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255B - 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使用其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使用其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7255B
CN101227255B CN2007103051397A CN200710305139A CN101227255B CN 101227255 B CN101227255 B CN 101227255B CN 2007103051397 A CN2007103051397 A CN 2007103051397A CN 200710305139 A CN200710305139 A CN 200710305139A CN 101227255 B CN101227255 B CN 101227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quality
antenna sets
information
quality information
es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3051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7255A (zh
Inventor
金成珍
文骏
周永行
赵宰熙
黄瑾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27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7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2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04B7/0421Feedback systems utilizing implicit feedback, e.g. steered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在使用分组天线的多天线系统中生成并发送反馈信息的数据接收装置和方法,以及依照根据反馈信息所选择的传输模式发送用户的数据流的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接收装置根据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与等级信息相关联的其余信道质量信息生成反馈信息,并且向发送装置发送反馈信息。发送装置根据反馈信息选择多用户模式和单用户模式中的一种作为传输模式,并且根据所选择的传输模式经由多个天线组或一个天线组发送用户的数据流。

Description

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使用其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在多天线系统中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以及使用此装置和方法的系统,并且,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通过天线分组来发送/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以及使用此装置和方法的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与有线信道环境不同,无线信道环境由于多径干扰、盲区、传播损耗、时变噪声、干扰等而呈现较低的可靠性。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这是阻碍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或数据速率的典型原因。因此,为了实现用于提供高速服务的高速无线环境,迫切需要解决前述问题。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是已被提出用于处理无线信道环境中的较低可靠性问题的传统技术。所提出的MIMO多天线系统具有能够在不增加功率和频谱的条件下提高系统性能的优点。 
一般地,多天线系统支持单用户(SU)模式和多用户(MU)模式。支持SU模式的多天线系统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发送数据给同一个用户,而支持MU模式的多天线系统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发送数据给多个用户。与支持SU模式的多天线系统相比较,支持MU模式的多天线系统已被提出以获得改善的性能,同时减少天线数量的增加和硬件结构的复杂度的增加。另外,MU模式使用空分多址接入(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调度来将重点放在系统传输容量的提高上。 
多天线系统分为依赖于用于资源分配的反馈信息的闭环方案和不依赖于用于资源分配的反馈信息的闭环方案。对于闭环方案,最重要的问题是准备一个将用于高效资源分配的反馈信息最小化的方案。具体来说,在MU模式中,长期有一个需求就是降低反馈信息量。 
同时,由于无线通信服务的多样性,存在一种可能就是具有不同特性的终端会共存在同一个服务区中。因此,基站应该能够支持各种通信方案。比 如,基站应该能够可选择地不仅支持SU模式也支持MU模式。另外,对于信号检测,基站应该能够同时支持使用线性检测技术的终端和使用非线性检测技术的终端。 
因此,需要用于使用分组天线在多天线系统中生成并发送反馈信息的改进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按照根据该反馈信息所选择的传输模式来发送用户的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处理至少上述问题和/或不足,并且至少提供下述优点。因此,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以及使用该装置和方法的系统,该装置和方法通过考虑信道状态而进行最优化的通信方案来执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以及使用该装置和方法的系统,该装置和方法用于在多天线系统中在不增加反馈信息的情况下基于天线分组支持数据的发送/接收。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在使用分组天线的多天线系统中,将用于信号检测的线性检测技术和非线性检测技术二者均考虑在内生成反馈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在使用分组天线的多天线系统中根据反馈信息支持各种传输模式的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以及使用该装置和方法的系统。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在使用天线组的多天线系统中生成并发送反馈信息来选择性地支持SU模式和MU模式的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以及使用该装置和方法的系统。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及其数据发送/接收的装置和方法,在该多天线系统中,发送装置经由其天线分别发送不同信号给接收装置,并且如果接收装置各自为基于经由每一个天线单独接收的信号而确定的每一个数据流组分别生成反馈信息,并且把所生成的反馈信息发送给发送装置,则发送装置对接收到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并且通过不同的传输模式向多个用户调度/发送数据流。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闭环多天线系统中接收数据的方法,该系统通过将多个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定义了多个天线组,并且经由多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为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获得信道质量信息;从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获得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与该等级信息相关联的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其中该等级信息是指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的天线组数量的值;并且将所确定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作为反馈信息发送到发送装置,使得发送装置根据反馈信息选择单用户模式或多用户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闭环多天线系统中接收数据的装置,该系统通过将多个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定义了多个天线组,并且通过多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数据传输。该数据接收装置包括:信道估计器,用于从接收到的信号,为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获得信道质量信息;反馈信息发生器,用于从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获得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与该等级信息相关联的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并且根据所确定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生成反馈信息,其中该等级信息是指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的天线组数量的值;和发送器,用于将反馈信息发送到发送装置,使得发送装置根据反馈信息选择单用户模式或多用户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闭环多天线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该系统通过将多个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定义了多个天线组,并且经由多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从多个接收装置接收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包括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其中该等级信息是指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的天线组数量的值;基于作为反馈信息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提供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和天线组标号,计算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基于作为反馈信息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提供的等级信息、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和最大信道质量信息,计算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根据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与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之间的比较结果,选择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 作为传输模式;并且根据所选择的传输模式发送数据流。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闭环多天线系统中发送数据的装置,该系统通过将多个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定义了多个天线组,并且经由多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包括:反馈信息处理器,用于从多个接收装置接收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包括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根据该反馈信息选择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作为传输模式,并且根据所选择的传输模式执行控制,其中该等级信息是指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的天线组数量的值;和发送器,用于接收要发送给每一个接收装置的数据流,并且在反馈信息处理器的控制下根据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发送数据流,所述反馈信息处理器基于作为反馈信息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提供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和天线组标号计算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基于作为反馈信息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提供的等级信息、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和最大信道质量信息计算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并且根据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与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之间的比较结果,选择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作为传输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闭环多天线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多个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定义了多个天线组,并且经由多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数据传输。该闭环多天线系统包括:接收装置,用于发送与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数据流相关联的反馈信息;和发送装置,用于依照根据从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所确定的传输模式,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数据流。所述接收装置包括:信道估计器,用于从接收到的信号获得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信息发生器,用于从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获得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与该等级信息相关联的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并且根据所确定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生成反馈信息;和发送器,用于把反馈信息发送给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包括:反馈信息处理器,用于从多个接收装置接收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包括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 根据该反馈信息选择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作为传输模式,并且根据所选择的传输模式执行控制;和发送器,用于接收要发送给每一个接收装置的数据流,在反馈信息处理器的控制下根据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发送数据流。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以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以上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闭环多天线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反馈信息的接收装置的示范性操作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具有例如2个天线组的接收装置中所执行的操作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发送装置中所执行的控制流程的图。 
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参考标号将被理解为指代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描述中所定义的诸如详细的构造和元件这样的内容,被提供用于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看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条件下,可以对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而且,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略去了对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下面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生成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包括:与每一个数据流组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信息中最好的信道质量信息;与最好的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数据流组的标号(index);激活的传输流组的数量(或RANK值),该数量是灵活(flexible)SU模式额外需要的信息;和基于激活的传输流组的数量(RANK值)的信道质量信息。数据流组的标号是在基站调度期间支持MU模式所必需的信息。可以定义灵活SU模式为既包括用于通过一个天线组发送与一个用户有关的数据流的传输模式,又包括用于经由多个天线组发送数据流的传输模式。因此,在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SU模式应当被解释为上面所描述的灵活SU模式。 
可以假设,为了生成用于MU模式的信道质量值以及生成用于灵活SU模式的信道质量值,接收装置可以根据其自己的情况使用或者同一个接收器或者不同的接收器。例如,可以假设,接收装置可以使用一个线性接收器以产生用于MU模式的信道质量值,并且使用诸如连续干扰消除(SIC)接收器和改进的最大似然(ML)接收器这样的非线性接收器,以生成用于灵活 SU模式的信道质量值。 
这里将详细描述基于天线分组的、既支持SU模式又支持MU模式的多天线系统。而且,将详细描述根据通过天线分组的方式所发送的数据流来生成并发送反馈信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和操作,还会详细描述经由基于反馈信息所确定的传输模式进行分组的天线组来发送数据流的发送装置的结构和操作。 
A.多天线系统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闭环多天线系统。图1中所示的多天线系统包括发送装置110和多个接收装置120-1和120-N。发送装置110可以被假设为是基站,多个接收装置120-1和120-N各自可以被假设为是用户终端。下面参照一个接收装置120-1进行描述,同样的描述可以应用到其它接收装置。 
参考图1,发送装置110包括Nt个天线,接收装置120-1包括Nr个天线。发送装置110中所包括的Nt个天线根据预先确定的天线数量分组。这被称为“天线分组”,由分组得到的天线束(bundle)被称为“天线组”。然而,一个使用预编码矩阵的多天线系统可以运用按列分组和按束(beam)分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列组”或“束组”而非“天线组”来实现本发明。因此,如这里所使用的“天线组”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列组”和“束组”。为了方便起见,这里假设天线组的数量为2。因此,每一个天线组由Nt/2个天线组成。 
发送装置110基于接收装置120-1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经由天线组为每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也即,发送装置110根据反馈信息来确定用于发送数据流的传输模式。传输模式分为SU模式和MU模式。SU模式根据等级信息被分为两种传输模式。另外,发送装置110根据反馈信息确定调制&编码选择(MCS)的级别。经由组成天线组的多个天线发送的数据流在这里被称为“数据流组”。 
接收装置120-1经由至少一个天线接收信号,并且通过对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道估计为每一个天线组(或数据流组)估计信道特性。接收装置120-1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为每一个天线组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CQI是这样的值:基于该值可以估计每一个天线组与每一个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另外,接收装置120-1根据与每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信息生成 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最大CQI、与最大CQI相关联的天线组的标号、等级信息、和与等级信息相关联的其余的CQI。等级信息是指明天线组数量的值,在SU模式下接收装置120-1经由这些天线组发送数据流到一个用户。如果等级信息是“1”,则其表示请求经由一个天线组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如果等级信息是“2”,则其表示请求经由两个天线组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 
发送装置110根据从每一个接收装置120-1和120-N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确定传输模式。也即,发送装置110可以选择性地使用SU模式和MU模式。 
为此,接收装置120-1包括:至少一个接收天线Ant_rx #1、Ant_rx #2、…、Ant_rx #Nr;信道估计器122-1;和反馈信息发生器124-1。发送装置110包括多个发射天线(Ant_tx #1,Ant_tx #2,…,Ant_tx #Nt)、反馈信息处理器114、和数据发送器112。 
考虑接收装置120-1,从至少一个接收天线Ant_rx #1、Ant_rx #2、…、Ant_rx #Nr接收到的信号被输入到信道估计器122-1。信道估计器122-1为通过其发射信号的所有信道(即数据流组或天线组)中的每一个估计信道特性。另外,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信道估计器122-1借助于预定的信号检测技术计算与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组相关联的CQI信息。 
信号检测技术分为线性检测技术和非线性检测技术两类。最小均方误差(MMSE)技术可算是线性检测技术的典型例子,而SIC技术可算是非线性检测技术的典型例子。将参考MMSE技术、SIC技术和波束形成技术来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信道估计器122-1可以选择性地使用MMSE技术、SIC技术和波束形成技术。信道估计器122-1向反馈信息发生器124-1提供通过MMSE技术所估计的每一个天线组的CQI信息、通过SIC技术所测算的每一个天线组的CQI信息、以及通过波束形成技术所测算的每一个天线组的CQI信息。 
反馈信息发生器124-1根据信道估计器122-1所提供的用于每一个天线组的CQI信息来生成反馈信息。信道估计器122-1通过各种信号检测技术得到CQI信息的功能也可以被实施为在反馈信息发生器124-1中执行。 
如上所述的反馈信息包括最大CQI、与该最大CQI相关联的天线组的标号、等级信息、和与等级信息相关联的其余的CQI。最大CQI是为每一个天线组所获得的CQI中最好的CQI。等级信息对应于天线组的数量。例如,如果假设天线组的数量为2,则等级信息可以是“1”或“2”。其余的CQI可以根 据等级信息被不同地定义。例如,如果等级信息是“1”,则其余的CQI是通过波束形成技术在断开具有最小CQI的天线组(或数据流组)之后可以为其余的数据流组得到的CQI。如果等级信息是“2”,则其余的CQI是通过SIC技术在去除最大CQI之后可以为其余的天线组(或数据流组)得到的CQI。 
接收装置120-1向发送装置110发送由反馈信息发生器124-1生成的反馈信息。优选地,由接收装置120-1周期性地执行反馈信息的发送。然而,如果接收装置120-1和发送装置110之前事先协商了一个发送时间,则反馈信息可以被非周期性地发送。 
考虑发送装置110,从所有接收装置120-1和120-N接收到的反馈信息都被提供给反馈信息处理器114。反馈信息处理器114基于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确定传输模式、编码技术、和MCS级别。 
反馈信息处理器114计算在MU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和SU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以便确定传输模式。根据反馈信息计算R_MU和R_SU。另外,反馈信息处理器114确定用于支持所确定的传输模式的编码技术和MCS级别。 
数据发送器112经由天线组发送根据反馈信息处理器114提供的传输模式,编码技术和MCS级别所选择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流。 
B.接收装置的结构和操作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例。在图2中假设发送两个数据流组,也即,数据流被经由两个天线组从发送装置发送。 
参考图2,向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和组信号检测器220提供经由NR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 
组信号检测器220通过应用预定的信号检测技术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检测多个数据流。预定的信号检测技术可以是非线性信号检测技术和线性信号检测技术中的任何一个。可以把SIC技术作为预定的信号检测技术的一个示例应用。多个数据流,即通过发送实体(或发送装置)的天线组所发送的数据流,被分为两个数据流组。然而,当发送实体通过波束形成技术发送数据流的时候,该多个数据流可以被分到一个数据流组。波束形成技术对应于以集中的方式经由一个天线组发送数据流的信号传输技术。 
由组信号检测器220检测到的多个数据流被提供给空间解复用块230。 空间解复用块230分别为每一个数据流组多路分离(demultiplex)多个数据流,并输出与每一个数据流组相关联的数据流。 
为此,空间解复用块230可以由与每一个天线组(即每一个数据流组)相关联的空间解复用器组成。在图2中,由于假设天线组的数量为2,所以空间解复用块230由两个空间解复用器232和234组成。因此,空间解复用器232和234各自将组信号检测器220所提供的多个数据流进行多路分离,并且输出与唯一数据流组相对应的一个数据流。 
从空间解复用块230输出的每一个数据流组的数据流,被提供给解调块240。解调块240对为每一个数据流组所分别提供的数据流执行解调。 
解调块240由与每一个数据流组相关联的多个解映射器242和244组成。多个解映射器242和244各自对与数据流相关联的空间解复用器232和234所提供的数据流执行解调,即解映射,并且输出解调后的数据流。 
解调块240所输出的解调后的多个数据流被提供给解码块250。解码块250通过预定的解码技术对每一个数据流组解调后的数据流执行解码。可以使用Turbo解码技术作为预定的解码技术的例子。 
解码块250由与每一个数据流组相关联的多个解码器252和254组成。多个解码器252和254各自对与数据流相关联的解映射器242和244所提供的解调后的数据流执行解码。 
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通过对经由NR个天线所提供的接收信号进行的信道估计来估计与每一个数据流组相关联的信道特性。另外,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基于为每一个数据流组分别估计的信道特性获得与每一个数据流组相关联的CQI。CQI可以由有效信噪比(ESN)表示。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一起使用CQI和ESN。然而,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应用不应当局限于CQI或ESN。同时,可以使用各种信号检测技术来从信道特性中得到ESN。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使用MMSE技术、SIC技术和波束形成技术。 
另外,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基于为每一个数据流组分别获得的ESNj(j是数据流组标号或天线组标号)生成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最大ESN(MAX-ESN)、与MAX-ESN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MAX GROUPINDEX)、等级信息(RANK)、和与等级信息相关联的其余ESN(Remain-ESN)。MAX-ESN是为每一个数据流组分别获得的ESN中最好的 ESN,MAX GROUP INDEX是MAX-ESN的天线组标号(即数据流组标号)。另外,发送实体经由天线组发送的指示数据流的数量(即数据流组的数量)的等级信息,是用来确定发送实体的传输模式的信息。Remain-ESN可以通过为每一个等级信息单独地指定的信号检测技术获得。 
比如,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通过应用三种不同的信号检测技术来估计与每一个数据流组相关联的ESN。也即,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根据通过三种信号检测技术中的第一种信号检测技术估计得到的ESN(MMSE-ESN)中最好的MMSE-ESNm_best获得MAX-ESN和MAXGROUP INDEX。MMSE技术可以用来作为第一种信号检测技术,它是线性检测技术。 
而且,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通过三种信号检测技术中对于等级信息“2”可用的第二种信号检测技术获得与特定数据流组相关联的ESNn (SIC-ESNn,其中n不同于m_best)。SIC技术可以用来作为第二种信号检测技术,它是非线性检测技术。 
另外,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通过三种信号检测技术中对于等级信息“1”可用的第三种信号检测技术(比如波束形成技术)获得与特定数据流组相关联的ESNn(OFF-ESNn,其中n不同于m_best)。波束形成技术可以用来作为第三种信号检测技术。波束形成技术断开除了天线组中的一个天线组之外的其余天线组,并且只针对经由这一个未断开的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组执行信道估计。断开的数据流组对应于具有最小信道质量的数据流组。 
并且,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确定SIC-ESNn和OFF-ESNn 中的一个作为Remain-ESN。比如,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确定能够获得根据SIC-ESNn所计算的速率(RSIC)和根据OFF-ESNn所计算的速率(ROFF)中较高的速率的ESN作为Remain-ESN。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还考虑用MAX-ESN来计算RSIC。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确定与用来获得被确定作为Remain-ESN的ESN的信号检测技术相关联的等级值作为等级信息。 
将在对接收装置的操作的描述中对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210获得反馈信息的操作进行详细描述。虽然用于信道估计的结构和用于生成反馈信息的结构在图2中被结合在一个结构中,但是可以用独立的结构来实现它 们。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反馈信息的接收装置的示范性操作。图3中所示的操作可以由接收装置中的信道估计器&反馈信息发生器来执行。 
参考图3,在步骤310,接收装置从经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估计与在发送实体中所包括的每一个天线相关联的信道特性H。也即,如果发送实体的天线数量假设为NT,则信道特性H可以定义为[h1,h2,…hNT]。 
在步骤312,接收装置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H,通过MMSE技术计算每一个天线组的MMSE-ESNj。在步骤314,接收装置从为每一个天线组计算出来的MMSE-ESNj中选择最好的MMSE-ESN作为MAX-ESN,并且选择与所选择的MAX-ESN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作为MAX GROUP INDEX。 
之后,在步骤316,接收装置计算SIC-ESN和OFF-ESN。也即,接收装置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H通过SIC技术计算SIC-ESN。另外,接收装置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H通过波束形成技术计算OFF-ESN。SIC-ESN是为天线组其中之一计算的,并且与SIC-ESN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不同于MAX GROUP INDEX。OFF-ESN是为天线组其中之一计算的,并且与OFF-ESN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不同于与SIC-ESN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 
在步骤318,接收装置计算可以在应用SIC技术时得到的速率RSIC,和可以在应用波束形成技术时得到的速率ROFF。为了计算RSIC,使用了MAX-ESN和SIC-ESN,并且为了计算ROFF,使用了OFF-ESN。 
在步骤320,接收装置确定各自与反馈信息相对应的RANK和Remain-ESN。对于Remain-ESN,接收装置把RSIC和ROFF比较,选择其中较高的一个。而且,接收装置检查与所选择的速率相关联的信号检测技术,并且确定为所检查的信号检测技术计算得到的ESN作为Remain-ESN。RANK是根据所确定的Remain-ESN而确定的。之前已经为信号检测技术指定了RANK。 
例如,如果RSIC比ROFF高,则接收装置确定SIC-ESN作为Remain-ESN,并且确定与SIC技术相关联的“2”作为RANK值。然而,如果ROFF比RSIC 高,则接收装置确定OFF-ESN作为Remain-ESN,并且确定与波束形成技术相关联的“1”作为RANK值。 
在步骤322,接收装置生成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在步骤314所确定 的MAX-ESN和MAX GROUP INDEX,以及在步骤320所确定的RANK和Remain-ESN。而且,接收装置向发送装置发送反馈信息。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在具有比如2个天线组的接收装置中所执行的操作。 
参考图4,在步骤410,接收装置从经由天线所接收的信号估计与包括在发送实体中的每一个天线相关联的信道特性H。也即,如果发送实体的天线数量假设为NT,则信道特性H可以定义为[h1,h2,…hNT]。 
在步骤412,接收装置基于估计的信道特性H通过MMSE技术计算MMSE-ESN1和MMSE-ESN2。可以通过公式(1)计算与第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MMSE-ESN1,可以通过公式(2)计算与第二个天线组相关联的MMSE-ESN2。 
f r ( ρ g , 1 ) = Σ m = 1 N T / 2 f r ( ρ m ) . . . ( 1 )
f r ( ρ g , 2 ) = Σ m = ( N T / 2 ) + 1 N T f r ( ρ m ) . . . ( 2 )
在这里,ρm表示为第m个发射天线估计的CQI,容量函数可以被定义为fr(ρ)=log2(1+Γρ),其中Γ表示实际处理性能与香农容量之间的性能差值。 
如公式(1)和公式(2)中所定义的那样,与每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CQI是通过组成每一个天线组的各个天线的CQI之和来计算的。 
由公式(3)计算MMSE技术的ρm: 
ρ m = h m H ( Σ l ≠ m h l h l H + 4 SNR I ) h m . . . ( 3 )
在步骤414,接收装置从MMSE-ESN1和MMSE-ESN2中决定更好的MMSE-ESN。也即,接收装置确定MMSE-ESN1是否大于MMSE-ESN2。如果MMSE-ESN1比MMSE-ESN2大,则接收装置前进到步骤416。 
在步骤416,接收装置将MAX GROUP INDEX设置为“1”,指示第一个天线组,并且把MAX-ESN设置为MMSE-ESN1。 
在上面所述的方式中,接收装置计算与每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MMSE-ESN以及由所计算的MMSE-ESN设置的MAX-ESN之间的映射关系。MAX GROUP INDEX在表1中示出。 
表1 
  天线组标号   所计算的ESN
  组1   MMSE-ESN1
  组2   MMSE-ESN2
  MAX-ESN   MMSE-ESN1
  MAX GROUP INDEX   1
在步骤418,接收装置计算SIC-ESN2和OFF-ESN1,并且分别把它们设置为SIC-ESN和OFF-ESN。为了计算SIC-ESN,接收装置应该首先检测由第一天线组(对应于MAX GROUP INDEX的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原因是由于把MMSE-ESN1设置为了MAX-ESN。另外,接收装置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获得与第二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相关联的ESN(SIC-ESN2),其中由第一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分量已经从所述接收到的信号中去除。为了得到OFF-ESN1,接收装置断开属于第二天线组的天线,并且得到与通过第一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相关联的ESN(OFF-ESN1)。 
然而,如果在步骤414中MMSE-ESN2比MMSE-ESN1大,则接收装置前进到步骤420。在图4中规定了如果MMSE-ESN1等于MMSE-ESN2,则接收装置前进到步骤420。然而,可选地,如果MMSE-ESN1等于MMSE-ESN2,则接收装置可以被实施为前进到步骤416。 
在步骤420,接收装置将MAX GROUP INDEX设置为“2”,指示第二个天线组,并且把MAX-ESN设置为MMSE-ESN2。 
在上面所述的方式中,接收装置计算与每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MMSE-ESN以及由所计算的MMSE-ESN设置的MAX-ESN之间的映射关系。MAX GROUP INDEX在表2中示出。 
表2 
  天线组标号   所计算的ESN
  组1   MMSE-ESN1
  组2   MMSE-ESN2
  MAX-ESN   MMSE-ESN2
  MAX GROUP INDEX   2
[0094] 在步骤422,接收装置计算SIC-ESN1和OFF-ESN2,并且分别把它们设置为SIC-ESN和OFF-ESN。为了计算SIC-ESN,接收装置应该首先检测由第二天线组(对应于MAX GROUP INDEX的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原因是由于把MMSE-ESN2设置为了MAX-ESN。而且,接收装置从接收到的信号获得与第一天线组所发送的数据流相关联的ESN(SIC-ESN1),其中由第二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分量已经从所述接收到的信号中去除。为了得到OFF-ESN2,接收装置断开属于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并且得到与通过第二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相关联的ESN(OFF-ESN2)。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计算SIC-ESN和OFF-ESN的操作。 
接收装置假设等级为2来计算SIC-ESN,假设等级为1来计算OFF-ESN。基于该假设,可以由公式(4)计算SIC-ESN和OFF-ESN。 
其中,Ig,min=arg min{ρg,1,ρg,2},并且ρg,min Remain表示Remain-ESN。 
由公式(4)计算的ρg,m BF是通过波束形成(BF)技术接收的SINR,对于m=1和2可以表示为公式(5)。 
f r ( ρ g , m BF ) = Σ l = 2 m - 1 2 m f r ( ρ l BF ) . . . ( 5 )
其中ρm BF表示应用了波束形成的第m个发射天线的CQI。 
ρm BF由公式(6)来计算。 
ρ m BF = h m H ( Σ l ≠ m , l ∈ A l h l h l H + 2 SNR I ) h m . . . ( 6 )
其中 A l = { 2 [ l + 1 2 ] - 1,2 [ l + 1 2 ] } .
另外,公式(4)中的ρg,m SIC是通过SIC技术接收的SINR,对于m=1和2其可以表示为公式(7)。 
f r ( ρ g , m GSIC ) = Σ l = 2 m - 1 2 m f r ( ρ l GSIC ) . . . ( 7 )
其中ρm GSIC表示在去除了除第m个天线组之外的其余天线组所发送的信号之后为第m个天线组计算的CQI。 
ρm GSIC由公式(8)计算。 
ρ m GSIC = h m H ( Σ l ≠ m , l ∈ A l h l h l H + 4 SNR I ) h m . . . ( 8 )
在步骤418和/或步骤422得到SIC-ESN和OFF-ESN之后,接收装置前进到步骤424,在步骤424中其计算当应用SIC技术时可以获得的速率RSIC,以及当应用波束形成技术时可以获得的速率ROFF。RSIC和ROFF可以通过公式(9)计算得到。 
R BF = f r ( ρ g , I g , max BF )
R GSIC = f r ( ρ g , I g , max ) + f r ( ρ g , I g , min GSIC ) . . . ( 9 )
在步骤426,接收装置确定ROFF是否高于RSIC。如果ROFF高于RSIC,则意味着通过波束形成技术来发送数据流在传输效率方面更优。另外,如果RSIC高于ROFF,则意味着通过SIC技术来发送数据流在传输效率方面更优。 
如果ROFF高于RSIC,则接收装置前进到步骤428。然而,如果RSIC高于ROFF,则接收装置前进到步骤430。在图4中规定了如果ROFF等于RSIC,则接收装置前进到步骤430。然而,可选择地,如果ROFF等于RSIC,则接收装置可以被实施为前进到步骤428。 
在步骤429,接收装置把等级信息设置为值“1”,其对应于使用波束形成技术,并且把Remain-ESN设置为所计算的OFF-ESN。另外,在步骤430,接收装置把等级信息设置为值“2”,其对应于使用SIC技术,并且把Remain-ESN设置为所计算的SIC-ESN。 
在上面所述的方式中,接收装置得到MAX-ESN、MAX GROUP INDEX、RANK、和Remain-ESN,根据所得到的MAX-ESN、MAX GROUP INDEX、RANK、和Remain-ESN生成反馈信息,并且把反馈信息发送给发送装置。 
C.发送装置的结构和操作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例。 
参考图5,反馈信息处理器510接收来自所有接收装置的反馈信息,并且根据反馈信息控制发送数据流的总体操作。 
更具体来说,反馈信息处理器510基于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确定传输模式、编码技术和MCS级别。传输模式被分为SU模式和MU模式两类。 
反馈信息处理器510计算R_MU和R_SU来确定传输模式。反馈信息处理器510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MAX-ESN和MAX GROUP INDEX计算R_MU。反馈信息处理器510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RANK、Remain-ESN和MAX-ESN计算R_SU。 
比如,为了计算R_MU,反馈信息处理器51O应当根据MAX GROUPINDEX分别为每一个天线组收集MAX-ESN。而且,反馈信息处理器510从所收集到的与每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MAX-ESN中分别为每一个天线组选择最好的CQI(MAX-ESNi,j其中i表示用户标号,j表示天线组标号),并且通过为每一个天线组分别选择的MAX-ESNi,j之和来计算R_MU。 
为了计算R_SU,反馈信息处理器51O应当将RANK考虑在内来收集与每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CQI(MAX-ESN或Remain-ESN)。而且,反馈信息处理器510基于所收集的与每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CQI分别为每一个发送装置计算总速率(R_SU_i,i表示用户标号),并且计算R_SU_i中最好的速率作为R_SU。 
之后,反馈信息处理器510比较R_MU和R_SU,并且根据比较结果选择MU模式和SU模式中的一种作为传输模式。例如,如果R_SU等于或小于R_MU,则反馈信息处理器510选择MU模式作为传输模式。然而,如果R_SU大于R_MU,则反馈信息处理器510选择SU模式作为传输模式。 
另外,反馈信息处理器510确定用于支持SU模式和/或MU模式的MCS级别和用户调度信息。用户调度信息是用来选择用户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将根据传输模式发送此用户数据流。 
用户流处理器520接收与从用户#1到用户#K的多个用户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数据,在反馈信息处理器510的控制下将每一个用户的数据分组,把分组后的数据作为至少一个数据流输出。用户流处理器520根据从反馈信息处理器510提供的传输模式和用户调度信息对接收到的用户数据进行选择,并把所选择的数据作为至少一个数据流输出。如果指定了MU模式,则用户流处理器520输出与天线组的数量一样多的用户数据流。然而,如果指定了SU模式,则用户流处理器520把所选择的用户数据作为一个数据流输出。 
编码块530包括和天线组数量一样多的编码器。在图5中,假设天线组的数量为2,则编码块530由两个编码器532和534组成。编码块530对用户流处理器520所提供的至少一个数据流执行编码。在这种情况下,编码块530考虑反馈信息处理器51O所提供的MCS级别。也即,编码块530中的编码速率是根据MCS级别确定的。 
调制块540考虑MCS级别在内对由编码块530编码的至少一个数据流进行调制。调制块540由与天线组数量一样多的映射器组成。在图5中,假 设天线组数量为2,则调制块540由两个映射器542和544组成。 
空间复用块550由空间复用器552和554组成,它们与其对应的天线组相关联。空间复用器552和554将调制块540所提供的调制后的数据流进行多路传输,这些数据流与它们的天线组相关联。从空间复用器552和554中的每一个输出的数据流的数量对应于组成每一个天线组的天线的数量。从空间复用器552和554输出的数据流经由它们相关联的天线被分别发送出去。 
虽然以示例的方式在图5中用分离的结构实现了反馈信息处理器51O和用户流处理器520,但是也可以把反馈信息处理器510的操作和用户流处理器520的操作通过一个结构来实现。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所执行的控制流程。 
参考图6,在步骤610,发送装置接收为每一个用户单独发送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MAX-ESNi、MAX GROUP INDEXi、RANKi、和Remain-ESNi。表3示出了发送装置为每一个用户单独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示例。在表3中,用户的数量假设为3,天线组的数量假设为2。 
表3 
    MAX-ESNi   MAX GROUP INDEXi   RANKi   Remain-ESNi
 用户1   MAX-ESN1   2   1   Remain-ESN1
 用户2   MAX-ESN2   1   2   Remain-ESN2
 用户3   MAX-ESN3   2   1   Remain-ESN3
在步骤612,发送装置根据从每一个用户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使用MAXGROUP INDEXi收集MAX-ESNi。也即,发送装置考虑MAX GROUP INDEXi 在内,为每一个用户(或接收装置)单独收集MAX-ESNi。 
表4示出了接收到了表3中所示的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所收集的MAX-ESNi,j的示例。 
表4 
    用户1   用户2   用户3
  组1   -   MAX-ESN2,1   -
  组2   MAX-ESN1,2   -   MAX-ESN3,2
  m_best   2   1   2
[0139] 如从表4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发送装置单独地为每一个用户检查MAX-ESNi和MAX GROUP INDEXi,并且把经检查的MAX-ESNi映射到MAX GROUP INDEXi所指定的天线组。以此规则映射的MAX-ESNi考虑到天线组标号而被表示为MAX-ESNi,j,这里,j表示天线组标号。而且,在表4中,m_best对应于单独地为每一个用户检查的MAX GROUP INDEX。 
例如,从用户1接收到的MAX-ESN1由于其MAX GROUP INDEX为“2”而被映射到MAX-ESN1,2,从用户2接收到的MAX-ESN2由于其MAXGROUP INDEX为“1”而被映射到MAX-ESN2,1。在步骤614,发送装置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计算R_MU。为此,发送装置从单独地为每一个天线组收集的MAX-ESNi,j中选择最好的MAX-ESNi,j,并且根据单独地为每一个天线组选择的MAX-ESNi,j计算可用速率(serviceable rate)。发送装置把所计算的速率设置为R_MU。 
表5示出了基于如表4中所示的收集到的MAX-ESNi,j而计算的R_MU的一个示例。 
表5 
    用户1   用户2   用户3   最大值
  组1   -   MAX-ESN2,1   -   MAX-ESN2,1
  组2   MAX-ESN1,2   -   MAX-ESN3,2   MAX-ESN1,2
  m_best   2   1   2   R_MU
根据表5,为第一天线组选择MAX-ESN2,1,为第二天线组选择MAX-ESN1,2。选择MAX-ESN1,2的原因是,因为MAX-ESN1,2比MAX-ESN3,2 质量更高。另外,发送装置把由为第一天线组选择的MAX-ESN2,1和由为第二天线组选择的MAX-ESN1,2所支持的速率设置为R_MU。 
在步骤616,发送装置基于从每一个用户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使用RANKi 来收集MAX-ESNi和Remain-ESNi。也即,发送装置考虑RANKi在内,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地收集MAX-ESNi和Remain-ESNi。 
表6示出了接收到表3中所示的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基于RANKi所收集的MAX-ESNi,j和Remain-ESNi的示例。 
表6 
    用户1(RANK=1)   用户2(RANK=2)   用户3(RANK=1)
 组1   OFF   MAX-ESN2,1   Remain-ESN3,1
 组2   Remain-ESN1,2   Remain-ESN2,2   OFF
如可从表6中看到的那样,发送装置对于RANKi=1的用户仅仅只收集Remain-ESNi,对于RANKi=2的用户收集Remain-ESNi和MAX-ESNi,j。这是因为,波束形成技术的SU模式要求RANKi=1,SIC技术的MU模式要求RANKi=2。因此,发送装置为RANKi=1的用户1和RANKi=1的用户3收集与两个天线组中的一个相关联的Remain-ESNi。而且,发送装置断开其余天线组。也即,对于用户1,发送装置收集与第二天线组相关联的Remain-ESN1,2而断开第一天线组。对于用户3,发送装置收集与第一天线组相关联的Remain-ESN3,1而断开第二天线组。 
然而,对于RANKi=2的用户2,发送装置收集两个天线组中的一个的MAX-ESNi,j,并且收集其余天线组的Remain-ESNi,j。也即,对于用户2,发送装置收集第一天线组的MAX-ESN2,1,收集第二天线组的Remain-ESN2,2。 
之后,在步骤618,发送装置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计算R_SU。为此,发送装置根据单独地为每一个用户收集的Remain-ESNi,j或MAX-ESNi,j和Remain-ESNi,j计算可用速率R_SU_i。 
表7示出了基于表6中示出的所收集的信息分别为每一个用户计算的可用速率R_SU_1,R_SU_2和R_SU_3的示例。 
表7 
    用户1(RANK=1)   用户2(RANK=2)   用户3(RANK=1)
  组1   OFF   MAX-ESN2,1   Remain-ESN3,1
  组2   Remain-ESN1,2   Remain-ESN2,2   OFF
  总速率   R_SU_1   R_SU_2   R_SU_3
发送装置将为每一个用户单独计算的R_SU_1,R_SU_2和R_SU_3进行比较,选择它们之中最高的一个。而且,发送装置把所选择的速率设置为R_SU。 
表8示出了假设如表7中所示的在为每一个用户分别计算的速率R_SU_1,R_SU_2和R_SU_3中R_SU_3是最高速率的情况下设置R_SU的 示例。 
表8 
    用户1(RANK  =1)  用户2(RANK =2)   用户3(RANK  =1)   最大值
  组1   OFF  MAX-ESN2,1   Remain-ESN3,1   Remain-ESN3,1
  组2   Remain-ESN1,2  Remain-ESN2,2   OFF   OFF
  总速率   R_SU_1  R_SU_2   R_SU_3   R_SU=  R_SU_3
在步骤620,发送装置将R_MU和R_SU进行比较来确定可支持的传输模式。也即,发送装置将R_MU和R_SU进行比较,确定较高的速率作为可支持的传输模式。 
如果R_SU高于R_MU,则在步骤622中,发送装置通过SU模式发送相应用户的数据流。也即,发送装置经由多个天线组中与被设置为R_SU的速率相关联的天线组发送相应用户的数据流。这里,发送用户的数据流的天线组的数量根据相应用户所指定的RANK来确定。例如,如果RANK被指定为“1”,则发送装置经由一个天线组发送相应用户的数据流。在这种情况下,断开对应于剩余的一个天线组的天线。然而,如果RANK指定为“2”,则发送装置通过两个天线组发送相应用户的数据流。根据表8,发送装置以速率R_SU_3经由第一天线组发送用户3的数据流。 
否则,如果R_MU高于R_SU,则在步骤624中,发送装置通过MU模式发送为每一个天线组所选择的用户的数据流。也即,发送装置经由多个天线组中相关联的天线组来发送相应用户的数据流。此时所使用的速率是能够支持与为每一个天线组所单独选择的每一个用户相对应的MAX-ESNi,j的速率。根据表5,用户2的数据流以能够支持MAX-ESN2,1的速率经由第一天线组发送,用户1的数据流以能够支持MAX-ESN1,2的速率经由第二天线组发送。 
这里没有对R_SU等于R_MU的情况下的操作给出描述。在图6中假设如果R_SU等于R_MU,则发送装置以MU模式操作。然而,发送装置也可以被实施为当R_SU等于R_MU时,它以SU模式操作。 
虽然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通过示例的方式,根据用户的数据流生成反馈信息并且发送该反馈信息,但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也可以实现为使用为每一个用户预定义的信号(例如,导频信号(pilot signal))取代使用用户的数据流。另外,虽然这里天线组的数量被假设为2,但是天线组的数量是可以被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根据改变的天线组数量重新定义RANK信息。例如,如果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被具体实施为3个天线组,则应该根据这样的信息来定义RANK信息:基于该信息可以选择1到3个天线组。另外,可以不考虑用户数量来应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如在前述的描述中很清楚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多个接收器各自提取被连接到发送器的天线组的信道质量,使用所提取的信道质量生成反馈信息,并且然后,向发送器发送反馈信息,从而与将每一个天线的信道质量都反馈的情况相比较,减少了反馈信息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发送器被配置为接收从多个接收器反馈的信道质量,从而实现调度以便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地传送用户数据流。这有助于提高多天线系统的传输容量。 
而且,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所提出的反馈信息在大小上与传统的SU模式和MU模式中的每一种模式中所提出的反馈信息相似。因此,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能够在不增加反馈信息的大小的条件下支持SU模式和MU模式两种模式。此外,由于反馈信息包括指示波束形成模式和/或SIC模式的等级值,所以在SU模式下运行时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能够自适应地控制反馈信息的使用。 
虽然已经参考某些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内容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这里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变化。 

Claims (34)

1.一种在闭环多天线系统中接收数据的方法,该系统通过将多个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定义了多个天线组,并且经由多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数据传输,该方法包括步骤:
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为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获得信道质量信息;
从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获得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与该等级信息相关联的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其中该等级信息是指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的天线组数量的值;并且
将所确定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作为反馈信息发送到发送装置,使得发送装置根据反馈信息选择单用户模式或多用户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来估计与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相关联的信道特性;并且
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获得与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使用第一信号检测技术,基于所估计的信道,为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计算信道质量信息;并且
将为每一个数据流单独计算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比较,并且确定最好的信道质量信息作为最大信道质量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等级信息包括:
使用第二信号检测技术,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为经由天线组中的一个发送的数据流计算信道质量信息;
使用第三信号检测技术,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为经由天线组中的一个发送的数据流计算信道质量信息;并且
根据使用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技术计算的信道质量信息和使用所述第三信号检测技术计算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等级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技术是一种线性检测技术,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线性检测技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信号检测技术是这样一种技术:断开天线组中除一个天线组之外的其余天线组,并且对经由所述一个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执行信道估计。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技术是最小均方误差MMSE技术,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技术是连续干扰消除SIC技术,所述第三信号检测技术是波束形成技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是有效信噪比ES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等级信息包括:
根据通过所述SIC技术计算的ESN和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和ESN来计算第一速率;
根据所述波束形成技术计算的ESN计算第二速率;
将所述第一速率和第二速率进行比较;并且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等级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等级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速率,则确定所述等级信息为用于请求经由天线组传输多个数据流的值;并且
如果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则确定所述等级信息为用于请求经由天线组传输一个数据流的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速率,则确定所述其余信道质量信息为通过SIC技术计算的ESN;并且
如果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则确定所述其余信道质量信息为通过波束形成技术计算的ESN。
12.一种在闭环多天线系统中接收数据的装置,该系统通过将多个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定义了多个天线组,并且通过多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数据传输,该装置包括:
信道估计器,用于从接收到的信号,为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获得信道质量信息;
反馈信息发生器,用于从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获得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与该等级信息相关联的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并且根据所确定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生成反馈信息,其中该等级信息是指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的天线组数量的值;和
发送器,用于将反馈信息发送到发送装置,使得发送装置根据反馈信息选择单用户模式或多用户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道估计器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来估计与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相关联的信道特性,并且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获得与通过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发生器使用第一信号检测技术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为经由每一个天线组单独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计算信道质量信息,将为每一个数据流单独计算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比较,并且确定最好的信道质量信息作为最大信道质量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发生器使用第二信号检测技术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为经由天线组中的一个发送的数据流计算信道质量信息,使用第三信号检测技术基于所估计的信道特性为经由天线组中的一个发送的数据流计算信道质量信息,并且根据使用第二信号检测技术计算的信道质量信息和使用第三信号检测技术计算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等级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技术是一种线性检测技术,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线性检测技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信号检测技术是这样一种技术:断开天线组中除一个天线组之外的其余天线组,并且对经由所述一个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执行信道估计。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技术是最小均方误差MMSE技术,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技术是连续干扰消除SIC技术,所述第三信号检测技术是波束形成技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是有效信噪比ESN。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发生器根据通过所述SIC技术计算的ESN和最大信道质量信息计算第一速率,根据通过所述波束形成技术计算的ESN计算第二速率,将所述第一速率和第二速率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等级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速率,则所述反馈信息发生器确定所述等级信息为用于请求经由所述天线组传输多个数据流的值,并且如果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则所述反馈信息发生器确定所述等级信息为用于请求经由所述天线组传输一个数据流的值。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速率,则所述反馈信息发生器确定所述其余信道质量信息为通过SIC技术计算的ESN,并且如果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则所述反馈信息发生器确定所述其余信道质量信息为通过波束形成技术计算的ESN。
23.一种在闭环多天线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该系统通过将多个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定义了多个天线组,并且经由多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数据传输,该方法包括步骤:
从多个接收装置接收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包括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其中该等级信息是指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的天线组数量的值;
基于作为反馈信息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提供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和天线组标号,计算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
基于作为反馈信息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提供的等级信息、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和最大信道质量信息,计算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
根据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与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之间的比较结果,选择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作为传输模式;并且
根据所选择的传输模式发送数据流。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包括:
根据天线组标号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收集最大信道质量信息;
从为每一个天线组收集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中,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选择最大信道质量信息;
根据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选择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之和来计算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包括:
考虑所述等级信息在内,为每一个接收装置单独收集与每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信息;
基于为每一个天线组所收集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每一个接收装置单独计算总速率;
确定为每一个接收装置单独计算的总速率中最大的总速率作为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每一个天线组收集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是包括在来自相应接收装置的反馈信息中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一个。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是有效信噪比ESN。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传输模式包括:
如果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小于或等于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则选择多用户模式作为传输模式;并且
如果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大于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则选择单用户模式作为传输模式。
29.一种在闭环多天线系统中发送数据的装置,该系统通过将多个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定义了多个天线组,并且经由多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数据传输,该装置包括:
反馈信息处理器,用于从多个接收装置接收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包括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与该最大信道质量信息相关联的天线组标号、等级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根据该反馈信息选择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作为传输模式,并且根据所选择的传输模式执行控制,其中该等级信息是指为一个用户发送数据流的天线组数量的值;和
发送器,用于接收要发送给每一个接收装置的数据流,并且在反馈信息处理器的控制下根据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发送数据流,
所述反馈信息处理器基于作为反馈信息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提供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和天线组标号计算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基于作为反馈信息从每一个接收装置提供的等级信息、其余信道质量信息和最大信道质量信息计算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并且根据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与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之间的比较结果,选择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中的一种作为传输模式。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处理器根据天线组标号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收集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从为每一个天线组收集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中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选择最大信道质量信息;根据为每一个天线组单独选择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之和来计算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处理器考虑所述等级信息在内,为每一个接收装置单独收集与每一个天线组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信息;基于为每一个天线组所收集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每一个接收装置单独计算总速率;并且确定为每一个接收装置单独计算的总速率中最大的总速率作为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为每一个天线组所收集的信道质量信息是包括在来自相应接收装置的反馈信息中的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一个。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最大信道质量信息和其余信道质量信息是有效信噪比ESN。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小于或等于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则所述反馈信息处理器选择多用户模式作为传输模式;并且如果单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SU)大于多用户模式下的总速率(R_MU),则所述反馈信息处理器选择单用户模式作为传输模式。
CN2007103051397A 2006-08-31 2007-08-31 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使用其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4124606P 2006-08-31 2006-08-31
US60/841,246 2006-08-31
KR73155/07 2007-07-20
KR1020070073155A KR20080021494A (ko) 2006-08-31 2007-07-20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255A CN101227255A (zh) 2008-07-23
CN101227255B true CN101227255B (zh) 2012-08-29

Family

ID=39395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513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255B (zh) 2006-08-31 2007-08-31 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使用其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80021494A (zh)
CN (1) CN1012272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4695B2 (en) 2013-07-23 2018-04-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for large-scale antennas, and user termina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2385B1 (ko) * 2006-10-09 2013-10-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장치
KR101208189B1 (ko) 2008-07-23 2012-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CN101674226B (zh) * 2008-09-12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86071B (zh) * 2008-09-28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1753186B (zh) * 2008-12-19 2013-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多流波束赋形数据传输的信道质量信息估计方法
CN101753188B (zh) * 2008-12-19 2014-04-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流波束赋形传输时信道的秩的估计方法、系统及装置
KR101639240B1 (ko) 2009-03-03 2016-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랜덤 빔포밍 기술을 이용하여 간섭 제어를 수행하는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DE102009043439A1 (de) * 2009-09-29 2011-03-31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Messung der Kanalqualitäts-Rückmeldungen von Mobilstationen
CN102244564B (zh) * 2010-05-11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下行传输方法和基站
WO2012022010A1 (en) * 2010-08-19 2012-0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 format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64870A (zh) * 2010-12-30 2011-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KR101809273B1 (ko) * 2011-08-12 2018-01-18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WO2013181823A1 (en) 2012-06-07 2013-12-12 Nec(China)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KR102220399B1 (ko) * 2013-10-21 2021-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단말기 선택 및 빔 포밍 동작 수행 장치 및 방법
CN107534477B (zh) 2015-04-26 2020-10-13 Lg 电子株式会社 高速移动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CN108540187B (zh) * 2018-03-27 2020-09-25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基于mmse准则提高非线性mu mimo系统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KR20210075741A (ko) * 2019-12-13 2021-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전송 노드로부터 데이터를 수신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940A (zh) * 2002-06-29 2004-04-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分组通信系统中使用发送天线分集发送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US20050195912A1 (en) * 2004-02-11 2005-09-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streams
CN1773886A (zh) * 2004-10-22 2006-05-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高速数据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940A (zh) * 2002-06-29 2004-04-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分组通信系统中使用发送天线分集发送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US20050195912A1 (en) * 2004-02-11 2005-09-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streams
CN1773886A (zh) * 2004-10-22 2006-05-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高速数据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4695B2 (en) 2013-07-23 2018-04-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for large-scale antennas, and user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255A (zh) 2008-07-23
KR20080021494A (ko) 2008-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7255B (zh) 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使用其的系统
US811178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EP307364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multiuser mimo system
CN101695012B (zh) 用于基于差分方案发送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
EP156490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multiuser mimo system
EP2157707B1 (en) System and processor for reduc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overhead in precoded MIMO-OFDM systems
CN103259576B (zh) 在移动蜂窝网络中分配预编码矢量的方法及装置
JP4602641B2 (ja) 信号伝送システム、信号伝送方法及び送信機
CN100505607C (zh) 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内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319292C (zh) 在一多输入多输出(mi mo)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资源的分配
CN1957548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基站设备以及终端
CN101340724B (zh) 用于多用户mimo通信的用户选择方法和用户选择设备
JP4594361B2 (ja) 多重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受信装置及び方法とそれを支援するシステム
CN101297501A (zh) 用于mimo系统的网络控制反馈
CN197344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天线收发分组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EP175947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CN101689902A (zh) 通过共享无线资源向多个目的地同时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3203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反馈和发送
CN101325741A (zh) 用于操作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85249A (zh) 支持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图案多样性和相关方法
CA2477536A1 (e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modes
EP1463226A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multi-transmission/reception antenna system
TW201042940A (en)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MIMO network
CN101741523B (zh) 多用户多天线系统反馈码字空间距离阈值的有限反馈方法
KR101448639B1 (ko) 다중 셀 환경에서 다수의 기지국이 협력하여 데이터를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수신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