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2479B - 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2479B
CN101232479B CN 200710163817 CN200710163817A CN101232479B CN 101232479 B CN101232479 B CN 101232479B CN 200710163817 CN200710163817 CN 200710163817 CN 200710163817 A CN200710163817 A CN 200710163817A CN 101232479 B CN101232479 B CN 1012324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modulation
channel
mmb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638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2479A (zh
Inventor
鲍东山
李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 2007101638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2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2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2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2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24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T-MMB)系统的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和系统,通过T-MMB系统传输帧的快速信息信道(FIC)中的业务类型指示和T-MMB业务调制方式的指示,各传输模式时将已编码的不同调制方式的数据分别进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分块和DQPSK、8DPSK、16DAPSK调制,在传输帧中实现不同业务类型、不同调制方式的数据复用,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且兼容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

Description

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T-MMB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广播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可以采用高阶调制,传输更多的业务。
欧洲的数字音频广播(DAB)采用DQPSK调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韩国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T-DMB)也采用DQPSK调制,新提出的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T-MMB系统兼容DAB,支持DQPSK调制,也支持高阶调制,如8DPSK或16DAPSK调制,从而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调制方式通过传输帧中快速信息信道(FIC,Fast Information Channel)的特定位加以指示。
由于传输帧结构和DAB保持一样,为了支持高阶调制而子信道CU的总数又保持不变,则每个CU的比特数与调制方式有关,DQPSK调制时每个CU占64个比特,8DPSK调制时每个CU占96个比特,16DAPSK调制时每个CU占128个比特,即每个CU为32个调制符号。
在T-MMB传输帧中可以实现DAB、T-DMB、T-MMB三类业务的时间复用,T-MMB业务又支持DQPSK、8DPSK、16DAPSK调制,在发射端对已编码的传输帧复用器输出的比特流进行OFDM符号分块和调制时需要知道每个子信道的调制方式和子信道位置、大小等信息,否则将无法实现多种调制方式。因此在发射端需要知道系统的传输模式和FIC中关于业务类型、子信道位置、大小和调制方式等描述信息。
T-MMB系统的传输帧结构如图1所示,传输帧的结构和长度都依赖于传输模式。每个传输模式有相应数量的快速信息块(FIB)和公共交织帧(CIF)。T-MMB传输系统由三个信道组成,分别是同步信道,FIC和MSC。其中同步信道主要用来基本的解调作用,如传输帧同步,自动的频率控制,信道状态估计和发射机识别。MSC用来传送音频、视频和数据业务成分。而接收机需要识别的系统复用配置信息(MCI)和数据业务信息(SI)用FIC进行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传输帧的FIC中关于业务类型、子信道位置、大小和调制方式以及传输模式的指示,将编码后的传输帧数据进行OFDM符号分块和DQPSK、8DPSK、16DAPSK调制,实现一种兼容DAB又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T-MMB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该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T-MMB系统兼容数字音频广播DAB,该方法包括:根据调制方式调整主业务信道MSC中子信道数据的排列;在MSC中按调制方式DQPSK、8DPSK、16DAPSK排列各子信道的数据;相同调制方式的子信道数据顺序排列;不同调制方式的子信道的起始位置Start Address在不同传输模式下应与相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块块长的整数倍对齐,不足部分填0;MSC的公共交织帧CIF中未分配的容量单元CU按前一个子信道中的CU采用的调制方式进行排列和调制;根据传输模式和快速信息信道FIC中的业务类型、子信道组织、T-MMB业务调制方式的指示,对已编码的传输帧数据进行OFDM符号分块;符号分块需要的传输模式信息从T-MMB系统的信号群传输接口ETI传输帧的帧描述区域FC中的模式标识MID字段得到;根据FIC中快速信息组FIG类型0扩展2-FIG0/2中数据业务成分类型DSCTy区分是DAB、T-DMB还是T-MMB业务,如有T-MMB业务,则根据FIC中FIG类型0扩展15-FIG0/15中的调制方式ModuType指示,区分T-MMB业务使用的调制方式,是DQPSK、8DPSK或16DAPSK其中的一种;根据FIC中FIG类型0扩展1-FIG0/1,以及有FIG类型0扩展15-FIG0/15时的FIG0/15中子信道的起始位置Start Address和大小的指示,计算出需用DQPSK调制的子信道的比特位置和数量;如有用8DPSK调制的子信道,则根据FIG0/15中的子信道起始位置和大小计算出子信道的比特位置和数量;如有用16DAPSK调制的子信道,则根据FIG0/15中的子信道起始位置和大小计算出子信道的比特位置和数量;根据传输模式和调制方式对传输帧数据分别进行OFDM符号分块和重组,OFDM符号的块长与传输模式和调制方式有关;FIC的数据用DQPSK调制,单独分块;MSC中的已凑成块长整数倍的3种调制方式的数据按调制方式分别分块;对按调制方式排列的分块后的数据分别进行QPSK、8PSK、16APSK符号映射;映射后的数据根据不同的传输模式进行频率交织;交织后的数据以相位参考符号(PRS)为基准进行差分调制,从而实现DQPSK、8DPSK、16DAPSK调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兼容DAB的T-MMB系统的传输帧结构图;图2是兼容DAB的T-MMB系统的主信号生成流程图;图3是兼容DAB的T-MMB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兼容DAB的T-MMB系统的FIB结构图;图5是FIC中描述兼容DAB的T-MMB系统的基本业务组织的FIG0/2的配置结构图;图6是FIC中描述兼容DAB的T-MMB系统中DAB/T-DMB业务的子信道信息的FIG0/1的配置结构图;图7是FIC中描述兼容DAB的T-MMB系统中MMB业务的子信道信息的FIG0/15的配置结构图;图8是8PSK符号映射的星座图;图9是16APSK符号映射的星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兼容DAB的T-MMB系统的主信号生成流程图如图2所示。
为了要在T-MMB系统中实现多种调制方式,需要根据传输模式和FIC中给出的子信道位置、大小和调制方式等信息进行OFDM符号分块,输出按DQPSK、8DPSK、16DAPSK顺序排列的待调制数据,然后进行相应的符号映射和频率交织及差分调制,如图3所示。
发射端需要的传输模式信息从EII传输帧的帧描述区域(FC)中的模式标识(MID)字段获得。T-MMB系统的传输模式有四种,当MID=01时表示模式I;当MID=10(二进制表示,高位在前)时表示模式II;当MID=11时表示模式III;当MID=00时表示模式IV。
其他指示信息通过FIC中描述子信道不同业务类型的FIG获得。FIC由多个FIB组成,各个模式的传输帧有相应数量的FIB,FIB由FIG组成,FIB长256个比特,如图4所示。FIG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还有多种扩展。
由FIG类型0扩展2-FIG0/2中对数据业务成分类型(DSCTy)的指示,区分是DAB、T-DMB还是T-MMB业务,如果DSCTy=011000,则表示是T-DMB业务,如果DSCTy=011001,则表示是T-MMB业务,如果DSCTy为其他值,则查DSCTy的定义看是否是DAB的某种业务类型,如图5所示。
由FIG类型0扩展1-FIG0/1中对DAB/T-DMB业务的子信道位置(Start Address)和大小(Sub-channel size)指示(CU为单位),计算用DQPSK调制的各个子信道的比特位置和大小,如图6所示。比特位置为Start Address指示的CU位置乘以64。比特大小为子信道的CU数乘以64。
如果有T-MMB业务,则由FIG类型0扩展15-FIG0/15中对T-MMB业务的子信道位置(Start Address)、大小(Sub-channel size)(CU为单位)和调制方式(ModuType)的指示,计算用DQPSK、8DPSK、16DAPSK调制的各个子信道的比特位置和大小,如图7所示。比特位置为StartAddress指示的CU位置前的按DQPSK、8DPSK、16DAPSK顺序的各个CU比特大小的累加。比特大小为子信道的CU数乘以该调制方式下CU的大小。
MSC中的各个子信道按照DQPSK、8DPSK、16DAPSK顺序在CIF中排列各自的CU,相同调制方式的数据可顺序排列,不同调制方式的数据由于OFDM符号分块和调制时所需的比特数不同,不同调制方式的子信道数据在CU分配时应将其Start Address在不同传输模式下与相应的OFDM符号块块长的整数倍对齐,不足部分填0。因此在FIC中得到的指示信息应已经符合上述要求。
得到分别需用DQPSK、8DPSK、16DAPSK调制的比特位置和大小后,输入OFDM符号分块模块,按照不同的传输模式的规则进行OFDM符号分块,当模式I时每个OFDM符号为1536×n比特(48个CU),当用DQPSK调制时n=2,当用8DPSK调制时n=3,当用16DAPSK调制时n=4。当模式II时每个OFDM符号为384×n比特(12个CU),n定义同上。当模式III时每个OFDM符号为192×n比特(6个CU),n定义同上。当模式IV时每个OFDM符号为768×n比特(24个CU),n定义同上。输出按DQPSK、8DPSK、16DAPSK顺序排列的分块后的数据。举一例,假设T-MMB系统传输DAB、T-DMB、T-MMB业务各一套,都为流模式,各占有一个子信道。DAB业务设为128Kbps、用DQPSK调制,1/2码率的卷积编码,保护级别为不等差错保护(UEP)3级的音频,占用1个CIF的96(0-95)个CU,;T-DMB业务设为384Kbps、用DQPSK调制,1/2码率的卷积和RS级联编码,保护级别为等差错保护(EEP)3-A的视频,占用288(96-383)个CU;T-MMB业务设为384Kbps、用8DPSK调制,1/2码率的LDPC编码,保护级别为EEP的1-C的视频,占用192(384-575)个CU。[0019]因此按照系统CU的分配和从FIC中得到的子信道信息,可以得到已编码的传输帧数据分块为:模式I时,FIC为2304×4比特,分成3个OFDM符号块,MSC中1个CIF的数据中需用DQPSK调制的数据为DAB业务的96×64=6144比特以及T-DMB业务的288×64=18432比特;需用8DPSK调制的数据为T-MMB业务的192×96=18432比特。MSC中剩余未用的CU(576-863)用系统中使用过的最高阶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则需用8DPSK调制的MSC中的比特位置为24576-70655。将已编码后的传输帧中的MSC数据的0-24575比特输入到OFDM符号分块模块进行分块,1536×2个比特分成一个OFDM符号块,现分成8个符号块;将MSC数据的24576-70655比特(8DPSK调制)输入到OFDM符号分块模块进行分块,1536×3个比特分成一个OFDM符号块,现分成10个符号块。因此得到按不同调制方式的分块后的数据。其他传输模式类似。
然后输入调制模块,包括:1.不同调制方式的数据分别输入相应的符号映射器进行符号映射:QPSK符号映射参见ETSI EN 300401中14.5.1节。8PSK符号映射如图8所示。对每个OFDM符号,3K-bit的矢量
Figure GDA0000047165990000061
(其中pl,n参见ETSI EN 300401中14.4.2节)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映射成K个8PSK符号: q l , m = e j Φ l , m , m=0,1,2,...,K-1其中K是子载波数,Φl,m如表1所示。表1  8PSK相位映射
  Φl,m   pl,3mpl,3m+1pl,3m+2
  0   001
  π/4   000
  π/2   100
  3π/4   110
  π   010
  5π/4   011
  3π/2   111
  7π/4   101
16APSK符号映射如图9所示。对每个OFDM符号,4K-bit的矢量
Figure GDA0000047165990000063
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映射成K个16APSK符号: q l , m = A l , m e j Φ l , m , m=0,1,2,...,K-1其中Φl,m表2所示,且 A l , m = α p l , 4 m . 表2  16APSK相位映射
  Φl,m   pl,4m+1pl,4m+2pl,4m+3
  0   001
  π/4   000
  π/2   100
  3π/4   110
  π   010
  5π/4   011
  3π/2   111
  7π/4   101
2.频率交织
频率交织是将QPSK/8PSK/16APSK符号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星座点映射,不同的传输模式有不同的交织规则,公式如下:yl,k=ql,k,l=2,3,4,L,L;k=F(n)。具体见ETSI EN 300401。3.差分调制
由相位参考符号生成器生成PRS信号,作为传输帧的第二个OFDM符号,为后续OFDM符号进行差分调制提供参考相位,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0047165990000071
Figure GDA0000047165990000072
的值通过公式
Figure GDA0000047165990000073
得到,相关参数可具体见ETSI EN 300401。
8DPSK差分调制在相邻的两个OFDM符号的同个子载波上进行(即时域差分),按如下公式进行:zl,k=zi-1,kgyl,k,l=2,3,4,...,L,-K/2≤k≤K/2其中zl-1,k表示第l-1个OFDM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的差分调制信号,yl,k表示频域交织后的第l个OFDM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的映射信号。
16DAPSK是差分幅度与相位相结合调制方案,其幅度与相位分别独立进行差分调制。其幅度按2DASK进行调制,相位按8DPSK进行调制。差分调制在相邻的两个OFDM符号的同个子载波上进行,按如下公式进行: z l - 1 , k = R L · α p l - 1,4 k ′ · e j Φ l - 1 , k ′
Figure GDA0000047165990000082
l=2,3,4,...,L,-K/2≤k≤K/2其中α>1是比例因子;RL表示16DAPSK的内环幅度;p′l-1,4k,p′l,4k表示频域交织后的映射符号所对应的幅度比特;Φ′l-1,k,Φ′l,k表示频域交织后的相位信息。
最终输出不同调制方式的已调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该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T-MMB系统兼容数字音频广播DAB,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调制方式调整主业务信道MSC中子信道数据的排列;
在MSC中按调制方式DQPSK、8DPSK、16DAPSK排列各子信道的数据;相同调制方式的子信道数据顺序排列;不同调制方式的子信道的起始位置Start Address在不同传输模式下应与相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块块长的整数倍对齐,不足部分填0;MSC的公共交织帧CIF中未分配的容量单元CU按前一个子信道中的CU采用的调制方式进行排列和调制;
根据传输模式和快速信息信道FIC中的业务类型、子信道组织、T-MMB业务调制方式的指示,对已编码的传输帧数据进行OFDM符号分块;
符号分块需要的传输模式信息从T-MMB系统的信号群传输接口ETI传输帧的帧描述区域FC中的模式标识MID字段得到;
根据FIC中快速信息组FIG类型0扩展2-FIG0/2中数据业务成分类型DSCTy区分是DAB、T-DMB还是T-MMB业务,如有T-MMB业务,则根据FIC中FIG类型0扩展15-FIG0/15中的调制方式ModuType指示,区分T-MMB业务使用的调制方式,是DQPSK、8DPSK或16DAPSK其中的一种;
根据FIC中FIG类型0扩展1-FIG0/1,以及有FIG类型0扩展15-FIG0/15时的FIG0/15中子信道的起始位置Start Address和大小的指示,计算出需用DQPSK调制的子信道的比特位置和数量;如有用8DPSK调制的子信道,则根据FIG0/15中的子信道起始位置和大小计算出子信道的比特位置和数量;如有用16DAPSK调制的子信道,则根据FIG0/15中的子信道起始位置和大小计算出子信道的比特位置和数量;
根据传输模式和调制方式对传输帧数据分别进行OFDM符号分块和重组,OFDM符号的块长与传输模式和调制方式有关;FIC的数据用DQPSK调制,单独分块;MSC中的已凑成块长整数倍的3种调制方式的数据按调制方式分别分块;
对按调制方式排列的分块后的数据分别进行QPSK、8PSK、16APSK符号映射;映射后的数据根据不同的传输模式进行频率交织;交织后的数据以相位参考符号PRS为基准进行差分调制,从而实现DQPSK、8DPSK、16DAPSK调制。
CN 200710163817 2006-10-11 2007-10-09 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2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63817 CN101232479B (zh) 2006-10-11 2007-10-09 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40830 CN101022445A (zh) 2006-10-11 2006-10-11 在兼容dab的t-mmb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和系统
CN200610140830.X 2006-10-11
CN 200710163817 CN101232479B (zh) 2006-10-11 2007-10-09 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2479A CN101232479A (zh) 2008-07-30
CN101232479B true CN101232479B (zh) 2011-06-15

Family

ID=387100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40830 Pending CN101022445A (zh) 2006-10-11 2006-10-11 在兼容dab的t-mmb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和系统
CN 2007101638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2479B (zh) 2006-10-11 2007-10-09 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40830 Pending CN101022445A (zh) 2006-10-11 2006-10-11 在兼容dab的t-mmb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0224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9126A (zh) * 2008-05-21 2008-11-19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公共交织帧的组帧方法及组帧装置
CN101582740A (zh) * 2008-06-27 2009-11-18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广播信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发送系统
ES2616564T3 (es) * 2010-01-14 2017-06-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de manera compatible una modulación PDM-BPSK y QPSK
US20160191081A1 (en) 2013-08-01 2016-06-30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CN107733553B (zh) * 2016-08-12 2022-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块的发送方法和装置、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0401517B (zh) * 2018-04-24 2022-04-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904A (zh) * 2004-11-11 2006-07-12 Lg电子株式会社 一种自动调谐广播信道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825968A (zh) * 2006-02-21 2006-08-30 朱克学 数字移动广播电视的接收并传送的方法及所使用的终端
WO2006101380A1 (en) * 2005-03-25 2006-09-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t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 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904A (zh) * 2004-11-11 2006-07-12 Lg电子株式会社 一种自动调谐广播信道的装置及其方法
WO2006101380A1 (en) * 2005-03-25 2006-09-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t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 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system
CN1825968A (zh) * 2006-02-21 2006-08-30 朱克学 数字移动广播电视的接收并传送的方法及所使用的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栋.数字音频广播(DAB)技术.《数字音频广播(DAB)技术》.1998,1-8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2479A (zh) 2008-07-30
CN101022445A (zh) 200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66539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fast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32479B (zh) 在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制方式的方法
KR100358120B1 (ko) 동일대역 인접채널 방식의 디지털 오디오 방송 전송 시스템
CN100525272C (zh) 基于免费dab的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收发方法与系统
CN102694764A (zh)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中的数字音频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1800724B (zh) 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
CN100499630C (zh) 一种多载波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数字信息传输方法
CN101601290B (zh) 用于数字多媒体广播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CN101889399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交织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82739A (zh) 数字广播信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发送系统
CN101800722B (zh) 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
CN103236902B (zh) 星座映射、解映射方法、编码调制及解码解调系统
CN100579102C (zh) 在t-mmb系统中应用分层调制技术的方法
CN1205770C (zh) 一种适于数字地面广播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
CN102065046B (zh) 一种ofdm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CN100493179C (zh) 用于无线多媒体广播系统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1582740A (zh) 数字广播信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发送系统
CN101971555B (zh) 用于在ofdm系统中使用保护音调来提高数据速率和改进健壮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355407A (zh) 用于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接收机、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CN101707584B (zh) 在t-mmb系统中应用分层调制技术的方法
CN102687505B (zh) 用于数字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存储空间和功率减少的系统、方法
CN102098253B (zh) 用于传送和接收广播信号的设备与方法
CN101800727B (zh)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
CN101800725B (zh) 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
CN103595678B (zh) 数字音频广播信号的离散导频信号生成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704

Address after: Floor 16, building A, building 8, Tsinghua Science Park, No. 1, Zhongguancun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16, building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Tsinghua Science Park, No. 1 Zhongguancun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ao Dongsha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NUFRON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1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115

Address after: A, building 16, building 1, building 8, Qinghua science park, No. 100084, Zhongguancun East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hina

Applicant after: Interdigital Tech Corp.

Address before: A, building 16, building 1, building 8, Qinghua science park, No. 100084, Zhongguancun East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hina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0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