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6361A - 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6361A
CN101246361A CNA2008101028066A CN200810102806A CN101246361A CN 101246361 A CN101246361 A CN 101246361A CN A2008101028066 A CNA2008101028066 A CN A2008101028066A CN 200810102806 A CN200810102806 A CN 200810102806A CN 101246361 A CN101246361 A CN 101246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oad
information
power supply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28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6361B (zh
Inventor
迟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028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46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46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6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3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方法,适用于包含电源和负载的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电源的输出功率信息和各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根据获取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系统。本发明可以保证在任何时候电源输出功率都能够满足负载需求,避免电源出现过流保护问题。

Description

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负载的正常运作,必须通过电源输出一定的功率至负载。通常电源都具备过流保护功能,即当负载消耗的功率大于电源输出的功率时,电源停止输出功率,以保护电源不受损坏。
对于包括多个电源和多个负载的整机系统,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则所有电源的总输出功率必须大于所有负载的总消耗功率。当系统中电源的总输出总功率刚好满足负载的总耗能需求时,如果其中一个或多个电源突发故障,或者插入新的负载,则会出现负载需求超出电源供给的情况,此时整个系统的电源就会相继出现过流保护,并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全部掉电。另外,在电源上电期间电源是逐个顺序输出功率的,如果在此期间所有负载都同时工作的话,也容易出现电源过流的情况,从而导致整个系统都上不了电。
可见,现有的电源管理方法无法保证在任何时候电源的输出功率都能够满足负载需求,容易产生电源过流的情况,并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全部掉电或者系统上不了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保证电源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需求,避免电源出现过流保护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控模块、至少一个逻辑模块以及电源和负载,其中,主控模块,用于获取各电源的输出功率信息及各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并将获取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及负载消耗功率信息写入逻辑模块;逻辑模块,用于根据主控模块写入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及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管理总线访问负载的信息标签,从负载的信息标签获取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
所述主控模块在系统复位启动或者收到电源变化中断后,执行获取电源输出功率信息的操作;在系统复位启动或者收到负载变化中断后,执行获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的操作。
所述主控模块进一步为各负载设置上下电优先级,并将设置的负载上下电优先级写入逻辑模块;所述逻辑模块在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时进一步结合负载的上下电优先级。
所述主控模块进一步将各负载设置为允许上电或禁止上电,并将设置的允许上电或禁止上电信息写入逻辑模块中与各负载对应的软件允许位中;
在上电过程中,所述逻辑模块按照上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上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当前负载的软件允许位是否为允许上电,如果允许上电,则根据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判断如果将当前负载上电,系统中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当前负载上电,并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进行上电判断,直到最后一个负载上电结束为止;如果不满足,则当前负载不上电,并结束上电过程。
当系统中有新的负载插入时,所述主控模块获取该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写入逻辑模块;所述逻辑模块根据主控模块写入的信息,判断如果将该负载上电,系统中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该负载上电;否则,该负载不上电。
在系统运行期间,所述逻辑模块实时计算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不满足,则执行负载下电操作,按照下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下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如果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然后结束下电过程;否则,继续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重复执行上述下电判断操作,直到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耗能需求为止。
所述逻辑模块在感知到电源或者负载发生变化时,计算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
所述逻辑模块在感知到电源或者负载发生变化时,进一步向主控模块发送电源变化中断或负载变化中断;主控模块收到逻辑模块发来的电源变化中断或负载变化中断后,刷新逻辑模块中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
所述至少一个主控模块包括主用主控模块和备用主控模块,且每个主控模块分别对应一个逻辑模块,其中,主用主控模块通过管理总线获取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设置负载上下电优先级和软件允许位,将获取的及设置的信息写入自身对应的逻辑模块,并将获取的及设置的信息发送给备用主控模块,备用主控模块根据收到的信息更新自身对应的逻辑模块;当主用主控模块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控模块切换为主用主控模块,与备用主控模块对应的逻辑模块执行负载的上下电控制。
所述逻辑模块采用OC门方式控制负载上下电。
一种电源管理方法,适用于包含电源和负载的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电源的输出功率信息和各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根据获取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
所述获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的过程包括:通过访问负载的信息标签获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
所述获取电源输出功率信息的操作在系统复位启动或者电源发生变化时执行;所述获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的操作在系统复位启动或者负载发生变化时执行。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为各负载分别设置上下电优先级;
所述控制各负载上下电的过程包括:根据设置的上下电优先级以及获取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各负载设置为允许上电或者禁止上电;
所述控制各负载上电的过程包括:按照上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上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当前负载是否允许上电,如果允许上电,则根据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判断如果将当前负载上电,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当前负载上电,并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进行上电判断,直到最后一个负载上电结束为止;如果不满足,则当前负载不上电,并结束上电过程。
当系统中有新的负载插入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该新插入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如果将该负载上电,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该负载上电;否则,该负载不上电。
所述控制负载下电的过程包括:实时判断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当判断出不满足时,按照下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下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如果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然后结束下电过程;否则,继续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重复执行上述下电判断操作,直到系统中电源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耗能需求为止。
所述实时判断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包括:在电源或负载发生变化时,判断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电源或负载发生变化时,刷新电源输出功率信息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
由此可见,本发明中负载的上电和下电都是根据电源所能输出的功率和负载所要消耗的功率而控制的,这样可以在负载需求超过电源供能时,将负载不上电或者选择部分负载下电,从而保证在任何时候电源的输出功率都能够满足负载需求,避免电源过流,防止整个系统全部掉电或者上不了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负载上电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负载下电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主控的电源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逻辑模块采用OC门控制负载上下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方案,其基本思想是:获取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根据获取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控制负载的上下电。也就是说,负载的上电和下电是由电源所能输出的功率以及负载消耗的功率而定的,获取了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后,可以根据供能大于耗能的原则来决策是否允许负载上电或者下电,从而保证在任何时候电源的输出功率都能够满足负载需求。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源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主控模块、逻辑模块、m个电源和n个负载,其中,m、n≥1。系统初始上电时,只有主控模块和负载的信息标签部分上电,而负载的其它部分都处于下电状态。其中,负载的信息标签部分存储了负载的相关信息,如负载类型、负载消耗的功率等。由于负载的信息标签部分耗能很少,因此仅将负载的信息标签部分上电,而其它部分保持下电状态,可以避免因负载整体上电而导致负载消耗功率大于电源输出功率。
当系统复位启动或者收到负载变化中断后,主控模块通过内部管理总线(如CAN BUS、IIC、SMBUS等)访问各负载的信息标签,获取所有在位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将获取的负载消耗功率信息写入逻辑模块;当系统复位启动或者收到电源变化中断后,主控模块通过管理总线(如电源IO指示线)获取所有在位可用电源的输出功率信息,将获取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写入逻辑模块。然后,逻辑模块根据主控模块写入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及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控制负载的上下电。这里,主控模块可进一步设置各负载的上下电优先级,逻辑模块根据设置的上下电优先级及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来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
其中,关于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消息的管理,可通过在逻辑模块中设置相应的寄存器实现。比如,在逻辑模块中设置两种寄存器:电源信息寄存器和负载信息寄存器,电源信息寄存器用于存储各个在位可用电源的输出功率信息,负载信息寄存器用于存储各个在位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进一步地,还可以在负载信息寄存器中存储各负载的上下电优先级。
另外,主控模块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一个或多个负载设置为禁止上电,比如,在逻辑模块的负载信息寄存器中为各个负载分别设置软件允许位,主控模块根据实际需求将各个负载的软件允许位设置为允许上电或者禁止上电,一旦某个负载的软件允许位被设置为禁止上电,则无论电源输出的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负载的耗能需求,该负载都不能上电。
下面对负载的上下电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上电过程中,逻辑模块按照上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上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当前负载的软件允许位是否为允许上电,如果允许上电,则根据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判断如果将当前负载上电,系统中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当前负载上电,并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进行上电判断,直到最后一个负载上电结束为止;如果不满足,则当前负载不上电,并结束上电过程。
为更加清楚起见,下面通过一具体例子对逻辑模块控制负载上下电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以图1所示系统结构为例,假设有m个在位可用电源,n个在位负载,m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1、P2、...、Pm,n个负载的消耗功率分别为L1、L2、...、Ln,且n个负载所在的槽位分别为1、2、...、n。本实施例中,主控模块将m个电源的输出功率信息及n个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分别写到逻辑模块中,并在逻辑模块中设置各负载的上下电优先级,比如,将优先级设置为与负载所在的槽位关联,槽位越小,上电优先级越高,即槽位1、2、...、n的上电优先级依次递减;下电优先级与上电优先级相反,槽位越大,下电优先级越高,即槽位1、2、...、n的下电优先级依次递增。系统初始上电时,仅主控模块和各负载的信息标签上电,负载其它部分的上电过程根据负载的上电优先级进行。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依据上电优先级进行的负载上电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逻辑模块计算所有在位可用电源的总输出功率P,P=P1+P2+...+Pm。
步骤202:逻辑模块查看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即槽位为1的负载(以下简称负载1)的软件允许位是否为允许上电,如果为允许上电,则计算P-L0-L1,并判断P-L0-L1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功率阈值Pa,如果大于,则将负载1上电,然后执行步骤203;如果不大于,则负载1不上电,并结束本流程。
其中,L0为主控模块消耗的功率,由于主控模块一直在运行,故要减去主控模块消耗的功率。功率阈值Pa依据系统实际需求设置,可以为0或者为大于0的数值。
其中,所述判断P-L0-L1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功率阈值Pa的步骤,实际上相当于判断如果将负载1上电,系统中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大于,则说明能够满足,可以将负载1上电;否则,说明耗能需求超出了电源输出,不能将负载1上电。
步骤203:逻辑模块查看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即负载2的软件允许位是否为允许上电,如果为允许上电,则计算P-L0-L1-L2,并判断P-L0-L1-L2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功率阈值Pa,如果大于,则将负载2上电,并继续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进行上电判断,直到最后一个负载上电结束为止;如果不大于,则负载2不上电。
在图2所示的上电过程结束后,如果在系统正常运行期间又有新的负载x插入,则此时逻辑模块将向主控模块发送负载变化中断,主控模块通过访问该新插入负载的信息标签获取该负载的消耗功率Lx,并将该负载消耗的功率信息写入逻辑模块,逻辑模块计算P-L0-L-Lx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功率阈值Pa,如果大于,则说明系统中的电源输出功率足以满足将该新负载上电后的耗能需求,故将该新插入的负载x上电;否则,负载x不上电。其中,L为系统中所有已上电负载所消耗的总功率。
在系统正常运行期间,逻辑模块实时计算系统中所有在位可用电源输出的总功率与所有负载消耗的总功率之差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功率阈值,如果大于,则说明电源输出能够满足负载耗能需求;否则,说明负载耗能超出了电源输出。当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电源突出故障无法再供能时,很容易出现所述负载耗能超出电源输出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逻辑模块需要选择部分负载下电,以保证电源输出能够满足负载耗能需求。
负载下电操作根据负载的下电优先级进行,其具体过程包括:当逻辑模块判断出系统中的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不能够满足耗能需求时,按照下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下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如果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然后结束下电过程;否则,继续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重复执行上述下电判断操作,直到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耗能需求为止。
下面以图1所示系统结构为例,并结合图3对负载下电流程进行详细说明。这里,假设系统正常运行时共有m个在位可用电源,它们的总输出功率P=P1+P2+...+Pm。如果在系统运行期间,其中一个电源如P1发生故障无法再继续供能,则此时逻辑模块将感知到该电源变化,并向主控模块发送电源变化中断,同时执行图3所示流程。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负载下电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逻辑模块计算P-P1-L0-L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功率阈值Pa,如果不大于,则执行步骤302;否则,结束本流程。
其中,L0为主控模块消耗的功率,L为系统中所有已上电负载消耗的总功率。
步骤302:逻辑模块选择下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即负载n,计算P-P1-L0-L+Ln,并判断P-P1-L0-L+Ln是否大于Pa,如果P-P1-L0-L+Ln>Pa,则将负载n下电,然后结束本流程;否则,执行步骤303。
其中,所述判断P-P1-L0-L+Ln是否大于Pa的步骤,实际上相当于判断如果将负载n下电,电源输出是否能够满足负载需求,如果大于,则说明能够满足,此时将负载n下电即可;否则,说明即使将负载n下电,电源输出也仍然满足不了耗能需求,此时需要选择更多的负载下电。
步骤303:逻辑模块选择下电优先级次高的负载即负载n-1,并计算P-P1-L0-L+Ln+Ln-1是否大于Pa,如果P-P1-L0-L+Ln+Ln-1>Pa,则将负载n、n-1下电,然后结束本流程;否则,逻辑模块继续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重复执行上述下电判断操作,直到电源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耗能需求为止,即直到电源输出的总功率与所有负载消耗的总功率之差大于预先设定的功率阈值Pa为止。
图1所示的电源管理系统只包括一个主控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因单主控出现故障而造成整个系统瘫痪的情况发生,有时会设置双主控。图4示出了双主控的电源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两个主控模块和两个逻辑模块,每个主控模块分别对应一个逻辑模块,其中,一个主控模块处于主用状态,另一个主控模块处于备用状态。正常情况下,只有处于主用状态的主控模块即主用主控模块拥有管理总线控制权,电源信息及负载信息的搜集都通过主用主控模块来完成,主用主控模块将搜集到的信息写入自身对应的逻辑模块,由该逻辑模块控制负载的上下电。当主用主控模块出现故障时,主用主控模块降为备用主控模块,备用主控模块升为主用主控模块。为了保证电源管理的一致性,主用主控模块需要及时将最新的电源管理策略(包括电源信息、负载信息、负载上下电优先级等)通过主备总线传递给备用主控模块,备用主控模块根据收到的信息更新自身对应的逻辑模块中的电源管理策略,使两个逻辑模块中运行的电源管理策略相同。
为了保证任何时候负载的上下电都处于确定状态,逻辑模块控制负载上下电引脚的方式可以采用OC门。图5示出了逻辑模块采用OC门控制负载上下电的示意图,当一个逻辑模块发生故障时,由另一个逻辑模块运行相同的电源管理策略驱动OC门。鉴于OC门可以实现线与线或,使负载的上下电引脚有一个稳定的驱动,因此采用OC门控制负载上下电,可以减少上下电时延,保证上下电的实时性。
以上所述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主控模块、至少一个逻辑模块以及电源和负载,其中,
主控模块,用于获取各电源的输出功率信息及各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并将获取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及负载消耗功率信息写入逻辑模块;
逻辑模块,用于根据主控模块写入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及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管理总线访问负载的信息标签,从负载的信息标签获取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在系统复位启动或者收到电源变化中断后,执行获取电源输出功率信息的操作;在系统复位启动或者收到负载变化中断后,执行获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进一步为各负载设置上下电优先级,并将设置的负载上下电优先级写入逻辑模块;
所述逻辑模块在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时进一步结合负载的上下电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进一步将各负载设置为允许上电或禁止上电,并将设置的允许上电或禁止上电信息写入逻辑模块中与各负载对应的软件允许位中;
在上电过程中,所述逻辑模块按照上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上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当前负载的软件允许位是否为允许上电,如果允许上电,则根据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判断如果将当前负载上电,系统中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当前负载上电,并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进行上电判断,直到最后一个负载上电结束为止;如果不满足,则当前负载不上电,并结束上电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系统中有新的负载插入时,所述主控模块获取该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写入逻辑模块;
所述逻辑模块根据主控模块写入的信息,判断如果将该负载上电,系统中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该负载上电;否则,该负载不上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系统运行期间,所述逻辑模块实时计算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不满足,则执行负载下电操作,按照下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下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如果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然后结束下电过程;否则,继续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重复执行上述下电判断操作,直到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耗能需求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模块在感知到电源或者负载发生变化时,计算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模块在感知到电源或者负载发生变化时,进一步向主控模块发送电源变化中断或负载变化中断;主控模块收到逻辑模块发来的电源变化中断或负载变化中断后,刷新逻辑模块中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控模块包括主用主控模块和备用主控模块,且每个主控模块分别对应一个逻辑模块,其中,主用主控模块通过管理总线获取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设置负载上下电优先级和软件允许位,将获取的及设置的信息写入自身对应的逻辑模块,并将获取的及设置的信息发送给备用主控模块,备用主控模块根据收到的信息更新自身对应的逻辑模块;当主用主控模块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控模块切换为主用主控模块,与备用主控模块对应的逻辑模块执行负载的上下电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模块采用OC门方式控制负载上下电。
12、一种电源管理方法,适用于包含电源和负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各电源的输出功率信息和各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
根据获取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的过程包括:通过访问负载的信息标签获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源输出功率信息的操作在系统复位启动或者电源发生变化时执行;
所述获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的操作在系统复位启动或者负载发生变化时执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为各负载分别设置上下电优先级;
所述控制各负载上下电的过程包括:根据设置的上下电优先级以及获取的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控制各负载的上下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各负载设置为允许上电或者禁止上电;
所述控制各负载上电的过程包括:按照上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上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当前负载是否允许上电,如果允许上电,则根据电源输出功率信息和负载消耗功率信息判断如果将当前负载上电,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当前负载上电,并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进行上电判断,直到最后一个负载上电结束为止;如果不满足,则当前负载不上电,并结束上电过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系统中有新的负载插入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该新插入负载的消耗功率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如果将该负载上电,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该负载上电;否则,该负载不上电。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负载下电的过程包括:实时判断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当判断出不满足时,按照下电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下电优先级最高的负载开始,判断如果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如果满足,则将不小于该优先级的负载下电,然后结束下电过程;否则,继续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负载,重复执行上述下电判断操作,直到系统中电源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耗能需求为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判断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包括:在电源或负载发生变化时,判断系统中在位可用电源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满足耗能需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电源或负载发生变化时,刷新电源输出功率信息或负载消耗功率信息。
CN2008101028066A 2008-03-26 2008-03-26 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6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28066A CN101246361B (zh) 2008-03-26 2008-03-26 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28066A CN101246361B (zh) 2008-03-26 2008-03-26 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6361A true CN101246361A (zh) 2008-08-20
CN101246361B CN101246361B (zh) 2010-07-07

Family

ID=39946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280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6361B (zh) 2008-03-26 2008-03-26 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46361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6828A (zh) * 2013-11-21 2014-03-05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04377694A (zh) * 2014-11-19 2015-02-2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供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484026A (zh) * 2015-01-07 2015-04-01 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方法、系统及机架服务器
CN103403635B (zh) * 2011-03-04 2015-11-25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控制装置
CN105262613A (zh) * 2015-09-07 2016-01-20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功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56075A (zh) * 2014-11-25 2016-06-0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06656519A (zh) * 2016-11-15 2017-05-1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的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06775640A (zh) * 2016-11-12 2017-05-31 驭联智能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新型车内设备挂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221229A (zh) * 2019-06-10 2019-09-10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电控制方法
CN110323831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美登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实际容量逐级投切的多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CN111679601A (zh) * 2020-05-28 2020-09-18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多板卡设备的控制方法、多板卡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3635B (zh) * 2011-03-04 2015-11-25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控制装置
CN103616828A (zh) * 2013-11-21 2014-03-05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04377694A (zh) * 2014-11-19 2015-02-2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供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656075B (zh) * 2014-11-25 2018-10-23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05656075A (zh) * 2014-11-25 2016-06-0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04484026A (zh) * 2015-01-07 2015-04-01 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方法、系统及机架服务器
CN105262613A (zh) * 2015-09-07 2016-01-20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功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75640A (zh) * 2016-11-12 2017-05-31 驭联智能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新型车内设备挂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656519A (zh) * 2016-11-15 2017-05-1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的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10323831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美登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实际容量逐级投切的多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CN110221229A (zh) * 2019-06-10 2019-09-10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电控制方法
CN111679601A (zh) * 2020-05-28 2020-09-18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多板卡设备的控制方法、多板卡设备及介质
CN111679601B (zh) * 2020-05-28 2021-11-19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多板卡设备的控制方法、多板卡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6361B (zh) 201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6361B (zh) 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290854B (zh) 一种对冗余电源模块进行状态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87094B (zh) 多电源供电时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US7469351B2 (en) Multiple computer equipment and managemen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number of AC-DC power modules to be operated by calculating power consumption based upon system information
KR101661704B1 (ko) 마이크로그리드 에너지관리시스템 및 에너지저장장치에 대한 전력 저장 방법
US7177222B2 (e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EP3341813B1 (en) Power multiplexer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CN109151961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运行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00042860A1 (en) Rack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ack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102301555A (zh) 使用事件触发调试运行供电组
CN104137382A (zh) Ups中智能能量存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53067B (zh) 减少装置功率消耗的方法及具有嵌入式存储器模块的装置
CN101937264A (zh) 电源功率管理方法、装置及模块化设备
CN104168122A (zh) 一种降低系统轻载功耗的服务器电源冗余方法
CN102929381B (zh) 电子系统及其电源管理方法
CN105322242B (zh) 备用电池
CN114397957A (zh) 用于mcu芯片的低功耗电源管理电路、mcu芯片
CN105549723A (zh) 一种服务器节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节电控制装置
US10386916B2 (en) Supply-voltage control for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CN102301307B (zh) 用于控制最优时钟和电压切换的分布式表格驱动电源模式计算
CN101383179B (zh) 存储系统及存储系统的供电方法
CN103186130B (zh)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太阳能供电设备的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US8943274B2 (en) Changing power state with an elastic cache
JP2022505916A (ja) 電源のスリープ方法、スリープ決定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20240030717A1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