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2666A - 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2666A
CN101232666A CNA2007100198830A CN200710019883A CN101232666A CN 101232666 A CN101232666 A CN 101232666A CN A2007100198830 A CNA2007100198830 A CN A2007100198830A CN 200710019883 A CN200710019883 A CN 200710019883A CN 101232666 A CN101232666 A CN 101232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 battery
power supply
switch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198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汝仁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Kunshan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Kunshan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Kunshan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Kunshan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0198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26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2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26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当卸除个人移动终端机的主电池时,该转换装置使系统的电源管理简单化以稳定操作电源,并且由于可以不从备用电池直接提供各元件所需的电源,因而无需电源转换装置,从而能够减少终端机的制作成本。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检测主电池是否安装在终端机上并输出主电池检测信号的主电池检测部;按照从上述主电池检测部输出的主电池检测信号进行开关的电池转换开关;当通过上述电池转换开关卸除主电池时,将备用电源提供给电源管理部(PMU)的备用电池。

Description

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电池转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当卸除个人移动终端机的主电池时,该转换装置使系统的电源管理简单化从而稳定操作系统,并且由于可以不从备用电池直接提供各元件所需的电源,因而无需电源转换装置,从而能够减少终端机的制作成本。
背景技术
通常,以电池为驱动方式的个人移动终端机有时内设电池,但一般采用电池装卸式,以便当电池电源全部消耗完时能够轻松地更换电池。而且当更换电池时,为了使终端机的内部存储器内所储存的各种数据不消失,提供有备用电源。
为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将对主电池(外部电池)和备用电池(内部电池)进行对照说明。
图1是现有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方块图。在持续向储存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101和CPU102的计时器(RTC:Real TimeClock)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完成主电池的转换。
如图1所示,主电池检测部104检测主电电池是否安装在终端机上,并输出主电池检测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来控制电池转换开关SW1、SW2。
即,上述主电池检测部104在安装有电池时,输出“低”电平的主电池检测信号,上述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根据该主电池检测信号“打开(ON)”,向电源管理部103提供主电池105电源。
于是,上述电源管理部103根据终端机的内部构成要素将上述主电池电源转换成所需要的电源(例如:3.3V、1.8V等)进行提供。
此时,上述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通过变换器106接收已变成“高”电平的主电池检测信号,处于“关闭(OFF)”状态。
同时,为转换而将主电池105从终端机中卸除时,上述主电池检测部104输出“高”电平的主电池检测信号,上述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根据该主电池检测信号而“关闭”。
相反,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通过变换器106接收已变成“低”电平的主电池检测信号,进入“打开”状态,备用电池107将电源提供给用于维持CPU102和存储器101等数据的最小装置。
但是,上述备用电池107的电源为“2.8~3.3V”,比主电池105要低,且不通过电源管理部103向相关构成要素直接提供电池电源,所以需要通过电荷泵108转换成移动的额定电压(3.3V)后进行提供。
但是,如上所述,终端机内部有存储器101等必须提供比上述额定电压(3.3V)更低的电压(1.8V)的构成要素。为此,设置有用于将高电源转换成低电源的电压变换器(LDO:Low Drop Output,Regulator)109。
表1是有无安装主电池的逻辑操作图表。如果安装有主电池,则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处于打开状态,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处于关闭状态,因而由主电池提供电源;如果卸除主电池,则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处于关闭状态,第2电池转换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因而由备用电池向存储器和CPU等一部分构成要素提供电源。
有无主电池   主电池感应部     SW1     SW2 提供电源
有(安装状态)   Low     On     Off 主电池
无(卸除状态)   High     Off     On 备用电池
表1
表2是安装卸除主电池的逻辑操作图表,当卸除主电池时(有→无),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的操作为(On→Off),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的操作为(Off→On),向存储器和CPU等一部分构成要素提供的电源从主电池转换成备用电池。
另外,当安装主电池时(无→有),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的操作为(Off→On),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的操作为(On→Off),供给电源从备用电池转换成主电池。
主电池状态   主电池感应部     SW1     SW2
卸除时(有→无)   Low→High     On→Off     Off→On
安装时(无→有)   High→Low     Off→On     On→Off
表2
如上所述,当卸除主电池时,备用电池向存储器和CPU等一部分构成要素提供电源;当安装主电池时,则再次由主电池提供电源,从而能够维持用户的程序和数据。
但是,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的电池转换装置由于必须从备用电池直接提供适合终端机各构成要素的电源,所以为此还必须设置电压变换器,加之要实现主电池卸除时进入的电源管理模式(Deep SleepMode),所需软件代码十分复杂,从而不仅会使终端机的制作成本上升,而且会使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当卸除主电池时,该转换装置使终端机的电源管理模式简单化以便进入睡眠管理模式(电源关闭状态),并且还能更加简单地实现所需的软件代码,从而能够使系统更加稳定。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其不从备用电池直接提供终端机各构成要素所需的电源,所以可以不设置用于转换备用电池电源的电源转换装置,从而能够减少终端机的制作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检测主电池是否安装在终端机上并输出主电池检测信号的主电池检测部;按照从上述主电池检测部输出的主电池检测信号进行开关的电池转换开关;当通过上述电池转换开关卸除主电池时,将备用电源提供给电源管理部(PMU)的备用电池。
综上所述的本项发明的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其效果之一在于:当卸除主电池时,使终端机的电源管理模式简单化以便能够进入睡眠模式(Sleep Mode),并且由于可以不设置深睡眠模式(DeepSleep Mode),所以还可以使用于管理电源的软件代码更加简单,从而能够使系统更加稳定地操作。
另外,本项发明的效果之二在于:由于不从备用电池直接提供终端机各构成要素所需的电源,所以可以不设置用于转换备用电池电源的电源转换装置,从而能够减少终端机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方块图。
*附图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01:存储器(SDRAM)       102:CPU
103:电源管理部(PMU)     104:主电池检测部
105:主电池              106:变换器(converter)
107:备用电池            108:电荷泵(Charge Pump)
109:电压变换器(converter)(LDO)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有别于主电池卸除时将备用电池电源提供给存储器和CPU等一部分构成要素的现有电池转换装置,而是将备用电池电源提供给电源管理部(PMU)。
因此,不需要现有装置的电压转换装置(LDO:Low Drop Output,将高电源转换成低电源的装置),这样可使终端机体积和成本减少。现有的电源管理模式必须具备“运行(Run)”、“空闲(IDLE)”、“睡眠(SLEEP)”、“深睡眠(DEEP SLEEP)”4种模式,所以软件的实现十分复杂。但是本发明的电源管理模式可以仅实现除“深睡眠(Deep Sleep)”模式外的3种模式,所以可使软件的实现简单化,从而能够使系统更为稳定。
在这里,“深睡眠模式(Deep Sleep Mode)”是指电源被完全切断的状态,与“重设(reset)”状态相似,而“睡眠模式(Sleep Mode)”是指单纯关闭LCD画面的状态,事实上存在着未切断电源的差异。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方块图。它与图1存在的最大差异是不具备图1所示的现有电池转换装置构成要素中的电压转换装置LDO,并且并非从备用电池向存储器101和CPU102的计时器(RTC:Real Time Clock)直接提供电源,而是与主电池一样,在通过电源管理部103向各构成要素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完成主电池的转换。
如图2所示,主电池检测部104检测主电池是否安装在终端机,输出主电池检测信号,根据该信号控制电池转换开关SW1、SW2。
即,上述主电池检测部104在安装有电池时,输出“低”电平的主电池检测信号,然后上述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根据该主电池检测信号“打开(ON)”,向电源管理部103提供主电池105电源。
于是,上述电源管理部103在将上述主电池电源转换成终端机内部构成要素所需的电源(例如:3.3V、1.8V等)后进行提供。
此时,上述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通过变换器106接收已变成“高”电平的主电池检测信号,进入“关闭(OFF)”状态。
同时,当为更换而将主电池105从终端机上卸除时,上述主电池检测部104输出“高”电平的主电池检测信号,上述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根据该主电池检测信号“关闭”。
相反,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通过变换器106接收已变成“低”电平的主电池检测信号,进入“打开”状态,将备用电池107电源提供给电源管理部103。
但是,上述备用电池107的电源为“2.8~3.3V”,比主电池105要低,所以通过电荷泵108将之转变成稳定的额定电压(3.3V)进行提供,由于是在电源管理部103转换各构成要素所需的电压,因此不需设置额外的电压变换器(LDO)。
表3是有无安装主电池的逻辑操作图表。如果安装有主电池,则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进入打开状态,而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进入关闭状态,所以由主电池向电源管理部103提供电源;如果卸除主电池,则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进入关闭状态,而第2电池转换开关则进入打开状态,所以由备用电池向电源管理部103提供电源。
有无主电池   主电池感应部     SW1     SW2 提供电源
有(安装状态)   Low     On     Off 主电池
无(卸除状态)   High     Off     On 备用电池
表3
表4是安装卸除主电池操作的逻辑操作图表。当卸除主电池时(有→无),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的操作为(On→Off),而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的操作为(Off→On),由此向电源管理部103提供的电源从主电池变成备用电池。
另外,当安装主电池时(无→有),第1电池转换开关SW1的操作为(Off→On),而第2电池转换开关SW2的操作为(On→Off),由此供给电源从备用电池转换成主电池,向电源管理部103提供电源。
主电池状态 主电池感应部     SW1     SW2
卸除时(有→无) Low→High     On→Off     Off→On
安装时(无→有) High→Low     Off→On     On→Off
表4
如上所述,当卸除主电池时,备用电池向电源管理部提供电源;而当安装主电池时,则再次由主电池提供电源,所以可以不设置额外的电源管理模式(Deep Sleep Mode),从而可减少软件的复杂度。
上面参照附图对本项发明的理想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这里,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范围所使用的用语或单词不应解释为只限定通常的或词典里的意思,而应该解释为是符合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意思和概念。
因此,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所显示的构成只不过是本项发明本项发明最理想的一个实施例,并非都代表本项发明的技术思想,因而基于该出发点,必须理解为可以有替代它们的各种相似物和变形例。

Claims (6)

1.一种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检测主电池是否安装在终端机上并输出主电池检测信号的主电池检测部;
按照从上述主电池检测部输出的主电池检测信号进行开关的电池转换开关;
当通过上述电池转换开关来卸除主电池时,将备用电源提供给电源管理部(PMU)的备用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管理部在通过备用电池提供电源时,将电源管理模式转换成“睡眠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管理部在因备用电池供电而转换成睡眠模式时,仅是有选择性地向终端机构成要素中的存储器和CPU的计时器(RTC)等一部分构成要素提供电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转换开关由将主电池的电源提供给电源管理部的第1电池转换开关和将备用电池的电源提供给电源管理部的第2电池转换开关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卸除上述主电池时,第1电池转换开关的操作为(On→Off),而第2电池转换开关的操作为(Off→On),从而使提供给电源管理部的电源从主电池转换成备用电池。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安装上述主电池时(无→有),第1电池转换开关的操作为(Off→On),而第2电池转换开关的操作为(On→Off),从而使提供给电源管理部的电源从备用电池转换成主电池。
CNA2007100198830A 2007-01-25 2007-01-25 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 Pending CN1012326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198830A CN101232666A (zh) 2007-01-25 2007-01-25 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198830A CN101232666A (zh) 2007-01-25 2007-01-25 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2666A true CN101232666A (zh) 2008-07-30

Family

ID=3989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198830A Pending CN101232666A (zh) 2007-01-25 2007-01-25 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266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793B (zh) * 2008-08-29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信终端及其掉电实现非接触式卡应用的方法
CN104699212A (zh) * 2013-12-04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电子设备以及pmu芯片
CN112987551A (zh) * 2021-03-26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793B (zh) * 2008-08-29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信终端及其掉电实现非接触式卡应用的方法
CN104699212A (zh) * 2013-12-04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电子设备以及pmu芯片
CN104699212B (zh) * 2013-12-04 2017-11-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电子设备以及pmu芯片
CN112987551A (zh) * 2021-03-26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7123B (zh) 一种最大化使用电池容量的方法及手持终端
US8090988B2 (en) Saving information to flash memory during power failure
US6895516B2 (en) Switching between source power supply and battery of a system based upon connection status of source power supply and battery and a system parameter indicative of the status of the system
CN104216499B (zh) 机柜与其电源控制方法
CN100541526C (zh) 近场通信终端供电装置和方法
CN102255395B (zh) 电子设备和单个电源向至少两个不同负载供电的方法
JP3974510B2 (ja)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電力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834999A (zh) 具有用于使外部电源稳定的电流限制反馈控制环路修改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力管理器
CN105955439A (zh) 一种供电的装置及方法
CN101232666A (zh) 个人移动终端机的电池转换装置
CN107272861A (zh) 在S0ix状态期间调节系统VR输出来降低系统空闲功率的方法
EP1985472A1 (en) Tyre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 having reduced current consumption
US2004008504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2315228A (ja) 電源装置
US20040168095A1 (en) Mobile computer with desktop type processor
CN108767344A (zh) 一种智能音响电池供电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201142684Y (zh) 近场通信终端供电装置
CN103311977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维持电路和方法
CN101097478A (zh) 储存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US9236766B2 (en) Control of a power adapter with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based on output voltage thresholds
US20050045225A1 (en)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standby power
CN102053688A (zh) 具有外部电源的电源供应器及计算机
CN101957647A (zh) 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电源供应装置与充电方法
CN112783255A (zh) 一种基于电量分级管控和宽电压范围电平转换的低功耗电路
US20030088797A1 (en) Adapting link speed of a network controller to available power supp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