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74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61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05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6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04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92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36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91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35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23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67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22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66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53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97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52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96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84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28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83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27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615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59Ts的位置处发送。
优选的,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614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58Ts的位置处发送。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LTE系统使用preamble format 4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94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93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82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81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52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51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13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12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44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43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75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74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05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04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36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35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67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66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97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96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28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27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59Ts的位置处发送;或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58Ts的位置处发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因为在考虑预留上下行时隙转换预留量下,采用判断Tud是否大于预定值的方法,所以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被提前的上行子帧设置不当对PRACH产生干扰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有效地提高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范围和TDD系统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LTE系统TDD模式的帧结构;
图2示出了PRACH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只用于LTE系统TDD模式的PRACH的第四类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LTE系统TDD模式的上行到下行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取值Tud_max;
步骤S20,判断Tud_max是否大于第一预定值;以及
步骤S30,如果Tud_max不大于第一预定值,则设置PRACH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二预定值处发送;如果Tud_max大于第一预定值,则设置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三预定值处发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因为采用判断Tud_max是否大于预定值的方法,所以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被提前的上行子帧设置不当对PRACH产生干扰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PRACH抗干扰的效果。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第一预定值为288Ts;第二预定值为4832Ts;第三预定值为D+4832Ts,其中D=Tud_max-288Ts。
优选的,Tud_max=max(Tud_nb_max,Tud_ue_max),其中Tud_nb_max为LTE系统TDD模式所允许的基站从上行接收结束到下行发送开始所经历的最长时间,Tud_ue_max为LTE系统TDD模式所允许的手机从上行发送结束到下行接收开始所经历的最长时间。Tud_max的取值范围可以是215Ts~2560Ts。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LTE系统TDD模式的上行到下行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取值Tud_max;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Tud_max是否大于第一预定值;以及
设置模块,用于如果Tud_max不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则设置PRACH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二预定值处发送;如果Tud_max大于第一预定值,则设置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三预定值处发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因为采用判断Tud_max是否大于预定值的方法,所以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被提前的上行子帧设置不当对PRACH产生干扰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PRACH抗干扰的效果。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装置包括:第一预定值为288Ts;第二预定值为4832Ts;第三预定值为D+4832Ts,其中D=Tud_max-288Ts,Tud_max为预设的LTE系统TDD模式的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
优选的,Tud_max=max(Tud_nb_max,Tudue_max),其中Tud_nb_max为LTE系统TDD模式所允许的基站从上行接收结束到下行发送开始所经历的最长时间,Tud_ue_max为LTE系统TDD模式所允许的手机从上行发送结束到下行接收开始所经历的最长时间。Tud_max的取值范围可以是215Ts~2560Ts。
下面就Tud_max的具体应用场景列举实施例,以增进对本发明的理解。
实施例一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25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二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5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350-288)Ts=4894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三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49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349-288)Ts=4893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四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38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338-288)Ts=4882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五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37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337-288)Ts=4881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六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08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308-288)Ts=4852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七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07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307-288)Ts=4851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八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69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369-288)Ts=4913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九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68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368-288)Ts=4912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0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400-288)Ts=4944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一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399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399-288)Ts=4943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二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31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431-288)Ts=4975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三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3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430-288)Ts=4974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四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61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461-288)Ts=5005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五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6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460-288)Ts=5004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六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92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492-288)Ts=5036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七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491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491-288)Ts=5035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八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23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523-288)Ts=5067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十九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22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522-288)Ts=5066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二十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53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553-288)Ts=5097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二十一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52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552-288)Ts=5096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二十二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84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584-288)Ts=5128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二十三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583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583-288)Ts=5127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二十四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615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615-288)Ts=5159Ts的位置处发送。
实施例二十五
假定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充许的取值为Tud_max=614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614-288)Ts=5158Ts的位置处发送。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解决TDD系统中,在预留上下行子帧转换时间配置时,UpPTS内发送PRACH的方法。在考虑了硬件系统可实现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范围,提高TDD系统工作效率,并且在多径环境下也可以保证较高的随机接入成功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LTE系统TDD模式的上行到下行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取值Tud_max;
判断Tud_max是否大于第一预定值;以及
如果Tud_max不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则设置PRACH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二预定值处发送;如果
Tud_max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则设置所述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第三预定值处发送;
第一预定值为288Ts,第二预定值为4832Ts,第三预定值为D+4832Ts,其中D=Tud-288Ts,Ts=1/30.72us;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25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32Ts的位置处发送;或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35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94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349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93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338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82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337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81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308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52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307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851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369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13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368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12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40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44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399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43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431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75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43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4974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461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05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460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04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492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36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491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35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523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67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522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66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553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97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552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096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584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28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583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27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615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59Ts的位置处发送;或
LTE TDD模式上行到下行的转换时间的最大允许的取值为Tud_max=614Ts,则PRACH信道的第四类结构在UpPTS结束位置提前5158Ts的位置处发送。
CN 200810067005 2008-04-25 2008-04-25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267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67005 CN101267250B (zh) 2008-04-25 2008-04-25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67005 CN101267250B (zh) 2008-04-25 2008-04-25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250A CN101267250A (zh) 2008-09-17
CN101267250B true CN101267250B (zh) 2013-03-27

Family

ID=39989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67005 Active CN101267250B (zh) 2008-04-25 2008-04-25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67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1096B (zh) * 2009-02-10 2013-06-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256A (zh) * 2006-03-23 2007-09-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Tdd模式的用户接入方法
CN101102525A (zh) * 2007-08-06 200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第二类帧结构上下行转换时间生成方法
CN101227727A (zh) * 2008-02-04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256A (zh) * 2006-03-23 2007-09-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Tdd模式的用户接入方法
CN101102525A (zh) * 2007-08-06 200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第二类帧结构上下行转换时间生成方法
CN101227727A (zh) * 2008-02-04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R1-081531,Start of RA preamble format 4,TSG-RAN WG1 #52bis,Shenzhen, China, March 31 – 4 April, 2008.《R1-081531,Start of RA preamble format 4,TSG-RAN WG1 #52bis,Shenzhen, China, March 31 – 4 April, 2008》.2008,第2部分. *
Ericsson.R1-081563,On UL/DL frame timing for TDD,TSG-RAN WG1 #52bis,Shenzhen, China, March 31 – 4 April, 2008.《R1-081563,On UL/DL frame timing for TDD,TSG-RAN WG1 #52bis,Shenzhen, China, March 31 – 4 April, 2008》.20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250A (zh) 2008-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780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
EP40542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35690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in a carrier frequency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U20083090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on RACH
CN106937400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1197615B (zh) Lte tdd系统的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EP229974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pdcch signal
CN102014442A (zh) 发送上行资源调度请求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8141840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连接请求消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309522B (zh) 上行应答消息反馈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3997396A (zh) Fdd-lte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96346B (zh) 传输pusch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1227727B (zh)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17790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随机接入信道构造方法和装置
CN115037586A (zh)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1267250B (zh) Lte系统tdd模式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431365A (zh) 时分双工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CN113133120A (zh) 通信调度方法、系统及终端、基站设备
CN101197616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导频符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19758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导频符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WO2016199945A1 (ko) 저 지연 통신을 위한 무선프레임을 이용하여 신호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1197587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导频符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AU20132115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on R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